论政府存在的罪恶与价值.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49801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政府存在的罪恶与价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政府存在的罪恶与价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政府存在的罪恶与价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论政府存在的罪恶与价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论政府存在的罪恶与价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政府存在的罪恶与价值.docx

《论政府存在的罪恶与价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政府存在的罪恶与价值.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政府存在的罪恶与价值.docx

论政府存在的罪恶与价值

怀化学院课程考试改革

政法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成绩————

《西方政治思想史》

课程论文

 

题目论政府存在的罪恶与价值

姓名彭敏

学号 1008403004

专业年级10级思想政治教育

指导老师郑桦讲师

 

年月日

 

怀化学院本科课程论文诚信声明

 

作者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本科课程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成果。

对论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作者承担。

 

 

 

 

 

 

本科课程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日

 

 

目录

摘要I

关键词I

一、前言1

二、政府的起源2

(一)政府起源的历史因素与客观因素2

(二)政府起源的主观因素3

(三)政府起源于正义的需要和邪恶的自私3

三、政府存在的罪恶3

(一)政府之恶之客观性3

(二)政府之恶之主观性4

四、政府存在的合理性5

五、政府的消亡5

(一)政府消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5

(二)人作为人的尊严要求政府必须消亡6

六、总结6

致谢8

 

论政府存在的罪恶与价值

摘要

人自成为真正的人以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组成了原始意义上的社会,有社会就有政治,亚里士多德说: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而政府正是政治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的存在自是客观必然的,亦是合情合理的,但是,政府自存在以来,给人类带来的到底是什么?

政府究竟该不该存在?

我们必须承认,政府的存在有其历史性、必然性和客观性,但是我们还必须承认,政府是阶级的产物,它必然随着阶级的消亡而消亡。

在阶级社会,政府的存在促进了人类社会发展,但是,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政府的职能无需施展,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必要性。

关键词

政府起源;政府罪恶;政府价值;政府消亡

 

一、前言

所谓“政府”,就是国家社会的公共权力组织系统。

政府表现为对一定范围内的人民进行强制性组织和管理,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对社会资源进行权威性的分配。

人类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是阶级产生的过程,从无分工到有分工,从无阶级到有阶级,从无政府到有政府,这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

政府的产生及存在的目的在于维护阶级的秩序,当然,它也会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阶级的消亡而消亡。

我们理解并认可,政府的产生与发展是客观的,而一旦政府滥用了自己的职权,将人性的自私扩大化,它也是社会堕落和腐化的表现。

我们需要客观的看待政府的存在与发展,正确理解政府的来源与消亡。

才能在政治发展与变革中寻觅到最合适的道路。

托马斯·潘恩在《人权论》中解读了政府的来源及其存在的罪恶。

他认为政府是由匪帮头子将强盗这一名称改为君主,于是产生了君主制和国王。

[1]那些匪帮把世界瓜分光并将其变成许多领地之后,自然而然就开始相互争吵起来。

当初用暴力获得的东西,别人认为把它抢走是合法的,于是第二个掠夺者继第一个掠夺者之后出现了。

他们轮番侵占各自分给自己的领地,他们相互对待的手段之残暴,说明君主制的原始特征。

那就是恶棍虐待恶棍。

征服者不是把被征服者当作俘虏,而是当作财产。

在胜利中,他用丁当作响的锁链把他牵着走,随意判他服苦役或处死。

由于时间磨灭了他们最初的一段历史,他们的继承者就以新的姿态出现;把他们继承下来的耻辱一笔勾销,但是他们的原则和目标却始终不变。

最初的掠夺换上了税收这样一个比较动听的名称;但最初篡夺来的权力他们却乐于继承。

这就是潘恩所揭示的罪恶的政府,当然,潘恩主要所指的政府是18世纪以前英国政府,他主要是通过对旧政府的批判来批判英国的君主制,从而拥护共和制。

但这显然否定了政府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

个人认为,政府的来源一部分由于人性的自私,另外大部分则是人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所以,政府的来源是客观的,但这客观存在以后却贯入了人的主观,这就是人性的自私。

通过文献资料法,从政府的起源、政府存在的罪恶、政府存在的合理性和政府的消亡来阐释政府存在的罪恶与价值。

本论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借鉴多位名家的思想以及自己的深入思考,对政府的来源、存在的罪恶、存在的价值以及最终的消亡进行剖析。

二、政府的起源

(一)政府起源的历史因素与客观因素

自人类社会构成以来,政治就随之存在,于是政府在此时应运而生。

洛克认为:

政府权力来源于个人权利的让渡。

人类社会本来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中,人们依照自然法即人类的理性行事,他们作为个体享有最大的独立性。

在自然法的范围内,按照他们认为合适的办法,决定他们的行动和处理他们的财产和人身,而无需得到任何人的许可或听命于任何人的意志。

(洛克,政府论,下篇,第五页)

(二)政府起源的主观因素

而潘恩则认为政府来源于强盗,政府所实施的就是强盗的行为。

的确,在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时,能够成为奴隶主的都是有一定资产的,而沦为奴隶的,是没有财产的平民或战败的战俘。

由于拥有更多财产的人想要获得更多资产,同时他们已经拥有了奴役他人的能力,在内心的欲望与邪恶的驱使下,通过自己所拥有的能力控制了奴隶们。

(三)政府起源于正义的需要和邪恶的自私

洛克关于政府的来源未免过于神圣,他忽略了人性的自私,而潘恩却也未将历史的客观性以及政府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列于其中。

政府的产生是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因为生产力水平提高,人们的生产分工,这就需要一个组织来维护这个分工秩序,而有一部分人具备经济实力和政治头脑来作为这个组织者,并且试图通过该途径取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这时,政府的产生不仅满足了社会发展需要,也是人作为动物的自私的产物。

所以说,政府的诞生,既是由于历史与社会的正义的需要,也是由于人的邪恶的自私作祟。

三、政府存在的罪恶

(一)政府之恶之客观性

政府产生之后,随着生产力发展,奴隶社会的王族通过对奴隶的剥削来为奴隶主们提供骄奢淫逸的生活,通过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来维持社会稳定。

而奴隶们却在政府的压迫下过着悲惨糟糕的生活。

他们不存在人身自由可言,不曾体味到生命一词的含义,生为奴隶,世世代代皆为奴隶,[3]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系统地为奴隶制进行辩护,虽然他提倡公民内部平等,但他所定义的“公民”只是小范围内的。

他认为从事“贱业”的工匠、商贩和农民,他们无暇从事政治活动,其工作又有碍善德的培养,以养成奴性,故不应享受公民权。

事实上,亚里士多德在为奴隶制辩护,在他的言论中,恶的存在是用恶的手段采取恶的措施而维护最终的善——人类社会的秩序。

(45页)从这个角度来讲,政府作为奴隶主利益的代言人,维护奴隶主利益而损害奴隶阶层利益是天经地义之事。

所以,政府之恶无法避免,这不是我们可以通过某种制度和政策就能轻易逆转的局势。

(二)政府之恶之主观性

我们必须承认政府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历史的必然。

但是,当权者们在获得权力后的近乎强盗的行径也是值得我们去反思的。

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推行了两千多年,可以说,政府的罪恶发挥到了极致。

自第一个封建王朝——秦建立以来,君主的权力不断扩大,虽然他们的存在维持的社会秩序,但是他们对平民百姓的压迫之罪恶与残酷不可原谅。

秦始皇为了个人享受大肆兴建阿房,隋炀帝为出游竟开凿了京杭运河……如果说这些罪证都只是君王个人的暴掠,那么,到了明清时期,则是制度的暴掠了。

统治者们在权欲和利欲下肆无忌惮的压制平民。

明朝的东厂、锦衣卫成为君主的魔手,不仅压迫人民的人身控制人民的自由,还要控制压迫他们的思想。

康熙南书房,雍正军机处这一桩桩都是主观因素造成的整个制度的暴掠。

如果我们将制度暴掠化了,那么,暴掠即正义,我们还有什么途径申请公正和权益呢?

四、政府存在的合理性

从另一角度,我们来设想一下,假如人类自存在以来就没有政府,我们的社会会怎样?

其实,这个假设永远也无法成立。

因为,没有政府这样一个组织,社会就无法前行,起码在人类社会当前及以前是如此。

托马斯·霍布斯把国家看作是由契约产生的,他认为人们为了摆脱“自然状态”,彼此之间共同约定:

大家都放弃自己的全部权力并把它交给一部分人来管理,且承认他在行使公共和平与安全的事务方面所做出的决定和行动。

于是,政府这个组织就如此来担当起公共权力,只是这个组织机构会随着人类社会的进程而产生不一样的职能。

在奴隶社会,政府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在封建社会维护地主的利益,在资本主义社会维护资本家的利益。

而到了社会主义社会,政府是要带领人民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直至政府的消亡,他们会成为社会奴隶们的生产得到改善,受到的剥削减轻,我们才能过渡到封建社会。

到达封建社会亦是如此,因为统治者的剥削与对社会秩序的维护才能确保生产进步,我们才为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奠定基础。

正是在政府的实质上的压迫与客观上的促使进步的双重作用下,人类社会一步步发展,直至达到共产主义——政府消亡的那一天。

五、政府的消亡

(一)政府消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政府的产生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那么,政府的消亡也将随着阶级消亡而消亡。

人类社会一开始是没有阶级的,但是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现了社会分工,由于分工具有不平等性,需要政府这个组织来实施强制措施维护这个分工秩序。

如同工厂的生产一样,同样是生产,但是不同的工作需要的脑力和体力不等,所以,这中间产生的不平等就需要一个管理者来维持,才能防止作乱的发生,并保障生产持续稳定和进步。

但是,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生产水平随之发展,人类文明进步到一定程度,政府的职能也将随之变化。

(二)人作为人的尊严要求政府必须消亡

在奴隶社会,即使是神圣如亚里士多德也会受到社会现实的束缚,因为当时的现实要求奴隶的存在,他们是保障城邦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

而在现代,随着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进步,人的智商与尊严已经更深层次的挖掘,将来的被压迫者会更加强烈的意识到自己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以前的农民起义、工人运动都是在被压迫者已经贫困得不能或难以维持生计。

而在将来,被压迫者的反抗将为自由和尊严而战!

这是人作为人的尊严和义务要求并驱使我们必然发生的战斗!

至此,政府便可全身而退,它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和无可避免的罪恶都将成为历史。

六、总结

伊斯兰政治学中关于政府存在的悖论是:

人类社会生活需要正义、秩序与安全,一般来说,没有政府就无法对此形成制度化的保障,但是有了政府以后,由于人性的缘故,人类社会就必然陷入自我导致的苦难之中。

我想,如果这真是悖论,它便是事实存在着的悖论,无法逃避的悖论。

而现在,我们正是处在这种既需要政府来维持秩序却又同时受到人性自私而导致的苦难之中。

不要因为我们的苦难就对将来的希望失望,我们应该始终相信,我们不是该沉溺在苦难之中不管不顾,而应保持一种断然的意志,始终确立人的尊严的基本原则,并且不让这个原则受到不公正对待和不合理替代。

参考文献

[1]托马斯·潘恩:

《潘恩选集》,商务印书馆,1981年

[2]洛克:

《政治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

[3]徐大同:

《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

[4]加藤节:

《政治与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5]伊斯兰之窗网:

《伊斯兰政治学》,2012年

 

致谢

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的指导老师郑桦博士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从选题开始到初稿审查,一遍又一遍地指出每稿中的具体问题,严格把关,循循善诱,在此我表示衷心感谢。

同时我还要感谢在我学习期间给我极大关心和支持的各位老师以及关心我的同学和朋友。

在写作学年论文的过程中也让我收获不少。

 

怀化学院学年论文评分表

学年论文题目:

姓名

学号

系别

专业

评价指标

指标内涵

分值

评分

目标要求

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综合训练基本要求

20

选题难度

选题难易度适宜,体现教学计划对本科教学环节所规定的要求

工作量

论文安排科学、合理,与学校计划安排规定的完成时间吻合

综合实际

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或实际价值

查阅文献

能运用多种手段查阅有关文献资料,有一定的广度

30

综合运用知识

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强,能较系统地运用相关理论与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方案设计

研究方案设计科学、合理,能较好体现专业培养目标

方法手段

研究方法先进,研究手段多样,有创新

外文应用

外语翻译和英文摘要翻译准确,质量好

论文结构

文本结构、格式规范,论文要涵盖标题、摘要(中英文)、关键词(中英文)、正文、参考文献

50

文题相符

论文能紧扣主题,主题鲜明,观点正确,重点突出

写作水平

论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结论正确,技术用语准确;行文流畅,语句通顺

写作规范

写作符合《怀化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

篇幅

篇幅>4000字

成果质量

对相关理论或实际问题有较深刻的认识,有新的见解,有一定的创新

总分

 

指导教师签名:

评阅时间:

年月日

注:

此表与学生学年论文一并交系部教学秘书处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