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选修语言文字运用《第二节 耳听为虚 》石玲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48842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高中选修语言文字运用《第二节 耳听为虚 》石玲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高中选修语言文字运用《第二节 耳听为虚 》石玲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高中选修语言文字运用《第二节 耳听为虚 》石玲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高中选修语言文字运用《第二节 耳听为虚 》石玲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高中选修语言文字运用《第二节 耳听为虚 》石玲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高中选修语言文字运用《第二节 耳听为虚 》石玲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docx

《人教高中选修语言文字运用《第二节 耳听为虚 》石玲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高中选修语言文字运用《第二节 耳听为虚 》石玲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高中选修语言文字运用《第二节 耳听为虚 》石玲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docx

人教高中选修语言文字运用《第二节耳听为虚》石玲教案PPT课件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人教2003课标版选修语言文字运用第二课第二节|

1

 

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

重庆市江北中学校石玲

【教学目标】

1、认识汉语的同音字、词现象,了解同音字、词的成因和类型

2、分析同音字、词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体会同音的妙处,树立规范用字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同音字、词的成因和类型难点:

同音字、词的准确运用【课时】1课时

【教学对象】高一年级学生【教学方法】问题导学、小组讨论【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看一看:

视频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分钟】

师语:

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好,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在汉语中也有“耳听为虚”的现象。

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欣赏《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一个经典片段。

要求仔细听视频中的对话,听出其中的言外之意。

【播放视频】

师语:

这段对话可谓“话中有话”,请问你听出了什么?

(集体作答)【学生思考后自由发言】

过渡语:

这就是文化人,真可谓“骂人于无形”!

仔细对比这三组词,有什么样的特点:

是狼是狗——侍郎是狗

 

上竖是狗——尚书是狗

 

遇屎吃屎——御史吃屎

比较发现读音完全相同,或者只有音调不同,我们把音调轻微不同的叫作谐音。

他们之所以能做到“骂人于无形”其实就是利用了汉字“同音”的特点。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耳听为虚——同音字、同音词”的学习。

二、走进“同音世界”【33分钟】环节一:

认识“同音现象”【8分钟】|高中语文人教2003课标版选修语言文字运用第二课第二节|

2

过渡:

普通话中共有1200多个有效音节(算上不同声调的区别)。

但是汉语里的字却要比这个多得多。

如果按1万个汉字计算,那么每个音节平均也要负载8.3个汉字。

这说明汉语中的同音现象是无法避免的。

师问:

何为同音现象?

【学生大胆猜测】

明确:

汉语中的同音现象,是指一音对多字的情况,即声母、韵母、声调完全相同的一个音节对应形式和意义不同的多个汉字。

如:

bu不、部、步、怖

(1)同音:

同音字和同音词。

(2)同音词:

如果同音的字同时也是词,如马、猫狗,蝴蝶就不能单独成词;或者双音节词的两个字同音,那就是“同音词”了。

【学生活动】观察以下几组同音词,比较一下三组词的异同。

?

大家---著名专家学者

大家---指一定范围内所有的人?

无谓--无畏--无味?

利益--立意

过渡:

读音相同,字形相同或者部分相同,全部不同。

这其实就涉及到同音词的类型。

(3)同音词的类型同音同形、同音异形(部分异形、全部异形)(4)辨析方法:

词意辨析;结合语境辨析。

环节三:

找一找“同音现象”——同音妙用【10分钟】

过渡语:

汉语的“同音”(同音字和同音词)现象十分普遍。

它有时候可能会给我们制造一些不大不小的麻烦,但如能巧妙地利用,也会使语言表达丰富多彩,妙趣横生。

接下来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找一找学习和生活中的同音现象。

【学生自由讨论,并写在纸上】同音字的妙处:

|

熟语、对联中巧用:

一青(清)二白|

讨口彩:

碎(岁)碎(岁)平安;枣子、桂圆—早生贵子|

文学:

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西山白雪山城戍,南浦清(青)江万里桥。

【教师补充】思考角度:

?

春节、婚庆讨“口彩”?

“谐音双关”的歇后语?

文学|高中语文人教2003课标版选修语言文字运用第二课第二节|

3

例如:

(1)在家里贴“福”字,祈求未来一年福气临门,可是这个“福”字要倒着贴。

-福到。

(2)临近春节,人们都会屋里屋外打扫卫生,要“除尘”。

除尘-除陈(3)不小心打碎碗碟,人们会说“碎碎平安”。

-岁岁平安

歇后语:

(1)喝酒不拿盅——壶(胡)来

(2)肚子里头撑船——内航(行)

(3)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4)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

(5)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

《红楼梦》中的同音现象:

贾宝玉——假宝玉,“真顽石”玉带临终挂——林黛玉贾雨村——假语村

曹雪芹巧妙地利用同音和谐音的特点暗示了人物性格或人物命运。

(意图:

让学生感受中国的文化魅力,并从中感受同音现象)环节四:

探一探

问:

由此可见,同音现象不仅增添了语言的魅力,也增添了我们生活的乐趣,那么同音词是如何形成的呢?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语音偶合:

即碰巧读音一样。

汉语原有的词和音译的外来词,如站立的“站”和车站的“站”(来自蒙古语),Watt,电功率的“瓦”和砖瓦的“瓦”,也碰巧成为同音词。

(2).

历史音变,即读音原来不同,后来才变得相同。

例如:

南、难在历史上不同音。

(3).

词义分化,即一个词的几个意义后来失去了联系。

“管”:

最初有表示钥匙的意思,后来消失了。

古今意义的转变也使得同音词大量出现,如山东、山西、河南、河北。

过渡语:

语言其实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随着时代的更迭,有新词的出现,也有旧词的消亡。

环节五:

练一练(让学生在乐趣中领悟知识,寓教于乐)【15分钟】

师语: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同音现象、同音字、同音词以及同音词的形成,|高中语文人教2003课标版选修语言文字运用第二课第二节|

4

也体会到了同音的妙处,感受到了同音的魅力。

接下来,我想以竞赛的形式来检查一下同学们对同音现象的掌握情况。

竞赛共分三个环节,最后获积分最多者获胜。

【竞赛规则】

[1]比赛共三关。

第一关为必答题,六个小组依次作答;

[2]第二关为抢答题,老师念完题后,由小组成员举手抢答。

答对一题记1分,答错有请下一组作答,答题次数为3次。

[3]第三关任选一项,朗读或者翻译。

朗读错误读音3个以内视为过关,翻译大意正确视为过关。

[4]积分最高者获胜。

1、第一关:

必答题【学生分6组】

【深入探究-----直击高考】(与高考复习接轨)

(江西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C)

①每年三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聚集北京,共商_

 

②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_学习外语呢?

③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对国人的诚信造成了负面影响,国人也因此觉得_受损。

A、国是

况且

荣誉

 

B、国事

何况

名誉C、国是

何况

名誉

 

D、国事

况且

荣誉2、第二关:

抢答题【四组抢答,先亮答题板并答对可获积分】

同音妙用:

脑筋急转弯

(1)狐狸和老虎哪一个更容易摔倒?

答案:

狐狸

 

原因:

狐狸最狡猾(脚滑)

(2)布和纸怕什么?

答案:

布怕一万,纸怕万一原因:

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3)兔子和山羊比赛吹气球,谁输了?

答案:

原因:

扬眉吐气(羊没吐气)

(4)怎么样使麻雀安静下来?

|高中语文人教2003课标版选修语言文字运用第二课第二节|

5

答案:

压它一下

原因:

鸦雀无声(压雀无声)

3、第三关:

加试题(内容加深,层层递进)同学们试着翻译文言文,翻译准确者获胜。

赵元任《熙戏犀》

西溪犀,喜嬉戏。

席熙夕夕携犀徙,席熙细细习洗犀。

犀吸溪,戏袭熙。

席熙嘻嘻希息戏。

惜犀嘶嘶喜袭熙。

白话文译文:

西溪的犀牛,喜欢玩耍,席熙每天带犀出去,席熙忙着细心帮犀牛洗澡,犀牛吸着溪水喷向席熙逗他,席熙笑嘻嘻让犀牛不要闹,可是犀牛乐此不疲,就爱嬉戏。

【教师点评】:

此文形象生动的描绘了一个名叫席熙的儿童与一头顽皮的犀牛在小溪边嬉戏的情景。

三、课堂总结【2分钟】

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也是最具包容性的语言。

它词语丰富多彩,用很少的词汇就能表达非常丰富的含义,产生无穷的美得享受。

希望同学们都能树立规范用字意识,努力学习我们的母语,欣赏我们的母语,为我们的母语点赞。

四、布置作业:

汉语有丰富的谚语和歇后语,其中有很多都利用了同音的现象,比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给你麦芒—还当针了”。

你知道这些谚语、歇后语跟同音字有什么关系吗?

大家课下试着再找一找这一类的谚语和歇后语。

五、板书设计: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