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怡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48349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怡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江怡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江怡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江怡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江怡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怡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docx

《江怡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怡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怡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docx

江怡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

江怡: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

非常高兴有机会来到我们北师大,来做这个论坛。

我们刚刚在北大开了一个关于维特根斯坦与分析哲学的国际研讨会。

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概有十几位国外的专家到北京参会,国内虽然专门做维特根斯坦的人不多,但是仍然有很多代表来参加。

会议反映的信息表明,大家对维特根斯坦究竟是不是分析哲学家提出了一些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我在1999年出版的《维特根斯坦》这本书的序言当中就提出了,我的序言的题目就叫《维特根斯坦是谁》,目的就是要提出维特根斯坦的定位问题,究竟维特根斯坦是不是一个分析哲学家。

我从读硕士研究生开始到今天,一直做维特根斯坦思想研究,从1982年到现在有20年的时间了。

我自己在做博士论文之前,一直还是把维特根斯坦作为一个重要的分析哲学家来看待。

但是在1990年写博士论文的时候,通过阅读发现维特根斯坦思想的来源,从他的哲学气质,从他的整个哲学风格,包括他的写作风格,他不像一个分析哲学家。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定位问题。

就是说,什么样的人能够被称作分析哲学家,换句话说,什么样的哲学能够被称之为分析哲学,换句话说,分析哲学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哲学,使得我们把维特根斯坦这样的大家,也叫做分析哲学家。

我们这里可以给出一个定义,非常非常简单的定义。

分析哲学就是以逻辑分析为手段,以处理具体的命题意义为特征,不追求建立体系,而力图通过澄清命题的意义来解决哲学问题。

这种特征我刚才说了,我说得不是很完整,但是可以说是抓住了分析哲学的几个重要的因素。

如果我们这样来看分析哲学的话,那我们回到头来看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到底属不属于这样的哲学家。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分析的话,绝大部分人都不会怀疑,维特根斯坦前期的《逻辑哲学论》这本书,以他这本书为代表的早期思想,可以被认为是属于分析哲学。

为什么呢?

理由很清楚,因为他在这本书当中,建立了一套逻辑语言,并且以这种特有的逻辑语言来处理传统的哲学问题,同时它又关照了哲学的本质。

也就是说,它对哲学的本质有一种自己的看法,有一种非常独特的看法,这种看法对后来的分析哲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分析哲学是20世纪英美哲学当中占主导地位的哲学。

直到今天21世纪初期,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英国,大部分的哲学家仍然承认分析哲学占主导地位。

当然今天的分析哲学和20世纪中叶以前的分析哲学又有很大的区别。

简单地说,20世纪中叶之后的分析哲学,不再坚持早期分析哲学的一些教条。

比如关于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的区分,再比如关于事实与价值的二分法。

那么20世纪后半叶直到今天的分析哲学,更多地把分析方法作为这种哲学的主要特征。

而且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种。

我们通常讲的分析是把复杂的成分分析为简单的要素,把一个句子分析到语词,但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很初步的一个分析,事实上现在的分析哲学,已经不仅仅是限于所谓这种逻辑的分析,或者是句法结构的分析了,它关系到的内容更为复杂、更为多样,比如关系到一些概念的分析。

什么叫概念的分析呢?

按照英国当代哲学家彼特·斯特劳森的说法,所谓概念的分析,是指我们要把一个概念放到它所出现的一个命题,或者判断之中,来加以考察。

分析或者是研究任何一个概念,都需要考证这个概念所出现的语言环境,或者是概念图式,一定要有这个概念图式。

从概念图式中我们可以找到康德哲学的影子。

实际上,20世纪后期的分析哲学,在很大程度上,有对传统哲学回归的迹象,但是它又不是一种简单地回到康德,也不是简单地回到德国古典哲学,它是对于人类概念表达模式的一种关注。

我们讲哲学是什么?

哲学是追求人类思维本质的东西。

那么思维本质是什么呢?

思维的本质就是一种思维表达的形式,维特根斯坦在这里说得很清楚,说我要探讨的是什么,我要探讨的问题就是要划清界线。

划清什么样的界限呢?

思想的界限。

但是思想的界限怎么划呢?

换句话说,你怎么来确定可以想的和不可以想的东西?

用传统的方法,就是用心理学的方法。

但在这里,维特根斯坦提出,一定要区分的是关于可以表达的和不能表达的,也就是维特根斯坦所说的,可说的与不可说的东西。

在早期哲学当中,他把所有可说的东西,都归结为可以用逻辑的方式来表达的东西,那么这个东西就是我们看到的认识,这是可以表达的。

而对于不可表达的东西,我们也都知道,他在这本书的最后一段话给我们交代,说凡是我们不能说的东西要保持沉默。

这句话引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

引起了什么样的问题?

引出了维特根斯坦对哲学性质的重新认识,引出了我们这里如何评价维特根斯坦的后期哲学,引出了所谓的语言游戏的理论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同时也引起了维特根斯坦的新思想。

在1929年初,他从奥地利的小学返回剑桥之后,到底发生多大的变化,引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虽然这本书是在1912到1916年完成的,最后是在1921年才正式出版的,可是我们回过头来再来看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如果没有这本书的话,我们就没法理解他的后期哲学,也就没法理解他的《哲学研究》。

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如果想要读到我这本书(我是指《哲学研究》)的话,一定要参照这本书(我是指《逻辑哲学论》)。

没有后面这本书做背景,就无法理解后面这本书的意义。

那么问题就出来了,维特根斯坦到底在第二本书,也就是在《哲学研究》当中,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思想,使他必须参照第一本书才能对这个问题作出解答。

换句话说,他对哲学性质到底有没有根本性改变,因为我们刚才说到第一本书的最后一句话"要保持沉默"。

有很多关于这句话的说明,各种各样的观点,其中一个比较流行的,认为它在这里提出了神秘的观点,就认为我们既然不能说,我们可以保持沉默,维特根斯坦在这本书里提出,说我们不能说的东西,我们可以显示,就是说你不能说你可以显示,可是什么叫显示?

我们说一个文学作品,它是通过一个作品,比如像艺术作品、小说等等,通过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反映了作品、作家所要表达的一种思想或者一种情感。

我们问这种思想和情感是写在小说里了吗?

我们是通过阅读小说才知道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我们看小说,我们理解情节,我们知道故事发展的线索,但是作家想要表达的思想,是通过描写这些人物的命运,来反映作者对人性、人生对生活的关注,这就叫显示。

同样,维特根斯坦正在这种所谓显示的意义上,来理解哲学的概念,来理解所谓不可说的东西,那么他说伦理学的命题跟美学的命题处于同一个水平,同样,宗教的命题也是一样,为什么?

因为所有的命题都没有告诉我们关于世界的任何知识。

从这句话中我们又能听出一点道理出来,维特根斯坦所强调的可以说的东西,并不是说可以说的所有的东西,它可以说的只是关于世界的知识。

换句话说,维特根斯坦这里建立的一种哲学,他是通过逻辑的语言,通过他的这套逻辑分析的方法,来确定我们关于世界的知识,到底有多少是真实可信的。

怎么来确定它?

用逻辑的方法,用分析的方法确定这些命题的意义。

那么他认为这是哲学的东西,这个思想对后来的发展影响很大。

比如我们经常说到的,维也纳学派,有些哲学系的同学知道,其它有点兴趣的人也知道,维也纳学派我们知道是逻辑实证主义的主要代表,维也纳学派在自己的宣言当中明确地提出,我们这里要建立一种哲学,实际上就是关于科学知识的意义的问题,因而澄清命题的意义,特别是澄清科学命题的意义,就变成了哲学逻辑分析所要做的工作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现在再回到头来看维特根斯坦,那么维特根斯坦所给我们提供的一个线索,是关于我们可以表达的东西,都可以用逻辑的语言表达,而不能表达的东西只能保持沉默,看来可以表达的东西在他的眼里是很好的,不是很多,是很好的,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用逻辑语言表达出来的,就是关于外界世界的知识,可是关于外界的知识。

哲学家的工作就是对科学家给我们提供的命题澄清意义,要确认这些东西到底是不是可以证实的,或者他们的意义究竟在什么地方。

当然,给我们建立了逻辑体系,给我们建立了一套逻辑增值表,这种增值表在今天的现代逻辑当中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从哲学上来说,在他那里实际上可以表达的东西并不是很多,而不能表达的,只能显示的东西却非常非常多。

他有没有说过哪些东西只能显示不能表达呢?

他说过,比如他说逻辑形式是不能表达的。

什么叫逻辑形式?

我们用命题来表达一个事实,或者我们用命题来描述一个事实的时候,这种情况下,我们使用的是一些命题,使用的是一些句子,我们要分析的是这些句子的意义。

我们为什么会使用这样的命题,我们为什么要使用这样的句子,他们本身具有什么样的逻辑结构,这些命题本身的逻辑结构,语言是说不出来。

按照罗素的方法,利用他所谓的类型论的方法。

罗素在解决悖论的时候很聪明,但是按照维特根斯坦的话说,他有点聪明过头了,有点不诚实,所以维特根斯坦对罗素既怀有敬意同时又怀有敌意。

罗素的类型论,就是所谓分不同的类型,在不同类型当中来谈论不同的事物。

我们不能在一个类型当中,来谈论属于不同类型的东西。

这一点当然后来的英国牛津哲学家赖尔也提出关于所谓的范畴错误的问题,也是出于同样的道理,认为如果是不同的范畴,不同类型的范畴放在一起使用的话,会出现混乱,因而产生错误。

罗素所建立的类型论,实际上是在帮助维特根斯坦,来说明所谓可说的与不可说之间的区分。

那么我们刚才讲不可说的逻辑形式,如果在一种语言当中,大家知道我们现在使用的都是日常语言,那么超出日常语言之外的,我们还有很多其它的非日常语言,或者叫"非自然语言",也就是所谓人工语言,逻辑体系在某种程度上是建立一种人工语言。

那么人工语言当中我们可以做出层次的区分,这个没有问题,我们还可以建设二级逻辑,二级语言谈论的是什么呢,谈的是一级逻辑的内容、逻辑形式、逻辑命题,但是不涉及事实,不涉及对象,这叫二级逻辑。

在形式当中我们可以做出所谓类型的区分,可是自然语当中我们如何做类型区分。

超过我们的自然语言,我们就没有第二种自然语言使用了,我们要用语言谈论一个事物的时候,我们往往只能够使用语言本身。

换句话说,我们超出这个语言里谈论语言本身,即使谈语言,我们只能用语言,不能超越语言的,这种超越性,只能够发生在古典哲学当中,试图使用日常语言表达所谓超验的东西。

根据古典哲学的说法,人类的思维是所谓超验的思维模式,我们总可以把握一些不用我们现在语言谈论的东西,维特根斯坦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他认为,我们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可说的东西,就是只能用逻辑的语言来表达的东西,而对于不可说的东西就只能沉默。

那么沉默是不是意味着不说?

不是。

我们刚才已经说过,沉默意味着显示,意味着用另外一种方式表达它。

所以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当中,在第五到第六命题,就大量地论述关于伦理学命题,关于美学命题,关于宗教问题,关于生与死的问题,所有关于人生的问题,他都有大量的论述,但是他认为所有这些东西都不是具有逻辑意义的命题,都只能通过显示的方式来昭示给我们的定义。

显示是我们人类特有的一种表达情感、表达思想的方式。

而显示这种方式恰恰体现的是人类的理智的一种特征。

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讲动物现在也可以有语言,它也可以表达。

换句话说,动物不仅能表达,还可以描述一件事情,但是如果仅仅停在表达与描述的程度上,如果没有显示程度,那么人类的语言就有局限。

这一点我们搞中国哲学的人,或者是搞中国文学的人能够理解,恰恰是符合我们中国历来提出的一种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这么一种道理。

但是意会是什么意思?

大家想想,意会并不是说不说,意会是要说,所谓的意会是指我们没有用准确,或者不能够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用其它的方式表达出来,这种意会,只能自己的心去领受它,意思只能去体悟它,你不能够完全清楚地像科学命题一样去把握它。

这个意义上,伦理学的命题、宗教的命题、美学的命题都不是追求真的命题,他们是追求善的命题。

可是我们一直在强调,哲学是要追求真的,哲学跟科学一样都讲追求真理,只是追求的方式不一样。

其实维特根斯坦一直在强调这一点,所以他特别不满意罗素虚伪的面孔。

他就觉得真实、诚实作为一个人来说,是最重要的,而作为哲学的追求,其实也是求真,维特根斯坦在这里给我们揭示了这套理论、这套思想,恰恰认为我们可以说的是很少的一部分,而不能说的,而只能显示的东西是相当多的一部分,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看看它到底属不属于分析哲学,恐怕得打个问号。

这就是我们追求哲学本质的意义上,如何把握理解分析哲学的概念,如何把握理解哲学本身的意义,维特根斯坦实际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理解哲学概念的这么一种方式。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现在不讨论维特根斯坦是不是分析哲学家的问题,这对于我们不是搞研究的人并不是很重要,其实对搞研究的人也不是很重要,因为这只是一个名称的问题,换句话说,你可以给他定为分析哲学家,并不是所有人都反对,但是我们关心的是维特根斯坦的思想跟大部分哲学家所使用的方法有多大的差别,这种差别特别明确体现在后期所提出的一套理论思想当中,这里不能说理论,只能说一种观点,提出的各种观点,因为他从来反对哲学是一种理论。

那么它在后期提出的所有的思想当中,最为重要的,或者具有代表的思想,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所谓的游戏语言学说,或者叫语言游戏论。

"语言游戏"这简单的四个字包含的内容非常非常复杂。

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当中,他用了将近200节的篇幅,来讨论什么叫"语言游戏",可是当你读完以后发现,维特根斯坦到底还是没有给我们提供一个定义,而且在讨论过程当中一直反对要给语言游戏概念下一个定义,他一直反对这样。

我刚才提出,说我们为什么要以这个背景讨论他的《哲学研究》,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我们可以看到他在前期提出的哲学的看法,与他后期所提出的语言游戏的思想之间,有一种内在的关系。

这种内在的联系特别表现在他前期提出的不能说而只能显示的东西。

而后期哲学我们把它看成是恰恰在通过语言游戏的思想而显示某一种不能说的东西,他就是显示给我们。

很有意思的是,许多哲学家,把他的这本《哲学研究》,看作不是一本哲学著作,而是看作一本散文集,看作一本随笔集。

他自己也这么说,他说我这本书不是一本哲学专著,我这个东西就是一个风景画,是我的一个随笔,就像我走到各个地方看到什么东西,我觉得很好玩,我就把它摘取下来,我就把它们拼在一块,所以这本书从1936年开始写,一直写到1945年,最后定稿,这期间他做了大量的笔记,所有这东西他并没有完全收集进来,他是经过选择的。

他认为有意义的东西被保留下来了,收在这本书里面,而且大家知道,这本书是在他去世以后才正式出版的。

换句话说,维特根斯坦在生前只出版过一本书,就是《逻辑哲学论》,而且他是凭这本书拿了博士学位。

这本书是在1921年就出版了,而他申请博士学位是在1929年,他是过了8年之后,回剑桥申请学位的时候用了本书。

其实他根本不用申请,剑桥大学就会给他一个学位的,因为他当时已经太有名了。

他在1921年发表这本书的时候,他已经不在剑桥了,他当时已经去了奥地利,在奥地利一个小山村里面当小学教师,他一干就干了8年,教孩子们学习如何运用语词,告诉孩子们怎么理解语词的意义,曾经在奥地利南部乡村,换了三个学校,教了三个学校,最后他又回到了维也纳。

1929年重返剑桥的时候,当时他已经非常有名了,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当时维也纳小组的所有成员都在谈论这本书,逐字、逐段、逐句来研究和分析这本书。

并把这种思想贯穿在他们的思想中,最后形成声势浩大的分析哲学,所以我们不能不说,这本书代表了分析哲学,产生了分析哲学。

但是维特根斯坦从1927年到1929年重返剑桥的时候,他认为维也纳的成员并没有真正完全理解这个思想,当然1929年讨论这本书的时候,他自身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是表面上的,深刻地表现在他把前期的东西,通过语言所谓语言游戏的思想展现出来。

在20世纪末的时候,英国哲学界,曾经评选了20世纪的最重要的10本著作。

其中就有《哲学研究》。

当时的评委认为,这是迄今为止用德语所写的最漂亮的一个散文集。

我们不能不佩服维特根斯坦是个语言天才,因为他在小学教书的时候,他实际上非常注意怎么来使用语词,他的语词的分析技巧非常精到。

他在小学教书的时候,编了一本德语辞典《小学德语字典》。

这是他生前出版过的,唯一的哲学之外的一本书,换句话说,他一生只出了两本书,一本书就是《逻辑哲学论》,再一本就是《小学德语辞典》。

这本书是他生前的1926年出版的。

我们今天说到语言游戏的时候,可能同学们有一点印象,就是说刚开始接触的时候有点印象,语言游戏是什么意思,马上就有一种反映。

一般我们会反映游戏这个概念,我们讲游戏的概念,我们用的比较多的,一讲游戏就是一种娱乐,就是一种非正式的,不是正式的那种游戏。

游戏嘛,以娱乐为住,有输赢等等。

但是维特根斯坦使用的游戏实际是沿袭了整个德国哲学,甚至可以这么说,整个西方哲学对游戏概念的理解,延续了这样一个意思,这个游戏就是指人类的所有活动。

这个游戏概念是指人类的所有活动。

换句话说,他是把人类的活动都看作一种游戏。

我们知道,"游戏"这个词,无论是英文德文当中,都不是简单的娱乐的意思,它实际上涉及到人们的日常行为。

刚才我听到有一个同学是学西方文论的,在西方文论史上讲游戏是比较多的。

在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对游戏概念有一个历史的分析。

1988年我曾经发过文章,专门对游戏概念进行简单的考证,特别对解释学中的游戏概念到底是什么意义做了考证。

我们知道,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奥林匹克运动会,我们现在把它翻译成"运动会",实际上就是游戏。

游戏的概念在西方历史上是很悠久的,同时又是很普通的概念,不是一个专有名词。

维特根斯坦正是抓住了我们通常使用的游戏的概念,来说明我们的一切行为,都是可以看作一种游戏,而这种游戏它是突出一个特点是什么,

他突出的特点就是规则。

任何游戏都有规则,没有规则不成其为游戏。

不管是我们人类社会准则也好,还是我们的所制定的一些规章制度也好,这都是规则。

包括我们现在加入WTO,WTO就要讲游戏规则,我们加入WTO就要遵守游戏规则,我们把它看作一种游戏的时候,我们首先要问规则是什么。

维特根斯坦使用游戏这个概念的时候,它所理解的游戏并不是简单的我们用语言来玩游戏,绝不是这样,不是说我们用语言来玩游戏,而是说我们所有的语言活动其实都是一种游戏,换句话说我们使用语言的活动,其实就是一种游戏。

道理上讲很清楚,但是怎么理解它。

就我们刚才说的游戏的核心或者说它的特点,就是说它需要这种规则,那么如何使用规则,规则是在游戏之前制定出来的,还是游戏之后产生的,规则决定了游戏的本质吗?

规则是如何来指导游戏进行的,人类是在知道游戏规则之后才来玩游戏吗?

还是在不知道规则的情况下盲目地玩游戏,盲目地进行游戏活动?

这些问题恰恰是维特根斯坦所要关注的。

首先他强调游戏概念不是一个具有本质特征的概念,什么意思?

维特根斯坦首先反对本质概念,他不认为存在本质这个东西,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没有什么本质可言。

我们并不能说,某某东西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只能说它表现出来哪些特征。

我们知道,反本质主义是后现代主义很重要的一个特征,这是当代西方的后现代哲学和文化里面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

维特根斯坦在1930年返回了剑桥之后,曾经在剑桥大学的研究生会上发表了一篇演讲,题目叫做《关于伦理学的演讲》。

这篇我已经翻译出来,放在《维特根斯坦全集》里面。

《维特根斯坦全集》这个月刚刚出版,共有12卷。

他发表的这个讲演标志着他的思想开始发生变化。

前期思想当中,他是承认有本质的,本质是什么?

本质是逻辑规定的东西,就是有逻辑规定的东西。

那么到了1929年-1930年之后,他不再这样认为了。

比如像他在伦理学讲演当中说,我们通常说,某某东西是好的,某某事情是善的,那么他问了,"好"跟"善"我们可不可以一般性的使用,如果可以一般性使用,我们可以说好和善是有德性的一个东西的本质吗?

他认为不是。

什么是有德性的东西?

这个德性的概念就是善的意思,好的意思。

他在某一个方面有长处,他好,好在什么地方。

维特根斯坦认为,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个普遍认为被认为具有善的本质的对象,或者说普遍性的对象,我们可以说善是一种本质,但是通过观察他发现,不可能有这样的东西,因为我们在谈好和善的时候,往往是在某一个具体的场合当中,说某一个东西是好的,或者说某一个东西是善的,都是有条件的,因而好与善没有绝对的价值,只有相对的价值。

那么他这个思想,也指导着他后期的所谓语言游戏的概念。

他认为,我们不能够看到,我们找不到所谓游戏的本质,或者说所谓语言游戏的本质,没有这种本质。

那别人就会问了,如果没有本质的话,我们怎么来规定它,你怎么说明所有的事物都是这个东西。

我们讲游戏,他讲了很多例子,比如我们下棋,这是一种游戏吧,同样一个人在墙上打乒乓球,它也可以成为一个游戏。

现在我们就有壁球这种运动,也是一种游戏,游戏并不一定真正具有输赢,能够输赢的,也不一定是两个人才玩的东西,也并不一定是可以促进技巧的东西,不一定是这些。

一些游戏,比如小孩幼儿园里面的游戏,没有输赢可言,但是它也是一种游戏。

一个人也可以玩游戏,因而可以看出,游戏它没有共同一定遵守的本质性的规定。

有人说,游戏就是娱乐。

可以娱乐是不是就是游戏,未必,游戏并不一定都娱乐的,你说现在奥林匹克比赛,到运动场上运动,是要取得成绩的,是一种娱乐吗?

不一定。

所以在维特根斯坦看来,游戏的本质并不重要,换句话说,我们没有本质的规定来确定游戏是什么。

同样以这样的思路来定义,什么叫语言游戏,如果我们说把语言也作为一种游戏的话,言下之意,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语言游戏之间有某种相似性。

维特根斯坦把这种相似性叫做"家族相似"。

就像一个家族里面,有的眼睛长的像父母,或者有的地方长的像自己的长辈,你说他完全是那个人,不是。

你说有某种本质的规定吗,相互之间没有完全一样的地方,他总是某一点相似,而另一点不相似,个体之间的差异很大,但是他们属于一个家族。

所以按照维特根斯坦的说法,他说这是家族相似,他在书中明确说,我找不出一个合适的词来说明这个特征。

我们现在知道,家族相似的概念已经非常普及了,今天不仅仅是哲学在用家族相似,很多很多地方都在用家族相似的概念,这是维特根斯坦提出来的。

这些所谓的相似或者家族相似,恰恰就是反对本质的观点,家族相似是讲反对的一种本质主义的观点。

如果说家族没有本质存在,任何的语言游戏之间不存在所谓的共同的本质性的东西的话,我们如何进行语言游戏?

这里其实还是有规定的,就像他说的那样,我们要遵守语言游戏的规则,这里面我们特别提出什么是语言游戏的规则。

我们知道游戏规则,这个比较清楚,我们玩一种游戏我们一定有一种规则规定它,这是玩游戏的前提。

我们也知道,在20世纪的英美哲学中,特别是在牛津哲学中,他们对游戏规则,或者叫做对如何使用规则,这个概念有非常精细的分析。

比如像当代的美国哲学家塞尔,他在早期的《什么是言语行为》这本书当中提出规则和游戏当中的关系有两种不同的形式。

我们通常认为的一种形式叫做规定性的规则。

什么叫规定性规则?

就是说我们是通过先有这个游戏,先有这种游戏活动,然后才有规则建立。

比如我们的伦理道德规范。

那么另外一些规则,比如说我们的社会约定,比如我们知道,在卢梭那里,我们建立一个契约的目的就是要规范人类的行为活动。

而这种规定是人类的活动之后才形成的,就是说游戏在先,规则在后,这叫规定性规则。

但是还有很多游戏,是由于规则而成为游戏的,而成为一种独特的游戏的。

规则规定了游戏本身的性质,这是很多的。

我们现在经常使用的游戏概念,实际上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它,比如像我们讲的足球运动、足球游戏,就因为规则决定了这个游戏如何进行。

换句话说,由于足球规则,才规定了足球的性质,没有这些规则,足球可能变成其它的球类运动,所以每种球类运动的规则,它都决定了这种运动的性质。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这种规则叫建构性规则。

前面一种叫做规定性规则,这是一种建构性的规则。

我们过去不主张这种区分的,认为两种规则都是一样的。

换句话说,我们在同一个意义上混淆使用两种规则。

比如说,我们经常会使用在后一种意义,在建构性的意义上,来使用前一个规则。

认为一定是先有了规则人类才有活动,或者用前面的规则来规定后面的一种游戏活动。

你比如,认为是先有游戏,然后才有了这些规则,等等。

那么实际上,塞尔明确把这两种规则做了区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