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藤本状介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48137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藤本状介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记藤本状介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记藤本状介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记藤本状介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记藤本状介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记藤本状介2.docx

《记藤本状介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藤本状介2.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记藤本状介2.docx

记藤本状介2

记藤本状介2.23日同济演讲

2013-02-2422:

55:

16

       藤本状介从东京大学建筑系毕业后,并没有像妹岛、西泽等建筑师一样,先去前辈的事务所“取经”,修炼一段时间。

他觉得像伊东、妹岛这样的前辈,个性都太强了。

他刚从大学毕业,自己的设计观还没有稳定,去了前辈的事务所,肯定会被打压的。

他所幸就自己开了事务所,自己琢磨设计。

   

       事物所刚开业的一段时间没有项目,他就整天窝在工作室里,想自己的世界里,建筑到底应该是个什么样子。

他想到现在的建筑,本质上都是沿袭了柯布西耶的多米诺体系。

即:

结构上柱子撑着楼板一层一层往上叠,层与层之间用竖向的楼梯联系。

       他觉的这个不是很有趣,他的建筑,一定要打破多米诺体系。

于是,他在没有项目的很长一段时间,琢磨出了这么一个模型。

        这个模型由一层一层的板构成,板与板之间间距35cm。

35cm这个距离,相当于地板与凳子,凳子与桌子之间的距离。

人们可以寻找板与板之间吸引自己的空穴,睡觉、交流、喝茶、看书......这种状态似乎回归了远古时期,在没有“建筑”时,人们总能为自己发生的活动寻找尺度适宜的场所,例如:

树荫、洞穴......

      藤本还发现,人的这种本能并没有退化,下面的杂货店女主人,为自己的小憩寻找到尺度多么适宜的空间啊。

       改变多米诺体系,回归人类原始的空间需求。

成为了藤本今后建筑实践中贯穿的理念。

而当初“板与板”的模型,也被应用到了实践项目中。

       

 FinalWoodenHouse:

        这是藤本用木头搭的一个4m*4m*4m的立方体构筑物。

木头的截面为35cm*35cm。

藤本在立方体内部挖洞,创造尺度丰富的类似于洞穴的空间。

藤本让助手们在立方体内寻找自己喜欢的空间随意活动。

看,助手们在这个木头盒子里活动的状态很是销魂。

HOUSENA

         这是一个住宅项目。

房子由20块1.4m*1.4m的楼板构成。

楼板参差错落,人们在楼板与连接楼板的梯阶上进行各种活动。

FORESTTOWERPROJIECT

         “块”的建筑。

          FORESTTOWER像是TOKYOAPARTMENT的scale版本。

藤本希望在城市巨构里的人们依然能与自然亲近,就在每个盒子里种了一棵树。

盒子的顶部和底部都是透明的,已使阳光能够洒到最底层。

盒子和盒子之间留有间隙,光可以在其中流淌。

         哈,够浪漫吧!

不过,ofcourse,方案没中标......

伦敦蛇形画廊

   

       蛇形画廊坐落在海德公园内的肯辛顿花园里,原先是一座1934年建造的古典风格的茶馆。

它是伦敦最受欢迎的现当代艺术画廊之一,每年都会请不同的设计师设计布展空间。

        藤本状介的设计全部由管搭成。

他想象建成后藤蔓植物缠绕在管子里,相依相生。

人在白色钢管搭成的暧昧空间里互动,探索构筑物可能的使用方式。

藤本借此机会表达了他意识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HouseN

         HOUSEN也是由为“盒子”为基本元素组成的建筑。

与其它建筑不同,它的组织方式有点类似于俄罗斯套娃,一个盒子套着另外一个盒子。

就在这种叠加的过程中,创造了层次丰富的室内外空间。

空间的过度关系类似于下图所示的笔迹的过渡态。

          

          HOUSEN只有第二层的盒子孔洞上有玻璃,第一层与第三层都没有。

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的空间,形成了城市与住宅之间的过渡。

这个空间更像是house的主人的一个室外客厅。

第三个盒子对第二个盒子形成的室内空间的有功能意义上的分隔。

武藏野图书馆

           这是一座“墙”的建筑。

书架即为墙体。

墙即是承重结构,又是围护结构。

           墙的组织方式是一整圈的螺旋体。

藤本说这样既满足了图书馆迅速抵达目的地的检索性,读者在里面也可以随意连续地游荡,偶遇自己喜欢的书籍。

这一种形式可以同时满足两种不同甚至是对立的行为方式,他觉得很了不起。

           以上两个项目,HOUSEN和武藏野图书馆,都是用了极其简单的形式来实现设计师的最初的想法。

类似于最简洁的代码写出某个程序、用最短的线路高效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藤本在中国的项目:

  

       这块巨大的白色顶板有两万平。

什么?

对,你没有听错,是两万平......

        

         咦?

那个红色的是什么东西?

怎么审美这么不“藤本”啊?

嗯,这是一个改造项目。

白色的部分是藤本加建的,红色的部分是原有的厂房。

          台北塔。

          藤本认为上个世纪的地标都在追求更高。

未来的地标应该是更加与环境相融合的,更加生态的、自然的。

他用榕树的意向类比台北塔,意在创造一个舒适的室外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