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兰亭集序》阅读中感受生命美.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47193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兰亭集序》阅读中感受生命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从《兰亭集序》阅读中感受生命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从《兰亭集序》阅读中感受生命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从《兰亭集序》阅读中感受生命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从《兰亭集序》阅读中感受生命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兰亭集序》阅读中感受生命美.docx

《从《兰亭集序》阅读中感受生命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兰亭集序》阅读中感受生命美.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兰亭集序》阅读中感受生命美.docx

从《兰亭集序》阅读中感受生命美

从《兰亭集序》阅读中感受生命美

林建设

摘要:

社会要和谐发展已成了共识并以官方号召的形式流行开来。

而每个人个体自身也要和谐发展虽然早有人提出,但一直以来在教育实践中却总远远未能达到理想。

本文认为在教学中时时有,处处有启发人如何和谐发展的教育素材,限于学养和篇幅,笔者仅试对从《兰亭集序》感受到的生命美作初浅的讨论,而对“生命美”这个较宽泛的说法,本文也仅从几个方面提出看法。

关键词:

兰亭集序美感  生命意义  终极关怀

美感:

感官刺激与精神领悟

正如宗白华所说的:

汉末魏晋南北朝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有智慧、最浓于热情的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时代。

而我们今天的社会却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尼尔·波兹曼语),或是说按照马克思·韦伯的经典论述,这是一个世俗化的时代,一个除魅的时代,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是一个工具理性代替价值理性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物欲主义的价值观和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在当代中国的日常生活中获得了主流地位,与此相应的是人们普遍缺乏想象力,缺乏有艺术深度的审美能力。

  传统的精英式的精神文化是启蒙的,智性的,具有神圣崇高性的,诉诸于人们的理性和想象。

如“虽无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可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中国的美学思想原本是从现实人伦的实际生活中产生的思想意识。

到了魏晋南北朝这个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时代,人的审美眼光更为开阔宏远,审美对象范畴也就扩展了。

传统儒家的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和道家的道法自然,物我两忘等思想不但更多的倾注了个体生命感情,也对自然及自然景物融入了深情和人格。

如,谢灵运的“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深”“池塘生春草,园林变鸣禽,”“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辉。

清辉能娱人,游子憺望归”等山水游仙诗句,使人开始发掘自然山水景物的亲近可爱。

人们才意识到在日常人伦及给人安身立命的实用之物以外,还有让人愉悦的美。

而且这美似乎更为自然纯真,颐养性情。

而王羲之自己则更脱透的赞叹:

仰视碧天际,俯瞰绿水滨,廖间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工,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兰亭诗》)。

这其中总让人觉得万物有情,与我相通。

这已不仅是自然山水之美成为人的审美欣赏对象,更为让人惊喜的是自然山水本身就是人的情感心理的知音。

作者自己写的只有些许常见的自然景物,可读者由传统文化的智性的启蒙,却领悟出作者在自然山水景物中得到豁然大悟,以及个体心灵与弥漫宇宙的整一的纯粹的大心灵大精神合德同流。

而读者也可从中感受到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的和谐统一。

这其中是必须依靠想像的,是具有神圣崇高的心理体验的。

然而在世俗的时代,不仅精神生活的内容发生了变异,而且其形式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现代世俗时代中的流行文化则是反智的,反深度的,反启蒙的,它直接诉诸于人们的感官和直觉——没有精神想象领悟的可能和必要。

于是文学家的文学被流行写手的畅销书替代,仪式化的戏剧被狂欢般的歌星演唱会代替,艺术化的电影被当红明星珠光宝气的天价大片替代,隽永含蓄的叙述被拳头加枕头的感觉器官刺激替代。

生活中视觉文化从整体上打败了印刷文化,因为文学是需要想象的,而视觉是直观的,想象与深度有关,而欲望的满足只需要视觉的冲击。

即便是在教学中有一部分学生也只是仅想看根据作品编演的电影而不想看作品本身,甚至有的老师为了省事也是如此。

当今的世俗时代,是一个视觉效应的时代,文字成为视觉的配角,广告则是这个时代艺术的经典体现。

日常生活中的欲望和欲望的审美化,使得视觉艺术完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的任务,将欲望与审美结合起来,美成为可欲的对象,而欲望又在虚幻的审美中获得其存在的合法性。

一个明显的例子就学生中衣着暴露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言行举止中带色情的粗俗性质的越演越烈,而新闻媒体也以色情为猛料爆炒,,并因此吸引更多眼球。

人的欲望与理性不同,欲望是永无止境的,需要不断的推陈出新,需要永远的新鲜感以刺激容易疲倦的大脑皮层。

于是流行文化永远在追求创新,新的创意,新的玩意,新的活法。

现代的高科技和网络为不断翻新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

因此唯恐落伍的人们被时尚的梦魇所驱赶,不断扩张和生产着自己的欲望。

精神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快得令人眼花缭乱,由此产生的紧张感和不安感,与世俗时代标榜的自由口号成了黑色的讽刺。

数码相机的像素越来越高,人可以去游玩的地方越来越多,却不觉得有什么愉悦之情,哪里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的悠然自得?

而在《兰亭集序》中,暮春之初,一群风流名士却在会稽山阴之兰亭畅叙幽情,“虽无丝竹管弦之乐”,仍“信可乐也”。

这是为什么呢?

难道时代愈前进,社会愈发展,科技愈进步,人们的审美能力却反而愈下降?

冯友兰论“魏晋风流”时提出了四点,即“必有玄心”,“必有洞见”,“须有妙赏”,“必有深情”。

这也许能给我们很好的启示: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抱怀,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

”这不是“玄心”么?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觞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不正是“洞见”么?

“暮春之初”,“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述幽怀。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倘若没有“妙赏”之心情和眼界,岂能如此?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揽昔人兴怀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踔,不能喻之于怀”,以及深深的“悲夫”感慨和对后人“亦将有感于斯文”的自信,不正是根源于作者的“深情”么?

再看看陶宏景的《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丘迟的《与陈伯之书》: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哉!

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

”为什么这些极常见极自然的山水景物,在作者眼中蕴含这深沉丰富的情感?

而时光流逝,世事变迁,今天我们读起来仍然情不能自已,如沐春风,心驰神往?

而却对身边的花花世界视若未睹,麻木不仁?

我认为这正是因为今天这个娱乐至死的世俗时代中,我们把“玄心”、“洞见”、“妙赏”、“深情”一样一样的抛弃了——或者事实是它们抛弃了我们。

没有了精神领悟,只剩下感官刺激,再美的自然或艺术对于我们都是没有美感可言的。

在此顺便说一下的是,我们可能会由于习惯的看法而把“玄心”、“洞见”、“妙赏”、“深情”都定为唯心的虚幻的神秘东西而排斥批评。

其实我想应该把它们看成一种心理情感,一种精神境界,具有了这些才能欣赏自然山水以及一切艺术作品和美。

有了这些心理情感和精神境界,我们的生活也不会是世俗时代的娱乐致死的感官刺激的生活了。

生命的意义:

虚无主义和形而上学

 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篇幅来讨论今天世俗时代的美感特点呢?

我认为这是因为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关于生命意义这个终极关怀问题上,我非常同意李泽厚先生的观点。

李泽厚先生认为,在中国的传统哲学美学思想中,人格的完成是在“游于艺”和“成于乐”。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成于乐”是什么意思?

孔子自己曾经做过说明。

“子路问成人,子曰:

若藏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有文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孔安国注说:

“文,成也。

”就是说,君子的修身如果不学习礼乐,便不可能成为一个完全的人。

可见,“成于乐”就是要通过“乐”的陶冶不断造就一个完全的人。

因为“乐”正是直接感染、熏陶、塑造人的情性心灵的。

“乐所以成性”(孔安国“成于乐”注),“乐以治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也”(刘宝楠《论语正义》“成于乐”注)我认为这“成天乐”的“乐”不论是“音乐”的“乐”,还是“快乐”的“乐”,都是给人以内在心灵的完成,是审美结构(理性的积淀)的呈现。

这可能也就是宋明理学最为赞赏孔颜乐处的原因吧?

最高(或最后)的人性成熟,只能在审美结构中,因为审美既纯是感性的,却积淀着理性的历史,它是自然的,却积淀着社会的成果;它是生理性的感情和官能,却渗透了人类的智慧和道德。

它不是所谓纯粹的超越,而是超越语言、智慧、德行、礼仪的最高的存在物,这存在物却又仍然是人的感性。

它是自由的感性和感性的自由,这就是从个体完成角度来说的人性本体。

相对于唯物色彩较浓的“游于艺”即因掌握外在客观规律而获得自由的愉快感,“成于乐”所达到的自由的愉快感,是直接与内在心灵(情、欲)规律有关。

孔子描述自己所达到的人性最高地步的“从心所欲不逾矩”,不正是心灵成熟的最后标志么?

(李泽厚《华夏美学》)生命的意义在这样的境界之中不就是自然丰满了吗?

在“从心所欲”的自然境界又不只停留在实践技艺规律的掌握上,而是为了达到实现自由的人生境界,这境界也是充满了快乐的,同时也是充满美感的。

这种快乐和美感,既是“学而时习之”,又是“有朋自远方来”,和那著名的“浴于于,风呼舞雩”,既是对外在世界的实践性的自由把握,又是对人道、人性和人格的关怀。

它既是人的自然性的心理情感,同时又已远离了动物官能的快感,而成为心灵的实现和人性的自由。

其中积淀、融化了人的智慧的德行,成为在智慧和道德基础之上的超智慧、超道德的心理本体。

达到它,便可以藐视富贵,可以甘于贫贱,可以不畏强暴,可以自由做人。

这是人生,也是审美。

而这,不就是我们的教育的目的吗?

不正是有识之士在世俗时代的呼唤吗?

如果说以前我们的教育太过注重于对技术、规律知识的掌握,从外在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人际关怀来发掘人性的自觉,那么这里所说便是从内在的人格培养和人性完成来同样指向那心里本体,那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和生命意义。

由此可见审美对人生生命意义的重要。

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悄然兴起一种新的教育思潮,这就是生命教育。

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在学生物质生命的前提下,在个体生命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对个体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进行完整性、人文性的生命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意蕴,绽放生命的光彩,实现生命的辉煌。

也就是说,生命教育是立足于生命存在,关注生命体验,呼唤生命活力,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教育的教育。

它应该是始终贯穿于整个人生的。

人生是多方面而相互和谐的整体。

把它分析开来看,我们说某部分是实用的活动,某部分是科学的活动,某部分是美感的活动,为正名析理起见,这样分别是应该的。

如我们就有德,智,体,美,劳的五爱和德,智,体的三好学生的说法。

但是我们好像却忘记了我们应该记住的:

完满的人生见于这三种活动的和谐发展,他们虽是可分别的但却不是可分割的和相互冲突的。

“实际人生”或“现实人生”比整个人生的意义较为狭窄。

一般人的错误在把它们认为相等,以为审美对于现实人生既是隔了一层,它在整个人生中也就没有什么价值。

如:

三好学生就只着重德智体(而实际上的情况恐怕太多只是考试的卷面成绩)。

而在部分较贫穷落后的地区,初中、高中的课程中就少有美术和音乐等艺术科目。

有些人又为维护艺术及审美的地位,又想把它硬纳到现实人生的小范围里去。

这般人不但是误解审美艺术,而且也没有认识人生。

我们把现实生活看做整个生命人生之中的一片段,所以在肯定审美艺术与现实人生的距离时,并非肯定它们的隔阂,严格说,离开了生命便无所谓艺术,因为艺术审美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反之,离开了艺术审美也同样无所谓人生,因为凡是创造和欣赏都是艺术审美的活动,我不能想象没有创造没有欣赏的人生是什么样子的,那样也能叫做生命么?

世俗社会中,人不但缺乏艺术审美欣赏的“玄心”、“洞见”、“妙赏”、“深情”,而且极其缺乏创造性,他们是争先恐后的追随时尚潮流的,他们是崇拜偶像的——这崇拜仅仅为了感官刺激,根本缺乏精神层次上的形而上的追求。

在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的骨子里是对人生价值的虚无主义:

关于什么是好,什么是善,什么是正当这一系列有关价值的核心标准越来越模糊和不确定,道德底线越来越低。

传统的伦理规范玉石俱焚,于是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是光荣,什么是可耻,虽然在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上有明确的规定,但是由于这些法律和道德规范的背后的伦理源头被淘空了。

缺乏自觉的超越形而上的价值观或者心理心体的支持,所以只能是外在的、强制的。

同时,社会普遍地实用化、功利化,不再相信重视超越的、不变的、至上的价值之存在,所以艺术审美逐渐失传了。

只要能娱乐,什么都不管,并美其名曰有个性,从而什么都没关系,什么都可以,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虚无主义就这样蔓延开了。

人们的生活也就愈加营营汲汲地俗滥:

每个人都说自己追求个性自由时尚,而熙熙攘攘的却是千人同面。

这虚无主义引发的更大危害是对生命的漠视。

有人因为国家队输球了有人自杀,有人因为考试成绩不如意自杀,有人因为对父母不满而弑亲自杀,马加爵因受到歧视和诬蔑而杀人……

人们不禁疾问:

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了?

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是啊!

多么宝贵的生命就这样被毁灭,岂不痛哉?

可痛定思痛,我们回头看看,在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魏晋南北朝,王羲之等最敏感,最易受到伤害的艺术家们怎么看待生命吧,“我卒当以乐死!

”“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情之所钟,正在我辈”,他们把个体生死溶入时间性的人际关系和人性情感之中,将死的意义建筑在生的价值之上,将死的个体自觉作为生的群体勉励。

在他们看来,只有懂得生,才能懂得死,才能在死的自觉中感觉存在的本身,正因为存在本身毕竟在生的意义。

而生的意义也就是过程,是历史性的生成,它是与群体相联系才获得的。

所以这生成是历史性的,人类学的,是与情感上的人际关怀联系在一起的。

从而“死”和“存在”在这里便不是空洞的神秘的共性或生物的本能恐惧,而是个体对人类学本体生成的直接感受。

所以它不是一般性的抽象的形而上认识,而是形象的感性的情感体验,是诗意的审美艺术式的。

虽然有“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的深重悲哀,但悲哀的并非死而是太过短促的生——时间太快,对生的价值和意义占有和了解得太少了。

能确定的只是,既然人的个体感性存在是真实的生成而并非幻影,从而如何可以赋予个体所占有的短促的生存以密集的意义,如何在这稍纵即逝的短暂人生和感性现实本身中赢得永恒和不朽,这才是应该努力追求的。

理想精神和现实痛苦都是在背负过去指向未来的人生奋斗中去领悟: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之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相信、感受和领悟生命意义的不朽,这不朽不在天堂,不在来世,不在那舍弃感性的无限实体,而就在这感性人生中。

这样的感性人生中的生命意义虽是行而上的,却不是在冷漠无情、枯燥无趣、陌生遥远的抽象的概念的思辩之中,而是和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哀乐与共。

理解了这点,就知道生命的意义原是充满情感的,是艺术审美的,它只是要个人不断地通过情感而面对着它,品味着它。

同时,人生的价值意义最终便不在思辩,不在信仰,不在神仙宗教,而就在这人类化了的具有历史积淀成果的流动着的情感本身。

这种情感本身推动了人际生成的本体力量。

因而成功的美感教育就能使人发自内心地自觉地在现实人生中追求真,善,美,这样人类才能摆脱种种异化,真正过有价值有意义的自由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必然是审美的生活,这样的人生本身就是艺术。

我们的艺术审美能力越高,我们的眼界也逐渐放大,人生世越显得丰富华严,每个事物都会显得越有生趣。

这种眼界的解放给我们不少的生命力量,我们就觉得人生有意义,有价值,值得活下去。

今天很多人嫌生活枯燥,烦闷无聊,空虚郁闷,原因就在于缺乏美感修养,见不到人生世相的新鲜有趣,他们人性中的美感等情感得不到发展,所以容易产生堕落颓废,悲观怨恨等消极情绪,因而生命对于他们失去意义和价值。

如果我们能在中学阶段让学生按照他自己的本性,各方面自由的和谐发展,那么他就有指向越来越完善的存在、越来越多地完全实现其韧性的动力。

人最终不是被浇铸或塑造成人的,或教育成人的,而是自由在诗意的修养成人的。

外部的环境条件的作用,最终只是容许或帮助他自己的潜能现实化,而不是实现环境的潜能。

环境并不赋予人潜能或智能,是人自身以萌芽或胚胎的形态具有这些潜能,正如他具有胚胎形式的胳膊和腿一样。

创造性、自发性、个性、真诚、关心别人、爱的能力、向往真理、追求美等,全都是胚胎形式的潜能,属于人类全体成员的。

我以为当今人们的漠视生命与美感教育的缺失有很大关系。

此外,与人们的普遍缺乏形而上的价值意义追求也有很大关系。

在西方古代希腊的柏拉图就有以艺术审美的态度体验事物真象与真理的观点。

在他那篇熔哲学与艺术于一炉的《会饮》中,柏拉图假托一位女哲人传心灵修养递进的秘诀。

那全是一种分期历程的审美教育,一种知解上的冒险长征。

心灵开始玩索一朵花,一个美人,一种美德,一门学问,一种社会文明制度的殊相的类,逐渐发现万事万物的共相的美。

到了最后阶段,“表里精粗无不到”,就“一旦豁然贯通”,长征者以一霎时的直觉突然看到普涵普盖,无始无终的绝对美,他就安息在这绝对美的观照里,就溶入这绝对美里而与它合德同流,就借分享它的永恒的生命而达到不朽。

这样,心灵就算达到它长征的归宿,一滴水归原到大海,一个灵魂归原到上帝。

到最后,真、善、美终于三位一体,不可分辨。

所以对于我们世俗人来说,如果能够充分恰当地使用美感教育将会事半功倍地帮助我们追寻人生意义,而且可靠,方便,富有成效。

终极关怀:

美育代替宗教

我很喜欢王小波的一句话:

人仅仅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还应该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

因为如果仅仅拥有此生此世而没有一个诗意的世界给自己建构精神家园,那么就算今生怎么活着都会有同样的结果:

死。

既然到头来一切都会随着人的生命的死亡而成为空幻,为什么要和自己的欲望和快感过不去呢?

为什么不享受眼前而苦苦追寻那遥远的未知的到头来同样随死而灭的什么价值什么意义呢?

怎么做,做什么还不是都是一样?

什么都无所谓了。

这骨子里就是一种虚无主义,虚无主义的人生真是毫无生趣,毫无意思。

那么我们前面的讨论也只是白费口舌和精神而已——倒不如开个玩笑!

所以我以为还要尝试解决一个问题,这就是终极关怀。

我们所知的情况是:

大多数人没有终极关怀这个意识,而大多数有终极关怀意识的人又都选择了皈依宗教。

说起来,宗教确实能安慰人的精神,帮助人超脱现实:

现生的一切苦恼不用说不用理了!

灵魂不灭,来世的天堂极乐世界还不知道有多少快乐多么可爱呢!

现在只不过是宇宙永恒时间的太仓一粟。

我们撑持肉体活着,不过只是一个极其偶然的现象,在这个撑持肉体活着的每一瞬间都有苦痛烦恼或愁烦无聊,哪里还值得去留恋奋斗去愁眉苦脸?

不错,现世一切奋斗,眼前似乎没有什么结果,也没有什么必要。

但是我们也不必因此灰心失望,我们现在不过是播种子,将来一定有丰收的一天,这一天就是来世或天堂或西方极乐世界。

这些话是很浅显和普通的宗教信仰的说法。

我也相信忠实的相信纯粹的宗教信仰对于人类来说利大于弊。

如果世间的法律、道德规范教育和苦乐等情感体验都不能叫普通人趋善避恶,而宗教能够做到(事实上也很大程度上做到了),为什么倒愿意让普通人去作恶而不去信仰宗教?

假如大家都觉得现世烦恼之极,几乎活不下去了,而宗教又可以安慰他们的精神,给他们另一生活的世界,那么为什么非把烦恼的人逼得山穷水尽,无路可走?

虽说宗教原是一种自欺,可这究竟根于人性,不可避免的(至少很长一个时期内是不可避免的)。

现在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就是通常说的理智,也大半是自欺的结果,你说宗教靠不住,可理智就靠得住吗?

没有上帝和有上帝都是我们人类所不能证明的。

过分地相信科学还不是迷信科学?

要知道人类行为太多受情感的支配了。

事前并不很揣摩为什么要这么做,事后追思,才找出一些理由来解释庇护自己的已往行为。

这种理由可能和已往行动毫无关系,倒徒然使人有“伪君子”和“假道学先生”的气味,不过姑且拉来自宽怀抱罢了。

在理论上,我们的生活当全然受理性支配,但在实际上我们的生活倒是受情感支配的多。

因为无意识和感情在那儿默化潜移,理智意识的防范实在是防不胜防,鞭长莫及。

宗教帮普通人解决了不少问题,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宗教信仰的问题:

如果灵魂永生,世代轮回,那么今生今世固然可以不用理了,那来生来世又何尝用理呢?

反正来生来世之后又有来生来世嘛!

这样世复一世的无所谓,依我看来倒真是万劫不复的地狱了:

这样的人岂不是时时刻刻受痛苦无聊烦恼忧愁的煎熬,不管死多少次都不能得到解脱了?

所以我以为要锻炼理智,追求终极关怀,养成道德习惯,最好的方法倒算陶冶性情了,也就是美感教育了。

一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在平直淡然的陈述中含融了何其深沉的喟叹!

正如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深沉的感喟,巨大的赞叹一样,不是通由天启,而是通过人的情感的渗透,表达了对大自然和宇宙的领悟,对生命的执着和对存在的领悟和生成的感受。

这其中,生命、宇宙、时间不是主观理智的概念,也不是客观事物的性质,也不是认识的先验感性直观。

它们在这里是情感性的,是艺术审美式的,它们的绵延或顿挫,它的存在或消亡,是与情感相联的。

如果宇宙、时间和生命没有情感,那就是机械的框架和恒等的苍白;如果情感没有宇宙、生命和时间,那也是动物的本能和虚无。

只有期待(未来)、状态(现在)、记忆(过去)集于一身的情感的宇宙、时间和生命,才是理想的人生。

这种性质的终极关怀并没有解决也不可能解决生死问题,它只是代表了以审美代替宗教,把超越建立在现实人生和感性世界的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思想。

由于中国传统哲学的自身特点,它并没有能明确地系统地提出某种理论。

直到真正的西方近代思潮涌进中国后,王国维的“境界说”和蔡元培提倡的美育代替宗教的思想,才为我们今天如何走出适合中国特色的道路做出启示。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境非独谓景物。

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情感者,谓之有境界。

”李泽厚认为“这也就是心理情感的对象化,以构成艺术本体,这本体展示着人生”。

这不也是在审美艺术之中实现人生意义吗?

而蔡元培希望从宗教中抽取其情感作用和情感因素,来作为审美艺术的本质以代替宗教。

他说:

“吾人精神上之作用,普遍分为三种,一曰智识,二曰意识,三曰感情。

最早之宗教,常兼此三作用而有之。

……智识作用离宗教而独立……意志作用离宗教而独立……于是宗教所最有密切关系者,惟有情感作用,即所谓美感。

……世界观教育,非可以旦旦而聒之也。

且其与现象世界之关系,又非可以枯槁简单之言说袭而取之也。

然则何道之由?

曰:

由美感之教育。

美感者,合美丽与尊严而言之,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

而为津梁。

……在现象世界,凡人皆有爱恶惊惧喜怒哀乐之情,对离合,生死、祸福、厉害之想象而流转。

至美术,则即以此等现象为资料,而能使对之者,自美感以外,一无杂念。

……人既脱离一切现象世界相对之感情,而为浑然之美感,则即所谓与造物为友,而已接触于实体世界之观念矣。

”[蔡元培《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在这里,蔡元培仅把宗教归之于情感教育,撇开其伦理、意识功能,强调“陶养感情”,以达到“本体世界”,这说明他是继续中国哲学的传统,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的命题的。

在今天知识和信息大爆炸,各种思想潮流汹涌而出的情况下,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任何救世教主式的思想理论都可能被指责为利用道德武器操纵话语霸权,说教多了人们可能只会反感厌恶。

所以在我看来,在教学中如何启发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美,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意蕴,绽放生命的光彩,与其讲述空洞枯燥的思想政治道德理论,不如向他们描述一个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世界,让他们自己在其中欣赏、领会生命的美,让他们人性的各方面得到自由的充分的和谐的发展。

“能尽人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教育的目的不正是使人“尽性”,发挥“性之所固有”的吗?

而《兰亭集序》中是否蕴含这些思想或者更多,我想,“诗无达诘”,一切欣赏都是创造,那么就算我有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