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溶液单元巩固训练题语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745134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6.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溶液单元巩固训练题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溶液单元巩固训练题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溶液单元巩固训练题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溶液单元巩固训练题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溶液单元巩固训练题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溶液单元巩固训练题语文.docx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溶液单元巩固训练题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溶液单元巩固训练题语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溶液单元巩固训练题语文.docx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溶液单元巩固训练题语文

第三单元溶液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

①无色;②混合物;③化合物;④均一;⑤稳定;⑥各部分性质相同,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④⑤                           

B. ②④⑤⑥                           

C. ①②④⑤                           

D. ①③⑤⑥

2.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 食盐                                    

B. 蔗糖                                   

C. 酒精                                   

D. 植物油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4.调味品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将下面调味品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芝麻油                                    B. 蔗糖                                    C. 味精                                    D. 食盐

5.在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10%的可能原因是(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左码右物

④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⑤氯化钠晶体不纯.

A. ①②③④⑤                    

B. 只有②④⑤                    

C. 只有①②③⑤                    

D. 只有②③④⑤

6.将5.6克CaO投入到94.4克水中,使之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

A. 大于5.6%                           B. 小于5.6%                           C. 等于5.6%                           D. 无法确定

7.将8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加水稀释成10%的盐酸,需加入水的质量为(  )

A. 280g                                   

B. 100g                                   

C. 80g                                    

D. 200g

8.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A. 生理盐水                                 

B. 牛奶                                 

C. 碘酒                                 

D. 矿泉水

9.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蔗糖                                 

B. 植物油                                 

C. 食盐                                 

D. 食用纯碱

10.调味剂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将下列调味剂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食盐                                    B. 蔗糖                                    C. 味精                                    D. 芝麻油

11.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

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温度无明显变化的是()

A. 浓硫酸                           

B. 氢氧化钠固体                           

C. 硝酸铵固体                           

D. 食盐

12.图示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它能帮助我们更清晰、直观地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如图所示表示的是下列哪种化学概念或原理(  )

A. 乳化作用                           

B. 催化作用                           

C. 水合作用                           

D. 化学变化

13.t℃时,向一支盛有0.1g熟石灰的试管内加入10mL水,充分振荡后,静置,试管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

对于试管内上层澄清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溶液是t℃时的饱和溶液                                    

B. 升高温度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0.1g                               

D.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1%

14.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得到溶液的是(  )

A. 麻油                                     B. 面粉                                     C. 食盐                                     D. 牛奶

15.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加入适量下列物质,U形管中a、b液面出现高度差,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A. 硝酸铵                                 

B. 蔗糖                                 

C. 生石灰                                 

D. 氯化钠

二、填空题

16.学生实验:

分别配置50g5%和10%的氯化钠溶液,老师在巡视中观察到四位同学的操作如下:

(1)甲同学按照下左图所示称取7.5g氯化钠,配置50g15%的氯化钠溶液,其他操作都正确,所配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15%(选填“>”“=”或“<”,下同)。

(2)甲同学按照下右图所示量取45mL水,配置50g15%的氯化钠溶液,其他操作都正确,所配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10%(选填“>”“=”或“<”,下同)。

(3)丙同学用烧杯溶解5g氯化钠时烧杯中含有少量的水,然后再加入45mL水,配制50g10%的氯化钠溶液,其他操作都正确,所配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10%.(选填“>”、“=”或“<”,下同)。

(4)丁同学将配置好的50g15%的氯化钠溶液转移至试剂瓶时,有少量溶液溅出,其他操作都正确,试剂瓶中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15%(选填“>”、“=”或“<”,下同)。

17.某同学用提取的精盐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1.7%的氯化钠溶液,请你参与完成:

①计算:

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g,水为________g。

②称量:

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应放在________(填“左盘”或“右盘”)。

③溶解:

用量筒来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为1g/cm3),量筒的规格是________(从下列中选用:

10mL、25mL、50mL、100mL)。

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液体的________保持水平。

溶解氯化钠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

④反思:

若称取的氯化钠中含有水分,则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8.农业生产上通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0%~20%的食盐溶液来选种.

(1)现要配制120k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需要取用固体食盐________ kg;

(2)用60k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可稀释成12%的食盐溶液________ kg.

19.下列物质分别和适量的水混合、搅拌,形成的是悬浊液、乳浊液,还是溶液?

(1)粉笔灰+水 ________ 

(2)煤油+水 ________

(3)蔗糖+水 ________   (4)硫酸铜+水 ________.

20.我能写出基本实验的操作要点.操作要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配制70g10%的氯化钠溶液,需用25%的氯化钠溶液________ g;配制时应选用________ mL(填“10”、“50”或“100”)的量筒量取蒸馏水;除量筒外,还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

22.过氧乙酸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现有一种过氧乙酸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15%.请填空:

①100g该溶液中含溶质________g.

②向100g该溶液中加入200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③将100g该溶液与100g5%的过氧乙酸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3.溶质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也可以是________.溶剂有多种,可以是水、汽油、酒精等,但在一般情况下都指的是________,除特殊说明外.如:

盐酸中的溶质是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酒精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碘酒中的溶质是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24.实验室里要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150g.

(1)需要用氯化钠________g,水________mL.

(2)实验步骤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瓶并贴好标签

(3)需要的仪器,除药匙、试剂瓶及标签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5.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下图是某同学配制溶液的操作过程:

(1)写出标号①~③各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2)B操作中称量时若指针偏左,应进行的操作是          。

A. 增加砝码                           

B. 减少砝码                           

C. 减少药品                           

D. 增加药品

(3)E操作中仪器④的作用是________。

(4)下列错误操作可能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①B操作中砝码和氯化钠放错托盘(1g以下用游码)  ②D操作中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  

③D操作时有少量水溅出                          ④F操作中溶液洒落

四、综合题

26.根据问题进行计算:

(1)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在100g水中溶解100g硝酸钾晶体,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当对该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①加入10g硝酸钾晶体________.

②倒出一半溶液________.

27.葡萄糖(化学式:

C6H12O6)是生命体所需要能量的主要来源.有一瓶葡萄糖(C6H12O6)溶液,部分标签如图所示,请计算:

(1)配制这瓶葡萄糖溶液,需要固体葡萄糖的质量为:

________g.

(2)要把这瓶葡萄糖溶液加水稀释为2%的葡萄糖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

________g.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首先要了解溶液的三大特点:

均一性、稳定性和属于混合物.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有的溶液有颜色,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氯化铁溶液是黄色的,有的溶液没有颜色.均一性是指溶液各部分的性质是相同的;稳定性是指当外界条件不变是,溶质和溶剂会长期共存不分离。

所以选B.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溶液的三大本质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2.【答案】D

【解析】A、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B、蔗糖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C、酒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D、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分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

3.【答案】B

【解析:

A、酒精灯的点燃方法:

用火柴点燃,不能用酒精灯引燃,故A错;B、倾倒液体的注意事项:

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试管倾斜,试管口与试剂瓶口紧挨着,故B正确;

C、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要垂悬在试管口上方,故C错;

D、量筒的读数方法:

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D错.

故选B.

【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点燃方法考虑;B、根据倾倒液体的注意事项考虑;C、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考虑;D、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考虑.

4.【答案】A

【解析】:

A、芝麻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故A正确;

B、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错;

C、味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错;

D、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错.

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5.【答案】D

【解析】【解答】解: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其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左码右物,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氯化钠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④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⑤氯化钠晶体不纯,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氯化钠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②③④⑤均会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10%.

故选:

D.

【分析】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小或溶剂质量偏大,可以分析出可能造成这两个方面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

6.【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中的生石灰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然后根据氢氧化钙的微溶性来分析、并作出选择.

【解答】生石灰溶解于水会和水反应:

CaO+H2O=Ca(OH)2,但是由于Ca(OH)2的溶解度很小,不会超过0.2g,所以质量分数不会大于1%,所以溶液质量分数很小;

故选B.

7.【答案】C

【解析】【解答】设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则80g×20%=(80g+x)×10%,x=80g.

故选:

C.

【分析】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8.【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生理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是氯化钠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B、牛奶是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

C、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是碘溶于酒精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D、矿泉水可看作是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等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据此结合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

9.【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蔗糖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B、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

C、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D、食用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分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

10.【答案】D

【解析】【分析】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解答】A、食盐溶于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错;

B、蔗糖溶于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错;

C、味精溶于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错;

D、芝麻油与水混合形成的混合物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故D正确,

故选D。

11.【答案】D

【解析】【分析】物质溶于水时,有的因溶解放出大量热而使溶液温度升高,有的则溶解吸收大量的热而使溶液温度降低,也有的无明显吸、放热现象,溶液温度也无明显改变.

【解答】A、浓硫酸稀释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

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中,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

C、硝酸铵溶于水中,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

D、氯化钠溶于水中,无明显的吸放热现象,溶液温度基本不变;

故选D

【点评】可以根据四种物质溶于水时现象的很大差异而区分三种物质.

12.【答案】A

【解析】【解答】A、图示所表示的是含表面活性剂的物质使油以微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到水中的过程,利用的是乳化作用,故选项正确;

B、图示所表示的是含表面活性剂的物质使油以微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到水中的过程,利用的是乳化作用,不是催化作用,故选项错误;

C、图示所表示的是含表面活性剂的物质使油以微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到水中的过程,利用的是乳化作用,不是水合作用,故选项错误;

D、图示所表示的是含表面活性剂的物质使油以微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到水中的过程,利用的是乳化作用,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是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分析】根据题意图示,某物质能进入水中,将油分散到水中,即图示所表示的是含表面活性剂的物质使油以微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到水中的过程,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13.【答案】A

【解析】【分析】解决此题时用到的知识点有:

①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低②溶液与溶质共存说明溶液是饱和状态③溶质的质量是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的质量④计算溶质质量分数时溶质的量应该是溶解在水中的物质的质量.

【解答】A、t℃时氢氧化钙与上清液共存故上清液为饱和溶液,故此选项正确.

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低,升温会使溶解在水中的氢氧化钙析出,所剩溶液仍饱和,故此选项错误.

C、0.1g熟石灰的试管内加入10mL水,试管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说明氢氧化钙未全溶,溶质的量应该小于0.1g,故此选项错误.

D、溶质的量小于0.1g,故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1%,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借助氢氧化钙溶液对溶质的概念、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知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只要抓准概念及相关现象就能解决此类题目.

14.【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麻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故A错;

B、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故B错;

C、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正确;

D、牛奶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故D错.

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15.【答案】C

【解析】【解答】解:

U形管中a、b液面出现高度差说明有压强差;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温度升高,使氢氧化钙溶解度减小,所以会析出晶体,溶液变浑浊.

故选C.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

“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

“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分析】根据物质溶于水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进行分析,U形管中a、b液面出现高度差说明有压强差;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温度升高,使氢氧化钙溶解度减小.

二、填空题

16.【答案】

(1)=

(2)>

(3)<

(4)=

【解析】【解答】

(1)配制50g1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的溶质氯化钠的质量=50g

 15%=7.5g,其他操作都正确,故所配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等于15%;

(2)量筒取用液体读数的方法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由图可知,量取的水的体积小于45ml,那么会导致溶液的质量偏小,故所配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于10%;(3)烧杯中含有少量的水,那么会导致溶剂的质量偏大,即溶液的质量偏大,故所配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即小于10%;(4)溶液具有均一性,故有少量溶液溅出,其他操作都正确,试剂瓶中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等于15%。

故答案为:

=、>、<、=。

【分析】分析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可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进行判断,如溶质质量偏大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溶剂质量偏大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17.【答案】11.7;88.3;左盘;100mL;凹液面最低处;搅拌(加速溶解);偏小

【解析】【解答】配制溶液的一般过程是:

计算,称量,溶解。

①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1.7%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的氯化钠的质量=100g×11.7%=11.7g

溶剂水的质量=100g-11.7g=88.3g

水的体积=88.3g÷1g/ml=88.3ml

②托盘天平的使用要注意左物右码;

③量取液体体积选用的量筒的量程要最接近所量液体的体积,故要选用100ml的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为了加快溶解速率,溶解时要用玻璃棒搅拌;

④若称取的氯化钠中含有水分,则仍在氯化钠的质量偏小,那么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会偏小。

故答案为:

11.7;88.3;左盘;100mL;凹液面最低处;搅拌(加速溶解);偏小。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步骤为:

计算、称量、溶解、转移、贴标签。

18.【答案】24;100

【解析】【解答】解:

(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20k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需要取用固体食盐的质量为120kg×20%=24kg.

(2)设稀释成12%的食盐溶液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则60kg×20%=x×12%   x=100kg.

故答案为:

(1)24;

(2)100.

【分析】

(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19.【答案】悬浊液;乳浊液;溶液;溶液

【解析】【解答】

(1)粉笔灰和水是不溶性的固体小颗粒悬浮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形成的是悬浊液;故填:

悬浊液;

(2)煤油和水是不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