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煤矿安全生产科技发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41172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煤矿安全生产科技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南煤矿安全生产科技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南煤矿安全生产科技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南煤矿安全生产科技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南煤矿安全生产科技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煤矿安全生产科技发展.docx

《河南煤矿安全生产科技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煤矿安全生产科技发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煤矿安全生产科技发展.docx

河南煤矿安全生产科技发展

河南煤矿安全生产科技发展

“十二五”规划

(征求意见稿)

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水平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手段和重要保障。

为了进一步促进河南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好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安全发展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要求,围绕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国家《煤矿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修改意见稿)》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结合河南煤矿生产实际,特制定《河南煤矿安全生产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现状与需求

(一)煤矿安全生产状况

河南省是全国重要产煤省份,煤炭工业是我省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煤矿安全生产历来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十一五”时期,我省根据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制定了相关的配套规定与措施,煤矿安全生产和安全监察工作得到全面加强。

“十一五”时期,河南省煤矿安全生产较“十五”时期有了明显的好转,事故起数减少58.3%,死亡人数减少28.4%。

但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仍不容乐观,2006~2008年事故总量逐年增加,2009年较2008年有所下降,而2010年却又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五年内有三年超过了国家控制目标,整体超过国控指标13.7个百分点,形势依然严峻。

一是事故总量过大。

“十一五”时期,全省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波动较大,五年平均百万吨死亡率为1.01,略低于全国五年平均百万吨死亡率,与先进采煤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2010年,我省煤炭产量约占全国的6%,事故死亡人数则占10%以上,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1.47,约为美国的70倍、南非的17倍、波兰的10倍、俄罗斯和印度的7倍。

严峻的安全生产状况不仅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也影响到社会和谐及国家形象。

二是重特大事故没有得到根本遏制。

“十一五”时期,全省煤矿共发生较大事故30起,平均每年发生6起;发生重大事故19起,平均每年发生4起;发生特别重大事故6起,平均每年发生1起。

三是煤矿职业危害比较严重。

职业危害防治监管体系不健全,政府监管薄弱,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粉尘、噪声、高温等危害防治设施不齐全,职工自我防护意识差,患尘肺病职工人数未得到有效控制,预防与治疗不到位。

2010年,根据对269个煤矿的抽样调查,累计职业病发病人数7724人,累计死亡职业病例2959人,其中2010年新发职业病例310人,新增职业病死亡病例75人。

职业危害防治任务非常艰巨。

(二)煤矿安全科技成绩

“十一五”时期,河南省以“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为方针,加大了安全科技的投入,我省研究院所、高等院校和大型企业承担了国家和河南省的一系列安全科技项目,安全生产基础理论研究取得新进展,关键技术研究实现新突破,安全技术支撑平台快速增长,安全科技队伍建设得到新加强,安全科技成果工作开创新局面,安全科技取得较快发展。

1.安全科技投入持续加大

我省煤炭系统从科研经费保障、科研条件改善、科研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大资金投入,为煤矿安全科技工作提供强大动力。

2006年至2010年,省属骨干煤炭企业科研经费总投入230.2亿元,近五年来年均增长22%,企业自主研发投入80.5亿元,占企业科研总投入的35%。

2.煤矿安全生产基础理论研究取得新进展

“十一五”期间,依托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计划,以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为补充,全面深化安全管理学、安全行为学、重大灾害致因机理、动力学演化等重大基础理论的研究。

在煤矿重大灾害致因机理、煤矿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防治瓦斯突出机理等方面,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提升了煤矿安全生产基础理论研究的水平。

3.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实现新突破

重大关键技术是科技兴安的着力点与突破口。

“十一五”期间,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以国家和省重大公益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示范为重点,紧紧围绕煤矿安全生产全局性的重大关键技术研究、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技术装备开发等关键领域,在煤矿瓦斯地质规律与应用、煤矿火灾防治技术与防火新材料、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突水危险性预测与防治、高应力巷道掘进综合支护技术、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矿井防治水技术、松软煤层瓦斯抽采钻进关键技术、煤层气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矿井热害治理关键技术、煤矿井下高压输变电技术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通过坚持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统筹高技术的集成和应用,以高技术推动煤矿安全科技整体上水平,推进了安全生产技术装备的换代升级和安全产业发展,提升了安全生产控制力和事故的防范能力。

4.煤矿安全技术支撑平台快速增长

不断加强煤矿安全技术支撑平台建设,建成了高水平、能承担国家重点科技任务的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教育部、河南省等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国家及省级煤矿企业技术中心37个,企业博士后流动工作站5个,引导煤矿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充分利用“十一五”期间建立的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示范工程,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培育了一批先进典型和示范样板矿,把科研与安全生产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为安全装置设备升级和推广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煤矿安全科技队伍建设得到新加强

科技兴安的关键在于安全科技队伍的培育与发展。

“十一五”期间,一方面充分发挥高等院校主力军的作用,加大了安全工程本科教育与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学术型和应用型硕士、博士高尖专人才的培养力度。

全省设置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高校有7所(煤矿类2所),其中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4所,博士学位授予权的2所(煤矿类1所),煤矿安全主体专业院士4人(含外聘院士3人),高级技术职称1646人,中级技术职称1988人,在校煤炭安全工程专业本专科生和研究生2000余人,拥有专业实验室69个,实验设备2187台件,设备价值2.8亿元。

同时,依托河南理工大学的国家一级安全培训中心以及其他二级培训机构,大规模开展安全技术培训,不断提升煤矿管理人员及科技队伍的素质。

另一方面通过有关部门下达的科研项目,引导企业自主研发,在实践中锤炼了一批能攻坚克难的大型煤炭企业和研究机构。

中平能化集团、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等大型企业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的技术中心承担了大量的科研任务,大批的科技人才得到锻炼提高,安全科技研发能力普遍得到加强,科研成果水平和实际应用水平得到提高。

6.煤矿安全科技成果工作开创新局面

“十一五”期间省内大型煤炭企业、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共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专项、国家“973”重点基础课题、国家“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九五”~“十一五”科技攻关(支撑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40多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2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14项,获得省、部级安全科技成果奖励445项,煤矿安全科技成果工作开创了新局面。

(三)煤矿安全科技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安全科技为保障煤矿安全生产,防范和遏制事故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新形势下煤矿安全生产的现实状况以及到2020年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实现根本好转战略目标的现实需求还有较大差距。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煤矿安全科技基础较薄弱

全省支撑煤矿安全科技的检测检验能力、试验能力不足,研发的技术平台建设相对滞后,安全科技基础相对薄弱。

煤矿安全科技工作缺乏整体规划,布局不合理,资源配置不均衡。

2.煤矿安全科技人才匮乏

由于煤矿工作环境艰苦,很难吸引高素质的优秀人才,造成煤炭企业科技人才短缺。

近两年推进的煤矿企业大规模兼并重组,使得人才短缺的问题更加突出。

3.煤矿安全科技支撑项目的需求缺口较大

安全科技支撑项目与煤矿安全生产的现实需求差距较大,煤矿安全科技的基础理论、重大关键技术研究有待突破,矿井重大灾害防治理论和技术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安全高效防突等先进适用技术装备需要进一步研究提高,创新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有待加强。

受其制约,重特大事故仍时有发生。

4.煤矿安全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煤矿安全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脱节,产业化推进速度较慢,成果转化率较低,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升级换代机制尚未建立,市场化运作的活力不够,省财政、金融、税收、保险等手段尚未在推进煤矿安全科技产业化发展中发挥出应有的效用。

5.煤矿安全科技投入相对不足

我省财政对煤矿安全科技投入较少,与现实的安全生产需求缺口很大,不能满足煤矿灾害防治和事故预防的科技发展需求。

6.煤矿安全科技对提升监管监察能力的支持较弱

安全科技在支撑煤矿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监察执法科学化、信息化水平,提升事前防范、事中检查、事后应急救援和物证溯源的能力支持较弱,不能很好的满足安全监管监察的需要。

7.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不完善

煤矿开采的深度和强度不断加大,安全生产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老标准不适应,新标准跟不上,修订不及时的矛盾日益彰显。

特别是在煤矿企业大规模兼并重组之后,安全生产标准体系亟需完善。

(四)安全生产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实现国务院确定的“力争到2020年我国安全生产状况实现根本性好转”目标的关键时期,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

1.面临的机遇

(1)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为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提供了根本保证。

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深刻阐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把能否加强安全生产、实现安全发展,提高到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大考验的新高度;强调抓安全生产也是政绩,把安全生产作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是继200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2005年国务院第116次常务会议提出的安全生产12项治本之策之后,从国家层面出台的又一个安全生产重要文件,为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强有力保证。

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求加强安全生产,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难得历史机遇。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进一步凝聚“安全发展”共识,有力推动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

煤炭工业发展方式将由过去大中小煤矿企业并重发展模式向以大型现代化集团化为主转变,煤炭工业大调整、大重组和大发展为解决煤矿安全生产领域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提供了难得机遇,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总体水平将进一步得到提高。

(3)丰富的实践探索和积累的宝贵经验为今后的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一五”期间,“安全发展”理念和指导原则的提出与确立,为加强安全生产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强有力的思想支持;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应急救援体系、宣传教育和培训等体系的基本形成为煤矿安全提供了支撑保障;煤矿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两个攻坚战为深化煤矿整顿治理积累了经验。

目前全省初步建立了一支颇具规模、素质优良、能打硬仗的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队伍。

2.面临的挑战

(1)煤炭需求快速增长和生产建设规模扩大使煤矿安全生产面临较大压力。

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长期占主导地位,全省煤炭产量基本稳定在2亿吨左右,全省乡镇和个体煤矿进入了整合技改和兼并重组。

煤炭产量和建设规模快速增长加重了煤矿安全生产任务。

(2)随着矿井采深增加,煤矿瓦斯、冲击地压、水害、热害等灾害会越来越严重。

我省煤矿基本是井工矿,煤层赋存条件复杂,煤矿开采深度逐年增加。

随着开采强度的不断加大,地应力、瓦斯压力也随之增大,预计开采深度平均每年增加10~20m,煤矿相对瓦斯涌出量平均每年增加1m3/t,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比例逐渐增大,煤与瓦斯突出危险与冲击地压灾害耦合现象将会凸现,灾害防治难度进一步加大。

(3)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面临致灾风险。

国务院转发了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若干意见,要求各省加快开展煤炭资源整合、兼并重组和安全技改工作。

我省虽然已实施了煤矿的兼并重组,但长期以来,小矿井无证开采、越界开采等私采滥挖行为依然存在,采空区范围和积水、火区情况很难在较短时间内摸清,存在大量安全隐患和诱发灾害因素,矿井生产一旦靠近或误揭穿废弃的巷道或采区,极易造成事故。

(4)煤矿安全技术装备落后和从业人员素质低带来很大安全隐患。

目前老矿和小矿技术水平落后,机械化程度低,电气设备老化。

同时煤炭企业的兼并重组,急需专业技术人才,但由于工作环境较差、收入较低,煤炭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短缺,一些企业甚至出现了人才断层;采掘一线职工主要为农民轮换工,技术素质低,流动性较高,这种状况在短期内很难改变,为煤矿生产带来很大安全隐患。

(五)安全科技需求分析

“十二五”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

随着煤炭资源开采条件逐步恶化,危险性不断加大,对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科技需求更加迫切。

1.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理论研究

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需要遏制重特大事故,不断降低事故总量,这亟需摸清事故致因机理、演化发生过程,攻克防灾、抗灾和救灾的重大理论问题,为煤矿灾害防治提供理论支持。

2.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应用技术

煤矿安全生产关键应用技术的研发与集成创新是防范重特大事故,提高安全生产控制力的途径和保障,亟需不断加大科技攻关和自主创新力度,加快推进事故防范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使安全科技的水平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3.安全科技基础建设

提升安全科技研发应用水平重在基础建设,亟需加强科技研发试验室与基地建设,安全技术支撑平台建设,新技术、新装备应用的示范工程建设,产学研一体化的安全产业园建设,提高安全科技的研发水平,加快成果转化。

4.安全生产监管监察

煤矿安全生产对政府监管监察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必须加强监管监察保障能力建设,提高监察执法专业技术水平和科技手段,提升执法效能,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监控能力,促进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

5.安全生产标准体系

安全生产技术标准是规范企业安全生产,改善生产工艺,提高安全技术装备,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亟需完善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体系,以技术标准为引领,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的管理与技术水平。

二、指导思想及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及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全国“十二五”安全生产规划为导向;以省委八届会议精神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坚持“安全发展”指导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生产方针,深入实施科技兴安战略;以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为核心目标,以减少或杜绝伤亡事故发生为奋斗目标;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强化监管监察,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强化安全管理,加强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六大体系建设”,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提升事故灾害的应急救援能力及安全保障能力;增强煤矿重大灾害防治水平,强化职工安全素质,提高煤矿职业健康水平,为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发展思路

紧密结合河南省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坚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建设方向,通过“政府组织领导、部门推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主导、企业参与”的安全科技工作格局,整合安全科技优势资源,加快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煤矿安全装备升级,不断推进煤矿安全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力争在煤矿安全生产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研发、技术支撑平台和示范工程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和完善安全生产标准等方面有新发展和新突破。

(三)规划目标

到“十二五”末,我省要初步建成煤矿安全生产科技研发体系、示范工程体系、技术支撑平台体系、成果转化基地等,具体规划目标为:

1.在煤矿安全生产基础理论、重大灾害致因机理等6个方面的基础研究有所深化。

2.在煤矿重大灾害与事故防治、职业危害控制、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有所突破,力争取得10项创新性成果。

3.在煤矿安全技术示范工程建设方面有所推进,力争建立6项安全技术示范工程。

4.在煤矿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建设方面力争建立7类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

5.在推进煤矿中小企业的科技进步方面力争培育2~3家安全科技型中小示范煤矿企业。

6.在加快煤矿安全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安全装备换代升级方面力争创建1~3个安全装备研发制造基地。

7.在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力争组织编制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不少于10个。

8.在政府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水平、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能力方面有所提升,手段更加科学,方法更加完备。

9.制定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

三、重点任务

根据河南省煤矿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总体部署,煤矿安全生产科技的重点任务是以全省煤矿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增强灾害防治能力,保障煤矿安全生产为中心,有效遏制重特大煤矿安全事故为重点,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煤矿重大安全基础理论研究

我省有90%的煤炭资源赋存于1000m以下,现有大中型生产矿井中约有1/3矿井采深达到700m以深,近期规划建设的大中型矿井中有半数以上开采深度达到800m以深,煤与瓦斯突出、水害严重矿井占有较大比例。

针对我省煤矿开采深度大、灾害多、开采难度大、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的客观状况,重点围绕煤与瓦斯突出、冲击矿压、突水、火灾等重大灾害演化基础理论研究,从事故致因机理、动力学演化过程、典型事故发生机理分析、预防控制和应急管理等方面开展基础理论的研究,为遏制重大事故提供科学指导。

(二)重大灾害事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

根据我省前一时期煤矿重大灾害事故特点以及“十二五”期间我省煤矿安全生产条件发生的变化,凝练我省乃至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成果,在转化提高的基础上,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装备。

研究重点是:

深部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冲击矿压、水害、热害、顶板控制等主要灾害的预警和防治技术研究;针对生产环境和生产工艺过程中的灾变因素和危险源特性,开展事故隐患辨识与评价、监测与控制及治理等关键技术研发;加强矿井通风系统与生产动态变化协同控制技术研究,提高矿井“一通三防”可靠性;完善矿井风-机电联锁控制技术;开展矿井生产安全信息化与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提高煤矿信息反馈速度和事故处理能力;研究深部矿井热害治理技术,改善井下工作环境;积极开展国内外新技术成果的消化、吸收、集成、再创新,逐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为建立可靠的煤矿安全技术保障体系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三)安全避险应急处置与救援技术研究

针对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煤尘爆炸、突水、冲击地压、冒顶、火灾,开展事故灾难应急响应信息交换共享与集成系统研究,大力推进煤矿井下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的相关设备和技术研究,安全避险应急处置与救援的模拟仿真、桌面推演、专家智能决策系统、基于3DGIS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的研究,加快矿山井下人员安全感知装置、煤矿井下生命探测技术、矿山大型机动快捷救援技术装备、单兵轻型集成救援装置以及应急远程指挥系统的研发等。

(四)职业危害防治技术研究

针对煤矿粉尘、毒物、噪声、高温等物理性和化学性职业危害,以防尘、防毒、防噪、高效降温为重点,研究开发粉尘作业场所集成、高效在线全过程监测监控系统,高危粉尘、高毒物质防治技术及信息处理集成装备,高效率降温系统,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和器具,便携灵敏快速阅读的职业危害监测仪器设备等。

(五)安全生产技术支撑平台建设

针对我省煤矿安全生产需求特点,结合我省安全科技基础条件的现状,建立以大型煤炭企业为主体,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中坚力量,产学研一体化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高水平人才聚集的煤矿重大科技成果研发、试验、监测监控等技术支撑平台,通过示范工程消化、吸收、集成、创新,形成样板推及全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安全产业集中度,加快推进煤矿采掘及安全装备换代升级。

加强为中小煤矿提供安全生产的技术服务,建立健全中小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服务体系。

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的信息化建设,形成省(市)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企业等互联共享的科技成果研发、示范、服务、推广应用的技术平台。

(六)安全监管监察技术装备与方法的研究

针对煤矿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的特点,研究政府和安全监管部门科学监管监察的技术装备与方法,研究适合我省的煤矿安全执法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方法、手段,利用互联网和电子技术,开发智能引导、智能判断、智能执法的执法系统,通过现场与管理平台的互通,及时为现场执法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研究开发具有我省特色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考核评价标准与方法,形成科学合理、规范有序、执行有力、考核有据、持续改进、安全高效的保障体系。

(七)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体系

“十一五”期间,我省煤矿开采条件、安全生产条件、技术装备、安全科技水平、矿井产量等均发生了显著变化,为适应新形势,规范和引导煤矿安全生产,组织煤炭企业、高校、设计研究、安全监察等多方面的力量共同进行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标准研究,在对现有国家设计规范、技术标准执行情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跟踪国内及国际领先技术,重点对不同灾害类型,不同矿井规模,不同装备水平的煤矿企业生产安全风险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制定相应的具有可靠保障的安全技术标准体系。

同时,在重大科技项目研究中突出煤矿安全技术标准的编制工作,注重与国内及国际先进的安全技术标准接轨,注重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接轨。

四、重点项目

紧紧围绕遏制我省重特大煤矿灾害事故的科技需求,加强重大煤矿灾害基础理论研究,努力突破一批煤矿灾害防治关键技术和装备,深入开展6个重点基础理论和44个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研究,建设7个煤矿安全示范工程项目,建立7个煤矿安全技术支撑平台,重点推广项目28项,通过重点示范工程带动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煤矿安全科技水平,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实现河南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

(一)重点基础理论研究

1.深部煤岩瓦斯动力灾害机理研究

重点研究深部开采条件下煤与瓦斯突出、冲击矿压、突出-冲击复合动力灾害发生的机理、条件和相互转化关系,煤与瓦斯突出及冲击矿压灾害的预测理论和方法等。

2.低透气性煤层增透理论

重点研究深部矿井采场围岩应力场分布、裂隙演化特征,松软低透气性煤层卸压和强化增透理论和方法等。

3.煤矿重大灾害热动力演化规律及互为诱导机制

研究煤矿火灾动力学演化规律、矿井灾变通风热力学、瓦斯(煤尘)爆炸冲击波及有毒有害气体在煤矿井巷网络中的传播、致灾特性及灾害的相互演化诱导机制,阻爆、隔爆装置及阻爆剂对爆炸传播限制原理等。

4.煤矿地质灾害超前探测理论研究

重点研究煤系地层含水性、应力聚集和煤层瓦斯富集区的地球物理响应识别方法,地质构造及老空区的超前探测基础理论和方法等。

5.煤矿热害及粉尘职业危害的基础研究

研究深部开采条件下煤系地层地温场变化规律、风流热交换理论及低耗降温理论;受限空间气固两相流场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和控尘、除尘机理研究。

6.煤矿事故应急救援基础理论研究

研究煤矿突发事件(事故)发生时,人员的行为响应特征及其对应急决策、实施及安全避灾行为的作用机理,灾区人员及灾区环境条件无人探测理论,应急救援的组织管理、救灾决策的理论、机制和方法。

(二)重点攻关项目

1.兼并重组煤矿隐蔽灾害探测和预测技术

2.矿井多源地质灾害一体化超前探测技术及装备

3.特殊地层快速建井关键技术及装备

4.深部矿井围岩控制与巷道支护技术

5.低损害绿色充填开采关键技术

6.矿井高效辅助运输技术装备

7.中小煤矿机械化落煤装备研制

8.采煤约束条件下煤与煤层气共采技术

9.煤矿区煤层气开发评价与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