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 巨人的花园 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74084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 巨人的花园 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 巨人的花园 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 巨人的花园 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 巨人的花园 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 巨人的花园 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 巨人的花园 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 巨人的花园 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 巨人的花园 教学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 巨人的花园 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27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课前解析】

《巨人的花园》是英国著名作家王尔德的童话作品。

讲述了一个冷酷、孤独、不懂得与别人分享的巨人在孩子们的感化、启发下变得和善、无私的故事。

课文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

教学时以花园的环境变化为线索,抓住巨人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会巨人的内心世界,感悟巨人的转变过程。

【教学目标】

1.认识“硕、允”等8个生字,会写“砌、牌”等11个字,会写“柔嫩、丰硕”等13个词语。

2.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花园奇幻的景象。

3.能说出花园发生的变化和巨人的转变,体会巨人的形象。

4.能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和巨人在花园里一起玩耍的情景写下来。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花园奇幻的景象。

2.能说出花园发生的变化和巨人的转变,体会巨人的形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硕、允”等8个生字,会写“砌、牌”等10个字,会写“柔嫩、丰硕”等13个词语。

2.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花园奇幻的景象。

3.能说出花园发生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解读课题,导入新课

1.激趣导入

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阅读童话故事吗?

你们都读过哪些童话故事?

全班交流:

预设1:

我读过《豌豆公主》。

预设2:

我读过《白雪公主》和《灰姑娘》。

导入新课:

是啊!

童话故事里有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有勇敢可爱的小红帽,还有坚强执着的丑小鸭……这节课让我们跟随童话巨匠王尔德,一起去读读他笔下《巨人的花园》。

教师板书课题(27.巨人的花园)

出示课件1:

 

2.解读课题

启发思考:

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呢?

全班交流:

预设1:

巨人长什么样子呢?

预设2:

巨人的花园是什么样的呢?

预设3:

巨人的花园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教师引导:

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巨人。

和他身边的孩子比一比。

你有什么发现?

出示课件2:

 

预设:

哇!

巨人太大了!

教师引导:

是啊!

童话中的人物就是这样奇妙。

我们现实生活中是没有巨人的,这是作家凭借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出来的形象。

那么在巨人的花园中又会发生哪些奇妙的事?

这篇童话又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呢?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设计意图:

通过回顾已阅读过的童话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

通过感受巨人的形象,体会童话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朗读课文:

同学们是不是都迫不及待地要读一读这篇文章了?

请大家打开语文书,自由朗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字词:

相信同学们在课前都做了充分的预习,这些词语你能读准确吗?

自己试着轻声读一读,并想一想:

这三组词语在课文中分别描写了什么?

出示课件3:

 

组织交流:

预设:

我发现第一组词语描写的是巨人。

教师引导:

你真善于思考!

你来给大家读一读这些词语吧。

预设:

我发现第二组词语描写的是花园的景色。

教师引导:

是啊!

这四个词语各代表一幅画面,能不能通过我们的朗读来表现表现?

我们分组来读,男同学读前两个词语,女同学读后两个词语,边读边感受。

教师追问:

第三组词语描写的是谁呢?

预设:

孩子们。

教师引导:

那就让我们带上表情,有滋有味地读一读吧。

教师引导:

刚才同学们不仅读准了字音,还关注了课文中的人物和环境,真了不起!

学习了生词,我们来看看这几个生字,你认为哪些字在写的时候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呢?

出示课件4:

 

组织交流:

预设1:

“牌”字要注意左窄又宽,右半部分“卑”中间的短撇是一笔。

预设2:

“啸”字要注意右半部分的笔顺,先写两边的“撇”和“竖”,再写中间的“撇”和“点”。

预设3:

我有一个“啸”字的书写口诀:

口字在左肃在右,左窄右宽要紧凑,横折横横长竖穿,撇竖先写后撇点。

练习书写:

你们都抓住了每个字的关键笔画和容易写错的地方,可真会学习啊!

现在请同学们把咱们强调的字在语文田字格本上正确、美观地写一遍,再挑出你认为最难写的字练一练吧。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主动理解词语的兴趣,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1.整体感知

启发思考:

在巨人的花园里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边读边思考:

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试着用“开始……后来……最后”的句式说一说。

出示课件5:

 

组织交流:

预设:

课文讲了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开始很生气,就把他们赶了出去,在花园周围筑起了高墙,从此花园总是被冬天占领。

后来,有一天,孩子们从墙洞爬进来,春天竟然就跟来了。

最后,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拆除围墙,从此和孩子们一起在花园里玩耍、生活。

2.理清结构

教师引导:

这位同学运用“开始……后来……最后”的句式为我们讲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让我们借助这种句式为课文梳理结构吧。

组织交流:

第一部分(1—2自然段):

巨人回来前,巨人的花园可爱而快乐。

第二部分(3—9自然段):

巨人回来后,驱赶孩子,花园里充满了凄凉,没有了生机。

第三部分(10—15自然段):

发现原因后,巨人欢迎孩子,花园里又充满快乐。

教师肯定:

你们真了不起!

一下子就把课文梳理清楚了。

(设计意图:

教师帮助学生找到梳理结构的方法,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组织材料的方法。

四、细读文本,感受花园景象的变化

1.提出质疑

启发思考:

同学们,通过了解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此时,你有什么疑问吗?

组织交流:

预设1:

巨人的花园为什么一开始是可爱而快乐的,后来变得凄凉,最后又是快乐的呢?

预设2:

巨人的花园为什么由春天的景象变成了冬天的景象,最后又变成了春天的景象呢?

预设3:

巨人为什么发生转变呢?

2.感受花园的变化

教师引导:

看来同学们都进行了认真的思考!

要想知道巨人发生变化的原因,就得先知道花园变化的原因。

那么巨人的花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出示课件6:

 

全班交流:

第一种情况:

学生按照文章顺序汇报

预设1:

我觉得巨人回来前这是一个美丽可爱的大花园。

课文第二自然段“美丽花朵”“丰硕的果子”“悦耳的歌”这几个词让我感到花园很美丽很可爱,所以孩子们喜欢去花园玩。

预设2:

我想补充,第二自然段中“园里长满了柔嫩的青草,草丛中到处露出星星似的美丽花朵。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巨人回来前花园非常美丽、可爱。

预设3:

读着第二自然段我感觉巨人回来前花园一年四季都很美。

教师小结:

是啊!

这真是一个美丽可爱的大花园。

教师随机板书(花园:

美丽可爱)

教师引导:

同学们,此时,你仿佛听到什么,看到什么,闻到什么呢?

出示课件7:

 

预设4:

我仿佛看到小草发芽了,听到小鸟在枝头唱歌。

预设5:

我仿佛看到夏天到了,大树像一把绿色的大伞,孩子们在树下乘凉。

预设6:

秋天,花园的果树上结出丰硕的果子,到处都能闻到果子的甜香。

预设7:

冬天,白雪皑皑,孩子们在花园里打雪仗、堆雪人。

教师引导:

同学们,如果此时你就生活在这个美丽可爱的大花园里,你有怎样的感受呢?

预设8:

我在这里太开心了!

预设9:

我们在这儿多么快乐!

指导朗读:

那就让我们带着感受读一读这段话吧。

出示课件8:

插入背景音乐《初雪》

 

预设10:

巨人砌墙赶走孩子们后,他的花园一直是冬天的景象。

第11自然段写道:

“春天来了,乡下到处开着小花,到处有小鸟歌唱。

单单在巨人的花园里,仍旧是冬天的景象。

预设11:

我也觉得巨人赶走孩子们后这座花园很凄凉、冷清。

小鸟不肯在他的花园里唱歌,植物也不生长了。

预设12:

“高兴的只有雪和霜两位……他每天总要在屋顶上闹三个钟头,然后又在花园里绕着圈子用力跑。

”此时的花园真凄凉。

教师随即指导朗读:

如此凄凉的花园,请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吧。

教师小结:

没有了孩子们,巨人的花园太冷清、太凄凉了!

小鸟不愿意唱歌,植物都不愿意生长了。

教师随机板书(凄凉冷清)

预设13:

我觉得巨人转变后这又是一个快乐的花园。

第11自然段写道:

“桃树看见孩子们回来十分高兴,纷纷用花朵把自己装饰起来,还在孩子们头上轻轻地舞动胳膊。

花儿们也从绿草丛中伸出头来。

预设14:

我觉得这座花园很神奇。

桃树能把树枝垂下去帮助小男孩。

巨人把孩子轻轻抱到树枝上后,桃树马上开花了,小鸟也飞来唱歌。

教师随即指导朗读:

这真是到处洋溢着快乐,非常神奇的花园,请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吧。

教师小结:

巨人转变后,花园又变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在这个神奇的花园里快乐地玩耍。

教师随机板书(快乐神奇)

第二种情况:

学生不按照文章顺序汇报

全班交流,教师随机点拨。

(设计意图:

语文课堂上的语文味要通过朗读、品悟语言文字表现出来,语言不是无情物,通过品悟语言文字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升华情感;通过想象,将静态的文字,转化为动态的场景,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细读文本,感受巨人的形象

教师引导:

我们找到了花园的前后变化,那巨人的花园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

伴随着花园前后的样子,让我们来看看巨人的行为。

出示课件9:

 

组织交流:

预设1:

“‘你们在这儿做什么?

’他叱责道。

”我从“叱责”感受到巨人很凶。

预设2:

“‘我自己的花园就是我自己的花园,’……禁止入内,违者重惩。

”我从巨人的语言和行为看出来巨人很蛮横、冷酷,为了不让孩子们在他的花园里玩,还要砌高墙、挂布告牌。

预设3:

我还想补充一点,巨人说,除了他自己以外,不允许任何人在他的花园里玩,这说明他一直独来独往,内心很孤独。

学生回答时,教师随即让学生朗读巨人的语言。

教师小结:

同学们,你们抓住巨人的语言和动作感受到了巨人的冷酷、蛮横、孤独,也正是如此,孩子们都离开了花园。

教师随机板书(巨人:

冷酷蛮横)

教师引导:

现在没有了孩子们,巨人的花园也发生了变化,别的地方早已万物复苏,而花园呢,依旧是冬天的景象,这是为什么呢?

预设:

因为巨人不让孩子们在花园里玩,所以花园一直是冬天。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感悟人物形象,理解课文内容。

六、布置作业

结束语:

是啊,那接下来巨人又会有哪些想法?

又会做什么呢?

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

课下请同学们把《巨人的花园》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出示课件10:

 

七、板书设计

27.巨人的花园

花园:

美丽可爱凄凉冷清快乐神奇

巨人:

冷酷蛮横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生字“拆”。

2.能说出巨人的转变,体会巨人的形象。

3.能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和巨人在花园里一起玩耍的情景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感受巨人形象,体悟转变原因

1.感受巨人形象

教师引导: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巨人把孩子们从花园中赶了出去,认识了一位蛮横、冷酷、孤独的巨人,这节课我们继续探讨:

巨人为什么发生转变,让孩子们重新回到花园呢?

让我们聚焦第二幅和第三幅巨人花园的画面,看看面对这样的花园,巨人又有哪些表现?

请你们默读课文,用曲线画出描写巨人的相关语句,并说说你的感受。

出示课件11:

 

全班交流:

第一种情况:

学生按照文章顺序汇报

预设1:

我从“‘我不懂为什么春天来得这样迟,’巨人坐在窗前,望着窗外那凄凉的花园,‘我盼望天气快点儿变好。

’”看出来巨人不明白春天来得迟的原因。

预设2:

我想补充一点,从“我盼望天气快点儿变好”能看出巨人盼望春天到来的急切心情。

教师引导:

是啊!

从巨人的语言中我们能感受到巨人急切地盼望春天的到来。

预设3:

我从“巨人看到这个情景,心也软了。

‘我多么自私啊!

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这儿来了。

’他十分后悔自己先前的举动。

”看出来巨人后悔把孩子们赶出花园了。

而且他也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