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38002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52.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电站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水电站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水电站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水电站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水电站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电站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实施方案.docx

《水电站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电站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实施方案.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电站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实施方案.docx

水电站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实施方案

水电站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实施方案

 

此文档word版本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修改

1前言

1.1工程概况、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1.1.1工程位置

三佳水电站工程位于某某县地界的曲江下游段竹居河流上,地理座标东经102°52′,北纬23°59′。

电站距某某县城42km,距曲江镇约30km,自某某县城至电站有近40km公路相通,交通分便。

1.1.2工程规模

坝址控制流域面积2888km2,占曲江流域总面积的70.4%,设计正常蓄水位1307.0m,拟建坝高51m,总库容约400万m3,电站装机容量13.5MW。

枢纽工程建筑物由拦河拱坝、引水发电隧洞、尾水渠道、电站厂房及冲砂泄水道等建筑物组成。

电站位于竹居河左岸,为引水式开发电站。

该工程为一以发电为主、兼有灌溉等综合效益的Ⅳ等水利工程。

年平均发电量6106kwh,年利用小时数4523h。

1.1.3工程建设的心要性和意义

2003年某某县现有小水电年发电量1.217亿kWh,用电量4.418亿kWh,缺口3.201亿kWh。

16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51万kW,2003年全县用电最大负荷9.96万kW,缺口7.45万kWh。

根据某某县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至2010年,全县用电量将达21.01亿kWh,以目前的县水电站发电能力,缺口将达19.793亿kWh。

用电最大负荷40.13万kW,缺口37.62万kWh。

现在某某县小水电年平均发电量仅11000万kw·h,只占全县工农业所需电量的40%左右,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某某县磷电结合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电力缺口更大,仅黄磷生产规模从现有的2.3万吨/年发展到8万吨/年,就增加用电量7.9亿kw·h。

因此,三佳电站建成后,其供电负荷可以保证。

三佳电站建设,还可带动建材和劳动力市场,增加财政收入。

同时,三佳电站本身也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增加就业岗位。

因此,应尽快促成上马。

1.2工程进展情况

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中小水电发展的决定》精神,加快水利水电资源的开发利用。

某某县三佳水电站由云南省玉溪市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承担,2004年9月完成《某某县三佳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书》,2008年8月应业主单位要求进行了可研修编。

2方案编制总则

2.1方案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2.1.1方案编制的目的

某某县三佳水电站工程,是加快水利水电资源的开发利用。

充分发挥本县资源的水电工程。

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是为了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及《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等法律、法规,落实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措施,确定建设单位的防治责任范围,正确处理工程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

在正确分析工程建设对区域水土保持影响的基础上,针对工程的特点及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侵蚀总量和水土流失危害建设,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和措施,采取有效的防治方案,使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得到及时治理。

同时,保证水土保持设施建设与主体工程建设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有效控制和减少因工程项目建设引发的水土流失。

2.1.2方案编制的意义

通过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和相应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的有效实施,首先可落实建设单位法律法规规定的水土流失防治义务,明确防治范围,使法定义务落到实处;其次,可把水土保持列入开发建设项目的总体规划,与主体工程同时实施,使防治经费有了法定来源;最后,方案的编制使水土流失防治有了科学规划和技术保证,按方案确定的各项治理措施进行分期治理,将工程建设期的水土流失危害程度尽可能减少到最低程度,对恢复美化工程建设区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2方案编制的依据

2.2.1法律法规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8月1日)⑶《建设项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

⑷《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8月29日);

⑸《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⑹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994年7月27日);

⑺云南省人大《关于开发建设项目认真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决议》;

2.2.2部委规章

⑴《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1994年11月22日)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总局513号;

⑵《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1995年5月30日)水利部5号令;

⑶水利部第12号令《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2000年1月31日)水利部令第12号;

⑷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后续工作的通知”(办函[2002]154号);

⑸《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16号);

2.2.3规范性文件

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

⑵《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云政发[1999]51号);

⑶云南省云价费发[1997]25号文“关于印发《云南省水土流失防治费及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征收标准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1997年1月17日);

⑷水利部“关于印发《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程序、编制格式和内容补充规定》的通知”(保监[2001]15号)。

2.2.4规范标准

⑴水利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1995);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

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1995);

⑸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95);

⑹水利部《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l90-96);

⑺水利部《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 水土保持图》(SL73.6-2001);

⑻水利部《水土流失监测技术规范》;

⑼水利部《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2003年);

⑽《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93);

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GB6000-85);

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94)。

2.2.5工程资料依据

工程资料主要依据某某县三佳水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代初步设计报告及图件。

3建设项目地区概况

3.1建设项目概况

3.1.1建设项目名称、位置

三佳水电站工程位于某某县地界的曲江下游段竹居河流上,地理座标东经102°52′,北纬23°59′。

电站距某某县城42km,距曲江镇约30km,该建设项目名称为“某某县三佳水电站工程”。

(详见某某县三佳水电站工程项目位置示意图)

3.1.2工程简况

⑴工程等别和建筑物级别

三佳水电站水库总库容484万m3,坝高55.6m,电站装机3×4500KW。

按《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本工程为四等小<一>型。

主要建筑物为4级建筑,次要建筑物及临时建筑物为5级建筑物。

⑵工程总体布置

通过实地勘测比选,水库枢纽工程含拦河坝、冲砂泄水洞、输水洞三个分项工程。

拦河坝布置为砼单曲拱坝,坝顶自由溢流。

冲砂泄水洞位于左岸,输水隧洞布置于右岸。

引水明渠沿山形布置,压力前池位于厂房上游山坡,厂区工程位于河床边,半挖半填,由于岸坡较陡,采用洞井结合以单元供水方式向水轮机供水。

为防滚石,厂区开挖线上,设置防护拦。

3.1.4工程建设性质及任务

某某县的水力资源,主要有“两江三河”(南盘江、曲江、海口河、龙珠河、青龙河)穿境而过。

全县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9.5万KW,可开发利用水能资源为19.34万KW。

到2003年底全县共有并网小水电站16座,总装机容量2.51万KW,平均年发电量1.1亿KW·h。

根据某某县发、供电电量近年的统计表可以看出,某某县在大量买进电量的同时,仍出现限电供应的情况。

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从全省、全国电量的需求趋势来看,电力供少于需求的局面,也将延续一段时间。

从宏观上分析,建设三佳水电站,有着缓解某某县工农业生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用电需求的社会意义。

而从电站自身的经济效益来分析,年平均发电量6106kwh,年利用小时数4523h,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3.1.5工程组成

某某县三佳水电站工程,根据项目性质划分为电站永久工程、其它永久工程及临时工程三部分:

⑴电站永久工程:

①拦河坝工程

②输水隧洞工程

③尾水明渠工程

④压力前池工程

⑤压力发电洞工程

⑥厂区工程。

⑵其它永久工程:

①永久交通工程

②弃料场

③取料场

④房屋建筑工程等。

⑶临时工程:

①施工机械放置区

②施工单位生活区

③临时交通工程

④施工导流工程。

3.2建设规模、防治责任范围、工程布局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3.2.1建设规模

三佳水电站水库总库容484万m3,坝高55.6m,电站装机3×4500KW。

工程为四等小<一>型。

主要建筑物为4级建筑,次要建筑物及临时建筑物为5级建筑物。

3.2.2防治责任范围

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中有关规定,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一般应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两个部分,分述如下:

⑴项目建设区

项目建设区为某某县三佳水电站工程建设中各类建设项目的征用、租用地范围及土地使用管辖范围,具体为电站永久工程区、其它永久工程及临时工程用地等,计20.675hm2,加周边相邻地区4.135hm2(周边按3-5m),总计24.81hm2。

⑵直接影响区

一般指项目建设区外开辟的移民区。

三佳水电站工程建设,不存在移民安置问题。

不计水土流失治理责任范围。

综上所述,三佳水电站工程建设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项目建设区,面积为20.675hm2。

3.2.3工程布局及结构

工程选址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①不影响当地工农业生产、生活正常用水;②工程布置尽量避免破坏原有水利设施,保证其功能不失效;③追求工程安全和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经多次现场查勘、测量、分析,拟定推荐方案。

⑴电站永久工程:

①拦河坝

大坝设计为单曲拱坝,最大坝高55.6m,坝顶上游外弧长61.03m,坝顶宽3.88m,底宽15m,坝体宽高比0.27,为中厚底拱坝。

坝顶上游面为垂直面,下游坡1:

0.2,坝顶高程1313.60m,坝底高程1258.00m。

坝顶最大中心角97°,坝底最小中心角48.504°坝体砼采用C20砼。

②引水建筑物

无压引水隧洞布置于拦河坝右岸,进口靠近右坝肩,全长125.7m,比降1/2000,进口底板高程为1302.00m,设计过流量31.8m3/s,正常水深5.0m。

根据总体布置所选定的渠系线路,依山开渠,渠道全段底坡为1/2000,设计流量Q=31.8m3/s,断面型式均为矩形,过水断面尺寸为:

4.0×5.0m(宽×高)。

③前池及发电隧洞

前池依山布置,总长65m,最大宽度12.0m,为厢形结构,扩散段为长25m,宽度由4.0m渐变为12m,底坡为1:

5.1,池厢长40m,宽2m,底坡为1:

50,底板高程由1301.68变为1296.28m。

进水闸室布置于靠山内侧,三道闸门尺寸均为3.75×2.5m,启闭型式为卷扬启闭,三台启闭机均为QPK-2×16T。

前池末端设置冲砂孔,池身用拉梁连接。

进水闸室底板高程1298.28m,设胸墙挡水,闸门尺寸为3.75×2.5m。

发电隧洞共3条,分别直接接进水闸,之后设置2道转弯段,穿过前池底部进入厂房,进口底板高程为1298.28m,出口管轴中心高程1270.512m,隧洞内径2.5m,出口渐变为1.8m接入厂房,洞身总长76.8m,衬砌厚度为50cm。

④主厂房

主厂房为整体现浇框架结构,分尾水层、水轮机层、发电机层,墙外侧尺寸长×宽为40.5m×12.5m,房内布置立式水轮发电机组3套,机组安装高程1270.512m,水轮机层地高1272.000m,发电机层地高1277.352m,层顶高程1287.00m。

⑤尾水渠及防洪墙

尾水闸底板高程1267.350m,内设3道2.5×4.1m平面钢闸门,尾水渠与防洪墙实际为一体,主要为50#、75#浆砌石衬砌。

⑥付厂房

付厂房为单层框架结构,室内地坪1277.300m,屋顶高程1282.300m,墙外侧尺寸为10.75m×10.50m,内分中控室和高压室,其墙与主厂房左端墙。

⑵电站其他永久工程

①永久交通工程

对外公路需扩修6.6km,路面平整4.6km,新修4.7km,成为进厂区永久公路,路基宽6.0m,路面宽5.0m。

进前池新修永久公路0.7km,路基宽6.0m,路面宽5.0m。

占地面积53150m2。

②弃料场

弃渣场:

选择布置在下游围堰至电站厂房之间的右岸河滩,堆渣厚度3.5m,占地面积4000m2,容积20000m3。

③取料场

工程所需石料在凤凰山块石料场开采,碎石料采用各建筑物开挖石方加工。

凤凰山块石料场位于引水渠道以上,可利用渠道平台作为运输道路,0.5km。

该料场质量较好,储量丰富,满足工程需要。

取料场占地面积3400m2。

④房屋建筑工程

房屋建筑工程占地面积2155m2。

本电站地处山区,远离人群集居点,建筑物外观的装饰主要考虑和周围环境相协调。

内部装饰:

主厂房地坪为两彩水磨石;中控室为静电地坪,休息室为防滑地板砖,墙面为喷塑,顶部为石膏板吊顶。

⑶临时工程

①施工机械放置区、施工单位生活区施工生活区:

根据本工程施工场地狭窄的实际,施工期主要生活区布置了两个,一个位于鱼王洞对岸,另一个布置于进厂公路与至前池公路之间,施工临时生活住房浇筑面积950m2,部分施工点根据需要搭建临时工棚。

占地面积考虑2800m2。

②临时交通工程

需新修0.7km,路面宽4.0m,占地面积3660m2。

③施工导流工程。

本工程为Ⅵ等小

(一)型规模工程,主要建筑物为4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38-89)的规定,相应的施工临时建筑物为5级,施工导流标准为5~10年一遇。

牵涉施工导流的工程只有调节水库大坝工程。

大坝工程的施工按一个枯水期完成大坝基础开挖,并回填出河床,满足大坝以后持续施工。

根据曲江的洪水特点,11、12月仍有较大洪水,经水文计算施工期分期洪水比较,选取5年一遇枯水期洪水为导流标准,枯水期为1~4月,导流流量为73.9m3/s。

导流方案选择上下游围堰挡水,导流渠(洞)过水的方式:

即在坝轴上游90m处填筑上游围堰,坝轴下游138m处填筑下游游围堰,上下游围堰之间由导流渠泄水。

导流流量74m3/s。

施工截流时间选定为12月底,导流时段为1~4月底。

施工单位必须在4月底以前,完成大坝河床基础开挖和1279.5m高程以下坝体砼浇筑。

导流隧洞封堵在坝体冲砂洞形成以后进行,即选择在坝体浇筑到1286.00m时实施。

占地面积考虑3130m2。

⑷施工工期

施工期2年。

⑸工程总投资

三佳水电站工程总投资为8100.5万元。

3.3项目区地形、地貌、地质、土壤、地面物质及植被情况

3.3.1项目区地形、地貌

水库位于曲江下游竹居河段,曲江河流全长154Km。

流域内总的地势呈西高东低。

当设计正常蓄水位1307.0m时,水库回水至曲江镇龙潭村新桥,库盆长约5.4km。

地貌属岩溶中山峡谷区,河谷形态为V型,河床狭窄,宽30~60m,库岸基本为岩质岸坡,山岭海拔高程1533~2095m,河床高程1241~1310m。

库尾左岸地势相对平缓,零星分布农田。

3.3.2地质

3.3.2.1区域地质

区域地处云南高原的南缘,出露地层主要为震旦系、上古生界及新生界地层。

震旦系地层由砂岩、砾岩及碳酸盐岩类组成,在区内广泛分布;上古生界地层由滨海—浅海相及海相—浅海相之碳酸盐岩及砂岩、页岩组成,主要分布于曲溪盆地东北侧;新生界地层为半成岩之砾岩、砂岩、泥岩夹煤层组成,主要分布于曲溪盆地内。

此外,山间盆地及河流两岸零星分布有冲洪积及湖积之砂砾石及粘土,山坡上零星分布有残坡积之粉质粘土、粘土夹碎石。

本区大地构造上处于云南山字型构造前弧与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东支中段复合部位,构造复合以及联合现象普遍,各种构造形迹力学性质复杂。

工程区即处于山字型构造之石屏弧和通海弧东翼之间,构造形迹以断层为主,主要构造有:

何保寨—蚂蚁弧形大向斜、甸尾—蚂蚁断裂、他达背斜、阿拉寨弧形断裂、乌月山向斜、乌月山断裂、里寨—曲作冲断裂及隐伏的曲江断裂等。

①地质构造

区内新构造运动表现为差异性、间歇性上升运动,地震活动频繁,根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及《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s,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

库区位于乌月山向斜之北西侧,构造形迹以NNE~NE向为主,NNE向逆断层发育,主要有:

a两蹈石断裂,位于库区中部,横切河床;b黄草坝断裂,位于库区中部,横切河床;c乌月山断裂位于曲江右岸,远离库区,横切库区上游河床。

dF1断裂位于坝址上游,横切河床。

库区岩层产状一般N1°~65°W.SW∠35~78°,大部分地段为横向河谷,节理裂隙中等发育。

②地层岩性

库区内主要分布有泥盆系、石炭系和二迭系地层。

山体坡脚及河床处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

现由老至新简述如下:

泥盆系上统一打得组(D3y):

浅灰色、深灰色灰岩夹少量白云岩。

主要分布于水库中段,该地层出露龙潭泉。

泥盆系上统石关山组(D3s):

浅灰色、灰白色白云岩夹少量灰岩。

主要分布于近坝库首。

泥盆系上统驮山组(D3t):

灰色、灰白色白云质灰岩夹白云岩。

主要分布于近坝库首。

该地层顺层岩溶较发育,但溶洞出露及发育高程均高出正常蓄水位40m以上。

石炭系下统岩关组(C1y):

灰色、深灰色灰岩夹少量白云岩。

主要分布于库区中部及近坝库首。

石炭系下统大塘阶(C1d):

灰白色、浅灰色假鲕状灰岩、灰岩及白云岩。

主要分布于库区中部及近坝库首。

石炭系中统(C2):

浅灰色假鲕状灰岩及灰岩。

主要分布于库区中部。

石炭系上统(C3):

灰色灰岩夹玄武岩透镜体。

主要分布于库区中部。

二迭系下统茅口阶(P1m):

灰色、浅灰色白云、灰岩,底部局部含粉砂岩及砂砾岩,局部含粘土矿层。

主要分布于库区中部。

3.3.2.2主要建筑物工程地质条条件

⑴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坝址区地层比较单一,主要为泥盆系上统驮山组(D3t)和石炭系下统岩关阶(C1y)浅海相碳酸盐类岩与第四系松散堆积物组成。

坝址区构造不太发育,共见有断层2条,规模一般,为正断层。

断层走向主要以NW向为主,倾向SE,为顺层错动。

坝址区的岩层产状:

左岸为N2°~15°W•SW∠53°~59°;右岸为N2°~15°W•SW∠70°~82°;河床为N2°~29°W•SW∠48°~77°;岩层总体倾向上游偏右岸,从上游至下游,岩层倾角变陡。

坝址两岸岩体风化较浅,左岸发育3组节理,走向与河流近于平行,倾向山里,面较平直,延伸不长,表部张开,局部充填泥质,向内部逐渐闭合。

坝址右岸发育4组节理,走向与河流近于平行,倾向河床,为卸荷裂隙,面较粗糙,延伸长,微张,附泥膜。

上述裂隙面形成软弱结构面,并存在相互切割节理裂隙,与层面组合成三角块体,对抗滑稳定不利。

河床覆盖层较厚,经钻孔揭露,河床砂卵砾石层厚15.0~16.7m。

河床砂卵砾石渗透系数K=4.5×10-3cm/s,为中等透水层。

基岩透水率q=0.5~70.6Lu,属微~中等透水。

左岸基岩透水率较右岸大。

岩石透水率q<1Lu的相对不透水层埋深:

左岸53.5~64m,河床50.1~64m,右岸47.5~55.4m。

坝基、坝肩岩石节理裂隙较发育,结构面多张开,顺层岩溶较发育。

节理与裂隙互相切割,导致裂隙连通性增强。

坝址附近出露9处泉水点,其中一处流量达到10L/min。

基岩透水率q=0.5~70.6Lu,最大的透水率大于100Lu,属微~中等透水。

河床透水率q<1Lu的相对不透水层埋深达到64m,建议进行防渗处理。

⑵厂区工程地质条件

电站厂区位于坝址下游650m的左岸山坡,坡表层为(Q4coL+dL)灰黄色、灰色块石夹碎石土,厚度2.7~3.7m。

下伏基岩为泥盆系上统锡矿山组(D3s)灰白色中厚层状白云岩,岩石较坚硬,但性脆,抗风化能力弱,厚度大于20m。

厂区内未见断层发育,节理不甚发育。

岩层产状N10°W·SW∠62°,为单斜构造,产状较稳定。

据钻孔揭露:

强风化带下限埋深7.2~8.1m;弱风化带下限埋深大于25m。

岩体均一性好,弱风化白云岩饱和抗压强度40~45Mpa。

地下水位埋深4.6~6.5m。

建议基础座落在弱风化状的白云岩上,岩石较坚硬完整,力学强度较高,地基承载能力可满足设计要求。

应注意厂房后缘陡崖之上有崩积体崩落之可能,须采取措施防护。

⑶引水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

引水隧洞位于坝址上游左岸,洞身围岩均为泥盆系上统驮山组(D3t)灰色、灰白色厚层~巨厚层状白云质灰岩夹白云岩,根据岩石风化状态,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特征等,洞身围岩划分为4个工程地质段,分别为Ⅳ~Ⅱ类围岩。

引水渠道基岩为泥盆系上统驮山组(D3t)为灰色、灰白色厚层~巨厚层状白云质灰岩夹白云岩;泥盆系上统石关山组(D3s)浅灰色、灰白色中厚层状白云岩。

强风化带下限埋深4.8~9.5m,岩体完整性较差,节理裂隙发育,下部岩体呈弱风化状,较坚硬完整。

3.3.2.3天然建筑材料

天然河砂分布于坝址下游约8.5km的渡口曲江两岸滩地,储量丰富,质量完全能满足工程要求。

跳石头块石料场位于鱼王洞电站大坝左岸,料场山体雄厚,剥离层厚0.2m,天然露头良好。

岩性为石炭系大塘阶(C1d)厚层状~巨厚层状灰岩,单层厚0.3~1.1m,岩石致密坚硬,力学强度、成块率较高,质量好,储量丰富,,开采条件较方便,但需修简易公路至坝址区,运距0.8Km。

块石料物理力学指标如下:

湿密度2.71g/cm3,密度2.70g/cm3,吸水率0.18%,饱和吸水率0.20%,孔隙率0.55%,饱和抗压强度54.9Mpa,软化系数0.94。

3.3.3水文地质、土壤

区内地下水类型为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和岩溶水。

孔隙水赋存在漫滩砂卵砾石中,含水较丰富,主要接受地表水的补给,排泄于河道中;基岩裂隙水赋存在泥盆系坡脚组砂岩、粉砂岩和震旦系砾岩、砂砾岩和砂岩中,排泄点高程一般高于1307m。

岩溶水赋存于石炭系和泥盆系可溶性碳酸盐岩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上覆松散岩类孔隙水的补给,排泄于河谷或地形低洼处。

工程区第四系残坡积覆盖层,为砂壤土、粉质粘土、粘土及碎块石,厚度一般0.2~1.5m,局部厚3.5m。

3.3.4植被情况

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针叶林区,植被类型主要为针叶林、栎类灌木林,树种主要为栎类、经济果木等,田间作物以水稻为主。

3.4项目区及周边地区气象、水文、河流及泥沙情况

3.4.1地理位置

三佳水电站工程位于某某县地界的曲江下游段竹居河流上,地理座标东经102°52′,北纬23°59′。

电站距某某县城42km,距曲江镇约30km。

3.4.2水文及气象特征

曲江发源于玉溪市江川县叫雄山、祭天山、马鞍山一带,主支流称九溪河。

流经玉溪市红塔区、昆明市晋宁县、玉溪市区峨山县、红河州石屏县、玉溪市通海县、红河州建水县、玉溪市某某县,于某某县盘溪镇三江口注入南盘江,属南盘江右岸一级支流。

曲江全流域面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