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中考一轮复习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37249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一轮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一轮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一轮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一轮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一轮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一轮复习题.docx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一轮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东阳马生序中考一轮复习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一轮复习题.docx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一轮复习题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一轮复习题

《送东阳马生序》

考点梳理

一.重点字词

1.一词多义

(1)慕①益慕圣贤之道仰慕②略无慕艳意羡慕

(2)色①未尝稍降辞色神色②色愈恭表情

③草色入帘青颜色

(3)若①烨然若神人好像②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如,比得上

③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如果④若夫淫雨霏霏“像那”

(4)至①色愈恭,礼愈至周到②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到

2.重点字词

(1)余幼时即嗜学嗜:

爱好

(2)无从致书以观无从:

没有办法致:

取得,这里指买到

(3)手自笔录手:

动手笔:

用笔

(4)弗之怠弗:

不怠:

懈怠,放松

(5)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走:

跑,这里指赶快走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6)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

(7)既加冠既:

已经加冠:

古代男子二十岁要行冠礼,表示进入成年

(8)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

担心硕师:

大师,学问渊博的人

游:

交往,外出求学

(9)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尝曾经趋奔向

先达有德行学问的前辈叩问请教

(10)门人弟子填其室填塞满,充满

(11)未尝稍降辞色降减,减退

(12)余立侍左右立站着左右身边

(13)援疑质理援引述质询问

(14)俯身倾耳以请倾耳侧着耳朵请询问,请教

(15)或遇其叱咄或有时叱咄大声斥责

(16)不敢出一言以复复回答

(17)俟其欣悦俟等待

(18)负箧曳履负背着箧小箱子曳拖着履鞋

(19)穷冬烈风穷冬隆冬,深冬

(20)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舍居室支肢体,这个意义后写作“肢”

(21)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汤热水沃灌洗濯衾被子

(22)寓逆旅逆旅旅馆

(23)主人日再食日每天再两次食吃

(24)同舍生皆披绮绣被穿。

这个意义后写作“披”

(25)戴朱缨宝饰之帽缨系在脖子上的帽带

(26)腰白玉之环腰腰上系着

(27)右备容臭臭气味,这里指香料

(28)烨然若神人烨然光彩鲜明的样子

(29)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缊袍以乱麻为絮的袍子敝衣破旧的衣服

(30)略无慕艳意慕艳艳慕,十分羡慕

(31)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奉供养

(32)父母岁有裘葛之遗裘冬衣葛夏衣遗赠送,接济

(33)非天质之卑天质天然资质卑低下

(34)流辈甚称其贤流辈同辈

(35)余朝京师京师国度,这里指朝廷

(36)生以乡人子谒余谒拜见

(37)撰长书以为贽撰写

(38)言和而色夷夷平和

(39)其将归见其亲亲父母

3.虚词意义及用法

(1)以:

①以衾拥覆介词,用②无从致书以观连词,表目的,来

③计日以还表顺承,相当于“而”,不译

④以中有足乐者介词,因为

(2)之:

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可译为“的”

②录毕,走送之代词,它

③当余之从师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④弗之怠代词,指代抄书⑤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结构助词

(3)而:

①足肤皲裂而不知转折连词,却②久而乃和连词,表顺承关系,不译

(4)则:

①则又请焉表承接关系,可译为“就,便”

②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连词,表转折,却

(5)久而乃和才(6)故余虽愚连词,表转折,虽然

(7)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句首语气词连词,表并列,和,并且

(8)俟其欣悦代词,他(9)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介词,在,从

(10)无硕师名人与游连词,和,一起(11)烨然若神人的样子

二.文意理解与探究

1.作者是如何解决“无书”“无师”这两个困难的?

阅读第一段,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②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径叩问。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品性?

谈谈你的理解。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走”是“跑”的意思,这里指“赶快”,表明亲自去借,又亲自去送,而且是赶紧送去。

“走”和“稍”搭配反映了作者坚守信约,绝不耽误,即使困难再大,也是这样。

3.你认为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原因是什么?

(结合文段回答,至少两点,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不畏家贫,借书学习;千方百计向老师请教。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宋濂在学习上克服了哪些困难。

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学习的刻苦,从师的艰难,求学的艰苦)

考点精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6分)

【甲】家中来营者,多称尔举止大方,余为少慰。

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

此君子也。

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

太丰则吾不敢也。

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

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曾高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

                  

                  ——节选自《曾国藩家信》

翻译:

家中人来军营中的,大多赞你举止大方,我为此稍感欣慰。

大凡人们多希望子孙们能当大官,但我不希望你当大官,只希望你能成为读书而明白事理的君子。

勤俭自持,习惯劳苦,可以享受安乐,又可身处俭省之中。

这就是君子。

我做官二十年,不敢稍微沾染官场习气,饮食起居,仍遵循简朴的家风,可以非常节俭,也可以略微丰裕。

而过分的丰裕我就不敢享用了。

凡是官宦人家,从节俭走向奢侈很容易,而从奢侈转到节俭却相当难。

你的年纪还小,千万不可以贪恋奢华,不可以习惯懒惰。

你读书写字不可以间断,早晨要早起,不要丢失曾高祖父以来一贯相传的家风。

【乙】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翻译: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

到学舍后,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

住旅馆主人处,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

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穿有珠穗、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则穿着破旧的衣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念头。

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

我的勤劳和艰辛就是这样。

1.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划三处)

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

(1)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希望,盼望

(2)余服官二十年做,当

(3)四支僵劲不能动肢体(4)腰白玉之环腰间佩戴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B)

A余为少慰余不愿为大官

B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戴朱缨宝饰之帽

C可以处乐以衾拥覆

D太丰则吾不敢也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4.翻译句子。

(6分)

(1)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

勤俭自持,习惯劳苦,可以享受安乐,也能处在俭约中。

(2)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

你年纪还小,千万不可以贪恋奢华,不可以习惯懒惰。

5.甲乙两段文字都是作者用自身经历劝诫后辈的。

他们共同认为年轻人要想有所作为就应该做到勤奋自持能吃苦(刻苦)。

(2分)

二.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回答1-4题。

(14分)

【甲】

①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②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翻译:

到了成年时,愈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游,曾往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

前辈道德高,名望大,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

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覆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

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

到学舍后,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

住旅馆主人处,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

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穿有珠穗、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则穿着破旧的衣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念头。

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

我的勤劳和艰辛就是这样。

  现在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了;坐在大厦之下诵读经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

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

  

【乙】

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

幼时殊①无异人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②,人咸易③之。

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不苟同俗;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④,以自畅⑤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

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

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

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⑥,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

如是默诵,书有弗记者乎?

【注释】①殊:

特别。

  ②寝陋:

丑陋。

  ③易:

轻视。

  ④赴古人之奥区:

探求古人高妙的境界。

⑤畅:

酣畅。

  ⑥匕著:

调羹和筷子。

翻译:

郑板桥小的时候跟随他的父亲,没有其他的老师。

小的时候没有特别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稍微长大了些,虽然长大了,容貌丑陋,人们都看不起他。

但是他读书能够自己刻苦,自己愤激,自己确立观点,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自己不断深钻细研,从浅的地方到深的地方,从低到高,从近到远,到达古人学问深奥的地方,酣畅地表现他的没有全部显示出来的性格、才能。

人们都说板桥读书善于记忆,却不知道他不是善于记忆,而是善于背诵罢了。

板桥每次读一本书,一定要读千百遍。

在船上,马上,被子里,有的时候在吃饭的时候忘记了勺子筷子,有的时候面对客人没有听到他们的话,甚至忘记了自己说的话,都是在记忆书上的内容,默默地诵读。

书有不被记住的地方吗?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3分)

A虽长大虽乘奔御风,以疾也

B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咸来问讯

C乃善诵耳以咨诹善道

D或当食忘匕箸或异二者之为

2.翻译句子

(1)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女仆拿热水来(给我)洗濯,用被子(替我)盖上,(我)很长时间才暖和过来。

(2)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

板桥每次读一本书,一定要读千百遍。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断三处)

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

4.甲乙两文末尾画波浪线句的相同点是都是反问句,都总结了上文,表明作者的观点,不同点是什么?

(4分)

甲文强调专心是业精德成的重要条件,乙文肯定了默诵是熟记书本内容的有效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