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教案新科学教案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36410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19 大小:54.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科学教案新科学教案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四年级科学教案新科学教案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四年级科学教案新科学教案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四年级科学教案新科学教案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四年级科学教案新科学教案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科学教案新科学教案下.docx

《四年级科学教案新科学教案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科学教案新科学教案下.docx(1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科学教案新科学教案下.docx

四年级科学教案新科学教案下

课题

一单元1骨骼

教时

1/1

总课时

1

学习目标

1、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对照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内骨骼的分布与构成。

2了解骨头的特点和骨头的结构。

自己制作人体骨骼模型,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

重点

1知道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2知道骨硬而结实,可以生长。

3、知道骨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可造血红细胞。

教学

准备

剪刀、硬卡纸、胶水(或胶棒、糨糊)、人体骨骼模型或挂图。

教学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吗?

与钢筋框架一样,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

(揭示课题:

骨骼)

二探究新知

(二)人体骨骼系统的构成

1实践活动:

摸一摸我们的骨头,你可以感知到些什么?

2、提问:

你知道我们的身体里有多少块骨头吗?

你能摸到多少块?

3、布置任务:

把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躯干、手臂、大腿。

分组各摸一个部分,看能摸出几块骨头。

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分得清、摸出得多。

4、幻灯出示骨骼图,了解骨骼的分布。

5、提问:

大家摸出自己的手上共有几块骨头?

(观看人体骨骼的X光照片)

6、小结:

人们肉眼看不到身体内部骨骼的结构,一只手上竟然有27块骨头呢!

7、出示人体骨骼教学模型,比一比:

你拼对了吗?

8、小结:

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一般共有206块骨头。

这些骨头是有规律的组合在一起的。

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齐读课题。

学生明确问题,认真思考。

学生体验摸一摸骨头。

汇报、交流各自的感受。

听师小结明确内容。

学生将资料盒中的人体各部分的骨骼图,拼成一副完整的人体骨骼。

课时计划

教学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三)人体骨骼系统的作用

2.组织活动:

体验人的骨骼有什么作用。

(1)(出示人站立图)谈话:

人能站得住,坐得稳,靠什么?

(板书:

支撑)

(2)(出示颅腔、胸廓图)讲述:

头骨里面装有人体的什么器官?

脑、心、肺等都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想一想,骨骼起着什么作用?

(板书:

保护)

(3)(请一名学生做弯腰运动)提问:

骨骼还具有什么作用?

(板书:

运动)

4、小结:

人的骨骼具有运动、支持躯体、塑造体形、保护内脏器官等多种作用。

(四)了解骨头的特点

1出示一块鸡腿骨,你们见到过这样的动物骨头吗?

2小结:

和其他动物骨头一样,人的骨头也是又硬又结实的。

(五)了解骨头的结构

讲解骨头的结构组成:

骨头中间有一种软组织叫骨髓,它能制造血细胞。

三拓展延伸你还可以提供哪些证据来说明骨头是有生命的吗?

四总结归纳同学们,谈谈你的收获什么?

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同桌交流。

学生进行活动(做广播操),然后汇报活动体验。

(讨论:

有哪些骨头参与了活动。

听师小结,了解内容。

学生回答。

进一步了解骨头的特点。

学生认识骨髓。

同桌讨论。

大家畅所欲言。

板书设计:

1、骨骼

数量:

成年人一般共有206块骨头

作用:

支撑保护运动

外显特点:

硬结实可以生长

内部构造:

骨髓和血管骨髓能制造血细胞

课后作业:

(1)课上延展(观察、实验、归纳、总结)

(2)课前准备(查找资料、收集信息)

看图讨论:

在日常生活中,

哪些骨骼参与了运动?

人体骨骼模型或挂图

(1)跳绳时;

(2)吃饭时;(3)静坐时…

课题

2关节

教时

2/1

总课时

2

学习目标

1、能够通过活动找出人体上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

2、能够通过多种活动体验、比较人体上各种关节的多种连接方式。

3、知道骨头与骨头相连的地方叫关节。

4、体会到关节在人体各种运动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学习

重点

1、知道什么是关节。

2、知道关节的运动作用和缓冲作用。

教学

准备

笔图片木棍夹板胶带或绳

教学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一复习导入

1提问:

人体内共有多少块块骨头组成?

分为哪几部分?

2人可以灵活地做各种动作跟我们身上的哪部分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呢?

(揭示课题:

关节)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关节,体验关节的作用

1.讲解:

什么是关节?

(骨头与骨头相连的地方叫关节)

2.人体的支架——骨骼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介绍:

关节可以分为固定关节和活动关节两种。

3小组活动:

活动一下身体,找一找身上有哪些是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在人体图上标出来。

4小结并设疑:

这些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有什么作用呢?

你能想办法设计实验验证一下吗?

5谈话:

如果这些自由活动的关节不能够自由活动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

(1)绑住食指关节——写字、穿回形针项链、把豆子放进小口瓶;

学生活动

学生听师提出的问题,认真思考。

举手回答。

齐读课题。

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

学生体会内容。

小组同学按要求找一找,标一标。

汇报交流。

学生明确要求,思考问题。

学生分组实验活动,体验一下,关节绑住之后做这些动作跟原来比较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按要求做一做。

课时计划

教学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7.小结:

如果没有关节,人体就会

像木板一样僵硬。

(二)体验关节的多种连接方式

1.活动:

按要求做各种动作,比较一下,身上的关节所能够做的动作有什么不同。

2.预测:

里面的骨头是怎么连接的?

3.谈话:

你的预测正确吗?

请阅读资料:

三种常见的自由活动关节。

4.完成下列各项活动:

(1)转动你的胳膊;

(2)推开门;

(3)从桌子上拿起一本书。

(4)大幅度甩手;

(5)转动你的头;(6)跪下。

5对号入座——找一找身上还有哪些部位的关节分别是这四种常见关节类型。

6.小结:

不同的活动关节使人体能以多种方式运动。

三拓展延伸

谈话: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关节有了哪些了解?

四总结归纳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活动

学生体会内容。

学生按要求做动作,交流汇报。

学生完成各项活动,列出完成每一项动作所涉及到的关节的类型。

学生按要求找一找。

体会内容。

学生畅所欲言。

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板书设计:

2、关节

骨头与骨头相连的地方叫关节。

类型:

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

作用:

运动缓冲

课后作业:

(1)课上延展(观察、实验、归纳、总结)

(2)课前准备(查找资料、收集信息)

活动体验:

将你的脚尖踮起,然后迅速将脚跟落下。

人体骨骼模型或挂图

比较一下,在身体挺直和膝关节弯曲两种状态下,

做这个活动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课题

3肌肉

教时

3/1

总课时

3

学习目标

1、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肌肉的分布。

2、知道提供骨骼运动的力量来自肌肉的收缩。

3、了解人体内的骨骼、肌肉以及身体其他部分相互作用才能够完成各种运动,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学习

重点

1、知道人体内大约有600多块肌肉,约占体重的40%左右。

2、了解骨骼运动是由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引发的。

教学

准备

关于上肢屈伸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变化的录像资料,图片。

教学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一复习导入

1.出示人体骨骼模型,简要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还缺少什么?

你认为为什么有了肌肉就能够让骨骼活动起来?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学习肌肉。

板书课题——肌肉

二探究新知

(一)了解肌肉的分布及类型

1.提问:

我们身上哪些地方有肌肉呢?

让我们到健美运动员身上去找一找吧!

(放健美运动员运动情景的视频)

2.利用电教资料介绍:

肌肉的类型。

人体内有三类肌肉:

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介绍三种肌肉的特点。

3.观察人体肌肉挂图,了解人体的骨骼肌分为头颈肌、躯干肌、四肢肌。

4.小结:

我们的身体上有600多块肌肉,肌肉约占体重的40%。

他们分布在全身各处。

5仔细摸摸你的身体,哪里的肌肉最多?

哪里的肌肉最少?

让学生意识到经常运动的部位肌肉是比较多的。

学生活动

学生举手回答。

齐读课题。

学生交流汇报:

四肢有肌肉,面部有肌肉,臀部有肌肉,好多内脏器官也有肌肉。

学生观察挂图,了解内容。

听师小结,了解内容。

学生活动:

摸摸自己的身体,哪里的肌肉最多?

哪里的肌肉最少?

课时计划

教学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三)观察体验:

肌肉是如何工作的

1.活动体验:

(1)站直后向前弯腰。

用手摸后背下部和肚子及大腿的前部,感觉肌肉有什么不同?

(2)右手掌心向上,用指关节敲桌面。

用另外一只手摸手臂的前部和手臂的后部,感觉肌肉有什么不同?

再把手翻过来使劲往下压,胳膊各部分肌肉有什么感觉?

2.学生汇报后,可以让其他组的同学模仿验证。

3..教师出示手臂活动模型,并观察教学插图,讲解肌肉是如何工作的。

4.小结:

我们刚才做的各种动作都是肌肉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和关节而实现的。

三拓展延伸

游戏:

从典型游戏看一般规律

1.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教师提出要求。

2.学生活动后阅读教材第8页资料。

四总结归纳

同学们,谈谈你的收获吧?

学生活动

学生体验,小组内交流汇总。

结合示范动作,进行大组汇报。

学生汇报。

看是师示范。

体会小结内容。

1.分组活动:

每组选两名“大力士”进行“扳手腕”的游戏。

3.分组汇报:

手臂用力弯曲时,内外两侧的肌肉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畅所欲言。

板书设计:

3、肌肉

数量:

600多块约占体重的40%左右

骨骼运动是由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引发的。

课后作业:

(1)课上延展(观察、实验、归纳、总结)

(2)课前准备(查找资料、收集信息)

在电脑上找一找关于肌肉的知识。

关于上肢屈伸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变化的

录像资料。

课题

3肌肉

教时

4/1

总课时

4

学习目标

1.认识全身肌肉,知道骨骼肌是成对存在、工作的。

2.通过自己制作手臂活动模型,激发学生对人体运动研究的兴趣.

3.通过多种活动体验到人体肌肉在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

重点

1.认识全身肌肉,知道骨骼肌是成对存在、工作的。

2.通过自己制作手臂活动模型,知道肌肉的作用。

教学

准备

绳子橡皮筋硬纸板铆钉回形针。

教学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一复习导入

提问:

1、人体的肌肉有多少块?

2、人体的肌肉有什么作用?

3板书课题:

肌肉

二探究新知

(一)了解手臂的肌肉及其作用。

1、我们所做的各种动作都是肌肉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和关节而实现的。

那么我们下面做一个游戏。

2、游戏:

我们谁是木头人?

讨论:

我们不运动时,身体的哪些肌肉仍在工作?

3、做一个手臂活动模型,进一步了解手臂的肌肉及其作用。

(1)教师讲解步骤

(2)指导学生操作

4、模拟手臂肌肉的工作方式。

5、小结:

手臂上的肌肉通过收缩或者变短、变厚来完成它们的工作。

当收到来自于神经系统的指令后,肌肉细胞会收缩。

因为肌肉细胞只能够收缩而不能够伸展,所以骨骼肌必须成对地工作。

学生活动

学生看问题,认真思考,然后举手回答。

齐读课题。

学生明确学习内容。

学生认真听要求。

学生认真听教师提出的要求。

学生按要求去做一做。

听师小结并体会自己动作。

进一步了解手臂肌肉的作用。

课时计划

教学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三拓展延伸

1肌肉除了协同骨骼一起完成运动以外还有什么作用?

内脏器官有哪些作用?

2、提问:

如果人体的骨骼受伤了,会给人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3、安全教育。

同学们,在平时的活动中,我们应注意哪些问题?

四总结归纳

谈话: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与研究,你有哪些收获?

对人体的肌肉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教师适时补充,进到大家看板书。

学生活动

学生明确要求,认真思考问题。

举手回答。

学生认真看问题,大家讨论交流,

举手回答。

大家畅所欲言,交流汇报。

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然后找代表举手回答。

进一步回顾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

3肌肉

 

骨骼肌是成对存在、工作的

课后作业:

(1)课上延展(观察、实验、归纳、总结)

(2)课前准备(查找资料、收集信息)

网上阅读:

小常识

《吃菠菜真的能长肌肉吗》人体图形模型

课题

4骨骼、肌肉的保健

教时

4/1

总课时

5

学习目标

1.知道体育运动可以强健骨骼和肌肉。

2.了解不同运动对身体的锻炼效果不同。

2.能够针对具体运动分析如何保障安全。

3知道摄入骨骼和肌肉蛋白质和钙有利于骨骼和肌肉,知道哪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

学习

重点

1.知道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骨骼和肌肉。

2.知道摄入骨骼和肌肉蛋白质和钙有利于骨骼和肌肉。

教学

准备

查找相关资料,准备一些体育运动防护用具。

教学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一复习导入

律动:

播放《健康歌》,跟着音乐跳起来。

2.讨论:

刚才的活动中我们主要锻炼了身体的哪些部分?

3.谈话:

骨骼和肌肉执行着人体所必需的很多功能,因此保持它们的健康十分重要。

(揭示课题:

骨骼、肌肉的保健)

二探究新知

(一)了解体育运动对骨骼、肌肉的影响

1.谈话: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要保持骨骼、肌肉的健康必须合理地参加一些运动。

2.提问: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有哪些好处?

(视频资料:

人们参加晨练、同学们在学校参加锻炼的活动镜头)

3.小结:

体育运动可以增强我们的骨骼和肌肉,使人们的身体更加健康。

经常运动可以改善人体的柔软性、增强心肌和肺活量,使人更有耐力,可以使肌肉发达、体力充沛。

5.教师组织学生思考、比较、讨论:

(1)要想提高自己的耐力,你可以选择哪些运动项目进行训练?

(2)要增强身体的柔软性,可以参加哪些运动?

学生活动

学生跟着做。

大家讨论交流,举手回答。

进入本课学习情境,读课题。

听师谈话,了解内容。

听师提问,明确问题,看视频资料,了解内容。

听师小结体会内容。

自由阅读教材11页资料。

学生明确问题,认真思考。

交流汇报。

课时计划

教学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6.同桌一起对做一节广播体操,并讨论:

这些动作对锻炼身体的哪一部分肌肉、关节特别有用?

7.小结:

做广播体操不仅能使全身大肌肉群、等得到充分的锻炼,还能锻炼人体身体内部器官,改善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达到增强全身健康的目的。

(三)了解运动中的安全要求

1.谈话:

我们平时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发生骨折、扭伤、脱臼、肌肉拉伤等损伤。

身边的案例:

某位学生在参加体育运动时受了伤。

提问:

如何在运动中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2.总结:

在活动中穿戴适当的安全装备也是很重要的。

(四)了解营养对骨骼、肌肉的影响

1.谈话:

另外,食物营养对人体骨骼、肌肉的健康也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时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含量高、含钙量高的食品。

2.讨论、交流:

你知道哪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吗?

(具体见附录)

三拓展延伸营养与健康。

《蛋白质》资料阅读

四总结归纳如何保持骨骼肌肉的健康?

学生活动

同桌一起对做一节广播体操。

讨论交流。

听师小结内容体会。

交流运动中应该采取的安全措施:

(1)穿戴适当的防护性装备;

(2)运动前做一下准备活动;

(3)遵守合理的运动规则;

(4)选择安全的运动场所等

学生阅读资料。

举手回答问题。

板书设计:

4骨骼、肌肉的保健

运动与骨骼、肌肉

营养与骨骼、肌肉

运动中的安全

课后作业:

(1)课上延展(观察、实验、归纳、总结)

(2)课前准备(查找资料、收集信息)

说出你和家人锻炼身体的五种方法讨论:

查阅资料。

每一项活动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课题

单元检测

教时

6/1

总课时

6

学习目标

通过本单元检测,是学生进一步复习巩固学习的相关知识。

学习

重点

各课中的重点内容。

教学

准备

单元卷

教学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一填空题:

  1、人体中共有()块骨头。

2、骨骼具有()()

()的作用。

  3、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

4、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

()和()带动()

()而实现的。

二判断题。

1骨骼就是指某一块骨头。

()

2骨骼又硬又结实,可以生长。

()

肌肉占到身体重量的40%。

(对)

3人体静止不动时,身体内的肌肉也停止运动。

()

4多吃脂肪和蛋白质可以强健骨骼和肌肉。

()

5我们感觉骨骼、关节、肌肉的主要办法是摸。

()

6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

(对)

7不同的运动项目锻炼的效果也不一样。

()

8骨骼是一个完整的骨架,一块或一群都不能称为骨骼。

()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整理,并和小组同学进行交流。

课时计划

教学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9膝关节的活动方式只能是屈伸;上臂的活动方式只能是旋转;肩关节即可以屈伸也可以旋转。

()

10人体处于安静状态下,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

()

三把关节的运动方式与关节的名称用线连起来。

肩关节

屈伸膝关节

旋转桡尺关节(前臂)

既能屈身又能旋转指关节

肘关节

颌关节(下巴)

髋关节

四问答题。

1经常运动有哪些好处?

2怎样预防运动受伤?

3人体有哪些软骨组织?

学生活动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1)课上延展(观察、实验、归纳、总结)

(2)课前准备(查找资料、收集信息)

课题

二单元1我们来养蚕

教时

1/2

总课时

7

学习目标

1.能够观察并描述蚕卵的外形。

2.能够观察并描述蚁蚕的外形。

3.了解喂养蚁蚕的有关知识。

学习

重点

观察蚕卵和蚁蚕,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蚁与蚁蚕。

教学

准备

蚕卵、放大镜、视频投影仪、桑叶。

教学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一复习导入

1提问:

请同学们说一说关节的作用有哪些?

(举例说明)

1、师出示一块丝绸,谈话:

这是什么材料?

丝绸是用什么织成的?

(蚕丝)蚕丝是从哪里来的?

(蚕吐的)

2、询问:

你们养过蚕吗?

谈话: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交流如何养蚕。

二探究新知

(一)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

1.提问:

关于养蚕你最想了解些什么?

讨论:

蚕和我们人类一样,也共同拥有宝贵的生命。

那么在蚕宝宝出生前,要做好哪些准备?

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成为称职的“蚕妈妈”?

(引导学生从食、宿、呼吸、保健、安全等方面为蚕宝宝做考虑)

2.提问:

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

蚕宝宝吃什么?

如果没有桑叶,可以用什么代替桑叶?

告诉学生可以用莴笋叶代替桑叶,但要记住不可以两种叶子混吃,如果用莴笋叶,一开始就用并不要改变。

学生活动

学生举手说一说。

学生说一说从而认识蚕。

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学生明确问题,同桌讨论交流。

举手汇报。

同桌互相交流。

学生根据问题,想一想,再说一说。

进一步认识莴笋叶。

课时计划

教学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3.教师播放课件(蚕卵图片)

4.观察蚕卵,说一说蚕卵是什么样的?

5.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对蚕卵进行观察,并用语言或图画的形式描述蚕卵。

谈话:

把我们刚才观察蚕宝宝的过程记录下来,就成为蚕宝宝的第一篇日记。

(二)课件播放蚕蚁图片。

分组观察蚁蚕(看有关蚁蚕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1.观察蚁蚕,说一说蚁蚕是什么样的?

2提问:

刚刚孵化出来的蚕是什么样的?

3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对蚁蚕进行观察,并用语言或图画的形式描述蚁蚕。

三拓展延伸

1请养过蚕的同学介绍蚁蚕的有趣事情。

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资料讲一讲。

2播放视频:

蚕的一生

四总结归纳

讨论:

用哪些方法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

启发学生可以通过画像、拍照、录像、文字记录等方法为蚕宝宝做好成长记录。

学生活动

学生看图片,思考问题。

说一说。

学生观察蚁蚕。

看一看,说一说。

汇报交流。

学生说一说,讲一讲

看视频资料。

大家讨论交流,总结归纳本科内容。

板书设计:

1.我们来养蚕

蚕吃桑叶会呼吸

蚕卵:

椭圆形

蚁蚕:

乌黑形似蚂蚁

课后作业:

(1)课上延展(观察、实验、归纳、总结)

(2)课前准备(查找资料、收集信息)

在电脑上查阅有关蚕的资料。

蚕卵、放大镜、视频投影仪、桑叶。

课题

2为蚕宝宝记好成长日记

教时

2/2

总课时

8

学习目标

1学会养蚕;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

2、能够预测、比较和讨论蚕的整个生长期的外观变化。

3、能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述,交流观察结果;4、能够自主地探究关于蚕的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学习

重点

记录蚕一生的四个变态过程。

教学

准备

桑叶、人工饲料、莴苣叶、蒲公英等植物叶子。

蜕皮、吐丝的蚕、蚕茧视频、剪刀。

教学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一复习导入

1提问:

上节课你学习了哪些关于蚕的知识?

(指名说一说)

2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蚕卵和蚁蚕,这节课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蚕在其它时期的生长和变化。

谈话:

你们的蚕宝宝怎么样了?

你们在饲养蚕宝宝的时候为它们记录了成长的过程。

我们就叫“给蚕宝宝记日记”(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感受蚕生长中的变化

1、播放视频短片《蚕的一生》。

2、根据短片内容感受蚕生长中的变化。

(1)了解蚕宝宝吃什么?

提问:

你的蚕宝宝吃什么?

如果没有桑叶,你用什么代替?

(2)了解蚕是怎样蜕皮的

谈话:

蚕生长一段时间后,会有几天不吃不喝,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呢?

请了解的学生介绍:

怎么蜕,从哪里开始蜕皮,一生蜕皮几次。

提问:

蚕为什么蜕皮?

蜕皮后蚕宝宝有什么变化?

(3)小结:

蚕的一生要蜕皮四次,蚁蚕蜕皮之后,成为二龄蚕,以后每蜕皮一次就增

学生活动

学生说一说。

听师导言进入学习情境。

齐读课题。

学生看短片感受蚕生长中的变化。

学生思考问题。

汇报交流,大家补充。

学生举手说一说。

学生思考并说一说。

听教师小结内容,仔细体会。

课时计划

教学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加一龄,在幼虫蜕皮四次后进入五龄蚕,每蜕一次皮身体的成长就加大许,尤其四、五龄时期的成长更明显。

3、了解吐丝结茧

谈话:

经过四次蜕皮以后蚕开始吐丝了,你见过吗?

4、观察蚕茧和蛹

(1)布置:

观察蚕茧是什么样的?

(2)讨论:

剪开的茧子能活吗?

(做好观察记录)

(3)提问:

蚕茧过几天后又发生什么变化?

5、观察蚕蛾

(1)录像资料展示蚕蛾破茧而出。

(2)录像资料展示蚕蛾交配产卵的过程,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蚕蛾的形态分辨雄雌。

(二)归纳蚕的一生

(1)提问:

蚕的一生分为几个阶段?

(2)展示蚕的一生的标本。

(3)小结:

蚕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是完全变态。

当蚕蛾产下卵,它们的一生即将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