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画报成都生活指南.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33058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画报成都生活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成都画报成都生活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成都画报成都生活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成都画报成都生活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成都画报成都生活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都画报成都生活指南.docx

《成都画报成都生活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画报成都生活指南.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都画报成都生活指南.docx

成都画报成都生活指南

成都画报|2017成都生活指南

断断续续地拍摄成都快四年了。

我不算一个好的摄影师,也不是一只优秀的广告狗,这四年里我的长进也很少。

从最早的记录生活,到后来拍人文,我机械死板地按着快门,记录着亘古不变的老建筑和永远缓慢的成都人们。

技术上并未长进,但是对这座城市的感情却是深厚了许多,甚至可以说是热爱和感激。

我感激成都,她让我找到了一个舒服的生活方式。

我从未见过一座城市如成都一般,如此深谙中庸之道。

从城市的格局和高度,到市民们的为人处世,一切都是刚刚好。

她是一个对少数人群宽容的城市,接纳边缘生活方式,是性少数人群的天堂,她爱他们就如同爱其他人一样。

没有本地人,也没有外地人,祖上都是湖广填四川来的移民。

包容是成都的城市精神,也是成都人的CityPride。

“中国没有第二个城市,拥有如此强烈的从老到少,具体鲜明的本土文化,并且依然具有成为国际大都市的能力和野心。

自由,从容,平等。

受道家影响,社会等级感不强,人性受束缚小,大家都在循人的本性追求快乐享受生活。

我曾问我的上司,为什么不离开成都,去做更高薪的工作?

她回答说:

瓜娃娃,出去了是生存,留在成都才能生活啊。

是啊,我才发现,在成都的这四年光景,从最初的无感到现在的热爱,潜移默化之中,她已经成了我的全部生活。

我将这近四年有关成都的光影、经历和见闻,整理成为了一个小小的生活指南。

当然,与其说是生活指南,它其实更像是一篇游记,一篇流水账式的游记,它更侧重于对街区、建筑和历史的介绍,同时夹杂着一些我对于这座城市的看法和不成熟的见解。

我把它献给所有没来过成都的人、刚来成都的人和居住在成都的人,希望对你们有参考价值。

我希望你们也能在成都,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有府南河的地方,就有成都。

府南河其实不是一个正式的名称,它来源于成都的两条支流河:

府河和南河,府南河真正的名字应该叫锦江,但我更喜欢称它前者。

在成都市区能看到的水体,几乎都来源于府南河。

这条河流已有2300年历史,承载了太多人的记忆和生活。

我在成都的这几年,总是会和府南河产生或多或少的联系。

晚上的府南河畔是最安逸的,安逸这个词不是抽象的概念,也并非是一个对成都的刻板印象,而是实实在在的体验和感受。

在河畔行走,歌声和舞蹈,酒精和茶水,只感觉岁月静好,无忧无虑。

成都的城市精神,大抵是由府南河孕育而来的:

小巧精致,缓慢温吞,婉曲含蓄。

有人说成都没有大江大河,没有高山丘陵,城市是一望无际的平川,实在有些许平淡无奇;而这里的生活,似乎也是平淡知足,缺乏斗志。

但在我看来,”平”也许才是生活最高级的状态。

我总是会批驳那种说成都人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的言论。

这个错误的刻板印象流传已久了,大概是外来的人们看见本地人整天吃吃喝喝,玩耍打闹,一副富贵在天,及时行乐的模样,由此产生的“偏见”吧。

每个城市的年轻人都一样,充满了斗志和活力,他们努力工作的样子去城南转一转就能看到。

成都的安逸不是放纵,而是work-lifebalance。

在奋斗和生活之间保持一个完美的平衡,那才是对生命最高的尊重。

夜晚的府南河上总是会有音乐飘过,不管是九眼桥边年轻艺人的嘻哈、民谣,还是望平街老汉老嬢的管弦乐大合唱。

坐车从合江亭一侧疾驰而过,窗外便是呼啸而来的音乐,不同的音调不同的乐器。

街边总是坐满了人,总会有人捧场,总会有人鼓掌,哪怕唱的是椒盐普通话,声气也要大得让河对岸的人听到。

同行的北京朋友问我:

成都人工作日都不上班吗?

东大街的金融商务区,是和市井民居融合的。

府南河亦从这里流过,东风大桥宽阔的街面上,总是有很多成都嬢嬢爷爷踩着拍子,跳着交谊舞。

管你是不是市中心,管你是不是寸土寸金,只要大家过得快乐开心就好。

府南河合江亭一侧的锦馆驿街是水锦界所在街区,背靠水井坊遗址,这里主营餐饮和娱乐,有很多西餐厅、粤菜馆、川菜馆、烤鱼店,是兰桂坊的“大后方“,泡吧的人们总是会在开始前和结束后来这里聚餐,很多餐厅甚至在结束用餐后就是酒吧。

这里的名气不是很大,因此比较清静,晚上会有很多霓虹灯,低矮的屋檐上方就是城市夜色,漫步其中甚是魔幻,在古墙青瓦中蹦迪的感觉也是十分奇妙。

推荐:

唐宫小聚(粤菜)、炭与炭(韩料)、兰巴赫(啤酒吧)、探鱼(烤鱼)。

成都兰桂坊位于府南河畔的合江亭一侧,这里是外国人聚集地,因此酒吧风格更加开放和狂野。

兰桂坊近几年在网络媒体上的曝光度挺高的,由于某些难以启齿的原因我就不细说了——九眼桥地区确实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成都人民喝多了,什么都做得出来。

推荐:

音乐房子、水母JELLYFISH、露丝餐厅、革命酒吧合江亭在府河和南河的汇合处,因此得名。

这里被赋予了爱情结合的涵义,许多成都的新婚夫妇都会在合江亭拍摄婚纱照,它是一个只属于成都的爱情暗喻。

亭边马路上甚至还有巨大爱心组成的爱情斑马线,拍婚纱照的时候,交警叔叔还会主动帮助维护交通秩序。

合江亭旁的贰麻酒馆是一个半露天的酒吧,依靠在府南河边,旁边就是安顺廊桥。

这是一个十分适合游客的地方,酒虽一般,但是地段很好,一定要去坐河边的卡座,八点之后基本没位置了。

在河边的夜色中微醺发麻,是一种绝妙的体验。

府南河畔并非只有喧嚣和热闹。

锦江在市中心穿城而过,河畔两岸是树荫、老小区和历史遗迹,城市化的进程没有侵略到这里。

从天空中看下去,府南河和新城有着鲜明的分界。

这里还保存着老成都的生活方式。

望平街街头的香香巷,是一条特色美食街,尽头便是府南河。

巷子很短很窄,餐厅排列的密度十分高,招牌都快挨到一起了,一到晚上灯火通明,似乎像是在台湾或日本的夜市。

里面的内容十分有趣,既有霓虹灯又有红灯笼,酒吧旁边就是茶馆和川剧院,泰国菜和日料的对面则是本土的自贡菜和火锅。

可以说,成都多样的生活方式被极强地浓缩到了一条小巷子里面。

香香巷口子上有一家小小的果汁亭,叫做老王家的果汁铺。

强推他家的手搓冰粉,那是我见过的料放得最多的冰粉,和那些机器做的冰粉完全是两种态度。

而且每天还限量二十五碗,有时候得提前预定。

河边的小街安静可爱,沿街既有传统的茶馆麻将馆,也有时兴的轻食店、咖啡厅,虽然形式和内容不同,但是老年人和年轻人都在这里共享同一种安静的生活方式。

推荐:

望平滨河路、天仙桥滨河路、祥和里

府南河是成都生活的一个载体,也像是这个城市的缩影——安静又喧闹,时尚又古老——府南河畔有一万种生活方式,每一种都不曾让我失望过。

比起天府广场,我更喜欢称这里为“成都中心”。

因为这里包罗万象,成都的一切都浓缩于这个街区之中。

以银石广场为分界线,两边是年轻人和中老年人的世界;东糠市街两侧,则是高端奢侈和市井世俗的对比;而在远洋太古里之内,古老的建筑和国际大牌相处融洽,共生共荣。

这是所有人都能去的地方,这里属于所有人。

远洋太古里是成都乃至是全国少有的开放式商业街区,低密度的建筑设计让它与城市街区互相融合。

我始终感觉是在城市的小巷小街中穿行,而不是在一个商场之中。

成都人为什么喜欢逛太古里?

因为在这里,能真切地体会到“逛”的意义,哪怕你什么都不买,你什么都不吃,也有一席之地属于你,城市生活的美感和自由唾手可得。

“快里”,此图片来源于网络

它的Slogan“快耍慢活”,也与成都的城市精神极其贴合。

太古里分为“快里”和“慢里”,快里是三条购物街和两大广场,慢里则是大慈寺周边的小街巷,一个主打高端购物,一个主打生活方式。

远洋太古里已经超脱出城市的商业职能,更承担起了文化和历史职能。

太古里原本是一片环绕大慈寺的老旧居民区,混杂着各种历史建筑,在太古里的修建之中,它们没有被遗弃,老成都、古建筑、商圈在这里得到了充分融合。

远洋太古里现有广东会馆、欣庐、字库塔、马家巷禅院、章华里&笔帖式老宅和大慈寺这六座古建筑,分散在独栋川西民居建筑之中。

我常常会刻意驻足来欣赏它们的美貌和沧桑,许多游客都匆匆而过,将它们和周围的新建筑混为一谈,实在可惜。

如若你要来,就慢慢散步吧,去寻找那些身藏繁华之中的老建筑。

LINE

LINE的大陆第二店,店门口4米高的布朗熊是游人拍照打卡处,还有可妮兔、馒头人、詹姆士的玩偶。

店内除了周边零售之外,还有LINE主题的咖啡、甜点、快餐,饮品人均40左右青悦越南料理

成都的饮食多样性和包容性较强,太古里有很多外来饮食。

青悦主推带有法式风格的越南菜肴,椰青海鲜焗饭和辣味海鲈鱼味道不错。

椰青也好喝,人均200以上。

方所

自拍圣地,里面的人除了在看书,就是在拍照。

这里是一个巨大的空间,被走廊、阶梯、书架切割出多个层次,视觉冲击感很强。

外文和小众书籍很多,这里的文创产品也很有意思。

写到这里的时候,突然不想写了,因为太古里有意思的店实在太多了,坑的也有很多,不同阶层的人也有各自想要的,要写合集的话我实在有些疲累。

也许,自己亲自去探索、去体验,去好好地”耍“一下,你才能感受到它给你的那些惊喜。

在太古里与晶融汇之间,有一条叫东糠市街的小街,被成都人民戏称为“太古外”。

同太古里一样,它也是成都生活方式的一个缩影。

成都的市区几乎没有老城区和新城区的说法(除了南边的高新和天府新区,那里就是新造了一个城),上世纪的低层民居和现代的高楼大厦排列在一起,有人说这样影响市区的天际线,有人说这样包容城市历史。

我是觉得这样挺好的,至少保留了那些老旧市井但却可爱亲切的老街区。

东糠市街是一条典型的成都老街道——一格一格的小商铺,狭窄的人行道,接地气的老馆子,烟火气息浓重,倔强地不向写字楼低头。

但是在保持自身模样的同时,它也在努力地去适应这个时代,一些新奇的店铺出现在了这条老街上。

天然呆冰の怪兽

伪装成绵绵冰的冰雪怪兽,眼睛是饼干做的,我一般选酸奶味的,配料选年糕和坚果,好吃到爆。

街角拐角的门口有一个户外座,座位上有一只小怪兽,你可以坐在它旁边慢慢吃冰,街边吃冰的感觉很棒。

人均30左右。

张四哥森态麻将馆

成都魔幻现实主义的一个体现,和博舍酒店正对着——成都人喝茶的两种地方。

里面的麻将室被密密麻麻的绿植包围着,像一座森林一样。

这里还卖凉面甜水面,麻将打饿了就吃。

重点是在这个地段,价格实在是非常便宜。

马旺子川小馆

老牌川菜酒楼,做的全是好多四川人都不知道的正宗川菜,空间设计也极其考究,连筷子撑都是一个生花生。

强推玉米粑粑,碗碗旺,宫爆茄香球虾,老卤大排。

人均80多,很火所以需要排队,至少五点左右就要去拿号。

朗御的辨识度很高,相连的双厦,是一栋高层住宅。

楼里隐藏着各种私房菜,咖啡厅,啤酒馆,美发店,画室以及琴馆,像一座城市森林。

这里的独特之处在于开阔的视角,可俯瞰太古里、IFS和东大街的城市风光。

建议在晴朗天气的时候去朗御,因为有极大的可能性能看见天际的雪山,成都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人口千万以上并且可见雪山的城市,时不时出现的雪山,常常给城市里的人们带来惊喜。

朗御上俯瞰太古里、在成都遥望雪山(此图来源于网络)

成都人会把IFS国际金融中心用四川英语念出来:

爱诶符诶斯。

这座成都地标与太古里只隔了一条纱帽街,却更加现代化和国际化,整个街区开阔明亮,很有未来感,同太古里一样,非常适合街拍取景。

这个街区可能聚集了成都最会穿衣服的那群女生和GAY,四川有句话叫做“打望”,用在这里就很适合。

IFS的1-3楼聚集了奢侈品牌和一线品牌,负一楼和4-6楼是符合工薪阶层消费水平的牌子,餐厅的选择也有很多,相比太古里的价格更令人接受。

然而IFS最热门的是那只爬墙的大熊猫,是著名设计师Lawrence的作品,作为公益项目保留至今。

关于他的故事和段子,等你来了之后,听你的成都朋友慢慢给你摆吧,你可能会笑一个晚上。

IFS的七楼楼顶花园可以看见大熊猫的正面,坐一楼直达电梯可到(电梯按钮上会有大熊猫标识)。

不出意外的话,你会看见很多人在它脑袋下留影,这时候,你只用绕到大熊猫的侧面(餐厅门口),那里没人,而且是与众不同的取景处。

至于春熙路,就忘了它吧,去不去都无所谓了。

那里是城市旧日的辉煌,是老成都人记忆中的繁华。

大慈寺可能是我在成都最喜欢的一个建筑群了。

精妙冠世,这是我能想到的描述它的唯一词语,亦是其照壁前的四个金光大字,它也是千年前苏轼游蓉之时,对大慈寺壁画的绝妙赞赏。

这里是玄奘受戒之处,这里是“震旦第一丛林”,这里是佛教艺术的宝库。

无论是古时还是当今,这都是一座无与伦比的寺庙。

大慈寺就静卧在这座城市最繁华最昂贵的地段——远洋太古里,它被奢侈品商店和玻璃写字楼所包围,无数的无神论者和反叛者从它门口经过,但它却并不显得泥古和拘谨,而是以宽容的姿势拥抱着这个全新的城市。

在庭院里有一个圆一小和尚的巨大卡通形象,而寺庙的房檐下,也悬挂着延参法师和小动物们的漫画预告,这些都令我感到惊喜。

在大慈寺,宗教感的传递并非是以威严和压迫来达到的,而是亲近和兼容。

正如庙门口迎接大家的是微笑的弥勒佛,而不是凶神恶煞的天神,这里的一切都是平和亲切的。

同四川的大多数寺庙一样,大慈寺也有一个配套的茶馆——大慈茶社。

这里的茶钱只需几块,与太古里的寸土寸金有些反差,但这也是传统生活的一丝保留。

隔壁便是素斋饭,颇为有名,八元一份,十一点开饭,十二点完毕,用餐请早。

大慈寺定期还会举办一些市集活动、艺术展览、法会,内容都很有意思,对非信众人群也十分友善,比如观莲节,六一文创集市等等,详情可见大慈寺微博。

(@成都大慈寺)坐落于闹市之中,却更显清净。

与传统的佛教寺庙相比,大慈寺更食人间烟火,却丝毫不俗。

在这里,佛教的力量不需强行灌输,你只需一个人在庭院中逛逛,便能体会得到。

文殊院位于天府广场以北,在地铁文殊院站下,步行即可到达。

虽然处在市中心,但这的确是一个让人清净的地方。

文殊院周围的街区被红墙包围着,建筑低矮,古树茂密,人们倚墙缓行,有几分古韵在其中。

在城市高速发展的当下,能有一块古旧的地方,供人沉思,供人反省,供人敬仰,也是十分必要的。

院中的亭子里,总是有老人在摆龙门阵,自带茶水风雨无阻。

哪怕是外面扯着闪电,下着暴雨,他们也安稳地坐在其中,淡定自若。

从国家政治到街坊八卦,从峥嵘岁月到柴米油盐,俨然一个沙龙的模样。

我看到许多人是独自前来,他们是佛教徒,是无神论者,是外国人,他们有信仰,他们无信仰,但这都不重要了。

也许,享受此刻的安逸宁静才是最重要的。

文殊院有让人平静的魔力,有可能是因为它茂密的古树,有可能是因为它空灵的钟声,也有可能是因为我们一直想要在世俗中寻找一方净土,而文殊院恰恰离我们最近。

我们的城市需要这些古旧、无欲的地方,去庇护这些气喘吁吁,拼命奔跑的城市人类,让他们能短暂地忘记都市的浮躁,去重返孩提时期的无欲无求。

因为专业的原因,我在川大的江安待了快四年了,那里是双流的郊区,有一片巨大的森林和湖泊,栖息着水鸟和天鹅,居住在那里的人们年轻而又单纯。

而市中心的望江和华西,才是真正的人间。

望江校区处在一环路黄金地带,被人们戏称为“一环路最大的人民公园”,因为里面有着公园里有的一切:

百年大树,古建筑,跑道,广场,花园,甚至还有茶馆。

我一直对望江有一种依恋情节,只要在望江周边的地界上,就感觉像是在家一样。

这个百年老校,总是让人感到安静和舒适,以及强烈的生活感。

川大总共有四个大门,N个小门。

北大门(红门)是川大的正门,位于一环路南一段,周边有双荷池、明德楼等。

双荷池为六十年代的师生所挖,六七月为观赏的最佳季节。

明德楼为原成都工学院教学楼,1951年落成,现为行政楼,不对游客开放。

最佳取景处在国旗杆后方和学府广场侧面。

参观可从北门进入,建议使用导航或者乘坐学府广场上的人力三轮车(归学校管理,价格在其车尾,印象中是六元一位),主要往南和东走,漫步百年林荫也是一种很舒服的体验,如果是毕业季,你也许还会碰到壮观的跳蚤市场。

东门是最初的正门,位于望江路,毗邻府南河、望江公园和九眼桥。

校门外是沿河而筑的望江路,在傍晚沿着府南河跑步是我最喜欢的一件事情,因为人少清净,而且河景非常美妙。

傍晚六七点的这里是成都最温柔的模样。

东区是老建筑集中的区域(原国立四川大学校址),以听荷池为中心,四周诸多红墙灰瓦的教学楼和学院楼,张澜路上的梧桐树都是绝佳的拍摄地。

之所以叫听荷池,是因为这里真的绝佳的发呆之地,如果需要散心,可以一个人来,听听那个每天都来的大叔拉巴扬琴。

南门文华大道是川大的中轴线,是原四川大学和原成都科技大学的分界线。

秋天是观赏银杏的好时候,金黄的银杏叶堆满街道,阳光好的时候,会有市民前来野餐、郊游、拍照,就像是一个盛大的节日。

望江校区绿杨路、华西校区钟楼、江安校区景观水道亦有银杏。

南门、西门、小北门所在的郭家桥北街、科华北路、红瓦寺,为餐饮聚集地,食物种类繁多,便宜又大碗,以下是我常去的几家。

徐孃钵钵鸡、金主任烤鸡、小龙坎火锅HiTea、玫瑰冰粉、JELLYFISH川大华西校区位于华西坝上,与华西诸多医院分列于人民南路两侧,其起源是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基督教会在成都创建的三座医院,始建于1907年,是老成都建筑的代表之作。

华西校区由英国人设计,综合了中西方的建筑工艺元素,如今有老建筑10多幢,有8幢被挂牌保护,包括事务所(现办公楼)、懋德堂(现老图书馆)、万德堂(现6教学楼)、苏道璞纪念堂(现2教学楼)、钟塔(现名钟楼)、赫斐院(现4教学楼)、教育学院(现5教学楼),以及嘉德楼(现1教学楼)。

与望江极其强烈的生活感不同,华西的精髓在与对历史和时间的包容性,这里的一切都是古老且精美的,一砖一瓦皆是百年前的模样。

如果有足够多的时间,可以在华西的小路上多逛一逛,去寻找那些屋檐上的小动物。

华西很适合拍摄怀旧类的照片,夏有荷花,秋有银杏,这两个季节里的华西是最美的。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老建筑不对外开放,在外面看看就好了。

走在川大里面,我有时候会觉得这不是一个大学,而是一座小城。

学校和市井的分界线很模糊,学生和市民共享这块古老的土地,红砖灰瓦的老教室和爬满青藤的居民楼互相包容。

你能看见放风筝的老人和办宠物聚会的年轻人在互相夸赞,你能看见旗杆下的留学生和扫地的孃孃有说有笑,你能看见图书馆的大学生和报林中的老爷爷借同一束灯光在阅读,你也能看见市民们饭后踱步在校园之中,像是在自己的花园。

川大最不缺少的就是生活感,这便是她最大的魅力。

正如川大校训: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这所大学以自己的模样,阐述了这个道理。

在我的意识中,成都的颜色是青色,它是由灰蓝色的城市和绿色的植被调和而成的。

成都是一座城市园林做得很用心的大型城市,甚至提出了2020年前要将城市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5%的可怕目标。

能不能实现是一回事,但是发展的方向总是好的。

城市是人类智慧的堆砌物,植被则是原始而朴素的,而成都巧妙地将这两者中和。

犹记得成都打出过“世界田园城市”的口号,想必初心便是要“复得返自然”吧。

三圣乡在锦江区,是城市中一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之地,这里种植着大量的鲜花,有许多农家乐和花圃。

我经常在空闲的时候,和朋友家人到这里骑着自行车,逛花市,呼吸新鲜空气。

其实这儿并不适合专门跑来游玩,因为没有游客会专门跑来一个农家乐发一天的闷呆。

你得学会度假而不是旅游,最好是一个没事的周末,和亲朋好友们一起来,打麻将喝茶,赏花采莲,划船饮酒。

“度假”在这里是极低成本,人人可享受的。

这里是一个供人们消磨时间的世外桃源。

三圣乡的街道狭小,街边种植着大量的树木和花卉,房屋低矮,并且多是白墙灰瓦的中式建筑,偶有人骑着自行车来往,常常令我想起日本或台湾的小街。

成都是农家乐的发源地,大抵是在面对城市化的扩大和侵略时,成都人心有忧虑吧。

于是他们选择在城市的边缘,复原那些童年时期的记忆和光影,那些绿荫和池塘,蝉鸣和蛙声,稻谷和花香。

这里的人们都念旧,他们都怀念天真自由的小时候。

东湖公园于我的三大职能:

拍照,跑步,野餐。

还记得第一次到东湖公园的时候,被这块巨大的水体吓坏了:

我这是在三环外吗?

明明是在二环高架旁边,却是郊区的辽阔感,只有湖水中阿玛尼大厦的倒映提醒着所有人,这里还是市区。

东湖公园的位置在锦江区二环路东五段,是成都三环内唯一的原生态湖泊,绕湖而生的是大量植物、草坪和原生湿地,不折不扣的洗肺之地。

东湖公园是一个完美的人像拍摄地,人少地大,有树荫和大湖,还有一座白墙绿藤的红美术馆,湖边还有一座用作咖啡馆的玻璃房子(因为人少貌似开垮了)。

我常常给约拍的客人在这里拍照,红美术馆的楼梯取景真的是太赞了。

湖边有许多小道,傍晚常常有附近的居民绕着湖跑步、散心。

春秋天的时候,湖边的小坡上零零散散的有人们铺着野餐布,搭着帐篷在这里野餐、露营,在成都少见的温和阳光下惬意地躺着。

当一样东西是平时生活所难得到的时候,我便会去充分享受它,比如成都的太阳,比如这片大湖。

铁像寺水街位于城南的高新区大源,它有点像太古里,同样都是与寺庙共生的商业区,只是这里更加的静谧,植被的覆盖率更高。

在水街的中心区域,有一个巨大的传统戏台,周围全是参天大树,戏台的树荫下放满了四川特色的蔑竹板凳,游客可以在这里喝茶、采耳,但是价格偏高。

铁像寺水街人气比较冷清,一方面离市区太远,另一方面消费普遍较高,不是特别亲民。

但是水街以河水为沟通网络的形式还是挺新奇的,可以逛一逛,看一看。

这里还有一家水上星巴克,可以说是全国范围内较为独特的一家门店了,北口有面对面的回澜古塔和基督恩光堂。

除此之外,还有大大小小的美术馆、画廊、茶室、餐厅和酒馆。

铁像寺水街有许多佛教、道教元素的餐厅和茶室,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轻安素食馆。

这是一栋独立的小楼,餐厅在二楼,一楼是文化综合体,书籍、服装、家饰、食材都有售,总的感觉就像是在美术馆里进餐一般。

食物是定食分餐,一道一道地上,待你品完每道菜的滋味之后再撤下。

喜欢素食的朋友们可以去尝试一下,每天的菜单不一样,128元一位。

麓湖的地位我便不再赘述了,成都首屈一指的高档住宅区,一个梦幻的乌托邦,有着巨大的湖泊、极具未来感的建筑、庞大的马场和连绵的绿地。

麓湖有一座湖心岛:

麓客岛,可在艺展中心乘坐麓湖的摆渡船前往,岛上有一座安静的小教堂/静思室,周边种植着大量花朵,十分精致可爱。

岛码头上还有一家以集装箱为主结构的咖啡馆:

寻麓君,可能是成都景致最好的咖啡厅了,身处岛上,以湖为景,视野十分开阔。

成都的街道总是给我一种安心的感觉,因为它们不冰冷,不古板,充满人情的关怀。

大多数街区都如同我出生的那个小城一般小巧精致,亲切而熟悉。

街道干净,绿树成荫,总是会有便利店和饭馆,人们在街道两边生活:

饮食,玩乐,打牌,闲聊,散步,公共街道是生活的载体,无数条街道是无数种生活方式。

大家似乎并不介意自己的生活暴露在外人的面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近。

他们的生活与街道是一体的,街道是他们的生活,而不仅仅是一条通行的水泥路。

耿家巷

这是一条毗邻市中心的古老街区,临街而建的是一排近代的青瓦房,现在大多数都是极其火爆的苍蝇馆子。

在成都,苍蝇馆子就是那些用餐环境很差,但是味道、价格和口碑都极好的餐厅。

苍蝇馆子之于成都人,就是教堂一般的存在。

每天深夜,在春熙商圈逛累了的人们就会来到这里吃烧烤吃烤鱼,街边全是桌子和板凳,人们就坐在马路上喝酒吃肉,自由自在地也不在乎形象,太平盛世的模样。

红牌楼北街

临河的小街,位于肖家河的老居民楼之中,生活气息很强,沿街有很多串串店、面馆和家常菜馆。

最值得一提的是厕所串串的前身:

三不摆冷锅串串,环境很不错,一定要坐户外,露天的河坝+街角的大树+火辣串串就等于夏天里的幸福。

串串的味道没问题,力荐这里的五香兔头,一定要早点,不然就没了。

四圣祠街

市二医院地铁站一出来,就能看见四圣祠街36号,典型的川西民居门头,蜷缩在摩天大厦之中。

这里是一片历史痕迹很重的老街区,曾经有供奉着孔子四位弟子的祠堂,并以此为街道命名;这里也曾是在蓉外国人的聚集地,有着数座教堂和医院,还发生过震惊全国的“成都教案”;这里还是谢无量先生的故居···如今这里的近代建筑中仍然居住着居民,为这些老宅子增添了生命的活力。

“小时候的糖油果子”也在这里,4元一串,依然是四川人童年的味道。

草堂路

草堂路环绕着杜甫草堂,毗邻浣花溪公园,植被覆盖率和多样性极高。

环境很好,也很安静,有大量的湿地,适合野餐和踏青。

杜甫草堂里有大片的竹林和古建筑,需要购票入内。

平安桥街平安桥街上最有名的就是平安桥天主教堂,它是天主教成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