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山回风绕巷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32904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上山回风绕巷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上山回风绕巷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上山回风绕巷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上山回风绕巷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上山回风绕巷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上山回风绕巷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

《1上山回风绕巷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上山回风绕巷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上山回风绕巷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

1上山回风绕巷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2080上山回风绕巷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施工方法

从西总回风巷以上30m处开口,以92度方向沿煤层顶板施工20m,到位后,再以182度方向施工下山30m与西总回风巷贯通。

二、规格尺寸

平巷采用顺山棚木支架单棚支护,净口2.0m,净高2.0m,棚距0.6m(中-中),梁长2.4米,上帮腿长2.6m,蹬劲0.36m/m,下帮腿长2.2m,蹬劲0.25m/m。

下山采用等腰梯形棚木支架单棚支护,净口2.0m,净高2.0m,棚距0.6m(中-中),梁长2.4m,两帮腿长2.4m,两帮腿蹬劲0.25m/m。

架棚所用坑木直径不少于16cm,并用川杆、荆芭闭帮。

川杆间距不大于200毫米,直径不少于40毫米。

架棚时必须使用木楔将棚架打紧背牢。

在棚架之间打设不少于两组的撑杆,一组打设于棚梁接口处,另一组打设于其下0.4米处,撑杆直径不少于50毫米。

三、施工条件

1、打眼放炮

使用127伏电煤钻配1.5米钻杆打眼,安全等级不低于三级的煤矿许用含水炸药配瞬发电雷管爆破。

装药后,先用水炮泥封孔,然后用粘土炮泥封孔,粘土炮泥封孔长度不得少于炮眼深度的二分之一。

2、装载、运输

人工装煤,1吨偏开口矿车跟掘进工作面。

回风下山内由11.4kw内齿轮小绞车提升,平巷人力推车至12080上山,经小绞车提升到位并卸至溜子上,经溜子拉运至合车场。

四、质量标准要求

一、巷道支护

1、严格按技术科给定的中线施工,中心误差0~+20mm。

2、巷道净宽、净高必须按规格尺寸要求施工。

净高误差0~+10mm,净宽误差0~+50mm

3、构件质量:

坑木无弯曲、腐蚀现象。

川杆、荆芭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4、前倾后仰:

支架无前倾后仰现象。

5、棚梁位置:

棚梁应垂直于巷道中心线,无歪扭迈步现象,误差不超过50mm,顶梁上面应紧贴顶板。

6、闭帮背顶:

按设计要求,川杆、荆芭闭帮严密,无空帮漏顶地段。

7、柱窝深度:

柱窝深度不少于200mm,并必须落到实底上,底软时要穿靴。

8、棚梁接口:

棚梁接口严密合缝,无前穷后缺、抗肩错牙现象。

9、棚距:

棚距误差不得超过设计的5mm。

10、临时道轨:

轨距误差不大于10mm,不小于5mm,接头间隙不超过10mm,内错差不大于5mm,轨枕间距不大1.5m。

二、管线吊挂

1、风筒靠巷道上帮布置,要求环环吊挂,平直成线,中途严禁分岔。

2、水管与风筒同帮布置,用铁丝捆扎牢固,平直成线。

3、电缆靠下帮布置,每3米掉挂一道,要求粗细分明,上粗下细,垂度适当且必须使用电缆钩。

五、安全技术措施

(一)交接班

1、严格交接班制度,做到“手交手,口交口,你不来,我不走。

”交清工程质量、工具、有无瞎炮、电器设备是否完好,有无不安隐患。

接班后对查出的不安隐患先进行处理,问题处理后方可进行正常生产。

2、坚持敲邦问顶制度,活渣、伞沿要及时处理掉,严禁空顶作业。

3、延长中线至窝。

(二)局扇通风

1、局扇必须按要求安设,并指定专人负责管理,保证正常运转,坚持使用风电瓦斯电闭锁装置。

2、加强风筒使用和管理,防止放炮崩坏风筒,风筒吊挂做到环必挂,无破口,接头严密,风筒末端距窝头不超过5米,掘进头施工长度达到5米时,必须安设局扇通风。

3、无论工作或交接班时都不准停风,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时,必须撤出所有人员,并切断电源。

4、工作面临时停工时,不准停风,严禁任何人随意停开风扇。

5、工作面应按规定装设瓦斯传感器,局部通风机都应实行三专(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供电。

6、局扇停风后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地点附近10米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动局部通风机。

(三)瓦斯管理

1、工作面必须配备经过培训的专职瓦斯检查员,经常检查瓦斯。

瓦斯检查人员必须执行瓦斯巡回检查制度和请示报告制度;并认真填写瓦斯检查班报并记入检查地点的记录牌上;并通知现场工作人员。

瓦斯浓度超过规程规定时,瓦斯检查员有权责令现场人员停上工作,并撤到安全地点。

2、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时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都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并报矿总工程师,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时,必须停止用钻打眼;放炮地点附近20米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1%时,严禁放炮,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电动机或其它开关地点附近20米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运转,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体积大于0.5m³的空间,局部积聚瓦斯浓度达到2%时,附近20米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因瓦斯浓度超限而切断电源的电器设备,都必须在瓦斯浓度降到1%以下或二氧化碳浓度降到1.5%以下时,方可复电开动机器,送电时,只准人工送电,严禁开关自动送电。

4、工作面风流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查明原因,制订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进行处理。

5、因临时停电或其它原因,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在恢复通风前,首先必须检查瓦斯,证实停风区中瓦斯浓度不超过1%或二氧化碳不超过1.5%时,方可人工开动局部通风机,恢复正常通风。

如果停风区中,瓦斯浓度超过1%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最高瓦斯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3.0%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控制风流,排放瓦斯,使排出的风流在同全风压风流混合处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都不得超过1.5%。

停风区中瓦斯或二氧化碳超过3.0%时,必须制订排瓦斯安全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回风系统必须停电撤人,只有经过瓦斯检查,证实恢复通风的巷道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1%或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时,方可人工恢复局部通风机供风的巷道内电气设备的供电。

6、临时停工时,不得停风,否则必须切断电源,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禁止人员进入,并向矿调度室报告。

停工区内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达到3%,不能立即处理时,必须在24小时内封闭完毕。

7、严禁在停风或在瓦斯超限的区域内作业,严禁进入无风高空作业。

(四)打眼放炮

1、放炮要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严禁任何人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

2、严格按中线和爆破图表要求布置炮眼和装药,巷道开口放炮要适当减少装药量。

3、严禁在残眼中再打眼,严禁在岩石裂缝处打眼。

打底眼时,应清除眼口附近浮渣、积煤、打眼后要防护好,防止堵塞炮眼。

4、煤电钻打眼,用力要适当,不准强行压钻打眼,防止损坏钻机和断钎伤人,全部眼打完后,把打眼工具全部撤到距离窝头20米外安全地点。

5、装配引药时,必须在顶板完好,支架完整,避开电气设备和导电体的放炮工作地点附近进行,严禁坐在药箱上装配引药,雷管只准由药卷顶部装入,不得用电雷管代替竹、木棍扎眼。

电雷管必须全部插入药卷内,严禁将电雷管插在药卷的中部或捆在药卷上,引药做好后,应用脚线将药卷缠住,雷管脚线末端要扭结。

6、放炮必须由专职放炮员操作,工作面必须固定一名专职放炮员。

放炮时,放炮员、班组长、瓦斯员都必须在现场执行“一炮三检制”和“三人连锁放炮制”。

7、放炮时,都应采用正向起爆。

8、放炮时,距放炮地点较近的电缆、电器设备、风筒等要进行防护,防止放炮崩坏。

9、放炮员必须把炸药、电雷管分别存放在专用的木箱内,并加锁,放置于、顶板完好、支架完整、避开机械电气设备安全处,每次放炮时都必须放置于警戒线以外的安全处,严禁乱扔乱放。

10、炮眼封泥长度不得小于炮眼深度的二分之一,严禁放糊炮、明炮、空心炮,装药后,药卷必须彼此密接,但不得捣实,并坚持使用水炮泥、粘土炮泥封孔,严禁用煤块、块状材料、药包纸等可燃性材料充炮泥,对无封泥、封泥不足或不实的炮眼,都严禁放炮。

爆破落煤前所有不装药的眼、孔都应不燃性材料充填,充填深度应不小于爆破孔深度的1.5倍。

11、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都不准装药放炮:

装药前和放炮前必须检查瓦斯,如果放炮地点附近20米以内的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1%时;炮眼内发现异状,温度忽高忽低,有显著瓦斯涌出、煤岩松散等情况时;工作面空顶距离大或支架有损坏,或留有伞沿时;在放炮地点20米以内,有矿车、未清除的煤、矸或其它物体堵塞巷道断面1/3以上时。

12、严禁用非拉炮器电源放炮,拉炮器钥匙放炮员应随身携带,不准乱扔乱放或交给别人,不到放炮通电时,不得将钥匙插入放炮器内,放炮后,必须立即将钥匙拔出,摘掉母线并扭结成短路。

13、放炮前,班组长必须亲自布置专人在警戒线和可能进入放炮进点的所有通路上担任警戒工作,警戒人员必须在有掩护的安全地点进行警戒。

14、放炮母线不得和电缆、信号线等混挂,应分别挂在巷道的两侧,电雷管脚线连、脚线和脚线之间接头,都必悬空,不得同任何物体相接触,放炮前后放炮母线必须扭结成短路。

15、放炮母线连接脚线,检查线路和通电工作,只准放炮员一人操作,放炮前,班组长必须清点人数,确认无误后,方可下达放炮命令,放炮员接到放炮命令后,必须先发出放炮警号,至少再等5秒,方可放炮。

16、装药的炮眼必须当班放完,如果当班留下尚未放完的装药的炮眼,当班放炮员必须向下班放炮员在现场交接清楚。

17、放炮后,通风一段时间,放炮员和班组长必须巡视放炮地点、检查通风、瓦斯、顶板、支架、瞎炮、残炮等情况,如有危险,必须立即处理,只有在工作地点的炮烟被吹散,警戒人员由布置警戒的班组长亲自撤回后,人员方可进入掘面正前工作。

18、通电以后装药炮眼不响时,放炮员必须先取下钥匙,并将放炮母线从电源上摘下,扭结成短路,至少等5分钟后,方可检查不响原因。

19、如遇瞎炮应在距瞎炮眼至少0.3米处另打同瞎炮眼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装药放炮。

严禁手拉镐刨,以免击响瞎炮伤人,放炮后放炮员应收集未爆的电雷管。

在瞎炮处理完毕以前,严禁在该地点进行与处理瞎炮无关的工作。

20、放炮时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撤退至12080上山两道反向防突风门以下,并关闭防突风门。

回风流内严禁任何人员进入。

(五)提升、运输

1、斜巷运输,严格执行“开车不行人,行人不开车”制度。

2、开车前,小绞车司机必须检查绞车、钢丝绳、老钩、保险绳、车尾巴、小绞车点子等的完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信号装置要灵敏可靠,下车时必须先发下车信号,严禁断电放飞车。

4、小绞车应安设牢固,坚持使用档车器、保险绳、车尾巴、护身杆和档车杆。

5、小绞车司机,把钩工必须经过培训并持证上岗,集中精力听准信号,不准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6、抬掉道车时,必须瞻前顾后,以免挤伤人,斜巷运输时,严禁摘钩抬车。

(六)装煤架棚

1、装煤前进行洒水灭尘,敲邦问顶,活碴伞沿及时处理掉。

2、放完炮后,必须及时架设前探支架,严禁空顶作业。

3、清完煤后要及时拆除前探支架,架设永久支护,严禁空顶作业。

4、架棚时,要有二人以上配合作业,稳抬稳架,防止伤人。

5、撤掉临时支架,架永久棚时,要先加固前后支架,一次回一棚,架一棚,严禁大拆大回,引起冒顶。

6、顶板出现冒顶,待压力稳定后,绞架支护,严禁支架不接顶。

(七)机电安全

1、检修人员要熟悉本施工工作面供电系统和各台设备的安装位置和性能,坚持使用漏电继电器、安全监控设备、风电瓦斯电闭锁和煤电钻综合保护,消灭电气设备失爆现象。

2、电缆悬挂整齐,无拖地现象。

3、严禁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

4、坚持班前检查小绞车、钢丝绳、局扇等完好情况。

(八)其它

1、其它安全措施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煤矿操作规程》的规定。

2、学习本作业规程的工人、干部严禁在该地点作业和指挥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