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心血管疾病防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32014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心血管疾病防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常见心血管疾病防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常见心血管疾病防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常见心血管疾病防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常见心血管疾病防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见心血管疾病防治.docx

《常见心血管疾病防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心血管疾病防治.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见心血管疾病防治.docx

常见心血管疾病防治

常见心血管疾病防治

主讲人:

阳新县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汪训明

一、冠心病的防治 

 

1.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作用就好比是一个永不停止工作的泵,成年人一般每分钟心跳70~80次,随着心脏每次收缩将携带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流经主动脉输送到全身,以供给各组织细胞代谢需要。

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赵全明

心脏自身的氧气和营养又如何得到呢?

在主动脉的根部分出两条动脉,负责心脏本身的血液循环,称为冠状动脉。

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

膜形成一些分散的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的白色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

如果动脉壁上的斑块形成溃疡或破裂,就会形成血栓,使整个血管血流完全中断,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2.冠心病的病因和危险因素

冠心病的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认为本病发生危险因素有:

年龄和性别(45岁以上的男性,55岁以上或者绝经后的女性),家族史(父兄在55岁以前,母亲/姐妹在65岁前死于心脏病),血脂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高血压,尿糖病,吸烟,超重,肥胖,痛风,等。

 

3.冠心病的临床表现

临床分为无症状型、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缺血性心肌病型、猝死型五个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心绞痛型,最严重的是心肌梗死和猝死两种类型。

心绞痛是一组由于急性暂时性心肌缺血、缺氧所起的症候群:

  (1)胸部压迫窒息感、闷胀感、剧烈的烧灼样疼痛,一般疼痛持续1-5分钟

,偶有长达15分钟,可自行缓解;

(2)疼痛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前内侧直至小指与无名指;

  (3)疼痛在心脏负担加重(例如体力活动增加、过度的精神刺激和受寒)

时出现,在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数分钟后即可消失;

  (4)疼痛发作时,可伴有(也可不伴有)虚脱、出汗、呼吸短促、忧虑、心

悸、恶心或头晕症状。

    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危急症候,通常多有心绞痛发作频繁和加重作为基础,

也有无心绞痛史而突发心肌梗塞的病例(此种情况最危险,常因没有防备而造成猝死)。

心肌梗塞的表现为:

   (1)突发时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痛,向左肩、左臂或他处放射,且疼痛持续

半小时以上,经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2)呼吸短促、头晕、恶心、寒战、多汗、脉搏细微;

 (3)皮肤湿冷、灰白、重病病容;

(4)大约十分之一的病人的唯一表现是晕厥或休克。

 

4.预防冠心病从日常生活做起

  

(1)起居有常。

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工作,临睡前不看紧张、恐怖的小说.电视。

(2)身心愉快。

忌暴怒、惊恐、过度思虎以及过喜。

  (3)控制饮食。

饮食且清淡,易消化,少食油腻、脂肪、糖类。

要用足够的蔬菜和水果,少食多餐,晚餐量少,为宜喝浓茶、咖啡。

  (4)戒烟少酒。

吸烟是造成心肌硬塞、中风的重要因素,应绝对戒烟。

少量饮啤酒、黄酒、葡萄酒等低度酒可促进血脉流通,气血调和,但不能喝烈性酒。

(5)劳逸结合。

避免过重体力劳动或突然用力,饱餐后不宜运动。

  (6)体育锻炼。

运动应根据各人自身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选择,如打太极拳、乒乓球、健身操等。

要量力而行,使全身气血流通,减轻心脏负担。

 

5.冠心病二级预防的ABCDE

  所谓二级预防,指在有明确冠心病的患者(包括支架术后和搭桥术后),进行药物和非药物干预,来延缓或阻止动脉硬化的进展。

英语国家总结为ABCDE五方面:

A: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与阿司匹林(Aspirin)。

 B:

β阻滞剂(β-blocker)与控制血压(Bloodpressurecontrol)。

  C:

戒烟(Cigarettequitting)与降胆固醇(Choles-terol-lowering)。

D:

合理饮食(Diet)与控制糖尿病(Diabetescontrol)。

E:

运动(Exercise)与教育(Education)。

 

   阿司匹林的作用是抗血小板聚集。

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心血管病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显著下降。

每5000例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中,会出现1例呕血的副作用,但每年可阻止95例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

 痛风病人不宜使用阿司匹林,因阿司匹林会抑制尿酸排泄。

对痛风病人和其他

各种原因确实不能耐受阿司匹林者,可改用潘生丁,每日3次,每次50毫克,或每

日一次口服噻氯匹啶250毫克,或更有效的波立维75mg每日一次。

  阿司匹林每天服75~150毫克用于冠心病二级预防;对急性心肌梗死、急性缺血性卒中和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发作期,可把剂量增至每日150~300毫克。

 

6.冠心病的治疗

   

发作时的治疗:

休息和舌下含化硝酸甘油。

一旦发生了心绞痛的症状,要立即休息,同时要舌下含化一片硝酸甘油,一般经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通常一两分钟内心绞痛就可以缓解。

也可含化或服用中药复方丹参滴丸或救心丸,但其缓解心绞痛需要的时间较长。

如果含化硝酸甘油五分钟仍不缓解,可再含化一片硝酸甘油。

如果是初次发生了心绞痛,无论药物能否缓解,均需尽快到医院去就医,因为初次发生心绞痛,有发生心肌梗塞的危险性。

 

系统治疗:

(1)药物治疗

硝酸酯类,如硝酸甘油,消心痛,欣康,长效心痛治。

   他汀类降血脂药,如立普妥,舒降之,洛伐他丁,可延缓或阻止动脉硬化进展。

抗血小板制剂,阿司匹林每日100-300mg,终生服用。

过敏时可服用抵克立得或波立维。

b-受体阻滞剂,常用的有倍他乐克,阿替乐尔,康可。

钙通道阻滞剂,冠状动脉痉挛的病人首选,如合心爽,拜心同。

(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支架术。

介入治疗不是外科手术而一种心脏导管技术,具体来讲是通过大腿根部的股动脉或手腕上的桡动脉,经过血管穿刺把支架或其它器械放入冠状动脉里面,达到解除冠状动脉狭窄的目的。

介入治疗的创伤小,效果确切,风险小(<1%)。

普通金属裸支架的再狭窄率为15%-30%。

药物涂层支架的应用进一步改善了支架术的长期疗效,一般人群再狭窄率3%,糖尿病/复杂病变约为10%,其效果可与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相媲美。

(3)冠状动脉搭桥术(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冠状动脉搭桥术是从患者自身其他部位取一段血管,然后将其分别接在狭窄或堵塞了的冠状动脉的两端,使血流可以通过“桥”绕道而行,从而使缺血的心肌得到氧供,而缓解心肌缺血的症状。

这一手术属心脏外科手术,创伤较大,但疗效确切。

主要用于不适合支架术的严重冠心病患者(左主干病变,慢性闭塞性病变,糖尿病多支血管病变)。

 

 

二、高血压病的防治

 

1.什么是高血压?

血压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

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

心室收缩时,主动脉压急剧升高,在收缩期的中期达到最高值,这时的动脉血压值称为收缩压,也就是所谓的“高压”。

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在心舒末期动脉血压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即“低压”。

高血压指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是常见的临床综合症,亦可说其是以收缩和舒张压增高,常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功能或器质改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该病可由多种发病因素和复杂的发病机制所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体液内泌遗传,肾脑血管压力感受器的功能异常,以及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等均可导致高血压病。

2.高血压的危害

据我国统计资料显示,中国35至74岁人群中,高血压的发病率高达27%,患者人数已接近一亿三千万,每年新增300万以上。

由高血压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已排到所有疾病死亡率的第一位。

高血压病严重地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它不仅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同时又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导致心、脑、肾、血管、眼底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和损害,引起相关疾病的发生:

心:

冠心病、左心室肥厚,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

脑: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缺血性和出血性)。

肾:

肾小动脉硬化、肾萎缩和肾功能不全。

周围血管:

动脉粥样硬化。

眼:

眼底出血、失明。

3.什么人易患高血压?

下列人群属于高血压病的高发人群:

(1)父母患有高血压者。

(2)摄入食盐较多者。

(3)摄入动物脂肪较多者

(4)长期饮酒者。

(5)精神紧张者。

(6)吸烟、肥胖者。

(7)胆固醇高,有心脏或者肾脏疾病、糖尿病患者。

4.高血压的分类

(1)原发性高血压:

也称高血压病,可能由遗传、吸烟、饮酒、过量摄盐、超重、精神紧张、缺乏锻炼等因素导致,占所有高血压病人的90%以上。

目前,尚难根治,但能控制。

(2)继发性高血压:

血压升高有明确原因,占5%-10%。

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有:

.肾脏病变(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动脉狭窄等);多发性大动脉炎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内分泌性疾病(如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药源性因素(如长期口服避孕药、长期应用激素)等。

5.高血压有什么症状?

高血压通常没有症状,少数人可能有头晕、头痛或鼻出血等症状。

有无血压高或血压升高之程度与症状有无或症状程度并不平行。

很多病人即使患高血压多年,甚至血压很高,仍然不会感到不适。

所以,高血压更大的危害在于它是“无声杀手”,因此大多数的高血压是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测量发现的。

一旦发现,不论轻重,都应尽早治疗。

6.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中制订了新的18岁以上者高血压诊断标准和分级(见下表一)。

 

 

表一

类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理想血压

<120

<80

正常血压

<130

<85

正常高值

130~139

85~89

1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90~99

亚组:

临界高血压

140~149

90~94

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

亚组:

临界收缩期高血压

140~149

<90

注:

1mmHg (毫米汞柱)=0.133kPa (千帕斯卡),7.5 mmHg (毫米汞柱)=1 kPa (千帕斯卡)

 

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基本采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诊断高血压的标准。

其中,将120~139/80~89mmHg列为正常高值是根据我国流行病学数据分析的结果。

血压处于此范围内者,应认真改变生活方式,及早预防,以免发展为高血压(见下表二)。

表二

类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

<130

<85

正常高值

120~139

80~89

高血压

≥140

≥90

1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90~99

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

当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则以较高的分级为准。

7.高血压的治疗

治疗目标:

长期、有效控制血压(短期目标);预防(逆转)心、肾等靶器官的损害(长期目标);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长期目标)。

所有一般的患病人群的收缩压、舒张压应降至140/90mmHg以下 ,老年患者的收缩压应降至140mmHg以下,有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是130/80mmHg以下。

(1)非药物治疗

不论是否接受药物治疗,每位高血压患者均需接受非药物治疗即生活方式的改善,对于某些轻症患者医生会建议首先进行非药物治疗一段时间看能否降低血压。

主要包括:

限制食盐(< 6克/天),减轻与控制体重,戒烟,低脂饮食,限制饮酒,经常活动,调整生活规律,保证足够睡眠,避免情绪波动及过度劳累。

具体注意以下几点。

①限盐

盐的摄入量与高血压呈正相关,即人群中盐摄入越多血压水平就越高。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人每天摄盐量不得超过6克,这里的6克不仅指食盐,还包括味精、酱油等含盐调料和食品中的盐量。

平常生活中可以通过“限盐勺”来帮助我们控制摄盐量,没有“限盐勺”也不要紧,我们可以参考一啤酒瓶盖的盐量大概是2克的办法控盐,还可以采用在原来用盐量的基础上减少1/3—1/2的办法。

②控制体重

体重指数(BMI)的计算方法为:

BMI=体重(公斤)/身高(米)2

BMI≥25为超重,BMI≥27为肥胖。

③摄入食品的“宜”与“忌”

a.碳水化合物

适宜——米饭、粥、面食类、芋类、软豆类。

应忌——番薯(产生腹气的食品)、干豆类、味浓的饼干类

b.蛋白质

适宜——脂肪少的食品(嫩牛肉、猪瘦肉、鱼)、蛋、牛奶和牛奶制品(鲜奶油、酵母乳、冰淇淋、乳酪)、大豆制品(豆腐、黄豆粉、豆腐丝等)。

应忌——脂肪多的食品(牛、猪的五花肉、排骨肉、无鳞鱼等)、肉类加工品(香肠等)。

c.脂肪类

适宜——植物油、少量奶油、沙拉酱。

应忌——动物油、生猪油、熏肉、油渍沙丁鱼

d.维生素、矿物质

适宜——蔬菜类(菠菜、白菜、胡萝卜、番茄、百合根、南瓜、茄子、黄瓜等),水果类(苹果、桃、橘子、梨、葡萄、西瓜等),海藻类、菌类。

④限酒、戒烟。

⑤适量运动可提高心血管系统性能,使血管的舒缩运动趋向正常化,并可降低血糖和血脂浓度。

竞争性或使用爆发力的运动,如举重,会使血压升高,而轻、中度以锻炼耐力为目标的有氧代谢运动不但不会升血压,反而有利于血压下降。

这些运动首推快步走路,也可选择慢跑、游泳、骑自行车、扭秧歌、跳健身舞、跳绳、爬山等。

坚持“三、五、七”。

三指3公里, 30分钟以上,一次走完最好,两三次走完也可以;五指每周运动五次左右,如能每天都运动就是有规律的健身运动,最为理想;七指运动剂量达到中等量运动,中等量运动是指运动中的心率达到(170-年龄)次/分。

比如,65岁运动时的心率=170-65=105次/分。

运动前做准备活动,运动结束后用10分钟放松。

运动刚结束时计数的脉率(等于心率)比运动中的心率慢10%。

运动结束即刻计数15秒内的脉搏跳动数乘以4为每分钟的脉率或心率,加上该数的10%即为运动中的心率。

例如,运动结束即刻15秒内脉率为30,30×4=120, 120+120×10%=120+12=132次/分。

(2)药物治疗

对于非药物治疗无效或危险性较高的高血压患者,应该给予药物治疗。

药物选择的原则是:

降压效果好,24小时平稳降压;一天一次,方便患者服用;副作用小,患者易于坚持;可以保护患者的心、脑、肾等靶器官。

重要的一点是,药物的选择应当由医生指导进行,切忌听信广告及自己按照说明想当然服药。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降压药物包括:

利尿剂:

通过排钠利尿,减少体内循环中钠和水的含量,使血容量下降而降低血压。

常用于治疗轻、中度高血压。

此类药物如:

氢氯噻嗪、吲达帕胺(寿比山)。

β受体阻滞剂:

阻滞β受体,减弱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输出量,降低心肌耗氧量,达到减慢心率和降低血压的目的。

此类药物如:

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比索洛尔。

钙拮抗剂:

抑制钙离子通过心肌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使平滑肌松弛,周围阻力降低,具有降压、抗心绞痛作用。

尤其适用于老年高血压、收缩期高血压与妊娠有关的高血压等。

此类药物如:

络活喜、拜新同和波依定。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而降低血压。

对轻、中、重度高血压、老年性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室功能不全适用。

此类药物如:

卡托普利(开博通)、依那普利(悦宁定)、苯那普利(洛丁新)、福辛普利(蒙诺)。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作用机制和特点与ACEI相似。

应用于轻、中度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左室肥厚,由于咳嗽无法应用ACEI的患者。

此类药物如:

氯沙坦(科素亚)、缬沙坦(代文)、替米沙坦(安博维)。

α受体阻滞剂:

通过选择性作用于突触α1受体,使阻力血管和容量血管都扩张,从而使动脉血压下降。

适用于有糖或脂代谢异常、前列腺肥大的患者。

此类药物如:

多沙唑嗪,特拉唑嗪。

三、糖尿病的防治

1.什么是糖尿病?

正常人的血液中含有一定浓度的葡萄糖,简称血糖,是提供人们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

当进食以后,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升高,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细胞内,使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降低,使之维持在一个正常范围内。

同时进入细胞的葡萄糖经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为人们活动提供能量。

糖尿病是由于人体内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而导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表现为血糖浓度升高及糖尿。

糖尿病的病因十分复杂,但归根到底则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胰岛素抵抗。

因此,在B细胞产生胰岛素、血液循环系统运送胰岛素以及靶细胞接受胰岛素并发挥生理作用这三个步骤中任何一个发生问题,均可引起糖尿病。

糖尿病的诱发因素有:

感染、肥胖、体力活动减少、妊娠和环境因素。

2.糖尿病的分类

糖尿病基本分为四类,包括:

1型(胰岛素依赖型)、2型(非胰岛素依赖型)、其它型和妊娠糖尿病。

 1型和2型糖尿病的病因并不完全清楚,我们称之为原发性糖尿病;其它型糖尿病多有其特殊的病因可查,如胰腺疾病造成的胰岛素合成障碍,或同时服用了能升高血糖的药物,或其它内分泌的原因引起对搞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太多等;妊娠糖尿病是妇女在妊娠期间诊断出来的一类特有的糖尿病。

3.糖尿病的症状

糖尿病起病时的症状是多种多样的。

它可以有典型症状,或无症状,或因糖尿病并发症而出现的症状,或因诊治其它疾病而发现糖尿病的。

(1)典型症状是疲乏、倦怠,尿量增多,口渴,饮水量增加,易饥饿,饭量增加,但是体重减轻。

简言之为多尿、多饮、多食及体重减轻,即“三多一少”。

(2)起病时无症状者多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往往是在健康检查时发现血糖较高,高血糖是从何时开始的难以确定。

(3)部分患者有因出现糖尿病并发症而就医,经检查才发现患糖尿病的。

例如,病人因视力模糊到眼科,眼底检查发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再化验血糖,证实为糖尿病,其时糖尿病早已存在。

因贫血、浮肿就诊于内科的病人,经检查发现为糖尿病性肾病,才开始治疗糖尿病。

女性病人外阴搔痒求治于妇科,经检查发现糖尿病,其外阴搔痒是尿糖较多所致。

(4)在急性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等应激状态下,可出现暂时性高血糖,不一定都有糖尿病,定期复查血糖可以判定是否患糖尿病。

不是糖尿病,则高血糖不会持续存在。

4.糖尿病的并发症

糖尿病本身并不影响患者寿命,真正导致患者致命致残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

糖尿病的并发症包括以下几项:

(1) 急性并发症  :

① 低血糖昏迷。

;② 高血糖昏迷(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昏迷);③ 乳酸酸中毒 。

(2) 慢性并发症

①血管病变,不论大中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均可累及,是慢性并发症的病理基础。

有40-80%的糖尿病人并发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可累及全身各处,双下肢受累称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足-肢坏疸是严重的血管并发症。

②心脏病变;可以有冠心病、糖尿病性心肌病、高血压心脏病,微血管病变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心律失常。

③脑部病变;可以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血栓形成。

④肾脏病变:

主要有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肾功能减退、肾盂肾炎等。

⑤ 眼病变:

50%的失明与糖尿病有关。

视网膜病变、白内障、青光眼、屈光改变, 调节麻痹等,发病率达58%。

⑥神经病变:

可累及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脑部、脊髓、植物神经及周围神经病变等。

以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其次可表现为截瘫、尿潴留、少汗、夜汗、阳萎等。

⑦其它:

皮肤肌肉病变、骨关节病变、口腔、耳等病变。

 肾脏:

蛋白尿、感染、肾功能衰竭等 。

5.糖尿病的诊断

(1)患者有明确糖尿病症状,如:

多尿、多饮、多食及体重迅速下降,并且任意时候血糖≥11.1mmol/L(200mg/dl)或空腹(至少空腹8~10小时)血糖≥7.0mmol/L(126mg/dl)者可诊断糖尿病

(2)如无明确症状,但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1),至少两次,可以诊断糖尿病。

空腹血糖≥6.1(110mg/dl)<7.0mmol/L(126mg/dl)者,应做75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75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11.1mmol/L(200mg/d1)者可诊断糖尿病

(3)空腹血糖损害(IFG):

空腹血糖≥6.1且<7.0mmol/L,至少两次,75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7.8mmol/L(140mg/d1)。

(4)糖耐量减低(IGT):

空腹血糖<7.0mmo1/L,75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7.8但<11.1mmol/L。

7.糖尿病的治疗

(1)糖尿病治疗的目标:

要有效地治疗糖尿病,必须要先明确糖尿病的治疗目标,从而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糖尿病治疗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纠正高血糖和高血脂等代谢紊乱,促使糖、蛋白质和脂肪的正常代谢。

②缓解高血糖等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症状。

③防治酮酸症中毒等急性并发症和防治心血管、肾脏、眼睛及神经系统等慢性病变,延长患者寿命,降低病死率。

④肥胖者应积极减肥,维持正常体重,保证儿童和青少年的正常生长发育,保证糖尿病孕妇和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顺利分娩,维持成年人正常劳动力,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2)饮食治疗

控制饮食对糖尿病治疗十分重要。

轻症患者完全可以依靠控制饮食使血糖水平达标。

血糖的高低因胰岛素的分泌与进食物的多少和种类密切相关,因而饮食疗法是各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无论何种类型的糖尿病,病情轻重或有无并发症、采用何种药物治疗,都应该严格进行和长期坚持饮食控制。

在50年代以前,中外治疗方案均以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高蛋白质饮食为主。

据临床实践证明,这种饮食结构对糖尿病病人的胰岛功能并无益处,而高脂肪饮食还会加重糖尿病病人的血管病变,高蛋白饮食则会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增高。

目前提倡高碳水化合物量,降低脂肪比例,控制蛋白质摄入的饮食结构,对改善血糖耐量有较好的效果。

饮食疗法的具体内容如下:

①    饮食定时定量

根据年龄、性别、职业、标准体重[(身长-100)×0.9]估计每日所需总热量。

男性比女性每天所需热量要高约5%。

而年龄大小不同所需热量也有差异,一般是每公斤体重需要热量千卡数为青少年>中年人>老年人>,平均各高5%~10%每公斤体重/日。

而不同体力劳动者每天消耗能量也不同。

轻体力劳动者每公斤体重每日消耗30~35kcal热量;中等体力劳动者每公斤体重每天消耗35~40kcal热量;重体力劳动者每公斤体重每天需40kcal以上热量。

一般来说,孕妇、乳母、营养不良者及消耗性疾病应酌情增加,肥胖者酌减,使病人体重保持正常体重的5%左右,常可使病情得到满意控制。

②   合理调整三大营养素的比例

饮食中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素的比例,要合理安排和调整。

既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又要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

目前,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主张:

糖尿病病人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5%~60%;蛋白质摄入量不应超过每日总热量的15%。

以每日每公斤体重0.8~1.2g为宜。

发育期的青少年及孕妇、乳母或特殊职业者及其它合并症的病人可酌加至1.5g左右;每日脂肪摄入总量不能超过总热量的30%,以每日每公斤体重0.6~1g为好,如肥胖病人,尤其有血脂过高或有动脉硬化者,脂肪摄入量应视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③    饮食计算及热量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