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事故急救知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730961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事故急救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常用事故急救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常用事故急救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常用事故急救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常用事故急救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用事故急救知识.docx

《常用事故急救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事故急救知识.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用事故急救知识.docx

常用事故急救知识

常用事故急救知识

(一)有毒有害气体中毒时的急救

当发生有毒有害气体中毒事故时,应及时组织抢救,以便使中毒者及早脱离危险,保障其生命安全。

中毒时的急救措施,可按下列方法:

(1)立即将中毒者移至新鲜空气处或地表。

在搬运途中,如仍受到有害气体威胁,救援者和被救援者应佩戴急救器。

(2)将中毒者口中一切妨碍呼吸的东西如假牙、粘液、泥土除去,将领口敞开及腰带松开。

(3)使患者保暖。

(4)如果是一氧化碳中毒,中毒者还没有停止呼吸或呼吸虽已停止但心脏还有跳动,要立即给中毒者闻氨水解毒,并解开衣服,搓摩他的皮肤,使他温暖以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如果心脏也停止了,就要迅速进行体外心脏按摩,同时进行人工呼吸。

(5)如果是硫化氢中毒,在进行人工呼吸以前,要用浸透食盐溶液的棉花和手帕盖住中毒者的口鼻。

(6)如果是二氧化碳窒息,情况也不太严重,只要把他抬到新鲜风流中稍作休息后,就会苏醒。

假如窒息时间较长,就要进行人工呼吸。

在进行人工呼吸前,先要搓擦中毒者的皮肤。

(7)在救护中,急救人员一定要沉着,动作要迅速。

在进行急救的同时,生产安全事故救援工作领导小组必须立即指派医生赶赴现场救治。

(二)止血

止血是抢救伤员时的一项重要工作。

失血较多的伤员表现为脸色苍白,出冷汗,手脚发凉和呼吸短促,常有生命危险。

此时必须采取适当而有效的止血措施。

各种出血类型的特征和应采取的止血方法见表1。

(1)指压止血法

指压止血法是在伤口的上方(近心端),用拇指压住出血的血管。

此法是四肢大出血时的应急止血措施。

但是时间不宜过长。

在用此法止血的同时,还应准备随时换用其他止血方法。

表1止血类型及适用的止血方法

状态

出血特征

适用止血法

血液

颜色

出血类型

动脉出血

鲜红

以心脏跳动的频率脉动式地向外喷射

指压止血

加压包扎止血

止血带止血

静脉出血

暗红

缓慢而均匀地从伤口向外流出

加压包扎止血

毛细血管

出血

红色

如水珠状从伤口缓慢向外渗出,

多数情况下能自行凝固

包扎伤口止血

(2)加压包扎止血法

这种方法可用于全身各个部位,是最常用的有效止血法。

操作时,首先用已消毒的纱布或干净的毛巾布料盖住伤口,再用绷带、三角巾或布带加压缠紧,并将肢体抬高,也可在肢体的弯曲部位加垫,然后再用绷带缠紧。

(3)止血带止血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止血带将血管压住,达到止血目的。

可用于四肢大出血。

通常使用橡皮止血带,也可用大三角巾、绷带、手帕、布腰带等代替。

但不能使用电线或绳索。

利用止血带止血时,要注意下列事项:

1)每隔30~60分钟要放松一次止血带,如伤口仍在出血,可压迫伤口,过3~5分钟后,再将止血带重新缚好。

采取这种措施是为了防止肢体缺血坏死。

2)上止血带后要设立标记,标记上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以便及时放松止血带。

3)受严重挤压的肢体,当其严重缺血时,不能上止血带。

4)上止血带前,必须先在该处衬以绷带、布块等柔软物品,或将止血带绑在衣服外面,以免损伤皮下神经。

(三)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注意事项

1.有创口者应先止血、消毒、包扎,再固定。

2.固定前应先用布料、棉花、毛巾等软物,铺垫在夹板上,以免损伤皮肤。

3.用绷带固定夹板时,应先从骨折的下部缠起,以减少患肢充血水肿。

4.夹板应放在骨折部位的下方或两侧,应固定上下各一个关节。

5.大腿、小腿及脊柱骨折者,不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随意搬动,应临时就地固定

(三)触电伤员的急救

人触电不仅能导致局部烧伤,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形成全身性症状。

如不及时脱离电源,特别是高压电源,触电者可能因呼吸麻痹而停止呼吸,心室纤维性颤动或骤停而死亡。

对触电伤员的急救要点如下:

a)立即切断电源或将伤员自电源移开,使伤员尽快脱离电源。

但需要特别注意,在进行上述工作时,必须使用绝缘工具。

b)将伤员救下后,应将之移至新鲜风流处,如伤员呼吸困难或已停止呼吸,应使之平卧,为其解开衣领及腰带,尽快进行人工呼吸。

c)如伤员心音微弱或心脏已停止跳动,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挤压,这一工作应坚持到心脏恢复跳动或心脏停止跳动4小时之后。

d)对呼吸与心跳均停止的伤员,应同时作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并注射抢救药物。

e)对于局部电击伤口,应早作清创处理,但不宜包扎,以免腐烂和感染。

f)电击伤常造成深部组织坏死,较一般热烧伤更易引起破伤风,必须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g)对于电击伤员,还应检查有无其他损伤,以便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四)火灾烧伤急救

(1)烧伤急救就是采用各种有效的措施灭火,使伤员尽快脱离火源,尽量缩短烧伤时间。

(2)对已灭火而未脱衣服的伤员必须仔细检查全身情况,保持伤口清洁。

伤员的衣服鞋袜用剪刀剪开后移去,伤口全部用清洁布片覆盖,防止污染。

(3)四肢烧伤时,先用清洁冷水冲洗,然后用清洁布片、消毒纱布覆盖并送往医院。

(4)对爆炸冲击波烧伤的伤员要注意有无脑颅损伤,腹腔损伤和呼吸道损伤。

1.简介

2.修改部分

3.口对口或(鼻)吹气法

4.俯卧压背法

5.仰卧压胸法

  (五)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cpr),用于自主呼吸停止时的一种急救方法。

通过徒手或机械装置使空气有节律地进入肺内,然后利用胸廓和肺组织的弹性回缩力使进入肺内的气体呼出。

如此周而复始以代替自主呼吸。

原理:

人的心脏和大脑需要不断地供给氧气。

如果中断供氧3~4分钟就会造成不可逆性损害。

所以在某些意外事故中,如触电、溺水、脑血管和心血管意外,一旦发现心跳呼吸停止,首要的抢救措施就是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以保持有效通气和血液循环,保证重要脏器的氧气供应。

现场急救人工呼吸可采用口对口(鼻)方法,或使用简易呼吸囊。

在医院内抢救呼吸骤停患者还可使用结构更复杂、功能更完善的呼吸机。

方法

人工呼吸是指用人为的方法,运用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压力差的原理,使呼吸骤停者获得被动式呼吸,获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维持最基础的生命。

  人工呼吸方法很多,有口对口吹气法、俯卧压背法、仰卧压胸法,但以口对口吹气式人工呼吸最为方便和有效。

  

  

人工呼吸

 

  

 

口对口或(鼻)吹气法  

  

人工呼吸口对口吹气法

此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而且气体的交换量大,接近或等于正常人呼吸的气体量。

对大人、小孩效果都很好。

操作方法:

  

(1)病人取仰卧位,即胸腹朝天。

  

(2)首先清理患者呼吸道,保持呼吸道清洁。

  (3)使患者头部尽量后仰,以保持呼吸道畅通。

  (4)救护人站在其头部的一侧,自己深吸一口气,对着伤病人的口(两嘴要对紧不要漏气)将气吹入,造成吸气.为使空气不从鼻孔漏出,此时可用一手将其鼻孔捏住,然后救护人嘴离开,将捏住的鼻孔放开,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帮助呼气.这样反复进行,每分钟进行14--16次。

如果病人口腔有严重外伤或牙关紧闭时,可对其鼻孔吹气(必须堵住口)即为口对鼻吹气。

救护人吹气力量的大小,依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以吹进气后,病人的胸廓稍微隆起为最合适。

口对口之间,如果有纱布。

则放一块叠二层厚的纱布,或一块一层的薄手帕,但注意,不要因此影响空气出入。

俯卧压背法

    

俯卧压背法

此法应用较普遍,但在人工呼吸中是一种较古老的方法.由于病人取俯卧位,舌头能略向外坠出,不会堵塞呼吸道,救护人不必专门来处理舌头,节省了时间(在极短时间内将舌头拉出并固定好并非易事),能及早进行人工呼吸。

气体交痪量小于口对口吹气法,但抢救成功率高于下面将要提到的几种人工呼吸法。

目前,在抢救触电。

溺水时,现场还多用此法。

但对于孕妇、胸背部有骨折者不宜采用此法。

  操法作方:

  

(1)伤病人取俯卧、位,即胸腹贴地,腹部可微微垫高,头偏向一侧,两臂伸过头,一臂枕于头下,另一臂向外伸开,以使胸廓扩张。

  

(2)救护人面向其头,两腿屈膝跪地于伤病人大腿两旁,把两手平放在其背部肩胛骨下角(大约相当于第七对肋骨处)、脊柱骨左右,大拇指靠近脊柱骨,其余四指稍开微弯。

  (3)救护人俯身向前,慢慢用力向下压缩,用力的方向是向下、稍向前推压。

当救护人的肩膀与病人肩膀将成一直线时,不再用力。

在这个向下、向前推压的过程中,即将肺内的空气压出,形成呼气。

然后慢慢放松回身,使外界空气进入肺内,形成吸气。

(4)按上述动作,反复有节律地进行,每分钟14--16次。

仰卧压胸法:

    

仰卧压胸法

此法便于观察病人的表情,而且气体交换量也接近于正常的呼吸量.但最大的缺点是,伤员的舌头由于仰卧而后坠,阻碍空气的出入。

所以作本法时要将舌头按出。

这种姿势,对于淹溺及胸部创伤、肋骨骨折伤员不宜使用。

操作方法:

  

(1)病人取仰卧位,背部可稍加垫,使胸部凸起。

  

(2)救护人屈膝跪地于病人大腿两旁,把双手分别放于乳房下面(相当于第六七对肋骨处),大拇指向内,靠近胸骨下端,其余四指向外。

放于胸廓肋骨之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