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棉纺织行业年度授信政策指引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28788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07 大小:340.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棉纺织行业年度授信政策指引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中国棉纺织行业年度授信政策指引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中国棉纺织行业年度授信政策指引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中国棉纺织行业年度授信政策指引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中国棉纺织行业年度授信政策指引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棉纺织行业年度授信政策指引研究报告.docx

《中国棉纺织行业年度授信政策指引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棉纺织行业年度授信政策指引研究报告.docx(10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棉纺织行业年度授信政策指引研究报告.docx

中国棉纺织行业年度授信政策指引研究报告

 

中国棉纺织行业

年度授信政策指引研究报告

北京银联信投资顾问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正文目录

图表目录

第一章棉纺织行业概述

一、棉纺织行业的定义与范围

棉、化纤纺织及印染精加工,指以棉及棉型化学纤维为主要原料进行的纺纱、织布,以及用于织布和缝纫的线的生产活动。

根据中国统计局的范围界定,棉纺织行业(行业代码171)共包括两个细分行业,分别是:

棉、化纤纺织加工行业(行业代码1711)和棉、化纤印染精加工行业(行业代码1712),具体包含的内容为:

(一)棉、化纤纺织加工

指以棉及棉型化学纤维为主要原料进行的纺纱、织布,以及用于织布和缝纫的线的生产活动。

包括:

1.棉纱:

全部使用棉花纤维或掺用少量(5%以下)非棉纤维生产的纱;混纺纱:

主要品种包括涤棉(棉涤)纱、维棉(棉维)纱、腈棉(棉腈)纱等;

2.纯化纤纱:

主要品种包括涤纶纱、腈纶纱、人造棉纱、涤粘中长纱等;

3.棉布、混纺交织布、化纤布,包括:

衣着用布、装饰用布、产业用布及织物规格不同的平纹布(如市布、府绸等)、斜纹布(如卡其布、华达呢等)、缎纹布(如贡呢、贡缎等)、以及蚊账布、医用纱布、冷布、育苗布、帆布、棉布机生产的毛巾布等;

4.色织坯布:

主要品种包括线呢、条格布、元贡呢、劳动布、牛仔布、牛津布、色织府绸等;

5.棉缝纫线、化纤缝纫线;

6.在同一企业内进行的与上述产品生产活动相联系的精炼、漂白、染色、印花、轧光、起绒、缩水、树脂整理、防蛀、阻燃等工序的小整理加工。

(二)棉、化纤印染精加工

指对非自产的棉和化学纤维纺织品进行漂白、染色、印花、轧光、起绒、缩水等工序的加工。

包括:

1.印染布:

包括各类品种的漂白布、染色布、印花布以及手工印花布、印染帆布、漂白药纱布等;

2.大整理色织布:

指经过印染工艺全过程的棉色织布、混纺色织布、纯化纤色织布。

二、棉纺织行业的地位和发展现状

2010年1-11月,我国棉纺织加工企业数量达到了14609家,企业数量同比增加了4.13个百分点,行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另外,该行业资产总额达到了9773.37亿元,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也达到了14035.73亿元、689.11亿元,行业产能扩张趋势明显。

图表1:

2004年-2010年中国棉纺织行业各规模指标数据

单位:

千元、个、%

 指标

企业数量

资产总计

主营业务收入

利润总额

2004年

6851

430994727

464189641

11570540

2005年

9410

530592326

635120651

20140478

2006年

10690

636230632

798993423

27185666

2007年1-11月

12153

741552846

885948945

34086845

2008年1-11月

13050

806481556

1015770831

37518343

2009年1-11月

14029

867036044

1099678984

42709343

2010年1-11月

14609

977337481

1403572678

68910510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银联信

9月12日-13日,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中国棉纺织论坛,在新疆石河子举行。

会议认为,新疆棉纺织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全面提升棉纺织产业生产水平的时机已经到来。

我国棉纺织行业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结构调整的历史关键时期;国家新一轮大规模援疆,给新疆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样棉纺织行业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会。

在纺织经济发展相对成熟的援疆省市,要动员当地有实力的纺织企业到新疆投资建厂,加大针织、织布、服装、家纺、印染的投资,在新疆形成一条完整的纺织行业产业链,进而生产出高附加值的终端纺织产品。

会议上,石河子市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棉纺织名城”,也是全国第五家获得棉纺织名城的城市。

石河子是新疆区重要的棉花产区和纺织工业基地。

目前,石河子已建成投产和在建的棉纺织纺锭总规模近300万锭;预计到2010年年末,可形成年产棉纱20万吨、家用纺织品800万米、色织衬衣面料2000万米、毛巾8300吨、服装面料2000万米的生产能力。

会议期间,山东如意集团和韩国三星物产(香港)有限公司共同投资20亿元的“如意纺”产业化项目举行了奠基仪式。

山东如意集团拥有20个全资和控股子公司,是中国知名的创新型技术纺织企业,其自主研发的“如意纺”即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式纺纱技术,突破了产品档次和品质的高限,具有高效、低耗、节能、短流程的显著优点。

在石河子开建的“如意纺”产业化项目,包括年产600万米高档精纺呢绒项目,配套年产150万套高档西服项目,年产3000万米高档色织布项目,配套1000万件高档免烫衬衫项目。

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40亿元,利税9亿元,解决近5000人的就业。

石河子市政府和山东如意集团还共同设立了新疆如意超细羊毛科学研究院,利用生命科学和基因改良技术,培育中国超细毛羊。

我们认为,棉纺织业在发展的同时也表现出让人担忧的一面,特别是与国外先进企业对比,差距明显。

技术装备差距、信息化和快速反应技术差距、创新能力的差距凸现,加上粗放型扩张、市场竞争胡乱等问题存在,大大阻碍了行业的发展。

因此,加强产业升级,提高棉纺织科学技术进步,调整产业结构,进行创新能力培养是当务之急。

“十一五”期间,国家制定棉纺织行业规划,将给予棉纺织业很大的资金和资源投入,到“十一五”末,棉纺织90年代及国际水平的设备比重要达到65%,劳动生产率提高到55000元/人·年,精梳纱比重达到30%,无卷化率达到50%,无梭布比重达到70%,无结头纱比重达到70%,万元产值耗电比2005年降低10-15%。

棉纺织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二章2010-2011年中国棉纺织行业外部环境分析

一、经济周期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棉纺织行业是与消费密切相关的产业,我们通过对2004年-2010年中国GDP和棉纺织行业销售收入增速变动趋势关系分析,发现棉纺织工业与GDP增长趋势保持一致,相关性极强。

图表2:

2004-2010年中国GDP增速及棉纺织行业销售收入增速趋势对比

单位:

%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银联信

1-11月,我国工业生产向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进一步趋稳并好于预期,虽然受到物价因素影响但社会消费总体平稳,进出口数据超出了市场的预期,经济稳定向好的趋势继续保持。

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224亿元,同比增长18.4%,其中限额以上纺织服装类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4.5%,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6.1个百分点。

2010年前11个月,纺织服装全行业出口均取得较大幅度增长。

1-11月,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1866.2亿美元,同比增长24.2%,增速较前10个月加快1.3个百分点。

其中纺织品出口696.8亿美元,增长29.6%,较前10个月加快0.2个百分点,服装出口1169.4亿美元,增长21.2%,较前10个月加快1.8个百分点。

其中,11月,纺织品服装出口再现同比、环比双增长。

出口190.1亿美元,同比增长36.2%,环比增长6.8%。

其中纺织品出口70.7亿美元,同比增长31.8%,环比增长12.4%,服装出口119.4亿美元,同比增长39%,环比增长3.7%。

服装出口同比增速继续超过纺织品。

2010年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其中化纤行业投资额与新开工项目数都有较大幅度增长。

根据统计,2010年1-11月,纺织业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3508.08亿元,同比增长29.54%,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了20.01个百分点,比全国工业投资增速高6.84个百分点。

同期,新开工项目数为7612个,累计同比增长了8.82%,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5.05个百分点。

2010年1-11月化纤行业投资高速增长。

实际完成投资额累计同比增长49.30%,比上年同期增速提高63.6个百分点。

除化纤行业外,无纺布行业、棉纺、服装行业同期投资增长较快,但新开工项目数增速有所下降。

另外,在产业转移政策的指导下,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速高于东部地区,投资区域结构有所优化。

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的复苏提高了纺织行业景气度,进而带动了棉纺织行业向好发展。

但经济增长率已经由前些年两位数的“经济奇迹”开始步入“常规增长”时代,经济增速表现为“陡起平落”即经济软着陆进行时,预计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将开始步入新的周期。

因此未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经济波动也将更为平缓,为棉纺织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

棉纺织行业仍然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除了国外经济复苏不确定性增大会给行业出口带来风险之外,当前原材料价格波动明显,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加上人民币升值预期,也在不断挤压棉纺织企业的增长速度和盈利能力。

二、财政政策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12月27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京召开,部署2011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和方向。

2011年财政赤字将定在9000亿元的水平,比2010年10500亿元的规模减少1500亿元。

2010年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为2011年适度降低赤字规模奠定了基础。

2010年前11个月,全国财政收入76740.51亿元,已超过全年预算收入2810亿元。

粗略估算,全年财政收入有望超出预算收入达1万亿元,超收部分可能转入财政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用于安排来年支出。

另外,2010年年我国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大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都没有进行调整,仍然维持较高的出口退税率,延续着2009年的政策。

2010年12月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正式为2011年宏观调控确立基调,根据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需求,财政政策将维持原有的积极不变。

继续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对我国棉纺织行业的发展形成利好。

同时,纺织行业在《纺织行业产业转移指引》政策支撑和成本上升下开始向内陆城市转移。

在此过程中,承接转移的企业可以借助节能减排、产品和技术创新来引进财政资金,财政资金的支持将使得低耗能、技术含量好、产品差异化企业获得良好发展机遇。

三、货币政策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一)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加息对纺织行业影响有限

从2008年四季度开始,央行就开始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直持续到2010年三季度。

2010年四季度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提出“认真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意味着“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彻底退出。

2010年以来,央行已六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值得注意到是,此次利率调整方案中,对一年期以上存款利率上调幅度大于0.25个百分点。

其中,两年期和三年期存款利率均上调0.3个百分点,五年以上期存款利率上调0.35个百分点。

但是,此次货币政策调整对纺织服装化纤行业的影响有限。

纺织服装零售行业普遍资产负债率较低,加息对行业的利润水平影响有限。

货币政策调整对于纺织服装行业最大影响在于相当程度上左右未来棉价走势。

美联储、欧盟或者国内的流动性宽松都成为棉价上涨的关键因素之一,此次加息,对于控制未来国内流动性有作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未来棉价下跌的可能性,间接有利于纺织服装零售企业控制成本和提升效益。

(二)人民币升值促使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加快转型

2010年12月3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

1美元对人民币6.6227元,并创下人民币汇改以来的新高,全年已经累计升值3.01%。

中国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的利润率约为3%至5%。

根据2010年上半年对沿海地区制造业所做的压力测试,若人民币升值3%,沿海地区制造型企业将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困境。

中国将在较长时期内面临资产膨胀和人民币过快升值的风险,可以说人民币升值倒逼中国制造业必须加快转型。

纺织服装业为中国传统劳动密集型工业,纺织服装业出口一向占中国出口重要地位,以往以廉价劳工为主,令纺织服装业出口利润可观,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值率较低,约为美国的4.38%、日本的4.37%和德国的5.56%。

以往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产品大多数是技术含量低、单价低、附加值低的“三低”产品。

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发展正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以低工资报酬、高能源消耗以及高额出口退税补贴的方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加上原材料价格的全线上升,以及人民币汇率的快速升值压力,中国纺织服装业已经举步维艰。

而在汇率争端和贸易围剿中,未来中国面临的国际外部环境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中国纺织服装转型必须着力解决三大问题:

其一,转变中国经济发展对出口市场的过度依赖问题,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其二,必须把重心转移到推进纺织服装业升级上和技术升级上,避免中国经济锁定在低附加值、简单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上;其三,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问题上,除了企业的利润最大化选择外,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冲销外国对直接对中国投资产生的国际收支效应。

四、产业政策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印染企业综合能耗计算办法及基本定额》等60项纺织行业标准于2010年10月1日起实施。

本次报批的60项纺织标准为工信部和原国家发改委历年行业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部分项目,全部为推荐性标准,其中3项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其余57项为纺织产品方面的标准。

60项标准中,修订项目33项,制定项目27项。

在修订标准中,大多是执行近10年以上的标准,此次修订,一方面解决了标准老化的问题,另一方面满足了当前技术水平发展的需要,体现技术进步的原则,保持标准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新制定的标准主要是根据国内多年来生产实际情况和技术创新成果,以及行业管理的需要制定的,填补了国内空白。

60项标准中有3项采用了国际标准,其中1项修改采用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2项采用了国际丝绸协会(ISA)标准。

60项纺织行业标准中,主要涉及7个专业领域。

其中:

棉纺织印染9项、毛纺织15项、麻纺织7项、丝绸4项、针织11项、线带4项、纺织机械与附件10项。

节约资源和提升产品质量是纺织标准的核心内容。

60项纺织行业标准中着重强调了棉纺织印染、毛纺和纺机领域。

其中,印染行业强调节能减排,毛纺织行业重点是新型纤维开发应用,纺机领域主要是提升棉纺设备的技术水平和提高纺织企业的自动化管理水平。

棉纺织占据了我国纺织行业的大部分,印染和纺机决定了棉纺织行业节约资源、产品升级,60项标准从印染的节能减排和棉纺设备的技术水平两个角度,促进棉纺织行业升级更新、满足目前客户消费升级的需求,这对具备节能减排和新产品开发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发展良机,建议银行从这方面筛选潜力客户。

五、重大事件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一)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趋势强化

11月12日-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郑州召开全国纺织产业转移工作会议。

纺织服装产业转移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到了产业升级、调整转型的发展拐点。

近年来,受土地成本、能源成本、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和生态环境约束,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受到制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压力增加,东南沿海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步伐加快。

市场规律促使国内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兴起,但在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如何促进东中西部互动、解决增量与存量的矛盾、产品定位差异化的问题、转移所带来的环保问题、承接地区纺织服装产业配套性差及转移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则迫切需要政策的引导和帮助。

2010年7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关于推进纺织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下面简称《意见》)。

《意见》对因地制宜推进纺织产业转移、完善纺织服装产业承接环境、促进纺织服装产业层次提高等内容进行了要求和指导,体现了坚持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相结合、坚持发挥比较优势和优化区域布局相结合、坚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推动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我国纺织服装业的产业转移其实质是产业转移地区与承接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这种转移可达到产业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有利于产业升级。

转移中东部地区定位纺织服装高端制造业,纺织服装的研发设计、品牌营销、市场推广等生产性服务业和纺织总部基地的发展,是该地区行业今后发展的重点。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在于较低的人力成本与土地资源,中部一些地区还占有区位优势,这恰恰是东南沿海地区纺织服装企业产业转移所需要的。

中西部地区坚持以自身优势产业为依托,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将自身劳动力与能源优势同东南沿海地区的管理理念、品牌和营销实现对接的产业配套项目,发展前景广阔,银行应该重点关注;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产业转移的大趋势中,一些地区急于求成,所承接的转移只限于产业基础部分,造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这样的项目发展空间有限,投资回收有风险,银行应该加以警惕。

(二)棉花价格不断上涨加大纺企生产成本

2010年,棉花价格不断飙涨,不断刷新近10年来最高纪录。

国内328级棉现货从去年年初的15000元/吨一路攀升,9月加速上行,几乎天天创出新高,11月11日冲上31235元/吨的价格巅峰之后大幅跳水,一度跌到26000多元/吨,12月逐渐趋稳,保持在27000多元/吨。

一场百年一遇的暴雨引发了棉花价格的暴涨。

2010年7-8月巴基斯坦遭遇百年一遇洪灾,棉花减产近30%。

以此为导火线,引发了一场席卷全球的“棉花疯”。

如同蝴蝶效应一般,在集合多种因素之后,“棉花疯”越刮越大。

由于气候原因,2010年我国东部棉花主要产区受灾严重,造成大面积减产。

在棉花受粉时期,河北、湖北、安徽、山东等地阴雨天气严重影响了棉珠做桃质量和数量。

同时,中国南方多个省份遭遇了特大洪灾。

据预测,这次洪灾将导致中国棉花减产5%-10%。

此外,由于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棉花价格低迷,影响了棉农的种棉积极性,全国棉花播种面积大幅减少。

而金融危机过后,棉花需求量大幅增加,棉花产需之间就出现了缺口,从而促使了棉价的上涨。

棉花作为纺织服装业的重要原料,棉价上涨将引发多米诺效应,价格上涨的不仅是棉花,国际服装面辅料涤纶、化纤、聚酯纤维、人造棉、毛料等的价格也有了不同程度的上涨,给纺织服装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成本压力。

六、中国棉纺织行业外部环境综合评价

我们按照银联信的行业外部环境风险评价模型,分别从经济周期、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重大事件五个维度,对2010-2011年中国棉纺织行业的外部环境风险进行评分,结论如下:

图表3:

2010-2011年中国棉纺织行业外部环境风险评级

序号

评价内容

行业表现

风险评价

权重

1

经济周期对行业的影响

□行业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经济下滑已经严重波及到行业内部,致使行业经营状况有所恶化。

□行业与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关联,经济下滑对行业构成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程度有限。

□行业与经济发展关联不大,宏观经济变化对行业几乎没有影响。

□行业发展与经济有定的关联,宏观经济增长对该行业有一定的积极促进。

■行业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宏观经济增长带动该行业需求旺盛增长,行业发展趋势持续向好。

□5

□4

□3

□2

■1

20%

2

财政政策对行业的影响

□本年度出台的与该行业相关的财政政策几乎全是限制该行业发展的政策,对于行业未来发展极为不利。

□本年度出台的与该行业相关的财政政策大部是限制该行业发展,对行业未来发展构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本年度出台的与该行业相关的财政政策限制和鼓励参半,对行业未来发展既有促进的方面又有限制的作用。

■本年度出台的与该行业相关的财政政策限制少于鼓励,对行业未来发展既有促进和扶持的作用。

□本年度出台的与该行业相关的财政政策主要是鼓励和扶持政策,对该行业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行业发展前景十分明朗。

□5

□4

□3

■2

□1

20%

3

货币政策对行业的影响

□本年度出台的与该行业相关的货币政策以从紧的政策为主,将会极大的增加该行业内部企业的融资成本,对企业融资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

■本年度出台的与该行业相关的货币政策适度从紧,对行业内部企业融资构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本年度出台的与该行业相关的货币政策变化不大,对于未来企业融资几乎不会产生影响。

□本年度出台的与该行业相关的货币政策适度积极,有利于降低该行业内部企业的融资成本,对于行业发展构成利好。

□本年度出台的与该行业相关的货币政策比较宽松,国家已经明确对于该行业给予资金方面的支持,会对内部企业融资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行业发展前景十分明朗。

□5

■4

□3

□2

□1

20%

4

产业政策对行业的影响

□本年度出台的与该行业相关的产业政策主要是以限制为主,行业未来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本年度出台的与该行业相关的产业政策适度限制为主,对行业未来发展构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本年度出台的与该行业相关的产业政策变化不大,对于未来行业发展不会带来影响。

■本年度出台的与该行业相关的产业政策适度鼓励,有利于行业长期发展,行业未来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本年度出台的与该行业相关的产业政策主要以鼓励为主,国家已经明确该行业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点,行业发展前景十分乐观。

□5

□4

□3

■2

□1

20%

5

重点事件对行业的影响

□本年度发生了对行业影响极其深远的重大事件,对整个行业发展构成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本年度行业内比较风平浪静,没有发生对于行业构成威胁的突发事件。

■本年度发生了对行业影响极其深远的有利于行业长期发展的重大事件,如行业内产品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等。

□5

□3

■1

20%

行业外部环境评价:

(3)中度风险水平

-

100%

说明:

风险度分为5、4、3、2、1五个等级,其中5为高风险,4为较高风险,3为中风险,2为中低风险,1为低风险。

第三章2010-2011年中国棉纺织行业经营情况分析

一、行业整体经营情况分析

2010年,我国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其中化纤行业投资额与新开工项目数都有较大幅度增长。

除化纤行业外,无纺布行业、棉纺、服装行业同期投资增长较快,但新开工项目数增速有所下降。

另外,在产业转移政策的指导下,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速高于东部地区,投资区域结构有所优化。

在投资拉动下,2010年四季度,全国棉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稳定增长。

截止2010年11月末,中国棉纺织行业企业数量为14609家,企业数量同比增加了3.22%,行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资产总额占全部工业比重2004年以来逐年下滑,2010年降低到了1.72%,总额为9773.37亿元,同比增速为12.72%。

由此可见,虽然我国棉纺织行业产能进一步扩张,但其在全部工业中比重有所降低。

图表4:

2004-2010年中国棉纺织行业规模分析

单位:

千元、家、%

时间

企业数量

资产总计

企业数量

占全部工业比重

同比增长

资产总计

占全部工业比重

同比增长

2004年

6851

3.12

21.49

430994727

2.21

13.23

2005年

9410

3.54

37.35

530592326

2.2

23.11

2006年

10690

3.67

13.6

636230632

2.23

19.91

2007年1-11月

12153

3.75

13.92

741552846

2.17

18.86

2008年1-11月

13050

3.64

7.38

806481556

2

8.76

2009年1-11月

14029

3.32

7.5

8670360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