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欣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26014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散文阅读欣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散文阅读欣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散文阅读欣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散文阅读欣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散文阅读欣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散文阅读欣赏.docx

《散文阅读欣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文阅读欣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散文阅读欣赏.docx

散文阅读欣赏

散文阅读欣赏

散文阅读的考纲要求:

1、作品结构的分析,作品主题的概括。

2、作品体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

3、重要语句丰富含义的体会,精彩语句表现力的品味。

4、作品形象的欣赏,作品内涵的赏析,作品艺术魅力的领悟。

5、对作品所表现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评价。

6、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发掘。

7、对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探讨。

8、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一、语句题型

考纲要求:

重要语句丰富含义的体会,精彩语句表现力的品味

重要语句:

 位置重要——开头、结尾、过渡

  意义重要——揭示主题、表达感情

精彩语句:

品味赏析(修辞)

考题示例:

例:

08山东《歌德之勺》:

“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它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4分)

(1)通过寻访诗人生活过的实实在在的空间和遗留的器物,去接通(感受)歌德那颗伟人的灵魂。

答“通过用手抚摸一下诗人触摸的东西”,“去接通歌德那颗伟人的灵魂”也可。

(2)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答“上文谈的是年轻时阅读歌德作品的情况,通过这句话,转向下文对歌德故居的描述”这样的意思也可。

例:

08安徽《我与地坛》:

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

⑴运用拟人手法,通过“走下“”爬上“等词语将太阳人格化,生动形象;

⑵运用对比的手法,使日出与日落情景形成鲜明的对照,给人以深刻印象;

⑶运用前后对称的语言形式写景,给人以整齐的美感。

命题指向:

1.问含义

(1)句子之中往往有指代性的(瞻前顾后)、比喻性的(明晰本体)、对比性的(两者特点)或者特殊含义(结合语境)。

(2)探寻句子这样说的原因。

2.问作用

表达作用:

表达手法+表达效果(作者的情感态度)

文章结构:

承上启下、总起、总结

3.鉴赏句子:

表达手法+句子含义+表达效果(情感态度)二、结构分析

考纲要求:

作品结构的分析

所谓“作品结构”指文章内部的组织和结构、线索、脉络、层次与段落过渡照应、开头与结尾。

文章的结构往往体现了作者的思想,这里的思路是指作者写作时思维发展的线索,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都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一篇文章的结构是写作思路的体现。

而考题也是以要求考生分析思路为考查形式的。

考题示例——结构问题

(1)重庆《时间怎样地行走》文章是围绕人的成长与对时间的感受来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

(6分)

(2)江西《朦胧的敬慕》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

(6分)

(3)湖北《雾》本文以雾为线索展开,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

(6分)

(4)湖南《谈静》本文可分为三大部分,①~③为第一部分,④~⑤为第二部分,⑥为第三部分。

请分别从每个部分中找出一个合适的词语(每处2个字),概括出这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4分)

方法:

1.读、标2.概括3.合并

答题要点:

将文章分成几个部分概括段意,用“考题示例——筛选概括内容要点

(1)天津《敦煌》本文对敦煌的哪些描写再现了“最鲜活的历史”?

(4分)

(2)重庆《时间怎样地行走》文章描绘了“时间”的各种行走方式,请简要概括。

(6分)

(3)全国1《阳关古道苍凉美》根据文意,说说古阳关为什么闻名遐迩。

(4分)

(4)四川非延《我爱水》文中描述了什刹海四季变化的景色,请加以简要概括,井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分)

(5)安徽《我与地坛》文章第二段从哪三个方面表现“觉得我一个人跑出来已经玩得太久了”?

请简要说明。

(6分)

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词语加以串连。

答题要点:

注意理清题眼以下统领的几段文字,概括段意,分类罗列。

考题示例——插入性材料的作用

山东《歌德之勺》文章倒数第二段引用了恩格斯的一段话。

作者为什么要引用这段话?

这段话表达了恩格斯怎样的观点?

(4分)

答题要点:

作用是突出表现了……特征,与文章的某一主体意象作对比,衬托了……起铺垫作用,引起下文(或文末)的抒情、议论。

考题示例——笔墨分配

(1)山东《歌德之勺》作者在文章中为什么用较多笔墨描述歌德厨房中的那把炊勺?

(4分)

(2)全国2《马樱花》作者为何用了很多笔墨写过去“大院子里”的生活?

(6分)

(3)四川非延《我爱水》文章主要写什刹海,却又从“我爱水”写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请简要分析。

(8分)

(4)福建《吟风》为什么作答题要点:

对比、衬托、引起(多写主要作用都是为了和主题联系)

其他题型:

(1)提问方式:

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

为什么?

答题模式:

不能。

因为**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

(2)某一段的作用或者与某几段的关系

[2006年上海卷第12题]首尾两段在文中的作用和写作特点是什么?

请加以评析。

[2006年北京卷第20题]本文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书虫”形象。

你认为第一段和第二段对“书虫”的描写各有什么侧重?

这两段的内容四、作品体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

一、表达方式:

叙述、描写、议论、抒情

(一)叙述

1、叙述人称

①第一人称:

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②第二人称:

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③第三人称:

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2、叙述方式

①顺叙:

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②倒叙:

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③插叙: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④补叙:

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⑤平叙:

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二)描写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

①再现自然风光。

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

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

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

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从表达方式入手分析句意:

1、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

2、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起到例证的作用;

3、说明文中描写、文艺性笔调起到点染作品使之更加生动形象的作用。

4、夹叙夹议,记叙与议论交叉运用的写法,使文章在轻松活泼之中,阐发议论,读来饶有兴味,深受教益,文章中的记叙是为议论服务的,而议论又以记叙为基础,叙为议提供了事实依据,使立论有根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二、修辞手法

1.比喻: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

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

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

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

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

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

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8.对比:

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9.设问:

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10.反问:

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三、表现手法

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2、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3、先抑后扬,引发好奇,感情铺垫,引发好奇。

4、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5、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6、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

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7、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8、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9、渲染烘托,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

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

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比较一下,我们就可以发现二者的不同点:

渲染在于对某种事物的有意浓墨重彩式的描写;衬托却是通过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的描写,对该事物起到映衬作用。

二者也有相交叉的地方,那就是作者有时用渲染的方法意在起到烘托的作用;对用来衬托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用渲染的手法来描写。

10、联想想象,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四、结构安排

  布局谋篇的技巧:

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渡铺垫、设置线索;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理:

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记叙文常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景变化、思维逻辑顺序等来安排层次。

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时空为线索。

(1)记叙文(散文)的结构特点

①按时间顺序或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组织材料。

②按观察点的变换安排材料。

③按场面的安排安排材料。

④按材料性质归类安排结构。

⑤按作者认识的过程或感情的变化安排材料。

⑥按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作为行文线索安排材料。

2)议论文的结构特点

①按逻辑思维分,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

②按篇章结构分,常见的结构有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和总分式。

▲议论文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引申论证

从结构上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5、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6、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7、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深刻的用意。

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五、语言

1、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

2、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

3、运用了什么独特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

六、常见题型:

常见的表现手法题目除外,尚要考虑以下题型:

1、就文章开头的写法及作用命题

答题要点:

散文的开头段往往是引子,构思精巧,语言优美,一般属于景物或场面的描写性语段。

答写法可从①写作技法(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衬托等)②感官类型:

听觉、视觉、嗅觉,声、形、色、味③修辞手法三方面入手。

答作用:

①突出表现了……渲染了……②开篇扣题③作铺垫,引起下文关于……的议论(抒情,描写)。

2、关于语言鉴赏题。

答题要点:

可从①写作技法(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衬托等),②修辞手法,③感官:

听觉、视觉、嗅觉,④句式,⑤语言风格等几方面入手。

要结合例句说出其表达效果。

常见的语言修辞有对仗、拟人、比喻、夸张、对比、排比、反复等,其效果是准确、鲜明、生动、形象;

常用句式有长句短句、整句散句等,其效果是错落有致、音节和谐、便于诵读,琅琅上口等;

常见风格有豪放、婉约、清新、质朴、浓郁、飘逸、冷峻、雄奇、幽默等,其效果是符合作品的意境,便于抒发情怀,彰显审美个性,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等。

散文答题技巧提醒:

1、高考对表达技巧题的考查多是主观题,需要组织文字准确的表述。

表述可采用三段式:

技巧、内容、效果。

也就是运用了什么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果。

2、多角度,条分缕析。

有些文段所显示的表达技巧不只一个,所起的作用(效果)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尽的,而且高考题已取消了字数的限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条分缕析,答得更全面更详尽一些。

特别是在答赋分较高的概括性题目时,一定要设①②③等序号回答,这样清晰明白,显示了答题的深度和广度,也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3、用术语:

  一要熟记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表达技巧的名称,如动静相衬、以小见大、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托物言志、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直抒胸臆、烘托渲染、对比、象征、反衬等等;二要了解一些常用技巧的作用,比如比喻的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排比的作用是节奏鲜明,增强气势,便于抒情;第一人称真实,第二人称亲切,第三人称客观;三要了解一些常用程式,如体现了什么,强调了什么,强化了什么,营造了什么,表现了什么,还有深化了主题,点明了题旨等等。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出师表

两汉: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