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AM学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72550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3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MICAM学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MICAM学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MICAM学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MICAM学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MICAM学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MICAM学习.docx

《MICAM学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ICAM学习.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MICAM学习.docx

MICAM学习

MI 组 培 训 资 料

培训内容

一、        Aperture的核对方法。

二、        分孔图。

三、        外围图。

四、        拼图。

五、        MI第一页。

六、        MI第二页。

七、        流程图&参数控制要求。

八、        内层板制作指示。

 

出MI的两条原则:

1、        客户所有资料的内容都必须检查,不能漏。

2、        MI上所写的第一项都要有可靠的根据。

 

培训目标:

三个月内必须能独立发出一份newgerber.

 

Apertuer的核对方法。

A、           CAD/CAM资料的检查:

每份新资料(Newgerber)CAD/CAM房都会打印出一份CAD/CAM资料,MI须核对解压后的每个文件是否都能找到相关资料(如菲林、图纸、纸菲林、打印资料、网络文件)与其对应,若某个文件未找到对应资料,须找CAD/CAM房打印或在网上查。

以上有文件对应的资料为客户原装资料,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资料是CAD/CAM房通过genesis转化客户资料得来的,如Aperture入数,分孔资料(含钻孔菲林、优化钻孔资料等),此类资料没有文件名对应。

B、            Aperture的核对:

Aperture:

Gerber资料由两部分组成:

骨架和Aperturelist,骨架只给出图形的整体架构,每一部分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则由Aperturelist中的D-CODE给出。

Aperturelist(即光圈表)由D-CODE组成,D-CODE包含内容有:

大小、形状、(圆形R、方形S等)、方向(X、Y方向、角度等)。

Aperturer的形状参见图一~图四。

Aperturelist有三种给出方法:

全自动入数、半自动入数、手动入数。

全自动入数:

Aperture的全部信息及导入方法在gerber中均已定义好,读入gerber时,骨架和aperture会自动搭配好,此种入数一般为RS274格式,CAD/CAM房会在aperture中注明,Mi组不用核对aperture.但必须仔细检查菲林是否有不正常的地方及是否有APERTURESIZE为0MIL、1MIL、2MIL的情况(要通过viewmate找出出现在哪层的哪个地方);以及圆弧角度问题。

半自动入数:

APERURE的全部信息已按照规范定义好,但读入GERBER时,导入方法须人工介定,如*.PHO格式。

此咱APERTURE须MI组核对。

防止定义错及张冠李戴的情况。

手动入数:

APERTURE的全部信息都须CAD/CAM房手动输入。

此种APERTURE也须MI组核对。

核对APERTURE即检查客户提供的D-CODE与CAD/CAM房入的D-CODE的大小、形状、方向是否一致。

 

注意:

1)             检查APERRURE上的文件名和FILESIZE与NPD与邮件上的要一致,有问题提出来问有经验的工程师。

2)             对CADCAM房在APERTURE首页写的字“仅供参考、打不开”等,一定要在电脑上看一下文件内容(不能随便放过),由组长或有经验的工程师判断一下,再决定问客。

3)             对APERTURE里的文件内容要看懂,看明白(不可只看文件名),有好多信息都在里面,如孔的大小、孔的性质。

WKK的8561、12597、12578等在图纸上说明取消一些D-CODE。

核对时要找到该D-CODE对应位置并在MI上要指出取消内容,或让CAD/CAM重新做正确菲林。

4)             检查菲林的异常现象。

要检查客户设计有没有超能力。

对异常时,要先看CAD/CAM做的READJOB是否正确。

经CAM房主管签名没错时再问客。

5)             有网络文件时要求CAM房做网络检查,网络文件有问题时通知客户重上。

6)             有正负叠加层时,要通知CAM房做优化处理。

7)             注意surfacepologon(多意线)的情况,16738

C、钻孔的检查:

客户上的钻层资料经过CAD/CAM房处理后会产生钻层报告、钻层菲林(即圆点菲林)、分孔菲林(即HOLE菲林)。

在PACKAGE里面,钻层菲林有两张,一张是原装(通常与客户原始文件名相同),另一张是优化后的菲林(通常为原装钻带名后+opt)。

钻孔的检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叠孔、相交孔、近距离孔;

CAD/CAM房的钻层报告显示有叠孔(duplicatehole)、相交孔(touchinghole)、近距离孔(closehole),若钻层中出现以上三种情况,还会附上警告表(alarm)。

叠孔:

两孔中心在同一个位置(两孔孔径相同时)或一个孔包含在另一个孔之内(两孔孔径不同时)。

若两孔是同一咱也,CAD/CAM房会自动将0中的一个取消,即优化。

若两孔不是同一种孔,但孔性质(PTH或NPTH)是相同的,通常将较小的孔取消,若两孔的孔性质 不同,则需问客。

相交孔:

指两个孔之间交叉,此种情况通常需要在相交的尖角位加钻0.6mm(钻嘴直径)的孔以去除尖位,具体方法如下:

1、        相交弦长大于0.3mm时,两个须角各钻一个孔,钻孔中心在相交弦上;

2、        相交弦长小于0.3mm时,两个尖角连线中心钻一个孔;

3、        0.6mm的孔钻进尖负位5到6mil;

4、        若两孔中心很近,须负位小于5mil时,不用加钻孔。

加钻孔的原因:

1、        防止尖角位刺破D/F导致不能封孔;

2、        去除毛刺,避免孔内杂物影响外观(FR-4料时)。

警告表:

显示出现以上三种情况的孔信息,包含坐标、孔径、孔中心距等。

也坐标的用法:

用Viewmate打开钻层后,直接按“X”后输入X坐标,再按“Y”后输入Y坐标,即得到叠孔等出现的位置。

(注意不要重新定零点,因为CAD/CAM房已定好零点)。

(2)分孔图(Drilldrawing)与钻层(Drilllayer)是否一致:

注意检查四个方面:

孔径、孔数、孔类型(PTH或NPTH)、孔位置。

分孔图:

孔符号只示意大致位置,分了孔图上一般附有分孔表,分孔表中包含的内容一般有:

孔径、孔数、孔类型(PTH或NPTH)、孔径公差。

钻层:

一般包括两个部分:

孔坐标(如*.DRL、*.TXT文件)和钻孔报告,钻孔报告中一般饮食的内容有:

孔径、孔数、孔类型。

(3)孔径大小和公差:

我厂钻嘴(Drillbit)范围为:

最小0.25mm,最大6.55mm。

若有此范围之外的钻孔,太小时需考虑用激光钻孔(Laserdrill),激光钻孔直径为0.1~0.25mm,纵横比0.75:

1,内外层ring做5mil。

太大时需考虑锣孔(孔径公差大于+/-0.1mm时)或扩孔或二次锣孔(孔径公差小于+/-0.1mm时)。

注意检查孔径公差是否可以做到,做不到时需问客。

(4)扩孔和二次锣孔:

扩孔:

指用较小的钻嘴沿着孔壁一周将大钻出(通常用4.0mm钻嘴),由于要钻的次数极多,因此成本很高。

二次锣孔:

指用锣刀先锣出一个较小的孔,再将成品孔锣出。

成本比扩孔低很多,但比一次锣出要贵。

虽然扩孔和二次锣孔可将孔径公差控制在+/-0.05mm,但为了节约成本,需尽量问客将大孔孔径公差放松到+/-0.1mm。

 

二、分孔图的制作:

分孔图包括两部分:

图纸和分孔表。

图纸部分需注意以下内容:

1、        单元参考孔和MIDATUM必须是首钻孔(即首钻带内的孔)。

首钻带:

 开料后(双面板)或压板后做外层前(多层板)第一次钻孔所用的钻带。

2、        必须标单元参考孔和MIDATUM的孔对边值。

3、        若客户提供的钻层为单元形式,而又须以成品(Uppanel)形式交货,则成品图上需标注所有单元参考孔相对MIDATUMR的坐标。

4、        必须标注拼向。

5、        钻SLOT必须标注坐标。

6、        加钻孔必须标注坐标。

7、        若有大孔需锣出,需标注锣孔中心坐标。

8、        有多条钻带时,单元参考孔和MIDATUM必须选首钻带内的钻孔(不可是SLOT或锣孔);其余钻带必须标注每条钻带内的一个孔相对单元参考孔或MIDATUM的坐标。

9、        不可出现多种不同的孔使用同一种孔符号(不在同一条钻带内的孔,即使其他方面都相同,也算不同的孔)。

10、             分孔图上标注的孔坐标和钻层不一致时,需注明是“按钻层做”还是“以X孔为基准按图纸标数调整孔坐标”,若图纸上孔坐标与钻层内孔坐标不一致,客户要求按钻层做时,MI上不要保留该类坐标,以免引起CAD/CAM房、打带房误会。

三、外围图

A、外围图的检查:

1、标数是否齐全(含孔对边值);

2、标数之间是否矛盾。

3、图纸标数和CAD外围是否一致;

4、是否有部分外围难以制作,如:

锣坑太窄、内角半径太小(最小锣刀为0.8mm)、金手指斜边落刀位不够、V-CUT跳刀位不够等;

5、外围公差是否可以做到;

6、成品形式交货时,是否可以确定单元对成品的拼向;

7、是否有合适的管位孔;

管位孔的选择:

1)          最小管位钉为0.95mm,管位孔为NPTH时,管位钉需比管位孔钻嘴小0.05mm(重钻孔钻嘴需比重钻检测管位钉大0.2mm以上);管位孔为PTH时,管位钉需比管位孔成品孔径小0.05mm。

2)          最少需有两个管位孔(其中一个可以为SLOT,但SLOT的长轴方向需在孔中心和SLOT中心的连线上。

3)          管位孔需昼选择位于板角的NPTH(呈最大三角形排布);

4)          管位孔必须是首钻孔;

5)          尽量避免选用对称的管位孔;(若NPTH做管位会对称时,可选一个PTH作方向管位,大小为比成品孔径小0.2mm);

6)          有重钻时,需选取其中的一个孔做管位孔(作用:

防止漏重钻工序,因此,此孔名为重钻检测孔),若单元内的所有重钻孔均小于1.0mm,则需在生产PNL(即PANEL)板边加一个3.175mm的重钻孔;

7)          成品形式交货时,若单元内没有合适的管位孔,需在折断边加钻管位孔,(一般为3个)

若单元内线路较复杂,为节约积架(Fixture)成本,需加钻更多管位孔,注意每套管位孔相对成品内的单元位置需保持一致。

B、外围图的制作:

1、外围标数必须齐全,但尽量不要多标数以免彼此矛盾;

2、外围图纸尽量使用客户原装图纸,尽量不要重新画图(因为客户是按他所提供的外围图检查外围的;另外,若重新画图,会浪费较多时间);

3、成品交货时,需标注单元在成品内的拼向和单元参考孔相对MI DATUM的坐标;

4、有内角时须标注内角半径。

(BR位内角无要求时,MI注明:

(BR位内角不作要求);

四、拼图:

见附图五~附图七

A、开料:

1)板料开料:

由于板较商提供给我们的是大料,而大料尺寸太大,不适于在生产线上行板,需要将其切成生产线上便于操作操作的尺寸(生产PNL尺寸),不能太大(一般小于24’’X18’’),也不能太小(太小会影响生产线产能,一般要求双面板大于2.0平方英尺,多层板大于1.8平方英尺)。

开料时须选择利用率高的开料方法。

由两个或以上芯板(CORE)多层板不可开横直料。

多层板开料需留0.1’’的间距。

铝基板开料尺寸固定为12’’X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