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16年级古诗前60.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1952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5.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16年级古诗前6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小学16年级古诗前6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小学16年级古诗前6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小学16年级古诗前6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小学16年级古诗前6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16年级古诗前60.docx

《小学16年级古诗前6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16年级古诗前60.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16年级古诗前60.docx

小学16年级古诗前60

咏 鹅

【唐】  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注释】

①曲项:

弯着脖子。

歌:

长鸣。

②拨:

划动。

【参考译文】

鹅,鹅,鹅,弯着脖子对天高歌。

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拨动清清的水波。

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注释】

①晓:

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②闻:

听见。

啼鸟:

鸟啼,鸟的啼叫声。

③夜来:

昨夜。

④知多少:

不知有多少。

知:

不知,表示推想。

【参考译文】

春天来了,晚上睡觉特别香甜,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早晨醒来,到处听

到鸟儿的啼叫声。

昨天夜里似乎有刮风下雨的声音,花儿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注释】

①静夜思:

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②疑:

好像。

③举头:

抬头。

【参考译文】

皎洁的月光映照在窗前,地上好像铺了一层白霜。

头望着天上的明月,低头思念远方的故乡。

鹿柴  

【唐】  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注释】

①鹿柴(zhài):

柴:

通“寨”,用树木围成的栅栏。

②但:

只。

                   

③复:

又。

④返景(yǐng):

同“返影”,太阳将落时通过云彩反射的阳光。

【参考译文】

寂静的山中不见一个人,只听到一阵说话的声音。

太阳的一抹余晖返人深林,又照到林中的青苔上。

古朗月行(节选)      

      【唐】 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注释】

①呼作:

称为。

       

②白玉盘:

白玉做的盘子。

③疑:

怀疑。

         

④瑶台:

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参考译文】

小时候我不认识月亮,将它呼作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人的明境,飞到了天上。

江南

【汉乐府民歌】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注释】

①田田:

指荷叶茂盛的样子。

【参考译文】

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

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地嬉戏玩耍。

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游到了南,一会儿又游到了北。

          风

    【唐】 李峤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注释】

①解:

能够

②三秋:

晚秋,指农历九月。

③二月:

早春,农历二月。

④过:

经过。

⑤斜:

倾斜。

【参考译文】

风吹落了很多的秋叶 ,催开了早春二月的鲜花 ,吹过江,卷起千层高的大浪 ,吹入竹林,吹歪了万竿的竹子。

长歌行(节选)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

①葵:

“葵”作为蔬菜名。

          ②朝露:

清晨的露水。

③晞:

干。

                       ④布:

布施,给予。

⑤德泽:

恩惠。

                    ⑥秋节:

秋季。

⑦焜黄:

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⑧百川:

大河流。

⑨少壮:

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

 ⑩老大:

指年老了,老年。

【参考译文】

早晨, 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等待在阳光下晒干。

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

常常担心肃杀的秋天来到,花和叶都变黄衰败了。

千万条大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回来?

如果年轻力壮的时候不知道图强,到了老年头发花白,一事无成,悲伤也没用了。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

①赋得:

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

②离离:

青草茂盛的样子。

③一岁一枯荣:

枯,枯萎。

荣,茂盛。

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④远芳侵古道:

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

远芳:

草香远播。

侵,侵占,长满。

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

⑤晴翠:

草原明丽翠绿。

⑥王孙:

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

⑦萋萋:

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参考译文】

古原上的野草繁密茂盛,每年一度枯萎一度繁荣。

任凭野火焚烧也烧不尽,春风吹来又蓬勃地滋生。

远处的芳草侵伸向古道,翠绿的草色连接着荒城。

在此又送他乡游子远去,萋萋的芳草也充满别情。

池上

【唐】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注释】

①撑小艇:

用竹篙抵住水底使小船行进。

②莲:

诗中指白荷花结的莲蓬。

③解:

明白,懂得。

④踪迹:

行动所留下的痕迹。

⑤浮萍:

一种浮生在水面的植物

【参考译文】

一个小娃撑着轻便的小船,偷偷采了白莲急着回来。

却不懂得藏好自己的踪迹,船行水面,浮萍荡开,出现了一条清晰的水道,一时合不拢。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注释】

①谙:

熟悉。

      

②红胜火:

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③绿如蓝:

绿得比蓝还要绿。

【参考译文】

江南是个好地方,我熟悉那里的风景。

日出时,江边红花比火还红艳,春天里,一江绿水仿佛被蓝草浸染。

怎能让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

悯农

(一)

【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注释】

①悯:

怜悯。

这里有同情的意思

②粟:

泛指谷类。

③子:

指粮食颗粒。

④四海:

指全国。

⑤闲田:

没有耕种的田。

⑥犹:

仍然。

【参考译文】

春天种下一颗种子,秋收时可以收获万颗子粒。

四海之内并无闲置荒芜的田地,可是仍有农夫饿死。

悯农(其二)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注释】

①锄禾:

用锄头给禾苗除草。

②当:

正当。

③皆:

都。

【参考译文】

在盛夏的正午,农民顶着火辣辣的太阳锄地,汗水滴在庄稼地里。

可是谁又知道,碗中的每一粒饭都包含着农民的辛苦啊!

所见

【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注释】

① 牧童:

指放牛的孩子。

②振:

振荡。

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③林樾:

指道旁成阴的树。

④欲:

想要。

               

⑤捕:

捉。

⑥鸣:

叫。

【参考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注释】

①村居:

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②拂堤杨柳:

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③醉:

迷醉,陶醉。

④春烟:

春天水泽、草木等蒸发出来的雾气。

⑤散学:

放学。

⑥纸鸢:

泛指风筝,                

⑦东风:

春风。

【参考译文】

春光明媚的二月天,小草生长,黄莺展翅,杨柳沉醉在春烟之中,柔软的柳枝轻拂着堤岸。

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急忙趁着东风放起了风筝。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释】

①敕勒川:

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甘肃、内蒙一带。

川:

平川、平原。

②阴山:

一条山脉的名称,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北部,又叫“大青山”。

③穹庐(qiónglú):

蒙古包。

【参考译文】

阴山脚下啊,有个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蒙古包”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啊,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草低处啊,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释】

 ①鬓毛衰:

老年人须发稀疏变白。

 

 ②衰:

衰败、疏落。

 

 ③少小离家:

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

回乡时     

已年逾八十。

 ④无改:

没什么变化。

一作“难改”。

 ⑤相:

带有指代性的副词。

 ⑥相见:

即看见我;不相识:

即不认识我。

【参考译文】

 青年时离乡老年才归还,口音未变却已鬓发疏落容颜衰老。

村童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注释】

①鹳雀楼:

在原山西省永济县,楼有三层,传说鹳雀经常栖息于此。

宋朝以后被河水冲没。

②依山:

缓缓向山贴近。

③欲穷:

想要用尽,含有假设的意思。

④千里目:

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视力。

⑤更:

再,继续。

【参考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

①元二:

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

     ②使:

出使。

③安西:

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附近。

④渭城:

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⑤浥(yì):

湿。

                        ⑥客舍:

旅店。

⑦阳关:

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参考译文】

 渭城早晨的细雨,湿润了路上轻微的浮尘,客舍旁边一片青翠,嫩柳色绿清新。

劝您再喝完一杯酒,向西出了阳关,再也没有老朋友了。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①天门山:

位于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

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

②楚江:

即长江。

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③至此回:

长江东流至天门山附近回旋向北流去。

 回:

回旋。

 

【参考译文】

  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

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水天相接的远处悠然驶来,好似来自天边。

别董大

【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①董大:

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

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②曛:

昏暗。

③君:

指的是董大。

【参考译文】

   一望无际的黄云搞得日光昏昏,北风呼呼,雁声凄凄,大雪纷纷。

不必担心前边的路上没有知己,天下的人有谁不了解身怀绝技的董大您呢!

绝  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注释】

①迟日:

指春天。

②泥融:

春日来临,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③鸳鸯:

一种漂亮的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参考译文】

   春天的阳光和煦温暖,大自然一片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春风吹来,带着花草的清香,河滩上冰雪融化,泥土变得潮湿而松软,引得燕子飞来含泥筑巢,温暖的沙子上还偎依着一双双的鸳鸯。

绝  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

①西岭:

西岭雪山。

②千秋雪:

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③东吴:

古时候吴国的领地。

 

④万里船:

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参考译文】

   两只黄鹂在空中鸣叫,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开来的船只。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注释】

①发生:

催发植物生长,萌发生长。

 ②潜:

暗暗地,静悄悄地。

③野径:

田野间的小路。

           ④红湿处:

指带有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⑤花重(zhònɡ):

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⑥锦官城:

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

三国蜀汉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

后人又用作成都的别称。

也代成都。

【参考译文】

这一场雨就好似选好时候,正当春天万物生长之时就随即降临。

细雨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来到,它默默地滋润万物,没有一点声音。

雨夜中,田野间的小路黑茫茫,只有江中渔船上灯火独自明亮着。

要是早晨起来看看,锦官城里该是一片万紫千红吧!

江   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注释】

①绝:

绝迹。

鸟飞绝:

天空中一只鸟也没有。

②径:

小路。

③踪:

踪迹。

人踪灭,没有人的踪影。

          

④蓑笠(suōlì):

蓑衣,斗笠。

蓑笠翁:

披蓑衣、戴斗笠的老头儿。

 

【参考译文】

 很多很多山上没有鸟飞,千万条道路上看不到人影,只见一只孤独的船里,有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人,独自在那寒冷的江上钓着鱼。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

①山行:

在山中行走。

       ②斜:

此字读xiá,为倾斜的意思。

③寒山:

深秋季节的山。

④深:

另有版本作“生”。

(“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处;“生”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

⑤车:

轿子。

             ⑥坐:

因为。

⑦霜叶:

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⑧枫林晚:

傍晚时的枫树林。

⑨红于:

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参考译文】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

①清明: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

②纷纷:

形容多。

③欲断魂:

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④借问:

请问。

⑤杏花村:

杏花深处的村庄。

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

【参考译文】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

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①题西林壁:

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②横看:

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③各不同:

各不相同。

④不识:

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

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⑤缘:

因为;由于。

此山:

这座山,指庐山。

【参考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江上渔者

【宋】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注释】

① 渔者:

捕鱼的人。

② 但:

只。

爱:

喜欢。

③ 鲈鱼:

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 味道鲜美的鱼。

 生长快,体大味美。

④ 君:

你。

一叶舟:

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⑤出没:

若隐若现。

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参考译文】

江上来来往往无数人, 只知喜爱鲈鱼之鲜美。

 请您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小池

【南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

①泉眼:

泉水的出口。

惜:

吝惜。

②照水:

映在水里。

晴柔:

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③尖尖角:

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④上头:

上面,顶端。

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参考译文】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南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①晓出:

太阳刚刚升起。

②净慈寺:

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③林子方:

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④毕竟:

到底。

⑤四时:

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⑥接天:

像与天空相接。

无穷:

无边无际。

⑦无穷碧:

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⑧别样红:

红得特别出色。

【参考译文】

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

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墨梅

【元】 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流清气满乾坤。

【注释】

①墨梅:

用水墨画的梅花。

②吾家:

我家。

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

③洗砚池:

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④个个:

朵朵的意思。

⑤淡墨:

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⑥痕:

痕迹,留下的印记。

⑦流:

有流传、流布之意。

有很多版本皆作“留”。

⑧清气:

梅花的清香之气,此处暗喻人之清高自爱的精神。

⑨满乾坤:

弥漫在天地间。

满:

弥漫。

乾坤:

指人间天地间。

【参考译文】

这画仿佛是从我的洗砚池边生长的是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笔后淡墨留下的痕迹而没有鲜艳的颜色,因为它并不需要别人去夸许它的颜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充满在天地只间。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

①石灰吟:

赞颂石灰。

吟:

吟颂。

②千锤万凿:

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

千、万:

指撞击次数多,不是实指一千一万。

锤,锤打。

凿,开凿。

③若等闲:

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若:

好像、好似;等闲:

平常,轻松。

④浑:

全。

⑤清白:

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人间:

人世间。

【参考译文】

(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

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①咬定:

咬紧

②立根:

扎根。

破岩:

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③千磨万击:

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

坚韧:

坚强有力。

④任:

任凭,无论,不管。

尔:

【参考译文】

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

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

①游子:

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②吟:

诗体名称。

                           ③临:

将要。

④意恐:

担心。

                              ⑤归:

回来,回家。

⑥寸草:

小草。

这里比喻子女。

寸草心:

指子女的心意。

⑦报得:

报答。

⑧三春晖:

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

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参考译文】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①柳:

柳树。

                            ②裁:

裁剪。

③绦(tāo):

用丝编成的绳带。

丝绦:

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④碧玉:

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颜色如碧绿色的玉。

⑤妆成:

装饰,打扮。

                    ⑥一树:

满树。

一,满,全。

⑦二月:

农历二月,正是初春时节。

        ⑧似:

好像,如同,似乎。

【参考译文】

像碧玉一样梳妆成的高高柳树,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

的丝条。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

风恰似剪刀。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

①九月九日:

即重阳节。

                ②忆:

想念。

  

③独:

独自。

                          ④异乡:

他乡。

   

⑤茱萸(zhū yú):

一种香草,即草决明。

 

【参考译文】

我在异乡做客人的时候,每遇到佳节良辰时总会思念起家乡。

虽然

我人在他乡,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阳节,我想故乡的亲人兄弟们都会登

高望远,佩戴茱萸,这时他们会发现少了我一人不在。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①香炉:

指香炉峰。

                     ②川:

河流,这里指瀑布。

③紫烟:

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④遥看:

从远处看。

                     ⑤挂:

悬挂。

⑥直:

笔直。

三千尺:

形容山高。

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⑦疑:

怀疑。

           

⑧九天:

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

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参考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

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

泻落到人间。

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①踏歌:

民间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②桃花潭:

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

③深千尺:

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

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④不及:

不如。

 

【参考译文】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即使桃花潭水

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①之:

往、到达。

                         ② 广陵:

即扬州。

③辞:

辞别。

                             ④下:

顺流向下而行。

⑤烟花:

形容柳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