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特效行业投资机遇展望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16471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视特效行业投资机遇展望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影视特效行业投资机遇展望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影视特效行业投资机遇展望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影视特效行业投资机遇展望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影视特效行业投资机遇展望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影视特效行业投资机遇展望分析报告.docx

《影视特效行业投资机遇展望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视特效行业投资机遇展望分析报告.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影视特效行业投资机遇展望分析报告.docx

影视特效行业投资机遇展望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7年7月

 

正文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1.影视特效行业基本介绍:

1.1影视特效主要流程

影视视觉特效(VFX),主要是指对真人拍摄的镜头进行处理以及通过计算机合成全新的虚拟场景。

按照时间划分,影视视觉特效可分为四大阶段。

特效技术研发:

属于筹备阶段,主要包括各类软件技术研发、场景、流体、角色、生物等方面的研发,整体特效拍摄方案的制定、动态预算、分镜故事版绘制和概念设计等。

前期概念设计:

主要是特效场景、CG物体等完全或者主要依靠电脑特效技术的物体的概念设计,由概念设计师根据导演的想法做出概念设计图和Previz预览。

Previz是在正式拍摄之前将拍摄内容简单制作一遍,用低模、简单动画展示出演员走位,取景、摄影机角度,摄影机运动等大方向,供导演、摄像指导等人拍摄时参考。

它不仅将飘渺的创意具体化,而且确保了拍摄和后期制作的效率。

现场视效拍摄:

主要分为物理特效和数字特效。

无论是哪种特效,都要比一般常规的拍摄镜头复杂,虽然目前数字特效的使用越来越多,但是仍有很多镜头非常适合使用物理特效来完成,如特效组运用模型、动物机器人技术、烟火制作技术等其他传统技术拍摄镜头等。

数字特效比较复杂,它解决了很多物料特效和常规拍摄无法实现的场景,数字特效渗入到影视生产的方方面面,从剧本的创作、策划到前期的摄影、臵景、道具,到后期的合成、剪辑,无处不发挥着它巨大的功力。

特效制作:

大致流程如下——I/O数据制作、模型环节、贴图环节、数字绘景、跟踪匹配、绑定、动画、特效、灯光渲染和合成等。

图1影视特效流程图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并不是每一部影片都严格按照上述流程执行,而是根据影片的不同需求,选择合适的几个环节。

绝大多数情况下,一部影片的特效制作会由多家特效公司完成,不同的公司可能只负责完成其中的一个环节工作。

1.2影视特效公司的核心技术

影视特效技术目前已进入CG时代,计算机技术的爆发是特效行业进入全新时代的主要原因。

目前特效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护城河是数字资产的积累,即这次做完特效后,下次遇到类似的特效镜头可以重复使用。

图2特效行业发展里程碑

1.3特效行业特点:

人力成本占比最高,公司核心是人才

特效的主要成本包括人力成本(占比超过60%),软件成本(占比10%-20%)和硬件成本(占比20%-30%)。

高人力成本占比的最主要原因是特效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技术、管理人才的储备。

以Framestore公司为例,公司十分注重对顶尖人才的招聘与培养,因此每年人力-本甚至会高达70%-80%。

图3特效行业成本结构

2.影视特效产业的潜在投资机会(宏观行业角度)

2.1回归分析角度:

成熟市场高特效投资显著拉动票房,中国市场尚不成熟,未来精品影视内容可期

高额的特效投资会正向影响票房的增长,且成熟市场效果更为显著(由回归的R2解释)、票房拉动效果更为强劲(由回归的斜率解释)。

我们选取近10年代表性影片,分别对:

(1)中美典型高特效投入电影(以美国为主)的特效投入与票房收入;

(2)中国历年票房头部电影的特效投入与票房收入进行回归分析。

注:

特效投入根据总投入×特效占比计算得到,无法获得特效占比准确数据的,根据同业标准估算,好莱坞通用标准60%,中国电影玄幻类35%、剧情类10%)在成熟市场(图4),回归结果显示加大特效投资,会显著的正向影响影片的票房收入。

具体数值为每增加1美元特效投入相应增加5.77美元的票房收入。

同时,对比中国市场来看美国电影市场的拟合精度更高,表明在此市场特效投入与影片最终的票房关系显著。

图4中、美典型高特效投入电影回归结果/高斜率,高R2(亿美元)

在中国市场(图5),回归结果显示加大特效投资,虽然也会正向影响影片的票房收入,但每增加1亿美元特效投入相应的仅增加3.66亿美元的票房收入,特效的投资回报低于美国。

同时,更低的拟合精度表明中国影视市场在特效拉动票房机制尚不成熟。

图5中国票房收入头部电影特效投入回归结果/低斜率、低R2(亿美元)

总结:

从回归结果对比来看,当前更多的中国影片仍是选择较为保守的低投资制作+力求博取高票房的策略,主要是由于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40%的过高增速,带来了非理性风险投资的涌入。

但伴随着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增速的大幅回落,投资人趋于理性化,携手《捉妖记》、《寻龙诀》等精品高特效影片良好的票房表现。

我们预测未来中国影视市场会出现更多的高投资、高特效精品。

2.2市场容量角度:

中国电影市场潜在增长空间为加大特效投资提供可能

高增速+大规模保证了中国电影市场的潜在增长空间,潜在增长空间为加大影片初始投资提供了可能。

对比中美两国市场,2010-2017年,中国电影市场年复合增速CAGR达26.8%,远高于处于成熟市场的美国(CAGR1.2%)。

而从绝对值上,2017年预测中国电影市场将达546.2亿,接近美国113.5亿美元。

图62011-2017E中国电影市场规模

图72011-2017E美国电影市场规模

2.3制作方角度:

国产影视剧低成本、低特效、高利润模式难以继续

国产影视剧近年来出现了低成本、低特效却能带来高利润的现象。

对比海外成熟市场,我们预测该模式难以长期持续。

2016年电影市场的增速回落,国产头部影片票房贡献的下滑,都初步表现出了观众对精品内容的要求更为苛刻。

从成本分析,头部国产电影、电视剧的制作成本均远低于成熟市场的美国。

图8头部美剧单集制作成本远超中国(万元)

图9头部美国电影单集制作成本远超中国(亿美元)

表1中、美头部电视剧制作成本

从投资比例分析,中国影视剧中特效投资占比仍较低。

美国韩国等成熟市场,特效占比会达到50%-60%,而中国目前特效投入占比最高的捉妖记也仅为43%。

此外,导致中国影视剧特效占比偏低的另一原因是演员片酬占比过高,在尚未成熟的国内市场,明星演员会保证一定的收视,因此议价能力更强挤占了特效预算。

图10中国影视剧演员片酬占比偏高

图11中国影视剧特效投入占比偏低

从利润率分析,国产头部影视剧的利润率远高于成熟市场的美国。

(1)电视剧板块:

2015、2016年头部电视剧毛利率可以达到200%,而头部美剧《权利的游戏》经测算的毛利率约为67%(估算方法——根据HBO年报,2015年美国观看《权利的游戏》的观众为2020万,平均每人付费15美元,总收入约3亿美元;平均每集成本1000万美元,10集共计1亿美元);

(2)电影板块:

按照(票房-投资)/投资计算,2015、2016年中国头部电影利润率高达600%-800%,而按此方法计算的国内热门好莱坞影片《金刚狼3》、《星际穿越》的利润率仅为245%、233%。

图122010-2016中国头部电视剧利润率

图132012-2016中国头部电影利润率

(3)A股、美股上市公司:

选取各国龙头上市公司,A股上市公司影视剧板块的毛利率均保持在40%-55%,而美国上市公司影视剧板块EBITDAmargin显著低于中国(注:

EBITDAmargin在15%-20%,对应毛利率约为30%)。

图14A股、美股上市公司影视业务毛利率/EBITDAmargin对比

2.4观众角度:

对精品内容的追逐倒逼影视剧投资改革

线下:

头部电影贡献票房下滑,对海外高特效电影的追逐增加。

比较2015、2016年内地电影市场,虽然票房过十亿的电影数量增加,但前十名电影贡献的总票房却出现了下滑。

图152012-2016前十名票房总贡献(亿元)

图162012-2016年过十亿票房电影数量(部)

相应的,2016年海外特效影片在排名前十的影片中票房占比显著提升至43.5%,对比2015年的34.1%。

在线下的院线市场,观众对高特效、精品内容的热情正在上升。

表22015、2016头部影片票房对比

线上:

视频付费崛起拉动精品网剧内容的制作,有望同时拉动网剧行业特效投资。

对标美国,精品美剧(如CBO电视台的《权利的游戏》)受益于互联网行业的爆发,正在成为美国视频付费内容的新趋势。

中国也出现了类似的趋势,比如高特效网剧《鬼吹灯》吸金能力明显。

因此未来在线上领域,抢占用户的方式是依托精品内容,相应的付费网剧/电视剧的特效投资也会有所增加。

图17Netflix的高速增长——美国付费视频正在成为新趋势(对比传统好莱坞电影)

3.从Framestore、Technicolor、Larson看特效公司

3.1特效公司发展史

Framestore成立于1986年,是欧洲最大的视觉特效与电脑动画工作室,业务分布在英国、加拿大及美国地区。

主营业务涉及电影、电视广告和数字内容、户外数字广告、电视、动画行业的电脑合成(CG)和视觉特效(VFX)制作,以及包括主题公园视觉特效、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的应用科技等业务。

Framestore曾凭借电影《黄金罗盘》赢得了2008年的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并在2009年凭借《蝙蝠侠前传2:

黑暗骑士》再次获得提名。

近两年在中国上映的电影中,《波斯王子:

时之刃》、《诸神之战》、《大侦探福尔摩斯》、《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乃至《阿凡达》等,都有Framestore的贡献。

图18Framestore的发展里程碑

Technicolor集团(原汤姆逊集团)拥有百年历史。

公司是制片、后期制作以及向内容创建商、网络服务供应商和广播商提供服务的领先供应商。

Technicolor是世界上最大的影片处理商之一,总部位于法国伊西莱穆利欧,业务分布法国、美国、英国、印度。

主营业务涉及电影制片、视频声音后期制作、特效(VFX)和虚拟现实制作。

近年在中国上映的电影中,《大闹天宫》、《怪物史莱克4》、《阿凡达》等,都有Technicolor的贡献。

图19Technicolor发展里程碑

LarsonStudios是一家提供全方位服务的音频制作公司,专门从事高分辨率电视,电影和多媒体的数字混合,以电视剧后期音频制作为主。

公司的两个ADR/Foley舞台,音频脱硫间,编辑套件和八个剧院式5.1/7.1环绕组合工作室都由艾美奖获奖混音器配备,采用AVIDProToolsHDX技术。

公司在好莱坞中心地带的两个10,000平方英尺的标志性建筑每一个都有两层主要的大堂。

工作室有10个在洛杉矶卡尔弗城。

其制作的电视剧中有《女子监狱》、《冰雪暴》、《海军罪案调查处》、《X档案》、《非常卧底》、《指定幸存者》等,综艺《荒野求爱》、《基和皮尔》等,电影《凶邻》、《少年托洛茨基》等。

图20Larsonstudio发展里程碑

3.2特效公司财务摘要:

Framestore、Dexter、数字王国

特效行业由于高成本的特点,顶级特效公司净利润率仅在5%-15%左右,毛利率在多处在15%-30%。

如下图中,我们统计了欧洲、韩国、中国的三大主流特效公司在年报中披露的财务数据。

图21Framestore营收/净利润变化(百万英镑)

图22Framestore毛利率/净利率变化(%)

图23韩国Dexter营收/净利润变化(百万元)

图24韩国Dexter毛利率/净利率变化(%)

图25数字王国(VFX业务)营收/净利润(百万港元)

图26数字王国(VFX业务)毛利率/净利率变化(%)

3.3中国特效公司布局

表3中国特效公司(分支)汇总

表4历年奥斯卡最佳视觉特效奖获奖名单及特效公司

3.4以史为鉴:

从R&H的破产与Pixomondo的转型看特效公司商业模式

影片特效项目制的时间不确定,高成本人力空档的风险无法对冲是当前特效公司商业模式的主要缺陷。

美国知名特效公司R&H在完成《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特效制作,并在获得当年奥斯卡最佳视觉特效奖后却随即宣布破产,该案例充分暴露了当前特效公司商业模式的缺陷。

图27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逼真特效

图281992年成立的R&H特效工作室宣布破产

(1)破产原因:

固定价格竞标模式+项目时间不确定,导致特效公司通过项目获得的现金流难以匹配高昂的人力成本

目前好莱坞的特效行业仍采用“固定竞标模式”——即影片开拍之前,影片投资方便已经与特效公司签订了价格、工期均已确定的合约;并且,特效制作合约的价格是按照“镜头数量”而非“耗费时间”进行计算,一般为500个镜头/US$10M。

但伴随着电影拍摄,电影镜头常常会在各个阶段增减删修,导致越来越多的返工出现;同时,一旦遇到电影拍摄进度落后或延迟上映,特效公司的结案和付款期限也会随之后延,从而影响特效公司的下一个项目,产生资金缺口带来连锁反应。

图29特效公司传统商业模式的缺陷(以R&H破产为例)

(2)商业模式的改进:

基于全球化、分散风险思想下的Pixomondo的转型

跨时区云协作实现7×24h制作,解决了特效项目短期需要大量人力的难题。

传统特效公司为了能在竞标中承诺在有限的拍摄期间内完成巨额任务而不得不长期储备大量人力,而高昂的人工成本往往会拖垮公司。

借助先进的协同创作和云渲染功能,来自美国、欧洲和亚洲的动画师们可以合作处理同一个特效镜头,极大的提高了效率。

以电影《雨果》为例,Pixomondo公司跨时区、全球协作,一个镜头可能在洛杉矶开始处理,美国员工下班后,工作随即被顺利移交给中国上海/北京的Pixmondo团队,然后再移交给德国柏林和法兰克福的团队,最后交还给北美团队。

图30Pixmondo全球云协作

特效工作的分包:

顶级的特效公司可专门承担项目监督工作和部分高精尖特效制作工作,并将其他特效制作工作分包给人力成本更低的地区的办公室,以减少人力成本的负担。

当一个项目到手之后,不需要安排公司大量的特效师开展工作,只需在专业的分包平台上将项目进行分包,分包给经过筛选的特效工作室,并通过协同创作工具实时对项目进行监督。

不储备大量人才,只需把控安全、质量、周期等问题即可。

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项目承接:

将代表巨大工作量的一个复杂特效分拆成不同的环节放臵在互联网平台,擅长不同领域的特效公司可以有选择的承接任务,有效解决特效公司面临的时间断档、人员闲臵、资金短缺问题。

4.影视特效行业的投资机会(微观公司角度)

4.1中国特效公司地处亚洲时区,受益特效制作全球化趋势

24h全球分工合作将是特效行业未来趋势,中国地处亚洲时区,是欧美公司开设分部时的重要选择。

(1)全球化趋势:

当前特效镜头的制作由于技术复杂、细节修改繁琐、影片拍摄周期短的特点,特效公司需要在短期内耗费大量人力完成单个项目。

全球化24h办公大幅提高了短期内的生产效率,互联网云技术的普及也使得该想法得以实现。

因此未来特效产业的全球化将是必然趋势。

与此同时,大型特效公司为了在内部通过不同地区人员流动来分散风险,

(2)亚洲时区是独特优势:

24h办公的必要条件是全球的办公室要与欧洲、美国时间分开覆盖,因此在亚洲时区开设办公室将是未来趋势(目前Pixmondo、PrimeFocus已在中国开设亚洲办公室)

图31特效产业覆盖亚洲时区的原因

4.2技术细分化,低端特效环节由低成本人力承担

与全球化发展相伴的是特效制作主体的专业化和精细化,中国低成本人力可加入部分特效环节的制作。

(1)中国具有低人力成本优势

图32特效行业中国/欧美人力成本对比(元)

(2)特效细分化,专一化是趋势

电影《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的特效设计来自中、日、韩、美多个国家的公司,影片中油光水滑的蛇妖便是出自洛杉矶的一家特效化妆公司;“云海西国”市场和“骷髅军团”分别来自美国、韩国的公司Dexter;影片中孙悟空的金箍棒在唐僧四周画出一个圈,这个特效镜头由中国特效公司MORE设计。

图33《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云海西国特效来自美国公司

图34《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骷髅军团特效来自韩国Dexter

不同特效公司拥有各自的特色和优势,有的擅长皮毛、有的擅长水、有的精于机械等,特效制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很多不同的公司专门精耕某些特色领域,对于影视剧项目来说,难点便是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佳的资源配臵方式,以及如何统筹协调不同公司达成最终目标。

相比之下,好莱坞大片的优势在于有统一的工业体系,即使像《阿凡达》有一百多家特效公司,也是由一家控制公司对项目进行统筹协调。

5.中国特效市场规模测算

我们预测2017年中国影视特效市场规模约为66亿元。

其中电影板块24.2亿,电视剧板块8.2亿,动画板块12.15亿,网路剧板块21.5亿。

基本逻辑:

(1)电影板块,影片投资者认为中国电影市场尚未成熟,为提高票房仍需加大特效投资,因此我们按照中国票房收入头部电影的特效票房回归拟合对特效市场规模进行预测,非头部电影特效投入我们按不变进行估计。

(2)电视剧与动画板块,由于缺少样本与相关披露数据,我们选择偏保守的估算方式,仍采用2015年的数据。

(3)网剧板块,同样缺少样本与相关披露数据,但2016年《鬼吹灯精绝古城》开启了网剧精制作的先河(总投资6000万,特效投资约3000万),付费视频亦迅速崛起,因此我们对网剧板块的特效投资呈乐观态度,较15年规模有较大提升。

图352015年中国特效行业市场规模(亿元)

5.1头部电影特效市场规模

2017年中国电影票房市场将达到79.2亿美元(546.2亿元),其中2015、2016年国产影片票房收入为271.36亿元(占比61.58%)、265.52亿元(占比58.33%);排名前10的国产影片贡献票房分别为127.31亿(占比28.89%)、123.69亿元(占比27.17%)。

据此我们预测2017年国产影片占比约为56%,前10影片累计贡献票房56%×0.465=26.04%,排名前10国产影片票房收入约为20.6亿美元,平均票房2.06亿美元/部。

根据图5拟合结果y=3.6625x+1.0013,带入y=2.06,计算得到前10名影片贡献的特效市场规模约为0.289×10=2.89亿美元(约19亿元)。

5.2尾部电影特效市场规模

我们预测尾部电影市场不会出现巨大波动,2017年与2015年特效投资额持平,达5.18亿元。

剔除高特效投资电影3000万以上特效投资,共8部,及特效动画电影后,中国电影市场特效投资规模为11.33-6.15=5.18亿元(根据艾瑞咨询2015年中国影视特效行业报告)。

5.3电视剧与动画特效市场规模

电视剧板块,由于电视剧按单集价格售卖,无法通过网络付费方式变现,明星IP仍拥有较高的议价权,高片酬的现象短期内难以改变。

因此我们保守预测2017年电视剧特效市场与2015年持平,为8.20亿元,平均后期成本占投资额的13%。

电视动画领域中,由于当下国产电视动画仍缺少现象级IP,我们保守预测2017年与2015年特效规模持平,为12.15亿元,平均后期成本占投资额的54%。

5.4网络剧特效市场规模

网剧板块,我们预测特效投资规模会出现大幅增长,2017年特效规模约为35%/13%×200%×2亿=21.5亿元

2015年网剧板块特效投资规模仅为2亿,平均后期成本占投资额的13%。

而2016年《鬼吹灯精绝古城》开启了网络剧精制作的先河(总投资6000万,特效投资约3000万,占比达50%),付费视频亦迅速崛起,因此我们对网剧板块的特效投资呈乐观态度,较15年规模有较大提升,现象级IP特效比例可达50%,行业平均特效占比可接近欧美,达35%。

网剧数量方面,2013-2016年网剧从不足50部增长至400余部,CAGR高达200%。

网剧时长方面,2016年网络剧产量总时长已突破12万分钟,同比增长196%,因此我们预测2017年中国网络剧仍会保持200%的增长。

6.主要公司分析

目前旗下已布局特效团队,并且拥有相关的影视投资制作、宣发能力的标的。

包括文投控股(收购海外特效公司Framestore且拥有部分好莱坞级别影视IP)、中国电影(拥有本土特效团队且是A股唯一的可以引进海外影片的标的)。

7.风险提示

电影市场下行、宏观经济下行导致项目减少、投资预算缩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