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修辞.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1601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汉语修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古汉语修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古汉语修辞.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古汉语修辞.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古汉语修辞.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汉语修辞.docx

《古汉语修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汉语修辞.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汉语修辞.docx

古汉语修辞

古代汉语修辞的格式

(古汉语通论)

我们在读古书时,会碰到一些难懂之处,其中多数是词汇和语法问题,但也有不少是修辞问题。

古汉语的修辞艺术是丰富多彩的,对它的分类各家不大一致,比较繁复,其范围涉及到文字、音韵、词汇、语法、文体、篇章结构和风格等各个方面,须专门研究。

下面,只讲述几种对提高古书阅读能力有较大帮助的修辞格.

一、借代

不直接说出人或事物本身的名称,而借用相关的事物来称代,这种修辞方法叫借代。

借代可以使语言表达避免平庸呆板,具体生动,突出事物特点,有时还能表现含蓄委婉之意。

其主要方式有:

(一)以人名、职业、地名代替本体。

如:

①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

②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诗经。

大雅.板》)

③食顷,有一人控大宛,汗流而至。

(白行简《李娃传》)

④(鲁肃)问备曰:

“豫州今欲何往?

”(《赤壁之战》)

⑤平原不在,正见清河。

(《世说新语·自新》)

⑥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欧阳修《赠王介甫》)

⑦座铭漆园养生主,屏列柴桑归去来。

(陆游《春晚用对酒韵》)

例①以“杜康”代酒。

杜康,传说其为周朝人,善造酒。

例②以“刍荛”代砍柴割草的山野之人。

例③以“大宛”代良马。

大宛,西域古国名,出产好马。

例④以“豫州”代刘备,因为刘备做过豫州刺史。

例⑤以“平原”代陆机,他曾在平原做过内史,以“清河”代陆云,他曾在清河做过内史。

例⑥“翰林”、“吏部”都是官职,前代李白,后代韩愈。

例⑦以“漆园”代庄子,庄子曾为漆园吏;以“柴桑”代陶渊明,他是浔阳柴桑人。

(二)以事物的特征代替事物如:

①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左传。

僖公二十二年》)

②带甲百万,而专属之昭奚恤。

(《战国策.楚策》)

③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杜甫《赠韦左丞》)

④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昼,何以过子卿?

(《漠书·苏武传》)

⑤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⑥王之春秋高,一日山陵崩,太子用事。

(《战国策.秦策》)

⑦旌麾南指,刘琮束手。

例①以“二毛”代头发花白的老年人。

例②以“带甲”代军队。

例③以“纨绔”代达宫贵人的无赖子弟;“儒冠”代读书人。

例④以“竹帛”代书籍;以“丹青”代画卷。

⑤以“烽火”代战争。

⑥以“春秋”代年纪。

⑦以“旌麾”代大军;以“束手”代投降。

(三)以部分代整体如:

①长铗归来乎,出无车.(《战国策·齐策》)

②源其飙流所始,莫不同祖风骚。

(沈约《谢灵运传论》)

③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

木兰诗》)

④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忆江南》)

例1以“铗”(剑柄)代剑。

例2以“风骚”代《诗经》和《楚辞》。

例3以“足”代马。

例4以“帆”代船。

⑤下有芍药之诗,佳人之歌,桑中街女,上官陈娥.(江淹《别赋})

⑥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锺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王勃《滕王阁序》)例⑤以“芍药之诗”(《诗经.郑风.溱洧》: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和“佳人之歌”(李延年有“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之歌)来代男女情爱之作。

用“桑中”、“上宫”(《诗经·墉风·桑中》: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代男女幽会地点;用“卫女”、“陈娥”指代美女。

例⑥以“杨意”(汉代杨得意,司马相如靠他推荐而做官)代善引荐之人,以“锺期”(春秋楚人锺子期)代知音之人。

这种以个别代一般,以典型代普遍的修辞方法古书中已成惯例。

如“尧舜”代圣君,“伊吕”(伊尹佐商汤、吕尚佐周武王)代贤相,“桀纣”代昏君,“扁鹊”代良医;“伯乐”代善识人才者,“王嫱”、“西施”代美女,以“潘郎”(晋。

潘岳貌美)代美男,等等。

有时,古人也从一些篇章和句子中截取一些词语来代替这些篇和句,或称此法为“藏词格”,其实,这也是一种割裂式的借代.如:

①愿言之怀,良不可任.(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

②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陶渊明《饮酒。

其四》)

③君非从流,臣进逆耳。

(萧统《文选序》)

④朱鲔涉血于友于,张绣剚(zì,刺)刃于爱子,汉王不以为疑。

(丘迟《与陈伯之书》)

例①以“愿言”代“愿言思子”之意。

原句出自《诗经。

邶风。

二子乘舟》;

例②以“不惑”代替四十岁。

截《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愈矩”中“四十而不惑”句;

例③以“从流”代“从善如流”。

取《左传·成公八年》句;以“逆耳”代忠言,割取《孔子家语·六》“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而成。

例④以“友于”代兄弟,取《尚书·君陈》“惟孝友于兄弟”(只有孝顺之人才对兄弟友爱)之句。

古人之以所割取的这些词语来代替整个篇章,是因为上古之时,许多诗文并无标题,后人往往割取其首句词语代之,如《诗经·周南。

关雎》即割取首句“关关雎鸠”其中二字而成;《论语·学而》即割取首句“子曰学而时习之”句中的“学而”二字而成;《论语·雍也》即取该篇首句“子曰雍也,可使南面”句中“雍也”二字而成。

这种割裂式的借代辞格,如割取得当,则使文辞简洁,如以“而立”代三十岁,“天命”代五十岁,“逆耳”代忠言,多取自名篇名言,运用普遍,人们是可以理解的.但有的强取硬割,将一些并不为人所知晓的文句割取其中的几个字,生造出或拼凑出一个词语,用来代替原句或篇章,这就损害了语言的完整,且令人费解,是不可取的。

(五)以实数代虚数。

如:

①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论语·学而》)

②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⑧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乐府诗集·木兰诗》,

④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南齐书·王敬则传》)

⑥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

者七十有二人。

(《史记·孔子世家》)

上例中“三”、“九”、“十二”、“三十六”、“七十二”等数,形式上实数,而所表示的是虚数。

正如近人刘师培《古书疑义举例补》云:

“古人于浩繁之数,有不能确指其目者,则所举之数,或曰三十六,或曰七十二,如三十六天、三十六宫是也。

三十六天之例,与九天同,三十六宫之例,与千门万户同,不必泥定数以求也。

”因此,阅读了古书时,遇到数字,要看具体情况,有的是确数,有的则为约数。

二、引用

为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古人文章中常引用一些经典著作的言论和历史上的事实,称为“引经据典”。

将此范围扩大,只要引用已有的名言警句、俗谣谚语和历史事例,都可看成是引用的修辞方式。

引用有三种:

明引、暗引和变引。

(一)明引明确说明引文的出处(书名或或作者)的称为明引。

如:

①君子曰:

颍考叔,纯孝也。

爱其母施及庄公。

诗曰: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

(《左传.隐公元年》)

②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左传.僖公五年》)

③孔子曰:

“求!

周任有言曰: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论语·季氏》)

④昔玉人献宝,楚王诛之;李斯竭忠,胡亥极刑;是以箕子阳狂,接舆避世,恐遭此患也。

(邹阳《狱中上梁王书》)(作者指明引用的是卞和和李斯忠信反被怀疑被杀害的历史事实。

(二)暗引引用前人的话和历史事实,但不说明出处,把引文作为作者叙述语言的一部分。

如:

①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曹操《短歌行》)

(“青青子衿”二句引自《诗经·郑风·子衿》)

②甚矣吾衰矣!

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

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辛弃疾《贺新郎》)

(“甚矣吾衰矣”引自《论语·述而》孔子语。

③夫上世之士,或解缚而相,或释褐而傅,或倚夷门而笑。

(扬雄《解嘲》)

(“解缚而相”用管仲由囚徒变为齐相之事;“释褐而傅”用传说从筑墙工变为殷朝宰相之事;“倚夷门而笑”用侯嬴由看门人变成信陵君的上宾之事。

④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王勃《滕王阁序》)

(“酌贪泉”用《晋书·吴隐之传》所载事:

广州北二十里的石门有水名贪泉,人喝此水就会变得贪得无厌,吴隐之喝了后,并不变心;“处涸辙”用《庄子·外物》所载事:

庄周见一鲋鱼处于车辙之中而求救。

这类暗引,后来诗文中用得颇广.所谓“集句诗”,全是暗引前人诗句。

文章中的用典,或称用事,也就是暗引。

用典生僻、用典过多,破坏了语言的自然明晰,也造成了阅读古书的困难。

(三)变引将前人的语句加以改变,变后或对其内容作新的理解。

如:

①日崦崦其将暮兮,睹牛羊之下来。

(班彪《北征赋》)

(第一句变引汉·刘向《楚辞·九歌·惜贤》“日崦崦而下颓”句;第二句变引《诗经·王风·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牛羊下来”句。

②宝弃怨何人?

和氏有其愆。

(曹植《赠徐干》)

(引和氏向楚王献宝事,但此典故通行意思是怨楚王不识宝,此处反其意而怨和氏有献宝不看人之错。

引用的方式是很多的,它是古人写作中用得较普遍的一种,无论是引用语言还是引用事例,大多数是与原文意义相符的;也有少数不用原意,如变引中就有改变原意的现象。

三、委婉

用婉转的语言把意思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称委婉,或称婉曲。

使用谦敬语、避讳语、迂回语等,是古书中常见的委婉手法。

如:

①楚子使与师言曰:

“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左传·僖公四年》)

(“君”尊称,“寡人”谦称,“涉吾地”即侵略我国的委婉说法。

②齐侯曰:

“岂不谷是为?

先君之好是继。

与不榖同好,如何?

”(《左传·僖公四年》)

(“不谷”,君王谦称,“先君”,尊称,“与不谷同好”即必须服从我之意。

③后期年,齐王谓盂尝君曰:

“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

”(<<战国策。

齐策》)

(意思是罢免孟尝君的宰相职位。

④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李密《陈情表》)

(“见背”表示“死”,“夺志”表示被迫改嫁。

⑨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更衣”表示上厕所,避粗俗。

⑩故为之说,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柳宗元《捕蛇者说》)

(“人风”即民风,为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改“民”为“人”。

四、互文

为了避免行文的单调平板,或适应文体表达的某些要求,把一个意思比较复杂的语句有意分成两个(也有三个的)形式相同(或大致相同)、用词交错有致的语句,使这两个(或三个)语句的意义内容具有彼此隐含、相互补充的关系,这种修辞表达方式就叫作互文。

或称“互文见义”、“互言”、“互备”、“互体”、“参互”等。

如:

①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古诗十九首》)

(“迢迢”,遥远貌,“皎皎”,明亮貌,同时形容牵牛、河汉二星,对句互文。

②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乐府诗集·木兰诗》)

(言各市购买骏马及其装备,四句互文。

⑧当窗理云鬓,封镜帖花黄。

(《乐府诗集.木兰诗》)

(言当窗对镜既理云鬓,又帖花黄。

④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捕蛇者说》)

⑤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战国策·赵策四》)

(实际是说“位尊奉厚而无功无劳”。

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前句言秦汉时之明月及关山,本句互文。

⑦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

(“天长地久”即天地长久。

)成语中多此类,将一个主谓词组变为一个联合词组,显出了对称之美,如人马困乏作“人困马乏”,山水明秀作“山明水秀”,词组中互文。

注意:

也有把“变文同义”称作互文的,例如:

①屈原《涉江》“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句,“比”与“齐”,均为“等同”之意。

不仅实词如此,虚词也是一样,如

②《货殖列传》:

“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足以取予。

”王引之云:

“‘与’亦‘以’也,互文耳。

③崔骃《大理箴》:

“有忠能被谤,或有孝而见残。

”杨树达云:

“‘能’与‘而’互用。

④《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句,“与”、“共”互文;⑤“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句,“而”、“以”互文。

杜甫《出郭》

⑨“故国犹兵马,他乡亦鼓鼙”句,“犹”与“亦”互文。

五、合叙

合叙或称“并提”、“分承”。

指的是将两件相关的事合并在一个句子裹来表达,如果把互文看成“一分为二”的话,合叙则是“合二为一”了。

如“山明水秀”是一个主谓结构分开为两个,而“山水明秀”则是两个主谓结构合为一个。

合叙使语言简洁紧凑。

下面是合叙的例子:

①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藏于秋冬。

(《荀子.天论》)

(意为繁启于春,蕃长于夏;蓄积于秋,收藏于冬。

②饮食则温淳甘膬(cuì,松脆),脭(chéng,肥肉)醲肥厚。

(枚乘《七发》)

(脭醲肥厚,“肥”承“脭”而言,“厚”承“厚”而言,应理解为“脭肥醲厚”。

⑧劲弩长戟射疏及远,则匈奴之弓弗能格也。

(《汉书·晁错传》)

(应理解为“劲弩射疏,长戟及远”。

④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三国志·华佗传》)

(“耳目”并提作主语,“聪明”并提作作谓语,应理解为“耳聪目明”。

⑤掾、主吏肖何、曹参曰:

“君为秦吏,今欲背之,帅沛子弟,恐不听。

(“掾、主吏肖何、曹参”却应理解为“主吏肖何、掾曹参”。

合叙虽能使句子紧凑简洁,但容易引起意义关系混淆。

如例⑤,如不知历史事实,就会以为肖何为掾、曹参为主吏。

因此,在阅读古籍时,对合叙这类易造成误解之法应尤为注意。

六、偏义复合词

或称“连类而及”,是一种修辞。

指的是本来说甲事物,因乙事物与甲事物有关,就把乙事物也带出来。

这类词在表义上只一个词在起作用,另一个不表义,仅仅是一个陪衬。

例如: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契阔”中的“契”是投合,“阔”是疏远,在这里是偏义复词,偏用“契”的意义。

“契阔谈宴”就是说两情契合,在一处谈心宴饮。

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七“通鉴注”条云:

“古人之辞宽缓不迫,如得失,失也;利害,害也;缓急,急也;成败,败也;异同,异也;赢缩,缩也;禍福,禍也。

皆此类。

”今言兄弟,弟也;姊妹,妹也;褒贬,贬;国家,家也。

近人黎劭西《国语中复合词歧义和偏义》(《学术季刊》一卷二期),刘遂昐《中国文法复词中偏义例》(《文字音效韵学论丛》)已讨论过这种现象。

例如:

(1)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

  “园圃”是相近词,此处只取“园”之意。

(2)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国家”是相关词,此处只取“国”之意。

(3)言其利害。

(《毛遂自荐》)

(4)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

(《孟子·离娄下》)(指“禹”。

(5)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孔雀东南飞》)(指“作”。

(6)多人不能无生得失。

(《史记·昊王濞传》)(指“失”。

(7)大夫不得造车马。

(《礼记·玉藻》)(指“车”。

(8)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指“异”。

有些词语连及既久,就逐渐成为合成词,如得失、利害、园圃、长短、是非、缓急等。

连及易造成语意误解,如《尚书.禹贡》“江汉朝宗于海”,其实,“江”入海而“汉”不入海。

但不知地理者,从文字上看,就成了长江汉水都流入海了。

因而读古书时,要注意辨析这一格式。

七、同义连用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临时组合在一起,使其意义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成为一个整体意义,其作用相当于一个词语,这种表达方式就叫作同义连用。

可起到加重语气,强调感情的作用。

(向熹《简明汉语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

)P414页说:

“《诗》里900个复音词,200多个联合式,《论衡》2000多个复音词,联合式的1400多个,占整个复音词的60%。

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各个词类。

”而联合式复音词语义构成有三种情况:

同义、类义和反义。

(2)《诗》中偏正式复合词400个,比联合式多出一倍,但《论衡》中偏正式复合词只有500多个,只占全书复合词数的22%。

P417页。

(3)P442-443页:

“上古汉语词汇发展的表现之一,是有了非常丰富的同义词。

粗略统计,上古汉语同义词不下1000多组。

《尔雅·释诂》等三篇大都是罗列以前的同义词,用一个较为通行的词加以解释。

3篇共计625条,绝大多数是同义词组。

每组中,少的二、三字,多的十几、几十字。

许慎《说文解字》有175对互训的例子,它们绝大多数也是同义词。

”)例如:

1、同义词实词连用。

(1)同义单音节词实词连用。

(应看作一个词。

①张仪闻,乃曰: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②界上亭长戏曰:

“至府,为我多谢问赵君。

”(“谢问”即问候之意。

③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

(《论衡·订鬼》)(“思念存想”即思念之意。

④百姓罢极怨望,容容无所倚。

(《史记·淮阴侯列传》)

(“罢极”即疲惫,“怨望”即怨恨。

⑤朋党比周,以环主图私为务。

(《荀子·臣道》)(环主:

迷惑君主。

(“朋党比周”四字同义连用,指拉帮结派,相互依附、相互庇护)

⑥今君人者辟称比方,则欲自并乎汤武。

(荀子·强国)

(“辟”、“称”、“比”、“方”,同义连用。

现在统治人民的人比拟自己时,就要把自己说成和商汤周武王一样。

⑦《左传》:

“缮完葺墙以待宾客”,

⑧农民坏于徭役,而未尝特见救恤;又不为之设官,以修其水土之利。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劄子》)(《玉篇》:

“恤,救也。

”)

(2)同义双音节词实词连用

⑥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庄子·逍遥游》)

⑦及罪至罔极加,不能引决自裁。

(《报任安书》)

⑧追亡逐北,流血漂橹。

(贾谊《过秦论》)

⑨光敕左右:

“谨宿卫,卒有物故自裁,令我负天下,有杀主名。

”(《汉书·霍光传》)

⑩尧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且是薄天。

(《楚辞·九章·哀郢》)

(“瞭”与“杳杳”连用,即高远而无边无际之意。

“瞭”,通“辽”,远。

(11)兵士杂于疲老,而未尝申饬训练;又不为之择将,而久其疆場之权。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劄子》)(申:

约束。

2、同义虚词连用。

①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庄子·逍遥游》)(“他”之意)

②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入。

(《史记·李将军列传》)(“于是”、“就”之意)

③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论语·先进》)(“等到了”)

④公等遇雨,皆以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戍死固十六七。

(《陈涉世家》)(“藉”、“弟”、“令”连用,“即使”之意。

三字广義而並列複用者。

如《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缮完葺墙以待賓客。

”缮、完、葺三字一義。

《離骚>;“覽相觀於四極兮。

”覽、相、觀三字一义《漢書.王莽傳》:

“雖未能充裕,略頗稍給。

”周壽昌《漢書注校補》云:

“略、頗、稍三字連文。

”樂府詩《婦病行》:

“行當折摇,思復念之。

”聞一多云:

“復、念叠義連語,復亦念也。

”(《闻一多全集}第二册《詩經通義》)則思、復、念亦三字一義。

《三同志。

魏書.武文世王公傳》注引《魏書》:

“容貌姿美,有殊於眾。

”裴注:

“臣松之以‘容貌姿美’千類之言,而分以為三,亦叙屬之一病也。

”(《三鷗志》册二頁58t)容、貌、姿亦三字一義並列複用例,裴注指為“叙屬之一病”,未是(郭在贻《训诂学》)

八、对文(此指广义的对文。

狭义的对文是指反义对举)

所谓对文,是指在句式相同的两个或几个句子中,处于相同地位、相互对应的词语。

“对文”在多数情况下存在着同义、同类或反义的关系,(并且词性相同)。

如“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时”、“序”同义,“九月”“三秋”同义。

又如:

①《吕氏春秋》:

“东夏之命,古今之法,言异而典殊。

”“东夏”与“古今”对文,“古今”为反义关系,“东夏”也应该是反义的关系,“东”指东方蛮夷,“东夏”即“夷夏”。

②《涉江》: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忠”“贤”同类,“用”“以”同义,任用之意。

③《劝学》: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强”“柔”意义相反,即“刚强”“柔弱”;“柱”“束”也应是反义关系并且同是动词。

“柱”与“祝”通,“断”的意思,如“祝发文身”。

④程以立數,禮以定倫,德以叙位,能以授官。

(《荀子·致士》)

(程:

长度单位,引申为计量单位的准则、标准。

立:

确定,决定。

“立”与“定”对举,同义。

叙:

指规定的等级次第授官职。

“叙”、“授”对举,同义。

以:

按照。

⑤老老而壮者归焉,不穷穷而通者积焉,行乎冥冥而施乎无报,而贤不肖一焉。

(《修身》)(“穷”与“通”对文,穷是穷困,通是显达之意。

⑥《左传·隐公三年》:

“可薦于鬼神,可羞于王公。

”杜注:

“羞,进也。

”郑笺:

“薦,进也。

⑦见由则恭而止,见闭则敬而齐;喜则和而理,忧则静而理;通则文而明,穷则约而详。

(荀子《不苟》)“见由”与“见闭”对举,分别是“被重用”与“被阻塞”,即不被重用之意。

九、变文同义

为了避免行文用字重复,以增强文采,加重语气或感情,古人常常在同一语言环境中变换使用不同的字来反复表达大致相同的意义内容,这种修辞方式就叫作变文同义。

①《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在礼:

家施不及国,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

”杨树达按:

迁、移、变同义。

②《淮南子·原道篇》:

“音之数不过五,而五音之变不可胜听也;味之和不过五,而五味之化不可胜尝也。

”杨树达按:

高注云:

化,变也。

③《论语·子罕篇》:

“牢曰:

‘子云:

吾不试,故艺。

’”杨树达按:

上言“曰”,

下言“云”。

④《淮南子·精神篇》:

“是故忧患不能入也,而邪气不能袭。

”杨树达按:

高注:

‘袭亦入也。

’(引自《中国修辞学》)

⑤《淮南子·道应篇》:

“善治国家者,不变其故,不易其常。

”杨树达按:

变、易同义。

⑥《淮南子·说林篇》:

“跖越者或以舟,或以车,虽异路,所极一也。

”杨树达按:

高注:

“跖,至也。

极亦至,互文耳。

”至:

到达。

⑦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

(《尚书·尧典》)王筠《说文句读》说:

“《左传》曰:

‘流四凶族’,《尚书》‘流’、‘放’、‘窜’、‘殛’同意。

变词以成文耳。

⑧《荀子·修身》:

“宜于时通,利以处穷。

”“以”亦“于”也。

“时”与“处”对文,“时”亦“处”,见王氏《读书杂志》。

⑨北之晋,西适豳,东极吴,南至楚越之交,其间名山水而州者以十数,永最善。

(柳宗元《游黄溪记》)

⑩虽蒙尧舜之术,挟伊管之辩,怀龙逢比干之意,而无根柢之容,虽竭精神,欲开忠于当世之君,则人主必袭按剑相眄之迹也。

(《狱中上梁王书》)

“蒙、挟、怀”三字皆“具备”“具有”“怀着”之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