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论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1239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学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闻学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闻学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闻学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闻学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闻学论文.docx

《新闻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学论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闻学论文.docx

新闻学论文

 

目录

前言1

1.记者新闻采访遭拒的现状1

1.1记者采访权时常遭到侵害1

1.2新闻法规不够健全,现有的法律对记者保护还比较薄弱2

2.新闻采访遭拒的原因3

2.1政府部门硬性的采访限制3

2.2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4

2.3新闻采访触犯了采访对象的不当利益4

2.4新闻采访触犯了采访对象的合法利益4

2.5不适当的采访方法,让新闻采访遭遇拒绝5

3.应对新闻采访遭拒的对策6

3.1采访前做好充分准备6

3.2善于把握采访对象的访问心理7

3.3巧妙应用提问技巧、创新采访风格8

3.4摆正心态,调整情绪9

3.5转变观念,正确处理好自己和采访对象的关系9

3.6善于分析原因,总结经验10

前言

采访是新闻传播过程的第一道工序、第一个环节。

没有采访,就无从新闻发现,也就没有现代新闻事业。

《新闻采访.导言》一书就曾指出,“无论多么优秀的撰稿人,如果他不是一个卓有成效的采访者,他的才干也会受到限制。

今天的新闻事业中最有价值、最有独创性的稿件通常得之于采访”。

现今的主流媒体,无论是报纸、广播,还是电视、网络,一天也离不开记者的采访,否则,它们就无法生存。

报道一个人物或事件,记者不去采访,犹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道理是显而易见的。

单就一篇新闻作品的产生来讲,记者从寻找或发现新闻线索、选择报道题目、采集新闻材料、分析整理材料,到提炼主题、结构布局、写作成文,记者的主要功夫都是花费在采访上的,前四个环节记者通常需要付出70%以上的时间和辛勤劳动。

所谓“新闻是用脚底板跑出来的”,“七分跑三分写”甚至是“七分跑二分想一分写”,说的就是新闻采访对于新闻作品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成功的采访,奠定新闻作品的厚实基础,占据了新闻采访写作全程的一大半工序。

【1】可见,在记者的新闻采访中,要完成报道,写出好的新闻作品,关键还在于采访。

一、记者新闻采访遭拒的现状

(一)记者采访权时常遭到侵害

新闻采访对新闻传播活动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随着新闻采访活动对生活的全方位介入,新闻采访遭到拒绝的事件却屡屡发生。

在新闻采访过程中,采访对象拒绝新闻采访的方式通常有两种。

最常见的是受访者用“无可奉告”这样的外交辞令来搪塞记者,这是新闻采访遭到软拒的情形,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发生的更为普遍。

随着新闻采访介入范围的不断扩大,近年来,另一种暴力色彩明显,冲突比较激烈,采访对象用粗暴拒绝、辱骂、推搡、甚至殴打的方式来拒绝记者的采访的事件也频频见诸报端。

这种拒绝新闻采访的方式,不仅侵犯记者采访权也侵害了记者的人身权。

随着暴力抗拒新闻采访事件的不断出现,粗暴拒访呈现出两个趋势:

第一,被暴力侵犯记者的层次越来越高,从最初的地方记者遭受暴力袭击,到现今的中央台、新华社记者采访权、人身权遭到侵犯。

这一方面说明新闻舆论监督范围的广泛深入,另一方面也给公众一个重要的警醒:

记者的采访权和人身权需要引起全社会及政府有关部门的特别重视。

第二,在暴力拒访中竟然出现政府部门、司法机关的身影。

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当前事故频发、腐败问题突出、稳定的市场经济秩序尚未建立的情况下,更应充分发挥媒体的监督职能。

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司法机关,再滥用权力干预记者的采访,那么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从全国范围看,仅2011年一年,国内就发生多起记者采访时,利益受到侵害的事件。

8月8日,中央电视台记者在采访大连一化工厂防波堤溃堤时,被化工厂数十人围殴,还打碎了记者的仪器。

8月17日晚,云南电视台记者在采访昆明猪圈火锅涉嫌使用潲水油一事时,遭几名白衣男子的追打。

当天3名被打的记者中,有两名受皮外伤,一名记者的左手小指骨折。

10月20日,南方台新闻中心记者路遥遥在广州新河浦采访一个无证停车场时,头、脸、嘴等多部位被打伤,额头上还被划出一道长达四厘米的伤口,血流不止。

11月8日,深圳电视台公共频道和经济频道两名记者在采访龙岗区平湖一宗经济纠纷案中一名当事人时,遭到当事人及其家人殴打,后又有6名不明身份男子赶到持刀棍对记者进行威胁,记者的摄像机和手机均被抢走。

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无论采访遭遇的是暴力的还是非暴力的拒绝,对于采访活动影响都是很大的。

一个个新闻采访遭拒的事实摆在面前,不禁使人要问,为什么新闻记者在履行自己的职能,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真相,进行舆论监督的过程中,采访权、人身安全屡次受到侵害,而在遭到侵害之后,记者的维权之路又为何如此的艰辛。

(二)新闻法规不够健全,现有的法律对记者保护还比较薄弱

采访受阻,报纸被扣,记者被打,所有这一切实际上都是个别地方掩耳盗铃的拙劣表现,是与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中国背道而驰;从根本上看,舆论监督受阻,还是由于具体法律对新闻采访报道权和舆论监督权的缺位所致。

新闻媒体作为反映人民群众意志和呼声的通道和窗口,在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大的影响力和重要的监督职能。

新闻记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特殊不仅在于他们的劳动成果,还在于他们处于边缘状态的身份。

作为具体的公民,其权力是通过新闻记者的具体采访报道行为来实现的。

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公众、尤其是弱势群体,遇到困难和不平就盼望记者出来主持公道,守卫公正。

【2】

时代已把记者与公众和真相联系在一起,保护记者正当的采访权,就成为记者命运的关键。

新闻采访权受到暴力干涉,整个社会公共利益就会受到伤害,因此对新闻采访权需要从法律上加以特别的明确保护。

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法律对记者的保护还非常薄弱,由于《新闻法》迟迟不能出台,导致新闻媒体的保障力度、新闻记者的采访权利和人身权利受到诸多限制,也使得一些不法之徒胆大妄为,肆意侵犯记者的利益。

曾经有段时间有的地方推出“记者险”,这虽然能够使人身受到伤害的记者在经济上受到一定的保障,但最为关键的还是在法律上给予阻碍记者正常采访权力者以足够的威慑,给那些为了乌纱帽欺上瞒下的官员足够的畏惧,只有这样才能使记者在采访时真正享有“人身保障”,真正的充分行使采访权,替百姓伸张正义、主持公道。

二、新闻采访遭拒的原因

(一)政府部门硬性的采访限制

对于一些重大新闻、突然发生事件的报道,发生事故的主管单位或宣传部门会为新闻的采访设置许多的限制,例如接受采访的人员、采访的人数、对外报道的内容,以及以“不方便接受采访”为托词拒绝采访等等,这是新闻界目前的普遍现象,也是新闻采访中的一个限制性因素。

无论有关部门和单位是出于维稳的考虑,还是部门自身利益的考虑,这些规定和限制都是记者无法改变的采访条件。

制约着记者采访活动的进行。

新闻出版总署早在2009年就发出《关于2009年换发新闻记者证的通知》,在新版记者证“注意事项”一页,增加了“各级人民政府应为持本证进行采访的新闻工作者提供便利和必要保障”的内容。

有关负责人也指出,“各级政府部门需充分尊重新闻机构对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事件依法享有的知情权、采访权、发表权、批评权、监督权;没有正当理由,公职人员不得拒绝采访。

”【3】

可见,无论从国家法律所赋予的公民知情权的角度,还是记者所具有的神圣不可侵犯的采访权来讲,记者都有权利、有义务、有责任还原事件的真相。

这是对记者职业的负责也是对公民知情权的尊重。

但是在新闻采访实践中,记者遭遇政府人员无理拒访的事件还是不断发生。

例如,2011年十一月份江淮晨报某记者报道“省机关司机掌掴医生,并声称医院院长见了他都要爬”的新闻事件。

记者为了核实情况,找到当天出警的大通路派出所的所长,却未曾料到自己会遭遇工作证、手机被扣,并要求报社老总前去道歉的待遇。

后来在报社的交涉下,该所长才将证件和手机归还记者。

从正常的采访程序来讲,派车所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可以以各种借口拒绝记者的采访,但却没有干预记者了解事实真相的权利。

该派出所所长扣留记者工作证和手机的做法,显然干预了新闻采访自由,同时也侵犯了记者的人身权利。

(二)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在人们的生活观念中,大多数人都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存在。

采访普通群众对于某种社会现象的看法,大多数人都会以“不知道”来应付记者的采访。

他们认为与自己无关,没有接受采访的必要。

还有,就是对记者采访的目的不明,不了解记者的采访意图。

多数人认为记者采访报道的都是负面的新闻,要曝光自己。

即使自己干的是一件好事,但也担心别人会有看法,怕报道后会带来不良影响,所以不愿意提供信息,不接受记者的采访。

要不,就是怕“出风头”。

一些采访对象怕自己接受采访,说了实话,经媒体报道后会对自己有什么不好的后果。

“人怕出名猪怕壮”的社会现实在生活中的确存在。

例如,记者报道寻衅滋事的打架事件,一些旁观者就害怕说实话会遭到报复,通常要求记者在写报道的时候隐去其姓名或者干脆不愿意接受采访。

(三)新闻采访触犯了采访对象的不当利益

在采访实践中,绝大多数采访对象都能够积极配合记者完成采访任务。

新闻采访遭遇拒绝的情况更多的是发生在对非法活动的采访中。

由于行为人所进行的是违法活动,所谋求的是个人的私利,行为人当然不愿意将自己的行为公之于众,家喻户晓。

而记者新闻采访的目的,就是将所采访的新闻,通过传播媒介进行广而告之,这显然是与违法者的意愿相悖,记者的采访活动遭到拒绝,自然也就可以理解了。

例如,2011年夏,接群众反应长江路商业街交通秩序混乱的投诉。

笔者跟随实习老师采访商贩、摊贩路边占道经营,严重影响车辆通行和安全新闻时,就遭到摊贩的拒绝,有的甚至辱骂、围攻记者。

在当地街道工作人员的干预下我和老师才得以脱身。

令人欣慰的是,这件事经报纸报道,在交警和城管等多部门的配合下,该地区的秩序后来有了明显的好转。

虽然新闻监督的力量是非强制性的,但是这种力量是广泛而持久的,无论是各种非法行为还是社会上广泛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如果没有新闻舆论的介入,他们往往不会得到应有的惩处,而舆论监督一旦干预,事情就会很快得到的解决。

百姓中流传一句话“十年上告,不如一朝上报。

”这也正反映了新闻舆论监督的特殊作用,也就更能理解不当利益者拒绝接受采访的原因。

【4】

(四)新闻采访触犯了采访对象的合法利益

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人们的法制观念也在不断的增强。

任何公民在日常的活动中,都应该尊重他人的权利。

记者作为社会舆论的引导者更应谨记:

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

但由于媒介体制的特殊性,使得许多记者有着先天的优越感。

“无冕之王”是对记者的美誉,这意味着:

记者既可以采访“高级官员”,又可以采访“社会名流”;还可以采访“平民百姓”……,记者的能量很大,空间也很广阔。

这样的一种状况,给了很多记者一种错误的认识,以为记者采访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任何人、任何事都可以,而且应该无条件地接受自己的采访。

在采访活动中,一些记者出于功利心,为了达到自己的采访目的,肆意的伤害被采访者的感情和尊严。

【5】

在一些新闻报道中未经当事人同意,公然写出当事人的姓名、配发当事人的照片。

这些行为都涉嫌侵犯当事人的姓名权、肖像权。

例如,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关于侵犯肖像权的纠纷案。

一位陕北老农在家门口晒太阳,被某杂志社到陕北采风的摄影记者抓拍到。

后来该照片被刊登在杂志的封面。

老农于是起诉该杂志社和记者侵权,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支持了老农的诉讼请求。

又如,苏州某报在报道一强奸案时,提及了受害人的一些具体情况(受害人的姓名、住址),遭致许多人到受害人家门口围观,严重影响了受害人及其家人的日常生活,构成了对受害人隐私权的侵害(刑事案件的受害人,尤其是像强奸案的受害人,他们的隐私是受法律保护的)

记者的采访触及他人的合法利益,并不止表现在对他人姓名权、肖像权的侵犯上,公民个人的经济收入、家庭住址、电话号码、身份关系、私人活动等与公共利益无关的其他个人事务也经常遭遇新闻采访的侵犯。

难以想象,如果类似侵害隐私的新闻报道屡屡出现,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法律意识日渐增强的受访者,采用“无可奉告”来保护自己。

当然,新闻采访侵犯他人利益也并不只是表现在对公民个人隐私的侵犯上,新闻采访涉及到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等问题时,同样会遭到采访对象的拒绝。

这时,采访者所该做的不是鸣冤叫屈,而是应该认真反思自己采访中的不当之处,积极改正不妥的采访行为。

(五)不适当的采访方法,让新闻采访遭遇拒绝

记者虽然每天都要面对不同的新闻,不同的采访对象。

但新闻采访总的来说还是有采访技巧的。

合适的采访方法让采访对象和颜悦色、侃侃而谈,而不恰当的采访方式或态度,例如记者无知的提问方式,却能够让被采访者心生厌恶,只字不提,甚至可能挥拳相对,拒绝采访。

所以为了有效地开展新闻采访,记者必须经过不断地学习、培训、磨炼,熟练掌握各种必要的采访技巧和方法。

【6】

某娱乐报的记者,在采访一部获奖电影的女主角时,向对方提问的第一句话竟然是,“你在这部电影中饰演什么角色”。

对方一听顿时心生厌恶,记者采访电影演员,连演员演什么角色都不知道,还有何可谈,该演员断然决绝了记者的采访。

当然,有的时候,新闻采访遭遇拒绝还与记者采访的时间、地点以及场合的不当有关。

例如,2011年8月初的一天,接到线人爆料,合肥市长江东路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位骑车老人被一辆蓝色小货车撞到,肇事驾驶员撞人后逃逸,老人被送到合肥市二院,随时有生命危险。

笔者接受实习老师指派,前往采访。

赶到医院时,得知老人抢救无效,已经离世。

死者的妻子、儿子、女儿等人也都已赶到医院,但由于伤心过度都不愿接受采访,笔者几次与死者的女婿接触并说明来意,但均遭到采访拒绝。

再如,当医生正要为突发事故中的伤者做手术,记者追着医生要求采访伤者的伤势情况,这显然也是不合适的。

三、应对新闻采访遭拒的对策

(一)采访前做好充分准备

古语有云: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新闻采访也是一样,需要我们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

“有备无患”,不打无准备之仗。

在新闻界有个经典的笑柄。

讲的是1861年,电影《乱世佳人》女主角到美国纽约访问,刚进机场休息室,一位记者就唐突的问道:

“请问你在《乱世佳人》中饰演什么角色?

”女主角听了很不高兴,反问道:

“你看过这部片子吗?

”记者答道:

“没有”。

女主角便不屑的说:

“由于你缺乏常识,我们不必继续谈了。

”说罢,便拂袖而去。

像这种毫无准备的采访,从开始就提出无知的问题,即使再有耐心的采访对象,也不愿意和记者继续谈下去。

新闻采访没有准备,仓促上阵,通常都会陷于“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尴尬局面。

相反,再艰巨的采访任务,尽心准备了,相关的材料收集了,便可完成的很好。

采访中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记者在与采访对象谈了半个小时乃至一个小时,却仍谈不到一块,甚至冷场,出现僵局,最后不得不草草结束采访。

其中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没有找准采访的突破口。

采访的突破口能否选准,直接依赖记者对采访对象特定的心理差异有准确的判断,而这一判断又直接取决于记者对采访对象基本情况的熟悉和研究程度。

这方面的准备相当重要,记者对受访者的性别、年龄、职业、经历、特长、兴趣、家庭情况等基本情况了解的越充分、研究的越仔细,就越有利于打开采访的通道。

【7】

笔者实习期间跟随实习老师采访一位年过九旬的戴姓老人,13年如一日照顾年过花甲失明女儿的新闻。

采访前,实习老师联系了两位老人所在的绩溪路社居委工作人员,通过社居委了解到戴老的有一外孙,多年前因为经济犯罪正在监狱服刑。

所以失明老人只能和年过九旬的父亲相依为命。

实习老师在了解到这一信息,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将爷爷对孙子的爱和妈妈对儿子的爱,作为此次采访的突破口,从而引出父亲对女儿的爱,女儿感恩父亲、“反哺”父亲的人间真情。

由于事先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加上两位老人也很配合,这次的采访非常成功,当事人给我们叙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报社当天用了一个版面报道了这次采访。

(二)善于把握采访对象的访问心理

人的心理活动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一切心理活动都是由内到外刺激引起的,并通过一系列变化来实现并在人的各种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

采访对象接受记者采访,本身就是接受一种外来的刺激,会由此产生一系列心理活动,其中既有主体的心理外部表现,也有内在的心理感受。

要使采访活动效率得到提高,记者就必须对采访对象在采访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特征和内心活动予以准确的掌握。

在新闻采访中,通常将采访对象的访问心理分为三类:

主动配合型。

采访对象出于对新闻工作和记者的支持,或是出于对本单位、本部门工作的需要,积极的按照记者的需要提供采访素材,显得十分主动。

无关紧要型。

认为记者要了解的事与自己无关,出于礼貌或者工作关系才接待一下,通常表现出敷衍、漫不经心、不冷不热的态度。

拒不配合型。

由于怕记者批评揭露,力图掩饰自己的错误、劣迹、违法行为,或者是对记者有成见,早有矛盾。

这类采访对象通常根本不愿意接待记者,态度冷漠生硬,拒不回答任何问题。

【8】

世界上有专门从事采访职业的记者,却没有以配合接受记者采访为职业的专门采访对象。

记者的突然闯入,或多或少会影响和改变采访对象原有的心理状态。

虽然记者采访都力图选择最佳的采访时机,采访中也都千方百计的与受访者倾心相待,但也难保每次都能和采访对象和睦相处、谈到一块。

为此,每次采访记者都必须对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与访问心理作一番研究,以便提高采访的效率,这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三)巧妙应用提问技巧、创新采访风格

提问,实质是运用谈话的方式研究采访对象心理的一种方法,是记者采访活动的主要事实形式,也是关系到采访活动成败的关键。

在采访中,记者要较好的组织起提问,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

老记者周孝庵曾在《访问》一文中指出:

“访问不难,发问实难”,“发问之如何,足以卜访问之成败。

”著名记者柯天也发出过类似感受,他在《怎样做一个新闻记者》疑问中指出:

“采访是一种应世最高的艺术,也是新闻学最微妙而又最困难的技术。

说起来并没有一定的格式,只可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因此,为了提高采访提问的效率,保证采访活动的顺利进行,记者必须熟练掌握提问的技能及有关注意事项。

对于提问的技能一般归纳为三种形式:

正面提问。

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是这种形式的特点。

此类型一般用于记者熟悉的对象或者受访者是干部、学者、外宾等。

前者是因为比较熟悉,彼此之间的情感早已建立,无需过于客套;后者则是因为社会经验、阅历比较丰富,顺应性强,另外他们的工作较忙,惜时如金,过于寒暄易会招致对方反感。

侧面谈。

由于开门见山的正面提问得不到答复或者得不到真实的材料时,通常就会采用迂回包抄,绕弯子的侧面提问。

著名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采访基辛格,就是应用此法,让基辛格说出真话、后悔不已。

在应用侧面式提问,必须要慎重、揣摩透受访者的心理,精心设计的问题一般能引导对方说出真话和事实。

反面激将提问。

采访中,有些采访对象谦虚不想谈、有顾虑怕谈或者自以为身份和地位很高而不屑谈。

对于这类采访对象记者就可以采用反面激将的方法,把对方压抑的情绪转化为兴奋状态,促使采访对象由“要我谈”转变为“我要谈”,以此来打开采访的通道。

另外,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提问还需谨慎:

尽量不要提一两个字(“是”或者“不是”)就能回答的简单问题,而要提问一些可以自由回答的问题;尽量不提问使对方进退两难、肯定与否定都不宜的引导性问题。

采访对象戒备心重,记者要想方设法消除对方的戒备心理,放松警惕,在轻松愉快中回答记者提问。

对于采访对象不愿意回答的问题,记者要注意随时转换话题,但对于重要问题则要咬住不放,直到对方回答为止。

【9】

不同的采访对象,不同的新闻事件,需要记者运用不同的提问方式、不同的采访态度。

这就要求记者必须具备创新求变的采访风格,以适应不同对象、事件的需要。

白岩松在介绍《时空连线》精神的文章中写到:

“这个栏目的最大特色是灵活多变,单视窗可以,双视窗也可以,二视窗更可以。

片子可长可短,中间插片子也可以,关键是需不需要和好不好看。

《时空连线》的灵活性机制给了它的记者充分的主动性。

作为新闻记者自身的风格是很重要的,但不能拘泥于固有风格,不但要突破前人,更要勇于突破自我。

(四)摆正心态,调整情绪

作为记者,首先要明确,既然有新闻采访存在,当然也就有拒绝采访的情形。

在采访实践中,大多数记者都被拒绝过,被采访对象拒绝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记者在新闻采访遭遇拒绝的时候应该迅速调整自己的情绪,切不可垂头丧气,妄自菲薄。

更不能伤害采访对象,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分析遭拒的原因,不要因为对方的一次拒放就产生畏惧情绪,要以自己的真诚来打动采访对象,获得采访对象的理解和支持。

如果采访对象确实不愿意配合采访,记者就应该主动退出,谋求其他途径和方法。

不可盲目的纠缠,硬性采访,使采访的双方发生不愉快。

【10】

事实上,新闻采访中,绝大多数的采访对象是可以接近、交往的,情感上的冷漠、对立只是暂时的,是完全可以转化的,关键在于记者能否主动接近以及接近的方法是否得体,是否有“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本领。

例如,前面所提的肇事司机撞倒骑车老人后逃逸,笔者接受老师指派前往采访遭拒的事件。

笔者前期采访没有成功,于是主动退出,但并没有放弃。

后经实习老师指导,第二天再次前往受害者家,笔者向受害者家人说明来意和采访的目的——帮助其找到肇事司机,给逝者一个交待。

经过反复沟通,死者家人最终接受了采访,向笔者叙述了死者出事前的情形,还给笔者介绍一些老人生前的情况。

采访报道的当天,便有事故的目击者向报社反映了肇事车的车牌号,在交警部门的帮助下,最终找到了肇事司机。

(五)转变观念,正确处理好自己和采访对象的关系

采访中,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怎么处理,处理的好还是坏,往往是关系到采访效益的一个重要条件。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特殊的媒介体制,使得许多新闻从业者有着先天的优越感。

同样,也给了记者许多错误的认识,认为自己真的是“无冕之王”,任何人都必须无条件的接受自己的采访。

其实,自从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确立了以后,记者就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和采访对象之间是一种自愿、平等、公平的民事关系,而不是上下级的行政隶属关系,不具有行政指令或司法上的强迫性,被采访者有拒绝接受采访的自由。

新闻采访是记者的一种权利,而不是权力,认识到这点对于新闻从业人员,尤其是记者转变工作作风是至关重要的。

毛主席曾说过:

“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

”记者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去影响采访对象,至关重要。

记者采访时摆官架、打官腔,对方就会认为你无知,懒得睬你。

其实,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说到底,就是一个态度问题。

到底是你围着人家转,还是人家围着你转?

是你当学生,拜人为师,还是你以“钦差大臣”自居,要别人对你俯首听命。

【11】

当然,记者也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但万万不能傲慢、盛气凌人。

邵飘萍先生曾说过:

“谦卑而不谄媚,庄严而不流于傲慢。

”记者面对新闻采访对象,应庄重谦虚不卑不亢;对名人、干部,不低三下四、阿谀奉承,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对普通人,也不要趾高气扬、傲气十足。

总之,记者要以平等之礼貌待人,建立彼此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让采访对象开口说话,完成采访的基本任务。

(六)善于分析原因,总结经验

记者请求约见采访对象时被拒之门外的情形并不少见,没有经验的记者常常会束手无策,老练记者则会想出各种对策,打开访问对象的大门。

采访对象不配合记者采访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是采访对象的原因,但更多的原因还是出在记者自己身上,是记者的提问方式不当,还是记者的态度不好。

其中有些是我们想不到的,但都是新闻采访遭到拒绝的原因,记者只有找出问题所在,找到解决的方法,总结经验,以后遇到类似情况才能从容应对,提高采访的成功率。

例如,记者在日常的采访实践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采访对象,他们的性格、阅历、知识层次等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差异。

时间长了,有头脑的记者就会慢慢积累总结同人打交道的经验,他们往往能够判断准确,入木三分。

如果碰到采访对象比较拘谨,造成采访气氛一时间比较沉闷或紧张。

经验比较足的记者,就会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