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幸福公式及幸福的影响因素分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1197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5.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幸福幸福公式及幸福的影响因素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幸福幸福公式及幸福的影响因素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幸福幸福公式及幸福的影响因素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幸福幸福公式及幸福的影响因素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幸福幸福公式及幸福的影响因素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幸福幸福公式及幸福的影响因素分析.docx

《幸福幸福公式及幸福的影响因素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幸福幸福公式及幸福的影响因素分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幸福幸福公式及幸福的影响因素分析.docx

幸福幸福公式及幸福的影响因素分析

幸福、幸福公式及幸福的影响因素分析

祝灵敏

提要:

一直以来,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哲学、政治学以致医学都在探讨幸福,而与民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学却很少研究幸福主题。

直到1974年“Easterlin悖论”出现后,幸福主题才再度回到经济学领域。

本文分析了主流经济学用效用替代幸福的原因,以及幸福重回主流经济学的必要性,从“自发产生的欲望”和“自我奋斗”两个维度界定幸福,并分析人力资本对这两个维度的重要作用,为了促进中国民众的幸福增长,增加人力资本总量和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是重要的途径。

关键词:

幸福幸福公式物质财富增长人力资本

作者简介:

祝灵敏,内蒙古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呼和浩特010070)

一、幸福与效用的关系:

理论与文献回顾

直到今天,对幸福的界定,学术界都没有统一的认识。

阿里斯蒂波认为幸福是过去快乐和未来快乐的加总;洛克认为幸福是持续的快乐;边沁意在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功利主义者认为无论幸福源自何处,带给人们的愉悦是相同的,促进大多数人的最大程度的幸福需要在个人之间进行功利或效用的对比才能实现。

从边沁对幸福概念狭隘化界定开始,幸福逐渐被功利化和效用化。

穆勒进一步认为应该把人的内心修养当作人类幸福的首要条件之一。

戈森、杰文斯、门格尔、瓦尔拉建立以边际效用,幸福被数理化、物质化。

而帕累托、希克斯、艾伦、萨缪尔森进一步创立和发展了以无差异曲线为基础的序数效用论和显示性偏好理论,微观上把个人的主观效用定格于个人的消费行为,因为消费行为是可观察的和计量的,而消费行为又取决于外生的个人收入;宏观上个人收入又与一个经济社会的GDP密切相关,这一过程已经将幸福狭隘化为一个满足各种数学公理的函数、一个取决于消费数量的映射数字。

其他社会学科的研究者也提出了各自的幸福理论,比较有代表的有人格理论,比较理论,目标理论,适应平衡理论和认知理论,这些理论从各自的角度对主观幸福感形成的心理机制进行解释(Busemeyer&Townsend,1993)。

到20世纪70年代之后,经济学才重新关注幸福主题(Oswald,1997)。

与幸福主题相关的术语有快乐、主观幸福感、满意度、效用和福利等(Blanchflower&Oswald,2000;Clark&Oswald,1996;Easterlin,2001;Frey&Stuzer,2002;Oswald,1997)。

而行为经济学家Kahneman(1997)则主张主流经济学恢复边沁的快乐主义理论,同时他还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证明了幸福和痛苦的体验效用可以被测度。

自从亚当·斯密将人类的幸福之谜归因于财富的增长之后(AdamSmith,1776),经济学家开始围绕如何促进财富的增长从而实现人类幸福研究。

为了实现人类更幸福的梦想,他们开始研究效用增长、物质产品数量增长,个人收入增长,人均GDP增长。

但是GDP的增长并没有使人类更幸福(Easterlin,1974),即出现了“幸福—收入悖论”(Easterlin悖论)。

出现“Easterlin悖论的原因很多,有史以来人类一直渴望幸福,实现幸福的方式既需要有形产品,也需要无形的激励。

在亚当·斯密及其以前的时代,劳动生产率低下,满足个人欲望的物质产品极度匮乏,绝大多数人连基本的生存欲望都不能得到满足。

个人的预期寿命低,婴儿的死亡率高。

基本的生存欲望包括不被饿死、不被冻死、不被羞死、不被累死。

满足这些基本生存欲望只靠非物质的、精神激励是不可能的。

当时个人极度想要的是基本的食物、衣服、住房和工具以满足基本的生存欲望,这些都必须是物质产品,如果能想办法增加这些物质产品就可以使当时个人的幸福水平极大地提高。

所以亚当·斯密及其后来者致力于研究如何促进物质财富的增加。

如果能够穿越回到十八、十九世纪绝对不可能存在“收入—幸福悖论”。

为了使个人幸福增加,就得给予他们想要的东西。

十八、十九世纪的个人想要的东西就是基本的食物、衣服和住房等物质产品。

但是整个社会没有能力生产足够的满足这些基本欲望的物质产品。

所以经济学家研究如何能更快更好地生产这些物质产品,以满足个人的欲望,从而使他们幸福。

把幸福狭隘化为效用即消费获得的满足,就个人来说取决于个人物质产品的消费数量;就整个社会来说,也要促进整个社会物质产品的丰富,增加生产这些物质产品的能力。

而使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方法包括市场经济、完全竞争、“看不见的手”、科学技术进步、专业分工化……,这些让整个社会的物质产品成倍增加。

也使个人想要食物、衣服、住房等物质产品的欲望得以满足,进而使个人的幸福水平极大地提高。

但是,这种效用化的幸福放弃了太多本来属于它的东西,一方面物质产品的持续增加并不能永远使个人幸福水平持续增加;另一方面个人不能离开社会整体而存在,而社会整体是由异质性的个人所组成,个人的幸福水平不能代表社会整体的幸福水平,也不能将个人幸福水平进行简单水平相加进而得到社会整体的幸福水平。

二、什么是幸福

本文将幸福区分为幸福增量和幸福存量,幸福增量是一定时期个人通过自我奋斗满足自发产生的欲望的数量,幸福存量是某一时刻的存量水平,它是该时刻以前所有时间产生的幸福增量的加总。

个人所获得的所有满足都可以产生效用,但并不一定产生幸福,只有那些自发产生的欲望的满足才能产生幸福,而且这个满足必须是通过自我奋斗获得的。

所以就个人来说,个人从获得生命以来自发产生各种欲望并通过个人奋斗使欲望得以满足,每一个得以满足的欲望都会产生一单位幸福增量,而那些通过奋斗没有得以满足的欲望则会使已有的幸福增量缩水,像这种没有得以满足的欲望越多,缩水就越多。

要计算某个人在某一个时刻的幸福水平,只需要将这个人在该时刻之前所有的经过缩水的幸福增量加总即可;就社会整体而言,某一时期该社会实现的幸福增量水平需要把所有个人的幸福增量相加,但要减去那些通过奋斗未获得满足的欲望。

如果个人的幸福增量越多,获得满足的欲望越多,社会整体幸福水平越高;通过自我奋斗未满足的欲望越多,社会整体幸福水平越低。

对幸福界定的几点说明:

1)个人产生欲望是强调欲望的自发性,也就是说自发产生的欲望的满足才能带来幸福增量,与之对比的就是社会(他人)强加的欲望得以满足幸福增量为零。

假设人出生时的幸福存量为零,直到死亡幸福存量达到个人最大。

个人在生存期间幸福存量一直在变化,只要有自发产生的欲望得以满足,就会产生幸福增量,而通过奋斗未得以满足的欲望则产生幸福缩水。

比如:

婴儿出生时会自发地对食物产生欲望,对排泄产生欲望,对母爱产生欲望,对这些欲望的满足,就会有幸福增量,小脸上露出的甜蜜的笑容就是幸福的客观表现。

反之,当父母等他人强加给孩子所不认可的欲望时,就算这些欲望得以满足也不能带来幸福增量。

如果是个人自发形成的欲望或者是他人提醒而本人认可的欲望得以满足,则会产生幸福增量。

2)个人奋斗使欲望得以满足,强调个人在获得幸福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阿玛蒂亚·森强调能力对社会公平重要性,本文强调个人奋斗的能力和个人奋斗的机会对实现幸福增量的重要性。

排除不劳而获的空想以及把个人没有获得幸福增量的责任全部归于社会和他人的情况。

比如那些有能力养活自己而进行乞讨的人以及一直依靠社会救济的人。

3)通过个人奋斗没有得以满足的欲望,这里我们强调社会需要创造公平的条件,让主观努力相同的个人通过奋斗有实现个人梦想的机会。

个人通过奋斗不能满足的欲望不仅使个人的幸福存量缩水,而且会使社会整体的幸福存量缩水。

就社会整体而言,一定时期一部分人获得更多的幸福增量不能弥补另一部分人幸福增量的不足,个人以外的社会环境越公平,个人实现幸福增量就越多,从而社会整体幸福水平越高。

本文的界定可以使幸福与效用、快乐、福利、主观幸福感、满意度以及萨缪尔森先生的幸福公式区别开来了。

效用和福利包括所有的满足,没有强调欲望的自发性和个人奋斗;快乐、满意度、主观幸福感只说明暂时性,没有强调个人满足持续性和联动性。

自发产生的欲望是幸福增量必不可少的要件,自发产生的欲望的增加才能使得幸福增量产生,没有欲望的产生也就没有幸福增量的产生。

那些无欲无求、看破红尘的人将不会再有幸福增量的产生。

萨缪尔森先生幸福公式中幸福与欲望成反比,也就意味着欲望越多,幸福越低,当欲望为零的时候,幸福为无穷大。

三、个人幸福公式

(一)个人幸福的特性

1.幸福有流量与存量之分,某一时刻的幸福水平是存量,是该时刻之前的所有时间所产生的幸福增量经过一定的折旧之后的总和。

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刻幸福水平是不同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不断有新的幸福增量产生和幸福存量的缩水。

幸福存量本身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对这里所说的幸福存量的缩水会由于两种情况的叠加而加强。

首先是新产生的没有得以满足的欲望会对已有的幸福存量进行缩水,新产生的没有满足的欲望越多,程度越强,对已有的幸福存量缩水越大;其次是个人脑存储的有限性对之前的幸福存量进行缩水。

这里我们统一用折旧率来表示,折旧率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幸福增量产生后所经历的时间越长,折旧率就越高;幸福产生后所经历的时间越短,折旧率越低。

并且不同个人的幸福折旧率是不同的,幸福增量产生越密集的人,折旧率越高,幸福增量产生越稀疏的人,折旧率越低。

当增量值不足以弥补折旧值时,幸福存量就会降低。

幸福存量本身也会对幸福增量产生正的影响,也就是说,如果幸福存量越多,对于新的幸福增量有放大的作用。

个人幸福存量水平越高,对任何事情都会带着好心情去经历,比如工作更认真负责,对家人有更多的关怀,从这些经历中获得的幸福增量值就会被放大。

2.幸福的传递性、反馈性和递增性,即乘数效应。

一个有更高幸福存量值的人会把这种幸福的力量传递给他人。

从工作更认真负责这点来说,尤其是那些直接接触服务对象的服务岗位的人员,例如医生、教师、律师,法官、政府公务人员、商场饭店等服务人员,他们认真工作不但使自己获得幸福增量,还会使他们所服务的对象的幸福增量放大。

这些被服务的人又会将这种放大的幸福增量所产生的正能量继续传递下去。

这样,个人作为一个社会人,不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

幸福存量所产生的正能量具有在人与人之间扩散的连锁反应。

即便是那些没有直接接触服务对象的研究、设计和生产岗位的人,如果他们的幸福存量水平越高,他们也会对间接服务的对象考虑得更周全,从而达到把由幸福存量产生的正能量传递出去的目的。

拥有更高幸福存量值的人通过对家人、朋友、同事更关心,这些人的幸福增量就能得到放大,他们会把幸福继续传递下去。

幸福存量会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各种联系而具有乘数效应。

传递出去的幸福会加倍地反馈回来,传递出去的越多,反馈回来的就越多。

相反,个人的幸福存量值越低,传递出去的幸福就越低,所得到的反馈也越低。

当个人的幸福增量不足以维持生命的时候,就会采取非正常手段去实现个人的欲望。

这种非正常手段会对其所接触的人和物产生不好的影响,其他人的幸福增量也会受到负面影响。

这种不好的社会影响也具有传递性,也就是说,幸福存量的乘数效应是一把双刃剑。

当一个社会整体中采取非正常手段去实现个人欲望的个人越多,整个社会的幸福存量会以递增的速度递减。

当一个社会对于这些采取非正常手段实现个人欲望的方式听之任之,这个社会最后会处于一种人人自危,个个不幸的状态。

我们前面说过,已有的幸福存量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折旧,时间越长,折旧越多,剩下的幸福存量就越少;当一个人自发产生的欲望经过好长时间的努力也没有得到满足,或者说一段时期内的幸福增量太少,就会出现幸福增量不足以弥补幸福折旧的情况。

一旦幸福增量不足以弥补幸福折旧的话就会出现幸福存量减少的过程,这是一种不妙的情况。

(二)个人幸福公式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给出个人幸福存量公式:

(1)

其中,

表示

时刻的幸福存量值,它是

时刻及以前各期幸福增量经过相应折旧后的一个加总,

表示第

期的幸福存量的折旧率,时间间隔越长折旧率越高。

表示第

期的幸福增量,括号中是影响幸福增量的因素。

表示第

期自发产生的欲望强度,对幸福增量产生正的影响,自发产生的欲望越强烈,满足之后所带来的幸福增量越大,自发产生的欲望越弱,满足之后带来的幸福增量越小。

当特别想要某个东西的时候与一般想要某个东西的时候,同样的满足却带来不同的幸福程度,比如“想喝水”,“特别想喝水”,“不喝水的话会被渴死”这三种不同的自发产生的欲望强度,给以同样的满足程度,那个不喝水就会死掉的人获得的幸福增量最高。

表示第

期由于社会和他人强加的欲望强度。

比如由于社会的大肆宣传和售货员的推销,迫于面子或所谓的身份地位去接受那些“你应该要什么”的欲望,或者周围的人都有了什么,你好强为了面子也觉得应该有什么。

这种强加的欲望的满足不会使你产生幸福增量,只会无谓增加你的负担。

相反,如果这种欲望没有给予满足的话,就会使已有的幸福存量水平缩水。

社会和他人强加的欲望对于幸福增量的影响是反作用的,即社会和他人强加的欲望越多越强,幸福存量的缩水就越大。

比如一个没想要买车的家庭或个人,看了广告宣传说:

“你应该拥有一辆车”、或者周围人都买了车而迫于面子而觉得自己应该有一辆车;经过这样的“劝说”,他如果买车的话,家庭(个人)支出负担会加重;如果不买的话,这个强加的欲望不能满足;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管他买或不买车,幸福增量都会缩水。

表示周围人上一期的幸福存量。

由于幸福具有传递性的特性,因此,周围人的幸福存量会对一个人的幸福增量产生正的影响,比如亲人和(或)邻居之间的相互关心的增加会使你更幸福,工作中同事们都更积极地投入工作给你创造了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这也会使你更幸福,其他社会活动中得到更多的关心和服务都会使你更幸福。

表示自己上一期的幸福存量。

由于幸福具有递增性特性,所以上一期的幸福存量会对本期自己的幸福增量产生放大效应。

一个人上一期的幸福存量水平越高,他越觉得生活充满了希望,他对生活会更加珍惜:

珍惜每一次机会,珍惜每一个遇到的人,……;这样他成功的机会就会提高,从而他的幸福增量就得到放大。

表示第

期产生的欲望滞后

期的满足程度。

有的欲望产生后可以马上得到满足,有的欲望产生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满足,而有的欲望却一辈子都不能得到满足。

在满足程度相同的情况下滞后期越长,对幸福增量的作用越小,如果一个人的某种欲望到死时都不能得到满足的话,它对幸福增量的作用就为零;而在滞后期相同的情况下,满足程度越高,它对幸福增量的作用越大。

表示第

期遇到的意外冲击(可正可负)。

这些意外冲击可能是:

家人的生老病死,突发的自然灾害,战争和政治动乱等事件的负向冲击;或者是中了彩票,获得大奖,遇见贵人等正向冲击。

这些冲击使当期的幸福增量放大或缩水,从而对个人的当期幸福增量影响最大。

对后期的幸福增量的影响是通过幸福存量的扩散作用,单次冲击所产生的幸福增量在个人所有的幸福存量中所占的比重越大,对以后的冲击就越大。

比如那些本来就没有多少幸福存量的个人,在一次负向冲击面前可能会失去所有甚至生命。

就算得以保全生命也对以后的个人满足自身欲望的能力造成巨大的伤害。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发挥所有社会力量去关心这些本身幸福存量低同时又遭受负向冲击的个人,使得他们的幸福存量不至于变为负。

因为一个幸福存量变为负值的人,不仅个人是不幸的,自身已经没有能力去实现转机了,而且对于社会也发挥着幸福的负向乘数效应,从而通过乘数效应对整个社会传递负能量。

反之,单次冲击所产生的幸福增量在个人所有的幸福存量中所占的比重越小,对以后的冲击就越小。

这也就意味着社会整体力量是要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因为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会给社会带来更多的幸福增量。

以上就是我们对幸福的概念和幸福的特性进行的界定和刻画,式

(1)这个幸福模型可以解释个人幸福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接下来我们就用我们的幸福公式解释为什么会出现“Easterlin悖论”。

四、物质财富增长与幸福增长

为什么会出现“Easterlin悖论”?

为什么这种悖论没有发生在18世纪和19世纪而是发生在20世纪后半期?

(一)个人欲望的有限性和无限性

个人的欲望——我们指的是自发产生的欲望,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这种有限性和无限性并存的状态决定了在个人追逐物质产品的过程中“Easterlin悖论”不能很快出现但又必然出现。

1.个人欲望的有限性是指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极限,例如,一个人不可能吃得越多越高兴。

自发产生的欲望的数量会因为满足而减少,自发产生的欲望的强度会因为满足而降低。

在满足的过程中,幸福增量会随着每个欲望的满足而产生,但是,一旦自发产生的欲望的数量降为零,或者欲望强度降为零,继续增加物质满足,不会产生任何幸福增量。

这意味着,由一些基本生存条件而自发产生的欲望对物质产品的追求存在着某种饱和点。

在饱和点之前,增加物质产品的消费可以使基于基本生存条件而自发产生的欲望得以满足从而带来幸福增量,这时物质产品生产的增加,收入提高可以使个人的幸福存量增加。

但是在达到饱和点之后,物质产品和收入的继续增加并不能使这方面的幸福存量继续增加,只能维持饱和点的那个幸福存量。

2.个人欲望的无限性是说人有消化系统、排泄系统、生育延续新生命、代际传递和喜新厌旧的特性。

这种无限性会带来两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与个人自身拥有的资源有限性(稀缺性)产生矛盾。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满足基本的生存欲望(不被饿死,不被冻死,不被羞死,不被累死)变得容易了。

但是,欲望的无限性会产生想要更好更新更健康的食物;更健康更时尚的衣服,更宽敞更舒适的住房,除了这些基本生存欲望之外还会有新的欲望,比如通讯和出行……。

这些欲望有些是自发产生的,有些是环境强加的,自发产生的欲望,人类自然愿意满足并获得幸福增量,但是强加的欲望却不能给个人带来幸福增量。

同时人的欲望的满足需要人的奋斗,需要个人利用自己所拥有的资源来换取。

一个人所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要获得更多的物质产品,就需要用越来越多的资源来换取这些更多更好的物质产品。

这样属于个人自由支配的资源(尤其是时间)就少了。

而且随着专业化分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那些低效率的手工作坊被大机器工业所取代。

越来越多的人要换取个人所需要的物质产品往往需要受雇于人,成为机器和物质资本的附属品,创造性的工作越来越少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工作不能直接给大多数人带来幸福增量。

所以,在利用个人有限资源去换取物质产品这一点上也存在饱和点。

在达到这个饱和点之前,物质产品的增加会给个人带来幸福增量;在达到饱和点时,个人不再自发产生欲望;在达到饱和点之后,个人会因为环境强加的欲望而使物质产品成为绝大多数个人的负累,从而幸福存量减少。

另一方面与社会整体资源的有限性(稀缺性)产生矛盾。

虽然我们已经知道太阳还能燃烧46亿年,地球短时期内不会毁灭;我们也在外星探险,寻找地球的替代品(这个进展不是很大);我们也在寻找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品和发展循环经济……。

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一切都不太乐观。

目前有很多人依然本着“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这样的观念继续大肆浪费着地球上有限的资源。

目前地球上的垃圾持续增加,垃圾的循环未见效果;个人生存必不可少的水资源、土壤资源和大气被重金属、有害气体以及各种化学物资污染;推进并使现代化产业正常运转的各种廉价能源正在枯竭……。

一个没有环保知识和环保意识的人也应该知道,垃圾不可能凭空消失,垃圾要么回到地上,要么升到天上;即便技术进步让所有的垃圾循环再利用(迄今还没有看到任何希望),那些已经污染的和正在污染的水、空气和环境还在全球循环存在。

任何个人只要一想到增加物质的享用就必须以喝被污染的水和呼吸被污染的空气为代价,他可能就无法幸福起来。

(二)工作与闲暇

主流经济学家认为工作给个人带来负的效用,这个负的效用可以通过收入去弥补。

或者也可以说正因为工作给个人带来不好的感觉,雇主才会给雇员收入,不好的感觉越高,只能通过更高的收入去弥补。

因为个人利用收入消费可以产生正的效用。

也就是说,工作的负效用与消费的正效用相抵消。

只有闲暇才可以直接产生正的效用。

这说明了什么呢?

即个人通过工作创造物质财富和非物质财富,并不能产生正的满足,只有不工作(闲暇)才可以直接产生满足。

工作和闲暇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可以说生产物质财富本身与正的满足程度之间存在矛盾。

这一矛盾并不是从人类出现一开始就存在,而是经济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才开始出现。

随着机器对人的雇佣,使个人成为机器的附属品,大多数人在利用机器生产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小的辅助作用。

而且人与人之间分工越来越细,个人在机器化大生产中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角色,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成为完全竞争市场,人的收入达到最低,而效率达到最高。

随着机器对人的替代,人类不再掌握主动权。

只能被动地为了生存而被雇佣,不再为了兴趣而工作,工作不再有乐趣,而是一种负担。

工作不再是人们自发产生的欲望,而是为了收入、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去做的事情,这是没有替代品的事情。

同时,正因为工作成为挣得收入的工具,所以人们必然选择那些收入高的工作——不管这个工作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在上学时选专业的时候也就挑选那些毕业后好找收入高的工作的专业,不会考虑自己对这个专业是否有兴趣,是否有这方面的天赋。

在工作和专业都成为工具的情况下,个人也就成为自己选择的附属品,不再产生幸福增量。

从另一方面来说,个人能够掌握的只有工作之外的时间——闲暇时间——这些时间会由于越来越多的强加欲望而被吞噬。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财富的增加连人的满足程度(即效用)都不能增加的话,就更不能使个人的幸福增加。

(三)完全竞争与规模经济

主流经济学家通常都认定完全竞争——虽然现实中不存在,但是至少竞争程度越高,可以实现更高的效率——可以使社会物质产品的平均成本更低,产量更高。

同时他们也认定规模经济可以降低平均成本。

随着规模的扩大(在市场需求一定的情况下),满足既定需求的企业数目必然要减少。

随着企业数目的减少,垄断程度增强,竞争程度减弱,经济效率降低。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规模小,需要满足的客户群较小。

完全竞争的企业可以通过寻求消费者想要什么,从而给予满足的方式得以生存。

这样的企业实现赚钱的同时满足了消费者自发产生的欲望,给个人带来幸福增量;在垄断的情况下,企业为了赚钱不再寻求消费者想要什么,而是通过各种宣传告诉个人应该要什么,用强加给欲望的手段代替个人自发产生的欲望,从而实现更大的销售量,更高的利润额,不再去顾及消费者自发产生的欲望。

规模经济和垄断本身必须要把标准化产品的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实现,平均成本才能下降,所以不能生产多样性的产品。

但是个人想要的东西却是千变万化,千差万别的。

虽然规模经济和垄断实现了物质产品的极大增加,但却是对人类多样化需要的扼杀,也就扼杀了个人幸福增量。

例如,现在到处都是超级市场,到处都有大卖场,价格都不贵。

但一旦发现没有你想要的东西,你想要一个个性化定制的物品的时候,价格会高到很难是普通人所能承受的范围。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各国所生产的物质产品都迅速增加,但并没有出现个人幸福水平同步增加的局面。

原因在于夸张的商业宣传逐渐扼杀了个人自发产生欲望,强加给个人的欲望却越来越多。

但就算强加的欲望得以满足,也不能给人类带来幸福增量。

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Easterlin悖论”不能发生在十八、十九世纪,只能发生在20世纪后半期。

当然对于为什么富人比穷人的幸福水平高,富国比穷国的幸福水平高但穷人和穷国并不随着物质财富的增加而变得更幸福我们同样可以得到解释。

限于篇幅,这里只是简单介绍一下,那就是穷人和穷国的劳动时间不值钱,永远都享受不到富人和富国所享受的个性化定制的物品。

为了购买大工业生产的标准化产品,他们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去为富人和富国设计、生产个性化定制的物品。

(四)兴趣与目的

人类发展的同时由于各种需要而产生了各种现代职业,所有的职业都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比如,个人一开始是因为对救死护伤感兴趣而学习医术研究医术,从而成为大夫、医生;个人一开始是因为对学问和诲人不倦感兴趣而博览群书,博古通今,知人之所不知而传之,从而成为先生,老师;个人一开始因为对讲道理辩论感兴趣在有人受冤屈而有理说不出的时候声张正义从而成为律师,成为法官;……。

总而言之,个人一开始是因为兴趣、因为特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