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利县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1107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监利县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监利县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监利县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监利县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监利县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监利县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docx

《监利县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利县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监利县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docx

监利县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监利县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二0一一至二0一五年),是监利县全面实施“工业兴县、开放强县、统筹城乡、科学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规划,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县域内外形势,提出符合县情、顺应时代要求、凝聚人民意志的发展目标、指导方针和战略任务。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1)“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十一五”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湖北省“两圈一带”建设的重大机遇,努力克服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扎实推进“工业兴县、开放强县”战略,全县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工业经济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社会事业发展迈出新步伐、开放开发呈现新局面。

(2)“十二五”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收入分配改革,积极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同时,湖北省也将加快实施“两圈一带”战略,全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的进程。

监利县也将积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改善基础设施,促进科技教育全面发展,保持社会政治长期稳定。

这些都为监利县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十二五”期间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仍存在不确定性,监利县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相当艰巨;就业压力依然较大,收入分配中的矛盾较多;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

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十二五”是监利县加快推进工业化、全面启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阶段,也是加快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应对各种挑战,认真解决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突破发展的瓶颈制约和体制障碍,开创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3)制定“十二五”规划,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工业兴县、开放强县、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总体战略,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工业和城乡统筹为重点,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扩大开放,着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提升开放开发水平,努力实现农业和工业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形成“一主三副、多极发展”的空间格局,率先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要坚持以下原则:

——注重科学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加快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加快促进服务业发展,努力实现监利县跨越式发展,全面提高县域综合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注重协调发展。

坚持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

——注重和谐发展。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更加注重促进社会公平,推动各项社会事业进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安定团结。

——注重开放发展。

紧抓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

(4)“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定位。

——“两湖平原”经济强县。

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努力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振兴轻工食品、纺织服装、医药化工三大产业集群,进一步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全面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

使监利经济实力在“两湖平原”的地位快速提高,打造成为“两湖平原”的经济强县。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以监利县丰富的农业资源为优势,转变发展观念,提升科技水平,完善产业体系,创新经营方式,培养新型农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区域,培育壮大新兴农业产业,使监利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成为规划布局合理、农业基础设施完善、产业特色突出、生态环境良好、科技应用领先、服务体系健全、服务方式高效的现代农业窗口,成为新品种、新技术应用推广的载体,培育新型农民的阵地、促进农民增收的平台,为全国现代农业发展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湘鄂边界重要的商贸物流大县。

充分发挥监利“拥一江之势,得两地之利”的交通区位优势,积极争取干线铁路建设,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农村公路建设,加快港口和站场建设,做好各种运输方式的相互协调衔接,强化商贸物流发展的交通服务功能;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将监利县打造成辐射鄂南、湘北,连接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的区域物流中心。

——湖北省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县。

围绕监利县城乡发展的现实基础,积极探索城乡统筹发展新模式,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开拓县级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思路。

——荆楚历史文化名县。

围绕省委、省政府“两圈一带”发展战略,依托监利地处“两圈一带”交汇的区位优势,开发荆楚文化资源,通过挖掘“华容古道”和周老程集名镇历史文化古迹、开发洪湖生态旅游区和红色旅游地等旅游线路、保护伍子胥等监利历史文化名人和“啰啰咚”地方文化资源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争创“全国书画之乡”活动,快速融入全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实现历史文化旅游强县。

——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新兴节点城市。

围绕监利县长江黄金水道优势,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增强监利县在沿江开放开发中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着力将监利县打造成为在湖北省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新兴节点城市。

——现代滨江水乡园林城市。

加快监利县城镇化进程,提升中小城镇发展水平,力争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将监利县打造成空间格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内涵深厚、人民安居乐业的现代化滨江水乡园林城市。

(5)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综合考虑未来五年监利县发展的趋势和条件,“十二五”时期要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主要目标是: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人均GDP比2010年翻一番多;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6.15:

32.12:

31.73;城乡一体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水平达到50%,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基础设施建设上一个新台阶;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一五”期末降低4%左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耕地减少过多状况得到有效控制;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三、壮大工业主导地位

(6)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按照“振兴传统产业、壮大支柱产业、做大主导产业、做强优势产业”的原则,立足现有产业优势,加快推进资源深度利用、加快推进产品结构调整优化、加快推进产业融合、加快推进区域协作、加快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推进招商引资,大力发展产业链经济。

着力打造五个百亿产业,着力形成五大主导产业链,不断提高工业经济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7)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

在“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园区软硬件环境,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和产业承接园区建设,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优化园区空间布局,重点打造以监利经济开发区(包括城东、城北工业园区)为主体,以新沟粮食深加工园区、朱河纺织服装加工园区、白螺化工建材加工园区为支撑的“一区三园”发展新格局。

改变目前工业发展分散的局面,构筑工业发展的坚实平台。

(8)着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全力实施“项目兴工”,扶持壮大龙头企业。

积极推进企业上市,利用资本市场扩张。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9)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帮扶中小企业开拓市场。

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10)加快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以优化农业结构、农业产品结构为重点,以建设优质农产品产业带和规模化养殖基地为突破口,探索集约型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积极发展壮大优质稻、畜禽、水产和林木“四大板块”,在保证粮棉油稳定增产的同时,着力提高养殖业比重。

坚持以质量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增加农产品及加工品的附加值,不断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形成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和特色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11)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

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实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构建监利县农业产业化体系。

壮大龙头企业,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培育农产品原产地品牌,做大做强企业品牌。

加快容城天府庙、朱河天宏、棋盘乡监南贸易大市场等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

逐步建立布局合理、产销结合、统一有序的农产品市场网络,形成大中小并举、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创新农村经营组织,不断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12)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发展农业服务组织,增强农业科技支持作用,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积极构建监利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快科技创新,构建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进一步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认证,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定主要农产品生产标准,组织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标准化率达到100%。

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率,重点推广机耕、机整、机播、机插、机收、机械防治病虫,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和综合效益。

(13)积极发展循环农业。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农业、观光农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

大力推广农业循环经济,将农、林、渔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共享资源、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逐步达到整个系统污染物“零排放”。

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积极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

(14)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提高农业规模化、组织化程度。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农民参合率达到50%以上。

五、强力推进现代服务业

(15)加快推进旅游业发展。

紧抓中部崛起战略纵深推进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战略实施的机遇,加快监利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形成监利县经济社会发展新的亮点和支撑点。

加快红色文化旅游产品、生态文化旅游产品、历史文化旅游产品开发。

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体系。

(16)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建设监南水产品物流中心、监北粮食物流中心、监中生活日用品物流中心和新洲码头物流园,将监利打造成辐射鄂南、湘北,连接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的区域物流中心。

加快建设综合物流中心—专业物流中心—物流直达配送中心三层结点模式。

大力发展新型流通方式,积极发展电子物流和快递配送,探索利用RFID(物联网)技术;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对于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建立独立运作的内部物流公司。

不断提升商贸服务业,扩大农村消费,满足城镇多样化消费需求,强化综合服务功能。

(17)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

积极发展生产性信息服务。

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高企业内部信息管理和获取外部信息的能力;加快建设工业园区公共信息平台,实现工业园区管理网络化;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技术在农村生产经营中的应用,推广以“三农百事通”、“农业信息网”为代表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

大力提升家庭信息服务水平。

抓住电信网、计算机网、广电网三网融合的趋势,推动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手机电视、数字电视宽带上网等新型信息网络服务。

推动农村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的信息服务。

积极开拓信息查询、移动短信、IP通信业务、远程教育、动漫娱乐、网上交易、多媒体服务等网络增值服务。

加快就业保障、医疗卫生等公益性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满足城乡居民信息需求。

(18)大力发展金融业。

健全金融体系,提升服务水平。

优化金融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做大做强担保公司平台;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金融专业人员技能和服务水平;提高金融监管能力,促进金融业安全高效运行。

鼓励各金融机构开发多种形式的低碳金融创新产品;支持金融机构创新发展针对产业转移的信贷产品和审贷模式;创新担保方式,积极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融资和小额信贷;大力发展村镇银行,激励村镇银行加大对农户和涉农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大力发展农业保险;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探索“农地金融”,开发以集体土地使用权、农村宅基地或农用房权为抵押的贷款产品;将小额就业贷款、创业贷款等政策性金融产品引入农村市场。

六、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十二五”期间,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强城市公用设施改造,抓好城镇住房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强化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镇化质量,全面提升城镇的承载能力和带动作用。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县新农村实验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实现农民向中心村镇集中,土地向规模化经营集中。

建立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实现公共财政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提高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探索出一条符合监利实际的城乡统筹发展之路。

在全县形成以容城为中心城市,以新沟、朱河、白螺、汪桥、毛市为中心城镇,以城镇经济为支撑,以农村经济为基础,竞相发展,互相促进的区域经济新格局。

(19)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以中心城市和镇乡协调发展为核心,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突出重点、梯级推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力,健康推进城镇化发展。

加快提升城市中心区功能,发挥统筹城乡建设的龙头作用。

大力培育朱河、新沟、白螺等中心镇和特色镇,发挥统筹城乡建设的抓手作用。

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的核心优势,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功能,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推进城市功能向农村辐射。

发挥小城镇的比较优势,使之成为连接城乡的节点和繁荣农村、服务农业、集聚农民的重要载体,促进城乡联动发展。

(20)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继续深入推进“仙洪新农村试验区”建设,带动全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加快建设农村新社区,启动农村“康居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增收渠道,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健全农业技术培训推广网络,创新农业技术培训推广方式,组织实施“农民技能就业工程”,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升农民综合素质。

深化农村土地产权改革,探索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实现集体土地规模化经营、资产化管理。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清除统筹城乡发展障碍。

(21)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推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实现从非均衡发展到均衡发展,形成城乡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财政制度。

推进城乡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普及高中教育、学前教育,基本形成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高中、学前教育普及化、职业教育多元化、成人教育终身化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建立健全城乡公共卫生体系,构筑“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的城乡一体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小病在农村和社区,大病到医院”的就医模式。

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城乡文化事业共同繁荣。

推行城乡就业社会保障的全面接轨,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就业组织体系、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体系、就业服务体系和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权益的劳动用工管理体系,实现城乡平等的就业政策,实现劳动力资源城乡合理配置。

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失业保险制度,实现县级统筹。

以职工养老保险全覆盖为核心,以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为抓手,逐步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

七、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21)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争取规划中的月益铁路过境监利,构建跨区域性运输通道。

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农村公路建设,加快港口和站场建设,做好各种运输方式的相互协调衔接,提高交通运输管理水平,形成内联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外通岳阳、长沙及长株潭城市圈的水陆联运交通网络。

(22)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节约与保护相结合,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体系、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等四大体系。

(23)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整合信息网络资源,统筹规划建设高速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互联网等基础网络设施,积极推进“三网融合”。

支持宽带无线网络在城市信息化中的应用,加快网络建设向广大农村拓展,推动全县信息化进程。

大力发展“数字农业”,促进农业信息化。

加快电子商务发展,促进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

(24)加快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以提供稳定可靠、廉洁方便、清洁优质的能源为目标,加快完善全县电网,加快农村清洁能源入户工程、城镇清洁能源设施建设,努力构建安全稳定、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的现代化能源体系。

(25)加快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完善公交网络建设。

加快城镇供水设施建设,加快城市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的建设。

加快城镇道路、广场和停车场建设,加快灯饰化改造工程,推广节能绿色灯饰,加快城镇园林绿化建设,全面提升城镇绿化的档次和品味。

八、加快优化空间开发格局

(26)空间发展战略。

大力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积极推行“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民市民化”战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

积极对接“两圈一带一群”战略,主动接受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着力打造“长江经济带节点城市”。

抓住鄂西生态旅游圈发展的契机,对监利县域内丰富的生态和人文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有序的开发整合,形成“一心、三区、两点、一线”的旅游空间发展格局。

大力实施产业空间集聚化战略,增强区域发展的整体实力。

(27)空间发展布局。

进一步完善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着力构建“一主、三副、五轴、五片区”的城镇空间发展格局,中心城区实现“三心三带四团二区”的空间发展格局;进一步完善产业空间布局,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完善产业空间布局;进一步完善农业布局,重点建设核心粮食主产区、高值种养发展区、生态农业区;进一步完善水产业布局,逐步实行“三沿”(沿湖、沿路、沿江)的现代渔业产业专业化发展,形成三个优势产业带和五个专业版块的区域布局,以沿湖、沿路为主,分布实施,整体推进;进一步优化旅游业布局,形成“一心、三区、两点、一线”的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生态安全格局,着力构建“三带一区”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格局;全面推进“现代滨江水乡园林城市”建设。

九、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28)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经济发展方式。

大力发展生物发电,加快发展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29)加大污染防治力度。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创新环境管理机制,切实解决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

继续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加强水污染防治,加快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积极加强固体废物环境管理高度重视噪声污染控制。

(30)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积极加快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建设生态农业,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势头。

实施一批饮用水源保护项目和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示范项目,大力加强居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量,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实行洪湖湿地生态修复项目,改善生态环境。

积极组建环境监察队伍,健全环境质量检测网络,完善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警系统。

十、努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31)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配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加大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推进企业改革,发展民营经济。

积极探索融资新模式,支持福娃等一批企业加快上市融资步伐,鼓励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小企业。

深化价格、教育管理体制、医药卫生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等社会事业体制改革。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探索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创新,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巩固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机制;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村镇银行发展,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探索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降低农业自然灾害风险。

(32)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招商引资步伐。

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和贸易方式结构,加快扶持和培育新一批的大型出口龙头企业。

优化投资环境,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利用外资领域。

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与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合作;发展同发达地区和省内兄弟县市的双边、多边经贸合作,拓展对外合作空间和领域;利用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机遇,加快与其他县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对接与整合;借助湖北省发展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政策,联合其他县市开发跨界旅游和文化项目。

十一、全面推进社会事业进步

(33)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增加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

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消费新热点。

(34)促进教育科技事业发展。

改善办学条件,统筹城乡教育。

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和现代教育装备建设,加快农村校舍改造、农村寄宿中小学建设,重点解决农村学校安全饮水问题。

加大对农村学校教学设备的投资力度,加快学校布局调整,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逐步形成高中向中心城区和市辖区集聚、初中向乡镇集聚、小学及幼儿园向农村中心村集聚的建设布局。

大力发展各类教育,加强师资建设。

实施科技兴县战略。

(35)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加快县文化中心、县体育中心、乡镇综合文化站、村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加强以伍子胥等监利历史文化名人和“啰啰咚”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深入开展湖北省“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活动。

促进印刷业、发行业、演艺娱乐业、体育休闲业等产业发展,探索发展文化创意、广告、数字传媒等产业,拓展文化产业空间。

(36)稳步推进就业和再就业。

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加大就业援助力度。

大力实施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能就业培训“三大工程”,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培养一批致富能手、种养大户、营销大户。

积极打造一批具有监利特色的专业化劳务输出品牌,依法维护进城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在建设领域基本解决农民工的工资拖欠问题。

(37)提高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水平。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形成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