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审核作业指导书3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1010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审核作业指导书3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汽车审核作业指导书3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汽车审核作业指导书3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汽车审核作业指导书3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汽车审核作业指导书3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审核作业指导书3版.docx

《汽车审核作业指导书3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审核作业指导书3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车审核作业指导书3版.docx

汽车审核作业指导书3版

1.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本中心审核员对汽车产品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提供指导。

2引用文件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办公厅2003/11/10关于公布车辆生产企业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的通知

GB7258-199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QC/T3-1992《汽车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完整性》

QC/T4-1992《汽车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采用与更改办法》

QC/T900-1997《汽车整车产品质量检验评定方法标准》

GB/T1332—91《载货汽车定型试验》

GB/T13043—91《客车定型试验规程》

GB/T13044—91《轻型客车定型试验规程》

QC/T29020—91《微型货车定型试验规程》

ZBT50001—84《专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

JB/T3693—91《重型矿用自卸汽车定型试验规程》

GB/T5397—85《摩托车定型试验规程》

3.行业特点

我国汽车标准法规体系主要参照ECE/EEC技术法规制定,目前以强制性标准形式体

现,其构成及制定情况详见附件A。

我国现行汽车行业政府主管部门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但原国家机械工业局作为汽车行业政府主管部门时颁布的汽车行业标准依然有效。

原国家机械工业局1999年发布文件,规定自2000年4月1日起对行业生产的新车实行40项强检规定,但不同车型其强检的项目有所差异。

我国在用车辆的技术状态应符合GB7258—199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规定。

对整车厂(含底盘生产厂及各种改装厂)不得删减7.3。

即使该厂的产品设计为外包(这种情况实际是存在的),但该厂也应对产品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与责任负责。

国家机械工业部明确规定,汽车的强检项目是以整车为单位,而不以其零部件是否符合规定,而对整车进行评价。

所以整车厂(最终制造厂)对车辆的技术指标负责。

另一方面,国家机械工业局于1999年1月18日以国机管[1999]20号文发布了《车辆识别代号(VIN)管理规则》(即CMVRA01-01),规定从文件发布之日起,国内生产的整车产品必须按VIN的规则进行标识,以便提高车辆故障信息反馈的准确性。

也就是说通过对整车的识别,追究组织的责任。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办公厅2003/11/10《关于公布车辆生产企业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的通知》再次按CMVRA01-01进行车辆识别代号(VIN)管理。

汽车零部件厂是否可删减7.3要视其是否存在产品开发及过程开发活动或过程而定。

零部件厂根据市场(汽车整机厂的要求)及顾客要求开发产品进行生产,或者组织根据顾客样品进行测绘及测试开发产品进行生产,或者根据顾客不完整的工程图样及要求,进行补充开发包括过程开发等,均应视为企业有开发过程,不应删减7.3。

只是可根据开发控制的内容的实际删减部分子条款或适当从简有关内容。

如果组织无设计活动或过程,但组织负有设计责任,7.3过程也不能轻易删减,而应将此作为分包过程实施有效控制。

组织仅有过程开发,无具体的产品开发活动,如删减7.3或不参照7.3实施过程开发控制,则必须说明如何有效控制过程开发活动。

汽车行业目前确实存在某些企业无顾客财产的情况。

但要注意顾客财产包括:

设施、设备、工具、工装、计量及检验设备及器具、样件、图样等,重复使用的包装箱(盒)、半成品、物料等以及顾客知识产权方面。

4.产品/服务范围、特点与专业代码

本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汽车、摩托车及零、附件制造,对应的专业代码是22.01.00、22.02.00、22.03.00、22.05.01、22.06.00

5.业务/服务流程

汽车工业是技术、资金密集型、高精度、连续性大批量生产的综合工业。

汽车工业产品以硬件产品为主,服务性软件产品为辅,其质量体系范围的重点为:

管理职责、设计与开发、采购、生产过程确认、产品测量、监视与测量设备、销售及售后服务、与顾客沟通等,其他过程按标准要求,无特殊之处。

对汽车工业的整车厂而言,其生产过程的设置一般都有四大过程:

冲压、焊装、油

漆和总装,对这些过程的识别是判定该组织是否对主要过程实施了有效控制的重要依据。

汽车整车有近万个零部件组成,其需要组织专业化协作的社会大生产,需要相关工

业产品与之配套,因此,汽车工业的水平与许多相关工业技术水平紧密相连(如冶金、石油、化工、煤炭、轻工、电子、纺织、建材等行业)。

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舒适性、安全性、可靠性、可维修性、耐久性、密封性及法律法规要求的环保性能和外观造型等都是在设计、制造过程中要刻意追求的。

汽车的关键总成及零部件(发动机、车桥、车身、变速箱、传动轴等)的制造涉及到铸、锻、冲压、金切、焊接、电镀、涂漆、热处理、装配等工种的交叉生产。

6审核要点与审核方法

6.1管理职责

汽车企业的领导,决策层的贯标意识、质量经营意识至关重要。

规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要围绕国家对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能够摒弃以往的小生产的传统习惯,要大规模、专业化、高起点,从而促进汽车工业的企业集团化,产品系列化、生产专业化、达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

汽车企业的领导必须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注重汽车法规项质量的承诺,具有超前决策、开拓进取的强烈意识。

对汽车整车厂的质量目标通常都涉及车辆的可靠性和耐久性目标,即车辆的无故障里程和大修里程的指标。

为保证整车产品的质量,汽车行业规定汽车零件和小部件的可靠性和耐久性的指标不应低于相应大总成和整车的相应指标(易损件除外)。

为此在审核汽车零部件厂的质量目标时,要度量该目标是否达到了与其装配的主机、整车的指标,否则应视该质量目标没达到行业的基本水平。

6.2设计和开发(7.3)

汽车企业要紧密联系产业技术政策要求,通过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形成独立的开发能力,建立自己的产品开发和科研机构,设计控制由于汽车的复杂性和质量特性参数的严密性决定其要注意环境试验和可靠性试验的研究。

设计控制的各阶段都要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

设计策划要在汽车产品的设计各阶段制订切实可行的时间计划表,策划中要围绕汽车产品安全法规、污染控制、节能采用最新工艺、新材料、新燃料、新动力。

要制订汽车产品、样品的验证活动计划,要制订产品装车试验,道路试验的主人计划,对整车、整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可维修性质量参数指标予以确认,对安全件,如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灯光系统进行强度、安全性设计评价,做耐久性、疲劳运转试验设计,考虑汽车的环境、振动、噪音、风、雾、寒、尘、雨热的影响,要做各种(包括路试)验证试验。

组织和技术接口。

汽车产品设计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多个专业和部门,有力地控制这些专业和部门,搞好他们之间的协作是至关重要的。

通常这些部门包含:

总师办、设计部门、工艺部门、质量部门等。

而通常一个完整的汽车设计部门机构设置如下:

a.整车设计室:

负责整车造型、总布置和提出整车技术要求;

b.底盘设计室:

该室多细分为:

车架、悬挂、车桥、车轮、转向、制动等多个设计组。

c.发动机设计室:

负责发动机设计或造型;

d.车身设计室:

负责车身造型和内饰设计;

e.车箱设计室:

负责货车车箱的设计;

f.另外还有电器系统、液压系统、资料管理等多个职能部门。

汽车产品设计多实行项目总设计师负责制,下面设多位助手分工把关。

各设计部门

之间的技术协作要求都以“互提技术要求单”(该文件各厂的名称可能不同)的形式表达,一切都要落实到文字上,且有提出人,分管负责人,总设计师批准等签署栏目,审核时对设计部门组织与技术接口的控制应予以注意。

设计输入,产品设计输入阶段要把设计任务书,设计依据,内容定量化,对功能要求、质量特性参数要求、环境要求、安全性要求、法规要求以使整个设计阶段获得权威性的参考文件。

从2000年4月1日后生产的汽车新产品,机械工业局汽车司规定应进行40项强制性标准的检验,其中多数项目必须达到规定要求,有关检验的标准名称、适用车型、要求情况详见附件二。

为适应该项要求,在设计输入中应有相应文件予以说明,设计输出应对这些要求给予保证。

设计输出,设计输出将设计输入要求转化为计算图样、规范、工艺、材料、工装规范按准则及使用说明书要求,要对汽车产品的质量特性的法规项,重要度分级明确地传递给有关采购、生产、检验、试验、销售、服务各部门。

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设计确认、对于汽车法规项都要有充分的体现和明确的结论。

汽车产品的最终设计输出文件较多,一般都不少于25种,有关输出文件种类参见QC/T3-1992汽车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完整性标准要求。

审核时应查对文件的完整性和有关数据满足标准要求的程度。

设计控制涉及到的工艺、工艺装备,检测试验设备的设计体现汽车行业的特点、整车、车身、冲压、装焊、涂漆、总装的典型设计都要适应流水线大生产的经济规模要求。

设计更改。

由于汽车属大批量生产的产品,一旦产品定型,更改是十分慎重的,这不但关系产品的性能而且同价值贵重的设备和工装相联系,还涉及—系列的管理问题。

为此汽车行业专门制定QC/T4-1992《汽车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采用与更改办法》予以指导。

在审核时设计部门若没采用该文件,也应有本单位的设计文件更改办法,否则应视为缺少重要管理文件。

在审核时还应注意各签署栏的签署情况,各文件受控点是否更改确认。

汽车零部件厂的产品强调与适用车型的配套性,所以其产品较少是由零部件厂独立开发的,多是根据主机厂的图样生产的。

近年来国内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产品竞争日趋激烈,一些条件较好,规模较大的零部件厂对产品开发越来越重视,但由于起步较晚,其遵守设计程序和设计文件的管理规定方面问题较多,在审核时应予以足够重视。

6.3采购(7.4)

外购、外协件、原材料、辅料的质量是在汽车行业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汽车整车、整机各大总成、零部件50~70%是外协、外购,对供方的质量保证能力的考察评定是关键所在;特别是整车的几千种零部件的质量直接影响整车质量水平,当然要加大管理力度,审核也要重点对待这一要素。

除了要建立供方的选点作业程序外,还要建立选点质量保证能力考核的标准,对供方除检验外还要通过提供样品进行装车试验,用其试装结果来判定取舍、签定合同和决定配套量的大小;对供方提供的汽车配套产品实施监控,并通过控制长期供货质量的对比分析和评定,进而形成供方的质量档案。

对供方的连续监控要纳入日常工作日程,特别是对法规项、安全、强度件要实施100%检验,并要求100%合格,不允许有缺陷,并必须提供出厂试验、型式试验、安全法规项试验报告,突出“严”字当头,通过A、B、C分类管理达到重点控制的目的(包括进口件也要纳入控制范围)。

审核要重点检查A类、安全法规项涉及到的分承包方的控制效果。

6.4生产和服务提供及确认

汽车行业的制造过程主要有四大工艺:

冲压、焊装、油漆和总装配。

其他多为机械加工和包括塑料零件在内的非金属零件加工。

车身覆盖件的生产靠冲压工艺完成,关键是钢板材料质量和模具精度。

压力设备的调整精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板材要有强度和钢性,要有很好的表面质量,保证延伸性能符合规范要求,模具的管理也是关键所在。

对于焊接喷烤漆、电镀及热处理等过程统进行严格确认过程能力。

车身焊接主要依靠迅速、准确和装焊定位夹具,高质量的电阻焊接技术(焊接工艺参数控制)和空间测量技术的监测来保证质量。

采用焊铝、焊枪自动机器人等焊接设备,其良好状态则是保证车身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这几个环节的受控状态是审核的重点。

汽车零部件的油漆(表面处理)大部分是在油漆线上进行的,油漆线通常由酸洗(除锈)、碱洗(除油)、磷化(钝化)、电泳(底漆)、中间涂层、面漆、罩光漆等工序组成。

关键是前处理和电泳涂漆工艺参数的控制,主要是对电泳的电压、电泳时间、漆液配方、PH值、漆液温度实施连续的监控。

此外,工序移动的自动悬挂链正常工作和烘烤温度对保证产品质量也起着重要作用。

总装是将动力、传动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灯光系统、车内总成和车外总成以及电子装置等零安装成整车,除了保证外协、配套件的质量之外,还要注意各工位的装配调整质量,调试过程。

把握住关键工序、工位的质量指数参数,控制调试过程是重要环节,例如:

……..工位扭矩的检测控制是重要的而关键的项目。

6.5产品的监视和测量(8.2.4)

汽车配套零部件以万计,产量几十万计,其质量关系着人民的生命财产。

各关键环节的检验要加大力度,特别突出强调的是,检测线最终成车检测围绕汽车行业检测标准涉及到的安全、环保、节能的强制性标准等有关技术法规项的控制要重点审核,如重要的参数有:

前轮定位、转向角、侧滑、灯光、制动力、加速性能、排放(怠速)CO、HC(尾气)防雨性,起动、制动性能、路试情况(可靠性状态)。

这里还要强调大量的专用验具、胎具、夹具,对于汽车、整机、整车、总成、零部件的检验、试验是关键,也是审核的重点。

不同类型的汽车产品的定型试验按以下相应的标准进行。

·GB/T1332—91载货汽车定型试验;

·GB/T13043—91客车定型试验规程;

·GB/T13044—91轻型客车定型试验规程;

·QC/T29020—91微型货车定型试验规程;

·ZBT50001—84专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

·JB/T3693—91重型矿用自卸汽车定型试验规程;

·GB/T5397—85摩托车定型试验规程。

为了适应国家技术监督局对汽车产品的监督检查和汽车行业的产品质量行检,目前机械工业部发布了QC/T900—1997《汽车整车产品质量检验评定方法标准》。

该标准的主要内容为:

·范围;

·引用标准;

·抽样规定;

·检验内容;

·检验项目、检验方法、评定依据和评定方法;

·汽车整车产品质量综合评定方法;

·附录A(标准的附录)整车装配调整和外观质量检验卡;

·附录B(标准的附录)汽车螺栓(螺母)扭紧力矩检验方法;

·附录C(标准的附录)汽车气、液渗漏检验方法;

·附录D(标准的附录)汽车各总成温度检验方法;

·附录E(标准的附录)汽车防雨密封性检验方法;

·附录F(标准的附录)故障分类;

·附录G(标准的附录)汽车故障模式及类别;

·附录H(标准的附录)X2分布表

质量体系审核时可检查厂家的产品定型试验报告、技术监督局的监督检查报告和行检报告,应视这些报告为该厂产品质量的重要依据。

若企业已通过认证,当得知上述检查有不合格情况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促使该企业的产品质量满足规定要求。

6.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汽车的自动检测线,整机的测功机,零部件加工过程的自动检测设备,试验室、计量室的各种汽车检测仪器,仪表设备都是重点审核对象,汽车行业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先进的检测设备一定时时处于受控状态、校准、检定一定要有可追溯性和准确性,这是反映汽车企业产品质量水平和管理素质的重要体现。

在此要特别说明的是汽车工厂一般都有很多专用检验设备,如冲压件的专用检验夹具、四轮定位仪、侧滑、制动力检测仪等均无可溯源的国际与国家标准,审核时应注意检查企业是否记录了校准或验证这些检测设备的依据。

6.7顾客满意与持续改进

我国汽车产品的技术质量水平较低,建立服务保证系统使顾客满意十分必要,特别是整车销售范围极广,排障工作需随时随地的进行,建立维修保养销售网络,及时帮助用户正确使用,迅速排除故障并能及时收集分析整理质量、经济信息对汽车产品设计、技术、质量的改进将是极为重要环节。

目前我国汽车整车制造厂为加强售后服务力度,建立了维修、保养设置,服务承诺一般有维修要求在24小时或48小时内维修人员到达服务地等,审核时注意检查服务承诺履行情况。

持续改进是汽车工厂永恒的主题,审核时应抓住企业在定期召开的生产、质量例会上暴露的问题及从销售、维修服务等方面收集的有关信息,及时地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可能性。

6.8统计技术应用的控制

“统计技术”对汽车来讲是一重要要素,汽车上成万个零部件,在运动过程中有大量的统计信息。

运用统计技术掌握和研究规律性的东西,对汽车的设计、制造、检验、使用过程达到受控,为实施“预防为主”的原则将会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这一要素是汽车行业的薄弱环节,应在审核中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促进统计技术的广泛应用。

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7.各种车型审核时的不同关注点

7.1我国汽车工业经历了40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汽车工业体系。

目前已能生产6大类120种基本车型,10大类专用改装车,750多个品种。

根据GB9417—88《汽车产品型号编制规则》,我国现代汽车可分成载货汽车、越野汽车、自卸汽车、牵引汽车、专用汽车、客车、轿车、半挂车及专用半挂车。

a、载货汽车(俗称卡车)

载货汽车主要用于运输货物,也可牵引挂车。

载货汽车按整车总质量分为微型、轻

型、中型和重型四类。

b、越野汽车

越野汽车的全部车轮都可以作为驱动轮(简称全轮驱动)。

它主要用于在坏路面上、非公路上运载人员和货物,或牵引各种装备。

目前,常见的越野汽车有双轴驱动、三轴驱动和四轴驱动等类型。

越野汽车按整车总质量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和超重型四类。

b、自卸汽车

自卸汽车的货厢能自由举升,用以倾卸散装固体物料。

自卸汽车可分为两类:

一类供一般工矿企业用来装运煤、砂、石料等,此类车多为

载货汽车的变形车;另一类是重型自卸车。

主要在矿山、工程与电铲、挖掘机配合使用。

c、牵引汽车

牵引汽车主要用于牵引挂车的汽车。

它分为全挂牵引车与半挂牵引车两种。

d、专用汽车

专用汽车在许多特征上不同于上述任何类型或经过特殊改装之后的车辆,只用于完

成特定任务的专用车辆。

若按用途分类,可分为公路运输型专用汽车,如液罐车、冷藏车;作业型专用汽车,

如消防车。

救护车、混凝土搅拌车、洒水车、扫路车、机场用车、银行用车和各类工矿用车等。

e、客车

乘座5人以上(不包括驾驶员)的载客汽车称为客车。

按其总长度可分为微型客车、轻型客车、中型客车和大型客车四类。

按用途客车可分为旅行客车(小型客车)、城市客车、长途客车、铰接式客车等。

目前,在城市客车中除单层客车外,还有双层客车;在长途客车中还有双层卧铺客车。

f、轿车

乘坐2~8人(不包括驾驶员)的小型载客汽车称为轿车。

按发动机排量轿车可分为微型轿车、轻型轿车、中级轿车和高级轿车四类。

7.2各种汽车有不同的要求和规定,比如重型自卸车,它的长度、宽度、高度以及载荷等不受公路法规的限制,使用条件要比公路用车恶劣得多。

所以一定要结合具体产品了解其要求和规定并执行。

7.3其它

其它过程与机械行业无两样,无特殊审核要求。

附录A

适用的法律法规和产品/服务强制性技术标准/规范的目录清单

主动安全照明与光信号装置

GB4599—1994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

GB4660—1994汽车前雾灯配光性能

GB4785—1998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

GB5920—1999汽车及挂车前位灯、后位灯、示廓灯和制动灯配光性能

GB11554—1998汽车及挂车后雾灯配光性能

GB11564—1998机动车回复反射器

GB15235—1994汽车倒车灯配光性能

GB15766.1—1995道路机动车辆灯泡、尺寸、光电性能要求

GB17509—1998汽车和挂车转向信号灯配光性能

GB5948—1998摩托车白炽灯丝光源前照灯配光性能

GB17510—1998摩托车光信号装置配光性能

主动安全制动、转向

GB12676—1999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

GB16897—1997汽车制动软管

GB17675—1999汽车转向系基本要求

GB17355—1998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性能指标限值

被动安全座椅、安全带、凸出物等

GB11550—1995汽车座椅头枕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15083—1994汽车座椅系统强度要求及试验方法

GB14166—1993汽车安全带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14167—1993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

GB244—1997汽车安全带动态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11552—1999轿车内部凸出物

GB11556—1995轿车外部凸出物

GB15086—1994汽车门锁及门铰链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被动安全碰撞与防护

GB7063—1994汽车护轮板

GB9656—1996汽车用安全玻璃

GB11557—1998防止汽车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的规定

GB11567—1994汽车和挂车侧面及后下部防护装置要求

GB15743—1995轿车侧门强度

GB17354—1998汽车前后端防护装置

CMVDR294关于正面碰撞乘员保护的设计规则

被动安全防火

GB8410—1994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

GB11553—1989汽车正面碰撞时对燃油泄漏的规定

一般安全视野

GB11562—1994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

GB11555—1994汽车风窗玻璃除雾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11556—1994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15084—1994汽车后视镜的性能和安装要求

GB15085—1994汽车风窗玻璃刮水器、洗涤器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17352—1998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后视镜及其安装要求

一般安全指示与信号装置

GB4094—1999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

GB15082—1999汽车用车速表

GB15741—1995汽车和挂车号牌板(架)及其位置

GB15742—1995汽车电喇叭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15365—1994摩托车操纵车、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图形符号

CMVRA01—01车辆识别代号(VIN)管理规则

一般安全车辆结构与防盗

GB1589—1989汽车外廓尺寸限界

GB7258—199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11561—1989汽车加速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

GB11568—1999汽车罩(盖)锁系统

GB13094—1997客车安全结构要求

GB15740—1995汽车防盗装置性能要求

GB17353—1998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转向锁止防盗装置

环保污染物排放

GB3847—1999压燃式发动机和装用压燃式发动机的车辆排气可见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试方法

GB14761—1999汽车排放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

GB17691—1999压燃式发动机和装用压燃式发动机的车辆排气污染物限值及测试

方法

GB14621—1993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环保无线电于扰与噪声

GB14023—1992车辆、机动车船和由火花点火发动机驱动的装置的无线电干扰特性的测量方法及允许值

GB1495—1979机动车辆允许噪声

GB16169—1996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噪声限值

其他

GB5763—1998汽车用制动器衬片

GB9743—1997轿车轮胎

GB9744—1997载重汽车轮胎

GB10830—1998机动车制动液使用技术条件

GB17258—1998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钢瓶

GB17259—1998机动车用液化石油气钢瓶

GB811—1998摩托车乘员头盔

相关标准

GB/T3730.1—2001汽车及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

GB/T15089—2001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

GB/T1496—1979机动车辆噪声测量方法

GB/T1690—1992硫化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

GB/T3181—1995漆膜颜色标准

GB/T3977—1997颜色的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