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个体差异 构建和谐课堂.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07471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个体差异 构建和谐课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注个体差异 构建和谐课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注个体差异 构建和谐课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注个体差异 构建和谐课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注个体差异 构建和谐课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注个体差异 构建和谐课堂.docx

《注个体差异 构建和谐课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个体差异 构建和谐课堂.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注个体差异 构建和谐课堂.docx

注个体差异构建和谐课堂

注个体差异构建和谐课堂——课堂中提高数学学习参与度的实践研究

  “学生是独特的,教师要尊重差异、珍重独特。

”在实际的班级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智力因素,认知方式,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等多种因素学生之间必然存在着客观差异。

这些个体差异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面对个体差异,寻求有效的教育途径是作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

如果按照统一标准、统一要求进行教学,不利于学生在不同层次上得到发展。

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正视差异、利用差异、消除差异”,使每个学生得到适合自己的发展。

  另外,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由于教师过多或过于偏激训斥,使他们觉得在同学中没地位;一些同学也建立了这是一位差生的概念。

使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

课堂上也不敢发言,这样的情况一多课堂就变的沉闷。

而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环境与学生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学习的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而紧张的课堂气氛难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下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高涨,课堂参与积极性才会高。

因此,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是学生主动创新的前提。

  关键词:

个体差异  和谐课堂  参与度(有效参与)

  现代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都告诉我们,教学效果的优劣是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程度来决定的。

而在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应更多重视有效参与。

所谓有效参与是指学生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参与的活动具有交际性,通过活动收到明显的学习效果。

按照参与活动的方式分类,有效参与可分为行为参与和思维参与两类。

通过回答问题,分组讨论和表演等动作行为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形式,称为行为参与。

学生的思考、讨论、争论和写作等活动都属于思维参与。

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是知识内化的必要条件,参与的程度是衡量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重要标准。

  一、营造和谐课堂,促进全员、全面参与

  1.转变师生角色,建立平等关系

  放弃外在性权威,努力形成知识素养与人格魅力为内容,以与人为善,和蔼可亲为外部特征的内在性权威,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

因为人在自由、宽松、和谐的环境中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

如果学生处在自由、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中,就能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保持最活跃状态。

因此,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诱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构建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创设拼搏竞争的氛围。

给学生一个舒展灵性的空间,有了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同学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成绩好的同学乐于助人,在助人的过程中主动获取新知识、形成新能力;成绩差的同学虚心求教,在求教的过程中主动增长知识、增长能力。

而有了拼搏竞争的氛围,就会互相激励、人人争先,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风气就会形成。

  我想和谐的课堂应该使学生具有以下四感:

  

(1)安全感(心理安全 心灵自由)

  

(2)胜任感(如我努力 我自能行)

  (3)成就感(学有所获 高效最好)

  (4)愉悦感(心情舒畅 乐在苦中)

  2.带着激情走进课堂,奠定和谐课堂基础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感染力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应控制自己的情绪,以自身良好的情绪状态去影响学生。

如果一位教师愁眉苦脸地进入课堂,可能使学生原先高涨的情绪像潮水一样退去;相反,如果一位教师以高昂饱满的情绪进入课堂,将会使学生感到轻松和愉快,从而给和谐数学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中还力求语言的生动幽默,运用恰当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化抽象为形象,化陌生为熟悉,使语言本身具有形象美和艺术感染力。

只有在平时课堂教学中不懈追求着教学的艺术性,努力提升自身的感染力,才能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永不枯竭。

  【案例】:

百分数应用题复习课

  1.感悟情景,出示课题

  以观看烟花大会的美景为入口,解析老师想在江边购房。

引出探讨话题。

  2.真情互动,同步梳理

  

(1)购房要考虑哪些因素?

  环境、面积、楼层、房价等。

  

(2)研究绿化率。

  出示A、B、两个小区的占地面积及绿化面积。

你帮老师选择哪个小区?

  生1:

选择B小区,因为这个小区的绿化面积多。

  生2:

应该选择A小区,因为A小区的绿化面积所占总面积的百分比大。

  学生交流,明白绿化面积是占地面积的百分之几也就是绿化率。

  出示绿化率的计算公式。

  学生计算A、B小区的绿化率。

  师小结:

都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板书)

  (3)分析房型面积。

  ……

  【反思】:

复习课本是很枯燥乏味的,本课我在上课伊始便带着一种热情与同学们一起观看烟花大会美丽的图片。

并表现出一种对美好家园的渴望,期盼着与同学们一起设想购房。

正因为我带着这样一种激情,使得整节课同学们都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渡过,课堂的参与程度自然就非常广。

  3.切勿一人犯错、罪责全班

  【案例】:

教学分数乘法简便运算时,我讲完了例题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比较简便(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分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但在练习板演有一个学生还是按照没简便的方法在做。

讲解时我当着全班提高嗓音狠狠训斥了这位同学。

在后来的课堂上我发现那位被我训斥的同学再也没有把头抬起来过,全班也变得沉默了,致使课堂变得死气沉沉……

  【反思】:

其实学生当时可能还只是不会灵活运用,这样的情况也可能只是局部现象。

但当时我由于没有控制好情绪,使得一点小毛病,激化成了大矛盾。

当时如果巧妙的运用评价策略,或在后面的教学中再强调一下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比较简便,完全可以避免全班出现尴尬的场面。

所以在后来的教学中,凡不是大面积出现的错误我都不会在全班面前批评,都会以个别交流的形式解决。

  4.细心呵护,相机诱导

  最近有一节课,课上,教师说:

谁想来回答这个问题?

此时,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都将手高高地举起,还有几个学生叫到:

“我!

我!

我!

……”声音一个比一个响。

教师此时可能感觉学生太闹了,似乎很不和谐,想使课堂静一些,于是紧绷着脸呵斥了一句话:

“把手举好!

”一下子,教室里顿时静了下来。

学生高举的小手不见了,换来的整整齐齐的一排“木桩”,过了好一阵子,只有几只小手缓慢地伸了出来,明显带着几分迟疑。

……整节课,学生的积极性都不够高,举手的学生少之又少,都不想去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堂是在教师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张扬学生个性的最佳场所。

然而在上面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的一声呵斥“把手举好”,无疑是一盆冷水,把学生浇了个透心凉;教师的一声呵斥,多么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挫伤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教师一声声呵斥下,学生连最基本的心理安全和人格尊重都难以保证,还谈什么主体,说什么主动,激什么思维,求什么发展?

我们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给学生以暗示,应引导学生明白,学会倾听别人、懂得欣赏别人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尊重,而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从而让学生学会“倾听”、自觉的“倾听”。

所以在组织教学活动前,应该提出一些倾听别人谈话的要求,暗示学生要学会倾听、学会欣赏。

我们除引导学生对表演者给予评价外,还应该对倾听者、欣赏者进行评价,让他们觉得自己虽然没有参与表演,但并没有被老师和同学忘记,并没有被挡在学习的大门之外,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对别人的关注是多么的重要,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儿童不仅仅知道而且体会到教师和集体对他们的优点既注意到了,又很赞赏的话,那么,他就会尽一切努力变得更好”。

  二、创设生动课堂,促使积极参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把学生放在首位,每个教学环节都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在设计教学时,通过创设情境,语言激励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参与教学活动。

  1.情绪饱满,积极学习

  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状态是:

抢着说、纷纷地说、热烈地交流,这些充分说明了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与高昂的学习热情。

  【案例】:

复习导入,引起兴趣

  师:

咱们比比谁的反应快,看谁算得快。

  生1:

5可以分成2和3

  生2:

5可以分成4和

  生3:

6可以分成3和3 ……

  师:

刚才大家表现很好,现在咱们去个有趣的地方,看看吧!

(出示课件:

游乐场中的游乐项目)

  师:

想去吗?

咱们乘车去,说对了就先出发!

(出示课件:

小车上的式子)

  生:

10+1=11、10+3=13、10+7=17(小组内学生依次回答后小车开走。

  生:

9+1=10、9+3=12、9+5=14、9+7=16(最后一题,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反思】:

计算课往往让学生感到很枯燥,如何调动学生,让学生处于一个兴奋的状态,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就显得很重要。

上课开始,我注意把握课堂节奏,通过“比反应”、“答对就出发”等让学生处于一种比比、试试的心态,引起学生好奇心,唤起学习兴趣,不但激发动机,更激发思维。

  2.频繁交往,扩大参与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就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全员参与,同时也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交往空间,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案例】:

自主研究,证明算理师:

看看游乐场有哪些好玩的!

(课件出示:

一些游乐项目及其票价,由师介绍。

)你最想玩哪两个项目,你知道一共要用多少钱吗?

怎么列式?

师:

请在小组内说说,把算式记在本子上。

(学生交流后回答)

  生1:

我想玩“旋转木马”和“海盗船”列式是:

8+7

  生2:

我想玩“激流勇进”和“海盗船”列式是:

5+7

  生3:

我想玩“旋转木马”和“过山车”列式是:

8+7

  ……(师将学生列的式子记下)

  师:

你们都很会玩,列了这么多式子!

你们能算出自己要花多少钱吗?

  生1:

当然可以,我花了15元!

  生2:

我花了13元!

我是这样想的,把7分成4和3,6+4=10,10+3=13

  生1:

我也知道我是怎样算出来的!

……

  师:

好,请大家在组内说一说,你所列算式的答案是多少?

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在组内说说)

  师:

大家观察一下,这两组算式,有什么发现?

  生1:

两个式子的结果是一样的!

  生2:

相加的两个数是一样的!

  生3:

左边是大数加小数,右边是小数加大数!

  师:

你们真会观察,都说对了!

那我来考考你们。

(拿出7+6=13、6+5=11说说另外两个式子的答案)

  【反思】: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

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

”在这个环节中,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探究活动,将例2、3进行整合,留给学生思考交流的空间和时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动手操作,遇到困难同桌相互讨论,让学生在探索性的活动中,参与各个环节,逐步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课堂个别“导学”,增进有效参与

  学困生的学习活动并不是一帆风顺,水到渠成的,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还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学习障碍,需要教师的特别关注,进行个别“导学”。

在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又如何进行个别“导学”呢?

  1.独立思考、操作时个别导学

  【片段一】:

我在教学圆的周长这课时让学生们探索可以怎么求周长,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圆,然后自主探究怎么求圆周长时,一边巡视,一边指导提示学困生。

然后交流时先由这些学生发言,……

  【片段二】:

教学画三角形的高这课时,教师演示三角形高的画法后,让学生独立操作在三个不同的三角形中画高。

学生纷纷拿起尺和笔开始动手操作,我走下讲台去观察,发现个别同学拿着三角板左放放右放放无从下手,便作了个别指导。

有的学生在我第二次走过去时又不会了,我又一次加以指导。

后来的反馈作业中我发现那些课堂中加以个别指导过的学生,普遍掌握得还可以……

  【反思】:

教师合理利用课堂的教学时间,巧妙调控,每堂课都应该这样安排时间给学生个别“导学”。

如在全体学生独立思考阶段,这时教师有2、3分钟时间,教师应该离开讲台,走近学困生,蹲下身子,去发现学困生的困难,因人而异,掌握时机,给予学困生巧妙的引导帮助。

如对学习信心不足的,给予鼓励。

一个微笑,一点抚摸,一句勉励的话,对学困生都可能是信心的源泉,他们就可能产生无限的动力。

对任务应付型的,提醒完成这个学习任务是你的责任。

对思维碰到障碍的,给一点提示。

对学习材料不足的提供一点材料。

对知识准备欠缺的,即时讲点知识,为他们顺利进行后续学习送点“炭”吧。

对浅尝辄止的,提示一个问题或一点方法,如“你还有更好的方法吗”“这个结论完善吗”,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向深入,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2.课堂独立作业时个别导学

  课堂参与是否是有效参与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就是参与的广度(全班不同层面的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有充分参与的时空和有效的合作、探究交流)。

数学是连贯性很强学科,要使课堂中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始终参与教学,就必须时刻关注他们。

使他们不再因为知识的脱节而无法参与课堂教学。

也使他们认识到老师在关注他们,同时更使他们明确自己学习的责任。

兼顾不同个别指导是针对学生差异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

也是我们消除那些“任务应付型”、“袖手旁观型”学生的方法之一。

我们的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四、注重个体特征,推行差异参与

  人与人之间有差异性,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首先是先天遗传因素的区别,还有身心成长与智能发展的后天条件也不尽相同,因而他们的自我意识水平、兴趣爱好、个性特长也有所不同。

既然客观存在着差异性,学习中就允许学生差异参与,提倡差异参与。

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水平进行教学,立足于一般,照顾到特殊,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1.课堂练习分层设计——关注学生差异

  【案例】:

针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学,还包括练习的设计与组织形式。

例如,我在毕业总复习课——“简易方程”的教学中,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习题。

第一层次,基础题:

9×3-7x=13.4、x/25=6/15,让学生回顾方法、规范格式并查漏补缺,全体学生都须完成;第二层次,综合题:

2x-15+85=100、13.7-2x-5=3.7,关注平时学生易错易混淆的类型,重在解题策略指导与审题习惯培养;第三层次,挑战题:

x+3=2x-5,给学生以新的信息,启迪思维,激发探索兴趣。

练习过程中,全班学生均完成了基础题,回顾了最基本的知识点,多数学生完成了综合题,在辨析中掌握了策略,还有少数学生完成了挑战题,有了新的收获。

面向全体在练习的分层中得到很好的落实。

  分析:

这样,不仅使多数学生能"吃得了",而且是少数学生能"吃的饱"。

这样的分层练习不但在课堂上进行,在课后的练习中,我也采用这样的方法。

有能力、学习好的留一些难题,中、下等的学生留一些较简单的习题。

  2.课堂提问分层设计——考虑学生差异

  课堂提问进行分层设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相应的提高,同样是“推行差异参与”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常,课堂发言和讨论的机会往往被反应较快的学生捷足先登,反应慢的学生总是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旁观者。

我在课堂上,常常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均有所获。

比如,教学“认识分数”一课,学生借助蛋糕图初步认识1/2后,我引导学生用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它的1/2。

活动交流时,由于这一操作活动本身并无太大难度,因而,我先让学习水平一般的学生汇报自己操作的方法,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至于随后的深究性问题“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这个长方形的1/2呢”,则留给那些学习水平较好的学生来完成,而让其他学生作一些相应的补充或复述。

这样的安排,真正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事可做,有问题可思,面向全体也就不是一句空话了。

  3.课堂教学评价——承认学生差异

  【案例】: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感受探究过程,我让学生把自己带来的平行四边形进行剪、拼,看看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能用剪拼法转化成长方形。

学生操作后,有的同学发现了一种转化方法,有的找到了两盅,有的甚至找到了三种。

我都一一进行了肯定表扬。

再引导学生找出转化后的长方形长与宽同平行四边形底和高之间的关系。

学生自然生成,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又如,在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时,在质疑的基础上,我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有的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任意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学生用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有的学生用割补法把三角形剪拼成长方形等。

通过这样的动手探究,学生总结出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加深了对公式的理解,尝到了发现知识的快乐,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思维得到了发展。

  分析:

评价具有导向、激励的功能,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以不同起点为标准的相应评价,这样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利于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从而保持他们良好的心态和学习的自信心。

  4.课堂教学过程——利用差异资源

  【案例】: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上课伊始,教师说:

以前都是老师出题,你们做,今天换一下,你们出题,考考老师,任意说一个数,我准能判断出它能不能被3整除。

学生顿时活跃起来,纷纷报数。

  生1:

34。

(师:

不能被3整除。

  生2:

912。

(师:

能。

  生3:

我家的电话号码是82815162,就这个数吧。

  师板书:

82815162。

想了片刻得意地说:

能!

  本以为如此迅速的回答,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可以达到预定目的(让学生感到奇怪,继而引导学生探索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这个我也会”,突然,一个学生私底下在说。

虽然声音不大,但还是能被大家听见。

教师一愣,但马上反应过来:

“这位同学,你能说说是怎样想的吗?

”“只要把它们(指这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加起来,看看和能不能被3整除就行了。

”学生自豪地说。

  老师当即表扬了他,但又反问:

是不是所有的数都可以按这种办法判断呢?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验证这个猜想……

  【反思】“这个我也会”,说明了学生敢于挑战教师。

那教师该怎么办呢?

是置之不理,装作没有听到,继续教学,还是一句表扬“哦,你连这个都知道了”,然后言归正传,回到预设的轨道上来呢?

都不是!

这恰恰是启迪学生思维的最好良机,先表扬了学生的“先见之明”,然后调整了原先准备好的教案,让学生来唱主角,这样做一方面尊重了学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也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使教学更具有生命的活力。

试想: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忽视对学生认知基础的了解,仅仅从知识的逻辑关系去寻找学生认知的起点(想当然,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没有学过,学生不可能知道这个知识),那么难免会面临课堂上突如其来的问题或尴尬的场面而不知所措,也极易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及师生关系的失和(在结论已知的情况下,探索是无意义的)。

  事实上,我们面对的学生,他们不是一张白纸。

在社会发展日渐信息化和学习化的今天,学生可接触的知识范围不断扩大,他们在以往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他们获取信息、获取知识的途径除了教师传授,还有其他的途径,诸如:

课外书,上网,与同学的交谈和家长的辅导。

正是由于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各不相同,才导致了学生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对此教师是忽视、限制,还是尊重、利用这些差异呢?

新课程给我们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它作为一种资源来利用。

  五、研究后的一些感想:

  作为教师,我们一方面要从数量上保证学生的参与,但更重要的是在提高参与质量上下功夫,精心设计课堂活动内容,保证学生每一次参与都有效,因为有效地参与才是我们进行有效教学的关键。

并且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

“我的教学有效吗?

”“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

”“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主要参考书目:

  1.钟启泉:

《有效教学的理念》 河南教育出版社

  2.傅开国:

《追求有效参与扎实推进课改》 重庆市万科研究所

  3.林惠:

《注重有效参与 促进主体发展》  江苏教育出版社

  4.其他参阅书刊:

《小学数学教师》、《小学青年教师》、《小学教师E环境培训》、《中小学数学》、《小学各科教与学》等

该文章转自[小学课堂在线]:

八、课题研究已取得的初步成效

我们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验,又以实验推动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理论研究。

不同的研究成员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并对在实践研究中所积累的原始资料进行提炼、分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理论。

也有的运用经验总结法,对大量的实践进行系统的观察,并加以科学总结,获得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综合起来取得了如下一些成效:

1)该课题研究已有了基本框架。

通过半年多的理论研究和实验实践,该课题已经积累了初具规模的各种研究资料。

具体有:

词汇教学理论研究的论文,实验计划、报告和总结,归纳出词汇教学模式十来种,收到关于词汇教学的说课稿、教案和CAI课件十多个。

2)小学英语的词汇教学已有整体思路。

通过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我们大家都认识到:

①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英语词汇学习的必须前提。

②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英语词汇学习的指路明灯,具体表现在:

帮助学生创造良好的识记条件,深刻词汇的第一印象;帮助学生弄懂并把握遗忘规律,有效保持单词的识记印象。

④抓好学生的英语课外听说读写训练,变词汇的短时记忆为长时记忆。

⑤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英语词汇学习的必然出路。

⑥形成性评价是确保终结性评价满意结果的手段。

3)是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模式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

如:

词汇教学的课堂模式、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与学习模式、小学英语词汇的研究性学习模式、任务型词汇教学模式、小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等等都已有一定的进展。

九、课题研究中的反思与今后的设想

该课题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们也清楚看到,该课题研究工作的进展还存在很大的阻力,研究涉及的内容还很不平衡,至今还没有比较理想的关于词汇教学的教案、课件和说课稿。

该课题的研究虽然是在艰难的进行之中,但已经取得的成绩却也给了我们莫大的鼓舞和激励,给我们带来了成功的希望和胜利的曙光。

为了圆满完成该课题的研究工作,我们打算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做好如下工作:

1)课题后段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从上面的总结可以看出,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研究已有一定的突破,但也还有待进一步深入,词汇教学模式的探讨还有待理性上的完善,特别是具有可操作性的词汇教学模式尚待挖掘。

2)已开展的各项实验工作要抓紧实验报告的撰写。

要注意词汇教学方面的教案、说课和课件的编写制作。

3)课题后段研究应注意的方式方法。

一个老师要想把书教好,是有必要在正确的理论思想的指导下进行教学,而在教学过程中也有必要把自己的教学体会进行理性的升华,总结出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形成自己鲜明的教学风格。

这样的话,教学与教学研究就结合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教学与教学研究明显的会相得益彰。

4)课题后段研究应拓展的交流渠道。

以往的常规交流渠道有口头交流、书面交流。

交流的平台是英语教研组的教研活动。

但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的课题研究又增加了网络环境的平台。

我们相信有了这个平台,课题研究的交流会非常的方便,研究工作的进展速度就可以加快。

十、结束语

我们的课题结题工作已进入了实验与验证阶段(2008.9—2009.2.)。

相对结题工作的要求,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还只是刚刚开始。

在这个阶段我们必须围绕所选课题,开展研讨与实验,整理阶段实验成果,完成阶段研究总结报告。

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争取圆满而高水平地完成实验与验证阶段的相关工作。

一、问题的提出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生由于身体素质发展参差不齐,他们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