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要求及技术要求部分19个要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0656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要求及技术要求部分19个要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管理要求及技术要求部分19个要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管理要求及技术要求部分19个要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管理要求及技术要求部分19个要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管理要求及技术要求部分19个要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要求及技术要求部分19个要素.docx

《管理要求及技术要求部分19个要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要求及技术要求部分19个要素.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要求及技术要求部分19个要素.docx

管理要求及技术要求部分19个要素

××××××站

质量手册

版本

第1版

章节号

4

管理要求

修改号

0

页数

第1页共1页

 

管理要求

 

××××××站

质量手册

版本

第1版

章节号

4.1

组织

修改号

0

页数

第1页共3页

4.1.1目的

规定本站的组织机构,明确所有管理、操作、核查人员的职责及各部门的职能和相互关系,保证检测工作的科学公正。

4.1.2围

适用于本站的机构设置、职能分配和关键岗位人员的任命及授权。

4.1.3职责

站长负责组织机构的设置、职能的分配和资源的配置,任命关键岗位的人员,指定关键管理岗位的代理人;

4.1.4要求

本站依法设立,能够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保证客观、公正和独立地从事检测活动。

4.1.4.1法律地位

本站是以××××检测为主业的专业检测站,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第三公正检验,独立对外行文和开展检测,有独立帐目并独立核算。

4.1.4.2工作场所

本站位于××××××号,为固定工作场所。

本站配置满足标准要求并正确进行检测的且能够独立调配使用的检测设备、设施,见质量手册附录2检验室平面图。

4.1.4.3管理体系覆盖

本站管理体系覆盖本站从事检测工作所涉及的全部相应场所。

4.1.4.4人力资源

本站现有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名,具体见质量手册附录4工作人员一览表。

4.1.4.5本站及员工行为规

——遵守《人民国计量法》、《人民国产品质量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办事,格执行本站《质量手册》的规定;

——检测工作必须格遵守工作程序,执行有关规程、规和标准,不得违规操

作或伪造数据;

××××××站

质量手册

版本

第1版

章节号

4.1

组织

修改号

0

页数

第2页共3页

——客观独立,公开公正,诚实信用;不得与其从事的检测活动以及出具的数据和结果存在利益关系,不得参与任有损于检测判断的独立性和诚信度的活动,不得参与和检测项目或者类似的竞争项目有关系的产品设计、研制、生产、供应、安装、使用或者维护活动。

——检测工作不受任来自外部的下正当的商业、财务和其他面压力和影响,不得接受商业贿赂;

——保护检测活动中所知悉的秘密、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任人不得用客户的技术和商业谋利;不得泄露检测的抽样容和检验结果,守本站。

4.1.4.6组织和管理结构、职能分配

本站设站长、副站长、技术管理者和质量主管。

下设办公室;××室;××室;××室(见质量手册附录1组织机构图和附录3实验室管理体系要素岗位职能分配表)。

4.1.4.7人员任命

本站最高管理者由本站法人代表担任,技术管理者、质量主管、监督人员、审员和各部门主管均以文件形式任命。

如果本站最高管理者和技术管理者因工作需要发生变更,在变更后及时向发证机构备案确认。

4.1.4.8管理、操作、核查人员的职责权利和相互关系

本站所确定的管理、操作和核查人员的职责权利和相互关系见质量手册附录5和附录1。

4.1.4.9监督

本站任命熟悉相应检测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为监督员,对监督围检测的关键环节进行监督。

4.1.4.10技术管理者与质量主管

本站技术运作由任命的技术管理者全面负责。

并以文件的形式指定一名质量主管,赋予其相应的职责和权力,以保持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站

质量手册

版本

第1版

章节号

4.1

组织

修改号

0

页数

第3页共3页

4.1.4.11指令性检测任务

如有政府下达的指令性检测任务,应编制计划并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4.1.4.12权力委派

为保证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防止本站在管理、技术运作、支持服务上出现真空,当站长、副站长、技术管理者、质量主管不在时,现规定以下人员代理行使相应的职权(说明:

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委派):

4.1.4.12.1站长不在时,由副站长行使职权;

4.1.4.12.2副站长不在时,由质量主管行使职权;

4.1.4.12.3技术管理者不在时,由质量主管代行其职权;

4.1.4.12.4质量主管不在时,由技术管理者代行其职权;

4.1.4.12.5当出现上述情况时,由被代理人以书面形式委托代理人行使职权。

4.1.4.13授权签字人

授权签字人负责检测报告的签发工作,并对检测报告所出具的检测结果负责。

授权签字人的授权签字领域及其识别见质量手册附录6《实验室授权签字人识别》。

××××××站

质量手册

版本

第1版

章节号

4.2

管理体系

修改号

0

页数

第1页共2页

4.2.1目的

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能够保证实验室的公正性、独立性及对检验活动的管理,对管理体系文件的总要求。

4.2.2围

适用于对本站管理体系及管理体系文件的控制。

4.2.3职责

站长负责管理体系的策划,批准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发布质量针、目标和承诺;XXX室负责组织建立、实施和保持管理体系,促进体系的持续改进,确保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负责管理体系文件的控制。

4.2.4要求

4.2.4.1本站设置站长1人,副站长X人,技术管理者X人,质量主管X人。

各岗位相应职责见质量手册附录5。

4.2.4.2本站设置技术管理部、质量管理部、检测室(说明:

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设置相应部门),各部门相应职责见质量手册附录5。

4.2.4.3本站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建立适应本站检测活动、能够保证本本站检测工作公正性、独立性的管理体系,并形成相应的文件。

本站管理体系文件的结构如下。

图2-1

质量手册第一层次文件

程序文件第二层次文件

作业指导书

(标准、规程()、检验细则)第三层次文件

其他质量文件

(表格、报告、质量记录)第四层次文件

本站管理体系文件分为四个层次,包括质量手册、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其他质量文件(表格、报告、质量记录)见图2-1。

××××××站

质量手册

版本

第1版

章节号

4.2

管理体系

修改号

0

页数

第2页共2页

第一层次质量手册:

是管理体系的主体文件,是阐述本站质量针、目标,描述管理体系并实施质量管理,促进质量改进的文件,同时是向客户及监督机构展示本站管理体系并向他们提供质量保证的纲领性文件。

第一层次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根据本站实际情况,为满足质量针、目标和承诺而编制的一套与《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相适应的程序文件,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

是对质量管理、质量活动进行控制的依据。

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目录见附录13。

第三层次作业指导书:

是本站为保证质量活动有效实施,建立的一系列管理性文件和技术性文件,是技术活动和质量活动动作的依据,是程序文件的细化,由具体的操作执行人员使用。

包括标准、设备操作规程、规,检验细则等。

第四层次质量文件:

包括各种计划、记录(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

如表格、签名、原始记录报告等,这些文件是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有效实施的基础文件,是管理体系运行和技术动作的证据。

(说明:

对管理体系文件实验室可根据具体情况划分为三个层次或四个层次)

4.2.4.4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

a.覆盖本站全部与检测工作质量相关的工作场所,包括固定的、临时的、可移动的场所。

b.管理体系文件通过集中统一学习、自学等式传达至所有相关人员,准确理解、有效实施,。

4.2.4.5本站的质量针、目标和承诺

本站制定的质量针、目标和承诺见质量手册第1章

 

××××××站

质量手册

版本

第1版

章节号

4.3

文件控制

修改号

0

页数

第1页共3页

4.3.1目的

对与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各相关场所均能得到和使用文件的有效版本。

4.3.2围

适用于本站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标识、发放、保管、修改和废止等各个环节,包括外来文件的控制。

4.3.3职责

4.3.3.1站长负责质量手册批准和颁布;

4.3.3.2XXX室负责组织检测人员编制检验规程、作业指导书等技术文件,并由专业责任人审核,技术管理者批准;

4.3.3.3质量主管负责组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编制及审核,批准管理性质量记录格式;

4.3.3.4XXX室负责管理体系文件的控制。

4.3.4要求

4.3.4.1文件编制

a.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编制应符合《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b.其他文件的编制应与质量手册相协调;

c.文件的文字表达应简明、准确、易懂,所有的符号、代号应符合有关规,编

制格式应统一。

4.3.4.2文件编号

管理体系以文件编号作为唯一性标识,文件编号按文件代号、文件顺序号、年代号顺序进行。

4.3.4.3文件审核和批准

a.质量手册由质量主管审核,站长批准;

b.程序文件由负主责的部门主管审核,质量主管批准;

××××××站

质量手册

版本

第1版

章节号

4.3

文件控制

修改号

0

页数

第2页共3页

c.作业指导书、技术记录表、格式由部门负责人审核,技术管理者批准;

d.质量记录格式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审核,质量主管批准。

4.3.4.4文件发放

a.对质量体系有效运行起重要作用的各个场所,均应做到及时发放到位,保证有关人员使用现行有效文件;

b.受控文件的发放由办公室负责,质量主管批准后,资料管理员按规定办理有关发放手续,不得随意借用、复印;

c.非受控文件只作发放记录;

d.办公室拟订“受控文件清单”,根据文件的更改、作废情况及时更新,以保证有效版本;

e.文件发放应建立发放记录,并注明受控状态;

f.作废文件要及时从所有使用场所收回,因特殊需要所保留的任已作废文件,都要盖上“作废”印章醒目标记,防止误用。

4.3.4.5文件修改

4.3.4.5.1遇下列情况之一时,文件应予以修改;

a.文件不适应管理体系运行

b.文件与有关法规不相适应;

c.本站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能发生变化时;

d.其他需要修改的情况。

4.3.4.5.2文件修改的申请、编制、审核和批准与该文件原编制、审核、批准程序和部门相同。

4.3.4.5.3文件经多次更改或需要进行大幅修改的,应进行换版,原版次文件作废,换新版本。

4.3.4.5.4文件修改后,应将修改后的文件或文件修改通知书,按规定发放围及时发放到位,对于非受控文本,不作修改。

4.3.4.6文件评审

管理体系文件应定期对其有效性进行评审,必要时予以修改。

××××××站

质量手册

版本

第1版

章节号

4.3

文件控制

修改号

0

页数

第3页共3页

4.3.4.7保存在计算机系统的文件应按相应的规定执行。

5支持性质量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记录管理程序》

《数据保护程序》

 

××××××站

质量手册

版本

第1版

章节号

4.4

检测的分包

修改号

0

页数

第1页共2页

4.4.1目的

对检测、检验工作的分包进行评价和选择,对分包全过程进行控制,保证分包部分的检测、检验工作符合规定的要求,出具的数据准确可靠。

4.4.2围

适用于本站检测、检验工作的分包评价和选择。

4.4.3职责

4.4.3.1XXX室组织对分包的调查;

4.4.3.2XXX室负责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分包的能力进行评价;

4.4.3.3技术管理者负责审核分包的资质;

4.4.3.4站长批准合格分包并与其签订协议。

4.4.4要求

4.4.4.1分包的选择与评价

a.分包的选择由相应的检测室根据分包的项目技术要求提出建议,由XXX室对分包的检测仪器设备、环境条件、人员素质、质量管理等能力进行调查,选择符合《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的实验室;

b.XXX室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分包的技术能力进行评价;

c.XXX室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合格分包,报技术管理者审核,报站长批准后由其与合格分包签订分包协议;

d.分包项目比例必须予以控制仅限定在仪器设备使用频次低、价格昂贵及特种项目;

e.需分包时,应将分包安排的情况以书面形式通知客户,同时得到客户的准;

f.各业务部门由分包完成的工作应保存其检测、检验记录,并在出具的报告中注明。

4.4.4.2分包的质量控制

a.XXX室应保存分包的评审记录以及各种资质证明材料,如遇变更应及时更换;

××××××站

质量手册

版本

第1版

章节号

4.4

检测的分包

修改号

0

页数

第2页共2页

b.在年度审时应该充分关注分包的资质;

c.如遇分包的资质发生变化(设备状况、人员配备、环境条件、质量体系等变

更等),应及时对分包重新进行评审,确认分包是否仍符合要求。

5支持性质量文件

《检测分包管理程序》

 

××××××站

质量手册

版本

第1版

章节号

4.5

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

修改号

0

页数

第1页共1页

4.5.1目的

为了检测、检验的数据准确可靠,应对检测、检验质量有影响的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进行有效的控制。

4.5.2围

适用于对检测有影响的供应品和服务的选择、采购、验收和储存。

4.5.3职责

4.5.3.1各检测室负责本室的供应品和服务申请及对其使用的评价和反馈;

4.5.3.2XXX室负责编制采购计划和对供应商的评价,并负责供应品的购买、验收、存储、发放等管理工作。

4.5.4要求

4.5.4.1本站应制定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的相关程序,对与检测有关的服务和供应品的选择、购买、验收、存储进行格的控制。

4.5.4.2XX室根据各检测室提出供应品和服务的需求,编制采购计划,经本站技术管理者对技术要求进行审查,由站长批准,然后实施。

4.5.4.3新购置的供应品(仪器设备、材料)在使用前应按相应标准规进行检测、校准或验证,满足要求后可投入使用,并保存符合性检查活动记录。

4.5.4.4对影响检测质量的重要供应品和服务的供应商由办公室进行调查、收集供资质性资料、评价后交技术管理者批准,由办公室保存供资料、评价记录并建立外部服务和供应商档案名录。

5支持性质量文件

《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程序》

××××××站

质量手册

版本

第1版

章节号

4.6

合同的评审

修改号

0

页数

第1页共2页

4.6.1目的

对客户要求、标书、合同进行评审,确保合同条款容清楚,质量要求合理,本站有足够的能力、资源,满足合同的要求,保证合同的顺利履行。

4.6.2适用围

适用于本站对所有客户检测项目的要求、标书、合同的评审。

4.6.3职责

4.6.3.1XXX室负责常规例行简单的检验委托合同的评审。

4.6.3.2站长和技术管理者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对新的、复杂的、先进的、重大的项目合同进行评审。

4.6.4要求

4.6.4.1本站应对要求、标书和合同进行评审,并使评审能确保:

a.包括检测法的客户要求应予以规定,并形成文件,便于双理解;

b.使本站有能力和资源满足客户要求;

c.选择适当的、能满足要求的检测法;

d.客户的要求或对标书、合同有不同的意见,应在签订之前得到解决,

每项合同都应得到双的同意认可。

4.6.4.2合同评审

a.常规例行简单的检验委托合同的评审由XXX进行评审签字确认;

b.对重复性例行检测,如客户要求不变,XXX也只须作评审签字确认即可;

c.对新的、复杂的、重大的项目合同由本站站长和技术管理者负责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审。

4.6.4.2合同评审记录

a.应保存包括任重大变化在的评审记录;

b.合同执行期间,就客户的要求或工作结束与客户进行讨论的有关记录,也应予

 

××××××站

质量手册

版本

第1版

章节号

4.6

合同的评审

修改号

0

页数

第2页共2页

以保存。

4.6.4.3当合同涉及到分包项目时,合同评审的容应包括分包出去的所有工作。

4.6.4.4对合同的任偏离均应通知客户,并执行本站关于偏离的相关规定。

4.6.4.5在合同执行期间,如果需要修改合同,应重复进行同样的合同评审过程,并将

所有修改容通知所有受到影响的人员。

4.6.4.6相关支持性文件:

《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程序》

 

××××××站

质量手册

版本

第1版

章节号

4.7

申诉与投诉

修改号

0

页数

第1页共2页

4.7.1目的

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要求,收集客户反馈的信息,受理和处置好客户的申诉与投诉,为管理体系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4.7.2围

适用于客户对有合同要求的服务和常规服务活动的控制以及来自顾客或其他人员及机构的申诉与投诉的受理、处理过程。

4.7.3职责

4.7.3.1XXX负责客户服务的归口管理,了解客户的需求,满足客户的愿望,并将反馈信息及时报送相关部门,以持续改进本站的管理体系及其运作。

4.7.3.2本站质量主管主持申诉与投诉的受理、处置和答复全部工作。

4.7.3.3XXX负责组织实施,并对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跟踪验证。

4.7.3.3相关责任部门制定并组织实施纠正、预防措施。

4.7.4要求

4.7.4.1XXX室和各检测室均应与客户或其代表进行友好的合作,明确客户的诸如检测、现场服务、进入实验室观察等与其工作有关的要求,并在确保其他客户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这些要求。

4.7.4.2各检测室在对客户的检测过程中如出现检测结果偏离较大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应及时通知客户,并按相关规定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4.7.4.3当收到客户就本站工作提出的申诉、投诉和其他不满意的信息时,本站质量主管主持受理、处理和答复工作,相关部门在质量主管的主持下完成相应工作。

4.7.4.4对所有申诉、投诉及其处理,办公室均应作好记录并归档保存。

4.7.4.5相关责任部门在确认申诉、投诉事实后,应寻找原因,组织制定并实施纠正或预防措施。

4.7.4.6XXX室应保证在商定时间给客户一个满意的答复,并从中吸取教训,不断改进和完善自身质量体系,以防止不满意的事情再次发生。

××××××站

质量手册

版本

第1版

章节号

4.7

申诉与投诉

修改号

0

页数

第2页共2页

4.7.4.7当申诉与投诉涉及检验结果的正确性,而双又各自坚持各自结果时,可与客户本着友好协商的态度,共同商定选择第三进行仲裁检验,以求得一个公正的结论。

4.7.4.8当客户或其他人员及机构的申诉与投诉涉及到本站的针或质量体系,或对分包实验室的检测质量提出疑问时,本站的质量主管应及时对本站或分包实验室的质量体系的有关领域进行审核,或建议管理评审。

4.7.4.9XXX室对于重要客户应有专人与客户保持联系,跟踪服务。

5支持性质量文件

《申诉和投诉处理程序》

××××××站

质量手册

版本

第1版

章节号

4.8

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

修改号

0

页数

第1页共2页

4.8.1目的

为了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而采取纠正措施,为了防止潜在不合格的发生而采取预防措施,以改进本本站管理体系的运行。

4.8.2围

适用于消除发生已发现不合格或其它不期望发生情况的原因和潜在不合格可能发生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4.8.3职责

4.8.3.1XXX室负责纠正措施的要求、监督实施、跟踪验证;

4.8.3.2责任部门负责纠正措施的制定、组织实施;

4.8.3.3本站质量主管负责纠正措施的审批。

4.8.4要求

4.8.4.1在检测工作中,无论在管理体系或技术运作中,当识别了不合格项后,责任部门应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实施纠正措施,使与质量有关的问题得到及时地解决,实现本站管理体系不断改进与提高。

4.8.4.2在制定纠正措施时,要选择最能消除问题和防止问题再次发生的措施,并与问题的重程度和风险大小相适应。

4.8.4.3在对问题纠正调查活动中,确认的有效法和措施,而引起有关文件的变更要制订成文件,加以实施。

4.8.4.4除部审核不合格的纠正措施验证由审员进行外,XXX室应针对其它不合格的纠正措施进行跟踪验证,以保证纠正措施得到有效控制。

4.8.4.5对不合格及原因分析、纠正措施和和效果验证应予以记录并保存。

4.8.4.6XXX室应组织相关人员就技术和质量管理两个面收集、识别潜在的不符合信息,包括趋势和风险分析以及能力验证结果在的资料分析,确定潜在不符合的原因和所需的改进,提出预防措施的需求,并制定、执行和监控这些措施计划。

4.8.4.7相关部门根据预防措施的需求,制定具体的预防措施,经质量主管确认审批后,组织实施。

××××××站

质量手册

版本

第1版

章节号

4.8

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

修改号

0

页数

第2页共2页

4.8.4.8对潜在不符合的原因分析、预防措施及效果验证应予以记录并保存。

4.8.4.9由纠正和预防措施所引起的管理体系文件的任修改,应按相应的要求执行。

5支持性质量文件

《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

《文件控制程序》

××××××站

质量手册

版本

第1版

章节号

4.9

记录

修改号

0

页数

第1页共2页

4.9.1目的

证明满足质量要求的程度或为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提供客观证据,达到复现检测过程。

4.9.2围

适用于本站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管理与控制。

4.9.3职责

4.9.3.1质量主管负责部审核、管理评审记录的保存,批准质量记录格式;

4.9.3.2技术管理者负责技术记录格式的批准;

4.9.3.3XXX室负责质量记录的控制,技术记录格式的备案,检测运作中形成的各种记录及报告副本的归档保存管理。

4.9.3.4XXX室负责人员培训记录和人员技术档案的管理;

4.9.3.5各检测室负责本部门在检测运作中形成的各种记录的管理控制。

4.9.4要求

4.9.4.1管理体系和技术运作中形成的各类记录均应按程序、规、制度进行编制、填写、更改、标识、收集、索引、存档、维护和清理。

4.9.4.2所有记录应清晰明了,并以便于存取的式保存在有防止损坏、变质、丢失的环境中。

4.9.4.3所有质量记录和原始观测记录、计算和导出数据、记录、以及报告等技术记录按有关标准和本站质管部规定的保存期对进行归档保存。

4.9.4.4所有记录、报告必须予以安全储存、妥善保管并为客户。

4.9.4.5以电子形式存储的记录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原始信息或数据的丢失或改动。

4.9.4.6检测原始记录应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便识别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并保证该项检测在尽可能接近原条件的情况下能够再现。

4.9.4.7原始记录中应有参与抽样、样品准备、检测人员的标识。

4.9.4.8原始记录应在工作时对数据、结果当时记录,并按要求做好标识,以便识别。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