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名称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05051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6.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名称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标准名称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标准名称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标准名称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标准名称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标准名称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docx

《标准名称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名称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标准名称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docx

标准名称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ICS97.140

Y8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XXXXX-XXXX

家具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

Furniture—DeterminationofVolatileOrganicCompounds

(征求意见稿)

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术语和定义...........................................................................1

3甲醛测定.............................................................................1

4苯系物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5

附录A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参考标准曲线....................................................10

附录B苯系物的安全采样体积..........................................................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本标准自XXXX年X月X日起实施。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家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0)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家具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测试从家具中释放出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本标准适用于家具中甲醛、苯系物、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量的测试。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volatileorganiccompounds

从样品中释放的并能在测试设备的出口气体中被检测到的有机化合物。

注:

测试设备的出口系指测试家具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量的设备的出气口,包括设计用于采集气体样品的采样口。

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totalvolatileorganiccompounds

利用TenaxTA采样,非极性色谱柱(极性指数小于10)进行分离,气相色谱-质谱检测,保留时间在正己烷和正十六烷之间(包括正己烷和正十六烷)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和。

标准状态normalstate

指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kPa时的干物质状态。

3 甲醛测定

3.1 方法一:

酚试剂分光光度法(仲裁法)

参考标准

GB/T18204.26-2000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的测定方法

原理

空气中的甲醛与酚试剂反应生成嗪,嗪在酸性溶液中被高铁离子氧化形成蓝绿色化合物。

根据颜色深浅,比色定量。

试剂

  本法中所用水均为重蒸馏水或去离子交换水;所用的试剂纯度一般为分析纯。

吸收液原液:

称量0.10g酚试剂[C6H4SN(CH3)C:

NNH2·HCl,简称MBTH],加水溶解,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到刻度,摇匀。

放冰箱中保存,可稳定3d。

吸收液:

量取吸收原液5ml,加95ml水,即为吸收液。

采样时,临用现配。

1%硫酸铁铵溶液:

称量1.0g硫酸铁铵[NH4Fe(SO4)2·12H2O],用0.1mol/L盐酸溶解,并稀释至100ml。

0.1mol/L碘溶液[c(

I2)]:

称量40g碘化钾,溶于25ml水中,加入12.7g碘。

待碘完全溶解后,用水定容至1000ml。

移入棕色瓶中,暗处贮存。

1mol/L氢氧化钠溶液:

称量40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

0.5mol/L硫酸溶液:

取28ml浓硫酸缓慢加入水中,冷却后,稀释至1000ml。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S2O3)=0.1000mol/L]:

可购买标准试剂,也可按GB/T601的规定进行配制和标定。

0.5%淀粉溶液:

将0.5g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后,再加入100ml沸水,并煮沸(2~3)min至溶液透明。

冷却后,加入0.1g水杨酸或0.4g氯化锌保存。

甲醛标准贮备溶液:

取2.8ml含量为36~38%甲醛溶液,放入1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1ml约相当于1mg甲醛。

其准确浓度用下述碘量法标定。

甲醛标准贮备溶液的标定:

精确量取20.00ml待标定的甲醛标准贮备溶液,置于250ml碘量瓶中。

加入20.00ml碘溶液(3.1.3.4)和15ml氢氧化钠溶液(3.1.3.5),放置15min,加入20mL硫酸溶液(3.1.3.6),再放置15min。

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3.1.3.7)滴定,至溶液呈现淡黄色时,加入1ml淀粉溶液(3.1.3.8),继续滴定至刚使蓝色褪去为终点,记录所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体积(V2),ml。

同时用水作试剂空白滴定,记录空白滴定所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V1),ml。

甲醛溶液的浓度用公式

(1)计算:

ω=(V1-V2)×c×15.02/20.00……………………

(1)

式中:

ω―甲醛标准贮备溶液中甲醛浓度,mg/ml;

V1―滴定空白时所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V2―滴定甲醛溶液时所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c―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的准确数值,mol/L;

15.02―甲醛摩尔质量的数值[M(

HCHO)=15.02],g/mol;

20.00―所取甲醛标准贮备溶液的体积,ml。

二次平行滴定,滴定所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误差应小于0.05ml,否则重新标定。

甲醛标准溶液:

临用时,将甲醛标准贮备溶液用水稀释成1.00ml含10μg甲醛、立即再取此溶液10.00ml,加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5ml吸收原液,用水定容至100ml,此液1.00ml含1.00μg甲醛,放置30min后,用于配制标准色列管。

此标准溶液可稳定24h。

仪器和设备

大型气泡吸收管:

有10ml刻度线。

空气采样器:

流量范围0~2L/min。

流量稳定可调,采样前和采样后应用皂沫流量计校准采样流量,误差小于5%。

具塞比色管:

10ml。

气压表:

精度0.01kPa。

分光光度计。

采样

用一个内装10ml吸收液的大型气泡吸收管,以0.5L/min流量,自测试设备的气体出口采气20L。

并记录采样点的温度和大气压力。

采样后样品在室温下应在24h内分析。

注:

采样时,应确保采样流量不大于设备出口气体流量的80%。

分析步骤

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10ml具塞比色管,用甲醛标准溶液按表1制备标准系列。

表1 甲醛标准系列

管号

0

1

2

3

4

5

6

7

8

标准溶液(ml)

0

0.10

0.20

0.40

0.60

0.80

1.00

1.50

2.00

吸收液(ml)

5.00

4.90

4.80

4.60

4.40

4.20

4.00

3.50

3.00

甲醛含量(μg)

0

0.10

0.20

0.40

0.60

0.80

1.00

1.50

2.00

  各管中,加入0.4ml,1%硫酸铁铵溶液,摇匀。

放置15min。

用1cm比色皿,在波长630nm下,以水作参比,测定各管溶液的吸光度。

以甲醛含量为横座标,吸光度为纵座标,绘制曲线,并计算回归曲线斜率,以斜率倒数作为样品测定的计算因子Bg(μg/吸光度)。

样品测定

采样后,用少量吸收液洗吸收管,合并使总体积为10ml,移取5.00ml样品溶液入比色管中。

按绘制标准曲线的操作步骤(3.1.6.1)测定吸光度(A),如果测得的吸光度值超出了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则重新移取样品溶液,稀释后测定,记录稀释因子(d);在每批样品测定的同时,用5ml未采样的吸收液作试剂空白,测定试剂空白的吸光度(A0)。

结果计算

将采样体积按公式

(2)换算成标准状态下采样体积

…………………………

(2)

  式中:

V0—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

V—采样体积,L;

T0—标准状态的绝对温度,273K;

T—采样时采样点现场的温度(t)与标准状态的绝对温度之和,(t+273)K;

p0—标准状态下的大气压力,101.3kPa;

p—采样时采样地点的大气压力,kPa。

样品气体中甲醛浓度按公式(3)计算

C=(A-A0)×Bg×2d/V0…………………………(3)

式中:

C―样品气体中甲醛浓度,mg/m3;

A―样品溶液的吸光度;

  A0―空白溶液的吸光度;

Bg―由标准曲线的绘制(3.1.6.1)得到的计算因子,μg/吸光度;

d―稀释因子;

V0―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测量范围、干扰和排除

测量范围

  用5ml样品溶液,本法测定范围为(0.1~1.5)μg;采样体积为20L时,可测浓度范围(0.01~0.15)mg/m3。

灵敏度

  本法灵敏度为2.8μg/吸光度

检出下限

  本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56μg甲醛。

干扰及排除

  10μg酚、2μg醛以及二氯化氮对本法无干扰。

二氧化硫共存时,使测定结果偏低。

因此对二氧化硫干扰不可忽视,可将气样先通过硫酸锰滤纸过滤器,予以排除。

再现性

当甲醛含量为0.1,0.6,1.5μg/5ml时,重复测定的变异系数为5%、5%、3%。

回收率

当甲醛含量0.4~1.0μg/5ml时,样品加标准的回收率为93~101%。

3.2 方法二:

变色酸分光光度法

参考标准

ASTMD6007-2002用小型环境舱测试木制品中甲醛释放量的标准试验方法。

原理

甲醛与变色酸在硫酸溶液中呈紫色化合物,其颜色的深浅与甲醛含量成正比,与标准比较定量。

试剂

本法中所用水均为重蒸馏水或去离子交换水;所用的试剂纯度一般为分析纯。

吸收液:

称量10.0g亚硫酸氢钠,置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并不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后转至1L的棕色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到刻度,摇匀,暗处贮存。

1%变色酸(C10H8O8S2)溶液:

称量0.1g变色酸,置于锥形瓶中,加入10mL蒸馏水,摇匀使其完全溶解(此试剂使用前制配)。

0.1mol/L碘溶液[c(

I2)]:

称量40g碘化钾,溶于25ml水中,加入12.7g碘。

待碘完全溶解后,用水定容至1000ml。

移入棕色瓶中,暗处贮存。

1mol/L氢氧化钠溶液:

称量40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

硫酸(H2SO4):

浓硫酸。

0.5mol/L硫酸溶液:

取28ml浓硫酸缓慢加入水中,冷却后,稀释至1000ml。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S2O3)=0.1000mol/L]:

可购买标准试剂,也可按GB/T601的规定进行配制和标定。

0.5%淀粉溶液:

将0.5g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后,再加入100ml沸水,并煮沸(2~3)min至溶液透明。

冷却后,加入0.1g水杨酸或0.4g氯化锌保存。

甲醛标准贮备溶液:

取2.8ml含量为36~38%甲醛溶液,放入1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1ml约相当于1mg甲醛。

其准确浓度按3.1.3.9给定的方法标定。

甲醛标准溶液:

临用时,将甲醛标准贮备溶液用水稀释成1.00ml含1μg甲醛。

仪器和设备

大型气泡吸收管:

50ml。

空气采样器:

流量范围0~2L/min。

流量稳定可调,采样前和采样后应用皂沫流量计校准采样流量,误差小于5%。

具塞比色管:

25ml。

气压表:

精度0.01kPa。

分光光度计。

采样

用一个内装20ml1%亚硫酸氢钠溶液作为吸收液的大型气泡吸收管,以0.5L/min流量,自测试设备的气体出口采气30L。

并记录采样点的温度和大气压力。

采样后样品在室温下应在24h内分析。

注:

采样时,应确保采样流量不大于设备出口气体流量的80%。

分析步骤

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25ml具塞比色管,用甲醛标准溶液按表2制备标准系列。

表2甲醛标准系列

管号

0

1

2

3

4

5

6

标准溶液(ml)

0

0.10

0.30

0.50

0.70

1.00

1.50

吸收液(ml)

4.00

3.90

3.70

3.50

3.30

3.00

2.50

甲醛含量(μg)

0

0.10

0.30

0.50

0.70

1.00

1.50

各管中,加入0.1ml1%变色酸溶液,摇匀,缓慢加入6mL的浓硫酸并摇动具塞比色管使其均匀,将比色管置于沸水浴中加热15min1),待冷却至室温,用1cm比色皿,在波长580nm下,以水作参比2),测定各管溶液的吸光度。

以甲醛含量为横座标,吸光度为纵座标,绘制曲线,并计算回归曲线斜率,以斜率倒数作为样品测定的计算因子Bg(μg/吸光度)。

注:

1)如室温显色2h后上机测试吸光度,则不需将比色管置于沸水浴中加热15min。

2)如空白试剂吸光度比水高0.030以上,需重新进行测试。

样品测定

采样后,用少量吸收液洗吸收管,合并使总体积为20ml,移取4.00ml样品溶液入比色管中。

按绘制标准曲线的操作步骤(3.2.6.1)测定吸光度(A),如果测得的吸光度值超出了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则重新移取样品溶液,稀释后测定,记录稀释因子(d);在每批样品测定的同时,用4ml未采样的吸收液作试剂空白,测定试剂空白的吸光度(A0)。

结果计算

将采样体积按公式

(2)换算成标准状态下采样体积。

样品气体中甲醛浓度按公式(4)计算

C=(A-A0)×Bg×5d/V0…………………………(4)

  式中:

C―样品气体中甲醛浓度,mg/m3;

  A―样品溶液的吸光度;

  A0―空白溶液的吸光度;

Bg―由标准曲线的绘制(3.2.6.1)得到的计算因子,μg/吸光度;

d―稀释因子;

  V0―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甲醛测定也可采用其他空气中甲醛的测定方法,如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AHMT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仲裁时按3.1规定的方法执行。

4 苯系物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

4.1 参考标准

ISO16000-6:

2004(E)应用主动采样到TenaxTA填料、热解析和气相色谱-质谱或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对室内和环境箱内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

ISO16017-1:

2001室内空气、环境空气和工作场所空气用吸附管/热解吸/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取样和分析第一部分泵采样

BIFMAM7.1-2005测定从办公家具、部件和座椅中排放出的挥发性化合物(VOC)的标准试验方法

HJ583-2010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法

4.2 原理

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利用含有TenaxTA吸附剂的吸附管采集一定体积含有家具样品释放出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保留在吸附管中,随后在实验室进行分析。

收集到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通过热解析,并经惰性载气传输通过冷阱,进入配备有毛细管柱的气相色谱,使用质谱检测器进行检测,用质谱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

4.3 试剂和材料

分析过程中使用的试剂应为色谱纯。

如果为分析纯,需经纯化处理,保证色谱分析无杂峰。

4.4 气相色谱校准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标准气体:

通过确定的方法准备待测已知浓度化合物的标准气体,建议标准气体各化合物的浓度约为100μg/m3。

也可以购买有证混合气体标准。

液体标准物质:

各待测溶剂为色谱纯,不受与待测化合物共同流出的化合物的影响。

校准混合溶液:

采用4.4.2的液体标准物质自行配制,用甲醇作稀释溶剂。

也可以购买有证混合液体标准。

含有每种液体标准物质约10mg/ml的溶液

将50ml甲醇倒入100ml容量瓶。

准确称取约1g(精确至0.001g)液体标准物质于该容量瓶中,可以几种液体标准物质称量在同一容量瓶中,从挥发性最弱的液体标准物质开始称量。

用甲醇定溶到刻度,摇匀。

含有每种液体标准物质约1mg/ml的溶液

将50ml甲醇倒入100ml容量瓶,准确移取10.00ml4.4.3.1制得的标准溶液,用甲醇定容到刻度,摇匀。

含有每种液体标准物质约100μg/ml的溶液

将50ml甲醇倒入100ml容量瓶,准确移取10.00ml4.4.3.2制得的标准溶液,用甲醇定容到刻度,摇匀。

含有每种液体标准物质约10μg/ml的溶液

将50ml甲醇倒入100ml容量瓶,准确移取10.00ml4.4.3.3制得的标准溶液,用甲醇定容到刻度,摇匀。

校准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至少包括下列物质:

苯、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乙苯、乙酸丁酯、十一烷、环己烷、α-蒎烯、异丁醇、2-丁氧基乙醇、正己醛、甲基异丁基甲酮、1,1,1-三氯乙烷。

标准吸附管

气体标准法:

将一定量准确的已知体积的标准气通过干净的吸附管来制备标准吸附管,通过的标准气的体积不应超过吸附管的穿透体积,可选择对吸附管加载100μg/m3的标准气100ml、200ml、500ml、1L、2L、5L、10L,作为标准系列,载入后,立即断开并密封吸附管。

液体标准法:

利用4.7.2的注射器分别取1μl~5μl含液体组分10μg/ml、100μg/ml和1mg/ml的标准混合溶液(4.4.3)注入吸附管,同时用100ml/min的惰性气体通过吸附管,5min后取下吸附管密封,配制成依次含标准物质约10ng、20ng、50ng、100ng、200ng、500ng、1μg的标准吸附管,作为标准系列。

4.5 吸附剂

TenaxTA(或其他等效吸附剂),粒径为0.18mm~0.25mm(60目〜80目),吸附剂在装管前应在其最高使用温度下,用惰性气流加热活化处理至少18h。

为了防止二次污染,吸附剂应在清洁空气中冷却、储存、装管。

4.6 惰性气体

高纯氮:

氮的质量分数不低于99.999%。

高纯氦:

氦的质量分数不低于99.999%。

载气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气体中的污染物可能与被测物质在冷阱中一起富集。

4.7 仪器和设备

普通实验室仪器和:

吸附管:

外径6.3mm,内径5mm,长90mm(或180mm),内壁抛光的不锈钢管或玻璃管,吸附管应有标记,以便确认采样入口,吸附管两端可采用金属螺帽配聚四氟乙烯套圈进行密封,吸附管应包含至少200mg的TenaxTA吸附剂(4.5)。

也可以使用热解吸仪配套的吸附管。

所有吸附管在使用前需经活化处理(4.5),热解吸温度应低于活化温度。

注射器:

10μL液体注射器;10μL气体注射器;1mL气体注射器

空气采样器:

流量范围0~0.5L/min。

流量稳定可调,采样前和采样后应用皂沫流量计校准采样流量,误差小于5%。

管路:

适当直径的聚乙烯或聚四氟乙烯管用于确保空气采样器和样品管的连接和防漏。

采样管不应在气路上游使用塑料管。

管路的干扰可以引入污染物。

在采样管气路上游使用的管路,在使用前应检查其管内部是否含有干扰测定的污染物。

皂膜流量计:

用于空气采样器的气体流量校准。

气压表:

精度0.01kPa。

气相色谱仪:

配备质谱检测器,最低检测限至少为1ng甲苯。

色谱柱:

非极性(极性指数小于10)石英毛细管柱,如长30m~60m,内径0.25mm~0.32mm,膜厚0.25μm~0.33μm的100%二甲基聚硅氧烷毛细管柱。

热解吸装置:

能对吸附管进行二次热解吸,并将解吸气用惰性气体载带进入气相色谱仪。

典型的设备包括一个解析时固定吸附管的装置,使之在加热的同时可以进行惰性载气的吹扫。

解吸温度、解析时间和载气流量等皆可调节。

该设备也可加入附加功能,例如自动采样管加载,泄漏检测,冷阱或其他合适的设备以富集解吸出的样品。

解析的样品,包含在吹扫气体中,通过加热的传输线被吹到气相色谱毛细管柱中。

液体标准系列吸附管制备的注射设备:

常规的气相色谱进样口,可以在原位置使用,也可以单独安装,保留进样口的载气连线,进样口下端可与吸附管相连。

也可以购买标样制备器。

4.8 吸附管的老化和储存

吸附管老化

每次采样前,需预先老化吸附管,在50mL/min到100mL/min的惰性载气流下,300°C加热10min老化吸附管,以去除吸附管中可能留存的痕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采样前已老化吸附管的储存

使用金属螺帽配聚四氟乙烯套圈将老化后的吸附管密封,也可以使用热解吸仪配套的吸附管密封组件密封,密封后存放在室温无释放容器内。

在4个星期内使用老化后的吸附管。

存放时间超过4个星期的吸附管在采样前应再次进行老化。

4.9 采样 

将采样管与空气采样器用管路(4.7.4)连接。

安装采样管到测试设备的气体出口,打开空气采样器,调节流量(适当的采样流量是在50mL/min至200mL/min的范围),采样1L~6L(根据样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量大小确定采样体积,在本标准的测试条件下,3L的采样体积能满足绝大多数样品测试),记录采样开始和结束的时间、采样流量、温度和大气压力。

采样后将管取下,并立即将管两端密封。

20℃下,苯系物各组分在填装有200mg的TenaxTA吸附管中的安全采样体积,见附录B。

4.10 样品管的储存

采样后的采样管应密封,并存放在无释放的室温容器中。

为了避免可能的变化,样品应尽快分析,最好在采样后的4个星期内。

4.11 空白空气采样

根据产品标准的要求,采集空白空气样品,采样体积与样品采样体积相同。

4.12 分析步骤

样品的解析和浓缩

将吸附管安装在热解析仪上,气流方向与采样时方向相反。

加热使挥发性组份从吸附剂上解吸下来,由载气带入冷阱,进行预浓缩;然后,二次热解吸,经传输线进入毛细管气相色谱仪。

传输线温度应足够高,防止待测组份凝结。

二级热脱附仪、气相色谱-质谱仪分析参考条件

二级热脱附仪

采样管初始温度:

40℃;聚焦管初始温度:

40℃;干吹温度:

40℃;干吹时间:

2min;采样管脱附温度:

280℃;采样管脱附时间:

5min;采样管脱附流量:

50ml/min;聚焦管脱附温度:

280℃;聚焦管脱附时间:

5min;传输线温度:

220℃。

气相色谱-质谱仪

毛细管柱:

DB-5MS,30m×0.25mm×0.25μm;柱箱温度:

程序升温,初温40℃,保持2min,以6℃/min速率程序升温到150℃,然后以15℃/min速率程序升温到250℃,再以25℃/min速率程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