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学复习纲要.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04896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78.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众传播学复习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大众传播学复习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大众传播学复习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大众传播学复习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大众传播学复习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众传播学复习纲要.docx

《大众传播学复习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众传播学复习纲要.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众传播学复习纲要.docx

大众传播学复习纲要

大众传播学(复习纲要)

第一章传播与传播学

第1节传播的含义

一、什么是“传播”?

传播不仅仅是人类的权利,而且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其分类如下图:

传播

人类传播非人类传播

社会传播非社会传播

传播学中所使用的“传播”一词,限于“社会传播”这个范畴之内,是英语communication的对译词。

Communication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communicatio和communis。

其含义很多,包括:

通信、传达、交流、交往、传染、交通等。

1、共享说:

传者和受者对信息的分享

2、影响说:

传播是传者对受者施加影响的行为。

3、符号(信息)说:

符号或信息的流动。

二、传播的特点

(1)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2)传播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3)传播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第2节传播的类型

第3节传播学的诞生和发展

一、传播学诞生的条件

——经济:

广告传播效果研究需要相应理论支持

——政治:

选举和两次世界大战对传播效果研究的直接催化

——社会:

迅猛发展的大众传播事业对社会影响越来越大

——学科自身机制的发展与演化

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政治学、符号学、语言学以及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的发展。

传播学具有鲜明的多学科交叉特征。

美国传播者施拉姆曾用“租界”、“绿洲”、“十字路口”等比喻来说明这一点。

二、传播学的形成

传播学有着悠久的学术思想渊源,但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没有人专门研究传播问题。

许多学者只是从各处在的学科关心出发,附带性地对传播现象做了某种程度的考察。

我们可以从下列著作的发表看出传播学走上历史舞台的轨迹:

1922年,李普曼(WalterLippman)的《舆论学》出版。

1927年,拉斯韦尔的《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出版,较系统地研究了一战中的宣传。

1944年,拉扎斯菲尔德的《人民的选择》出版,系统研究大众传播与投票行为的关系,并且提出著名的“两级传播”理论。

194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布的宪章第1条,在国际范围内首次使用“大众传播”概念。

1946年,拉斯韦尔等人编著、出版了《宣传·传播·舆论》一书,首次明确使用了“大众传播学”的概念。

1948年,拉斯韦尔发表了传播学的经典性论文《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首次完整地提出传播的“五W模式”,确定了传播学的基本研究范围。

1949年,霍夫兰发表了《大众传播实验报告》。

1949年,施拉姆编辑出版了《大众传播学》,第一次提出大众传播学的框架,汇集了前人有关大众传播的研究成果,是最早的大众传播学著作。

可以说,到此为止,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基本形成,并且确定了初步的研究范围、内容、方向和方法。

三、四大奠基人和施拉姆

1、拉斯韦尔(政治学家,1902-1978)

具体来说,拉斯韦尔对传播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出传播的5W模式,首次科学地分析了传播的结构和发展,划分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

拉斯韦尔认为,任何一个传播过程都可分解为这样五个部分:

谁(Who)-说什么(Sayswhat)-通过什么渠道(InWhichChannel)-对谁说(ToWhom)-产生什么效果(Withwhateffect)

与5W相对应,拉斯韦尔勾画了传播学的五种研究(他称为五种分析):

——针对传播主体的控制分析

——针对传播内容的内容分析

——针对传播媒介的媒介分析

——针对传播对象的受众分析

——针对传播效果的效果分析、

(2)提出传播的三功能说:

环境监控、社会协调和文化传承。

(3)倡导并亲身实践内容分析法。

2、卢因(社会心理学家,1890-1947)

卢因对传播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1)群体动力学理论给传播学的启示:

媒介欲对“个体”施加影响,必须考虑到其身后的“群体”的强大制约机能。

(2)提出“把关人”理论。

把关:

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的行为。

3、拉扎斯菲尔德(社会学家,1901-1976)

他的贡献主要有:

(1)创建“两级传播”理论,破除“魔弹论”。

按照这个理论,大众传播的信息并不是一步到位传给受众的,而是先大众媒介到达受众中的一小部分(意见领袖),然后再扩散到广大的受众群体。

(2)倡导并确立“实地调查法”。

4、霍夫兰(社会心理学家,1912-1961`)

霍夫兰以探讨社会态度的形成与转变著称,而在研究态度的时候,他始终围绕着“劝服”主题来展开:

如何劝说更有效;如何开展传播更有利于态度的变化。

他对传播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1)对传播的技巧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总结。

(2)倡导并实践了“控制实验法”

5、施拉姆(集大成者,1907-1988)

施拉姆一生编写了30来部传播学,是传播学的集大成者。

他的贡献体现在:

(1)建立了最早的一批专门致力于传播研究和教学的基地,从而使传播学得以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2)培养了一大批传播学研究的后起之秀。

(3)出版了一系列流传甚广的传播学著作。

四、传播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人们将传播研究的对象放在传播效果上,产生了最早的传播学理论,即效果研究中的“枪弹论”。

这是受当时行为主义“刺激-反应”理论的影响。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初具规模。

一方面形成了传播学,研究者众多,并且纷纷提出自己的传播模式。

另一方面,经过学者们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动摇了早先的“枪弹论”,从而出现了传播的“有限效果论”。

多局限于社会心理学的态度劝服研究领域,主要在探讨传播的效果。

但研究来研究去,并没有发现媒介有多大的效力。

因此,到20世纪50年代,传播学界普遍陷入苦闷焦虑之中。

1959年,贝雷尔森甚至宣布:

传播研究已经寿终正寝!

20世纪60年代,传播研究开始走出低谷。

三大转机:

一是传播研究冲出效果研究这一圈子,开始对传播现象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探讨。

二是效果研究开始突破劝服,开始探讨传播的多维效果。

三是受众在传播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20世纪70年代:

传播研究方兴未艾。

研究的重点从包罗万象的整体建构,转向分门别类的深层化探索。

麦奎尔在《大众传播模式论》一书中写道:

在60年代和70年代,传播研究及有关的模式建立的兴趣焦点,已从寻求对整个大众传播过程的一般理解逐渐转向研究这个过程的各个方面:

长期的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效果;媒介组织及其同社会和受众的关系;受众之选择和反应的社会基础和心理基础;特有的内容形式(尤其是新闻和“现实”信息)的构造;等等。

1975年:

德弗勒宣称:

传播学已自立门户,不再需要其它学科的扶持而可以独立发展了。

如今:

传播学已成显学。

其研究现状如下:

1、研究领域扩大化,研究取向多样化。

2、研究队伍不断壮大,水准日益提高。

3、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分庭抗礼

传统学派:

以美国为中心,具有强烈的实用主义色彩,认为传播研究的重要任务不是变革现存社会制度,而是通过改进传播机制来实现社会管理。

传播效果问题一直是经验学派关注的核心和焦点。

批判学派:

对既定传播现实和既存传播体制进行全面、深刻和系统的批判。

——传统学派关注如何传播,批判学派则关注为何传播

第二章传播的结构与功能

第二节传播的基本模式

一、线性模式

1、拉斯韦尔的5W模式

在传播学史上,第一个提出传播过程模式的是拉斯韦尔。

1948年,他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首次提出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要素,并按照一次顺序将它们排序。

贡献:

(1)第一次较为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结构和过程。

(2)第一次明确确定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

缺陷:

(1)忽略了反馈机制以及各个要素、环节之间的相互作用。

(2)割裂了传播过程和社会过程之间的联系。

2、申农-韦弗的线性模式

贡献:

(1)对传播过程和结构的分析进一步细化

媒介:

分为发射器、信道和接收器

讯息:

分为发出的和收到的

(2)引进“噪音”概念

——总体而论,线性传播模式从某些方面反映了大众传播媒介,但它将复杂的人类传播简单化,有以下两大缺陷:

(1)传者和受者的角色固化。

(2)缺少反馈要素或环节,不能体现人类传播的互动性质。

二、控制论模式

为了克服线性模式的局限,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批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模式。

1、奥斯古德-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这个模式是施拉姆在奥斯古德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的。

这一模式突出了信息传播过程的循环性。

对以前单向直线模式是一个突破,打破了传统的直线单向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

内涵:

①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讯息的授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

互作用之中。

    ②该模式的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而在于解析传播双

方的角色功能。

    ③参与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着译码者、解释者和编

码者的角色,并相互交替着这些角色。

贡献:

(1)信息会产生反馈,并为传播双方所共享;

(2)强调传受双方的相互转化。

缺陷:

(1)把传受双方放在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关系中,与社会传播的现实情况不符。

(2)适用于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的传播,却不能适用大众传播。

2、德弗勒模式

在申农-韦弗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贡献:

(1)克服了单向直线的缺点,补充了反馈要素和环节。

(2)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不仅对讯息,而且对传播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或要素都可能发生影响。

缺陷:

没有考虑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噪音并不能说明外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全部复杂性。

——总体而论,控制论模式的要贡献是:

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反馈”概念和机制。

但也有以下几个缺陷:

(1)容易使人产生错觉,以为传受之间机会均等;

(2)循环性的表述,也容易引起误解。

(3)未清楚地显示传播结构、过程与社会结构、过程之间的紧密联系。

三、社会系统模式

1、赖利夫妇模式

该模式由美国社会学家赖利夫妇于1959年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

该模式的基本观点是,传播过程是处于社会系统中并受其影响的一个子系统,所有的传播过程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系统的活动。

传播系统既与社会中其它系统相联系,又具有自身相对的独立性。

传播过程中传授双方都是具有人内传播的个体系统;这些个体系统之间相互影响,构成人际传播;个体系统又不是独立存在,而是从属于各自的群体,这样,群体系统之间又形成群体传播;而个体、群体又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他们总是在社会中运行,因而又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总的社会系统有着互动关系。

赖利夫妇这一模式的提出意义极为深远。

对于以前的直线模式和循环模式来说,它们探讨的都是传播过程系统内部的微观环节和要素;而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则开始着眼于传播过程的宏观环境,并更多地对社会系统的整体环境加以研究,将传播过程放到整个社会系统运行的大框架中去把握。

因此,这一模式开启了大众传播研究的新面貌。

 

2、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在该模式中,传播者一方,要从大量的材料中进行“内容选择”的工作,但又要承受“讯息的压力”和“媒介的压力”。

受传者一方,同样要对大量信息进行“内容选择”,会受到“媒介的压力”,而“感受和效果”也是双向互动的过程。

在该模式中,传播者和受传者都要受到三个层面的制约和影响:

一是个人层面,即“自我形象”和“个性结构”;二是组织层面,即传播者的“工作环境”,包括媒介组织和工作伙伴,受传者所在的“受众群体”;三是社会层面,即“社会环境”。

此外,该模式还展示了“传播者”、“媒介”、“受传者的反馈”、“媒介与受传者彼此”心目中的形象"等,这些也是十分重要的.

传播结构的四大要素并没有变,但各个要素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被勾画出来了,社会与传播之间的关系展开了。

这个模式被认为是对此前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大众传播的总结。

既指出了传播过程的社会制约性,也指出了其中的心理变量。

第三节传播的功能

三、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最早对传播的社会功能作出较全面分析的是拉斯韦尔。

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他将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概括为三个方面:

1、环境监测

1959年《大众传播:

功能的探讨》

2、社会协调

3、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四、赖特的四功能说

社会学家查尔斯·赖特在《大众传播:

功能的探讨》(1959)一书中,在上述三个功能之外补充了一个功能:

提供娱乐。

1、环境监测

2、解释与规定

3、社会化功能

4、提供娱乐

五、拉扎斯菲尔德和R•默顿的功能观

1948年,美国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在《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一文中提出,大众传播有三种主要功能:

1、授予地位

2、促进社会规范的实行

3、麻醉精神

六、李普曼的“拟态环境”和“刻板成见”理论

李普曼很早就注意到了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因此,在《公众舆论》和《自由与新闻》等著作中,它不仅对新闻的性质及其选择过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而且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一个是“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另一个就是“刻板成见”(stereotype)。

拟态环境:

李普曼认为,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实际活动的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可能对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的事情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认知。

这样,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

“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通常人们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

“刻板成见”:

指的是人们对特定的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

刻板成见可以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但也阻碍着对新事物的接受。

个人有个人的刻板成见,一个社会也有其社会成员广泛接受的和普遍通行的刻板成见,因而它也起着社会的控制作用。

李普曼特别强调大众传播的力量,认为大众传播不仅是“拟态环境”的主要营造者,而且在形成、维护和改变一个社会的刻板成见方面也拥有强大的影响力。

第三章传播媒介的技术与理论

第一节传播技术的进展

第二节媒介理论

一、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麦氏的天才启示录式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解媒介》这本书中,他提出一系列著名的论断:

1、媒介即信息

过去,人们把媒介看成是一种运载物质或信息的工具,媒介本身并不重要。

但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信息。

即从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以及它所开创的可能性和带来的社会变革。

图:

媒介技术发展与社会形态的演进

麦克卢汉的媒介概念是广义的,它不仅指语言、文字、印刷物、电信和广播电视,而且包括各种交通运输工具在内。

2、媒介是人的延伸

3、热媒介与冷媒介

热媒介:

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理解;

冷媒介:

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

冷媒介和热媒介的分类本身并没有多少科学和实用价值,重要的是它给我们的启示:

不同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也各具特点,研究媒介应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4、地球村

【评价】

麦克卢汉理论的意义在于,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并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

此外,他关于“地球村”的预言也是符合当代世界的发展趋势的。

但他的理论也带有极端性和片面性,主要表现在:

传播技术决定论:

把媒介技术视为社会发展变革的唯一决定因素,而没有看到社会制度和所有制形式对它制约的一面。

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传播工具和技术属于生产力的一部分,具有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但另一方面,由于媒介是人创造和使用的,人如何利用和控制媒介,媒介的社会占有结构,所用制关系如何,反过来也规定着媒介活动的特点和作用性质。

二、哈罗德·亚当斯·英尼斯(HaroldAdamsInnis,1894—1952)

经济史学家,加拿大多伦多学派的鼻祖,也是麦克卢汉的老师。

他一生的事业可以从1940年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

早期的他是声名卓著的经济史学家和经济理论家,后期的他则沉浸在从古到今的经济与传播关系的研究之中。

在英尼斯的代表作《帝国与传播》和《传播的偏倚性》中他指出,文明的兴起、衰落和占支配地位的传播媒介息息相关;一切文明都是靠对空间领域和时间跨度的控制而存在的,而任何媒介都具有时间或空间的偏倚性,可以分为以时间为为重点的媒介和以空间为重点的媒介。

他提出的主要理论为:

媒介时间的偏倚和空间的偏倚。

前者是质地较重、耐久性较强的媒介,例如:

粘土、石头、羊皮纸等,较适于克服时间的障碍得到较长时间的保存;后者是质地较轻、容易运送的媒介,如纸草纸、白报纸等,较适于克服空间的障碍。

因此,任何传播媒介都具有其中之一的特性或两者兼具。

三、梅罗维茨(JoshuaMeyrowitz)的创新与发展

四、雷蒙·威廉斯的媒介观

第四章大众传播媒介的自由与责任

第一节大众传播与社会控制

一、媒介的四种理论

1956年,美国新闻学专家威尔伯·施拉姆与弗雷德里克·赛伯特、西奥多·彼得森等人,发表了《报刊的四种理论》。

该书所用“报刊”一词,是指一切大众传播媒介。

书中把世界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体制及其相应的新闻思想,归结为自由主义理论、集权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和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1、极权主义理论

极权主义理论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一种也是最古老的一种传播制度理论。

理论要点:

报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其作用是辅助统治阶级自上而下地控制百姓、控制社会舆论;政府有权对出版物进行事先检查,这种检查是合法的;对报刊应严加控制和审查,对当权者或当局制度的批判属于犯罪行为,应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

比如给予那些经过选择的驯顺的人以经营报刊的权利,实行颁发出版许可证制度,法院对违法(如叛乱罪、煽动罪、诽谤罪)者提起公诉,加以处罚,等等。

在集权主义理论下,媒介不必为当权者所拥有,但必须为当权者服务。

在大众传播事业发展初期,集权主义制度是从消极方面去实现控制的,如采取检查制要求出版者获得“出版许可”等等;在后期,就采取了一种较积极的政策,如给报刊津贴、规定特别税制度来限制印刷品的发行和利润等。

这种理论是封建专制主义的产物,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而崩溃,但在现代史上也出现过死灰复燃。

二战中德意志法西斯的传播体制是一种现代极权主义。

但总体上,随着纳粹帝国的垮台,集权主义占统治的时代同时宣布结束。

2、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理论产生概况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起源于欧洲,盛行于美国,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斗争中产生的。

自由主义理论是17世纪英国诗人、政治家约翰·弥尔顿首先提出来的。

这一理论的哲学根据是认为人是理性的,具有理性的人都能够运用自己的理性去分辨真伪和善恶,因此只要允许真理参加自由而公开的讨论,真理就显现出战胜一切谎言和谬误而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力量。

核心内容

!

A$l!

D$_3T9m&m+P6{$N#g自由主义理论认为,言论和出版自由是天赋人权的一部分,任何人都可以在报刊上发表意见、传播消息,而不应受到任何限制。

这种自由包括:

不受批准自由出版报刊(不必向政府申请营业执照或交付保证金等)——出版权;

不受任何形式的事先审查,可以发布任何新闻和发表任何意见——发布权;

不受限制地自由接近新闻源——采访权。

理论基本点

该理论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报刊不受政府的干涉。

该理论主张,政府不得采取任何措施干涉、收买或控制报刊,唯一的职责是采取措施来保护新闻自由,为新闻媒介的采访、发布新闻提供种种方便。

7l8|'s0~9D'j

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

认为报刊是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国家第四势力。

3)“自由意见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

“自由意见市场”指的是让人民群众和各党派都利用报纸充分自由地表达各自的意见,给予人民有关各项事务的充分信息。

在对“自由意见市场”进行论述过程中,一个非常集中的问题便是:

人民通过报刊或者报刊本身发表了错误意见怎么办?

对此,自由报刊理论提出了“自我修正”理论,认为报刊能够在各种观点的碰撞中得出最为合理的意见。

4)对事实的信念。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强调,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不是向公众灌输某种标准的观点,而是客观地反映现实,让人们对外部世界形成独立的见解。

因此,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提倡客观报道,要求新闻报道要如实地反映现实世界。

理论实施结果

从19世纪中叶,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在制度上确立以后,它曾经大大推动了西方新闻事业的自由发展。

但这一理论从一开始就带有片面性和空想成分。

绝对自由化曾使西方新闻界陷入一片混乱。

简单来看,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在实践中表现出了以下几个缺陷:

(1)资本取代政府控制了报刊。

(2)煽情新闻泛滥

(3)自由竞争被垄断取代,垄断扼杀意见自由市场。

3、社会责任论

理论的产生

社会责任论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补充和修正,产生于20世纪中叶。

新闻媒介迅速扩展,已成为影响国家稳定和发展方向的准权力中心。

而在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下,政府不得干预新闻媒介,新闻媒介却有监督政府的权力,面对新闻媒介不论出于何动机,不论是真是假的指责、批评甚至是无中生有的诽谤,政府只能被动挨打。

这些现实已经表明,在自由主义理论下的报刊已成为一种危险,为所欲为的报刊不仅危害了社会的稳定,而且危及媒介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这个危险不是外界对新闻媒介自由的干预,而是来自新闻媒介对新闻自由的滥用。

因此,学者们达成共识,具有如此强大力量的新闻媒介必须纳入有序的轨道,从而导致了社会责任论的产生。

理论要点

社会责任论的倡导者惊呼“新闻自由是危险的”,其初衷并非要否认新闻自由,而是要保护新闻自由。

他们只是认为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对新闻自由的理解有些偏颇,有些理解要作出新的解释。

1、对一般自由的认识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理论基础。

所以社会责任论的理论阐述也从这里开始。

首先,社会责任论否认完全自由和绝对自由的存在,强调自由伴随着义务和责任。

其次,认为报刊自由涉及拥有者、公众和社会三者的利益。

报刊作为一种媒介,它的自由并不等于公众的自由,而社会应当保护公众的自由。

因此,公众的自由应当高于媒介的自由。

保护报刊的自由仅仅是为了保护报刊消费者的利益,如果不能满足公众对新闻的需求,那就不应该再对报刊发行人提供足够的保护。

最后,提出“消极的自由”和“积极的自由”两个概念。

所谓“消极的自由”,就是报刊“不受外界限制的自由”,这是自由主义理论所追求的自由;而社会责任理论追求的是“积极的自由”,即报刊必须“具有行动所必需的手段和设备。

2、强调报刊必须约束自己的行为,主张政府对传播媒介进行干预。

认为随着历史的发展,政府对报刊自由的威胁已退到次要的地位,报刊自由的主要威胁来自报刊自身。

因此,报刊必须约束自己的行为,政府也不应是报刊自由的旁观者,如果报刊不主动地负起责任,政府将以权力作为最后手段,强制它改正。

3、报刊要对全社会负责的五项具体要求

(1)“对每日的事件给予真实的、全面的和理智的报道,并将它们置于能显示其意义的特定的前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