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0403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docx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docx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

  作者及工作单位黄珍艳靖西县地州乡中心小学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图画、列表、一一列举和倒过来推想等等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学习和运用这些策略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策略意识。

这些都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用“替换”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感受到“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初步感知

  1、教师讲述“曹冲称象”的故事。

  提问:

曹冲怎么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呢?

为什么只需要称石头的重量就能得到大象的重量?

  讲述:

原来用石头的重量来代替大象的重量,这种方法就是“替换”法。

  2、板书:

替换

  3、讲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替换”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4、补充板书: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二、复习导入

  1、说说图中两个量的关系可以怎样表示?

  追问:

还可以怎么说?

  指出:

两个量的关系,换一个角度,还可以有另外一种表示方法。

  2、从图中你可以知道些什么?

  (多媒体出示:

天平的左边放上一个菠萝,右边放上四个香蕉,天平平衡。

  提问:

现在老师在天平的左边放上两个菠萝,要使得天平平衡,右边可以放些什么?

  追问:

还可以怎么放?

  指出:

从这题中,我们可以看出,能把一个物体换成与之相等的另外一个物体。

  4、口答准备题:

  

(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9个相同的小杯,正好都倒满,每个小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2)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3个相同的大杯,正好都倒满,每个大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指出:

这两题我们都是用果汁总量去除以杯子总数,就能得出所要求的问题。

  三、新授

  

(一)教学例1

  1、读题

  2、分析探索

  提问:

也同样是720毫升的果汁要倒入到杯子里,这题与刚才的两题相比较,有何不同之处?

  小结:

刚才两题是把果汁倒入到一种杯子里,而这题是把果汁倒入到两种不同的杯子里。

  提问:

那么还能像刚才一样用果汁总量去除以杯子总数,用720÷(6+1)

  可以这样计算吗?

  追问:

那该怎么办?

同桌先相互说说自己的想法。

  3、交流

  谈话:

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该怎么办?

  追问:

还可以怎么办?

  小结:

两位同学都是把两种不同的杯子换成相同的一种杯子,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啦!

同学们可真了不起啊,刚才大家的做法中已经蕴涵了一种新的数学思想方法——替换。

  4、列式计算

  A:

把大杯换成小杯

  提问:

把一个大杯换成三个小杯(板书),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追问:

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一共需要几个小杯?

(板书)能求出每个小杯的容量吗?

每个大杯呢?

(板书)

  小结:

在用这种方法解的时候,我们是把它们都看成了小杯,所以先求出来的也是每个小杯的容量,然后求出每个大杯的容量。

  B:

把小杯换成大杯

  谈话:

那反过来,把小杯换成大杯呢?

(板书)

  提问:

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又需要几个大杯呢?

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指出:

把三个小杯换成一个大杯,再把三个小杯换成一个大杯。

  提问:

这样做的依据又是什么?

  指出:

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就需要3个大杯。

(板书)

  提问:

能求出每个大杯的容量吗?

每个小杯呢?

(板书)

  5、检验

  谈话:

求出的结果是否正确,我们还要对它进行检验。

想一想可以怎么检验?

  指出:

哦!

把6个小杯的容量和1个大杯的容量加起来,看它等不等于720毫升。

(板书)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检验大杯的容量是不是小杯容量的3倍。

(板书)总之,检验时要看求出来的结果是否符合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

  6、小结

  谈话:

解这题时,我们可以把大杯换成小杯来计算,也可以把小杯换成大杯来计算,那你觉得这两种方法之间有何共同之处?

  指出:

解这题的关键就是把两种杯子看成一种杯子。

  

(二)练习十七第1题

  谈话:

把这道题目,做在自己的草稿本上。

(指名板演)

  提问:

把你的做法讲给同学们听。

  追问:

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还要对它进行检验。

就请你口答一下检验的过程吧!

  (三)教学“练一练”

  1、出示题目

  谈话:

自己先在下面读一遍题目。

  2、分析比较

  提问:

这题与刚才的例1相比较有何不同之处?

  指出:

哦!

例1中小杯和大杯的关系是用分数来表示的,而这题已知的是一个量比另一个量多多少的差数关系。

  提问:

那么这题中的大盒还能把它换成若干个小盒吗?

那该怎么换?

谈话:

现在你能做了吗?

把它做在草稿本上。

  3、学生试做

  4、评讲

  谈话:

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指出:

在大盒中取出8个球,就可以换成小盒;另外一个大盒也是这样。

  提问:

现在这7个小盒中,一共装了多少个球?

还是100个吗?

几个?

指出:

算式是100-8×2,所以84÷7算出来的是每个小盒装球的个数。

  追问:

把小盒换成大盒也能做吗?

把原来的5个小盒换成5个大盒,现在这7个大盒中,一共装了多少个球?

  指出:

算式是100+8×5,所以140÷7算出来的是每个大盒装球的个数。

  谈话:

把大盒换成小盒算出结果的请举手!

把小盒换成大盒算出结果的也请举手!

看来同学们还是喜欢把大盒换成小盒来计算。

  5、检验

  谈话:

同桌相互检验一下刚才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6、小结

  提问:

解这题时你觉得哪一步是关键?

  指出:

哦!

还是把两种不同的盒子换成一种相同的盒子,然后再解题。

  四、全课总结

  谈话:

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中用替换的方法解决问题。

(板书完整课题)

  提问:

那你觉得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用替换的方法来解题,能给大家来举一个例子说说吗?

  指出:

哦!

当把一个量同时分配给了两种物体时,而且这两种物体是有一定关系的时候,我们就能用替换的方法来解题。

  追问:

那解题时该怎么替换呢?

(那在用替换的方法来解题时,关键是什么?

怎么来替换?

  指出:

把两种物体看成同一种物体,(板书)求出一种物体的数量后,也就能求出另一种物体的数量。

  五、巩固练习

  1、用33元钱正好可以买12本练习本和8本硬面抄,练习本的单价是硬面抄的1/4。

练习本和硬面抄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2、一袋薯片比一盒巧克力便宜3元。

妈妈买了8袋薯片和15盒巧克力,一共花了91元。

薯片和巧克力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3、练习十七2(机动)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

  作者及工作单位黄珍艳靖西县地州乡中心小学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图画、列表、一一列举和倒过来推想等等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学习和运用这些策略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策略意识。

这些都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用“替换”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感受到“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初步感知

  1、教师讲述“曹冲称象”的故事。

  提问:

曹冲怎么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呢?

为什么只需要称石头的重量就能得到大象的重量?

  讲述:

原来用石头的重量来代替大象的重量,这种方法就是“替换”法。

  2、板书:

替换

  3、讲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替换”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4、补充板书: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二、复习导入

  1、说说图中两个量的关系可以怎样表示?

  追问:

还可以怎么说?

  指出:

两个量的关系,换一个角度,还可以有另外一种表示方法。

  2、从图中你可以知道些什么?

  (多媒体出示:

天平的左边放上一个菠萝,右边放上四个香蕉,天平平衡。

  提问:

现在老师在天平的左边放上两个菠萝,要使得天平平衡,右边可以放些什么?

  追问:

还可以怎么放?

  指出:

从这题中,我们可以看出,能把一个物体换成与之相等的另外一个物体。

  4、口答准备题:

  

(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9个相同的小杯,正好都倒满,每个小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2)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3个相同的大杯,正好都倒满,每个大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指出:

这两题我们都是用果汁总量去除以杯子总数,就能得出所要求的问题。

  三、新授

  

(一)教学例1

  1、读题

  2、分析探索

  提问:

也同样是720毫升的果汁要倒入到杯子里,这题与刚才的两题相比较,有何不同之处?

  小结:

刚才两题是把果汁倒入到一种杯子里,而这题是把果汁倒入到两种不同的杯子里。

  提问:

那么还能像刚才一样用果汁总量去除以杯子总数,用720÷(6+1)

  可以这样计算吗?

  追问:

那该怎么办?

同桌先相互说说自己的想法。

  3、交流

  谈话:

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该怎么办?

  追问:

还可以怎么办?

  小结:

两位同学都是把两种不同的杯子换成相同的一种杯子,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啦!

同学们可真了不起啊,刚才大家的做法中已经蕴涵了一种新的数学思想方法——替换。

  4、列式计算

  A:

把大杯换成小杯

  提问:

把一个大杯换成三个小杯(板书),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追问:

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一共需要几个小杯?

(板书)能求出每个小杯的容量吗?

每个大杯呢?

(板书)

  小结:

在用这种方法解的时候,我们是把它们都看成了小杯,所以先求出来的也是每个小杯的容量,然后求出每个大杯的容量。

  B:

把小杯换成大杯

  谈话:

那反过来,把小杯换成大杯呢?

(板书)

  提问:

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又需要几个大杯呢?

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指出:

把三个小杯换成一个大杯,再把三个小杯换成一个大杯。

  提问:

这样做的依据又是什么?

  指出:

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就需要3个大杯。

(板书)

  提问:

能求出每个大杯的容量吗?

每个小杯呢?

(板书)

  5、检验

  谈话:

求出的结果是否正确,我们还要对它进行检验。

想一想可以怎么检验?

  指出:

哦!

把6个小杯的容量和1个大杯的容量加起来,看它等不等于720毫升。

(板书)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检验大杯的容量是不是小杯容量的3倍。

(板书)总之,检验时要看求出来的结果是否符合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

  6、小结

  谈话:

解这题时,我们可以把大杯换成小杯来计算,也可以把小杯换成大杯来计算,那你觉得这两种方法之间有何共同之处?

  指出:

解这题的关键就是把两种杯子看成一种杯子。

  

(二)练习十七第1题

  谈话:

把这道题目,做在自己的草稿本上。

(指名板演)

  提问:

把你的做法讲给同学们听。

  追问:

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还要对它进行检验。

就请你口答一下检验的过程吧!

  (三)教学“练一练”

  1、出示题目

  谈话:

自己先在下面读一遍题目。

  2、分析比较

  提问:

这题与刚才的例1相比较有何不同之处?

  指出:

哦!

例1中小杯和大杯的关系是用分数来表示的,而这题已知的是一个量比另一个量多多少的差数关系。

  提问:

那么这题中的大盒还能把它换成若干个小盒吗?

那该怎么换?

谈话:

现在你能做了吗?

把它做在草稿本上。

  3、学生试做

  4、评讲

  谈话:

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指出:

在大盒中取出8个球,就可以换成小盒;另外一个大盒也是这样。

  提问:

现在这7个小盒中,一共装了多少个球?

还是100个吗?

几个?

指出:

算式是100-8×2,所以84÷7算出来的是每个小盒装球的个数。

  追问:

把小盒换成大盒也能做吗?

把原来的5个小盒换成5个大盒,现在这7个大盒中,一共装了多少个球?

  指出:

算式是100+8×5,所以140÷7算出来的是每个大盒装球的个数。

  谈话:

把大盒换成小盒算出结果的请举手!

把小盒换成大盒算出结果的也请举手!

看来同学们还是喜欢把大盒换成小盒来计算。

  5、检验

  谈话:

同桌相互检验一下刚才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6、小结

  提问:

解这题时你觉得哪一步是关键?

  指出:

哦!

还是把两种不同的盒子换成一种相同的盒子,然后再解题。

  四、全课总结

  谈话:

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中用替换的方法解决问题。

(板书完整课题)

  提问:

那你觉得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用替换的方法来解题,能给大家来举一个例子说说吗?

  指出:

哦!

当把一个量同时分配给了两种物体时,而且这两种物体是有一定关系的时候,我们就能用替换的方法来解题。

  追问:

那解题时该怎么替换呢?

(那在用替换的方法来解题时,关键是什么?

怎么来替换?

  指出:

把两种物体看成同一种物体,(板书)求出一种物体的数量后,也就能求出另一种物体的数量。

  五、巩固练习

  1、用33元钱正好可以买12本练习本和8本硬面抄,练习本的单价是硬面抄的1/4。

练习本和硬面抄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2、一袋薯片比一盒巧克力便宜3元。

妈妈买了8袋薯片和15盒巧克力,一共花了91元。

薯片和巧克力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3、练习十七2(机动)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

  作者及工作单位黄珍艳靖西县地州乡中心小学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图画、列表、一一列举和倒过来推想等等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学习和运用这些策略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策略意识。

这些都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用“替换”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感受到“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初步感知

  1、教师讲述“曹冲称象”的故事。

  提问:

曹冲怎么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呢?

为什么只需要称石头的重量就能得到大象的重量?

  讲述:

原来用石头的重量来代替大象的重量,这种方法就是“替换”法。

  2、板书:

替换

  3、讲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替换”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4、补充板书: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二、复习导入

  1、说说图中两个量的关系可以怎样表示?

  追问:

还可以怎么说?

  指出:

两个量的关系,换一个角度,还可以有另外一种表示方法。

  2、从图中你可以知道些什么?

  (多媒体出示:

天平的左边放上一个菠萝,右边放上四个香蕉,天平平衡。

  提问:

现在老师在天平的左边放上两个菠萝,要使得天平平衡,右边可以放些什么?

  追问:

还可以怎么放?

  指出:

从这题中,我们可以看出,能把一个物体换成与之相等的另外一个物体。

  4、口答准备题:

  

(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9个相同的小杯,正好都倒满,每个小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2)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3个相同的大杯,正好都倒满,每个大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指出:

这两题我们都是用果汁总量去除以杯子总数,就能得出所要求的问题。

  三、新授

  

(一)教学例1

  1、读题

  2、分析探索

  提问:

也同样是720毫升的果汁要倒入到杯子里,这题与刚才的两题相比较,有何不同之处?

  小结:

刚才两题是把果汁倒入到一种杯子里,而这题是把果汁倒入到两种不同的杯子里。

  提问:

那么还能像刚才一样用果汁总量去除以杯子总数,用720÷(6+1)

  可以这样计算吗?

  追问:

那该怎么办?

同桌先相互说说自己的想法。

  3、交流

  谈话:

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该怎么办?

  追问:

还可以怎么办?

  小结:

两位同学都是把两种不同的杯子换成相同的一种杯子,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啦!

同学们可真了不起啊,刚才大家的做法中已经蕴涵了一种新的数学思想方法——替换。

  4、列式计算

  A:

把大杯换成小杯

  提问:

把一个大杯换成三个小杯(板书),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追问:

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一共需要几个小杯?

(板书)能求出每个小杯的容量吗?

每个大杯呢?

(板书)

  小结:

在用这种方法解的时候,我们是把它们都看成了小杯,所以先求出来的也是每个小杯的容量,然后求出每个大杯的容量。

  B:

把小杯换成大杯

  谈话:

那反过来,把小杯换成大杯呢?

(板书)

  提问:

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又需要几个大杯呢?

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指出:

把三个小杯换成一个大杯,再把三个小杯换成一个大杯。

  提问:

这样做的依据又是什么?

  指出:

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就需要3个大杯。

(板书)

  提问:

能求出每个大杯的容量吗?

每个小杯呢?

(板书)

  5、检验

  谈话:

求出的结果是否正确,我们还要对它进行检验。

想一想可以怎么检验?

  指出:

哦!

把6个小杯的容量和1个大杯的容量加起来,看它等不等于720毫升。

(板书)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检验大杯的容量是不是小杯容量的3倍。

(板书)总之,检验时要看求出来的结果是否符合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

  6、小结

  谈话:

解这题时,我们可以把大杯换成小杯来计算,也可以把小杯换成大杯来计算,那你觉得这两种方法之间有何共同之处?

  指出:

解这题的关键就是把两种杯子看成一种杯子。

  

(二)练习十七第1题

  谈话:

把这道题目,做在自己的草稿本上。

(指名板演)

  提问:

把你的做法讲给同学们听。

  追问:

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还要对它进行检验。

就请你口答一下检验的过程吧!

  (三)教学“练一练”

  1、出示题目

  谈话:

自己先在下面读一遍题目。

  2、分析比较

  提问:

这题与刚才的例1相比较有何不同之处?

  指出:

哦!

例1中小杯和大杯的关系是用分数来表示的,而这题已知的是一个量比另一个量多多少的差数关系。

  提问:

那么这题中的大盒还能把它换成若干个小盒吗?

那该怎么换?

谈话:

现在你能做了吗?

把它做在草稿本上。

  3、学生试做

  4、评讲

  谈话:

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指出:

在大盒中取出8个球,就可以换成小盒;另外一个大盒也是这样。

  提问:

现在这7个小盒中,一共装了多少个球?

还是100个吗?

几个?

指出:

算式是100-8×2,所以84÷7算出来的是每个小盒装球的个数。

  追问:

把小盒换成大盒也能做吗?

把原来的5个小盒换成5个大盒,现在这7个大盒中,一共装了多少个球?

  指出:

算式是100+8×5,所以140÷7算出来的是每个大盒装球的个数。

  谈话:

把大盒换成小盒算出结果的请举手!

把小盒换成大盒算出结果的也请举手!

看来同学们还是喜欢把大盒换成小盒来计算。

  5、检验

  谈话:

同桌相互检验一下刚才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6、小结

  提问:

解这题时你觉得哪一步是关键?

  指出:

哦!

还是把两种不同的盒子换成一种相同的盒子,然后再解题。

  四、全课总结

  谈话:

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中用替换的方法解决问题。

(板书完整课题)

  提问:

那你觉得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用替换的方法来解题,能给大家来举一个例子说说吗?

  指出:

哦!

当把一个量同时分配给了两种物体时,而且这两种物体是有一定关系的时候,我们就能用替换的方法来解题。

  追问:

那解题时该怎么替换呢?

(那在用替换的方法来解题时,关键是什么?

怎么来替换?

  指出:

把两种物体看成同一种物体,(板书)求出一种物体的数量后,也就能求出另一种物体的数量。

  五、巩固练习

  1、用33元钱正好可以买12本练习本和8本硬面抄,练习本的单价是硬面抄的1/4。

练习本和硬面抄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2、一袋薯片比一盒巧克力便宜3元。

妈妈买了8袋薯片和15盒巧克力,一共花了91元。

薯片和巧克力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3、练习十七2(机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