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70372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2.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学生学业质量检测题八年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答题卡上。

1.如图是某城市的一座雕塑,寓意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其主题是“怒折烟枪”。

整个枪杆两头朝下、中间向上,裂开的一侧形成犬牙状的尖锐裂口,愤怒地直刺蓝天。

该城市是()

 

A.上海B.南京C.福州D.虎门

2.规定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瑷珲条约》D.《北京条约》

3.“1860年,强盗们的大火在中国人的记忆中烙下深深的伤痕,也焚毁了大清国士大夫心头虚幻的上国尊严。

”材料中的“强盗们”指()

A.英法联军B.德法联军C.英日联军D.美法联军

4.如图为八年级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某一战役后作的一幅漫画,此漫画反映的是()

A.黄海海战B.威海卫之战C.辽东之战D.丰岛海战

5.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

学完中国近代史,小华归纳了以下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略从商品入侵转变为资本入侵

C.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完全变成“洋人的朝廷”

6.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主要是由于()

A.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B.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C.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D.没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7.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呈现“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

下列探索中的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①“民主”“科学”②三民主义③变法图强④“自强”“求富”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④②③D.④②③①

8.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说:

“务去滥调套语、不讲对仗、不用典、不避俗字俗语”。

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A.反对儒家学说B.主张白话写作

C.宣传民主科学D.提倡平等自由

9.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

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A.推翻清朝政府B.实行君主立宪制

C.挽救中华民族D.建立民主共和国

10.人们通常把标志性事件作为定位历史的坐标,下列事件与结论搭配正确的是()

序号

事件

结论

洋务运动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戊戌变法

完成了从君主制到共和制的转变

新文化运动

掀起近代中国首次思想解放潮流

五四运动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1.梁启超说: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第三期感觉不足后,进行的近代化探索主要是指()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2.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影响深远,它是中国()

A.近代史的开端B.近代化的起步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13.1936年,毛泽东回忆说:

“我在师范学校学习时,就开始读这个杂志(指《新青年》)了。

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

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

”《新青年》对青年毛泽东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主要是因为它宣扬()

A.民主科学B.自强求富C.变法图强D.三民主义

14.“我们党用28年时间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缔造新中国,彻底改变了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

”党建立这一功勋的起始时间是()

A.1840年B.1919年C.1921年D.1949年

15.“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朽的历史功绩。

其中与“星火燎原”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B.中共一大的召开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D.中共七大的召开

16.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

下表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

其中▲处应该填写()

1924-1927年

1931-1945年

抗日战争,驱除倭寇

1945-1949年

国共对峙,战略决战

A.民族耻辱,抗争探索B.打倒军阀,打倒列强

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D.坚持和平,民主建国

17.为了弘扬长征精神,某校学生编排课本剧《红军不怕远征难》。

下列可入选的台词或剧情是()

甲:

长征,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乙:

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爬雪山、过草地,挥师北上。

丙:

叶挺独立团攻克汀泗桥、贺胜桥,直逼武昌城。

丁:

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A.甲、乙B.甲、丙C.乙、丁D.丙、丁

18.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

此战役是()

A.淞沪会战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

19.能体现中国军民团结抵御外侮的战役有()

①血染卢沟桥②台儿庄战役③渡江战役④百团大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右图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发行的,以百团大战纪念馆为背景的邮票。

“百团大战”是()

20题图22题图

A.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B.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C.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D.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21.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主席在南京参加“国家公祭日”活动。

“国家公祭日”是为了纪念()

A.鸦片战争B.旅顺大屠杀C.南京大屠杀D.八国联军侵华

22.图片是历史的记载。

下边两幅图片反映的事件是()

A解放区的土地改革B.农民踊跃参军参战

C.三大战役D.解放全中国

2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国家的独立、人民的幸福,浴血奋战,威震敌胆,下列军事行动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渡江战役②南昌起义③平津战役④百团大战

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②③①④D①②④③

24.抗战胜利前夕,在党的一次重要会议上,毛泽东号召全党: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困难,去争取胜利”。

会议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该会议是()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中共十二大

25.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成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它创办于()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

二、非选择题:

(其中26题23分:

27题8分:

28题19分)

26.李老师让同学们围绕“近代化探索”这一主题设计历史板报,请你参与完成。

栏目一:

举步维艰

(1)图一至图四反映了“近代化探索”的哪一历史事件?

(2分)请任选其中一幅图片,指出反映了该历史事件的什么活动,并简述活动的理由。

(6分)

 

栏目二:

柳暗花明

(2)阅读上图及其材料,指出这一伟大人物认为实现目标的途径是什么?

(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奋斗目标是否实现,为什么?

(5分)

 

栏目三:

旭日东升

陈独秀

1902年赴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留学

1907年赴法国考察研究

蔡元培

1902年赴日本考察

1907年赴德国访问

1912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留学

胡适

1910年赴美国留学

李大钊

1913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

鲁迅

1902年留学日本

(3)根据栏目三的材料,表格中人物为什么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

(2分)概括他们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4分)

 

27.在中国近代史上,北京曾经先后三次沦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0年)10月9日,我们终于撤离了劫掠现场,身后留下一片废墟和大火,战争中悲惨的一幕无论如何是遮掩不了的,它使军队失去了尊严,使一些人失去了荣誉!

材料二皇城仅剩下最后一道门:

午门。

美军架好炮准备轰击,俄国人、英国人和日本人都很着急,不想让美国人抢先进入。

各国司令官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

为了防止一国独占或先占皇宫,暂停对皇宫的军事行动。

材料三日本向华北大量增兵,进攻北平、天津。

保卫北平的战斗异常激烈,赵登禹、佟麟阁壮烈殉国,平津相继沦陷。

(1)阅读材料一回答,“一片废墟和大火”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1分)

(2)阅读材料二分析,北京这次陷落与哪一侵华战争有关?

该战争中,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哪一丧权辱国的条约?

(2分)

 

(3)阅读材料三回答,“平津相继沦陷”发生于哪次重大事件之后?

(1分)

 

(4)回顾历史,面对北京(北平)先后三次沦陷的史实,你有何感想?

(4分)

 

28.历史上每一次重大运动都有纲领性的口号或主张,它们体现着时代的印记。

请根据下面内容探究有关问题。

口号或主张:

①师夷长技②三民主义③民主、科学④外争国权,内除国贼⑤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1)①②③的纲领分别指导了哪三次运动?

(6分)请你选择其中一次运动的结局和影响作一简要评价.(4分)

(2)“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是中国近代一次重大运动中的口号。

说出这一运动的性质及其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

(4分)

 

(3)1936年12月,“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得到了国共两党认可,这在当时产生的意义是什么?

(4分)

 

(4)请你为以上五个纲领性口号或主张拟定一个主题。

(1分)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学生学业质量检测题

八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答题卡上。

1—5:

DBAAB6—10:

CBBCB11—15:

DCACC16—20:

BCDBA

21—25:

CABCB

二、非选择题:

26.答案:

(1)事件:

洋务运动;(2分)活动及理由:

图一: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洋务派为摆脱困境,强兵富国,以“自强”为口号,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推动了中国工业的近代化。

(6分)图二:

创办近代民用企业;洋务运动后期,为了解决军事工业资金和燃料等的不足,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开办汉阳铁厂等民用企业,推动中国工业的近代化。

(6分)图三:

创办新式学堂;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1862年成立京师同文馆,培养近代外交和翻译人才,推动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6分)图四:

创办海军;为了增强海军军事力量,从70年代到80年代,洋务派筹建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推动中国海军的近代化。

(6分)(任选一幅图即可)

(2)途径:

广泛发动民众进行斗争;联合可以团结的国家和民族共同奋斗。

(4分)没有实现。

(1分)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仍然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

直至孙中山逝世,“中国之自由平等”仍没有实现。

(4分)

(3)成为领袖原因:

出国留学或考察,受西方文化影响(2分);作用:

他们领导了新文化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中国思想近代化。

(4分)

27.答案:

(1)火烧圆明园。

(1分)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2分)

(3)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