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政治思想史复习重点需要结合期末复习指导.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0302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7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政治思想史复习重点需要结合期末复习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外政治思想史复习重点需要结合期末复习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外政治思想史复习重点需要结合期末复习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中外政治思想史复习重点需要结合期末复习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中外政治思想史复习重点需要结合期末复习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外政治思想史复习重点需要结合期末复习指导.docx

《中外政治思想史复习重点需要结合期末复习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政治思想史复习重点需要结合期末复习指导.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外政治思想史复习重点需要结合期末复习指导.docx

中外政治思想史复习重点需要结合期末复习指导

一,选择题

第一次作业

1.(A)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A.政治思想B.经济思想C.社会思想D.文化思想

2.西方政治思想从古代一直到近代,始终重视如何(D),管理国家的问题直到19世纪末期才引起思想家们的突出的关注.

A.治国之道B.为政,从政的方法C.君臣关系,君民关系D.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的问题

3.所谓唯理性是指西方思想崇尚"理性"思辨,重视事物发展的(C).

A.表象和实际B.片段和部分C.本质和规律D.宏观和微观

4.(C)是希腊政治思想萌芽的代表.

A.《理想国》B.政治学》C.《荷马史诗》D.《法律篇》

5.公元前509年,雅典的(C)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正式确立.到()执政时期,雅典民主制空前繁荣.

A.来库梭伦B.伊利亚特奥德赛C.克里斯提尼伯里克D.智者苏格拉底

6.(B)政治思想是沟通古代希腊政治思想和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重要桥粱.

A.古埃及B.古罗马C.迈锡尼D.马其顿

7.(A)的平等思想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它超越了城邦时代政治学在人与奴隶,公民与没有公民权的人,本邦人与外邦人之间设立的界限,开始以一种平等的,没有根本差别的眼光来看待所有的人.

A.西塞罗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8.欧洲封建社会始于公元(B),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社会发展落后的(),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一些蛮族国家,西欧由此进入封建社会.

A.前5世纪希腊人B.5世纪日尔曼人C.8世纪阿拉伯人D.14世纪意大利人

9.中世纪,在与国王的斗争中,最早提出并阐述教权至上主张的是(D).他是西方教会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积极主张实现奥古斯丁的政治思想,反对国家干预教会事务,竭力维护教会的独立.

A.芝诺B.斯多葛派C.马基雅维利D.教皇尼古拉一世.

10.(D)是西欧中世纪最著名的市民阶级政治思想家,是开始使政治思想摆脱神学束缚的代表人物.

A.路德B.但丁C.薄加丘D.马西略

作业2

1.自但丁发表《神曲》到培根发表(A)和笛卡尔发表(),文艺复兴历时三百余年.

A.《新工具》《方法论》B.《十日谈》《君主论》

C.《论战争的艺术》《罗马史》D.《基督徒的自由》《太阳城》

2.从15世纪中叶到16世纪末叶,文艺复兴逐渐走向繁荣,涉及文学,艺术,历史,政治等诸多领城.这一时期的文艺复兴开始在(C)全面地走向繁荣.

A.意大利B.罗马C.欧洲各地D.英国

3.自15,16世纪开始,在整个欧洲范围内自西向东掀起了宗教改革运动.这场运动以(B)为目标,成为世界范围内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恩格斯称为"第一号资产阶级革命".

A.王权神授,教权高于主权B.反封建,改革教会

C.建立城邦民主制D.消灭私有制,消除贫富分化

4.托马斯・康帕内拉所著(C)一书是继《乌托邦》一书之后,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又一贡献.

A.《理想国》B.《波斯人札记》C.《太阳城》D.《社会契约论》

5.意大利的衰落和(D)的兴起是17世纪欧洲大陆内部兴衰变化的一个极为显眼的特征.

A.英国B.法国C.德国D.尼德兰

6.与荷兰早期的殖民扩张相适应,荷兰的政治思想家在(A)方面做出了具有开创性的贡献.

A.国际法B.公法C.商法D.民法

7.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政治思想家(D),把英国的经验主义与大陆唯理主义哲学结合起来,形成了他的机械唯物论的哲学观,成为17,18世纪西方流行的机械唯物论的著名代表.恩格斯曾高度称赞他是"第一个近代唯物主义者(十八世纪意义上的)".

A.洛克B.布丹C.牛顿D.霍布斯

8.(A)运动发生于英国17世纪的后期,很快传到北欧大多数国家,并且对美洲产生了影响.但是,()的最高表现是在法国的18世纪.

A.思想启蒙(或启蒙)思想启蒙(或启蒙)B.文艺复兴文艺复兴

C.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D.工业革命工业革命

9.伏尔泰猛烈地抨击封建制度和教会,以自由,所有制和平等为公正社会的秩序原则,主张个人自由,主张共和制,代表了法国大革命爆发前的(D)的思想特征.

A.封建贵族阶级B.地主阶级C.小资产阶级D.大资产阶级

10.18世纪的德国政治思想深受法国的影响,在对法国政治思想进行借鉴和吸收的基础上,德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最初政治思想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自由主义的倾向.(B)以伦理国家观确立了其政治自由主义基本倾向;()则主张划定国家的范围来保证个人自由的实现.

A.黑格尔贡斯当B.康德洪堡C.霍布斯洛克D.马丁・路德加尔文

作业3

1.拿破仑主持编制的《民法》法典以(A)的社会成果为依据,并把这些成果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法典详细规定了资本主义财产制度,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确定了农民土地所有制,这些都为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创造了条件.

A.法国大革命B.英国革命C.文艺复兴运动D.宗教改革

2.(B)是极端保守的封建复辟思想.它彻底否定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宣扬宗教神秘主义,鼓吹等级差别,反对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论,要求恢复革命前"黄金时代"的封建旧秩序.这种代表封建贵族阶级利益的思想在法国革命后兴起,在波旁王朝复辟后的"神圣同盟"时期极盛,在欧洲1848年革命后衰落.

A.自由主义B.正统主义C.空想社会主义D.无政府主义

3.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德国古典哲学中吸取了(C)中的合理部分;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中吸取了斯密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思想;从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中借鉴了他们对资本主义的深刻批判和对未来社会制度的推想并加以创新,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A.自然权利和民主共和思想B.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

C.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D.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

4.(C)市民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在反对封建专制的实际斗争中无所作为,但在精神生活领域却创造了辉煌的成果.()古典哲学便是这种成果的重要表现之一.

A.英国英国B.法国法国C.德国德国D.美国美国

5.商周到春秋战国,是我国政治思想从(A)的时期.

A.产生到繁荣B.繁荣到衰落C.确立到发展D.延续与完成

6.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政治本质是王权至上和(B).

A.仁政B.绝对权威C.主权在民D.自然权利

7.西周时期周公的政治思想以(D)为特色.

A.天命不可变B.重罚C.树儒排佛D.注重调节

8.秦之前,(A)是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自秦始,()是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A.王皇帝B.皇帝王C.天皇上帝D.伏羲黄帝

9.汉武帝时,(D)以儒为主,吸收阴阳五行,法,墨等家的观点,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政治论,为君主专制,政治大一统,等级尊卑等作了系统的理论论证.

A.李斯B.陆贾C.贾谊D.董仲舒

10.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史上,提出与民为敌而"民必胜之"的只有贾谊,这是传统(B)的认识顶点.

A.天人合一B.重民思想C.抑民思想D.重农思想

作业4

1.(B)是隋唐时期儒学复兴的先驱之一,也是儒学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人物.

A.董仲舒B.王通C.韩愈D.柳宗元

2.(C)是李世民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的突出部分,也是以其为首的统治集团的共同思想主张.

A.民轻B.民权C.民本D.民主

3.唐代中期,柳宗元作(A),论证了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性和郡县制的优越性,结束了汉魏以来在这个问题上的长期争论.

A.《封建论》B.《贞观政要》C.《资治通鉴》D.《盐铁论》

4.面对宋朝严峻的局势,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思想兴起,其重点是(A).

A.吏治与财政改革B.岁币改革C.税制改革D.整顿纲纪

5.(A)是理学的开山祖师,他引老庄思想入儒,提出太极说.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又名《易通》).

A.周敦颐B.胡瑗C.韩愈D.邵雍

6.(C)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朱子语类》等.他继承发展前人思想,建立了理学的宏大体系,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为理学上升为统治思想提供了条件.

A.程灏B.程颐C.朱熹D.张载

7.元代,儒家面临着空前的危机.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儒学进行了积极调整.郝经"(A)"主张的提出为儒学与蒙古统治者的结合作了论证,扫清了思想障碍.

A.以夏变夷B.理一分殊C.三教合一D.性品说

8.明太祖朱元璋的政治思想代表了明清统治者(A)的思想本质.

A.集权与专制B.上帝崇拜C.祖先崇拜D.重民和政治调节

9.在王守仁的心学中,心有多层次的含义.心不是(D).

A.人的感知和认识B.天地万物的本原C.心的道德属性D.一个物质器官

10.清中期,汉学家(B)在考据的基础上,对程朱理学的方法,学风及其理论内核进行了全面批判.他重新阐释了天理的内含,又主张人性自然.由此,他批驳了理学存理灭欲的观点,揭露了统治者以理杀人的罪恶行径,对解除人们的思想禁锢有积极意义.

A.唐甄B.戴震C.王守仁D.黄宗羲

二、重要名词

¤1、政治思想:

政治思想就是适应一定时代需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以及为其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的出谋划策。

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国家政权问题,因此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治理)国家是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它集中表现为各种政治观点、政治主张和政治学说。

¤2、哲学王:

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

柏拉图以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把政治统治权完全交给少数哲学家。

他把现实国家的改造和理想国家实现的希望,完全寄托于真正的哲学家能够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上。

根据柏拉图设计的社会政治结构,哲学家垄断城邦全部政治权力,被置于等级结构的顶端,即哲学家为王(哲学王),其他各等级则完全被排斥在城邦权力体系之外。

他认为,这体现了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与绝对的最高权力的结合。

这样城邦才会发展,个人才会完善。

这个观点是柏拉图理想国家的核心内容。

¤3、双城论:

罗马帝国时期教父学最高权威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提出的观点,这是他政治理论中最具影响的内容。

奥古斯丁依据人类原罪说“恩典”理论(原罪救赎说),区分了所谓“上帝之城”(天上之城)和世人之城”(地上之城)。

它们分别是圣者与不义者之城,是注定要得救者与注定会受惩罚者之城。

上帝之城是最高的善,人们在其中享受永生的幸福。

要想被上帝选中,进入上帝之城,就要尽力行善。

而世人之城的人们无论多么富足,注定被上帝所摈弃,永远遭受魔鬼统治的痛苦。

¤4、神学政治观: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思想一直是西欧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是神学政治观。

神学政治观维护封建统治,提高和巩固教会的地位。

神学政治观以《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

它从基督教神学教条出发讨论政治问题,从《圣经》和神学权威的理论中演绎出政治结论,一些关键的政治学概念如主权等都是在神学的体系内得到讨论。

神学政治观改变了古代观察政治问题的立足点,改变了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

¤5、两剑论:

中世纪西欧形成独特的王权与教权二元化的权力体系。

在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中,教权派的政治思想占居上风。

12世纪下半期教士们从《圣经》中发挥出来“两剑论”这一神学政治论观点,是教权派政治思想的主要代表。

这个理论把精神权力和世俗权力比作两把剑,耶稣把这两把剑都交给了教会,一把供它使用,一把为它使用。

通过加冕仪式,教皇把世俗权力交给了皇帝。

所以教皇是世俗权力的真正所有者,世俗统治者的权力来源于教会的授予和委托。

必须服从教会,为教会服务,便成为世俗权力的必然。

¤6、阿奎那:

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基督教神学和神权政治理论的最高权威,《神学大全》是他最重要、最系统的著作。

阿奎那坚持基督教的信仰,致力于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这是其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他论证了教权高于俗权,以此阐释教会与国家的关系和有关法的问题。

阿奎那对中世纪乃至近、现代的基督教神学具有重要的影响,他本人也有“神学界之王”之称。

¤7、权力政治观:

欧洲社会进入近代资本主义制度形成时期出现的政治理论观念。

意大利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利为权力政治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这一政治观认为,政治权力的建立是来源于维护个人权利的要求。

围绕着权力,人们形成了一系列的新观念,从马基雅维利的“国家理性”到布丹的“主权”理论,西方政治思想搭建了权力政治观的基本框架,确立了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基本体系。

权力政治观继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之后,成为近、现代西方社会的基本政治观。

8、马基雅维利: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思想家,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奠基人之一。

《君主论》是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的代表作。

马基雅维利明确地将政治与道德分开,从权力的角度和从人的角度来理解政治和研究现实的政治和国家问题,从而为权力政治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他还从权力的角度出发研究和总结了君主统治的方略,全面地架构了权力政治观的体系。

9、霍布斯:

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西方近代政治学理论的系统阐发者。

他将机械唯物论的哲学观应用到政治学理论的研究当中,运用几何学等“真正科学的方法”进行政治学研究。

在霍布斯那里,这种方法同人性论、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他自称的所谓新“政治科学”。

《利维坦》是其代表作。

¤10、洛克:

17世纪中后期到18世纪初期的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早期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著有《政府论》上下篇等著作。

洛克将霍布斯等人的理论创造性地加以运用,进一步将人的自然权利充实为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并阐释了法治和分权理论,主张建立议会主权的君主立宪政体,为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奠定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也为西方近代政治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政府论》被奉为资产阶级的“圣经”,而洛克本人亦被奉为资产阶级“自由的始祖”。

¤11、社会契约论:

在17、18世纪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理论观点。

以社会契约的理论来探讨国家的起源、发展及其解体,论证权力的来源以及个人权利的保障是资产阶级革命早期政治思想的基本方法,如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家霍布斯通过描述社会契约论的发生过程,得出了国家的本质以及权力产生的过程。

卢梭亦使用社会契约的方法来阐发其政治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人民主权的基本思想。

社会契约的理论在17、18世纪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对近现代的西方政治文明有很大的影响。

12、孟德斯鸠:

法国18世纪启蒙运动的先驱,著名的政治思想家。

《论法的精神》一书是他一生学术研究的代表作。

在这本书中,孟德斯鸠运用历史方法和文化学的方法,论证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自由和民主制度,在西方政治思想界有着重要的地位。

他提出的分权制衡学说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组织原则,对美、法资产阶级革命产生过重要影响。

 

¤13、卢梭:

18世纪法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政治思想家,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卢梭一生写下了大量处处闪耀着思想光芒的著作。

其中,以《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和《社会契约论》最为有名,成为作者的代表作。

探求社会不平等的发展及其产生的基础是卢梭政治思想中最为深刻的部分。

通过对人类不平等的发展史的考察,卢梭不仅以辩证的思维描述了人类不平等的发展过程,而且接近正确地评估了私有制、国家、法律等要素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作用,表现出了更深刻的洞察力和更彻底的批判精神。

卢梭使用社会契约的方法来阐发其政治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人民主权的基本思想,把主权学说由“君主主权”发展到了“人民主权”。

在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卢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人民主权的学说,对后来西方国家的政治实践和政治思想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14、空想社会主义:

欧洲19世纪有影响的政治思想,主要代表是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们对资本主义制度展开了深刻的批判,设想了理想社会制度。

他们试图取消资产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和私有制,建立理想化的社会。

但他们都认为变革现存制度决不能通过暴力革命的途径来实现,主张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加以和平改造,以过渡到理想社会。

¤15、边沁:

英国18、19世纪时的政治思想家,功利主义学说的创立者和主要代表。

1776年,他发表了第一部著作《政府片论》,阐述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和改革主张。

1789年发表了《道德与立法原理》一书,该书使他名声大震。

边沁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他功利思想的根本原则,也成为衡量国家法律和制度的根本价值标准,功利思想是他政治思想的基础,由此提出他的政府理论和改革主张,这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进步要求。

边沁认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人的根本道德原则,求乐避苦是人的本性和个人利益之所在。

因此,无论是个人行为还是政府行为都应以增加人和社会的幸福、减少人和社会的不幸为目的。

16、群己权界:

这是近代英国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家密尔提出的观点。

“群”指社会,“己”指个人。

密尔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只要不妨害他人,就应有完全的自由;但当他的行为妨害他人时,这种行为就被放进道德或法律的范围之内了,人类就有理有权干涉他的行动自由。

因此个人的行为是否危害他人是“群己权界”的“界”之所在,无论社会对个人的强制手段是法律的物质力量还是舆论的道德压力都要绝对以此为界,这是一条原则。

¤17、儒家学派:

我国先秦时期形成的一个很有影响的思想流派,创立者是孔子,他继承了西周以来的文化传统,整理并编定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部典籍,这些典籍后来成为儒家经典,称为“六经”。

孔子提出了系统的政治学说,创建了儒家学派,他成为儒学的祖师。

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除孔子外,有孟子、荀子。

儒家学派的政治思想以重道德、讲礼仁为特色,它的主要特点有三:

其一、祖述尧、舜,宪章汤、武,尊崇先王之道。

其二、崇尚礼义即尊卑上下等级秩序,重视伦理道德在政治中的作用。

政策原则倾向于人治、德政。

其三、尊崇孔子。

无论儒家中的哪一个支派,对尊奉孔子为祖师。

儒家学派注的政治主张没有引起当时统治者的重视。

但是儒家学说在汉朝以后成为中国政治思想的主流,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历史影响。

18、道家学派:

我国先秦时期的一个很有影响的思想流派,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创始人是老子,庄子也是代表人物之一。

道家学派的政治思想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政治哲学,核心问题是关于道的认识;二是政治主张,包括无为政治、政治理想国方面的认识等;三是社会政治批判思想。

道家学说在先秦诸子之学中显得颇有特色。

19、墨家学派:

我国先秦时期形成的一个很有影响的思想流派,墨子是其创始人和主要代表。

墨子的学说以历史观为理论基础,注重实用。

在政治思想上,墨子的主要主张是尚同、尚贤。

尚同是墨子关于政治体制的认识,尚贤是墨子关于人事管理或政治录用问题的基本主张。

20、法家学派:

作为一个有影响的思想流派,法家兴盛于战国时代,代表人物有申不害、商鞅等。

韩非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将法家学派的法、术、势理论融为一个体系,旗帜鲜明地主张君主专制。

法家思想在当时成为秦国改革和谋求统一的指导思想。

21、孔子:

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是儒家学说的创立者,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孔子一生主要从事教育活动,继承了西周以来的文化传统,整理并编定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部典籍,成为儒家经典,被称为“六经”。

孔子提出了以“仁”、“礼”为核心的、系统的政治学说,创建了儒家学派。

汉代起始,儒家学说成为政治指导思想,孔子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论语》是研究孔子政治思想的主要资料。

¤22、韩非:

我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韩非全面继承和发展了前期法家的理论,形成了法术势兼用的政治思想体系,旗帜鲜明地主张君主专制。

韩非祖上为韩国贵族,他拜在荀子门下读书,极为刻苦。

他看到韩国日渐削弱,非常忧虑,他发愤著书,探索救国图强的道路。

但他的思想和主张并不为韩国的君主所采纳。

后来韩非到了秦国,很得秦王政的赏识,但却遭到李斯的忌妒和陷害,最后冤死狱中。

韩非长于著述,今有《韩非子》55篇传世。

23、贾谊:

我国西汉初期有影响的思想家,政论家,是西汉初年儒学复兴的代表人物。

贾谊政治思想以儒家为主,辅以法家,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上具有重要地位。

贾谊对秦兴亡的历史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写出了著名的政论文章《过秦论》。

他继承和延续了先秦以来礼的思想和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主张实行礼治,强调民的地位和作用。

贾谊关于强秦二世而亡教训的总结和重民思想等对于后世政治思想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24、董仲舒:

我国西汉早期的著名思想家,被誉为当时的儒学宗师。

董仲舒着力阐发了儒家典藉《公羊传》中的王权大一统思想,又吸收了墨、法、阴阳等家学说,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理论体系,即天人合一政治论。

董仲舒促成了汉武帝独崇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汉代统治者的政治指导思想,并以儒家学说统一思想文化,这对中国历史有着重要的、深远的影响。

25、独尊儒术:

西汉汉武帝时期由董仲舒提出并为汉武帝采纳的旨在用儒家学说统一当时思想文化的政治措施。

汉武帝即位后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以儒家学说统一思想文化,作为政治的指导思想。

此后,儒学即上升为政治指导思想,并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是中国政活思想演进中的一件大事,对中国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6、王通:

字仲淹,隋末唐初促进儒学复兴的主要人物,也是儒学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人物。

王通的政治思想以儒为主,也有佛道成分,体现了南北朝以来思想融会合流的趋势。

王通的思想代表了儒家政治哲学由秦汉以后的天人感应论向天道自然论的转化,他的王道理想及其复兴儒学的努力影响了一代人,同时也为贞观之治的形成奠定了思想根基。

27、柳宗元:

字子厚,唐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在政治思想上总结了对国家体制的认识,主张政治革新。

为维护中央集权、振兴唐朝,柳宗元作《封建论》一文,总结了理论界长期以来关于分封与郡县的论争,系统论证了郡县制优于分封制,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趋势,结束了汉魏以来在这个问题上的长期争论。

同时,他的民本思想对传统思想有突破之处,反映了他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同情。

28、李觏:

字泰伯,北宋中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针对当时严重的社会政治危机,李觏在理论上提出了富国强兵的思想。

李觏对财政经济问题关注较多,以揭示义利的内在统一性、肯定谋利求欲的合理性为理论基础。

提出了较系统的富国主张。

李觏为化解社会危机,富国强兵而进行的理论探索为之后的王安石变法提供了有益参考,是王安石变法的先声。

29、王安石变法:

北宋熙宁年间,王安石在宋神宗支持下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这里的“法”不仅指法律,也包括政府政策、指导思想、政府规章等。

王安石前后共执政几年,在任内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政治改革,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

王安石提出了较全面的政治改革思想,并全力实施,对增强宋的国力,巩固统治起了一定的作用,影响巨大。

但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宋朝积贫积弱的问题,在实践中也有不少负面影响。

30、李贽:

明朝时期的思想家,著作很多,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等。

他因思想罪被捕入狱,自杀于狱中。

李贽提出“童心说”和自己的是非观。

否定了天理、圣人、经典的权威性,肯定私利,痛斥道学虚伪,表现出强烈的批判精神,是异端思想的代表人物。

李贽强调个性、主体性、自由思维,主张多样化,对于打破束缚、解放思想有积极意义。

31、黄宗羲:

明末清初的思想大师,政治思想方面的著作有《明夷待访录》等。

他从政治体制的高度对秦汉以来的政治进行深刻批判,揭露了君主专制给人民生活、社会发展和政治生活本身造成的巨大损害,表现出强烈的批判性。

由此出发,他就改造政治体制、理顺政治关系提出了许多创见,不过他并未彻底否定君主,只是君须为天下、养万民。

黄宗羲思想是对传统思想的批判性继承,有具有时代特色的积极因素,对清末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