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考前人物素材汇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01654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9.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考前人物素材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届高三考前人物素材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届高三考前人物素材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届高三考前人物素材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届高三考前人物素材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考前人物素材汇总.docx

《届高三考前人物素材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考前人物素材汇总.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考前人物素材汇总.docx

届高三考前人物素材汇总

南中文摘

2014届高三考前人物素材汇总2014、5

文学

一、写《围城》的钱钟书

1、是以一种高尚的形象为中国知识分子树立人格上的榜样。

在三、四十年代,钱钟书先生不向恶势力俯首,用文学作品辛辣地嘲弄了那个黑暗社会。

1949年以后,钱钟书先生虽然“经过九蒸九焙的改造”,“文革”中更是受尽凌辱和折磨,但是,智者是不可征服的。

钱钟书先生在任何时候都没有忘记他作为一个学者,要为祖国和世界文化做出贡献的历史使命。

他不走冷门,不投热机,不计利钝,不易操守,反对树宗立派,只是一心一意地搞研究、出成果。

在当今之世,这种品格更其难能可贵。

2、痴气率真

虽然是学者,但钱钟书处理起平常的事情也并不是一个“道貌的儒者”,生性率真的他反而有某些学者所不具备的痴气,甚或是“凶玩”。

钱钟书的“痴气”表现在他对书的痴迷和热爱,只要有书读,别无所求;读书研究是全情投入,读书研究对其他琐事不关心;而正是这般“痴气”使他积累了渊博的学识,养成了细致严谨的治学态度,不被外界迷惑、诱惑,潜心做学问,从而使他成为大学者。

3、个性乐观

1966年,杨绛和钱钟书先后被打成“牛鬼蛇神”,双双接受“改造”。

这对于有些人来说,简直是噩梦。

但就是在那些苦难的日子里,钱钟书也保持着一份少有的幽默。

比如被迫剃了“阴阳头”,别人会觉得受了莫大的侮辱,而钱钟书却说:

“小时候老羡慕弟弟剃光头……果不其然,羡慕的事早晚会实现。

4、淡泊名利

1991年,全国18家省级电视台联合拍摄《中国当代文化名人录》,要拍钱钟书,被他婉拒。

别人告诉他会有很多的酬金以及曝光率。

他淡淡一笑:

“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会迷信这东西吗?

很多人不远万里从各地甚至国外慕名来拜访钱钟书,而他却常常闭门谢客,避之不及。

有位英国女士打电话说非常喜欢他写的文章,想到家中拜见作者。

他在电话中说:

“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要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

5、从不侧身大师之列

文革后的学术界对钱钟书的文学称颂日渐声高,然而钱钟书一如即往的平静安详。

他谢绝和一切记者、学者的见面,有人把他的行为误读为“自命清高”。

深知他的杨绛说:

“他从不把自己侧身大师之列,他只是想安安心心,低调的做学问。

二、“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的沈从文

1915年,沈从文由私塾进了凤凰县立第二初级小学读书,半年后转入文昌阁小学。

因沈从文天性活泼好动且贪玩,常常逃学去街上看木偶戏,书包就藏放在土地庙里,有一次,他照样把书包放在土地庙,看了一整天的戏,戏看完了,别的孩子早已放学回家,他再回到土地庙里取书包,才发现书包不见了。

第二天,他硬着头皮照样上学,刚走到校园里一株楠木树下,就遇见了他的级任老师毛老师。

毛老师罚沈从文跪在那株楠木树下,大声责问沈从文昨天到哪里去了。

沈从文回答:

“看戏去了。

”毛老师见沈从文贪玩逃学还如此理直气壮,便狠狠地批评说:

“勤有功,戏无益,树喜欢向上长,你却喜欢在树底下,高人不做,做矮人,太不争气了!

”经毛老师耐心地说服教导一番后,沈从文知耻而后勇,一改以往的顽劣脾气,勤奋学习,成绩提高非常快。

15岁从军、开始在沅水流域漂泊的沈从文,20岁就离开湘西进京著文执教。

但是他写就的故事,多数发生在故乡的水边:

在水上讨生活的剽悍的水手、靠做水手生意谋生的吊脚楼的妓女、带农家女私奔的兵士、开小客店的老板娘、终生漂泊的行脚人……他一生中出版各种作品80多种,500多万家,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成书最多的作家。

“沈从文的重要文学贡献是用小说、散文,建造起他特异的‘湘西世界’。

……这里没有尖锐的阶级斗争的图画,沈从文不具有那样的政治意识,他只用看似轻淡的笔墨,点出令人心灵颤抖的故事,他的目标仅仅专注于那些历经艰难而又能倔强地生存下去地底层人民的本性。

当人们为他在文学史上的“沉浮”感到不平时,沈从文却笑道:

“那未必不是塞翁失马。

”1978年全国第四次文代会后,沈家从门庭冷落又回到门庭若市,重新评价其文学成就的文章也屡见报端。

对此沈从文表现出宠辱不惊的平静,他淡然地说:

“那都是些过时了的东西,不必再提起。

”沈从文在文坛上的沉浮,在中国几乎是一个典型。

他前30年倾心文学创作,受阻后转向文物研究,一生寂寞而无怨无悔。

对于那些始终不肯饶恕他的人,先生也从不计较,反而宽厚待之。

今天,沈从文墓碑上刻的“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清晰如昨;他的朋友、著名画家黄永玉在其墓碑上写下的“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也正是大师真实的人生写照。

他的墓碑是最简单的墓地。

狭长的草坪上,只有一块高近两米的天然五彩玛瑙石,状如云菇。

绕石细看,正面有一行小小的字,上刻沈从文的妻子张兆和选定的沈从文手迹:

“照我思索,能理解‘我’。

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墓石背面,刻有其姨妹张充和女士的撰联:

“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张女士的撰联真真切切地道出了沈从文先生的性情品格与文章造诣,是沈从文一生的写照。

先生一生,淡名如水,勤奋、俭朴、谦逊、宽厚、自强不息。

先生爱祖国、恋故乡,时刻关心国之安、乡之勃兴、民之痛痒、人之温爱,堪称后辈学习之楷模。

三、永远讲真话的巴金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先驱最后一个重要代表,作为当代中国文坛公认的大师,巴金的去世,终结了他那一代作家的功业所构筑的文学"秩序"。

因此,巴金的走,是一个具有极大象征意义的文化事件。

在巴金留给我们的文学遗产中,写于"文革"之后的《随想录》,被认为是他一生最为重要的作品,他在这部作品中反复强调的"讲真话",其意义已经超越了文学的范畴,具有极其深广的社会意义。

在巴金曾经身历的极端年代里,假话空话,曾经是建构一种社会秩序的基础,曾经是一种具有极大裹挟力的社会习俗。

巴金的可贵之处在于,他的"说真话",是从自我忏悔开始的。

尽管巴金自己是错误路线的受害者,但他从来不曾落井下石、诬良栽赃。

这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良知觉醒,是对自己人格的交待,也是对历史的交待。

巴金这种"讲真话"的方式和精神,足以让那些极力掩饰自己曾经说过违心话、做过违心事和写过违心文章的人无地自容,更足以让那些仍在以制造空话假话为能事的无聊的人们无地自容。

近年来,有人这样批评巴金,说他当年"说真话",只有"小学二三年级的水平"。

言下之意是,巴金的胆子还是太小,他的真话也只触及了一些常识性的皮毛,缺乏深度。

这样批评巴金是不公平的,忽略了巴金当年发表《随想录》时曾经面临的种种社会压力,用21世纪的言论空间来评估巴金1978年的文字,既缺乏历史感,也有失厚道。

时至今日,巴金这样真诚坦率地说真话的态度,仍然值得我们很多人学习。

在巴金辞世的今天,还有一个重要的细节值得一提:

在1949年以后的新体制之下,巴金作为一个作家,没有领过国家的工资,完全靠自己的版税和稿费维持生计。

仅这一点看,巴金早就"和世界接轨"了。

道德绝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巴金不是完人,也不是英雄,但他是一个真诚的人。

巴金没有标榜自己有多么高尚的道德情操,但他的高尚道德是以实践的方式存在的。

这一点是批评巴金的人不该忘记的。

"真话"不一定就是真理,但"讲真话"本身一定是真理。

正因为此,巴金"讲真话"的精神,是他留给我们的最大的精神财富,是值得后人永远学习的。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巴金所倡导的"讲真话"的精神,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如果一个社会假话空话盛行,便根本没有和谐可言。

一个和谐的社会,必定是一个畅所欲言的社会,一个言论空间越来越宽松宽容的社会。

人人都讲真话,才能增强我们民族的自主意识,才能使我们的政治和文化生态更加优化,才能有更加健康的社会生活。

"讲真话",是我们对巴金最好的纪念,尤其是我们社会的各类精英们,应该起带头作用。

四、与爱同行的冰心

冰心,一个贯穿20世纪中国文坛的名字,一位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一同行走过风雨百年的优秀作家。

我记忆中的冰心先生,年近百岁,仍然怀着一颗童心。

她明澄的目光、慈祥的面容、亲切的态度让人感受到的总是暖意和安稳。

她是海的女儿,总是无私地将自己的爱与热情奉献给所有人,她的爱就像大海一般既浩荡、宽厚、广博,又热切、柔润、慈悲。

  冰心是我国20世纪杰出的文学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

在她长达80年的创作生涯里,写下了大量的小说、诗歌和散文,影响了几代后人。

她以女性柔美细腻的笔触抒写心灵,抒写人生感悟,写下了《繁星》《春水》等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引起广泛的影响。

她创作了许多婉约典雅、凝练流畅的散文。

冰心的作品深具东方女性的特质,用笔轻灵,文字清新,感情细腻澄澈,语言流利晓畅,凝练简洁;她善于捕捉刹那间的感受和思索,以优美的文字渲染出浓郁的抒情气氛,贯穿着抒情写意的格调。

冰心是优秀的文体家。

她创作的小诗被称作“春水体”,她创作的小说、散文被称作“冰心体”。

冰心的作品既有独特的个性和韵味,又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总是能营造出一种清新、高雅的审美境界。

  阅读冰心,常常被她流露出的“爱”的情感深深吸引。

真的情,真的爱,产生了真的文字。

童年与家庭幸福生活的投影,使她终其一生都保持着纯真的感性,并终其一生维护着爱的价值。

正是这种爱,使她的作品历久弥新,有了穿越时代的魅力。

无论人生如何艰难,心灵中那盏爱的“小桔灯”始终没有熄灭。

她守住了心中这份珍贵的情感,深信爱是蕴藏在人类天性中的力量,并努力以爱来教喻、启迪社会人生。

爱的哲学,在冰心那里不是概念的演绎,是同她的血肉之躯连结在一起的生命体验和人生信仰。

母爱、童真、自然,构成了她作品中丰富的爱的世界。

她歌颂母爱,认为母爱是全天底下最伟大、最纯粹的感情,能够引导人类走向新的文明;她赞美童贞,描绘儿童稚气娇憨的情态,希望用儿童世界的纯真无邪,让人类返璞归真;她倾心自然,希望通过表现大自然的美好,平息人间的纷争,融化人类的怨念。

在爱与美的永恒追寻中,她唱出一曲曲母爱、童真和大自然的颂歌,希望人们真挚地去爱、去创造理想的社会、理想的人生,并对人类的光明前景充满信心。

我看到这信心和希望一代代传承了下来。

就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我所熟识的一位年轻的女记者在赶赴灾区采访时,她的背囊里装满了一盏盏“小桔灯”,为的就是送给灾区的那些孩子,能够在断了电的临时帐篷里读书照明。

  冰心的一生,不但忠实地属于她自己,属于她真挚的性情,属于她善良的心灵,也忠实地属于祖国和人民。

早年冰心曾经在《一篇小说的结局》里写到:

“有两件事,我心中决不至于模糊的,就是我爱我的祖国,我爱我的母亲。

”由衷地表达了一个赤子的拳拳之心。

她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

她一生所得的稿费几乎都用在了公益事业。

她把自己的稿费捐给中国农村妇女教育与发展基金会,用于扶助贫困地区的农村妇女;捐给中国散文学会,设立了“冰心文学奖”,用于鼓励文学新人;捐给家乡父老,用于修建希望小学。

在她弥留之际,她还在遗嘱中要求将所留的稿费及版税捐给中国现代文学馆和希望工程。

晚年的她依然心怀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无限热诚,写下了许多针砭时弊的文字,再次展现了她的坚定、勇敢与正直。

正如她平生最爱的玫瑰,艳丽而有风骨。

冰心不仅是“五四”以来有着重大影响的作家,更代表着我们这个时代民族与文学的良心。

她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实践,展现了高洁的志向、品格与境界,展现了文章与道德高度和谐的风范,受到海内外无数读者的敬仰与爱戴。

能够令人敬佩的作家是幸运的,能够令人敬佩而又令人可以亲近的作家则足以拥有双倍的自豪。

冰心先生不仅以她的智慧、才情,她对人类的爱心和她不曾迟钝、不曾倦怠的笔,赢得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她身上散发出的那种无以言说的母性的光辉和人格力量,更给许多年轻人以他人无法替代的感染。

  冰心是杰出的女性作家,是中国妇女的杰出典范,她将爱和美,永远地留在了人间。

这由爱而生的希望的雨露永远滋润着我们的心。

这爱的灯火也将永远照耀在我们的文学道路上。

苍穹里,星空下,大地上,冰心老人那盏闪耀着爱和希望的小桔灯将永不熄灭。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如果说有谁在漫长的一生中始终拥有一颗如冰雪般晶莹剔透、不染丝毫杂质的心,那么这个人就非冰心莫属了。

“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路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哀。

”这就是冰心一生的哲学——她终身在身体力行的哲学。

五、灵魂高贵的杨绛

钱钟书夫人,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另有《堂吉诃德》等译著,2003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我们仨》,96岁成书《走到人生边上》。

1932年,杨绛与钱锺书在清华古月堂门口相识,1935年结婚,1937年生下独女钱瑗,一家三口一生都致力于学术,且卓有成就。

1997年,不到60岁的钱瑗因病早逝;第二年年底,88岁的钱锺书也与世长辞,留下87岁的杨绛孑然一人。

很多人都担心,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接连失去至爱的两个亲人,杨绛一定承受不住这样的打击。

可是,12年过去了,步入期颐之年的杨绛仍平和地生活着,并且完成了大量的工作。

她说,我得留在人世间,给我们仨“打扫现场”。

到她92岁高龄之时,她重新提笔,着手写作女儿钱瑗未完成的《我们仨》,里面写道:

“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为有我们仨。

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

剩下我一个,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穷的羁旅倦客;顾望徘徊,能不感慨‘人生如梦’‘如梦幻泡影’?

但是我却觉得我这一生并不空虚;我活得很充实,也很有意思,因为有我们仨。

也可以说:

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

”在钱锺书去世后,杨绛仍不改初衷,默默地“继承”他未竟的事业。

她以惊人的毅力整理钱锺书的手稿书信。

多达7万余页的手稿,涉猎题材之广、数量之大、内容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2003年,《钱锺书手稿集》(影印本,40卷)终于及时与读者见面。

1958年,她47岁,开始自学西班牙语,翻译西班牙不朽名著《堂吉诃德》。

杨绛《堂吉诃德》译本被公认为优秀的翻译佳作,迄今已累计发行70万册,是该书中译本当中发行量最多的译本。

杨绛的翻译被誉为是在忠于原作基础上用中文的重新创作。

为一个注解读完一本书,为一句话重译一个章节,为文气接不上,把总共八章的小说《堂吉诃德》已经译了的七章半推倒重来。

这就是杨绛的翻译为什么好的原因。

杨绛的一生动荡不宁,但她一路走来荣辱不惊,气定神闲。

留学归来,杨绛作为大家闺秀、留学生,已然成为家族的“灶下婢”;抗战时期,放下大家闺秀的身份,颠簸辗转仍温婉坚强;上世纪50年代末下乡时,年近五十的杨绛居然学会了掌握平衡难度很大的推独轮车,装载着比人还高的秫秸秆上坡下坡;“文革”中被打倒,住大杂院,“造反派”以打扫厕所羞辱她,杨绛能把污垢厚结的厕所打扫得照得见人;发配干校却旷达乐观,还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干校六记》……

回首百年人生,杨绛欣慰于自己“甘当一个零”。

从做钱家媳妇的诸事含忍,到国难中的忍生活之苦以及在名利面前的深自敛抑,杨绛总能“忍生活之苦,保其天真”。

抗战时期国难当头,生活困苦,她觉得是暂时的,坚信抗战必胜,中华民族不会灭亡。

她写喜剧,以笑声来作倔强的抗议。

到了“文化大革命”,支撑她驱散恐惧,度过忧患痛苦的,仍是这份坚定的信仰。

“我确信,灾难性的‘文革’时间再长,也必以失败告终,这个被颠倒了的世界定会重新颠倒过来。

” 

《听杨绛谈往事》书稿完成后,作者原本打算收录杨绛先生的照片一百多幅。

但杨绛执意要压低书的定价,减少照片数量并缩小字体。

她说:

“书是写给大众看的,不是要存在象牙塔里!

尤其是青年学生,他们买不起太贵的书,写书的目的就是要他们从中体味人生,学习做人。

我不用这本书来赚钱,也不要那些华而不实的包装,我只愿意拥有广大的普通读者。

“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这是杨绛非常喜欢的名言。

在许多朋友眼里,杨绛生活俭朴、为人低调。

她的寓所,没有进行过任何装修,旧式的柜子、桌子。

室内也没有昂贵的摆设,只有浓浓的书卷气。

杨绛说:

“我家没有书房,只有一间起居室兼工作室,也充客厅,但每间屋子里有书柜,有书桌,所以随处都是书房。

”她非常满足于这样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

多年前,国家要出资为她的房子装修,就遭到了她的拒绝。

出版家董秀玉透露,杨绛是一位出了书都不让宣传的作者。

反对召开作品研讨会。

有人赞她是著名作家,她说:

“没有这份野心。

”有人说她的作品畅销,她说:

“那只是太阳晒在狗尾巴尖上的短暂间。

”有人说得到她的一本书总要珍藏起来,她说:

“我的书过了几时,就只配在二折便宜书肆出售,或论斤卖。

”有人请她出国访问,她说:

“我和锺书好像老红木家具,搬一搬就要散架了。

”她说她最大的渴望是人们把她忘记。

她说:

“我不过是一滴清水。

1949年3-4月间,钱杨夫妇在任鸿隽家和胡适讨论去留问题,母校牛津大学、香港大学都来函高薪聘请。

但他们依然留下来了。

“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也许是他最基本的感情。

我们从来不唱爱国调。

非但不唱,还不爱听。

但我们不逃跑,只是不愿离开父母之邦。

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

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文化,爱祖国文字,爱祖国语言。

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

我们并不敢为自己乐观,可是我们安静留在上海,等待解放。

”所以杨绛说“是自己的选择,而且不是盲目的选择”。

杨绛说:

“我在上层是个零,和下层关系密切。

”“我生平做过各种职业,家庭教师、代课先生、中学教员、小学教员、灶下婢、大学教授、研究员。

经验只有一条,我永远在群众中。

”杨绛以92岁的高龄挤公共汽车去看望已离开她家的老保姆。

当她听说一个老朋友的侄女在外地开了家小书店进不到她的书时,她会把留的样书寄过去。

素材运用

1、坚强面对痛苦2、痛苦也是一种力量3、善良的魅力

4、无私、博大的爱5、挑战自我6、不断尝试7、严谨治学

8、荣辱不惊,淡定从容9、适应环境10、角色转换之间

11、相信未来12、朴素、真诚,不哗众取宠13、简单是一种境界

14、让心灵在书中憩息15、淡泊名利16、知足常乐

17、低姿态的高贵18、知识分子的良知与操守19、平民意识……

六、古园里的生命哲学——史铁生

史铁生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

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再写作。

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

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他的《病隙碎笔》作为二OO二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

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新时期的青年作家中,史铁生是最了悟人生,最豁达,也最真诚的一个典型。

他是个残疾人,他曾几次为此而悲观欲自杀,但当他终于觉悟到无差别便不成为世界时,他便坦然“接受”了残疾之躯,“接受”了自己与别人的差别,并努力做一个精神上的健康人。

我尤其欣赏铁生释然面对苦难的大度彻悟。

他说:

“苦难消灭自然也就无可忧悲,但苦难消灭一切也就都灭。

”所以,人是万不可追寻什么绝对的公平,永远的利益以及完全无忧无虑的所谓“幸福”的。

没有无憾的人生——这才是真正的人生。

如果说生命的本质就是残缺,那么史铁生无疑实现了灵魂的完整。

从茫然到坦然,从抱怨到感恩,向死而生,他穿越了生命最脆弱的缝隙,从而达到一种深刻冷静的人生境界。

他之所以被人尊敬,并不是在于他写了多少作品,而在于他面对疾病、残疾、死亡的平静态度,和他对所有残疾或健全的人的警醒与鼓励。

我们是用双腿在前进,而史铁生是用灵魂在行走。

素材运用

1、生命的长度与厚度2、生命的价值与意义3、对生活热爱

4、写作的威力5、他也在奔跑6、摆渡自己

七、魔幻现实主义的莫言

1、酷爱阅读。

小学三年级时读了《林海雪原》、《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受到文学启蒙。

12岁时读小学五年级,因“文革”爆发辍学回家,以放牛割草为业,闲暇时读《三国演义》、《水浒传》,无书可读时甚至读《新华字典》。

为了换取别人的书看,莫言就去给别人家推磨,有时候整整推一天的磨才能换来一本书。

一天下来,莫言脸色煞青,但只要能捧着书回来,他都是满脸春风。

 

2、书架上只剩经典。

谈到阅读,莫言说,现在的书太多了,但是他基本只读经典。

“我这两年一直在书房里做减法,每年会清理出一批书来送给一些学校,现在把书架清理得就剩100多本书,都是经典。

比如说中国几部古典小说,比如说鲁迅、托尔斯泰的作品。

我觉得这些书实际上就足够了,因为每次拿起一本书来,还没有读一半就被别的事情打断了,等你下一次拿起另外一本书来,又把前面的书忘掉了。

我觉得越是经典的书越耐得住重读。

3、孤独是一种财富。

莫言在很多地方重复过一句话:

“海明威曾经说过:

‘不幸的童年是作家创作的摇篮’。

”莫言这话多少有些冤枉双亲,因为比起从小失去父母的川端康成和有一个酒鬼父亲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来说,莫言的那点不幸实在可以忽略不计。

莫言常说,饥饿与孤独是他创作的财富,其实莫言童年时候正是中国最困难的时期,饿得面黄肌瘦、痛苦不堪的人比比皆是,但是最后能饿成作家,特别是像莫言这样有名的作家,屈指可数。

他的不幸,也是他的财富,在于他的孤独。

4、面向苍生背对文坛。

莫言曾说:

“背对文坛是我对自己精神上的一种提醒。

不要被这些文坛上的名和利控制了自己、左右了自己。

应该知道作家最神圣的东西是什么?

作家应该追求的是什么?

这是对自己的一个提醒,并不代表一种行为。

”。

也许正是背对文坛的“莫言姿态”,让他获得了更多的时间和更自由的空间沉浸到自己的文学世界中去。

5、写作源于生活。

《蛙》是莫言的代表作,小说通过讲述一位乡村女医生的人生经历,既反映了乡土中国六十年的生育史,也揭示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灵魂深处的尴尬与矛盾。

这部作品是莫言“酝酿十余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潜心打造”的长篇力作。

他说,触发自己写这样一个故事的动因并非因为其敏感,而是人物:

“生活中一些人物感动了我,触动了我的心灵,引发了我的创作冲动。

我是先被人物感动,然后才去关注事件的。

”这部小说的主要人物“姑姑”的人物原型,是莫言大爷爷的女儿。

想以姑姑为原型写一部长篇小说的想法由来已久,以前莫言也在一些中短篇里写到过一些,而这次的出手,莫言称之为“算总账”。

6、媒体上很少露面。

2011年茅盾文学奖的获奖名单出来,其他获奖者接受采访的时候,莫言正悄悄地待在山东高密老家的村子里,记者们几乎找不到他。

他说自己不是低调,也不是不看重茅盾文学奖,只是抱着顺其自然的态度:

“对作家来说,写作是最难的,但也是可控的,写完了之后读者买不买,能不能得奖,就不是作家能决定的了。

艺术

八、“集其大成、自出机杼”的张大千

张大千是全能型画家,其创作达“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集文人画、作家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

于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鱼虫、走兽,工笔、无所不能,无一不精。

诗文真率豪放,书法劲拔飘逸、外柔内刚、独具风采。

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

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

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他的治学方法,值得那些试图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画家们借鉴。

1、博采众家之长善学善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