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全息干涉技术二次曝光发测量微小形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696731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报告全息干涉技术二次曝光发测量微小形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实验报告全息干涉技术二次曝光发测量微小形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实验报告全息干涉技术二次曝光发测量微小形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实验报告全息干涉技术二次曝光发测量微小形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实验报告全息干涉技术二次曝光发测量微小形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报告全息干涉技术二次曝光发测量微小形变.docx

《实验报告全息干涉技术二次曝光发测量微小形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报告全息干涉技术二次曝光发测量微小形变.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报告全息干涉技术二次曝光发测量微小形变.docx

实验报告全息干涉技术二次曝光发测量微小形变

实验报告全息干涉技术二次曝光发测量微小形变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1

2

3

学生实验报告

全息照相实验报告

程子豪xx035012少年班01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全息照相记录和再现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点;

2.学习全息照相的操作技术;

3.观察和分析全息图的成像特性。

二、实验原理:

2.1全息照相原理的文字表述:

普通照相底片上所记录的图像只反映了物体上各点发光(辐射光或反射光)的强弱变化,显示的只是物体的二维平面像,丧失了物体的三维特征。

全息照相则不同,它是借助于相干的参考光束和物光束相互干涉来记录物光振幅和相位的全部信息。

这样的照相把物光束的振幅和相位两种信息全部记录下来,因而称为全息照相。

全息照相的基本原理早在1948年就由伽伯(D.Gabor)发现,但是由于受光源的限制(全息照相要求光源有很好的时间相干性和空间相干性),在激光出现以前,对全息技术的研究进展缓慢,在60年代激光出现以后,全息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目前,全息技术在干涉计量、信息存储、光学滤波以及光学模拟计算等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伽伯也因此而获得了1971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全息照相在记录物光的相位和强度分布时,利用了光的干涉。

从光的干涉原理可知:

当两束相干光波相遇,发生干涉叠加时,其合强度不仅依赖于每一束光各自的强度,同时也依赖于这两束光波之间的相位差。

在全息照相中就是引进了一束与物光相干的参考光,使这两束光在感光底片处发生干涉叠加,感光底片将与物光有关的振幅和位相分别以干涉条纹的反差和条纹的间隔形式记录下来,经过适当的处理,便得到一张全息照片。

具体来说,全息照相包括以下两个过程:

1、波前的全息记录

利用干涉的方法记录物体散射的光波在某一个波前平面上的复振幅分布,这就是波前的全息记录。

通过干涉方法能够把物体光波在某波前的位相分布转换成光强分布,从而被照相底片记录下来,因为我们知道,两个干涉光波的振幅比和位相差决定着干涉条纹的强度分布,所以在干涉条纹中就包含了物光波的振幅和位相信息。

典型的全息记录过程是这样的:

从激光器发出的相干光波被分束镜分成两束,一束经反射、扩束后照在被摄物体上,经物体的反射或透射的光再射到感光底片上,这束光称为物光波;另一束经反射、扩束后直接照射在感光底片上,这束光称为参考光波。

由于这两束光是相干的,所以在感光底片上就形成并记录了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干涉条纹的形状和疏密反映了物光的位相分布的情况,而条纹明暗的反差反映了物光的振幅,感光底片上将物光的信息都记录下来了,经过显影、定影处理后,便形成与光栅相似结构的全息图—全息照片。

所以全息图不是别的,正是参考光波和物光波干涉图样的记录。

显然,全息照片本身和原来物体没有任何相似之处。

2、衍射再现

物光波前的再现利用了光波的衍射。

用一束参考光(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与记录全息图时用的参考光波完全相同)照射在全息图上,就好像在一块复杂光栅上发生衍射,在衍射光波中将包含有原来的物光波,因此当观察者迎着物光波方向观察时,便可看到物体的再现像。

这是一个虚像,它具有原始物体的一切特征。

此外还有一个实像,称为共轭像。

应该指出,共轭波所形成的实像的三维结构与原物并不完全相似。

2.2双曝光全息技术用于微小位移(形变)的测量:

图一双曝光法光路图

(上述文字节选自《利用双曝光全息干涉场测物体微小位移》的论文)

2.3、像面全息的实验原理:

将物体靠近全息记录介质,或利用成像系统将物体成像在记录介质附近,再引入一束与之相干的参考光束,即可制作像全息图。

当物体紧贴记录介质或物体的像跨立在记录介质表面上时,得到的全息图称为像面全息图。

因此,像面全息图是像全息图的一种特例。

像面全息图的特点是可以用宽光源和白光再现。

对于普通的全息图,当用点光源再现时,物上的一个点的再现像仍是一个像点。

若照明光源的线度增大,像的线度也随之增大,从而

产生线模糊。

计算表明,记录时物体愈靠近全息图平面,对再现光源的线度要求就愈低。

当物体或物体的像位于全息图平面上时。

再现光源的线度将不受限制。

这就是像面全息图可以

用宽光源再现的原因。

全息图可以看成是很多基元全息图的叠加,具有光栅结构。

当用白光照明时,再现光的方向因波长而异,故再现像点的位置也随波长而变化,其变化量取决于物体到全息图平面的距离。

可见,各波长的再现像将相互错开又交叠在一起,从而使像变得模糊不清,产生色模糊。

当全息干板处于离焦位置(即不在成像面上)时,再现像的清晰度将下降。

离焦量越大,再现像就越模糊不清。

然而,像面全息图的特征,是物体或物体的像位于全息图平面上,因而再现像也位于全息图平面上。

此时,即使再现照明光的方向改变,像的位置也不发生变化,只是看起来颜色有所变化罢了。

这就是像面全息图可以用白光照明再现的原因所在。

2.4、实验基本条件:

1、一个好的相干光源。

全息原理在1948年就已提出,但由于没有合适的光源而难以实现。

激光的出现为全息照相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光源,这是因为激光具有很好的空间相干性和时间相干性。

,应尽可能使两光束的光程接近,以使光程差在激光的相干长度内。

2、一个稳定性较好的防震台。

由于全息底片上所记录的干涉条纹很细,相

当于波长量级,在照相过程中极小的干扰都会引起干涉条纹的模糊,不能形成全息图,因此要求整个光学系统的稳定性良好。

从布拉格法则可知:

条纹宽度d?

?

?

?

2sin?

?

?

2?

,由此

公式可以估计一下条纹的宽度。

当物光与参考光之间的夹角?

?

60?

时,?

?

632.8nm,

?

m。

可见,在记录时条纹或底片移动1?

m,将不能成功地得到全息图。

因则d?

0.6328

此在记录过程中,光路中各个光学元件(包括光源和被摄物体)都必须牢牢固定在防震台上。

从公式可知,当?

角减小时,d增加,抗干扰性增强。

但考虑到再现时使衍射光和零级衍射

00光能分得开一些,?

角要大于30,一般取45左右。

还有适当缩短曝光时间,保持环境安

静都是有利于记录的。

3、高分辨率的感光底片。

普通感光底片由于银化合物的颗粒较粗,每毫米只能记录几十至几百条,不能用来记录全息照相的细密干涉条纹,必须采用高分辨率的感光底片

要获得最终的全息图,充分了解和学习感光底片的显影、定影、冲洗等有关摄影的暗室技术知识也是不可缺少的。

三、实验步骤:

3.1、同轴全息照相实验:

1、调节防震台,调节各光学元件的中心等高,,使激光光束大致与实验台平行。

2.打开He-Ne激光器,摆好光路,使光路系统满足下列要求:

(1)物光和参考光的光程大致相等;

(2)经扩束镜扩展后的参考光应均匀照在整个底片上,被摄物体各部分也应得到较均匀照明。

(3)使两光束在底片处重叠时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5到45度为宜。

(4)在底片处物光和参考光的光强比在合适的范围之内。

3.关上照明灯(可开暗绿灯),确定曝光时间,调好定时曝光器。

可以先练习一下快门的使用。

4.关闭快门挡住激光,将底片从暗室中取出装在底片架上,应注意使乳胶面对着光的入射方向。

静置后进行曝光。

曝光过程中绝对不准触及防震台,并保持室内安静。

5.显影及定影。

显影液与定影液由实验室提供。

显影定影温度以20摄氏度最为适宜。

显影时间0.5到1分钟,定影时间3~5分钟。

定影后的底片应放在清水中冲洗5~10分钟,晾干。

图2

3.2、双曝光全息术测微小位移:

过程与3.1类似,只是将物体替换为小铁片,将它处于竖直位置及加应力之后偏离竖直位置时的全息图都记录在一块底版上,观察干涉条纹以获取数据。

3.3、像面全息图(白光再现):

1.选择元件:

根据光路图选择合适的光学元件及镜架。

2.调整光路:

选择其中一条光路按照光路图拼搭和调整光路。

通过移动反射镜调整参考光的光程,使参考光与物光的光程差接近于零。

物光与参考光的夹角不要太大,一般在15到45度之间。

全息干板应位于物体的共轭面(即成像面)上。

物体像的大小可通过调整物体和全息干板的位置来控制。

最好将物体置于两倍焦距处,使之1:

1成像。

以防止像的失真。

3.调整光束比:

根据物体的反射性能,通过调节分束镜,使参考光与物光的光束比为处于一个合适的范围。

4.曝光记录:

在暗室中稳定后进行曝光。

显影时间0.5到1分钟,定影时间3~5分钟。

定影后的底片应放在清水中冲洗5~10分钟,,即得到吸收型像面全息图。

5.漂白处理:

为了提高衍射效率,用漂白液进行漂白处理,把黑色部分消除后再稍做浸泡,水洗数分钟后晾干,即得到相位型像面全息图。

图3

四、实验记录与数据分析:

4.1数据记录

表一D-19显影液配方

注:

溶解后加水至1000ml。

注:

溶解后加水至1000ml。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