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我是你的好邻居》及教学反思五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695578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我是你的好邻居》及教学反思五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我是你的好邻居》及教学反思五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我是你的好邻居》及教学反思五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我是你的好邻居》及教学反思五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我是你的好邻居》及教学反思五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我是你的好邻居》及教学反思五篇.docx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我是你的好邻居》及教学反思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我是你的好邻居》及教学反思五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我是你的好邻居》及教学反思五篇.docx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我是你的好邻居》及教学反思五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我是你的好邻居》及教学反思五篇

第一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我是你的好邻居》及教学反思

《小班数学教案《我是你的好邻居》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数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数学教案《我是你的好邻居》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5以内的相邻数,理解相邻两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2、愿意和同伴合作共同游戏。

活动准备:

1、5以内的大数字点卡一份,幼儿人手一份5以内的小数字点卡;

2、《幼儿画册》、笔

活动过程:

1、师生互动以拍手点数引出游戏“数字宝宝找朋友”,加深幼儿对5以内数字的印象。

2、游戏“报数名”,进一步巩固幼儿对5以内数字的印象。

教师轮流让幼儿手持数卡背对大家,师报数,被点数字的幼儿转身高举数字大声回答“×、×,我是数字×”。

然后继续背对大家。

(反复进行)

3、比较相邻两数的关系。

师:

谁来给点卡排排队?

哪张卡片应该排第一?

请一幼儿上来操作,集体说说他是怎么给卡片排队的?

你发现了什么。

”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从少到多或多到少的排序)、(多1或少1的排序)让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出示数字×,让幼儿说出排列在它前后的数字并说出理由。

让幼儿都能较清楚地说出×比×多1,×比×少1的排序过程,并告诉幼儿数字与数字间的相邻关系。

5、幼儿操作练习。

幼儿在《幼儿画册》操作练习,用画点子的方式表示数字的相邻朋友,通过操作活动再一次让幼儿对相邻数概念的理解。

活动延伸:

让幼儿到室外的环境中去感受相邻关系。

巩固幼儿对相邻的认识。

教学反思:

《我是你的好邻居》是围绕主题的一节数学课,要求小朋友学习5以内的相邻数,理解相邻两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喜欢和同伴合作共同游戏。

在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把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便成了有趣的游戏活动,把数学活动与游戏活动进行了整合。

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去探索学习。

整个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感受到、实践到,使他们自己体会和理解相邻数间的关系——多1或少1。

让孩子在不同的空间感受相邻数。

真正做到了“玩中学,学中玩”,孩子兴趣浓厚,掌握得也很牢固。

但是在活动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

让孩子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这个环节不太合适,因为这节课的重点是掌握5以内的相邻数,理解相邻两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而从小到大排列顺序也是活动中的一个难点,两个内容放在一起孩子不宜掌握,而且浪费了一定的时间。

觉得放在第二教时比较适合。

小班数学教案《我是你的好邻居》含反思这篇文章共2784字。

第二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数字邻居》及教学反思

《小班数学教案《数字邻居》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数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数学教案《数字邻居》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感知6以内数字的相邻数,初步了解两个相邻数1或少1的关系。

2、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1~6数字卡片一张、动物人手一份、六节火车厢

活动过程:

1.接数的游戏。

(1)老师说前一个数,幼儿说后一个数。

(2)老师说后一个数,幼儿说前一个数。

(幼儿反应:

幼儿对接数这个游戏很感兴趣,都会开动脑筋玩这个游戏。

有的幼儿接不上来的时候,别的幼儿会帮忙。

”屈;老师.教,案网出处”这个活动在进行之前,我就想好了好多办法来设计游戏,本来是开火车游戏开始的,后来怕活动时间太短,所以就让幼儿们多玩了一个接数游戏,有点脱节的感觉。

2.说说自己的火车票。

(1)你的是几号票?

进几号车厢?

(2)请幼儿数数自己的车厢里有几个人?

前面车厢有几个乘客?

后面车厢有几个人?

哪个车厢人少?

(3)老师小结。

(幼儿反应:

坐火车了,孩子们都很乐意地按着车厢号进入火车厢,孩子们对于前一个车厢有几个人,后一个车厢有几个人都还比较了解,就是多1或少1个,孩子们还要混淆。

不过在票面上,我就没有多思考,要是火车票换成了1加大标记、2加小标记等这些特别的数字,幼儿不就更容易掌握了。

看来,在准备一个活动时,我们都应该考虑得更完善一些。

3、指令下车,进一步感知相邻数。

4、找房间,进一步感知相邻数的关系。

(1)老虎的房间号码是4的小邻居。

(2)小鸟的房间号码是6的小邻居。

(3)螃蟹的房间号码是2的小邻居。

(4)熊猫的房间号码是1的大邻居。

(5)蝴蝶的房间号码是3的大邻居。

(6)小猫的房间号码是5的大邻居。

(幼儿反应:

到了森林里,房子一出示,孩子们马上就发现了上面有数字,还知道了1~6号六个房间,有六个小动物要住进去。

幼儿们都和善于观察。

5、帮数字找邻居。

(幼儿反应;按照要求,小动物们都住进了房间,小朋友们真高兴。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充分体现了老师的创新意识,以游戏贯穿活动的始终,从接数游戏——凭票上火车——小动物住新房,步步围绕大1小1这个数学目标进行。

如果教师在设计活动的时候,能够从头至尾都设计成一个完整的游戏的话就更加好了。

如,开始就是开火车,让幼儿在火车上学习,坐火车去森林的途中,让幼儿观察前后车厢的人数,那就不会那么幼儿的兴趣会更加浓。

幼儿在本活动中表现很出色,学习兴趣很浓,真正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做到了“乐在其中”,“学在游戏中”。

小班数学教案《数字邻居》含反思这篇文章共2865字。

第三篇: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你好》及教学反思

小班音乐教案《你好》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随着音乐大方地和同伴之间进行表演,能随着音乐演唱歌曲《你好》,感受与别人交往的愉悦,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音乐《你好》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能随着音乐演唱歌曲《你好》,感受与别人交往的愉悦。

2、随着音乐大方地和同伴之间进行表演。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

用歌声表示友好,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难点:

尝试大胆与同伴、他人问好,学习几种不同打招呼的方式,并用肢体语言来表达。

活动准备:

1、音乐视频《你好》。

2、主人翁泰迪熊、手偶小象。

活动过程:

1、”与同伴、老师、朋友打招呼”导入

(1)师:

”小朋友们看,今天我们的屋子里来了这么多位客人老师,让我们一起向客人老师问好--”你好,你好,你们好(激发幼儿对打招呼的兴趣)。

(2)师:

”你好,小朋友们,很高兴能和小朋友们一起坐在这里,郭老师喜欢唱歌,跳舞,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你们喜欢吗?

(让幼儿了解到当与他人交流、谈话、或自我介绍时,先要有礼貌的向大家问好)。

(3)师:

”哪位小朋友愿意向老师,小朋友和客人老师介绍一下你自己呢?

记得要先向大家问好哦”(这点让幼儿大胆尝试与同伴、他人问好)。

2、学习歌曲《你好》

(1)师:

”今天卢老师请来了小客人--泰迪熊,它特别有礼貌,向小朋友问好呢--有节奏地(你好,你好,你们好;你好,你好,你们好;你好,你好,你们好;你好,你们好;}{你好,你好,泰迪好;你好,你好,泰迪好;你好,你好,泰迪好;你好,泰迪好)”泰迪熊这么有礼貌,向每位小朋友都问好了,那我们小朋友也一起向泰迪问好吧。

(通过泰迪熊和小朋友之间的问好,了解歌词内容,并引导幼儿与朋友或他人见面时应有礼貌的相互问好)。

(2)师:

”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泰迪可是一路上唱着歌来的,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音乐,感受节奏拍手,学习歌曲)好听吗?

让我们跟着泰迪一起唱一唱(幼儿连唱两遍,一遍跟唱,一遍随伴奏唱一唱,反复听一听,唱一唱,加深对歌曲的学习)。

3、互动问好

(1)师:

”这么美妙的歌声,引来了--小象,小象也向小朋友问好呢--你好,你好,你们好。

那我们也唱着歌向小象问好吧--你好,你好,小象好。

我们已经和泰迪熊、小象是好朋友了,原来有礼貌能让我们认识到更多的好朋”(这一环节使幼儿在巩固歌曲的基础上,和更多好朋友交流)。

(2)师:

”那你们想不想和这么多客人老师做好朋友呢,让我们一起向客人老师问好吧(跟随着音乐,开着小火车,绕场一圈向所有老师唱着问好,再次加深歌曲印象)。

4、故事延伸”早上太阳刚升起,小鸡、小鸭是好朋友,!

.来源:

快思老.师教案网!

早上见面点点头(你好,你好)小猫、小狗是好朋友,早上见面招招手(你好,你好)太阳下山了,动物们要回家,互相挥挥手(再见,再见)。

(教师通过引导请幼儿想一想:

我们还可以做什么样的动作表示问好呢?

如:

笑一笑,拍拍手,鞠个躬,拍拍肩,握握手等等)游戏体验:

(1)在活动中请每位幼儿找一位好朋友,用音乐《你好,你好》来体验多种肢体语言问好的乐趣。

(2)请每位幼儿请一位客人老师和你一起跳舞,注意礼貌用语,”你好,客人老师,你c

小结:

小朋友,我们和好朋友见面时可以用”你好”来打招呼,分别是要说”再见”,让我们和大家说再见吧!

教学反思:

1.幼儿学习方法的认知情况需细心观察并引导。

2.对活动过程需连贯,要与环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师的互动并得到自主发展。

3.在教学过程中对师幼配合情况,教师要依幼儿的需要及时调整教学。

4.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让幼儿多发言出主意。

本文扩展阅读:

nǐhǎo,打招呼的敬语,作为一般对话的开场白、常用语。

这也是个最基本的汉语词语。

主要用于打招呼请教别人问题前的时候,或者单纯表示礼貌的时候等。

第四篇: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教案《你是我的好朋友》及教学反思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你是我的好朋友》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社会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社会活动教案《你是我的好朋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朋友”的含义,愿意大胆讲述与朋友间的故事。

2.知道好朋友之间要有爱相处,互相帮助。

3.愿意和好朋友做游戏,感受朋友间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难点:

理解“朋友”的含义,懂得朋友间要友爱相处,互相帮助。

活动准备:

1.课件ppt。

2.雪花片积木。

活动过程:

一、出示手偶,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好朋友”的概念。

1.教师介绍手偶。

2.教师讲述故事。

师:

猴哥哥和猴弟弟是一对好朋友,他们每天一起上学、一起游戏,有好东西一起吃,猴哥哥搬不动小桌子,猴弟弟就会一起来抬,猴弟弟不会系鞋带,猴哥哥会帮他系鞋带……他们真是一对好朋友。

3.提问:

①猴哥哥和猴弟弟平时是怎么在一起的?

②你有好朋友吗?

(本文.来源:

快思.教案网)

③你的朋友是谁?

你们喜欢在一起干什么呢?

二、说说我的好朋友。

1.出示图片一。

师:

你看,他们在干什么?

师:

师:

你喜欢和好朋友在一起玩吗?

幼:

喜欢

师:

为什么?

幼:

和好朋友在一起玩很快乐。

师小结:

和我们的好朋友一起玩,你会觉得很开心。

除了玩,和我们的好朋友之间还能做什么呢?

2.教师出示图片二。

教师:

好朋友之间除了可以一起玩,还能做什么?

幼儿说一说,教师随后出示图片

教师:

看看,图片上的小朋友。

他们在干什么?

师:

你的好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是不是这样做的呢?

教师小结:

原来我们的好朋友可以在一起玩,也可以互相帮助。

3.出示图片三。

师:

好朋友在一起还能干什么?

师:

还能一起完成任务呢。

4.教师小结:

好朋友就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这样好朋友才会越来越多,朋友越多越快乐。

三、游戏:

分积木。

1.师:

你想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合作完成任务吗?

师:

教室里的积木很乱,想要请你找一个朋友一起把它分分类呢

你们愿意吗?

2.引导幼儿合作分积木。

3.小结:

朋友之间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可以一起玩,互相帮助,还能一起合作完成任务呢。

我们要有礼貌地交朋友,和朋友分享玩具,常常帮助别人,才会有越来越多的朋友。

教学反思:

结合“我的同伴”的主题,我们设计了《你是我的好朋友》这一社会活动。

考虑到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故事比较感兴趣,所以一开始我们以猴哥哥和猴弟弟的故事导入,帮助幼儿理解“朋友”这一概念。

接着我们迁移到孩子的日常生活,找了一日生活中的一些情境图,如帮好朋友扭纽扣,和好朋友一起玩抬轿子的游戏等,让他们体会与好朋友相处的快乐。

个别孩子能说出自己和好朋友一起玩什么,如扔沙包、开小火车等,但对于朋友间互相帮助和合作,幼儿缺乏理解。

特别是在让孩子说一说的环节,孩子思维不够活跃,在第二环节,我们采用的是网上孩子活动的图片,如果把图片换做是本班孩子日常生活图片,可能他们会更熟悉,便于他们的理解,也有助于拓展思路。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你是我的好朋友》含反思这篇文章共3433字。

第五篇: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你是我的好朋友》及教学反思

小班社会教案《你是我的好朋友》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知道好朋友之间要有爱相处,互相帮助,理解“朋友”的含义,愿意大胆讲述与朋友间的故事,愿意和好朋友做游戏,感受朋友间游戏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社会《你是我的好朋友》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理解“朋友”的含义,愿意大胆讲述与朋友间的故事。

2.知道好朋友之间要有爱相处,互相帮助。

3.愿意和好朋友做游戏,感受朋友间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活动重难点:

理解“朋友”的含义,懂得朋友间要友爱相处,互相帮助。

活动准备:

1.课件ppt。

2.雪花片积木。

活动过程:

一、出示手偶,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好朋友”的概念。

1.教师介绍手偶。

2.教师讲述故事。

师:

猴哥哥和猴弟弟是一对好朋友,他们每天一起上学、一起游戏,有好东西一起吃,猴哥哥搬不动小桌子,猴弟弟就会一起来抬,猴弟弟不会系鞋带,猴哥哥会帮他系鞋带……他们真是一对好朋友。

3.提问:

①猴哥哥和猴弟弟平时是怎么在一起的?

②你有好朋友吗?

③你的朋友是谁?

你们喜欢在一起干什么呢?

二、说说我的好朋友。

1.出示图片一。

师:

你看,他们在干什么?

师:

师:

你喜欢和好朋友在一起玩吗?

幼:

喜欢

师:

为什么?

幼:

和好朋友在一起玩很快乐。

师小结:

和我们的好朋友一起玩,你会觉得很开心。

除了玩,和我们的好朋友之间还能做什么呢?

2.教师出示图片二。

教师:

好朋友之间除了可以一起玩,还能做什么?

幼儿说一说,教师随后出示图片

教师:

看看,图片上的小朋友。

他们在干什么?

师:

你的好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是不是这样做的呢?

教师小结:

原来我们的好朋友可以在一起玩,也可以互相帮助。

3.出示图片三。

师:

好朋友在一起还能干什么?

师:

还能一起完成任务呢。

4.教师小结:

好朋友就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这样好朋友才会越来越多,朋友越多越快乐。

三、游戏:

分积木。

1.师:

你想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合作完成任务吗?

师:

教室里的积木很乱,想要请你找一个朋友一起把它分分类呢

你们愿意吗?

2.引导幼儿合作分积木。

3.小结:

朋友之间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可以一起玩,互相帮助,还能一起合作完成任务呢。

我们要有礼貌地交朋友,和朋友分享玩具,常常帮助别人,才会有越来越多的朋友。

教学反思:

结合“我的同伴”的主题,我们设计了《你是我的好朋友》这一社会活动。

考虑到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故事比较感兴趣,所以一开始我们以猴哥哥和猴弟弟的故事导入,帮助幼儿理解“朋友”这一概念。

接着我们迁移到孩子的日常生活,找了一日生活中的一些情境图,如帮好朋友扭纽扣,和好朋友一起玩抬轿子的游戏等,让他们体会与好朋友相处的快乐。

个别孩子能说出自己和好朋友一起玩什么,如扔沙包、开小火车等,但对于朋友间互相帮助和合作,幼儿缺乏理解。

特别是在让孩子说一说的环节,孩子思维不够活跃,在第二环节,我们采用的是网上孩子活动的图片,如果把图片换做是本班孩子日常生活图片,可能他们会更熟悉,便于他们的理解,也有助于拓展思路。

本文扩展阅读:

朋友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指在任意条件下,双方的认知在一定层面上关联在一起,不分年龄、性别、地域、种族、社会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双方的心理认知、可以在对方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的人。

朋友之间可喻为雨中的伞、指路的灯。

双方心理契合更为深刻时,可称之为知己。

本文来源:

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