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测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9241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考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考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考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考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测试题及答案.docx

《高考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测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测试题及答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测试题及答案.docx

高考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测试题及答案

专题十三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一部分三年高考题荟萃

2012年高考题

一、选择题

1.(2011年江苏高考7题)右图为民国年间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的广告。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该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

②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③广告主要宣传了博士帽的实用功能

④帽式的差异体现出男尊女卑的观念

A.②③B.①②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B

2.(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16题)图5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

日记(部分),由此

可见

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

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答案A

3.(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17题)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

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

答案A

4.(2011年高考天津文综6题)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文:

“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文中所说的这些现象应当发生于

A.1998--1900年B.1901--1911年

C.1912--1927年D.1928--1937年

答案C

5.(2011年江苏高考9题)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参加北平市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后,感慨万端:

“我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

”材料中的“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具有

①平等性②广泛性③继承性④深刻性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答案C

6.(2011年高考天津文综4题)右图为1878年天津首发的中国第一套邮票中的一枚。

与该邮票设计理念无关的是

A.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B.近代西方佛手影响

C.“师夷长技”的思想

D.兴民权、倡新学思想

答案D

2010年高考题

1.(10年江苏高考)徐珂《清稗类钞》记述:

“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

”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

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

解析:

“男女同意,婚约始定”,反映出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故正确答案为B。

2.(10年山东高考)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

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

这反映出当地

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

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通过歌谣中“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反映当时山西人有抽洋烟的习惯和使用电话这种新式通讯工具,说明出当时山西的传统习俗收到了冲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有了极大的改变,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大足板子毕业生”反映当时的女孩子在民初已经放足,学习新式文化了,说明文化教育不是日渐衰落,而是有所进步。

故排除②。

2009年高考题

一、选择题

1.(上海文综)服饰体现了社会风尚,并打下了深刻的时代烙印。

中国废除服饰分贵贱的冠服制度(见右图),并实现服饰制度根本转变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

答案C

2.(上海历史)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

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

这反映

了当时的日本()

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

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

答案C

3.(上海历史)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

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

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

答案C

4.(广东历史)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C.辫线鞋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5.(江苏文综)近代以来,人们的婚姻观念逐渐改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

……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

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

——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新妇女》1920年4月15日)

材料二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

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

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

——《一个童养媳的新生》(1950年9月1日《解放日报》)

材料三婚姻不是件私事;……在任何地方一个男子或女子要得到一个配偶,没有不经过一番社会规定的手续。

——费孝通《生育制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人们的婚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作为婚俗背景的经济基础和家庭关系,从传统到近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中“我”的婚姻态度发生变化的社会条件是什么?

(3)据材料一、三,不同学者在婚姻自由度问题上的视角分别是什么?

我们应如何全面认识这一问题?

(3分)

答案

(1)变化:

从遵从父母之命到追求婚姻自由。

(2)经济基础:

从传统小农经济到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家庭关系:

从传统纲常伦理(父为子纲)到家庭成员的平等自由;

社会条件:

社会制度的变革(新中国的成立);社团组织(家庭妇联)的支持;法律保障(新婚姻法的颁布)。

(3)视角:

历史考察;社会关系考察。

认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姻当事人越来越自由,但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婚姻自由总是相对的。

第二部分两年模拟题汇编

2011届模拟题

题组一

一、选择题

(安徽省怀远二中2010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西方工业文明的传播,给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带来重大影响。

回答1~2题。

1.鸦片战争以后,中西合璧成为中国居室建筑的典型特征,以下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建筑是

ABCD

答案C

2.下面这组图片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女子服饰的变化,产生这一变化的社会原因有

①服饰质地和款式的不同②社会变革的推动③“欧风美雨”的影响④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C

3、(福建省三明市泰宁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检试题)在反映晚清的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看到这种场景:

当主人要暗示送客之意时就会“端茶送客”。

下列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受西方饮食文化的影响B、只限于官场范围的行为

C、中国传统食俗的延续D、是近代国门大开后的行为

答案C

4.(河南省郑州市四十七中201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

富贵之家,莫不尤而效之,其人辄顾影自怜,私心窃喜,贫贱者亦步趋恐后。

”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女性审美观念发生变化

B.外来文化被广泛接受

C.近代社会发生剧烈变革

D.上海开近代风气之先

答案C

5.(黑龙江庆安三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考试)湖南卫视的“超级女生”受到全国广大电视观众的关注,一时间也出现了许多的流行语,如“粉丝”“PK”“玉米”等,影响流行语变化的因素有()

①为适应新事物而创造②外来语言的影响

③社会风气④港台语言和各地方言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答案A

6.(宁夏银川二中201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

“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

……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善也!

”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答案A

7.(宁夏银川二中201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曾朴的《孽海花》描写一位叫做米筱亭的新进士,原是监生出身,因为娶了前科状元的女儿,颇有惧内之名。

一次不知怎样又得罪了太太,招来一顿臭骂:

“我是红顶子堆里养出来的,仙鹤锦鸡怀里抱大的,这会儿,背上给你驼上一只短尾巴的小鸟儿,看了就触眼睛。

算我晦气,嫁了个不济的阌茸货。

”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

A.外国人把花翎看成服饰上一种可笑的累赘

B.清代的官服在官场中划分出严格的等级

C.清廷小官在家穿着考究甚至可以对太太发号施令

D.米筱亭之妻抱怨丈夫不着中西合壁的中山装

答案B

8.(山东省宁阳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申报》记载20世纪初中国文明婚礼的新现象:

梳一东洋头,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①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②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③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④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A.①②③④B.①

②③C.①④D.②③④

答案B

9.(山东省潍坊市诸城一中2011届高三12月阶段测试试题)“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出

①传统习俗与生活方式发生变化②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不得人心

③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④某些西方人性思想观念开始被人们接受

A.①B.①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答案B

10.(陕西省延长县中学2010届高三第三次月考)鲁迅说,近代中国“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

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

”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B.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

C.新旧风俗杂陈D.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广泛

答案B

11.(安徽省野寨中学201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登华随笔》中记载我国某民族婚俗如下:

男家宗族亲友及新婿,共往女家问名。

由年长者致辞,谓:

“董家男某虽不肖,今已及冠,应聘妇以为继续计。

闻尊室女,颇贤淑著令名,愿聘主中馈,以光敝族。

”这表明()

①在西方文明影响下,中国婚俗发生质变②中国婚俗仍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主

③中国女性社会地位已经有较大程度的提高④民间请求缔结婚姻有严格的礼节和礼仪

A.①②

B.①③④C②④D②③④

答案C

12.(福建省长泰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右图是光绪十三年(1887年)国文教科书的一页,从

中可以获取的准确信息有

①电话在当时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②当时中国受到了第二次工业

革命的影响

③当时的教学已经讲授近代自然科学知识

④电话已完全改变中国人的生产生活方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C

13.(福建省福州市罗源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下列歌谣中,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①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②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③辫

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