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练习综合评估检测卷一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9113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练习综合评估检测卷一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一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练习综合评估检测卷一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一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练习综合评估检测卷一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一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练习综合评估检测卷一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一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练习综合评估检测卷一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练习综合评估检测卷一 含答案.docx

《高一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练习综合评估检测卷一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练习综合评估检测卷一 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练习综合评估检测卷一 含答案.docx

高一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练习综合评估检测卷一含答案

综合评估检测卷

(一)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分册装订!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全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错选不得分)

1.2016年奥运会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在以下几个奥运会比赛项目中,研究对象可视为质点的是(  )

A.在撑竿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手中的支撑竿在支撑地面过程中的转动情况时

B.确定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位置时

C.跆拳道比赛中研究运动员动作时

D.乒乓球比赛中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时

解析:

 能否把某物体视为质点,关键要看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后,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影响.显然A、C、D项中的研究对象的大小和形状忽略后,所研究的问题将无法继续,故A、C、D项错误;而B项中的研究对象的大小和形状忽略后,所研究的问题不受影响,故B项正确.

答案:

 B

2.一列火车从长春开往北京,下列叙述中表示时间间隔的是(  )

A.早上6:

00火车从长春出发

B.列车一共行驶了12小时

C.列车在9:

10到达中途沈阳北站

D.列车在沈阳北站停了15min

解析:

 选项A、C中的6:

00和9:

10均指时刻,选项B、D中的12小时和15min均指时间间隔.

答案:

 BD

3.

在公路的每个路段都有交通管理部门设置的限速标志,如图所示,这是告诫驾驶员在这一路段驾驶车辆时(  )

A.必须以这一规定速度行驶

B.平均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C.瞬时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D.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有时还是可以超过这一规定值的

解析:

 限速标志上的数值为这一路段汽车行驶的瞬时速度的最大值,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为汽车行驶的瞬时速度值,不能超过这一规定值,故只有C正确.

答案:

 C

4.百米赛跑中,测得运动员在70m处的速度是9m/s,10s末恰好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9m/s          B.9.6m/s

C.10m/sD.5.1m/s

解析:

 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可得

m/s=10m/s.故应选C.

答案:

 C

5.

如图所示,某质点沿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点运动到b点,则它通过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

A.0;πrB.2r,向东;πr

C.r,向东;πrD.2r,向东;2r

解析:

 位移是指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只与初末位置有关,与运动径迹无关;而路程是指实际经过的径迹的长度,不仅与初末位置有关,还与运动径迹有关.

答案:

 B

6.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物体运动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定义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率.某同学假日乘汽车到南京观光,在公路上两次看到路牌和手表表盘如图所示,则该同学乘坐的汽车在该段时间内行驶的平均速率为(  )

 

A.60km/hB.29km/h

C.19km/hD.9km/h

解析:

 20min=

h,故平均速率v=

km/h=60km/h.

答案:

 A

7.

沿同一条直线运动的a、b两个质点,在0~t0时间内的x-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a做周期性往返运动

B.t′时刻,a、b的位移相同

C.在0~t′时间内,a的位移大于b的位移

D.在0~t0时间内,a通过的路程是b通过路程的3倍,但位移相同

解析:

 由题中图象可以看出:

t=0时,a、b的位置均为零,表明a、b同时从同一点开始运动,a朝正方向运动,b向相反的方向运动,a做周期性的往返运动,b有可能也做周期性的运动.t′时刻,a、b的位置均-5m;在0~t′时间内,a、b的位移都是-5m,位移相同.在0~t0时间内,a运动的路程是30m,b运动的路程是10m;它们在t0时刻都回到了出发点,在0~t0时间内,a、b的位移均为零.故选项A、B、D均正确,C错误.

答案:

 ABD

8.

关于如图所示的v-t图象描述的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O到A的速度变化比B到C的速度变化慢

B.AB平行于时间轴,则物体在AB这段时间内是静止的

C.O到A的速度方向与B到C的速度方向相反

D.物体的位移越来越大

解析:

 A项,O到A和B到C的速度的变化量相同,而O到A所用的时间长,故速度变化慢;B项,AB段物体以v0匀速运动;C项,O到A和B到C的速度都大于0,故速度方向相同;D项,物体速度方向不变,位移越来越大.

答案:

 AD

9.

右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对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A段运动最快

B.AB段静止

C.CD段表示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

D.4h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30km

解析:

 由图象可以求出OA、AB、BC、CD各段的速度:

vOA=

km/h=15km/h

vAB=

km/h=0km/h

vBC=

km/h=15km/h

vCD=

km/h=-30km/h

可见:

汽车在CD段运动最快,负号表示其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而AB段汽车静止,故A错误,B、C正确;经过4h,汽车又回到原出发点,因此4h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零,D错误.

答案:

 BC

10.

右图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B.质点甲和乙的速度并不相同

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

D.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

解析:

 由vt图象知,甲、乙两质点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A、B正确;在相同的时间内,甲、乙两质点的位移等大、反向,C错误;由于甲、乙两质点的出发点无法确定,甲、乙两质点的距离可能越来越大(图a),也可能先变小再变大(图b),D错误.

 

答案:

 AB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实验题(本题共2分小题,共14分)

11.(6分)如图所示的四条纸带是某同学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的纸带(纸带的右端后通过打点计时器).从点痕的分布情况可以断定:

纸带________是匀速通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________是越走越快的,纸带________是开始越走越快,后来又越走越慢的.

解析:

 点迹均匀,说明做匀速运动;点迹越来越密,说明速度越来越小;点迹越来越稀疏,说明速度越来越大.

答案:

 A、C B D

12.(8分)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记录的纸带如图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从A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则小车通过D点时速度是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__m/s2.(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Hz)

解析: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性质时,在Δt→0时,通常用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代替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由题意知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0.1s

vD=

m/s≈1.44m/s

同理vB=

≈1.03m/s

由a=

得a=

=2.05m/s2

答案:

 1.44 2.05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6分)

13(6分)一子弹击中木板时的速度是800m/s,历时0.2s穿出木板,穿出时子弹的速度为300m/s,若子弹穿过木板时的加速度恒定,则加速度为多大?

解析:

 以子弹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v1=800m/s,v2=300m/s

故加速度a=

m/s2=-2500m/s2

负号表示子弹加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

 2500m/s2

14.(12分)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2.

(1)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2)若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又是多少?

解析:

 

(1)设全程所用时间为Δt,则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的位移分别是

,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得全程的平均速度

(v1+v2)

(2)设全程的位移为Δx,则前一半位移和后一半位移所用时间分别是Δt1=

 Δt2=

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得全程的平均速度

答案:

 

(1)

(v1+v2) 

(2)

15.(14分)升降机提升重物时重物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利用该图象分析并求解以下问题:

(1)重物在0~8s的时间内是怎样运动的?

(2)0~2s与5~8s内重物的加速度大小之比是多少?

解析:

 

(1)在0~2s内,重物的速度方向不变,大小越来越大,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5s内,重物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均不变,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5~8s内,重物的速度方向仍不变,但大小在减小,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

(2)重物在0~2s内的加速度a1=

m/s2=2.5m/s2,重物在5~8s内的加速度a2=

m/s2=-

m/s2,所以两段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2.

答案:

 

(1)见解析 

(2)3∶2

16.(14分)某学校教室、寝室、食堂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放学后甲同学直接去食堂吃饭,用了2min到食堂,乙先去寝室拿东西然后立即赶到食堂,结果用了4min.求甲、乙各自运动的平均速度.

解析:

 甲、乙从教室到食堂的位移相同,其大小为

Δx=

m=500m

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可知:

甲的平均速度v1=

≈4.17m/s

乙的平均速度v2=

≈2.08m/s

方向均为从教室指向食堂.

答案:

 甲、乙的平均速度分别为4.17m/s和2.08m/s,方向均从教室指向食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