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689994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docx

《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docx

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

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

学号:

2011020121班级:

11食01班姓名:

周宏林

首先,我想从微观角度,即作为银行,我们是怎么看明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形势的。

2011年宏观政策将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的“松—紧”搭配,以期在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抑制通胀,调整结构。

就货币政策而言,稳健的货币政策将主要采取总量对冲、增量控制与适度升值、谨慎加息、适当管制流入资本的对策来收缩流动性,并管理好通胀预期。

其特点:

一是2011年存款准备金率仍然具备上调的空间;二是2011年利率仍有数次上调的可能;三是2011年全年新增贷款可能维持在2010年的水平;四是2011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或大于3%。

我认为,货币政策回归常态是正确和必要的。

但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要实事求是地确定总量控制的力度,防止货币和贷款总量的过度收缩,造成经济正常增长所需资金的不足。

二是要注意发挥财政政策促进结构调整的作用。

因为货币政策主要是总量调整工具,调结构的任务更多应由财政政策承担。

2011年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第一个问题:

2011年宏观形势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首先,上调存贷款利率有利于商业银行扩大净息差。

由于活期存款利率在历次加息的政策中通常保持不变,加息对存款成本的上升推动有限;贷款重新定价速度快于存款,使得贷款收益率的上升先于存款成本的上升,因而2011年如果再次上调存贷款利率将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净息差。

而且,央行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变为“稳健”,将提高贷款资源的相对稀缺性,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整体贷款议价能力。

当然也不排除利差继续收窄的可能,因为央行可能会采取非同步加息政策。

如果加息加大了企业贷款成本,较大影响了企业利润,企业将向宏观当局施加影响,很可能迫使央行放缓贷款加息的速度和幅度,从而使商业银行的利差进一步收窄。

其次,“走出去”将带来人民币跨境业务机会。

近年我国大型机电产品出口及大型承包项目迅速增长,新兴市场的需求成为外贸的新增长点,同时对外直接投资连年快速增长,这为商业银行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以及为中资企业“走出去”提供本外币一揽子商业银行业务和投行业务带来较大的发展机遇。

第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良好发展前景带来银行业务发展契机。

商业银行可以建立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和贷款评审制度,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良好发展前景为商业银行推进这些领域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业链融资等金融产品创新带来契机。

经济结构的调整还将为商业银行的个人消费、中小企业以及服务业等相关领域的信贷增长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四,低碳经济良好发展前景为银行创新发展碳金融业务带来机遇。

商业银行可以与国际金融机构合作,推动“绿色信贷”发展;拓展低碳经济相关中间业务创新,主要包括碳金融中介服务和理财产品、低碳产业融资租赁业务和保理业务等;择机介入碳交易市场;开发碳金融衍生品,如碳资产证券化、碳交易CDS。

第二个问题:

2011年宏观形势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2011年宏观政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风险压力加大,另一方面是加大了盈利的难度。

风险压力方面,一是人民币升值将放大银行汇兑业务及信贷业务风险;二是加大对地方

政府融资平台的监管力度增加银行代偿性风险和资本充足率压力;三是存款准备金率或将继续上调,银行流动性管理难度加大;四是随着宏观调控的深入推进,房地产以及高耗能、高排放、落后产能类贷款劣化风险加大。

盈利难度方面,首先是巴塞尔协议Ш带来的新资本监管要求的影响。

尽管目前我国多数商业银行都已满足新的监管要求,但维持这样高的资本计提要求在短期内仍将抑制国内银行的信贷增长,有可能导致商业银行盈利增长放缓,迫使国内银行加快转型的进程。

其次是利率市场化的影响。

预计在“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基本实现利率市场化,本币存贷款利率将基本放开管制。

利率市场化的直接结果就是银行存贷款利差的收窄。

我国中小银行的收入结构更多倚重贷款,利差收窄对其的冲击更为剧烈,这是监管当局在推行利率市场化时必须要顾及到的。

尽管如此,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必然过程。

既要尽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又能把利率市场化冲击降到最小,关键就在于金融创新。

第三个问题:

鼓励创新应成为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着力点。

适度、可控的金融创新是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是推动经济金融变革和发展的不竭动力。

这一规律并不会因为金融危机的出现而有所改变。

金融创新不足严重束缚了我国金融机构竞争力的提升,不仅不利于为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提供相应的金融支持,而且不利于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自由兑换、汇率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

提高我国金融业的创新能力是“十二五”期间金融体制改革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认为,金融监管可以为金融创新提供更为宽松和健康的环境——

首先,应当为金融创新提供更大的空间,使得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有更大的“包容性”。

其次,应为金融创新提供更安全的保障。

第三,应为金融创新提供更为有力的引导,确保金融机构开发的金融产品符合实体经济发展需要、与自身的风险控制水平相协调,遏制创新主体过分逐利的冲动。

特别是要鼓励金融机构将金融创新引入风险管理,发挥衍生工具和证券化等创新产品风险“吸收器”和市场动荡“减震器”的作用。

然后,我再简单分析一下当前宏观经济形势。

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看,中国要解决好三件事:

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和管理通胀预期。

通胀问题很大程度上跟2008年应对危机时的政策调整,如大幅度的银行信贷投放和较高的货币量增长有关。

这种高货币增长不仅形成了当前很强的通胀预期和较高的通胀水平,也存在经济结构的扭曲。

这么高的增长,很多是以政府投资的方式,投到一些基础设施甚至商业化程度比较低的项目当中去。

包括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的问题,都与此相关联。

决策部门也认识到这种情况,因此宏观经济政策基调发生了变化。

政策发生变化的两个前提为:

一是通胀绝对水平比较高,通胀预期也较强;二是经济增长面比较正面乐观,前三季度GDP增幅达到10.6%。

这样,宏观经济政策就有了调整空间。

展望明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着力点在什么地方,我曾经用一个形象的说法来形容:

积极财政政策虽然标签没有变化,但内容要发生变化;稳健货币政策不但是标签变了,内容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关于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标签从适度宽松变成稳健,内容需要怎么变化,第一,货币政策实施以后,货币条件和货币环境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从近几年看,银行信贷和货币这两个指标增幅是比较高的,比如上个月M2增长超过19%。

我认为,银行信贷增速应该从18%降到15%或者16%,M2增幅也应降到15%左右。

第二,稳健货币政策工具也要进行一些调整,或者侧重点也应有一些变化。

从前期的央行货币工具使用情况来看,主要还是对流动性进行管理,采取央票直接回收流动性方式。

对于价格型工具如利率汇率的使用则比较迟疑。

价格形成工具在使用中有可能给实体经济带来比较大的负面影响,但是从有效管理通胀预期来看,我们未来还是要增大价格型货币工具的使用,因为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有利于减

缓群众的通胀预期。

我判断2011年上半年应该有一到两次的加息空间。

关于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仍然要保持积极,但是内容要发生变化。

积极的财政政策不能像2008年那样只依靠政府投资拉动经济,而要致力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有两个问题值得关注,第一,财政政策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调整补贴等方式来致力于削减中国的贫富差距,改革收入分配体制,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第二,通过财政政策包括贴息、减税等方式支持新兴产业发展。

减税也是积极的财政政策。

我们可以研究一下“拉美陷阱”现象。

拉美国家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如阿根廷、秘鲁的人均GDP非常高,阿根廷最高达到人均GDP8000多美元。

为什么会出现“拉美陷阱”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投资在经济中占比非常多,吸引了各种外资。

第二就是国内贫富差距非常大,贫富差距大了很难形成持续消费,这跟中国有相似之处。

我们应该通过财政政策调整,使得中产阶层得到培育和壮大。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中产阶层既是社会进行各种创新的主力,也是社会消费的主力。

没有中产阶层,社会发展就很难具有可持续性。

关于明年金融业的发展。

第一,要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从上世纪90年代说到现在,仍然是任重道远。

关于利率市场化的路径,有所谓“四先四后”,“先外币、后本币,先大额、后小额,先农村、后城市,先贷款、后存款”的说法,但是归结到一点就是人民币存款利率上,这是利率市场化的焦点。

利率市场化肯定要推进,但是在金融危机以后,如果金融机构利差出现大幅度收窄,将使得金融风险增大,进而影响到我们宏观金融稳定性。

现在社会上有这么一个观点,即保持银行合理利差成为保持金融稳定的一个措施。

尽管如此,我认为,利率市场化还是应当继续推动。

毕竟金融业也是企业,企业应当是自主定价,这样才能够有利于调动积极性。

我想对推动利率市场化提三点建议:

一是要按照区域进行试点,二是要按照存款种类进行利率市场化,三是要分金融机构进行试点,一些公司治理比较好的机构率先进行利率市场化,建议选取一些比较小的机构,像村镇银行、城商行等。

第二,发展资本市场非常重要。

明年应该是中国资本市场大发展之年。

为什么要发展资本市场,有三点原因:

一是在解决中小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方面,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有效性会更强一些。

二是由于我们是银行信贷主导体制,所以银行放贷会直接形成M2增长。

但是直接融资不会导致M2增长,因为直接融资其实没有货币派生和货币创造功能,这些融资不会导致M2高速增长,所以就不会增加通胀压力。

三是发展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有利于中国房地产调控,可通过提供更多投资渠道,分散和吸引投资性购房需求,有利于房价合理回归。

就这几个方面看来,目前我们国家的经济总体形势是机遇伴随着风险。

我们只有在当前的经济条件下,继续深化改革完善市场体系,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才

能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才能把中国经济发展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韩非子名言名句大全,韩非子寓言故事,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

1、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韩非子?

喻老》

2、华而不实,虚而无用。

——《韩非子?

难言》

3、欲速则不达。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

4、不吹毛而求小疵。

——《韩非子?

大体》

5、胜而不骄,败而不怨。

——《商君书?

战法》

6、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快,苦则求乐,辱则求荣,生则计利,死则虑名。

7、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韩非子?

难一》

8、欲成其事,先败其事。

9、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10、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

——《韩非子?

说林上》

11、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韩非子?

说难》

12、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韩非子?

五蠹》

13、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

二柄者,刑德也。

何谓刑德,曰:

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

14、凡奸臣皆欲顺人主之心,以取亲幸之势也。

是以主有所善,臣从而誉之;主有所憎,臣因而毁之。

凡人之大体,取舍同者则相是也,取舍异者则相非也。

15、人主之患在于信人。

信人,则制于人。

16、故为人臣者,窥觇其君心也无须臾之休,而人主怠傲处其上,此世所以有劫君弑主也。

17、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爱则亲,不爱则疏。

18、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

19、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

20、主失其神,虎随其后;主上不知,虎将为狗。

21、偏借其权势,则上下易位矣。

此言人臣之不可借权势也。

22、故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

23、故明主之治国也,明赏,则民劝功;严刑,则民亲法。

24、夫民之性,恶劳而乐佚。

佚则荒,荒则不治,不治则乱,而赏刑不行于天下者必塞。

25、故治民无常,唯法为治。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26、明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乎下。

27、探其怀,夺之威。

主上用之,若电若雷。

28、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

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

29、以肉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

30、爱臣太亲,必危主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

31、群臣为学,门子好辩,商贾外积,小民右丈者,可亡也。

32、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33、圣人之治民,先治者强,先战者胜。

34、道在不可见,用在不可知。

35、涵掩其迹,匿其端,下不能原;去其智,绝其能,下不能意。

36、千乘之君无备,必有百乘之臣在其侧,以徙其民而倾其国;万乘之君无备,必有千乘之家在其侧,以徙其民而倾其国。

37、黄帝有言曰:

上下一日百战。

38、臣主之利相与异者也。

何以明之哉,曰:

主利在有能而任官,臣利在无能而得事;主利在有劳而爵禄,臣利在无功而富贵;主利在豪杰使能,臣利在朋党用私。

39、人主之道,静退以为宝。

40、故群臣陈其言,君以其言授其事,事以责其功。

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诛。

41、自胜谓之强。

(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

42、自见之谓明。

(能够认清自己的人才是明智的)

43、是以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

故曰:

自胜之谓强。

(订下心愿,志向是难的,不在胜别人,而在战胜自己的懒怯疑。

44、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一只手击掌,即使再用力也不会有声音)45、立志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46、举世有道,计入有计出。

(做事情要有一定的原则,既要算计得道的,也要算计失去的)47、故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

(所以应该将亲近好厌恶等情绪一并抛弃,才能成功地使用权谋之术)

48、君无见其所欲。

(君主不应该表露自己的喜好)

49、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

(君主隐藏自己的好恶,才会得见臣下的本来面目;抛去旧有的成见,不显露自己的智慧,才会让臣下各守其职)

50、人主好贤,则群臣饰行以邀君欲,则是群臣之情不效。

(君主喜欢任用贤能之士,那么臣下就会自我粉饰迎合来君主)(说明?

还是让大家各司其职,别把希望寄托在个别的贤能之士身上,防止权利的偏移)51、时有满虚,事有利害,物有生死。

(时机的盈虚是并存的,世事的利弊是兼有的,事务的生死是一体的)(说明?

君主不可因为这些不可避免的得失而怨怒)52、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

(看见就好像没看见,听到好像没听到,知道好像不知道)

53、世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

(世间总有得不到的东西,也总有办不到的事)54、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

(法一定要让人明了,而术一定不能被人觉察)55、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

(置身事外,才会看清真相;保持冷静,才能制定出行动原则)

56、群臣见素,则大君不蔽矣。

(群臣本来的面目显现出来,那么君主就不会收到蒙蔽了)57、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贤而有功,去勇而有强。

(不用智慧可以明察,不显贤能可以成就大业,不逞勇武依然强大)

58、虚静无事,以暗见疵。

(保持虚静无为的状态,往往会从隐蔽的角度得知他人的行为漏洞)

59、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

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

(权柄在手就是所说的重,不离本位就是所说的静。

持重者能够控御轻浮者,宁静者能够克制急躁莽撞)60、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具体事务交由各级负责人去执行,而君主应保证中央权力的巩固。

只要君主能在准确把握全局,那么四方的臣民就会效劳)--国家的大权,要集中在君主(“圣人”)一人手里,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

61、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

(烹调小鱼却屡次翻动,那就会令其破碎不全;治理大国却屡次更改法令,那就会使百姓不看其苦)

62、众人助之以力,近者结之以成,远者欲之以名,尊者载之以势。

(众人会全力帮助他,身边的人乐于结交他,远方的人真心赞誉他,权高位重的人也会推崇他)63、君人者释其刑徳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矣。

(君主听凭臣下私自施予刑罚与恩德,这样一来就会反为臣下所控制)

64、君见恶,则群臣匿端;君见好,则群臣诬能。

(如果是君主所厌恶的,那么群臣就会将其隐匿起来;如果是君主所喜好,那么群臣就会弄虚作假来迎合)

65、倒言反事以尝所疑。

(故意正话反说或正事反做,来试探臣下

66、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见示,故有大功。

(不被小事妨害自己的长处,所以能取得大名;不过早显示自己的才能,所以能成就大业)

67、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做贤德的事情却不以贤德自居,还有什么事是办不好的)

68、去其智,绝其能,下不能意。

(君主隐藏智慧,不露才能,臣下就无法猜测他的意图)69、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

(置身事外,才会看清真相;保持冷静,才能制定出行动原则

70、爱臣太亲,必威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

(过于宠信臣下,必然会危及君主自身;臣下权势过重,必然有篡位之心)

71、人主无威而重在左右。

(君主维修丧失转而要仰仗臣下了)

72、佯爱人,不得复憎也;佯憎人,不得复爱也。

(假装憎恶,就无法对其再加以憎恶;假装憎恶,就无法再对其施以恩惠)

73、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

故君子慎所树。

(种植橘柚,吃起来是甜的,闻起来是香的;而种植荆棘,长大了却会刺伤人。

)(说明?

栽培人时应个格外谨慎)

74、世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

(世间总有得不到的东西,也总有办不到的事)75、存亡在虚实,不在于众寡。

(一国的存亡要看权柄是否掌握在君主手里,而不应看国家武力的强弱)

76、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一只手击掌,即使再用力也不会有声音)

77、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不因过度思考使内心疲惫,不因个人私欲而令自身受害;依据法令和权谋来治理国家,通过赏罚来彰显是非。

78、圣人之道,去智去巧。

智巧不去,难以为常。

(圣人处世,是不需要智虑与机巧的。

因为不抛弃智虑机巧,就很难维持长久。

79、巧为輗,拙为鸢。

(做车輗是聪明的,做木鸢却是愚笨的)(说明?

考虑成本与实际功效)

80、荡而失水,蝼蚁得意焉。

(鱼游到岸边搁浅的是时候,就会被蝼蚁吃掉)81、事有举之而有败,而贤其毋举之者。

(事情有做了却不成功的,但这也胜过不去做的)

82、恬淡有趋舍之义,平安知祸福之计。

(恬静淡泊之后才能把握取舍的原则,平稳安闲之后才能察知祸福的端倪)(说明?

拒斥外界的诱惑)

83、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

(泰山不以自己的好恶来选择土石,所以成就了它自身的高大;江海不分大小来容纳河流,所以成就了它的广博)84、夫物者有所宜,才者有所施,各处其宜,故上下无为。

(世间万物都各有特性,不同的才能有不同的施展方向,令有才干者各得其所,所以君主就可以无为而治。

)85、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人多溺。

(火的形态看起来是严酷的,所以很少有人被灼伤;水的形态看起来是柔弱的,所以经常有人淹死)

86、故势不便,非所以逞能也。

(所以,当形势不便时,是不应该逞强的)87、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

(生杀予夺之权落在臣下手中,如此一来君主就有失势的危机)

88、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

(过于宠溺臣下,法令就难以确立。

缺乏威严就会被臣下欺凌)

89、私行胜,则少公功。

(营私舞弊之风盛行,臣下就不能尽职为君效力了)90、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在路上赛马,不是领先就是落后,而此时还总是关注对手的话,又怎么能得心应手地驾驭自己的马呢,91、且夫物众而智寡,寡不胜众,智不足以遍知物,故因物以治物。

(相对于复杂的世事来说,个人的智慧是很渺小的,个人的渺小智慧难以处理繁杂事务,所以应该利用工具来处理事务)(比如?

法律制度及司法人员的设置等)

92、去甚去泰,身乃无害。

(行为不过度,才不会危及己身)

93、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治不肖。

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则临千仞之溪(xi1),材非长也,位高也。

(有才干而没有权势,即使是贤人也无法控御不肖之徒。

一尺长的木材树立在高山之上,就能俯瞰万丈深渊。

这并非是木头长,而是它所处的地位高。

)94、故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

(用眼过度,则视力下降;用耳过度,就会听力下降;用脑过度,就会思虑混乱)

95、利莫长于简,福莫久于安。

(最大的利益莫过于简朴,最大的福泽莫过于安稳)96、因可势,求易道。

(根据可以成功的形势,来寻求易于成功的方法)97、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

(像和氏璧那样的美玉,不必用五色饰物来装饰)

98、凡德者,以无为集,以无欲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

(凡是德都是因为无为而聚集,因无欲而成就,因不思而安稳,因不用而牢固

韩非子寓言:

自相矛盾郑人买履讳疾忌医杀猪教子三人成虎中饱私囊子罕辞玉守株待兔滥竽充数螳螂捕蝉老马识途宋人疑邻和氏之璧买椟还珠揠苗助长一鸣惊人有的放矢恶贯满盈舍近求远进退维谷

1、人生来就不是为了被打败的,人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够被打败

2、胜利者一无所获。

3、没有失败,只有战死。

4、对一个作家最好的训练是—不快乐的童年。

5、二十世纪的丧钟为人类而鸣~

6、最后我觉得他自题的墓志铭也能表现出他的思想和语言特色:

恕我不起来啦~

7、生活与斗牛差不多。

不是你战胜牛,就是牛挑死你。

8、我多希望在我只爱她一个人时就死去。

9、所有的罪恶都始于清白。

10、只要不计较得失,人生便没有什么不能克服的~

11、偏执是件古怪的东西。

偏执的人必然绝对相信自己是正确的,而克制自己,保持正确思想,正是最能助长这种自以为正确和正直的看法。

——海明威

12、每一个人都需要有人和他开诚布公地谈心。

一个人尽管可以十分英勇,但他也可能十分孤独。

——海明威

13、只向老人低头。

14、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一个人必须是这世界上最坚固的岛屿,然后才能成为大陆的一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