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word参考模板.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68906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眼科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word参考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眼科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word参考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眼科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word参考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眼科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word参考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眼科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word参考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眼科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word参考模板.docx

《眼科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word参考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眼科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word参考模板.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眼科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word参考模板.docx

眼科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word参考模板

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

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

一、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消渴目病

西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ICD-10编码:

E14.304+H36.0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

(ZYYXH/T3.4-2007)。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眼科学》(李凤鸣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诊疗方案”。

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常见证候:

气阴两虚,络脉瘀阻证。

肝肾亏虚,目络失养证。

阴阳两虚,血瘀痰凝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3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ICD-10编码:

E14.304+H36.001*)的患者。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视力检查

(2)裂隙灯检查

(3)眼压检查

(4)眼底镜检查

(5)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6)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7)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

(8)血压、心电图、胸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视野、视觉电生理、眼部超声、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气阴两虚、络脉瘀阻证: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2)肝肾阴虚、目络失养证:

补益肝肾、养血通络。

(3)阴阳两虚、血瘀痰凝证:

阴阳双补、化痰祛瘀。

2.辨证选择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

3.其他疗法:

根据病情和临床实际可配合针灸、电离子导入、光凝、玻璃体切割术等疗法。

4.内科基础治疗

5.护理:

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1.视力稳定或改善。

2.眼底出血渗出有所吸收。

3.视野无恶化。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二、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ICD-10编码:

E14.304+H36.001*)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月日出院日期:

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30天实际住院日:

年月日

(第1天)

年月日

(第2~14天)

年月日

(第15~30天)

年月日

(出院日)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下达医嘱、开出各项

检查单

□完成首次病程记录

□完成入院记录

□完成初步诊断和病情

评估

□确定治疗方案

□向病人交代病情和注

意事项

□上级医师查房,

根据病情调整治疗

方案

□完成当日病程和

查房记录

□注意防治并发症

□上级医师查房,根

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明确出院时间

□完成当日病程和查房记录

□注意防治并发症

□指导患者出院后饮食及生活调摄

□交代出院注意事项、随诊日期

□开具出院诊断书

□完成出院记录

□通知出院

 

医嘱

长期医嘱

□眼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糖尿病饮食

□监测血糖

□口服中药汤剂、中成

□静滴中药注射剂

□针灸治疗

□内科基础治疗

□其他疗法

临时医嘱

□视力检查

□裂隙灯检查

□眼压检查

□眼底镜检查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血常规、尿常规、便

常规

□肝功能、肾功能、血

糖、血脂

□血压、心电图、胸部

X线片

□其他检查

长期医嘱

□眼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糖尿病饮食

□监测血糖

□口服中药汤剂、

中成药

□静滴中药注射剂

□针灸治疗

□内科基础治疗

□其他疗法

临时医嘱

□对症处理

长期医嘱

□眼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糖尿病饮食

□监测血糖

□口服中药汤剂、中

成药

□静滴中药注射剂

□针灸治疗

□内科基础治疗

□其他疗法

临时医嘱

□对症处理

长期医嘱

□停止所有长期医嘱

临时医嘱

□开具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做入院介绍、健康教育

□介绍各项检查前注意

事项

□饮食、日常护理指导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

理措施

□按照医嘱执行诊

疗护理措施

□饮食指导

□安抚疏导、健康

教育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饮食指导

□安抚疏导、健康教

□介绍出院后饮食及生活调摄

□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

□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送病人出院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白涩病(干眼病)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干眼病相当于中医学中白涩病和神水将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神水将枯(ZY/T001.5-94)

(1)目珠干燥失却莹润光泽,白睛微红,有皱褶,眵粘稠呈丝状,黑睛暗淡,生翳。

(2)眼干涩、摩擦痛、畏光、视力下降,同时口鼻干燥,唾液减少。

(3)泪液分泌量测定,多次Schirmer法少于10mm/5min。

虎红染色试验阳性,荧光素染色试验阳性。

(4)多见于50岁左右女性,双侧发病,常伴有多发性关节炎。

(5)必要时作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及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测定、血沉检查。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眼表疾病学》(刘祖国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

(1)主观症状(具有以下前五项中一项或一项以上者为阳性):

干燥感、异物感、烧灼感、视疲劳、畏光、疼痛、流泪、视物模糊、眼红。

(2)泪膜不稳定:

泪膜破裂时间(BUT)≤10秒为异常。

(3)泪液减少:

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法)≤10mm/5min;乳铁蛋白含量≤0.9ug/ml为异常。

(4)眼表面损害:

荧光素染色≥3和/或虎红染色≥3;印迹细胞学检查表现杯状细胞密度降低,细胞核浆比降低,出现蛇形染色质,鳞状上皮化生增加。

排除其他原因的同时,具有1+2(≤5秒)或1+2(≤10秒)+3即可作出干眼诊断,如同时出现(3)及(4)即可加强诊断。

(二)证候诊断

1.肺阴不足证:

目珠干涩不爽,磨痛异物感,久视疲劳,时常白睛隐隐发红,舌红少津,脉细数。

2.气阴两虚者:

目珠干燥无光泽,涩磨畏光,眼极易疲劳,视力模糊,甚至眼睑痉挛,口干少津,神疲乏力,舌淡红,苔薄,脉细。

3.肝经郁热证:

目珠干燥,灼热刺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或小便黄,舌红、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

 

二、治疗方案

1.辩证选择口服中药、中成药

(1)肺阴不足证

治法:

滋阴润肺。

推荐方药:

养阴清肺汤加减。

生地,麦冬,白芍,玄参,丹皮,薄荷,南沙参,玉竹等。

中成药:

养阴清肺口服液等。

(2)气阴两虚证

治法:

益气养阴。

推荐方药:

生脉饮合六味地黄丸加减。

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熟地黄,山药,山萸肉,牡丹皮,茯苓,泽泻,甘草,枸杞子等。

中成药:

杞菊地黄口服液、生脉饮等。

(3)肝经郁热证

治法:

清肝解郁。

推荐方药:

丹栀逍遥丸等。

2.针灸治疗

体针:

常用穴位:

睛明、攒竹、瞳子髎、丝竹空、太阳、四白、风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等。

可根据病情采用头针、耳针、眼针、耳穴敷贴、雷火炙等。

3.其他疗法

根据病情选择中药雾化、中药熏蒸等治疗方法。

4.护理与调摄

(1)饮食:

少食或忌食刺激及辛辣的食物。

可自行泡制枸杞菊花茶饮用。

(2)生活习惯:

避免用眼过度,保持室内清洁通风,避免强光与烟尘刺激;勿滥用眼药水。

(3)心理:

保持心情舒畅,调节情绪,调畅气机。

(4)其他:

若有屈光不正,应及时矫正视力。

三、疗效评价

以临床症状、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为观察指标。

治愈:

症状消失,Schirmer多次测定大于10ml/5min,泪膜破裂时间大于10s,

 

 

角膜染色消退。

好转:

症状减轻,Schirmer多次测定泪液分泌量增加,泪膜破裂时间较前延长,角膜荧光色素染色较前减少。

无效:

症状无改善,Schirmer多次测定泪液分泌量未增加,泪膜破裂时间、角膜炎光素染色无变化。

 

 

瞳神紧小(虹膜睫状体炎)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疗疗效标准》(ZY/T001.5-94)

主要症状:

瞳神紧小,抱轮红赤,黑睛后壁有灰白色细小或如羊脂状物附着,神水浑浊,黄仁纹理不清,甚或黄液上冲,血灌瞳神。

或黄仁与晶珠粘连,形成瞳神干缺。

或见白膜粘着瞳神边缘,甚则闭封神瞳。

次要症状:

可有畏光,流泪,目珠坠痛,视物模糊,或见眼前有似蚊蝇飞舞。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全国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眼科学》(葛坚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主要症状:

眼红、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等。

前节检查所见:

为睫状充血、KP、房闪、房水浮游物、前玻璃体浑浊;虹膜纹理不清,或有虹膜结节;瞳孔变小,对光反射迟钝。

(三)证候诊断

1.肝经风热证:

瞳神紧小,畏光流泪,目珠坠痛,头额痛,视物模糊。

抱轮红赤,黑睛后壁灰白色点状沉着物,神水不清,黄仁肿胀,纹理不清,发热恶风,头痛身痛,舌质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或弦数。

2.肝胆火炽证:

瞳神紧小,目珠坠痛拒按,痛连眉棱、颞颥,视力锐减,畏光、灼热、多泪。

抱轮红赤或白睛混赤,黑睛后壁灰白色沉着物密集,神水混浊重,黑暗与黄仁之间或见黄液上冲,或见血液沉积,口苦咽干,烦躁不眠,便秘溺赤,口舌生疮,舌红苔黄而糙,脉弦数。

3.风热夹湿证:

瞳神紧小或扁缺不圆,目珠坠痛,痛连眉骨,颞颥闷痛,视物昏蒙或自觉眼前黑花飞舞,羞明流泪。

抱轮红赤持久不退或反复发作,黑睛后有灰白色羊脂样沉着物,神水混浊,黄仁纹理不清,多伴有头晕身重,骨节酸痛,或小便不利,或酸涩灼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4.阴虚火旺证:

病势较缓或病至后期,瞳神紧小或干缺,赤痛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眼干涩不适,视物昏花。

检查见眼前部炎症较轻,头晕耳鸣,口燥咽干,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舌红少苔或苔干乏津,脉细数。

 

 

二、治疗方案

(一)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肝经风热证

治法:

疏风清热。

推荐方药:

新制柴连汤加减。

柴胡、蔓荆子、荆芥、防风、黄岑、黄连、栀子、龙胆草、赤芍、生地、甘草。

中成药:

清开灵口服液等

2.肝胆火炽证

治法:

清肝泻火。

推荐方药:

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黄岑、栀子、泽泻、车前子、生地、当归、柴胡、甘草。

中成药:

龙胆泻肝丸等

3.风热夹湿证

治法:

祛风清热除湿。

推荐方药:

抑阳酒连散加减。

生地、独活、黄柏、知母、羌活、白芷、防风、蔓荆子、防已、黄岑、黄连、栀子、寒水石、生甘草。

4.阴虚火旺证

治法:

滋阴降火。

推荐方药:

知柏地黄汤加减。

知母、黄柏、生地、丹皮、山茱萸、茯苓、泽泻、白芍、黄连。

中成药:

知柏地黄丸等。

(二)针灸治疗:

根据病情辨证取穴。

(三)其他疗法:

根据病情及临床实际可选择中药熏洗、离子导入等疗法。

(四)基础治疗:

眼局部常规抗炎、散瞳等,重症病例,明显影响视功能时,根据病情给鱼口服强的松、免疫抑制剂治疗。

(五)护理

1.忌食辛辣食物、戒烟酒,以防助湿生热,加重病情,保持大便顺畅。

2.外出戴有色眼镜,以防强光刺激。

3.注意休息,防止外感风寒,以免加重病情或诱发本病复发。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临床痊愈:

眼红、眼疼、畏光流泪消失,角膜KP(-),睫状出血(-),房闪(-),房水浮游物(-)。

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

2.有效:

眼红、眼疼、畏光、流泪明显减轻,角膜KP,睫状充血,房闪,房水浮游物好转。

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

3.无效:

眼红、眼疼、畏光、流泪明显、角膜KP、睫状充血、房闪、房水浮游物无好转。

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

(二)评价方法

1.中医药治疗畏光、流泪、眼红、眼疼临床症状情况;

2治疗房闪、浮游体、角膜KP、视网膜及前部玻璃体炎症等体征恢复情况、舌脉、全身症状。

 

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药学会发布《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

(ZYYXH/T3.4-2007)

(1)消渴病史。

(2)不同程度视力减退,眼前黑影飞舞,或视物、变形。

(3)眼底出血、渗出、水肿、增殖,晚期可致血灌瞳神后部、视衣脱离而致暴甚或失明。

(4)可并发乌风内障、青风内障及金花内障等内障眼病。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眼科学》(李凤鸣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1)糖尿病史:

包括糖尿病病程、既往血糖控制水平、用药史等。

(2)眼底检查可见微动脉瘤、出血、硬性渗出、棉絮斑、静脉串珠、黄斑水肿、新生血管、视网膜前出血及玻璃体及出血等。

(3)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可帮助确诊。

(二)分级标准

2002年全球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项目组(theGlodalDizbeticRetinopathyProjectGroup)根据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研究(ETDRS)和Wisconsin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分级标准(表1、表2)。

(三)症候诊断

1、气阴两虚,络脉瘀阻证:

视力稍减退或正常,目睛干涩,或眼前少许黑花飘舞,神疲乏力,气短谰言,口干咽燥,自汗,便干或稀溏,舌胖嫩、紫暗或瘀斑,脉沉细无力。

2肝肾阴虚,目络失养证:

视物模糊或变形,目睛干涩,头晕耳鸣,腰膝酸软,

肢体麻木,大便干结,舌暗红少苔,脉细涩。

3、阴阳两虚,血瘀痰凝证:

视物模糊或不见,或暴盲,神疲乏力,五心烦热,失眠健忘,腰酸肢冷,手足凉麻,阳痿早泄,下肢浮肿,大便溏结交替;舌淡少津或有瘀点,或唇舌紫暗,脉沉细无力。

 

表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国际临床分级

分级

病变严重程度

散瞳眼底检查所见

1

无明显视网膜病变

无异常

2

轻度非增生性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仅有微动脉瘤

3

中度非增生性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出微动脉瘤外,还存在轻于重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改变

4

重度非增生性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出现以下任一改变,但无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的体征:

在4个象限中每一象限中出现多于20处视网膜内出血

在2个或以上象限出现静脉串珠样改变

至少有1个象限出现明显的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

5

增生性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出现下列一种或一种以上改变

新生血管

玻璃体出血或视网膜出血

表2: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国际临床分级

程度

散瞳眼底检查所见

在后极部无明显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

后极部存在部分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但远离黄斑中心

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接近但未累及黄斑心凹

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累及黄斑心凹

二、治疗方案

(一)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气阴两虚,络脉瘀阻证

治法: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推荐方药:

生脉散合四物汤加减,人参、麦冬、五味子、赤芍、川穹、当归、枸杞

山药、牡丹皮、丹参、牛膝、生蒲黄。

中成药:

生脉饮、复方丹参滴丸等。

2、肝肾阴虚,目络失养证

治法:

补益肝肾,养血通络。

推荐方药:

六味地黄丸加减,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黄氏、生蒲黄、决明子、枸杞子、丹参、水蛭、浙贝母。

中成药:

明目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

3、阴阳两虚,血瘀痰凝证

治法:

阴阳双补,化痰祛瘀。

推荐方药:

偏阳虚者,右归丸加减,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杜仲、肉桂、制附子、菟丝子、当归、淫羊藿、茯苓、三七、益母草、瓦楞子、穿山甲、海藻、昆布。

偏阴虚者,左归丸加减,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川牛膝、鹿角胶、龟板胶、菟丝子、山楂、浙贝、陈皮、茯苓、三七、海藻、昆布。

中成药:

金匮肾气丸、知柏地黄丸等。

(二)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辩证选择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

(三)其他疗法

根据病情和临床实际可配合针灸、电离子导入、光凝、玻离体切割术等疗法。

(四)内科基础治疗

应按相应临床指南严格控制血糖、血脂及血压等。

(五)护理

应定期进行眼科随访,出血较多或反复出血者,避免剧烈活动;不可过用目力;生活规律;戒烟酒。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疾病疗效评定标准(此标准由消渴目病协作分组拟定)

(1)显效

A、实力进步≥4排,或视力≥1.0

B、眼底改变显示视网膜微血管瘤数由(+++)减少到(++)、或由(++)减少到(+)、或由(+)到消失;眼底出血量由(+++)减少到(+)\或由(++)到消失;渗出量由(+++)减少到(++)、或减由(++)减少到(+)、或由(+)到消失。

微血管瘤、出血、渗出改变有二项以上指标达到要求。

C、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显示视网膜平均循环时间明显缩短、黄斑水肿程度明显减轻、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缩小、血管渗漏明显减轻。

改变有二项以上指标达到要求。

变化程度≥20%。

(2)有效

A、实力进步≥2排

B、眼底改变显示视网膜微血管瘤数由(+++)减少到(++)、或由(++)减少到(+)、或由(+)到消失;眼底出血量由(+++)减少到(+)、或由(++)到消失;渗出量由(+++)到(++)、或由(++)减少到(+)、或由(+)到消失。

微血管瘤、出血、渗出改变有一

C、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显示视网膜平均循环时间缩短、黄斑水肿程度减轻、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缩小,血管渗漏明显减轻。

改变有一项以上指标达到要求。

变化程度≥10%。

(3)无效

各项指标未达到上述有效指标者。

(4)恶化

A、视力退步2排以上。

B、眼底彩色照相显示视网膜出现新生血管等增殖性改变或加重。

C、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显示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扩大,黄斑水肿加重,血管渗漏增加。

注:

视力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1分制),不及0.1者,每进0.02计为一排。

眼底变化指标以眼底镜或彩色眼底照片判定,微血管瘤应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负片为准。

(+)表示较少、易数;(++)表示较多、不易数;(+++)表示微血管瘤很多、不可数,出血及渗出量多、融合成片。

疗效评定时,视力、眼底改变及荧光造影三项中必须具备一项。

单项疗效指标按以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判定。

2、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尼莫地平法计算:

疗效指数(n)=[(疗前积分—疗后积分)÷疗前积分]×100%

显效:

症状基本消失,n≥70%。

有效:

症状缓减,30%≥n<70%。

无效:

症状基本无变化,n<30%。

3、主要终点事件

失明率:

治疗后两组患者失明率的组间比较。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

治疗后两组患者进展为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的组间比较。

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率:

治疗后两组患者进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率的组间比率。

(2)次要终点事件

中度视力丢失(MVL):

视力较入组视力降低3排或3排以上(ETDRS视力表),相当于视角增加一倍或更多。

持续视力丢失(SMVL):

连续2次访视力较入组视力降低3排或3排以上。

(二)评价方法

1、近期疗效评价方法

在患者进入路径不同时间对眼部症状和客观指标进行评价。

(1)进入路径当天,按照疾病疗效判定标准和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进行判定。

(2)进入路径每隔15天,进行疾病疗效判定和中医证候疗效判定。

(3)进入路径第30天,进行疾病疗效判定和中医证候疗效判定。

2、远期疗效判定方法

通过长期观察,治疗终点时主要评价失明率、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率,及次要指标中度视力丢失率和持续视力丢失率。

友情提示:

方案范本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本范文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供参考!

最好找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后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