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本题库全背会考试80分以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686771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本题库全背会考试80分以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本题库全背会考试80分以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本题库全背会考试80分以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本题库全背会考试80分以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本题库全背会考试80分以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本题库全背会考试80分以上.docx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本题库全背会考试80分以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本题库全背会考试80分以上.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本题库全背会考试80分以上.docx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本题库全背会考试80分以上

绪论

1.狭义教育的特点有哪些?

学校教育,按社会或阶级要求和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计划,组织对身心影响,朝期望发展。

特点:

(1)有目的,计划,组织的专门培养人的活动。

(2)对象青少年儿童。

(3)专业教师指导的社会活动。

2.孔子教育思想有哪些?

(1)作用。

国家稳定,社会发展,“庶,富,教”,立国三要素。

(2)对象。

有教无类。

(3)目的。

士,君子。

完善人格首目的。

(4)内容。

“子以四教:

文行忠信”,文为诗书礼艺易乐春秋。

(5)原则和方法。

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谦虚笃实。

“夫子教人各因其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6)道德修养的方法。

立志有恒,自省自克,身体力行,改过迁善。

3.孟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明人伦”,“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钟社会关系准则。

重君子圣贤培养,以德为主,德才兼备。

体现在持志养气,反求诸己,动心忍性。

4.《学记》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古代最早、体系较完整的教育著作。

世界最早教育专著,先秦儒家经验思想总结,教育思想丰富。

包括:

(1)作用。

“化民成俗,其由必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培养国家所需人才,有助形成好社会风尚。

(2)教学制度和学校管理。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痒,术有序,国有学。

(3)教学原则。

课内外结合,教学相长,预时孙摩,长善救失,启发诱导。

(4)论教师。

“师严而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5.夸美纽斯的主要教育观点有哪些?

17世纪捷克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近代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体系奠基人。

(1)作用和目的。

改造社会建设国家手段,促进人发展。

培养人在身体,智慧,德行,信仰和谐发展。

(2)适应自然原则,其教育体系根本原则。

(3)提出统一学制学年制。

(4)第一次提出班级授课制。

(5)各级学校设置广泛学科课程。

(6)建立教学原则体系。

6.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18末19初德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科学教育学之父。

(1)基础。

第一个明确心理学为教育学理论基础。

(2)目的。

帮助学生发展知识能力,职业选择。

培养真正善良的人。

(3)提出一整套完整课程体系。

(4)“教育性教学”原则,教学与教育统一。

(5)教师权威作用。

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程中心,传统教育理论代表。

7.昆体良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古罗马著名教育家,《论演说家的教育》或《雄辩术原理》。

(1)雄辩家善良,不单纯有才。

(2)班级授课,老师也是。

(3)适应儿童差异,因材施教。

(4)反对体罚,体罚残忍,导致压抑沮丧。

8.杜威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美现代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

实用主义教育流派代表。

(1)本质。

教育即生活和经验改造。

(2)目的。

使学生不断成长。

(3)论课程和教材。

“做中学”原则。

(4)教学五步骤。

教师给学生情境,教师提供产生问题的资料,学生产生问题和假设,设想解决方法,动手做验证假设。

(5)儿童中心论。

教师是辅导者,儿童中心,活动中心,活动作业中心。

9.联系实际,说说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1)初步教育信念和专业精神。

具备教育理论基础,学前人教育思想,助自己形成教育认识和信念。

(2)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

基本规律,教学规律,德育规律和原则,科学学生观,知识观,教育观。

(3)了解历史和思想遗产。

优秀遗产是教师精神养料。

(4)了解职业和工作环境。

对未来工作环境了解,消除学校工作陌生感。

 

第一章

1.教育劳动起源学说的观点是什么?

(1)提出了客观需要。

通过传递,年青一代掌握生产生活经验。

一方面,劳动者需要一定知识经验基础,了解劳动目的,工具,对象。

另一方面,人类在劳动中,积累一定的生产经验技术。

(2)提供了现实条件。

劳动促使双手解放,猿闹变人脑,产生语言意识。

劳动中产生了教育的客观需要,创造了客观性条件。

因此,教育起源于劳动,并随着生产力发展而发展。

2.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生产,科学,世俗,国际,终身,革命。

3.今后我国教育发展的任务是什么?

《教育规划刚要》按照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终身教育体系要求,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八项教育发展任务。

(1)学前,重点农村。

(2)九年义务,巩固教育水平。

(3)高中阶段,高中和中职比例。

(4)职业教育突出位置,吸引力,创业能力。

(5)高等教育质量,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水平提高。

(6)继续教育,学分转换,自考,开放大学,终身学习“立交桥”。

(7)民族教育事业,少数民族,双语教学。

(8)特殊教育,完善体系,保障制度。

4.简述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1)产生学校,教育是社会专门只能,阶级统治的工具。

(2)与生产劳动脱离,非生产性。

(3)适应经济政治,阶级性,封建还有等级性。

(4)适应思想文化,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5.原始教育形态特点是什么?

(1)与生产劳动和社会融合。

(2)无阶级性,平等性。

(3)内容简单。

(4)手段和方法单一

第二章

1.论述经济与教育的关系(从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以及教育对经济的反作用来讲)。

经济与教育互相都有重要作用。

经济制约教育,教育促进经济。

首先,经济对教育:

(1)规模和速度。

影响人力,物力,财力。

(2)结构和布局。

(3)目标设定。

(4)内容,方式方法手段,教学组织形式。

其次,教育对经济:

(1)提供良好基础。

(2)再生产劳动力。

(3)再生产科学知识。

(4)促进现代经济发展。

2.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有哪些?

(1)性质和目的。

(2)领导权。

国家政权力量,经济力量,意识形态。

(3)社会成员受教育权利。

(4)部分受教育内容。

3.教育在政治发展中的作用有哪些?

(1)促进人的政治社会化。

(2)培养专门政治人才。

(3)促进现代政治民主化。

4.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有哪些?

(1)价值取向。

(2)目的确立。

(3)内容选择。

(4)教学方法使用。

5.教育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有哪些?

(1)传递保存。

(2)传播交流。

(3)选择提升。

(4)创造更新。

6.试述科技和教育的相互关系。

有区别有联系,相互制约促进。

科技对教育促进:

(1)知识学习,教育的观念。

(2)课程设置和内容体系。

(3)现代化手段,方式和方法。

(4)科学化,个性化,自主化,民主化。

教育对科技反作用:

(1)传播科学技术。

(2)创新科学技术。

总之,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7.试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是基础根据动因尺度归宿。

教育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一方面,教育有社会制约性,另一方面,有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

具体体现在:

(1)不平衡性。

教育落后政治经济起阻碍作用,超前政治经济起促进作用。

(2)历史继承性。

教育传承接续,有自身规律。

教育是历史组成部分,其思想,制度和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都是集成和超越基础上产生的。

总之,教育由生产方式决定,但相对独立。

因此尊重教育规律,办人民满意教育。

同时认清教育相对独立,不能绝对化,否认社会制约性,也是错误的。

8.简述教育现代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教育现代化是基于传统教育,吸收国外成果,创造现代教育的历史变化过程。

(1)是历史变化过程。

(2)实质适应大工业生产和社会化生活方式。

(3)基于教育传统的现代化。

(4)吸收国外优秀成果的过程中实现。

全方位现代化包括:

观念,目标,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设备,制度。

9.试述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1)先导,全局,基础性地位。

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

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基石,提高国民素质,人的全面发展根本途径。

A先导性作用。

B全局性地位。

C增强综合国力的基础性因素。

D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2)落实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A提高党政领导对基础先导全局性地位认识。

B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作为发展生产力第一要务。

C加大政府投入。

D动员社会资源投资机制。

E完善助学贷款制度,发展农村义务教育。

F促进终身教育体系学习型社会形成。

(3)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

(此处为第8题内容),教育现代化不仅是系统工程,也是社会现代化在教育领域逐步完成的历史过程,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逐渐实现的过程。

 

第三章

1.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顺序性。

是客观的,不能拔苗助长。

(2)阶段性。

心理生理会有年龄特征,不同年龄段和阶段区别对待,不能一刀切。

(3)不平衡性。

同方面不同年龄,不同方面不同时期不平衡,关键期施以响应教育。

(4)互补性。

身体,心理和生理技能互补。

树立信心,其他方面有补偿性。

科学教育方法,善于发现人的优势。

(5)个别差异性。

不同学生同一方面,速度和水平不同。

不同学生不同方面,速度水平也不同。

不同学生个性倾向性不同。

因此要根据差异因材施教。

2.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观有哪些?

(1)内发论:

动力源自自身内在需要,发展顺序由机体成熟机制决定。

美国威尔逊认为基因复制是决定人行为的本质力量。

(2)外铄论:

源自外在要求,环境,教育是动力。

荀子性恶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行为主义理论强调教育起决定作用。

(3)多因素相互作用伦:

遗传素质是物质前提,社会环境是外部条件,良好道德教育是重要条件,主观能动性是内因。

因此,个体积极投入实践活动看做内外因综合作用的汇合点,也是推动人发展直接的,现实的力量。

3.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生理前提或物质前提。

(2)生理基础和可能性。

(3)成熟过程制约人的发展进程。

(4)差异性影响身心发展差异性。

4.辨析遗传决定论。

遗传素质是物质前提,但不起决定作用。

(1)提供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

(2)随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

因此只是物质前提,而不起决定作用,片面夸大陷入“遗传决定论”的错误中。

5.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1)环境对人发展作用表现在:

A现实基础,孟母三迁。

B提供对象,手段,资源,机遇。

C人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发展的。

(2)环境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

A家庭环境。

B大众媒体,丰富信息宽阔视野同时也有负面影响。

6.为什么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起主导作用是由于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

(1)有明确目的,计划,组织和系统性。

(2)专业教师来施教。

(3)基础教育是关键年龄阶段的教育。

7.学校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加速发展。

(2)发掘潜力。

(3)提升价值。

(4)健全个性。

8.教育发挥主导与促进作用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有哪些?

(1)遵循人发展规律。

(2)正确处理内外因关系,激发主观能动性。

(3)正确处理教育与遗传素质,环境的关系。

9.辨析教育万能论,此框架还适合遗传素质,环境,主观能动性等话题。

(1)高度评价,对认识教育有一定意义。

(2)但视为决定因素,就夸大了作用。

(3)人发展不单纯由教育决定,而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实践活动的结果。

(4)教育的主导与促进作用是相对比较而言的,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如果没有遗传作为胜利前提,没有环境积极配合,没有社会作为物质基础,没有主观能动性调动,教育的主导和促进作用是不可能的。

10.如何把握人的发展过程中内因外因的辩证关系。

同样智力水平,环境教育条件下,不同个体发展不同原因在于主观能动性不同。

主观能动性是发展的内因,教育环境是外因。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如果没有学习愿望,再好条件都不会积极影响。

因此如何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尤为重要,这也是教育起主导作用的一个重要条件。

11.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有哪些?

(1)过度保护。

(2)过分干涉。

(3)严厉惩罚。

(4)温暖理解。

第四章

1.教育目的的意义和价值。

在教育实践中有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

(1)是教育工作出发点,有导向作用。

(2)对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有激励作用。

(3)对教育效果的衡量和评价的重要标准。

2.影响教育目的制定的因素有哪些?

不能凭愿望或臆断,而必须科学地考虑各种因素,包括:

(1)经济,政治,文化是主要根据。

(2)人自身发展特点是重要依据。

(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3.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或基本观点有哪些?

(1)人的发展与社会条件联系。

(2)旧时分工造成片面发展。

(3)机器大工业提供全面发展基础可能。

(4)社会主义制度是制度条件。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唯一途径。

4.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有哪些?

(1)强调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2)德智体全面发展。

(3)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的根本途径。

5.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1)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面向全体,促进全面发展。

(3)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4)贯穿于全过程,渗透于各方面。

6.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从体制,观念,模式,教学方法,课程和教材,教师队伍和外部条件等综合改革。

(1)转变观念,正确人才观教育质量观。

(2)立交桥,各级各类教育衔接沟通。

(3)加快发展缓解升学压力。

(4)加快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

(5)素质教育高质量教师队伍。

(6)社会用人制度,克服学历本位。

(7)加强领导,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开创新局面。

7.《教育规划纲要》里是如何表述我国教育目的的?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8.剖析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

(1)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重社会价值。

(2)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

(3)评价要看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指标。

(4)看到了社会对教育的制约,强调社会需求,国家负主要责任。

对保证教育地位,发挥教育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发展都有积极意义。

(5)但否定个体兴趣,心理规律和个性特征则是片面的,不科学的,易造成学生个性发展的压抑。

第五章

1.义务教育的含义以及推行义务教育的原因。

义务是国家法律规定,国家强制力保证,公民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

义务教育法律规定,所有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保证的国民教育。

明显的强制性表明,既是义务又是基本权利,原因是为经济服务,为政治服务。

2.简述终身教育的思想内容及其影响。

终身教育指一生中应当需要接受各种教育培养。

两个本质特征,时间延展性(贯穿始终)和空间包容性(包含所有教育形态,非单一纯粹形态,是教育理论和观念)。

时间延展和空间包容构成了内涵和外延。

四个支柱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总指导原则是寻求教育的协同作用。

影响表现在:

(1)全新认识,全新理解。

(2)教育社会化,社会学习化。

(3)学校与社区,职业界结合。

(4)由重视“受教育权”转向“学习权”,强调学习者主体性。

3.简述教师如何才能做到依法执教。

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严格执行。

无规定的,在学校规章制度和教师法定职权工作。

同时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1)有法律知识,是前提和基础。

(2)有法律信念,是重要保证。

(3)有法律意识,是关键所在。

4.简述我国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三部分:

本人实施或不实施某种行为,要求义务人履行法律义务,权利受侵害,诉诸法律要求确认和保障。

具体来说:

(1)教育教学,开展改革和实验。

(2)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学术团体,活动充分发表意见。

(3)指导学生学习发展,评定成长发展。

(4)工资,福利,寒暑带薪休假。

(5)对学校教学管理和对教育行政部门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参与学校民主管理。

(6)进修或其他方式培训。

教师义务:

(1)遵纪守法。

(2)教育教学。

(3)思想品德教育。

(4)爱护尊重学生。

(5)保护学生。

(6)提高思想业务水平。

5.取得教师资格的条件有哪些?

(1)是中国公民,有中国国籍是先决条件。

(2)热爱教育事业。

(3)良好思想品德。

(4)法定学历或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

(5)有教育教学能力。

6.《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各有哪些?

不良行为:

(1)旷课,夜不归宿。

(2)携带管制刀具。

(3)打架,侮辱。

(4)索要财物。

(5)偷窃,毁坏财物。

(6)赌博变相赌博。

(7)色情淫秽音像制品和读物。

(8)未成年不适宜进入的场所。

(9)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构成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与不良行为一样反社会,差别在于严重程度不同。

(1)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2)带刀,不改。

(3)多拦截殴打,索要财物。

(4)传播淫秽读物或音像制品。

(5)进行淫乱或色情卖淫活动。

(6)多次偷盗。

(7)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8)吸,注毒品。

(9)其他严重危害社会行为。

7.简述教师对学生合法权益的保护责任有哪些。

第一,学生的权利就是教师的责任。

(1)受教育权。

入学,上课,受教育,升学权。

(2)人身权。

人格,禁止体罚。

禁止搜身。

禁止非法利用学生肖像。

隐私权。

第二,保护学生安全的责任。

(1)学校承担责任。

(2)教师承担安全主要责任。

第三,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责任。

8.教育法律规范的种类包括哪些?

简单解释每项含义。

教育基本法律。

依据宪法制定的全面调整教育内外部关系的基本法律准则。

是“教育领域的宪法”,是教育体系母法,我国是《教育法》。

教育单行法律。

调整某类教育或教育的某一具体部分关系的教育法律,属于一般法律,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教育行政法规。

国务院领导管理教育事业,规定的规范性文件。

内容上针对某一教育事务发布的行为规则,而不针对具体时间和具体问题的规定。

地方性教育法规。

各级人大和常委会根据本区域实际需要,不抵触其他法律前提下,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教育规章。

两类,最高国家教育行政机关制定,称为部门规章,全国有效。

各级政府制定的教育规章,称为地方教育规章或政府教育规章。

第六章

1.教师职业的专业性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教师是专业人员,这是职业基本性质。

(1)功能与伦理。

(2)知识和技能。

(3)训练和资格。

(4)自主。

(5)组织和团体。

(6)地位。

2.教师劳动的特点是什么?

精神生产的劳动,具体表现在:

(1)对象多样性,决定复杂的,需要创造性。

(2)手段主体性,主要是自身知识和行为,自身素质对效果决定作用。

(3)时间延续性。

(4)空间广延性。

(5)成果精神性。

成果是学生的发展,知识,能力,品德提高,是精神性成果。

3.教师应扮演哪些角色?

(1)诊断者:

对学生情况,特点,原因等了解,分析,判断。

目的因材施教,学生年龄个性差异,掌握关于人的知识,诊断工具方法。

(2)传授者:

传播思想,道德和知识。

原因,传授是基本方式,教师比学生知识多。

条件,自己勤奋端正,掌握传授方法技能。

(3)指导者:

引导帮助自我学习管理。

两方面,学习和生活指导。

因信息渠道多样,教知识任务减轻,学生自主发展要求更高,学生心理疾病上升。

教师首先了解学生发展知识,其次平等交流,再次改变模式,学生主动活动和指导结合。

另外,建立学习,生活心理辅导机制,最后善于自主学习,努力保持心理健康。

(4)评价者:

学习发展过程评价,目的是检查发展质量,激发动力。

首先,端正评价观,其次,掌握基本理论方法;最后,激励的策略。

(5)管理者:

学习活动组织管理。

(6)研究者:

问题作为课题,科学方法研究,寻找有效方法。

(7)协调员:

家庭社会学校中发回协调主导作用,教育因素合力,促健康发展。

4.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教书育人,多方专业素养,四个方面:

(1)一般综合素养。

A广泛文化基础知识。

B良好人品。

C良好人际交往技能。

D健康身心和爱好兴趣。

(2)学科专业素养。

A基本知识技能。

B体系结构。

C历史趋势。

D思维方式方法论。

(3)教育专业素养。

A基本教育科学知识。

B先进教育理念。

学生,教育,教学,人才观。

C教育专业能力。

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4)职业道德素养。

调整教师和社会,事业,教师,家长,自身关系的规范总和。

2008《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新六条: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5.简述教师应有的职业道德素养是什么?

道德以善恶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力量调整人民之间相互关系的规范总和。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调整其与社会,事业,教师,家长,自身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

2008《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新六条: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6.简述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

(1)立足实践,面对现实;

(2)继续提升,崇尚先进;

(3)自我反省,自主发展。

7.教师怎样才能做好诊断者?

(1)掌握人的知识,生理学,医学,心理学,个性发展心理学等。

(2)诊断工具和方法,观察,谈话,问卷等。

(3)多做诊断性评价。

8.教师怎样才能做好指导者?

(1)了解学生发展的知识,思想品德,学习的规律方法。

(2)平等交流态度,知心朋友,不是权威和裁判。

(3)懂得思想,行为心理指导的知识和方法,改变灌输式,采取多样化。

(4)建立学习,生活,心理辅导机制。

(5)善于自主学习,保持心理健康快乐,指导时才有说服力和示范性。

9.教师如何才能成为好的研究者?

发挥优势,弥补劣势。

具体说,掌握教育科研程序方法,收集资料,注意研究规范,与专家合作开展,争取专家指导,结合工作问题开展。

10.教师为什么要成为协调员?

教育是系统工程。

不限学校,是家庭,学校,社区其他社会机构共同事业。

教师是专业人员,是中心人物,成为教育共同体协调员,发挥主要作用。

11.简述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教学专业活动中发展过程;是不断提高的过程。

具体说,是根据专业目标和规划,通过专业途径,提高专业精神,知识,能力水平,更新教育观念,不断进入更高成长阶段的过程。

具体包括三点:

(1)自觉有意识的过程,明确目标,做规划进行,自主过程。

(2)通过若干活动和途径。

(3)体现在教学水平提高,发展阶段递进。

12.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有哪些?

(1)参加培训,大学或教师进修学院学历或继续教育。

(2)专业阅读,读书阅报主要方式。

(3)网络学习。

(4)学术团体和活动。

(5)考察观摩。

(6)校本教研培训。

(7)行动研究。

13.为什么说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首先,学生有主观能动性。

其次,在受教育过程中自己有了一定素质,可以进行自我教育。

14.为什么说学生是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