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中央空调施工风管系统安装要求.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68561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中央空调施工风管系统安装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选中央空调施工风管系统安装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选中央空调施工风管系统安装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精选中央空调施工风管系统安装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精选中央空调施工风管系统安装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中央空调施工风管系统安装要求.docx

《精选中央空调施工风管系统安装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中央空调施工风管系统安装要求.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中央空调施工风管系统安装要求.docx

精选中央空调施工风管系统安装要求

中央空调施工风管系统安装要求

  中央空调施工是一项严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工程涉及的知识点涵盖方方面面。

与此同时,中央空调安装也是一项精细工程,失之毫厘便可谬误千里,因而要求专业的空调设计、安装、施工人员对每一环节都能做到认真对待,进行风管系统安装时同样如此。

风管系统安装要求如下:

  a.风管系统安装前,应进一步核实风管及送(排)风口等部件的标高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并检查土建预留的孔洞,预埋件的位置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并将预制加工的支(吊)架,风管及部件运至施工现场。

  b.支、吊、托架材质建议按以下标准采用:

吊杆采用φ10圆钢,矩形风管大边长大于1250mm时,采用L50×5角钢托架,当矩形风管大边长小于或等于1250mm时,采用L40×4角钢托架。

支、吊、托架应除锈并刷防锈漆2遍。

  c.不保温风管水平安装时,风管直径或大边长小于400mm时,支吊架间距不超过4m。

风管直径或大边长大于或等于400mm时,支吊架间距不超过3m。

垂直安装的风管支呆架间距为4m,并在每根立管上设置不少于两个固定件。

安装在托架上的圆形风管,宜设托座。

  d.对于相同管径的支、吊、托架应等距离排列,但不能将支、吊、托架设置在风口、风阀、检查口、测定孔等部位处,否则将影响系统的使用效果,应适当错开一定的距离。

  e.支、吊、托架的预埋件或膨胀螺栓的位置,应正确和牢固可靠。

支架埋入砌体或混凝土中应去掉油污(不得喷涂油漆),以保证结合牢固。

  f.安装吊架应根据风管中心线找出吊杆敷设位置。

单吊杆在风管中心线上,双吊杆按托架角钢的螺栓孔间距或风管中心线对称安装,但安装不能直接吊在风管法兰上。

  g.为了安装方便,风管应尽量在地面上进行连接,一般可接至10~12m长左右,在风管连接时,不允许将可拆卸的接口装设在墙或楼板内。

  h.在风管法兰间应装设法兰垫料,厚度为4mm,垫料材质采用石棉板或石棉绳。

连接法兰用的螺母应在同一侧。

  i.风管安装前,应对安装好的支、吊、托架进一步检查位置是否正确,是否牢固可靠,根据施工方案确定的吊装方法,按照先干管后支管的安装程序进行吊装。

  j.水平风管安装后的水平度的允许偏差为每米不应大于3mm,总偏差不应大于20mm。

垂直风管安装后的不垂直度的允许偏差为每米不应大于2mm,总偏差不应大于20mm。

风管沿墙敷设时,管壁到墙面至少应保留150mm的距离,以便拧紧法兰螺栓。

  k.在风管安装过程中,应逐段进行漏光检测,确保风管的密封符合设计规定和规范要求。

  l.在设计图纸中要求的一些特殊地方需对防排烟风管采取特别加强措施,其作法如下:

厚1.2mm铁皮制作,用厚30mm玻璃纤维隔热,再用铁丝网捆扎后,外抹15mm石棉水泥保护壳。

  m.通风空调系统的多叶调节阀、蝶阀、插板阀等调节装置,应安装在便于操作部位,止回阀安装应注意其方向性。

  n.防火阀是通风空调系统的安全装置,要保证在火灾时起到关闭和停机的作用。

穿越防火分区的防排烟风管在跨墙或楼板处应设置防火阀,并应紧贴墙或挡板安装。

  o.各类风口安装应横平、竖直、表面平整。

在无特殊要求情况下,露于室内部分应与室内线条平行。

有调节和转动装置的风口,安装后应保持原来的灵活程序。

为了使风口在室内保持整齐,室内安装的同类型风口应对称分布,同一方向的风口,其调节装置应在同一侧。

排烟口应安装在顶棚上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

  p.柔性短管的安装应松紧适当,不能扭曲。

安装在风机吸入口的柔性短管可装得绷紧一些,防止风机启动被吸入而减小截面尺寸。

不能以柔性短管当成找平找正的连接管或异径管。

排烟系统的柔性短管应采用不燃材料。

  q.多叶送风口、多叶排烟口及楼梯间正压送风口在安装时应检查烟(风)道内有无杂物堵塞或烟(风)道墙上有无未密封的墙洞,如有,应尽时与项目部主管工程师联系,以便及时处理完善,然后再安装风口。

  r.多叶送风口、多叶排烟口在安装时应保证阀体立面和墙面平行,阀体应保证横平、竖直,并保证阀表面基本与土建装修面平,但阀表面绝对不能超过土建装修面。

  中央空调施工是一项严谨而复杂的工程,任何一个环节都疏忽不得,风管系统安装环节同样应该被我们重视起来。

《测量学》模拟试卷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1.经纬仪测量水平角时,正倒镜瞄准同一方向所读的水平方向值理论上应相差(A)。

A180°B0°C90°D270°

 

2.1:

5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D)。

A5mB0.1mmC5cmD50cm

 

3.以下不属于基本测量工作范畴的一项是(C)。

A高差测量B距离测量C导线测量D角度测量

 

4.已知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220°,则其象限角为(D)。

A220°B40°C南西50°D南西40°

5.由一条线段的边长、方位角和一点坐标计算另一点坐标的计算称为(A)。

A坐标正算B坐标反算C导线计算D水准计算

6.闭合导线在X轴上的坐标增量闭合差(A)。

A为一不等于0的常数B与导线形状有关C总为0D由路线中两点确定

7.在地形图中,表示测量控制点的符号属于(D)。

A比例符号B半依比例符号C地貌符号D非比例符号

8.在未知点上设站对三个已知点进行测角交会的方法称为(A)。

A后方交会B前方交会C侧方交会D无法确定

9.两井定向中不需要进行的一项工作是(C)。

A投点B地面连接C测量井筒中钢丝长度D井下连接

10.绝对高程是地面点到(C)的铅垂距离。

A坐标原点B任意水准面C大地水准面D赤道面

11.下列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是错误的是:

(A)

A.高程相等的点在同一等高线上

B.等高线必定是闭合曲线,即使本幅图没闭合,则在相邻的图幅闭合

C.等高线不能分叉、相交或合并

D.等高线经过山脊与山脊线正交

12.下面关于非比例符号中定位点位置的叙述错误的是(B)

A.几何图形符号,定位点在符号图形中心

B.符号图形中有一个点,则该点即为定位点

C.宽底符号,符号定位点在符号底部中心

D.底部为直角形符号,其符号定位点位于最右边顶点处

13.下面关于控制网的叙述错误的是(D)

A.国家控制网从高级到低级布设

B.国家控制网按精度可分为A、B、C、D、E五等

C.国家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D.直接为测图目的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图根控制网

14.下图为某地形图的一部分,各等高线高程如图所视,A点位于线段MN上,点A到点M和点N的图上水平距离为MA=3mm,NA=2mm,则A点高程为(A)

A.36.4m

B.36.6m

C.37.4m

D.37.6m

15.如图所示支导线,AB边的坐标方位角为

,转折角如图,则CD边的坐标方位角

为(B)

A.

B.

C.

D.

16.三角高程测量要求对向观测垂直角,计算往返高差,主要目的是(D)

A.有效地抵偿或消除球差和气差的影响

B.有效地抵偿或消除仪器高和觇标高测量误差的影响

C.有效地抵偿或消除垂直角读数误差的影响

D.有效地抵偿或消除读盘分划误差的影响

17.下面测量读数的做法正确的是(C)

A.用经纬仪测水平角,用横丝照准目标读数

B.用水准仪测高差,用竖丝切准水准尺读数

C.水准测量时,每次读数前都要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D.经纬仪测竖直角时,尽量照准目标的底部

18.水准测量时对一端水准尺进行测量的正确操作步骤是(D)。

A对中----整平-----瞄准----读数A整平----瞄准----读数----精平

C粗平----精平----瞄准----读数D粗平----瞄准----精平----读数

19.矿井平面联系测量的主要任务是(D)

A实现井上下平面坐标系统的统一B实现井上下高程的统一

C作为井下基本平面控制D提高井下导线测量的精度

20.井口水准基点一般位于(A)。

A地面工业广场井筒附近B井下井筒附近

C地面任意位置的水准点D井下任意位置的水准点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21水准测量中,为了进行测站检核,在一个测站要测量两个高差值进行比较,通常采用的测量检核方法是双面尺法和。

22直线定向常用的标准方向有真子午线方向、_____磁北方向____________和坐标纵线方向。

23地形图符号一般分为比例符号、_半依比例符号_________________和不依比例符号。

24井下巷道掘进过程中,为了保证巷道的方向和坡度,通常要进行中线和____________的标定工作。

25测量误差按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和_偶然误差______________。

26地物注记的形式有文字注记、______和符号注记三种。

27象限角的取值范围是:

0-90。

28经纬仪安置通常包括整平和对中。

29为了便于计算和分析,对大地水准面采用一个规则的数学曲面进行表示,这个数学曲面称为参考托球面。

30光电测距仪按照测量时间的方式可以分为相位式测距仪和差分。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31.竖盘指标差

竖盘分划误差

32.水准测量

利用水准仪测定两点间的高差

33.系统误差

由客观原因造成的具有统计规律性的误差

34.视准轴

仪器望远镜物镜和目镜中心的连线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35.简述测回法测量水平角时一个测站上的工作步骤和角度计算方法。

对中,整平,定向,测角。

观测角度值减去定向角度值

36.什么叫比例尺精度?

它在实际测量工作中有何意义?

图上0.1毫米在实地的距离。

可以影响地物取舍

37.简述用极坐标法在实地测设图纸上某点平面位置的要素计算和测设过程。

38.高斯投影具有哪些基本规律。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39.在1:

2000图幅坐标方格网上,量测出ab=2.0cm,ac=1.6cm,ad=3.9cm,ae=5.2cm。

试计算AB长度DAB及其坐标方位角αAB。

40.从图上量得点M的坐标XM=14.22m,YM=86.71m;点A的坐标为XA=42.34m,YA=85.00m。

试计算M、A两点的水平距离和坐标方位角。

测量学标准答案与评分说明

一、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A;2D;3C;4D;5A;6C;7D;8A;9C;10C;

11A;12D;13B;14A;15B;16A;17C;18D;19A;20A

 

二、二、 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21变更仪器高法

22磁北方向

23半依比例符号(或线状符号)

24.腰线

25.偶然误差

26.数字注记

27大于等于0度且小于等于90度(或[0°,90°])

28对中

29旋转椭球体面

30脉冲式测距仪

 

三、三、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31竖盘指标差:

在垂直角测量中,当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时,指标并不恰好指向其正确位置90度或270度,而是与正确位置相差一个小角度x,x即为竖盘指标差。

32水准测量:

利用一条水平视线并借助于水准尺,测量地面两点间的高差,进而由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的测量工作。

33系统误差: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了n次观测,如果误差出现的大小和符号均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34视准轴:

望远镜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中心(或交叉点)的连线。

 

四、四、 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35

(1)在测站点O上安置经纬仪,对中,整平(1分)

(2)盘左瞄准A点,读数LA,顺时针旋转照准部到B点,读数LB,计算上半测回角度O1=LB-LA;

(2分)

(3)旋转望远镜和照准部,变为盘右方向,瞄准B点读数RB,逆时针旋转到A点,读数RA,计算下半测回角度O2=RB-RA;(3分)

(4)比较O1和O2的差,若超过限差则不符合要求,需要重新测量,若小于限差,则取平均值为最终测量结果O=(O1+O2)/2(5分)

 

36

图上0.1mm对应的实地距离叫做比例尺精度。

(3分)

其作用主要在于:

一是根据地形图比例尺确定实地量测精度;二是根据地形图上需要表示地物地貌的详细程度,确定所选用地形图的比例尺。

(5分)

 

37

要素计算:

从图纸上量算待测设点的坐标,然后结合已有控制点计算该点与控制点连线之间的方位角,进而确定与已知方向之间所夹的水平角,计算待测设点到设站控制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3分)

测设过程:

在设站控制点安置经纬仪,后视另一控制点,置度盘为0度,根据待定方向与该方向夹角确定方向线,根据距离确定点的位置。

(5分)

 

38

高斯投影的基本规律是:

(1)

(1)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一直线,且投影之后的长度无变形;其余子午线的投影均为凹向中央子午线的曲线,且以中央子午线为对称轴,离对称轴越远,其长度变形也就越大;

(2)

(2)赤道的投影为直线,其余纬线的投影为凸向赤道的曲线,并以赤道为对称轴;

(3)(3)经纬线投影后仍保持相互正交的关系,即投影后无角度变形;

(4)(4)中央子午线和赤道的投影相互垂直。

评分说明:

答对一条得2分,答对三条即可得满分。

 

 

五、五、 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39

bd=ad–ab=1.9cm,因此△X=-38m;

ce=ae–ac=3.6cm,因此△Y=-72m;(3分)

(或由图根据比例尺和距离计算A、B两点的坐标)

因此距离为:

81.413m(6分)

AB的方位角为:

242°10′33″(10分)

(方位角计算应说明具体过程,过程对结果错扣2分)

 

40

△X=XA–XM=28.12m,△Y=YA–YM=-1.71m(2分)

距离d=(△X2+△Y2)1/2=28.17m(5分)

方位角为:

356°31′12″(应说明计算过程与主要公式)(10分)

可通过不同方法计算,如先计算象限角,再计算方位角。

说明:

在距离与方位角计算中,算法公式对但结果错各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