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八下《改革开放》word教案6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682228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1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历史八下《改革开放》word教案6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历史八下《改革开放》word教案6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历史八下《改革开放》word教案6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版历史八下《改革开放》word教案6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版历史八下《改革开放》word教案6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历史八下《改革开放》word教案6篇.docx

《人教版历史八下《改革开放》word教案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历史八下《改革开放》word教案6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历史八下《改革开放》word教案6篇.docx

人教版历史八下《改革开放》word教案6篇

第9课改革开放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掌    握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国企的改革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以史带论理解原理

了解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拥护和农村面貌的改变,理解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识图分析判断特征

利用教材有关对外开放地区的地图,理解并掌握“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对外开放格局的特征

评价政策

通过经济开放区的建设业绩,说明改革开放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民族复兴责任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发生巨变的事实,证明了这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有志者应当学好本领,沿着这条道路完成民族复兴大业

唯物史观

我国目前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汲取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多样性的成果,符合国内外实际情况。

青年学生必须具备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才能肩负起实现伟大理想的重任

情感体验适应环境

调查了解国企改革成就和家庭生活变化,感受市场经济带来的好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教学重点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教学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复习有关内容:

1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哪一年召开?

(1978年)

2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哪些重要决定?

(A.思想上:

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政治上: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C.组织上:

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成就日新月异、辉煌灿烂。

(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l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改革前夕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存在着什么样的弊端?

(政社合一,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不高。

2党和人民怎样解决这个弊端?

(A.先是群众自发行动起来:

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B.接着是党中央积极指导:

肯定了群众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在全国逐步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然后随着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迅速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教师指出:

农村的经济改革,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及时总结农民的创造,因势利导,加以推动,是党指导社会改革的一个成功范例。

当时随着对内改革的成功,对外开放的格局也逐步形成了。

l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1按《历史填图册》12——13页第3题的要求,先在课本41页或《历史地图册》第10页上圈出相关地名,然后完成填图练习:

(A.沿海经济开放区5个:

先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后增海南。

B.沿海开放城市14个:

北海、湛江、广州、福州、温州、宁波、上海、南通、连云港、青岛、烟台、大连、天津、秦皇岛。

C.经济开放区4个:

珠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区、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D.内地“一批”:

边境省区也设立了一批开放城市。

2组织学生“接龙”练习:

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层次顺序怎么样?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教师讲解并指导学生完成《历史填图册》13页第3(3)题:

我国的对外开放扩大了对外贸易,吸收了许多外资,引进了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方法,有力地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3根据《历史填图册》13页第3(4)题,组织学生分析比较:

新时期的对外开放和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有什么不同?

(A.背景不同:

近代前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前已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国家行使主权情况不同:

近代前期的反动政府仰人鼻息,国家主无法独立;现在的人民政府完全掌握着国家主权,已经赢得独立自主。

C.内容不同:

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实际上是被列强逼迫出来的,虽然有自救自强的内容,但是更重要的是便利列强进入并控制中国市场。

现在的对外开放是遵循着平等互利的原则,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方法,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D.影响不同:

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使我国的经济状态畸形,只能依附于列强,它不但没有改变中国落后面貌,反而引发一系列政治问题,使中国始终陷于屈辱之中;现在的对外开放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特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处在“起飞”状态之中,已经取得许多令世界各国刮目相看的辉煌成就。

教师讲解过渡:

随着农村改革的成功,对外开放格局的逐步形成,城市改革在1985年也全面展开了,其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l国有企业的改革

1从哪三个方面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A.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和经营责任制;C.实现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

21992年后,怎样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

(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和股份制,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

教师小结:

学了这一课,大家要明白,我国目前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汲取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多样性的成果,符合国内实际情况和世界发展趋势。

所以,大家要自觉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长大了才能肩负起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如时间许可,练习巩固

1完成填充图册第12——13页剩余各题。

2根据43页“活动与探究·2”,先组织学生“议一议”。

(提示大家:

插图中的学生已经提到生产经营权转换和分配形式变化,此外还有管理体制改变——避免“瞎指挥”和科技进步——避免“浮夸风”等因素。

3根据43页“活动与探究·1”,启发学生从经营管理体制、产业结构调整、旅游资源开发等项目中,选好专题,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调查访问等活动,提出自己的建议,作为个人或小组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存入成长记录袋备案。

完成《新学案》23—24页“自我测评”。

第九课改革开放

【激情导入】师:

同学们,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仅仅三十多年时间,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政治经济到文化科技,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世界为之惊叹,让每一位炎黄子孙为之自----豪!

请同学们看屏幕

师:

看到这些资料,我们不能不为此而惊叹,同时我们不仅会产生一个疑问(略微停顿):

为什么短短三十年的时间就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呢?

这是因为党的政策好,这是因为我们党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好!

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九课改革开放(屏幕出现课题)

去感悟那段令人激情澎湃的岁月!

(2分钟)

请同学们看学习目标:

(屏幕显示)

【学习目标:

】(1分钟)

同学们,经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尤其是文化大革命十年的动乱,广大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收入不多,生产积极性不高,使我国广大的农村经济萧条,贫穷落后,请看大屏幕(农村改革前的图景)正是因为这样党和政府采取了有力的措施,扭转了局面,改变了农村落后的局面,那么党和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呢?

取得了怎样的效果呢?

请同学们根据学案学习课文第一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出示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学案一】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政策。

这项政策首先从--------开始,以------------------,---------------为目的。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材料二: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问题:

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

当地的农民采取了怎样的做法?

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

--------------------------------------------------------------------------------。

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中花鼓词所描述的现象?

------------------------------------------------------------------。

3、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业生产向--------、------------、--------发展,农村---------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开辟了一条新路。

知识延伸:

近年来,党和政府实行了哪些惠民政策?

说明了什么?

【展示成果】(10分钟)

师:

通过学习,我们发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后,责任明确了,积极性提高了,农业连年获得丰收,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同时随着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农村迅速踏上了富裕之路,迎来了农村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同样在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用历史的巨手,翻开了对外开放的画卷!

请同学们欣赏歌曲(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播放有关视频)思考下列问题:

1、歌曲中提到的老人是谁?

2、歌曲中“在祖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什么?

【提问】

师:

下面就让我们共同学习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屏幕显示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请同学们根据学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方法,自学这一部分内容,请男同学齐读第一段,女同学读第二段,听完以后,请同学们完成下列任务(屏幕显示):

【合作探究】根据本部分内容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自编一套简单的试卷。

时间8分钟。

试卷完成后,小组之间相互交换共同完成答案,并展示出来让同学们共同分享。

师:

请男同学朗读第一段(读的过程中,播放有关经济特区建立的视频)女同学读第二段。

(读完后)

师:

下面我们拭目以待,看哪一小组编制试卷又快又好。

【教师巡视,指导,6分钟后由小组代表予以展示】

师:

同学们的表现太完美了,但是老师不知道同学们是否真正的掌握了,给同学们2分钟的时间,看那位同学记得又快又准确。

(屏幕显示问题)

1、从1980年起,我国建立了哪几个经济特区?

并能够在图上指出它们的位置。

(屏幕显示图)

2、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提问】2---3个学生

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吸收了必要的资金,而且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让世界了解了中国,为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世界舞台,学到这儿,我们不仅会产生一个疑问:

农村改革了,农民富裕了;对外开放了,沿海发展了,我国的城市是从什么时候改革的?

又是怎样改革的呢?

下面我们共同探讨国有企业的改革(屏幕显示三、国有企业的改革)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结合课文内容完成学案。

【学案二】

1、从-------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改革。

2、简答:

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是从哪三个方面进行的?

-----------------------------------------------------------------------------;

-----------------------------------------------------------------------------;

-----------------------------------------------------------------------------。

3、简答: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我国的企业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

-------------------------------------------------------------------------------。

【检查】2——3生

(检查完后)

师:

哪位同学能在2分钟的时间内把第三个问题记下来。

(检查)

【盘点收获】师:

经过今天的学习,你产生了怎样的感悟?

(可以提醒学生根据教材内容,根据身边的事情,谈对改革开放的认识,体会)

【结语】同学们,改革解放了生产力,开放引进了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尤其是我们——新时代建设者的努力开拓,我们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谢谢!

播放《走进新时代》结束!

第9课改革开放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掌    握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国企的改革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以史带论理解原理

了解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拥护和农村面貌的改变,理解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识图分析判断特征

利用教材有关对外开放地区的地图,理解并掌握“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对外开放格局的特征

评价政策

通过经济开放区的建设业绩,说明改革开放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民族复兴责任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发生巨变的事实,证明了这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有志者应当学好本领,沿着这条道路完成民族复兴大业

唯物史观

我国目前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汲取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多样性的成果,符合国内外实际情况。

青年学生必须具备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才能肩负起实现伟大理想的重任

情感体验适应环境

调查了解国企改革成就和家庭生活变化,感受市场经济带来的好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教学重点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教学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复习有关内容:

1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哪一年召开?

(1978年)

2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哪些重要决定?

(A.思想上:

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政治上: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C.组织上:

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成就日新月异、辉煌灿烂。

(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l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改革前夕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存在着什么样的弊端?

(政社合一,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不高。

2党和人民怎样解决这个弊端?

(A.先是群众自发行动起来:

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B.接着是党中央积极指导:

肯定了群众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在全国逐步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然后随着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迅速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教师指出:

农村的经济改革,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及时总结农民的创造,因势利导,加以推动,是党指导社会改革的一个成功范例。

当时随着对内改革的成功,对外开放的格局也逐步形成了。

l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1按《历史填图册》12——13页第3题的要求,先在课本41页或《历史地图册》第10页上圈出相关地名,然后完成填图练习:

(A.沿海经济开放区5个:

先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后增海南。

B.沿海开放城市14个:

北海、湛江、广州、福州、温州、宁波、上海、南通、连云港、青岛、烟台、大连、天津、秦皇岛。

C.经济开放区4个:

珠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区、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D.内地“一批”:

边境省区也设立了一批开放城市。

2组织学生“接龙”练习:

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层次顺序怎么样?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教师讲解并指导学生完成《历史填图册》13页第3(3)题:

我国的对外开放扩大了对外贸易,吸收了许多外资,引进了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方法,有力地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3根据《历史填图册》13页第3(4)题,组织学生分析比较:

新时期的对外开放和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有什么不同?

(A.背景不同:

近代前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前已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国家行使主权情况不同:

近代前期的反动政府仰人鼻息,国家主无法独立;现在的人民政府完全掌握着国家主权,已经赢得独立自主。

C.内容不同:

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实际上是被列强逼迫出来的,虽然有自救自强的内容,但是更重要的是便利列强进入并控制中国市场。

现在的对外开放是遵循着平等互利的原则,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方法,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D.影响不同:

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使我国的经济状态畸形,只能依附于列强,它不但没有改变中国落后面貌,反而引发一系列政治问题,使中国始终陷于屈辱之中;现在的对外开放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特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处在“起飞”状态之中,已经取得许多令世界各国刮目相看的辉煌成就。

教师讲解过渡:

随着农村改革的成功,对外开放格局的逐步形成,城市改革在1985年也全面展开了,其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l国有企业的改革

1从哪三个方面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A.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和经营责任制;C.实现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

21992年后,怎样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

(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和股份制,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

教师小结:

学了这一课,大家要明白,我国目前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汲取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多样性的成果,符合国内实际情况和世界发展趋势。

所以,大家要自觉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长大了才能肩负起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如时间许可,练习巩固

1完成填充图册第12——13页剩余各题。

2根据43页“活动与探究·2”,先组织学生“议一议”。

(提示大家:

插图中的学生已经提到生产经营权转换和分配形式变化,此外还有管理体制改变——避免“瞎指挥”和科技进步——避免“浮夸风”等因素。

3根据43页“活动与探究·1”,启发学生从经营管理体制、产业结构调整、旅游资源开发等项目中,选好专题,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调查访问等活动,提出自己的建议,作为个人或小组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存入成长记录袋备案。

完成《新学案》23—24页“自我测评”。

第9课改革开放

一、课程标准

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2、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3、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二、课程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和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了解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3、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4、知道国有企业的改革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调查、收集这一时期的资料,培养学生分析、思考的能力,读图、识图的能力

2、通过收集资料,着重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整理,获取信息的能力,辨证分析历史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和好处,从而进一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2、体会我国在全面地创造性地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同样经历了艰辛探索;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

1、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2、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难点:

1、初步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1、理解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四、课前准备

教师:

1、收集相关图片资料和影视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2、布置学生课前调查自家近二十年来拥有家用电器情况的变化;

学生:

1、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资料、图片;

2、以组为单位,汇总好调查数据;

3、收集过去的一些购物票证,如布票、粮票、油票、副食本等;

五、教学方法

教师教法:

活动法、启发引导法;

学生学法:

1、调查、收集、整理资料;

2、学会利用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历史的方法;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安徽凤阳小岗村1978年12月18日)请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社会调查的数据资料。

想一想:

1、从汇报数据中你感觉到什么样的变化?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的格局: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三、国有企业的改革

1985年起在三个方面进行

1992年起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

比一比:

1、说一说中国最早四个经济特区的名称;

2、阅读对外开放示意图,找出下列地区的地理位置:

深圳、海南、广州、上海

3、请根据对外开放示意图说说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学案第9课改革开放

【学习目标】

1.知道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2.知道深圳等经济特区名称,知道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3.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从扩权让利一直到产权改革。

●重点:

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难点:

农村改革和国企改革

一、知识概括:

请你填空概括本课知识。

二、重点理解: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首先开始于()

A.城市改革B.农村改革C.国有企业改革D.沿海地区开放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主要形式是()

A、把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B、引导分散的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对个体农业的改造,建立农村集体经济

D、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3、歌曲《春天的故事》歌颂了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指的是( )

A、在深圳、珠海搞特区试点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广州

C、建海南省作为最大的经济特区      D、开放沿海港口城市上海

4、有一座城市,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