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里小学科学实验社团活动记录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678468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门里小学科学实验社团活动记录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东门里小学科学实验社团活动记录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东门里小学科学实验社团活动记录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东门里小学科学实验社团活动记录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东门里小学科学实验社团活动记录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门里小学科学实验社团活动记录表.docx

《东门里小学科学实验社团活动记录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门里小学科学实验社团活动记录表.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门里小学科学实验社团活动记录表.docx

东门里小学科学实验社团活动记录表

东门里小学科学实验社团活动计划

根据本学期我校的教育工作,向学生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推广科学方法,形成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全面提高全校师生的科技素养,推动我校科普、科技工作的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我校师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而努力。

 培养学生科学兴趣爱好,提高普及率,扩大参与面,提高学生科技素养。

帮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学习中快乐,快乐中自信,自信中进取。

使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兴趣,获取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感受一些高技术领域的最新理念,并使之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价值取向等问题产生积极影响。

继续深入开展校园科技活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领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特制订科技社团活动计划如下:

 

1、开展创造性的科技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

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培养创造型人才是进行科技教育的核心,必须让学生将课本上所学的知识在验证的基础上去运用、去发挥,能自由地表现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2、采取有力措施营造科技氛围强化科技意识

营造一个良好的科技教育环境,是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激发学生投身科学的重要工作。

为使科技教育健康有效、有序、有质的开展,学校成立了以优秀学生为成员的兴趣小组,保证了科技教育的顺利开展。

3、社团要做到"五个"落实,即指导老师落实、计划(容)落实、组员落实、时间落实、地点落实。

4、发挥社团的作用,组织学生参加兴趣小组。

东门里小学科学实验社团活动记录表

指导老师:

艳景

2016、12、9

地点

四一班教室

参加

人数

62

缺席人数

0

活动容

制作万花筒

活动过程

1、在万花筒的底层你可以使用两个手电筒的玻璃片来间隔一些彩色的碎玻璃渣(间隔1CM即可以利于彩色玻璃渣的流动),或者添加一些彩色透明的碎胶片,(最好用手工剪切一些具有几何形状的---不一定需要规则的形状,米粒大小即可),最外层的玻璃片最好选用磨砂的玻璃,实在找不到可以在里面衬上一层硫酸纸(制图用的类似于磨砂玻璃的半透明纸,其功能主要是为了透光性好。

2、万花筒的中间主要是用三片镜子玻璃制作的等三角柱体(镜面一律向互相反射从而产生了复杂的图案),三条小镜子镜面向用胶带粘贴捆好。

3、万花筒的目镜也使用相同半径的手电筒玻璃片,一片等大的圆形纸板在圆心处挖出一个直径1CM的圆孔作目镜。

4、三角镜子柱装入纸筒卡紧,纸筒的一端是两片玻璃组成的空心小盒子,里面放入彩色的碎玻璃渣胶片渣等,直通的另一端是目镜。

最后就是美化外壳了,可以随自己的想象力用美丽的包装纸包裹,这样一支奇妙的万花筒就制作好了,很好玩的,可以带给你很丰富的想象力和奇妙的开心感觉。

活动小结

通过制作万花筒让学生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东门里小学科学实验社团活动记录表

指导老师:

胡敏

2016、12、16

地点

四一班教室

参加

人数

61

缺席人数

1

活动容

自制柴油灯

活动过程

过程:

将棉线对折再对折,折成一定粗度作为灯芯,将牙膏壳剖开,剪成10×10(cm)的形状,把灯芯包起来。

然后在玻璃瓶上打一个大小适中的洞,把用铝包起来的灯芯固定在瓶盖上,这样,一个简易的灯就做成了。

学生制作:

学生利用休息的时间收集各种玻璃瓶,牙膏壳,然后进行制作,有的学生有了改进,还为灯做了个灯罩,在玻璃瓶外面贴上一些可爱的图片,漂亮的灯做成了。

活动小结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学会废物再利用。

 

东门里小学科学实验社团活动记录表

指导老师:

付春霞

16、12、30

地点

四一班教室

参加

人数

62

缺席人数

0

活动容

自制小贴画

活动过程

材料:

各种各样的贝壳、白卡纸、强力胶、蜡笔

准备:

学生事先收集、积累各种贝壳,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过程:

将已经收集起来的贝壳放在一起,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先将贝壳铺在白卡纸上,摆出各种各样的形状,然后考虑需要改变颜色的贝壳,用蜡笔涂上。

最后用强力胶把已经摆好的贝壳粘在白卡纸上,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能固定在白卡纸上了。

活动小结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丽。

 

东门里小学科学实验社团活动记录表

指导老师:

艳景

2017、2、24

地点

四一班教室

参加

人数

60

缺席人数

2

活动容

学生学会粘贴船模组件

活动过程

目的:

让学生学会粘贴船模组件,主要让学生学会看拼装图、粘贴步骤、粘贴工艺等。

对遥控船的训练:

主要利用早晨和晚学后,进行系统训练,学会饶8字,漏标后如何补标等。

对建筑模型的训练: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制作步骤,制作工艺,主要要求学生在切割时,做到套件切割的棱边平滑,粘添时,胶水要适中(易少不易多),关键使模型表面光洁无污痕等。

比赛项目:

彩虹油船、小虎鲨遥控船、豪华游船、塑拼模型

学习船电池夹、小电机等连接,下水实验及调试;改装电机进行模拟竞赛,要学生学会微调船舵,如何使电动船行驶直线的技巧?

调试方法:

右偏时,以船舵后檐为基准而左调微毫,左偏反之。

活动小结

通过本次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

东门里小学科学实验社团活动记录表

指导老师:

付春霞

2017、3、3

地点

四一班教室

参加

人数

62

缺席人数

0

活动容

地震的知识

活动过程

老师准备:

一个地震应急包(由水、食物、手电筒等物品组成)

讲述:

地震应急包用于在地震时应急使用,使自己不被困死等。

帮助学生掌握应急避震的逃生方法,熟悉地震发生时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能快速、高效、有序地逃生,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

告诉学生,地震也是可以测出的,例如检测深井中的氡含量就有可能测出(注意“有可能”)某地会发生地震。

活动小结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地震的知识,遇到地震怎么处理。

 

东门里小学科学实验社团活动记录表

指导老师:

艳景

2017、3、17

地点

四一班教室

参加

人数

62

缺席人数

0

活动容

水中悬蛋

活动过程

老师准备:

玻璃杯两个、水、食盐、蓝墨水、筷子、鸡蛋

操作:

1.在玻璃杯里放三分之一的水、加上食盐,直至不能溶化为止。

2.再用一只杯子盛满清水,滴入一两滴蓝墨水,把水染蓝。

3.取一根筷子,沿着筷子,小心地把杯中的蓝色水慢慢倒入玻璃杯中。

4.玻璃杯里下部为无色的浓盐水,上部是蓝色的淡水。

5.动作轻而慢地把一只鸡蛋放入水里,它沉入蓝水,却浮在无色的盐水上,悬停在两层水的分界处。

讲解:

生鸡蛋的相对密度(比重)比水大,所以会下沉。

盐水的相对密度比鸡蛋大,鸡蛋就会上升。

活动小结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明白密度对事物的影响。

 

东门里小学科学实验社团活动记录表

指导老师:

付春霞

2017、4、14

地点

四一班教室

参加

人数

61

缺席人数

1

活动容

漂浮的针

活动过程

老师准备:

一碗水、针、叉子、液体清洁剂

操作:

1.在杯子里倒一杯清水

2.用一个叉子,小心地把一根针放到水的表面

3.慢慢地移出叉子,针将会浮在水面上

4.向水里滴一滴清洁剂,针就沉下去了

讲解:

1.是水的表面力支撑住了针,使之不会沉下。

表面力是水分子形成的聚性的连接。

这种聚性的连接是由于某一部分的分子被吸引到一起,分子间相互挤压,形成一层薄膜。

这层薄膜被称做表面力,它可以托住原本应该沉下的物体。

2.清洁剂降低了表面力,针就浮不住了。

说明:

针有危险,请老师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活动小结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知晓水面力的作用。

东门里小学科学实验社团活动记录表

指导老师:

艳景

2017、4、28

地点

四一班教室

参加

人数

62

缺席人数

0

活动容

水制放大镜

活动过程

老师准备:

凸透镜若干,水槽

学生:

塑料保鲜薄膜

思考:

水也能当放大镜,你知道吗?

材料:

水、保鲜膜、大碗1个、彩色珠子(或用其他物体代替)

操作:

1.把彩色珠子放入碗中,用保鲜膜封住碗。

2.用手轻轻把碗口上面的保鲜膜向下按一些,使保鲜膜成倒锥形。

3.将水倒在保鲜膜上,通过水看碗中的物体,观察彩色珠子与平时有什么不同。

讲解:

碗里的物品看起来大了不少,这是因为保鲜膜上的水形似凸透镜,而通过凸透镜看到的物体往往会大于原有形态。

活动小结

利用简易的凸透镜放大事物。

 

东门里小学科学实验社团活动记录表

指导老师:

付春霞

2017、5、12

地点

四一班教室

参加

人数

62

缺席人数

0

活动容

水中燃烧的蜡烛

活动过程

老师准备:

蜡烛、火柴、烧杯、

操作:

1.将一支蜡烛粘在杯子底部,然后往杯倒水,直到快要淹没蜡烛。

2.这时点燃蜡烛,过一段时间,我们会发现,火焰将蜡烛烧成了漏斗形,而火却不会熄灭。

讲解:

蜡烛的外壁与水接触,蜡烛燃烧的热量可以很快地被水传递出去,使其外壁不被熔化。

活动小结

蜡烛的外壁与水接触,蜡烛燃烧的热量可以很快地被水传递出去,使其外壁不被熔化

 

东门里小学科学实验社团活动记录表

指导老师:

艳景

2017、5、19

地点

四一班教室

参加

人数

62

缺席人数

0

活动容

自制不倒翁

活动过程

老师准备:

快干胶(101)

学生准备材料:

一个鸡蛋、一块橡皮泥、一支黑色彩笔。

操作:

在蛋的尖端开个小口(千万不要把口弄的太大了),先把蛋里的蛋清和蛋黄倒出来(可以提前完成),然后再把橡皮泥塞进鸡蛋壳里,然后再用彩笔画出五官。

这样一个不倒翁就制成了!

 

活动小结

制作有趣的不倒翁感受生活中的不一样。

 

东门里小学科学实验社团活动记录表

指导老师:

艳景

2017、5、26

地点

四一班教室

参加

人数

62

缺席人数

0

活动容

分离胡椒粉与盐巴

活动过程

思考:

不小心将厨房的佐料:

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方法将他们分离开呢?

老师准备材料:

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

操作:

1.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分装几小盘。

2.用筷子搅拌均匀。

3.塑料汤勺在衣服上摩擦后放在盐巴与胡椒粉的上方。

4.胡椒粉先粘附在汤勺上。

5.将塑料汤勺稍微向下移动一下。

6.盐巴后粘附在汤勺上。

活动小结

胡椒粉比盐巴早被静电吸附的原因,是因为它的重量比盐巴轻。

东门里小学科学实验社团活动记录表

指导老师:

付春霞

2017、9、22

地点

四一班教室

参加

人数

62

缺席人数

0

活动容

不听话的气球

活动过程

老师材料:

打好气的气球2个、线绳1根、硬纸板1

学生准备:

一纸、塑料尺(或塑料笔)

操作:

1.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

2.用线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

3.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4.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两个气球立刻分开了。

5.将硬纸板放在两个气球之间,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讲解:

创造:

你能让塑料尺带电吗?

如何验证。

学生进行操作练习:

塑料尺与头发摩擦,靠近碎纸屑,吸引即可说明塑料尺带电。

 

活动小结

1.一个气球上的电排斥另一个气球上的电。

2.两个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东门里小学科学实验社团活动记录表

指导老师:

艳景

2017、9、29

地点

四一班教室

参加

人数

62

缺席人数

0

活动容

判断导体还是绝缘体

活动过程

老师准备:

电池盒(两节电池)、导线、灯座(带灯泡)、开关

学生准备:

身边各种物体

操作:

1.用导线将电池盒从正极开始连,接到开关、灯座、再串连到电池盒负极。

2.在开关与灯座之间断开,多接一根导线,在两根导线线头之间接入学生准备的各种物体,观察灯泡是否发光?

若发光,则是导体,不发光则绝缘材料。

活动小结

通过本次活动知晓生活中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

 

东门里小学科学实验社团活动记录表

指导老师:

付春霞

2017、10、27

地点

四一班教室

参加

人数

60

缺席人数

2

活动容

自制指南针

活动过程

老师准备:

指南针、磁铁、培养皿、针

操作:

1.将磁铁的一极顺着针从一端摩擦到另一端,即磁化成磁针;

2.把磁针放在碗里的水面上;

3.磁针在水面上转动,最后一端向南,一端向北停下。

思考:

还有何方法能将磁针更快地、无阻碍地指示南北?

(悬空法:

就是在磁针中部涂上一些蜡,上面粘一根丝线,把丝线悬在木架上,静止时钢针就指示南北。

解谜:

铁针与磁铁接触后即可被磁化以后能保持磁性。

浮在水面上,没有阻碍,静止时就像指南针一样指示南北。

 

 

活动小结

学会利用简易指南针分辨方向。

东门里小学科学实验社团活动记录表

指导老师:

艳景

2017、11、10

地点

四一班教室

参加

人数

62

缺席人数

0

活动容

录音机怕硬币

活动过程

操作:

1.先把磁带放进录音机里,让它正常播放;

2.再把硬币摆在录音机插带口旁;

3.这时,录音机不是变为无声,就是声音含混不清啦。

解谜:

我们把录音带称为磁带,是因为它具有磁性,这也是它能发出声音的关键。

硬币被放到录音机上方时,它里面含有的一些金属元素具有强大的磁场,就干扰了录音带的磁性。

这样,声音效果就受影响了。

活动小结

让学生明白电磁对事物的影响。

 

东门里小学科学实验社团活动记录表

指导老师:

艳景

2017、11、24

地点

四一班教室

参加

人数

62

缺席人数

0

活动容

收音机的杂音

活动过程

老师准备:

收录机(英语老师有)、

学生准备:

塑料梳子

操作:

1.先把收音机打开,并调小音量;

2.拿塑料木梳在头上摩擦几次;

3.把木梳靠近天线,但不要碰到,收音机就会传出杂音。

解谜:

塑料木梳经过摩擦后,聚集了很多电荷,会产生电磁波,类似于闪电或手机辐射。

拿木梳对收音机进行电磁干扰就妨碍了它对信号的正常接收,这样便传出了杂音。

要避免这种情况,就应防止电磁干扰。

活动小结

让学生明白电磁会对我们生活中的事物产生干扰,如何断绝这种干扰。

 

东门里小学科学实验社团活动记录表

指导老师:

付春霞

2017、12、8

地点

四一班教室

参加

人数

62

缺席人数

0

活动容

蜡烛开关

活动过程

操作:

1.削出铅笔芯,用导线串联电池、铅芯和灯泡,只要铅笔芯接得不太长,小灯泡就会亮起来;

2.调节铅笔芯接入长度,以小灯泡刚灭为准;

3.在铅笔芯附近点上蜡烛;

4.过一会儿,灯泡亮起来啦。

如果拿着蜡烛,灯泡又会慢慢熄灭。

讲解:

铅笔芯这种导体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也就是说它受蜡烛烘烤后,电流更容易通过。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铅笔芯吸收热量后,电阻减小,小灯泡两端电压就增大,重新点亮了灯泡。

拿开蜡烛后,铅笔芯恢复到原来的温度,电阻增大,小灯泡就灭掉了。

活动小结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明白温度对导体的影响。

东门里小学科学实验社团活动记录表

指导老师:

艳景

2018、3、30

地点

科技活动室

参加

人数

62

缺席人数

0

活动容

学习使用显微镜

活动过程

老师准备:

显微镜、载玻片

学生准备:

一支铅笔、一白纸

观察一滴自来水中有什么?

讲解微生物,进而讲到食品安全相关知识:

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

生吃瓜果要洗净。

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需加热的食物要加热彻底。

如菜豆和豆浆含有皂甙等毒素,不彻底加热会引起中毒。

尽量不吃剩饭菜。

如需食用,应彻底加热。

剩饭菜,剩的甜点心、牛奶等都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不彻底加热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

不吃霉变的粮食、甘蔗、花生米(粒上有霉点),其中的霉菌毒素会引起中毒。

提醒学生:

不喝生水或不洁净的水。

最好是喝白开水。

 

活动小结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生活中不易察觉的微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