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3份附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678204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市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3份附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广州市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3份附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广州市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3份附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广州市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3份附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广州市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3份附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州市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3份附答案解析.docx

《广州市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3份附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市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3份附答案解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州市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3份附答案解析.docx

广州市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3份附答案解析

广州市2019年5月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一

24.在分封制下,任何一个诸侯都知道自己仅仅是周王的部下大臣,自己的领土也仅仅是国家土地的一部分,这一认知直到春秋中叶都没有大的改变。

这说明分封制

A.进一步强化了宗法等级秩序B.实现了周王朝的长治久安

C.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D.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

25.商鞅变法规定,禁止父子兄弟共同住在一间房子里,一家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必须分居另立户籍,否则加倍征收赋税。

秦统一后,这一规定推行到全国。

这一规定

A.瓦解了传统的宗法制度B.抑制了土地兼并

C.削弱了国家对农民的控制D.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26.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

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

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

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

27.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

“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

”“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

”这说明,元曲

A.贴近生活,易受欢迎B.寄情山水,意境悠远

C.句式整齐,语言精炼D.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28.史料记载,江南制造总局在整个洋务运动时期共翻译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7部44本,其中公法交涉类2部26本。

同一时期,京师同文馆共翻译西书25种,其中国际法与外国法类就占了5种。

这反映了

A.内忧外患促使政府调整对外政策B.向西方学习成为国人的共识

C.洋务派运用国际法处理外交事务D.洋务运动对传统观念的冲击

29.1923年《晨报》公布了一次社会调查,其中两个问项的统计数据如下:

“你欢迎资本主义吗?

”欢迎者占27%,不欢迎者占73%;“你赞成社会主义么?

”赞成者占76%,不赞成者占24%。

这些数据反映出被调查人群的多数

A.欢迎国民革命军北伐B.主张选择资产阶级民主道路

C.渴望公正公平的社会制度D.赞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

30.1938年10月,中共中央提出“有计划的与敌人发行伪币与破坏法币的政策做斗争,允许被割断区域设立地方银行,发行地方纸币。

”1941年4月,新四军在根据地创办了第一家银行,随后建立印钞厂,发行抗币,并禁止日伪货币在根据地流通。

中共的这些举措

A.加剧了沦陷区的通货膨胀B.挫败了日寇对国统区的经济封锁

C.为持久抗战提供经济和物质支持D.使抗币成为国民政府的合法货币

31.右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

“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

C.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32.随着雅典城邦的兴起,市政广场、公民大会会场、露天剧场、体育场、摔跤场、神庙、祭坛等规模巨大的公共建筑开始出现,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活动的场所。

这些公共空间的出现

A.增强了公民的参政意识B.强化了公民的等级观念

C.抑制了公民的个性发展D.加剧了公民的贫富分化

33.1684年,每磅中国武夷茶在荷兰的售价是80荷盾,1698年是7.75荷盾,至1701年,跌至2.32荷盾。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东西方贸易日益萎缩B.商业革命不断发展

C.英国颁布《航海条例》D.中国茶叶产量大增

34.美国在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的推动下,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国民收入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的340亿美元增加到1929年的830亿美元。

其带来的结果是美国

A.消费不足问题更加突出B.加紧占领殖民地取得海外市场

C.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D.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生产领域

35.1981年,联合国的一项调查报告表明,拉丁美洲输往美国的1000项产品中,美国应用了400条关税壁垒手段;日本在431项拉丁美洲的进口产品上施行100条非关税壁垒。

据此可知

A.各国降低了关税税率B.经济全球化面临严峻的挑战

C.区域经济集团化削弱D.世界经济秩序发生深刻变化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明洪武年间先后设立北平行省和北平布政司,对今京津冀一带实行管理。

明迁都北京后,京师宫廷、百官及军队所需要的大量粮食及各类物资,主要通过大运河运往北京,而天津是重要的转运中心,水陆交通将北京、天津及河北一带连通起来。

为守卫京畿,清朝除在京津冀地区布防八旗兵外,还设立了正定镇、天津镇等七镇绿营兵。

清雍正二年,改直隶巡抚为直隶总督,辖区包括今天京津冀的大部分地区。

明清时期,今津冀一带有许多商人来京贩粮,北京也吸纳津冀之土特产等。

《河间府志》卷七记载,该地贩盐商人来自沧州、天津,贩木材商人来自真定(今河北正定)。

——摘编自肖立军《明清时期的“京津冀一体化”》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后,天津同广州构成了牵动南北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龙头。

京津冀城市网络格局发生了以津京冀为序的新调度,初步构建起以北京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以口岸城市天津为北方金融商贸中心,环绕京津,形成由保定、石家庄等中等城市和高阳、辛集等一大批小城市和商业市镇组成的城市网络体系,进而同世界城市网络联结在一起。

从1905年开始,天津口岸同英美德日等国的直接贸易量已超过从上海转口的贸易量,成为华北贸易货栈,京冀则成为天津口岸第一位的洋货销售市场和土产货源供给地。

——摘编自胡光明《清末民初京津冀城市化快速进展的历史探源与启示》等

材料三1981年,华北地区成立了华北地区经济技术合作协会,开展区域经济联合。

1986年,时任天津市长的李瑞环提出环渤海区域合作问题,15个城市共同发起成立了环渤海地区市长联席会。

随着长江三角洲掀起了新一轮区域经济合作浪潮,2004年,国家发改委决定启动京津冀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和重点转向规划的编制工作,共同构建区域统一市场体系。

随着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区域合作的内生动力逐渐增强。

2015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

——摘编自魏丽华《建国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脉络与阶段性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京津冀一体化”的主要表现。

(9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时期京津冀地区发生了什么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10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改革开放初期和21世纪初“京津冀一体化”的阶段性特征。

(6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1894年8月1日,清政府与日本政府相互宣战。

朝鲜为我大清藩属……我朝抚绥藩服,其国内政事向令自理。

日本与朝鲜立约,系属与国(注:

与国指友邦),更无以重兵欺压强令革政之理。

各国公论,皆以日本师出无名,不合情理,劝令撤兵,和平商办。

乃竟悍然不顾,迄无成说,反更陆续添兵……乘我不备,在牙山口外海面,开炮轰击,伤我运船……该国不遵条约,不守公法,任意鸱张,专行诡计,衅开自彼,公论昭然……著李鸿章严饬派出各军,迅速进剿,厚集雄师,陆续进发,以拯韩民于涂炭。

——《大清光绪皇帝宣战谕旨》(摘录)

朕以明治十五年条约,出兵备变,更使朝鲜永免祸乱,得保将来治安,欲以维持东洋全局之平和,先告清国,以协同从事,清国反设辞拒绝……清国之计,惟在使朝鲜治安之基无所归……以损害帝国之权利利益,使东洋平和永无保障……事既至此,朕虽始终与平和相终始,以宣扬帝国之光荣于中外,亦不得不公然宣战,赖汝有众之忠实武勇,而期速克平和于永远,以全帝国之光荣。

——《对清国宣战诏书》(摘录)

比较两则材料,指出一处不同,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

所指出的不同之处应明确清楚,说明需史论结合,合理充分)。

请考生在下列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4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宋代之前,大多数上流社会家庭里都有受过医疗训练的仆人。

政府机构里雇有受过专门训练的内科医生,但他们的医疗和解剖知识与那些世代行医之家的郎中也许微有不同。

这些郎中世代以卖药和从事按摩为生,社会地位相当低。

材料二1026年,宋仁宗下令在开封的太医院和相国寺铸造两座真人大小的表面刻有全身穴位(354个穴位)和经络图的人体模型。

1044年政府设立太医局,开始建立体制化的医疗教育制度,10年间医学生的总人数达到了200人;1061年,课程仿照太医局的地方医疗教育机构纷纷建立,其目的在于为地方培养训练有素的医生;宋徽宗在国子监设立“医学”,目的在于改善医疗体制;1115年,州县也建立了“医学”的分支机构。

宋初开封的东部和西部有两家医院,称为福田院。

他们的设立是为了帮助无家可归的老人和弃婴,以及病饿者。

两院都由和尚打理,后来才成为政府机构。

1063年,开封南北又各增设了一家。

每家福田院有病人300名,这意味着开封的医院系统总共可以容纳1200人。

北宋末期,政府在京城和其他6个地区城镇设立了“居养院”。

——摘编自库恩《儒家统治的时代:

宋的转型》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宋代前后医疗保健领域的变化情况。

(6分)

(2)根据材料一、二,简析宋代在医疗慈善领域的成果并概述其意义。

(9分)

47.【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1799年,拿破仑成为法国最高统治者,获得了处理外交事务的全权。

拿破仑统

治前期,法国受到英国等强国的干涉。

拿破仑决定从经济上、政治上把法国从孤立状态中解脱出来。

在军事上,争取意大利,离间奥普,争取俄国集中打击英国,先后四次瓦解和粉碎了反法联盟的武装干涉,在欧洲大陆上建立起一个强大的资产阶级法国。

拿破仑统治后期,他力图征服整个欧洲并夺取欧洲及海外霸权。

1806年战胜奥地利、沙俄,完全击溃普鲁士。

在普鲁士实行瓜分、奴役政策,导致普鲁士人口骤减。

随后全面封锁英国,最后宣告失败。

1812年派遣二十万大军征战西班牙,亲率六十万军队分三路进攻俄国。

俄国充分利用幅员辽阔的优越地理条件陷孤军深入的法军于困境。

——摘编自李元明《论拿破仑外交政策的特征和转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拿破仑的对外政策。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拿破仑的对外政策作简要评述。

(9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C

D

B

A

D

C

C

D

A

B

A

B

二、非选择题

41.(25分)

(1)表现:

设置行政机构管理;津冀地区拱卫北京;津冀地区服务北京;水陆相通,交通便捷;商务联系密切。

(9分,每点3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新变化:

形成以京津为中心的网络体系;天津成为金融商贸中心;对外联系加强;城市化和近代化进程加快;京津冀之间联系加强。

(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原因:

列强对华经济入侵;天津开埠的影响;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的推动;商品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改革开放初期:

单一的政府主导型;地方政府自发倡导协同发展。

(2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21世纪初:

政府与市场共同推动;国家战略;市场体制的主导作用在不断增强。

(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42.(12分)不同:

宣战理由的不同。

说明:

中国出兵朝鲜是根据朝贡体制,保护藩属国,认为发动战争的责任在日本,中国是被动应战;日本认为出兵朝鲜是根据日朝条约,是为了保护朝鲜和维护地区和平。

在朝贡体制之下,清政府出兵朝鲜是履行宗主国的义务,维护藩属国的稳定以及地区和平,清政府无意侵略朝鲜;甲午战争之前,日本就已制定对外扩张政策,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战争开始之后日军大肆屠杀朝鲜人民和中国民众,纯属武力侵略与扩张,并不是为了维护朝鲜和地区和平。

从不同的宣战理由可以看出日本是在为自己发动侵略战争进行辩解。

45.(15分)

(1)变化:

由只有政府机构有专门训练的内科医生到全国范围内医疗制度、医疗教育制度

体系化。

从医人员由祖传、自学等途径获得医学知识到通过系统的教育成为专业的医学工作

者。

医生的社会地位由低到高。

(6分)

(2)成果:

基本形成了从地方到中央的医疗慈善的体系机构;医学教育机构的设立和医院

等的建立和官方化,有利于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有利于关注社会民众的疾苦。

(4分)

意义:

促使医疗、慈善事业的官方化;有利于保障人民的身心健康;有利于赡养老人、抚养

弃婴,促进社会安定和谐。

(言之成理即可,5分)

47.(15分)

(1)政策:

拿破仑统治前期,推行反干涉主义和保卫祖国的政策,反对英国、普鲁士等国

对法国的武装干涉;统治后期,推行霸权主义和对外侵略战争政策,妄图夺取欧洲及海外霸

权(6分)

(2)评述:

拿破仑推行反干涉主义,保卫了祖国,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

经济的发展,得到法国及世界人民的支持;推行霸权主义,侵略并奴役它国,丧失人心,注

定失败,最终导致法国陷入混乱;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本国的稳定与发

展。

(9分)

广州市2019年5月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二

24.在中国古代,朝廷根据帝王、大臣等人的生平事迹为其拟定谥号,从战国时期起,“辨行迹、明善恶、寓褒贬”逐渐成为立谥的规范。

这一规范主要是为了

A.崇拜和颂扬先人B.缓和君臣关系C.惩恶劝善维护统治D.巩固儒学地位

25.汉安帝时,某地方官犯罪,大臣们认为应给以“禁锢二世”的处罚,太尉刘恺指出:

“《春秋》之义,善善及子孙,恶恶止其身,所以进人于善也。

”于是安帝下诏禁锢罪臣本人,不株连子孙。

汉代多次出现这种援引《春秋》判决案件的情况。

这反映了当时

A.地方吏治废弛          B.试图重建礼乐制度

C.君主专制加强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26.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

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

C.选才注重知识水平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

27.明朝平息倭患以后,海洋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

开启了两种海上贸易模式:

一是在福建漳州月港开海,允许中国商民出洋贸易;一是在广东澳门开埠,允许外商入华经营海外贸易。

这一变化

A.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B.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说明了闭关锁国政策的终结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8.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清政府的国防战略逐渐由原来的重“塞防”轻“海防”转变为“海防”和“塞防”并重,并最终形成了“三洋设防,北洋为重”的海防格局。

这一变化是基于

A.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深刻教训B.海疆与京畿地区的安全考虑

C.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建与发展D.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反应

29.导致下图中1919年报刊数量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1895年至1919年中国报刊数量的增长

A.政治制度变革的推动B.近代西方科技的传入

C.十月革命爆发的影响D.思想文化运动的促进

30.1948年6月,华侨领袖冯裕芳等人发表的声明中说:

“一年以前,都市里许多不关心政治的上层人物,表示并不反对国民党打共产党,但希望早一点打完共产党,快点给他们和平。

现在呢,他们改变了,他们希望共产党早点打完国民党,快点给他们和平。

”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这些“上层人物”

A.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B.受到《国内和平协定》的影响

C.对政治局势缺乏正确判断D.看到国民党军队主力已被消灭

31.我国“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民用工业企业中分别有50个部署在东北地区,32个部署在中部地区,国防工业企业中的大部分部署在了中、西部地区。

国家调整工业布局的主要目的在于

A.充分利用原有工业基础B.推动经济均衡发展

C.打破西方对华经济封锁D.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32.从公元前8世纪初开始的二百多年间,由于人口增多,希腊的众多城邦组织本邦的部分居民向外迁移,另立家园,建立起140多座新的城邦,奠定了古代希腊的广阔疆域。

这些行动

A.形成了“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B.扩大了地中海贸易圈

C.具有殖民扩张、争夺霸权的特征D.瓦解了城邦民主政治

33.《共产党宣言》中提到“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

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

”这段话反映了

A.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B.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34.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

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

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

》。

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A.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B.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C.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D.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35.1961年,肯尼迪当选美国总统后,提出的增加联邦教育投资、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险、大规模减税等立法方案均被国会否决,但他提出的加速太空开发的方案获得了国会的支持。

这说明当时美国

A.顺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B.政府缩小“福利国家”规模

C.分权制衡原则受到冲击D.政府的决策受冷战思维影响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宋代的扶贫帮困的措施对后世影响深远。

宋代以前,救助贫困人口一般以政府为主,如汉律规定国家需向“贫不能自存者”提供救助。

到了宋代,国家开始采用招商赈济、以工代赈等方式进行扶贫救助;另外还动员富户救助贫户,并设立“纳票补官”制度,对参与扶贫的富户奖以荣誉称号等;政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从百姓日常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从财政、民政乃至军政多个层面对贫困人口进行帮扶,如每逢冬春时节,政府一般会向贫民赐钱、赐衣及赈粜,助其过冬和春耕;对于无力抚养子女的贫民,政府向其发放生育补贴;对于缺乏劳动力的家庭,政府也会免除其部分劳役。

宋代的这些做法为历代王朝所借鉴。

——摘编自孙竞等《中国古代扶贫实践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二在贫困及消除贫困问题上,毛泽东提出中国共产党是消除贫困问题的坚定领导力量,全体中国人民尤其农民群众是反贫困的主导力量;工业化和现代化是实现反贫困目标的前提和基础,合作化是反贫困的基本战略。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开始指引中国农民的合作化建设,指出“全国大多数农民,为了摆脱贫困,改善生活,为了抵御灾荒,只有联合起来,向社会主义大道前进,才能达到目的”。

1955年,毛泽东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中提出“共同富裕”理念。

1956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阐述了共同富裕的具体目标:

即在几年内“使现在还存在的农村中一小部分缺粮户不再缺粮,除了专门经营经济作物的某些农户以外,统统变为余粮户或者自给户,使农村中没有了贫农,使全体农民达到中农和中农以上的生活水平”。

——摘编自黄承伟等《新中国扶贫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扶贫帮困措施的特点并分析宋代扶贫帮困的

原因。

(1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初期有关消除贫困问题的主张。

(8分)

(3)综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以上扶贫思想的现实意义。

(5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图1中国古代城市的基本布局

图2中国近代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模式

比较图1和图2,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要求:

写出观点,观

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请考生在下列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4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1981年,国务院的工作部门有100个,达到建国以来的最高峰。

1982年,从国务院做起,自上而下地展开各级机构改革。

这次改革首先以精兵简政为主,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办事机构从100个减为6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工作部门从50—60个减为30—40个;城市政府机构从50—60个减为45个左右;行署办事机构从40个左右减为30个左右,县政府部门从40个减为25个左右;在人员编制方面,国务院各部门从原来的5.1万人减为3万人;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政机关人员从18万人减为12万余人。

市县机关工作人员约减20%。

其次,改革领导班子,优化干部队伍。

逐步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建立干部离退休制度,减少各级各部门领导的副职。

同时,加快了干部队伍年轻化建设步伐,选拔能够开创局面的干部进入领导班子。

这次改革之后,部委领导班子成员的平均年龄从64岁降到60岁,局级干部平均年龄从58岁降到54岁。

但是,由于当时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在农村,对于行政管理没有提出全面变革的要求,所以政府机构不久又呈膨胀趋势。

——摘编自人民网《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政府机构改革》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1982年政府机构改革的背景和特点。

(9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1982年政府机构改革的影响。

(6分)

47.【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战国时期魏之所以能“强匡天下,威行四邻”,乃是因为李悝“务尽地力”和“撰

次诸国法,著法经”的结果。

李悝的《法经》,今虽不传,但从《晋书·刑法志》中可以得知其内容分为《盗法》《戏法》《囚法》《捕法》《杂法》和《具法》六篇。

李悝“以为王者之政,奠急于盗贼”,因而把惩罚“盗”“贼”作为封建统治的首要任务,把《盗法》、《贼法》列为《法经》之首。

李悝认为“盗贼须劾捕,故著《囚》(原误作“网”)、《捕》二篇。

”《杂法》包括惩罚“轻狡、越城、博戏、借假、不廉,淫侈、逾制”等违法行为的条文,规定了对于淫乱、赌博、盗窃官府印信、贪污贿赂以及僭越逾制和议论政府法令等的惩治办法。

《具法》是“以其律具其加减”,就是根据不同情况,对于犯法者加重或减刑的规定。

这部《法经》“商君受之以相秦”;“汉相萧何,更加悝所造,谓九章之律”;“魏因汉律,为一十八篇”;“隋因北齐…唐因于隋,相承不改”。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悝所著《法经》的特点。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悝所著《法经》的影响。

(9分)

 

参考答案

题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C

D

C

A

B

D

A

B

B

A

C

D

41.(25分)

(1)思想:

政府救助为主,民间互助为辅;扶贫手段与方式多样化;临时性救助与系统性

扶持相结合。

(6分)

原因:

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统治;小农经济的脆弱性,农民容易贫困;受儒家仁政思想的影响。

(6分)

(2)主张:

坚定党的领导;坚持人民的主导;发展社会生产力;开展合作化建设;实现共

同富裕的目标。

(任答四点得8分)

(3)现实意义:

应当精准扶贫,提高扶贫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