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评审核心条款要素表.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67740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甲评审核心条款要素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二甲评审核心条款要素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二甲评审核心条款要素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二甲评审核心条款要素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二甲评审核心条款要素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甲评审核心条款要素表.docx

《二甲评审核心条款要素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甲评审核心条款要素表.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甲评审核心条款要素表.docx

二甲评审核心条款要素表

1.1.2.1

主要承担常见病、多发病、部分疑难病的诊疗工作。

可提供24小时急诊诊疗服务。

(★)

【C】

1.有承担本辖区常见病、多发病、部分疑难疾病诊疗的设施设备、技术梯队与处臵能力。

2.急诊部门独立设臵,承担本区域急危重症的诊疗。

3.预防、保健、康复独立设置。

4.根据病源,与三级综合医院距离较远或危重病人转诊困难的二级医院的重症医学床位数可占医院总床位的2%。

5.医学影像可提供24小时急诊诊疗服务。

1、查设备设施一览表。

2、现场查急诊科是否独立设置、独立排班。

3、现场查看预防保健、康复是否独立设置、是否体现功能。

4、查重症医学床位数、查占全院床位百分比。

5、现场查看医学影像(放射、CT、超声等)是否可提供24小时急诊服务。

【B】符合“C”,并

1.重症医学床位占医院总床位的>3%。

2.且符合重症评估标准的患者≥30%。

3.医学影像(含CT、超声)可提供24小时急诊诊疗服务。

1、同C

2、现场核查ICU患者符合重症评估标准的人数。

3、同C

【A】符合“B”,并

1.重症医学科床位占医院总床位的≥5%。

2.且符合重症评估标准的患者≥40%。

1、同C

2、同B

1.4.3.2

编制各类应急预案。

(★)

【C】

1.根据灾害易损性分析的结果制订各种专项预案,明确应对不同突发公共事件的标准操作程序。

2.制订医院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总体预案和部门预案,明确在应急状态下各个部门的责任和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以及应急反应行动的程序。

3.有节假日及夜间应急相关工作预案,配备充分的应急处理资源,包括人员、应急物资、应急通讯工具等。

1、查医院是否制订各种专项预案,是否明确突发公共事件的标准操作程序。

2、查医院总体预案及部门预案,是否明确各部门、各级各类人员责任及应急程序。

3、查有无相应工作预案,有无人员、应急物资、应急通讯工具等方面的具体落实。

【B】符合“C”,并

编制医院应急预案手册,方便员工随时查阅,各部门各级各类人员知晓本部门和本岗位相关职责与流程。

查是否编制应急预案手册,各部门及各级各类人员是否知晓自身职责与流程。

【A】符合“B”,并

定期并及时修订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持续完善。

查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是否每二年修订一次,持续完善。

1.6.4.1

政府指令的受援的二级医院,应将“达标工作”任务作为院长目标责任制与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实施方案,专人负责。

(★)

【C】

1、受援的二级医院,应将“达标工作”任务作为院长目标责任制与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实施具体的方案。

2、有专人负责,对口支援工作,保证达标工作进行。

3、相关人员熟悉实施方案的相关内容。

1、查院长目标责任责任与年度工作计划,查有无具体实施方案。

2、查是否有专人负责对口支援工作。

3、抽查相关人员对实施方案内容的知晓情况。

【B】符合“C”,并

用当年案例证实在以下二方面能有提升:

(1)承担县域内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危急和部分疑难重症的诊治任务,解决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重大疾病能力有一定提升。

(2)开展24小时连续性急诊科院内急救服务,组织建立本县域内医疗急救服务网络,承担日常院前急救救治任务的能力有一定提升。

现场检查核实医院提供的相关案例。

【A】符合“B”,并

1.有数据及相关案例证实受援方案取得预定目标。

2.数据指标显示在严重外伤(颅腔、胸腔、腹腔内大出血,与其它威胁生命需要紧急手术抢救)、急性心肌梗死(仅STEMI)、急性脑卒中等急危重症病人诊治效率及处理结果取得显著进步,其能力在本区域具有明显优势。

1、查相关数据与案例看是否完成达标工作。

2、查有无相关数据显示救治效率提高并有优势。

2.3.4.2

对急性创伤、农药中毒、急诊分娩、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高危妊娠孕产妇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有明文规定,能落实到位。

(★)

【C】

1.医院对急性创伤、农药中毒、急诊分娩、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高危妊娠孕产妇与高危新生儿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有明文规定,并且在技术、设施方面提供支持。

2.急诊服务体系中相关部门(包括急诊科、各专业科室、各医技检查科室、药剂科以及挂号与收费等)责任明确,各司其职,确保患者能够获得连贯、及时、有效的救治。

3.急诊服务流程体系相关责任部门人员知晓履职要求。

1、查医院文件看是否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是否有技术设施方面的保障措施。

2、查急诊服务体系中相关部门职责是否明确,能否做到各司其职。

3、抽查相关责任部门人员知晓情况。

【B】符合“C”,并

1.用关键质量指标与服务时限来管理与协调各个相关科室的服务。

2.有培训与教育,措施落实到位。

3.职能部门知晓与履行监管责任,对存在问题与缺陷有改进措施。

1、查是否用关键质量指标与服务时限来管理和协调各相关科室服务。

2、查是否就B①开展培训与教育。

3、抽查职能部门人员了解知晓情况,查相关记录看是否有改进措施。

【A】符合“B”,并

危重症患者来源与救治能力在本区域具有优势明显。

查相关资料看来源与救治效果,评价优势。

2.6.1.1

患者及其近亲属、授权委托人对病情、诊断、医疗措施和医疗风险等具有知情选择的权利。

医院有相关制度保证医务人员履行告知义务。

(★)

【C】

1.有保障患者合法权益的相关制度并得到落实。

2.医务人员尊重患者的知情选择权利,对患者进行病情、诊断、医疗措施和医疗风险告知的同时,能提供不同的诊疗方案。

3.医务人员熟知并尊重患者的合法权益。

1、查有无相关制度并得到落实。

2、查能否提供不同的诊疗方案。

3、抽查医务人员看是否熟知并尊重患者的合法权益。

【B】符合“C”,并

1.患者或近亲属、授权委托人对医务人员的告知情况能充分理解并在病历中体现。

2.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

1、抽查病历看患者或近亲属、授权委托人签字情况,是否能做到充分理解。

2、查督查总结反馈等情况,查有无改进措施。

【A】符合“B”,并

持续改进有成效。

查持续改进是否有成效。

2.7.1.1

贯彻落实《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实行“首诉负责制”,设立或指定专门部门统一接受、处理患者和医务人员投诉,及时处理并答复投诉人。

(★)

【C】

1.设立院领导接待室并执行院长接待入日制度、意见箱、投诉电话等。

2.设立专门科室、专职人员接待医疗纠纷投诉,并有登记记录。

3.定期对员工进行医疗纠纷案例分析、医疗安全教育培训及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和考试,有奖罚措施。

4.有投诉管理相关制度及明确的处理流程。

5.有明确的投诉处理时限并得到严格执行。

1、现场查有无院领导接待室,有无院长接待日制度、意见箱、投诉电话等。

2、现场查看是否设立专门科室、专人接待投诉并有登记记录。

3、查每半年是否对员工进行医疗纠纷案例分析培训和考试,是否有奖罚措施。

4、查是否有相关制度和明确的流程。

5、查有无投诉处理时限并得到严格执行。

【B】符合“C”,并

1.实行“首诉负责制”,科室、职能部门处置投诉的职责明确,有完善的投诉协调处置机制。

2.有配臵完善的录音录像设施的投诉接待室。

3.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

1、现场查是否实行“首诉负责制”。

2、现场查有无投诉接待室,设施是否完善。

3、查职能部门是否对上述度作进行督查总结和反馈,是否有改进措施。

【A】符合“B”,并

1.每季召开一次专题医疗纠纷投诉事件的讨论会,各科科主任均应参加通报会。

2.职能部门对提出持续改进措施有成效评价的记录。

1、查是否每季召开一次专题讨论会,各科科主任是否均参加(看签到本)

2、查职能部门的评价记录。

3.1.2.1

在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两项等项目核对患者身份,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重点)

【C】

1.有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诊疗活动时患者身份确认的制度、方法和核对程序。

核对时应让患者或其近亲属陈述患者姓名。

2.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式,如姓名、年龄、出生年月、年龄、病历号、床号等(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

3.相关人员熟悉上述制度和流程并履行相应职责。

1.内、外科各抽两个科查“查对制度”和患者身份确认的制度、方法和核对程序,同时对患者或其近亲属核实落实情况。

2.现场检查制度、方法和流程。

3.各科抽查两名医生、护士具体落实情况。

【B】符合“C”,并

有规章制度和或程序规范各科室在任何环境和任何地点下都必须持续地履行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

1、查有无规章制度或程序规范。

2、现场模拟检查落实情况。

【A】符合“B”,并

1.各科室对本科执行查对制度有监管。

2.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

1、查各科室落实情况。

2、查职能部门(医务、护理部门等)督导、检查、总结、分析。

(最好有简报)

 

3.3.3.1

有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与流程。

(★重点)

【C】

1.有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与流程。

2.实施“三步安全核查”,并正确记录。

第一步:

麻醉实施前:

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表》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况、手术部位与标识、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

第二步:

手术开始前:

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并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

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的核查由手术室护理人员执行并向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报告。

第三步:

患者离开手术室前:

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

3.准备切开皮肤前,手术医师、麻醉师、巡回护士共同遵照“手术风险评估”制度规定的流程,实施再次核对患者身份、手术部位、手术名称、麻醉分级等内容,并正确记录。

4.手术安全核查项目填写完整。

1.抽查外科2个科室有无制度与流程。

2.在手术室抽查当日手术病人每科1—2人,核查“三步安全核查”,实施情况。

3.接上步骤查:

切皮前手术医师、麻醉师、巡回护士是否再次核对患者身份、手术部位、手术名称、麻醉分级等内容,并核查三方记录和签名。

4.查手术安全核查表。

【B】符合“C”,并

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

查职能部门督查资料。

(最好有简报)

【A】符合“B”,并

手术核查、手术风险评估执行率100%。

抽查当日手术室手术中5-10份病历评价。

3.4.2.1

医护人员在临床诊疗活动中应严格遵循手卫生相关要求。

(★)

【C】

1.对员工提供手卫生培训。

2.有手卫生相关要求(手清洁、手消毒、外科洗手操作规程等)的宣教、图示。

3.手术室等重点外科洗手操作正确率100%。

1、查阅感染管理、护理、医务部门对部门员工进行手卫生培训资料。

2、现场查看3个重点部门手卫生相关要求(手清洁、手消毒、外科洗手操作规程等)的宣教、图示。

3、抽查10名医护人员六步洗手法,计算洗手正确率是否100%。

 

【B】符合“C”,并

1.职能部门有对规范洗手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

2.洗手正确率≥90%。

1、查阅感染管理、护理、医务部门对临床科室手卫生设备和手卫生依从性进行督导、检查记录,并有总结、反馈和改进措施。

2、抽查10名医护人员六步洗手法,计算洗手正确率是否≥90%。

【A】符合“B”,并

1不断提高洗手正确率,洗手正确率≥95%。

抽查10名医护人员六步洗手法,计算洗手正确率是否≥95%。

3.6.2严格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与流程。

3.6.2.1

严格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与流程。

(★重点)

 

【C】

1.医技部门相关人员知晓本部门“危急值”项目及内容,能够有效识别和确认“危急值”。

2.接获危急值报告的医护人员应完整、准确记录患者识别信息、危急值内容、和报告者的信息,按流程复核确认无误后,及时向经治或值班医师报告,并做好记录。

3.医师接获危急值报告后应及时追踪、处置并记录。

1.查每科室2人对本部门“危急值”项目及内容是否能够有效识别和确认。

2.见3.2.3.1。

 

3.见3.2.3.1。

【B】符合“C”,并

信息系统能自动识别、提示危急值,相关科室能够通过网络及时向临床科室发出危急值报告,并有语音或醒目的文字提示。

现场演示可否。

【A】符合“B”,并

有网络监控功能,保障危急值报告、处置及时、有效。

现场演示可否。

3.9.1.1

有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制度与工作流程。

(★重点)

【C】

1.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报告制度与流程。

2.有对员工进行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教育和培训。

3.每百张床位年报告≥10件。

1.查职能部门、内外科各两个病区有无制度与流裎。

2.查有无制度和教育和培训资料(每年不少于一次)。

3.有无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报告程序。

4.统计4个病区床位数和年报告例数。

【B】符合“C”,并

1.有指定部门统一收集、核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采取防范措施。

2.有指定部门向相关机构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3.每百张床位年报告≥15件。

4.医护人员对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知晓率≥95%。

1.查医院文件,应在制度中体现。

2.查医院文件,应在制度中体现。

3.同C4

4.抽查职能部门及临床科室4人了解知晓度。

【A】符合“B”,并

1.建立院内网络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直报系统及数据库。

2.每百张床位年报告≥20件。

3.改进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敏感性,有效降低漏报率。

1.现场调网络资料。

2.统计4个病区床位数和年报告例数。

3.职能管理部门有无持续改进措施,职工教育、培训计划改进实施。

3.9.2.1

有激励措施鼓励医务人员参加“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网上自愿报告活动。

(★)

【C】

1.建立有医务人员主动报告的激励机制。

对不良事件呈报实行非惩罚制度。

2.严格执行《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的规定。

1.查医院文件和管理部门资料。

2.查医院文件有无制度和规定,查资料看执行情况。

【B】符合“C”,并

激励措施有效执行。

使用卫生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报告。

1.查管理部门资料。

2.现场调网络资料

【A】符合“B”,并

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直报系统与卫生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建立网络对接。

现场调网络资料。

4.3.5.1

对实施手术、麻醉、介入、腔镜诊疗等有创技术操作的卫生技术人员的授权制度。

(★)

【C】

1.有实施手术、麻醉、介入、腔镜诊疗等有创技术操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实行授权的管理制度与审批程序。

2.有需要授权许可的高风险诊疗技术项目的目录。

1、查管理制度与审批程序。

2、查资料。

【B】符合“C”,并

1.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根据监管情况,定期更新授权项目。

2.相关人员能知晓本部门、本岗位的管理要求。

3.抽查中无一例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

1、查动态管理资料。

2、抽查主管部门负责和工作人员知晓度。

【A】符合“B”,并

有医疗技术项目操作人员的技能及资质数据库,定期更新。

查动态管理资料信息资料和动态管理资料。

4.6.2.2

根据临床诊断、病情评估的结果与术前讨论,制订手术治疗计划或方案.(★)

【C】

1.为每位手术患者制订手术治疗计划或方案。

2.手术治疗计划记录于病历中,包括术前诊断、拟施行的手术名称,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对策等。

3.根据手术治疗计划或方案进行手术前的各项准备。

抽查2个科室2—3级手术病历各5份来评价。

【B】符合“C”,并

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并有分析、反馈和整改措施。

查主管部门资料

【A】符合“B”,并

手术方案完善,术前准备充分,有质量持续改进成效。

查主管部门资料和2个科室资料是否体现持续改进

 

4.6.8.3

有“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监测、原因分析、反馈、整改和控制体系。

(★)

【C】

1.有“非计划再次手术”相关管理制度与流程。

2.将控制“非计划再次手术”作为对手术科室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

3.把“非计划再次手术”指标作为对手术医师资格评价、再授权的重要依据。

4.对临床手术科室医师与护士培训。

1.查医院有无制度与流程

2.查主管部门资料

3.查主管部门资料

4.查主管部门资料

【B】符合“C”,并

职能部门对“非计划再次手术”有监测、原因分板、反馈、整改。

查主管部门资料

【A】符合“B”,并

有效控制非计划再次手术,持续改进有成效。

查主管部门和科室资料,体现持续改进

 

4.8.2有重症医学科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和技术规范、操作规程。

重症监护患者入住、出科符合指征,实行“危重程度评分”,定期评价收住患者的适宜性及临床诊疗质量,并能以此评价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4.8.2.1

有重症医学科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和技术规范、操作规程。

重症监护患者入住、出科符合指征,实行“危重程度评分”。

(★重点)

 

【C】

1.有重症医学科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

2.有重症医学科收住患者的范围、转入和转出标准及转出流程。

3.对入住重症医学科的患者实行疾病严重程度评估。

4.有抗菌药物使用与管理的相关规定。

5.有储备药品、一次性医用耗材管理和使用的规范与流程。

6.有对上述制度、职责、规范及标准、流程的培训。

工作人员知晓相关岗位职责和履职要求。

1.查制度、岗位职责、技术规范、操作规程。

2.查收治范围、转入和转出标准及转出流程。

同时抽5份病历核查。

3.查评估标准,同时抽5份病历核查。

4.查相关规定,同时抽5份病历核查。

5.查规范与流程,现场查药品、一次性医用耗材。

6.查培训资料,抽医护各2人的知晓度。

【B】符合“C”,并

1.重症监护患者入住、出科符合指征≥80%。

2.符合“危重程度评分”的重症标准达20%。

3.科室内有定期质量评价。

1.根据以上检查结果评价。

2.查科室质控资料。

【A】符合“B”,并

1.重症监护患者入住、出科符合指征≥90%。

2.符合“危重程度评分”的重症标准达30%。

3.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

1.根据以上检查结果评价。

2.查主管部门资料。

4.8.4.1

有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规定,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所致血行性感染、留臵导尿管所致泌尿系感染有预防与监控方案、质量控制指标,并能切实执行。

(★)

【C】

1.医务人员及相关人员遵循手卫生规范,有相应的设备。

2.有消毒剂管理的相关规定,明确有效浓度范围、物品浸泡时间等。

3.有医疗废物管理相关规定及措施。

4.有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留置导尿管相关性感染等相关制度及措施。

5.落实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相关规定。

1.查现场和相关资料。

2.查现场和相关规定。

3.查现场和相关规定和措施。

4.查相关知道及措施。

5.查相关规定,同时抽5份病历核查。

【B】符合“C”,并

科室有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医院感染管理定期分析、评价及整改措施。

查科室质控资料。

 

【A】符合“B”,并

1.有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责任,有分析、评价、反馈及整改措施。

2.通过运用监控指标比较与分析的结果,体现院感控制的改进成效。

1.查主管部门资料。

2.根据以上检查结果和医院感染管理科监控指标评价。

 

4.14.5.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制。

(★)

1.院长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

查相关文件,看院长是否第一责任人

(1)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安排。

查相关制度及资料。

(2)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组织机构,以及各相关部门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的职责分工,层层落实责任制。

查相关管理机构设置及职责分工。

(3)根据各临床科室不同专业特点,设定抗菌药物应用控制指标。

查看制定的各临床科室相关指标。

2.临床科室负责人是本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

(1)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本科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并纳入医师能力评价。

查看相关规定及资料。

(2)设定本科抗菌药物应用控制执行指标,落实到人。

查相关科室抗菌药物控制指标。

【B】符合“C”,并

【B】符合“C”,并

1.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

查管理工作制度及相关资料。

2.与临床科室负责人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

查看相关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状。

【A】符合“B”,并

【A】符合“B”,并

1.按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向本辖区监测网报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的信息。

查原始上报数据记录。

2.上报信息准确与可追踪溯源。

抽查2份上报病历,查看上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的信息准确性。

4.14.5.7

【C】

【C】

严格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和药师抗菌药物调剂资格管理。

(★)

1.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度与程序。

1.查看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度与取得抗菌药物处方权程序。

2.药师抗菌药物调剂资格管理制度与程序。

2.查看抗菌药物调剂权限制度与取得调剂资格程序。

3.医师、药师、职能部门员工均知晓履职的要求。

3.抽查2名医师、药师知晓情况。

【B】符合“C”,并

【B】符合“C”,并

1.医院对医师和药师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考核工作有记录。

1.查看相关记录及资料。

2.医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落实到每名医师。

2.查看不同级别考核试卷及处方权落实情况。

3.药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抗菌药物调剂资格落实到每名药师。

3.查看考核试卷及调剂资格落实情况。

【A】符合“B”,并

【A】符合“B”,并

随机抽查处方与医嘱结果签发医师与授权管理名单保持一致≥95%。

查处方医师与授权管理名单相符率。

4.16.4.1

病理诊断应按照相应的规范,有复查制度、科内会诊制度。

(★)

【C】

1.有规范病理诊断的相关制度与流程。

2.病理医师进行诊断前,核对申请单和切片核查是否相符。

3.阅读申请单上所有填写的内容,对于不清楚的内容及时联系送检医师。

4.阅片时必须全面,不要遗漏病变。

5.有上级医师会诊制度,并有相应记录。

6.因特殊原因迟发报告,应向临床医师说明迟发的原因。

7.疑难病例,应由上级医师复核,并签署全名。

8.病理医师负责对出具的病理诊断报告解释说明。

9.有科内疑难病例会诊制度(2名以上高级职称人员参与),并有相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