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67513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教学设计.docx

《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教学设计.docx

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江西省上犹县梅水初中尹秀宁

【教学目标】

  1、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学习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和特征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

  3、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情、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和重视中日友情、毫无民族偏见的精神

  4、学习鲁迅先生的尊师好学的高尚品德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和特征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

  2、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情、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和重视中日友情、毫无民族偏见的精神

  3、学习鲁迅先生的尊师好学的高尚品德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设想】

  这篇文章有明暗两条线索:

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是暗线。

教学时,可以采用由主到次、由整体到局部的教学思路,首先弄清文章的主要形象藤野先生,然后再突破其他相关的问题。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学过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从中了解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虽然施行的是封建书塾教育,但思想还算开明,因此,鲁迅对他“很恭敬”。

虽是“很恭敬”,但并不是很有感情。

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日本医专的教授,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

鲁迅对他的感情又是如何的呢?

让我们来一起学习鲁迅的这篇散文《藤野先生》弄个明白。

二、预习展示

  1、走近作者作品:

   ⑴ 学生介绍。

   ⑵ 教师补充介绍:

     《朝花夕拾》,“朝”是早晨的意思。

早晨的花到晚上拾起来,说明这个集子的文章都是回忆性的。

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是这个集子里的。

     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段。

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

鲁迅到日本留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

从此,他弃医学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

鲁迅写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自己的强烈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2、学生展示字词:

 

绯红fēi

宛如wǎn

驿站yì

解剖pōu

 

 

 

 

 

 

畸形jī

不逊xùn

匿名nì

油光可鉴jiàn

 

 

 

 

 

 

诘责jié

教诲huì

美其名曰

杳无消息yǎo

 

 

 

 

 

 

瞥见piē

抑扬顿挫cuò

深恶痛疾wù

 

三、速读课文,捕捉信息

  1、文章变换了几个地点?

记叙了哪些主要事情?

请你速度课文,捕捉相关信息。

  2、交流评价:

   ⑴ 地点:

在东京;在仙台;离开仙台后。

   ⑵ 学生自由发布捕捉到的信息,复述相关情节,教师作出适当评价。

四、作业布置

  1、熟悉课文内容

  2、积累字词

五、板书设计

               藤野先生

        相识前  相识、相处、相别   相别后

        东京      仙台     离开仙台后

第二课时

一、简要回顾文章内容导入

二、精读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文字,了解藤野其人

  1、学生浏览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明确这些语句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

    (投影显示如下)

   ⑴ 外貌描写的句子 符合人物身份

   ⑵ 动作

   ⑶ 说话声调 体现人物特点

   ⑷ 介绍解剖学历史 治学严谨

   ⑸ 忘带领结,穿旧外套 生活俭朴

    读到此,一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已展现在我们的目前了,这是作者,也是我们读者对藤野先生的初步了解。

让我们继续读下去,看作者为我们叙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透过这些事情,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藤野先生的内在品质。

  2、学生默读11~23段:

   ⑴ 要求学生给每件事情拟一个小标题。

明确每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投影显示如下)

        事情        思想品质

       添改讲义    关心学生、工作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   对学生要求严格

       关心解剖实习  热情诚恳,重视学生思想观念进步

       了解女人裹脚  实事求是、探索研究

   ⑵ 提问:

学了6~23段文字,我们懂得了学写类似作文要注意哪几点?

     明确:

学会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叙事应该有详略。

   ⑶ 小结:

读到此,我们更深地了解到藤野先生为人正直,他真诚地关心着鲁迅,热情地帮助鲁迅,对待鲁迅没有丝毫的民族偏见。

  3、请一个学生朗读32~35段,要求学生找出师生惜别时两人的神情言行的语句,并仔细揣摩,体会出师生间的真挚情感:

    “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凄然”、“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叹息”、赠照片、题字、“叮嘱”。

    寄照片和写信。

  4、齐读36~38段,明确这一部分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鲁迅时时记起藤野先生,怀念他,感激他,赞美他,鲁迅对先生的怀念之情具体表现在哪里呢?

   ⑴ 珍藏讲义。

   ⑵ 悬挂照片。

   ⑶ 多写文章。

三、小结

  有关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文字,我们今天都讲了,从中可知全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的,这是全文的一条明线余下的内容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这些事情与藤野先生有何联系?

作者是用什么中心意思来统摄全文的?

这也就是全文的一条暗线。

四、作业布置

  作文片段练习:

通过写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

  提示:

先确定写谁,然后确定要表现人物什么思想品质,最后围绕中心选择事例,组织成文。

五、板书设计

       添改讲义    关心学生、工作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   对学生要求严格

       关心解剖实习  热情诚恳,重视学生思想观念进步

       了解女人裹脚  实事求是、探索研究

第三课时

一、导入

  1、交流作文片段,师生共评

  2、简单回顾上课时内容,引入新课教学

二、精读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的内容

  1、学生速读全文,找出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段落或内容:

    明确:

还写了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了从东京到仙台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写了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他的“优待”,还写了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在课堂上看电影,等等。

  2、讨论交流:

    这些内容和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吗?

    (这道题涉及面广,难度较大,在分析时,可以分解成多个小问题。

引导学生找准相关的课文内容,准确筛选信息)

    明确:

文章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

    写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表现作者忧国之情,是作者在藤野先生教导下刻苦学医的主要动机。

    写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作者的“优待”是为下文写藤野先生作正面陪衬。

    写日本“爱国青年”寻衅(“匿名信”事件)是为写藤野先生作反面衬托。

    写课堂上看电影是作者与藤野先生告别的直接原因。

    总之,所有这些,都与突出藤野先生有密切的关系。

  3、鲁迅先生是用什么来统摄全篇内容的?

    明确:

作者是用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来统摄全篇的。

    文章开头写对东京的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厌恶,是作者爱国思想的一个表现;

    在往仙台途中记得日暮里,可能是“日暮里”使作者联想到清王朝的日暮途穷;记得水户,是因为这里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的抗清志土朱舜水客死的地方,这是作者爱国感情的又一表现;

    写对初到仙台受“优待”不以为然的理解,对艰苦的生活条件的态度,也是作者爱国思想的表现;

    对藤野先生表示敬仰,是由于他不怀民族偏见,真诚帮助中国留学生;

    对日本“爱国青年”表示愤懑,是由于他们看不起中国人;看电影之后毅然决定弃医从文,更是出于爱国的考虑;

    最后把怀念之情变为多写反映黑暗现实的文章,则是当年弃医的目的,是爱国的实际行动。

    可见,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是统摄全篇的中心思想。

    (注意分析上述内容时,教师切不可满堂灌,而应该引导学生依据相关内容进行思考,逐一分析,最终把握问题的实质。

可以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指名学生分别朗读文章第1段、第5段、第24~31段以及第36~38段等段落,体会文章的感情

  要求学生朗读时注意读出其中的感情:

第1段透出的是一种辛辣的嘲讽,第5段应该是一种轻松亲切的语调,表现出一种友好之情;而第24~31段则是充满着作者的愤激之情,最后第36~38段充满着作者的感激之情。

五、课文学习总结

  1、学生交流学后收获。

  2、教师总结:

    这篇文章主要会议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一些往事,歌颂了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怀念之情。

文章还倾诉了鲁迅先生的爱国心声,在字里行间处处散发出鲁迅先生强烈的无法抑制的爱国激情。

六、作业布置

  选诵几段感情色彩浓烈的文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