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基处理措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67180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8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土地基处理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软土地基处理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软土地基处理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软土地基处理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软土地基处理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软土地基处理措施.docx

《软土地基处理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土地基处理措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软土地基处理措施.docx

软土地基处理措施

 

农林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

 

软土地基处理措施

 

院(系):

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

森林工程

年级:

2010级

成员:

程良、华忠、

官俊、钟睿智、卢晓帆

指导教师:

小燕

时间:

2013年10月15日

概述……………………………………………………………………………3

一、软弱地基的分类…………………………………………………………3

二、地基处理的基本方法……………………………………………………4

(一)换填垫层法……………………………………………………………4

(二)强夯法…………………………………………………………………6

(三)深层搅拌法……………………………………………………………8

(四)振动挤密………………………………………………………………10

(五)排水固结法………………………………………………………………………11

(六)化学加固法……………………………………………………………15

(七)双控动力固结法………………………………………………………17

概述

软土在我国滨海平原,河口三角洲、湖盆地周围及山涧谷地均有广泛分布。

在软土地基上修筑路基,若不加处治,往往会发生路基失稳或过量沉陷,导致公路破坏或不能正常使用,近些年来,高等级公路建设的工程实践反复证明,软弱地基处理是路基工程设计,施工中需要特别引起注意的问题。

软弱地基是一种不良地基。

由于软土具有强度较低、压缩性较高和透水性很小等特性,因此在软土地基上修建建筑物,必须重视地基的变形和稳定问题。

在软弱土地基上的建筑物往往会出现地基强度和变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因而经常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地基处理。

处理的目的是要提高软弱地基的强度,保证地基的稳定,降低软弱土的压缩性,减少基础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

一、软弱地基的分类

所谓软土,从广义上说,就是强度低、压缩性高的软弱土层。

以孔隙比及有机质含量为主,结合其他指标,可将软土划分为软粘性土、淤泥质土、淤泥、泥炭质土及泥旋五种类型。

通常把淤泥、淤泥质土、软粘性土总称软土,把有机质含量很高的泥炭、泥炭质土总称泥沼。

泥沼比软土具有更大的压缩性,但它的渗透性强,承受荷载后能够迅速固结,工程处治比较容易。

淤泥及淤泥质地基:

在静水或非常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经生物化学作用而形成。

主要特性是强度低、变形大、透水性差和变形稳定历时长。

杂填土:

人类活动时任意堆填的建筑垃圾、工业废料和生活垃圾。

主要特性是强度低、压缩性高和均匀性差。

一般还具有浸水湿陷性。

冲填土:

在整治和疏通江河通道时,挖泥船通过泥浆泵将泥沙夹大量水分吹到江河两岸而形成的沉积土。

冲填土的成分比较复杂,其工程性质主要取决于颗粒组成、均匀性和排水固结条件。

其它高压缩性土:

饱和松散粉细砂也应属于软弱地基的畴。

当机械推动或地震荷载重复作用时将产生液化;由于结构物的荷载和地下水的下降会促使砂性土下沉;基坑开挖时会产生管涌;其它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和季节性冻土等不良地基现象,都应属于需要地基处理的软弱地基畴。

我国各地不同成因的软土都具有近于相同的共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

含水量在34%~72%之间,孔隙比在.l0~1.9之间,饱和度一般大于95%,液限一般为35%~60%,塑性指数13~30,天然容重15~19kN/m3。

(2)透水性差。

大部分软土的渗透系数为10-8~10-7cm/s。

(3)压缩性高。

压缩系数为0.0050~0.02,属高压缩性土。

(4)抗剪强度低。

其快剪粘聚力在10kPa左右,快剪摩擦角在0b~5b之间。

(5)具有触变性。

一旦受到扰动,土的强度明显下降,甚至呈流动状态。

(6)流变性显著。

其长期抗剪强度只有一般抗剪强度的0.4~0.8倍。

软弱地基勘查时,应查明软弱土层的均匀性、组成、分布围和土质情况。

对冲填土尚应了解排水固结条件;软弱地基设计时,应考虑上部结构的地基的共同作用,对建筑体型、荷载情况、结构类型和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合理的建筑措施、结构措施和地基处理方法。

二、地基处理的基本方法

(一)换填垫层法

换填垫层法主要作用是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其方法是将基底下一定围的软弱土挖去,换填砂、碎石和素土等散体料,并分层夯实成低压缩性的地基持力层。

1、土质换填的设计

土质换填因材料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砂垫层;

(2)天然砂石(或人工级配砂石)垫层;(3)灰土垫层;(4)素土垫层;(5)由聚丙烯、尼龙等化纤材料做成的滤水毡垫层。

下面以砂垫层为例,对土质换填的设计和施工方法进行说明。

1.1垫层的设计

垫层设计的具体容就是确定合理的垫层的厚度和宽度。

对于起换土作用的垫层即要求有足够的厚度置换可能被剪切破坏的软弱土层,又要有足够的宽度以防止垫层的两侧挤出。

垫层的厚度。

用一定厚度的垫层换填软弱土层后,上部荷载通过垫层按一定扩散角传递在下卧土层顶面上的全部压力,不应超过下卧土层的容许承载力,如图1所示:

在实际应用中,可先根据垫层的容许承载力计算出基础底面尺寸,然后根据下卧层土的承载力确定垫层的需要厚度,即先拟定垫层的厚度。

实践证明,当换土厚度为0.5~1倍基础宽度时,垫层地基的容许承载力为下卧土层承载力的2~8倍,平均变形模量约为2~3.5倍。

垫层不宜太厚,太厚施工难度大,费用高;也不宜太薄,太薄垫层的作用不能发挥,效果不显著。

垫层的宽度。

垫层的宽度应满足两方面的要求:

一方面应满足应力扩散的要求,另一方面应防止侧面土的挤出,通常按45度角来确定砂垫层的宽度。

2、施工要点

2.1垫层材料的选择

不同垫层材料有不同的要求。

砂垫层材料应选用级配良好的中粗砂,含泥量不超过3%,不含植物残体、垃圾等杂物。

当使用粉细砂时应掺入25%~30%的碎石或卵石,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

素土垫层的土料中有机质含量不得超过5%,也不得有冻土或膨胀土,不得加有砖、瓦和石块等渗水材料,当含有碎石时,其粒径不宜大于50mm。

灰土垫层宜采用2∶8或3∶7的灰土。

土料易用黏性小及塑性指数大于4的粉土,不得含有松软杂质,并应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15mm,石灰易用新鲜的消石灰,其颗粒不得大于5mm。

矿渣垫层其矿渣应质地坚硬、性能稳定和无侵蚀,小面积垫层一般用8~40mm与40~60mm的分级矿渣,或0~60mm的混合矿渣;大面积铺垫时,可采用混合矿渣或原状矿渣,矿渣最大粒径不大于200mm。

2.2垫层压实方法的确定

机械碾压法是采用各种压实机械来压实地基土。

此法常用于基坑低面积宽大、开挖土石方量较大的工程。

重锤夯实法是用重机将夯锤提升到某一高度,然后自由落锤,不断重复夯击以加固地基。

重锤夯实法一般适用于地下水位距地表0.8m以上稍湿的黏性土、砂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分压填土。

平板震动法是使用震少,透水性较好的松散杂填土地基的一种方法,可达100~120kPa。

2.3分层铺填并压实

除接触下卧软土层的垫层底层应根据施工机械设备及下卧层土质条件的要求具有足够的厚度外,一般情况下垫层的分层铺筑厚度可取200~300mm。

2.4含水量控制

为获得最佳夯压效果,宜采用垫层材料的最佳含水量,作为施工控制含水量,对于素土和灰土,现场可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的围。

最佳含水量可通过击实试验确定,也可按当地经验取用。

2.5铺前先验槽

基坑浮土应清除、边坡必须稳定,防止塌土。

基坑两侧附近如有古井、古墓、洞穴、旧基础等软硬不均匀的部位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铺筑垫层。

2.6避免软弱土层结构扰动

垫层下卧层为淤泥或淤泥质土时,因其有一定的结构强度,一旦被扰动则强度大大降低,变形大量增加,影响到垫层及建筑的安全使用,通常的做法是:

开挖基坑时应预留厚约300

mm的保护层,待做好铺填垫层的准备后,对保护层一段随即用换填材料铺填一段,直到完成全部垫层,以保护下卧软土层不被破坏。

素土及灰土垫层分段施工时,不得在柱基础墙角及承载间隙下接缝,上下两层的缝距不得受水浸泡。

垫层竣工后,应及时进行基础施工与基坑回填。

(二)强夯法

强夯法是将重锤起重到一定高度,然后自由下落,重复夯打,以加固地基,使强度提高,压缩性减小。

此法一般适用于无粘性土,杂填土和半饱和土。

1工艺原理

强夯法又称动力固结法,是法国梅那尔公司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创造的一种地基加固方法。

它是在重锤夯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动力加固地基的新方法。

20世纪70年代后期传入我国,经过近20年在全国各地的推广应用,证明其加固效果十分显著。

强夯法以其质量可靠,造价低,进度快,节约三材,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公路与铁路路基、机场道路及码头仓库等工程的地基加固,成为国处理地基的一种较好的实用方法。

强夯法是应用功能转换的原理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

具体地说,它是利用起重设备将几十吨(一般8~40t)重锤,从几十米(一般6~40m)高处自由落下,给土以强烈的冲击和振动。

地基土在强大的冲击能的作用下,土体强制压缩或振密;土体局部液化,夯点周围产生裂隙,形成良好的排水通道,孔隙水逸出,经时效压密,使土体重新固结,从而提高了土的承载力,降低其压缩性。

应用强夯法加固地基虽已经历了几十年,实践证明是一种较好的地基处理方法,但是还没有一套成熟的理论和完整的设计计算方法。

根据国外近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土的强夯作用机理一般可归结为:

非饱和类土:

以直观的加密使土体强度增加为主,如黄土和一般的粘性土,最典型的是湿陷性黄土,通过夯击使土颗粒重新排列成致密结构体,消除其湿陷性。

粉土和粉细砂类土:

夯击作用使土体加密和预液化,从而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和抗液化能力。

饱和土:

强夯使空隙水压力瞬时升高,随着水压力的消散,土中自由水和部分弱结合水排出,土体变得紧密,随着时间的延续,触变后的土体结构得以恢复,使地基土得到加固,对于饱和淤泥质土和粘性土,可通过加填料(石块、钢渣等)夯击,增加土体骨架和排水通道,这一措施无疑扩展了强夯处理地基土的适用围。

2适用围

目前,国外处理地基的手段很多,其中强夯的适用围最广,适用的土质有:

各种高填土,如素填土、杂填土(建筑垃圾、工业废料)、粘土、黄土、湿陷性黄土等;饱和砂土、粉土等可液化土,淤泥质土,饱和粘性土等。

对于后一类土在正式强夯前须先做试验,证明确有实效时也可采用。

采用强夯处理地基,需要考虑其振动对附近建筑物的影响,必要时应采取隔振、防振措施,以及城市对噪音的控制问题。

3强夯施工

3.1场地整平及标高要求

(1)为便于机械行走和施工,强夯场地整平应大于强夯布点围,以夯点外边缘向外扩3~5m或以外排基础边扩8~10m,(图1)如在挖填方地带施夯,需考虑放坡。

(2)强夯场地的标高,以所夯建筑物的基础底标高,加预留夯沉深度来定(图1)。

夯沉深度与地质情况,能级等有关。

此值可参照已完工程暂定,经过试夯确定。

3.2夯点布置

按建筑面积均匀布点时,以最外围基础中心线或外边线算起,增加一排夯点。

按基础位置相应布点时,同上或按基础持力层厚度一半扩出。

布点形式和间距依地质情况、能级和夯锤面积等定。

为更好的达到设计要求,多数情况需试夯确定。

(1)单点间距一般为1.5D—2.5D(D为锤底直径),呈正方形、梅花形和等边三角形布置。

(2)满夯为挨点错位相切。

4.3试夯

根据设计指标和地质报告,参照有效影响深度公式、结合实际经验,首先确定试夯能级,然后选择不同的锤底面积、布点间距、施工顺序、夯击遍数、单点夯击数等。

夯后经过测试,得出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佳数据,确定施工工艺和参数。

有条件时,对含水量较大的地基土。

为能提供各遍准确的间隔时间,最好做孔隙水压力消散试验。

试夯场地可选在本工程场地或附近,有经验时也可在工程开始部分安排试夯。

4质量保证措施

4.1强夯中需要测定的数据

(1)夯前的场地标高,各遍夯后整平标高。

(2)各遍夯点最后三击的夯沉量,计算出夯坑的总下沉深度,各遍在整个夯区均匀的选一定数量的点测每一击的下沉量,作为与试夯比较和检测参考、满夯只在开始时,以贯入度控制,得出锤击数,以后以此数为准施打,不再作测量。

(3)强夯中若发现地面变化较大时,需作隆降观测。

(4)强夯形成的夯抗直径,主要在试夯时测定,作为计算土体压缩及填料量的参考。

(5)对有填料要求的强夯,需记录各夯坑的填料数量。

4.2施工要求

(1)施工前必须用仪器,准确放出夯点中心位置,并划出圆圈,施夯时对点要准。

(2)必须按规定的起锤高度、锤击数和控制指标施工,不得随意改变。

(3)施工中如发现偏锤,应重新对点。

(4)施工中如发现歪锤时,需用填料(或土)将坑底垫平,才能继续施夯。

(5)如遇夯锤的通气孔堵塞,应立即开通。

(6)表层土过干(尤其是满夯)应采取增加含水量的措施。

(7)雨期施工,要防止雨水浸泡现场,夯坑有积水应及时排出后方可施工。

(8)强夯中的满夯是重要的一环,必须精心施工,否则表层质量不好,将造成建筑物沉降过大和发生不均匀沉降。

冬期施工时,不宜进行满夯。

(三)深层搅拌法

深层搅拌法是使用特制的搅拌机械,以水泥、石灰等材料为固化剂,在土层中强行与软土搅拌,使软土硬结成水泥(或石灰)土桩(柱)体或连成地下桩排,使之成为具有整体性和一定强度的复合地基。

深层搅拌法目前分/干法0的粉喷桩法和/湿法0的旋喷注浆法。

深层搅拌法主要适用于原料堆场、码头岸壁、高等级公路地基加固,以及地下基坑的挡土结构等。

1施工工艺

由于该段路基地下含水量较高,施工时采用粉喷法,两台型号GPP-5桩机同时施工,施工工艺如下。

1.1工艺性试桩

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地质条件,为了克服施工的盲目性,确保粉喷桩加固地基达到预期效果,在大规模施工前必须进行工艺性试桩,以掌握该场地的成桩经验及各种操作技术参数。

1.2对进场的水泥进行检测

根据14%的水泥掺量,取土的平均干容重1.83t/m3计算出每米的粉喷量为50.3kg。

粉体发送器单位时间粉体的喷出量

q按下式计算:

q=4/∏*D1*D1·gd·aw·v

式中:

gd为软土的干容量;

aw为干粉掺入比,由室试验提供;

v为钻头提升速度;

D1为钻头直径。

1.3搅拌效果的控制

搅拌机搅拌次数越多,拌和越均匀,水泥土强度就越高。

粉和土的搅拌效果,主要用钻头在土体中任一点搅拌的次数t来控制:

t=HZm/v

式中:

H为钻头叶片垂直投影高度;Z为钻头叶片总数;m为搅拌轴转速;对GPP-5型机m值分别28、50和92;v为钻头提升速度;对GPP-5型机m值对应v的值分别0.48、0.8和1.47。

1.4场地清理

由于工作场地表层硬壳很薄,需先铺砾石,干燥土垫层,厚50cm左右,以便机械在场区顺利移动和施钻。

不宜铺垫碎石材料,以免给施钻造成困难。

如果场地填有石质材料或植有树木,施工时先将石质材料、树木及其根部挖除。

1.5测量放样

用经纬仪将桩位精确放样,标出每根桩的位置,每一个粉喷桩的中心洒上白灰,并插一根木筷,以确保施工时对位快速准确。

1.6进场设备检测

主要检测钻机钻头尺寸是否满足要求,空压机、粉喷机、仪表是否能正常工作,喷粉记录器的显示数据和实际钻进的深度和喷粉量是否一致等。

1.7钻机定位

根据确定的加固桩体的位置,使钻头准确落到桩位上。

水平偏差不能超过5cm,并使搅拌轴保持垂直。

1.8钻孔

启动搅拌钻机,钻头边旋转边钻进。

为了不堵塞喷射口,喷射时不采用喷射加固材料而采用喷射压缩空气,空气压力控制在0.3~0.4MPa。

钻进一定深度启动一次,将泥沙从喷射口吹出。

钻进时喷射压缩空气,可使钻进顺利,负载扭矩小。

钻孔深度由钻机上面的刻度盘指示(刻度盘上有指针表示钻孔深度),桩长误差不得超过±10cm,垂直偏差不超过1%。

1.9喷水泥

当钻孔达到设计标高后,即开启空压机连接水泥罐的阀门,边提升钻杆边喷水泥(水泥是通过空压机与钻杆顶部用橡皮胶管

连接,靠空气压力,使水泥从钻杆孔穿过,由麻花钻头中部小孔喷射),直至孔口。

沿深度方向加固的软土量,根据发送器输出的加固材料数量与搅拌叶片提升速度的关系确定,搅拌提升速度不得大于1.0m/min。

1.10重复搅拌

提升结束,桩体形成,当钻头提升至距离地面30~50cm时,发送器停止向孔喷射粉料,成桩结束。

为使水泥搅拌均匀,对其复钻是必要的,一般复钻深度为设计桩长的2/3。

由于装置的回路是封闭的,在回路输送过程中,粉体不会向空中喷发与飞散。

在搅拌钻头距地表30~50cm处停止喷粉,则粉粒不会溢出地面。

1.11钻机移位

钻具提升至地面后,钻机移位对孔,按上述步骤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

(四)振动挤密

1主要方法:

砂桩挤密法、土桩挤密法、灰土桩挤密法、生石灰挤密法、振冲法。

2原理及作用:

通过挤密或振动使深层土密实,并在振动挤密过程中回填砂、砾石等形成砂桩或碎石桩,与桩间土一起组成复合地基,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量。

3适用围:

适用于处理砂土、粉砂或部分黏土颗粒含量不高的黏性土。

4振动挤密碎石桩施工工艺

4.1碎石桩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1)

 

4.2主要施工方法

1)清理平整场地,测量场地平整后的标高,以便控制桩底、桩顶标高;

2)测量放样,根据设计要求对桩位进行平面等边三角形布置并编号;

3)大面积施工前,必须做成桩试验,通过试桩得出参数:

每根桩成桩时间需15min~20min,碎石投入量按下式计算:

S=ApLK。

其中,S为填碎石量;Ap为碎石桩的截面积;L为碎石桩的桩长;K为碎石桩的充盈系数,K\1.15;

4)机械设备采用DZ40-60系列走管式振动沉桩机,移动桩机就位,保证垂直度要求,施工时电动沉管机在人工的配合下找准桩位,人工闭合活瓣式桩尖后开始沉桩,将桩管振动下沉入土层直至达到设计深度;

5)在桩管达到设计深度后,人工配合装载机上料,向桩管加入规定数量的碎石料,防止/断桩0和/缩颈0的发生;

6)起拔振动。

为使挤出桩管下端的碎石更加密实,边振边拔,拔管速度要均匀,并控制在1.0m/min~1.5m/min;

7)施工人员要随时用测锤测碎石的下料情况,根据测得的下料情况,如果灌碎石量不满足设计时要求进行反插,直至桩碎石密实,反插深度要小于桩管长度的1/2,反插和拔管速度要均匀,反插深度由深到浅,每根桩在保证桩长和碎石灌入量的前提下,总反插次数一般不得少于6次;

8)桩管上下运动,碎石桩不断增高,提升桩尖高于地面停止振

动,完成此桩。

移机进行下一根碎石桩的施工。

(五)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是利用地基排水固结的特性,通过施加预加载荷,并增设各种排水条件,以加速饱和软粘土固结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

饱和软粘土地基在载荷作用下,孔隙中的水被慢慢排出,孔隙体积慢慢减小,地基发生固结变形,同时,随着超孔隙水压力逐渐消散,有效应力逐渐提高,地基土的强度逐渐提高。

排水固结法包括堆载预压法、砂井堆载预压法、塑料排水板法以及真空预压法。

这种方法在处理淤泥、淤泥质土及其他饱和软粘土中占有统治地位,但对于渗透性极低的泥炭土,必须慎重对待。

应用排水固结法加固软粘土地基,其施工顺序如下:

(1)铺设水平排水垫层;

(2)设置竖向排水体;(3)埋设观测设备;(4)实施预压;(5)检查预压效果;(6)若不满足设计要求,则更改设计至满足设计要求为止。

从施工角度分析,要保证排水固结法的加固效果,主要要做好三个环节,即铺设水平排水垫层、设置竖向排水体、施加固结压力。

1堆载预压法

堆载预压法就是直接地在地基土体上堆放重物(如:

块石、土体)以对土体进行预压和排水固结,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并使建(构)筑物在使用阶段的地基沉量减少,堆载预压的荷载应大于设计荷载,预压时间可由建筑物的要求和软土所达到的固结程度决定。

堆载预压法主要适用于仓库类建筑、施工期较长的软基道路等。

1.1施工工艺

1.1.1排水施工

水平排水系统

(1)砂垫层施工。

在原场地为鱼塘的饱和软土原始地基上,利用珠江河流先进行吹填砂施工,厚度为1.5m左右,以达到挤开淤泥、在地表形成硬壳层、改善场地条件、形成表层横向排水的目的,并有利于填土堆载区的后续施工机械和运土车辆运行。

(2)排水盲沟施工。

在堆载区每隔70m设置一条盲沟,盲沟渗滤材料采用粒径3~5cm、级配均匀的碎石,含泥量不超过3%。

渗滤材料用无纺透水性土工布完全包裹,包裹搭接长度不小于30cm,并在沟底设置不小于3%的排水坡度排水。

(3)排水沟和集水井施工。

在堆载区周围设置临时排水沟和集水井,以便汇集盲沟排水到集水井中,然后用抽水泵排放到珠江。

排水沟边坡和底部抹50mm厚砂浆护坡;排水沟与盲沟接口处埋覫800钢筋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接口处

包裹两层土工布,排水沟截面如图2所示。

 

集水井净空为5.0m×3.0m×2.0m,砖墙厚240mm,采用MU10灰砂砖、M7.5水泥砂浆砌筑。

竖向排水系统

(1)塑料排水板。

采用B型塑料排水板,其两面均有凹槽,具有良好的三维透水性,且外包的无纺布滤膜可防止排水通道不被堵塞,故可构成竖向排水带。

(2)袋装砂井。

砂井的砂料选用中粗砂,其粘粒含量不大于3%,粒径不小于0.5mm砂的含量占总重的50%以上,渗透系数小于1×10-2cm/s,并将其中植物、杂质除尽,灌砂率大于90%。

(3)竖向排水体按等边三角形布置,间距1m,打入深度需穿透所有淤泥层,并进入底部砂层1m。

上端高出砂垫层0.2m,并按设计铺设土工布。

堆载施工

堆载所用的土方为当时正在建设中的大学城(即小谷围岛)工地调配给科学中心的45万m3土方。

堆载区分为非围堰区和围堰区,其中非围堰区堆载层厚2.5m,完成面标高为9.500m;围堰区堆载层厚3.5m,完成面标高为10.500m。

堆载施工时按要求分层加载(每层堆土层厚1m)、分层碾压,要求密实度达到85%。

堆载施工时,用自卸汽车将土运至指定位置后,用推土机将土推平,堆载施工顺序由近及远。

监测设备埋设及观测要求

为了解深部土体的变形情况,查明孔隙水压力的消散规律以及堆载过程中土体是否发生剪切变

形,在堆载施工过程中同时进行沉降量、分层沉降量、孔隙水压力及边桩水平位移等项目的监测,其埋设情况如图3所示。

 

并以监测资料控制加载速率,科学指导施工。

(1)沉降板。

沉降板置于土工布______上,其尺寸为1.0m×1.0m,板上的沉降杆每一节长1.5m,随填土接长到堆载填土顶面以上1.0m。

堆载过程中每天观测1次,堆载结束后每3天观测1次。

沉降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施测。

(2)边桩。

每1~2d观测一次,以控制填土速率,防止“硬壳层”破坏及地基失稳。

(3)分层沉降标、孔隙水压计。

在填土开始前埋设,按设计要求每150m安装1组分层沉降标、孔隙水压计,用来观测淤泥在预压期间固结变形、孔隙水压和水位变化。

每组分层沉降标设置3个沉降环,在淤泥的上、中、下三个部位对应埋设孔隙水压力计。

2装砂井堆载预压法

袋装砂井辅以堆载预压,称为袋装砂井堆载预压法。

袋装砂井堆载预压法是属于排水固结法中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

其原理为:

饱和软粘土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孔隙中的水被慢慢排出,孔隙体积慢慢地减小,地基发生固结变形,同时,随着超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