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一位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671688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位数乘一位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两位数乘一位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两位数乘一位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两位数乘一位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两位数乘一位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两位数乘一位数.docx

《两位数乘一位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位数乘一位数.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两位数乘一位数.docx

两位数乘一位数

两位数乘一位数

扬中市兴隆中心校秦美鸿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探索出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在交流算法的过程中,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算理及方法。

2、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和笔算方法,同时详尽断裂乘法知识能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意识,同时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和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口算和笔算方法的算理及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1、导入:

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特别爱劳动。

小动物们也非常爱劳动。

瞧,勤劳的大象来了。

2、课件出示:

师:

它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题目呢?

你会吗?

(1)出示:

6个十是()

(2)口算3×44×5

80里面有()个十7×96×8、

18个十是()5×6

56个十是()

二、合作交流 探索新知(学习例一)

1、   大家看——大象在干什么?

每头大象运了多少根木头?

有几头大象在运木头呀?

也就是有几个几十呢?

3头大象一共运了多

少根?

你能用算式表

示出来吗?

(我用3×20。

我用20×3我用20+20+20。

板书:

20×3

师:

今天我们就和小朋友一起来研究这样的乘法

板书:

乘法

20×3等于多少呢?

(是60根。

)60根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呢?

(1):

我是用20+20+20得到60根的。

 

(2):

我是看图上有6堆,每堆10根,就是60根。

(3):

我先想“二三得六”,再把那个0加上等于60。

为什么要在后面加上一个0呢?

(二三得六,是6个十,所以要填个0)

谁也想到了这种方法的请举手。

你觉得这种算法怎么样?

 2、像图上这样,如果一共有8头大象,一共运来多少根木头呢?

你怎么算的呢?

(20×8,想口诀“二八十六”,再添上0,就等于160

根。

师:

很多小朋友都喜欢用这种方法来解答。

说明这种算法比较

简单而且能算的很快,对不对?

3、出示:

20×5指名口答

小结:

这都是什么样的算式?

在算这样的整十数乘一位数时,可以先把几个十和几相乘,用乘法口诀算出得数,再在末尾添一个0.

4、还想算题目吗?

小黑板出示:

(想想做做第一题)

4×3      7×8    5×6     9×2

40×3    70×8    50×6    90×2

现在请大家把课本打开,翻到78页的“想想做做”的第1题。

大家直接把

得数写在课本上,在计算时边做边比较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1人板演,其余完成在书上)

你和他的答案一样吗?

这四组题在算的时候,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都可以用口诀来算;每组上下两题都想同一句口诀;每组下

面算式的结果都比上面多一个0。

那下面的题答案上为什么都会多写一个0的呢?

(因为下面算

式算的都是整十数乘一位数,都是几个十了,所以会多写一个0。

)你会想到跟它们相关联的算式吗?

5、抢答:

90×440×72×50

6×6030×52×60

学习例二

1、   同学们,猴子也来到我们中间啦!

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呀?

(出示:

小猴子采桃)(有两只猴子在采桃,一只猴子采了14

只,另一只猴子也采了14只。

14只桃子都是10只放在一个筐里,还有2只放在另一个筐里。

那么两只猴子一共采了多少只桃子?

怎样列式解答呢?

(14+14。

14×2。

2×14。

14×2等于多少呢?

你是怎么算的呢?

(同桌间可以商量一下。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算出结果的?

(我是用14+14,得到28的。

我是看图的,右边筐里一共是8个,左边筐里一共是20个,合起

来是28个。

我是用乘法来想的,10乘2等于20,4乘2等于8,20加8等于28。

师(指着图片):

刚才有位同学说4乘2等于8,其实就是指哪

一部分呀?

(是图上右边的那两个筐里的8个桃。

那么左边两个筐里的桃子怎么算呢?

(10乘2等于20。

其实我们刚才就是先算了个位上的,再算了十位上的,然后把

个位上算出来的结果和十位上算出来的结果——加起来,对,就是2只猴一共采的桃子。

像这样的题我们也可以用竖式来计算

(师边说边逐步板书如下:

先算个位上2乘4得8,再算十位2乘10得20,最后加起来等于20。

14

×2

8……4×2=8

20……10×2=20

28……8+20=28

提问:

8是哪一位上算出来的?

20是哪一位上算出来的?

(教师同时画尖头表示出来)

你觉得像这样写怎么样?

(比较烦)是啊,要是

能简单些就好了。

你觉得怎样写也就能简单了呢?

其实我们只要把整十数写在十位上就可以了,(示范写)这样写比原来是否简单多了?

我们以后列乘法竖式时,可以选择简单的方法来写。

算得时候我们也可以直接用口诀二四得八、一二得二一直来算。

我们一起再来算一边好吗。

(学生一起再算一边)

还有这道题14×2与2×14都是一位数和两位数相乘,但是我们写竖式的时候,一般都将两位数写在上面,一位数写在下面,这样列竖式计算比较方便。

学会了吗?

请你来试一试好吗?

2、请打开课本看第77页“试一试”,提问:

横式上是3×21为什么竖式上要把21先在上面呢?

做后评讲:

你是怎么算的?

(先算一三得三,再算二三得六,所以等于63)教师同时板书结果。

我们都学会了加、减法的验算,乘法怎么验算呢?

老师告诉你:

可以用再算一遍方法进行验算,那我们就再来算一遍进行验算好吗?

(再算一遍)

3、下面老师要看谁做的又对又快,翻开课本第78页第2题。

(1人板演)

24    11   31    43

×2    ×5   ×3   ×2

谁来用再算一边的方法来检查他做的对不对,谁来?

4、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乘法,当整十数乘一位数时,我们可以怎样算?

(先用口诀,再在后面加一个0)当两位数乘一位数时我们就可以——列竖式计算。

三、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下面我们来看看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1、图上有几箱饮料,每箱几瓶,就是有几个几瓶呢?

一共有多少瓶你会算吗?

那请你们先在本子上写横式,再用竖式算出来,好

吗?

(一人板演,全体学生动笔练习,教师巡视,并个别辅导,说明在写算式时,一般把两位数写在竖式上面)

谁来告诉我你是怎么做的?

和他做的一样吗?

真好!

这里的

单位名称可不能忘记,算对的小朋友请朝老师笑一个。

2、师:

看这是森林王国的玩具商店,一起逛逛好吗?

有些什么?

每个单价是多少元?

出示问题:

老师现在想买3件上衣,一共要付多少钱?

买3条裙子呢?

现在我要买一套要付多少钱呢?

老师现在想买3套,一共需要付多少钱?

你是怎样算的?

出示;:

30×3

如果是300×3呢?

总结方法.

3、一个喜羊羊51元,给全班51个人买一个得准备多少元?

思考表扬

四、全课总结:

说说你的收获?

教后反思: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

计算教学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学生观察、记忆、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关系着学生学习习惯、情感、意志等培养。

如果学生只是简单被动接受算法,那么这样的课堂将是没有意义的课堂,也不是学生喜欢的课堂,根据这节课谈谈自己对计算教学的一点想法。

1、算法应由学生主动探究,而不是简单地“一告了之”。

学生算出14×2的结果并不难,口算、加法计算学生都会。

不过本节课的重点应落在帮助学生学会竖式计算的方法,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

教学案例1,从例题的出示、竖式的呈现到简化竖式进行计算,学生缺乏对算法、算理的深层理解,更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而导致学生对计算教学感到枯燥乏味,许多学生只知道该怎样算,而没有经历为什么这样算的探究过程。

2、算法应在老师引导下由学生自主优化,而不是简单地“强制执行”。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尊重学生思维的需要。

但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教师一味追求多样化的算法,花了不少时间,同时学生在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时,感到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在我教学的过程中当列出算式14×2后,先放手让学生各自探索算法,分组交流,再在全班展示不同算法,让学生比较,优化算法。

如果教学中没有“优化算法”这个环节,只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有的学困生在随后的练习中将不知道用什么方法算。

可见算法多样化并非仅仅是多多益善地呈现不同的算法而已。

教学时不能停留在引出多种算法的表面,而必须关注算法的优化,也就是在学生展示个性化想法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评价、体验、学习别人的思维活动成果,学会优化自己原先的想法,理解并掌握比较优化的算法。

需要注意的是,优化算法的过程是学生不断体验与感悟的过程,而不是教师强制执行的过程。

在学生交流不同算法后,根据学生对方法的理解,可以师生共同评析这些算法中,哪些方法比较好,比较简便。

优化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完成的过程。

3、“原始竖式”到“简便竖式”应由学生自我跨越,而不是简单地“按部就班”。

应该说,教材中的“原始竖式”到“简便竖式”的过渡,有效地把口算过程、估算过程和笔算方法结合了起来,便于学生对于算法的掌握和算理的理解。

这样的处理方法,我比较赞同。

然而,在学生自我探究算法过程中,有不少学生能跳过“原始竖式”直接到“简便竖式”。

课后,我在想:

学生预习了?

家长提前教了等?

随着与学生交流与分析,我逐渐倾向于:

部分学生的知识储备完全可以实现竖式的跨越跨越。

如何促进学生在计算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更丰富、更有效的发展?

教师不能将计算教学“简单”处理,而应设计成一个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通过认知冲突的创设,将学生不断引向探索的高峰。

在思维火花不断的碰撞中,学生会越来越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