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加气站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7036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然气加气站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天然气加气站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天然气加气站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天然气加气站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天然气加气站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然气加气站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

《天然气加气站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然气加气站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然气加气站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

天然气加气站设备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天然气加气站设备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4月

目录

一、行业管理体制与产业政策4

1、行业管理体制4

2、行业主要政策5

二、天然气汽车及加气站行业概况9

1、天然气汽车是具有推广价值的低污染汽车9

2、我国天然气汽车及加气站的发展现状10

三、天然气加气站设备行业概况12

四、天然气加气站设备的市场前景13

五、进入天然气加气站设备行业的主要障碍16

1、技术与经验障碍16

2、人才障碍17

3、资质及客户认证障碍19

4、资金障碍20

六、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0

1、有利因素20

(1)国家产业政策的鼓励20

(2)市场需求持续增长22

(3)技术水平的提高22

2、不利因素23

(1)重要部件仍需进口23

(2)国际和国内竞争压力23

七、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24

八、行业经营模式25

九、行业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性特征25

十、行业上下游之间的关联性26

十一、行业主要企业简况27

1、重庆耐德能源装备集成有限公司27

2、北京长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27

3、重庆巨创计量设备股份有限公司28

4、张家港富瑞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29

5、安瑞科(廊坊)能源装备集成有限公司29

6、查特工业公司30

一、行业管理体制与产业政策

1、行业管理体制

目前,政府行政管理主要以颁布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对公司所属行业进行宏观调控。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为本行业规划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产业政策的研究制订、发展战略及规划的制订、项目审核等。

压缩天然气加气机作为计量器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相关规定,国家实行强制许可证管理。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统一负责全国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监督管理工作;省级质监部门以及市、县级质监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监督管理工作。

天然气加气站设备中压力管道元件属于特种设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规则》及相关规定,国家实行强制许可证管理。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统一管理境内、境外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工作,颁发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并委托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压力管道元件的制造许可审批。

由于天然气加气站内部分区域属于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爆炸危险区域内电气设备应选用相应的防爆电气设备。

根据国家规定,生产相关防爆电气产品,应当依法取得生产许可证。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防爆电气产品生产许可证统一管理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防爆电气产品生产许可证后续监督和管理工作。

此外,国家能源局对包括天然气在内的国家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化工作实施管理,组织能源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实施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指导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

2、行业主要政策

国家“十二五规划”再次把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列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天然气相较于煤炭、石油等能源具有使用安全、热值高、洁净等优势,是一种典型的清洁能源。

合理利用天然气,可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对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2013年,中国的天然气消费占整个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为5.80%;而2013年天然气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例为23.70%,其中发达国家如美国为29.60%,英国为32.90%;亚太地区也达到11.20%。

我国天然气消费发展迅速,但占一次能源的消费比重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仍然巨大。

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在我国的利用率明显偏低。

天然气汽车是清洁燃料汽车,可以减少对环境有害的气体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其发展一直受到国家政策支持。

天然气汽车的发展,将带动天然气加气站建设及相关设备产业的发展。

科技部、国家环保总局等14个部委于1999年12月发布《关于实施“空气净化工程——清洁汽车行动”若干意见》(国科发高字[1999]564号),拉开了我国发展燃气汽车的序幕。

2007年8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天然气利用政策》,明确将天然气汽车列入优先类用气项目;2012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发布新的《天然气利用政策》,除继续将天然气汽车列入优先类项目外,还将在内河、湖泊和沿海航运的天然气运输船舶列入优先类项目。

2012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提出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和天然气产区,稳步实施包括以气替代车用和船用燃料等在内的以气替油工程;鼓励和支持LNG汽车和船舶燃料等高效天然气利用项目。

2010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提出,“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2011年12月,国务院发布《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交通运输方式,开展机动车船氮氧化物控制,鼓励使用新型清洁燃料。

2012年8月,国务院发布《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要求“开展交通运输节油技术改造,鼓励以洁净煤、石油焦、天然气替代燃料油。

在有条件的城市公交客车、出租车、城际客货运输车辆等推广使用天然气和煤层气”。

2013年1月,国务院发布《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强供能基础设施建设,为包括天然气(CNG/LNG)汽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撑;推动天然气运输业发展。

201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要求加快天然气加气站设施建设,以城市出租车、公交车为重点,积极有序发展液化天然气汽车和压缩天然气汽车,稳妥发展天然气家庭轿车、城际客车、重型卡车和轮船。

交通运输部于2011年3月印发的《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指导意见》和《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工作方案》明确提出:

要加快替代能源的推广应用,在有条件的地区鼓励道路运输企业使用天然气、混合动力等燃料类型的营运车辆,鼓励在干线公路沿线建设天然气加气站等替代燃料分配设施,并将推广使用天然气汽车作为推广应用低碳型交通运输装备的重要内容列入。

在天然气动力船舶领域,2011年国务院出台国发(2011)2号文《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

2011年9月交通运输部出台《“十二五”水运节能减排总体推进实施方案》,提出“试点应用内河柴油和LNG混合动力船舶技术”。

2012年3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财税[2012]19号《关于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车船车船税政策的通知》:

自2012年1月1日起,对节约能源的车船减半征收车船税,对使用新能源的车船免征车船税。

2012年11月交通部发布《关于港口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交水发〔2012〕551号),明确要“鼓励、支持试点采用LNG清洁能源驱动港作船舶、港作车辆及其它流动机械”,“开展停靠LNG动力船舶的码头布点方案、码头平面布置方案等相关技术的研究”。

2014年4月9日,财政部、交通运输部以财建〔2014〕61号印发《内河船型标准化补贴资金管理办法》,将LNG动力船舶列入补贴范围。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天然气加气站设备制造和服务属于国家鼓励类项目“七、石油、天然气”中的“3、原油、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成品油的储运和管道输送设施及网络建设”、“9、液化天然气技术开发与应用”类;加气站信息化集成监管系统属于国家鼓励类项目“三十一、科技服务业”中的“3、行业(企业)管理和信息化解决方案开发、基于网络的软件服务平台、软件开发和测试服务、信息系统集成、咨询、运营维护和数据挖掘等服务业务”,国家鼓励该类业务的加速发展。

二、天然气汽车及加气站行业概况

1、天然气汽车是具有推广价值的低污染汽车

随着经济的发展,机动车辆已经成为全球普遍使用的基本生活用具,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汽车尾气排放已经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源头。

为此,世界各国广泛开展汽车替代燃料的研发工作,其中天然气汽车以其低排放(天然气汽车的排放污染大大低于以汽油为燃料的汽车,尾气中不含硫化物和铅,一氧化碳降低80%,碳氢化合物降低60%,氮氧化合物降低70%)、抑制温室效应和摆脱对石油的依赖三大特性,正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及和推广。

根据使用天然气的不同形态,天然气汽车分为压缩天然气(CNG)汽车和液化天然气(LNG)汽车。

CNG汽车技术成熟,短途经济性好,主要适用于行驶路线相对固定、续航能力要求不高的公交车和出租车,适合在有气源保证或输气管网覆盖的地区推广。

LNG汽车行驶里程长,扩展了天然气汽车的车型类别和运行地域,特别适用于城际间的中长途客运车辆和货源及线路稳定的中、重型卡车。

2、我国天然气汽车及加气站的发展现状

1999年,我国启动了“空气净化工程清洁汽车行动”,全国清洁汽车行动协调领导小组成立,启动了北京、上海、重庆、四川等12个示范城市和地区,2005年示范城市和地区扩大到19个。

2006年,国家再次启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科技计划,继续强力推进CNG汽车发展的进程,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80多个城市强力推广CNG汽车。

中国的天然气汽车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在CNG汽车的推广应用和加气站建设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

我国CNG汽车和加气站主要集中在气源地附近,如四川、重庆、乌鲁木齐、西安和兰州等,天然气供应方便,气价相对低是CNG汽车快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作为天然气汽车的一种,LNG汽车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

随着技术的成熟及沿海LNG接收站的建设,近几年LNG汽车在我国得到快速的发展。

目前国内已在北京、乌鲁木齐、长沙、贵阳、海口等城市和地区进行了LNG汽车技术示范应用,主要应用在公交车和中远距离运输领域。

鉴于LNG作为汽车燃料具有很高的洁净性、相当可观的能源密度、较为丰富的资源供给条件以及液态燃料的经济性,LNG汽车在我国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政府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我国天然气汽车发展迅速。

2000年我国天然气汽车不足1万辆,而截至2014年4月末,我国天然气汽车保有总量达到约305万辆。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天然气汽车产业链,累计有450个燃气22014年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天然气汽车、加气站设备展览会暨高峰论坛会议资料汽车车型及底盘进入国家机动车产品公告,天然气汽车生产企业数量超过60家,整车年产量超过8万辆。

天然气汽车的发展必须要以规模化和网络化的加气站来保障。

天然气汽车的普及将带动天然气加气站的发展;反之,天然气加气站建设滞后将形成制约天然气汽车产业发展的瓶颈。

根据使用天然气的不同形态,天然气加气站可分为CNG加气站及LNG加气站。

据业内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4月末,我国的天然气加气站总数约4,521座,其中:

CNG加气站2,623座,LNG加气站(含L-CNG站)1,898座。

目前,国内所有省、市、自治区均有已建或在建的天然气加气站。

三、天然气加气站设备行业概况

1988年我国开始从国外引进CNG加气站的全套设施、改装汽车部件及高压气瓶,建设CNG汽车加气站,同时进行加气站设施及汽车改装部件的国产化工作。

目前,在CNG加气站设备制造领域,除部分重要零部件外,国内CNG加气站设备的制造技术和工艺已经成熟。

由于国内企业相对于国外企业在人力、原材料采购成本及适应性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具有优势,目前国内企业所生产的CNG加气站设备已基本完成进口替代,占据了国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