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公路网 规划.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663536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新公路网 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大新公路网 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大新公路网 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大新公路网 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大新公路网 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新公路网 规划.docx

《大新公路网 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新公路网 规划.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新公路网 规划.docx

大新公路网规划

大新公路网规划

一、公路网发展规划

第一节概述

(一)、规划目标、原则

1、规划目标

大新县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按“通往相邻县城、县城到乡镇一小时工作圈、发展红色旅游、村村通油(砼)路”为目标。

根据我县实际情况,未来5年,交通发展思路是:

充分利用背靠南宁市、隆安县、崇左市,面向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这一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以主干线为主,支线为辅的面向出边陆路大通道的公路网络体系,即以原有的省道主干为主,在县境内形成从东南(崇左市)向北(天等县)方向的213线和从东北(隆安县)向西北(靖西县)方向的316线为主的省道主干线、在县城构成十字交叉骨架,形成向其他乡(镇)、红色旅游点和风景区、行政村伸展的公路网络。

从北向天等县延伸可接通百色地区的南百高速公路,从东北向的隆安县延伸可至广西首府南宁市,从西北的靖西县延伸可通往云南省界。

从已竣工并交付使用的天等至那桐(隆安县)二级公路、东兴至那坡沿边三级公路及大新至崇左二级公路的形势分析,大新县在桂西南地区未来公路网络建设中所处的地位尤为重要。

主要目标是:

到2015年底,大新县公路网总里程达到1028公里,通建制村道路硬化率达85%以上。

在本规划期内,要完成新、改建公路616公里。

因此,要紧紧抓住红色旅游和小时工作圈公路建设大会战这一有利时机,重点解决县与县通二级路、乡乡通三级油路、村村通汽车和修通红色旅游景点公路的目标,提高在养县、乡道的公路等级及县乡公路网络建设,初步形成干线与支线路网连通达到公路网面积密度为37.59公里/百平方公里。

2、规划原则

①必须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为依据,以公路交通发展为基础,立足广西,科学分析,精确预测,远近结合,分轻、重、缓、急,一次规划,分年实施,适应超前,挖掘潜力,使之与本县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与本县城镇体系建设规模和总体规划相配套。

②必须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服从省道干线公路网规划,使省、县、乡村公路网规划总体布局互相协调。

同时,根据本县自然资源、红色旅游点和风景区及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搞好旅游开发线路,分期分批,有步骤,分重点地安排项目。

③必须正确处理好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的关系。

公路建设需要适当超前发展,能快就不要慢。

但是由于我县财力有限,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情况下,资金短缺的矛盾会更加突出。

因此,要坚持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实事求是,善谋实干,把有限的资金用到保重点、保投产和通道项目建设上。

④必须正确处理好建设与养护关系,坚持建养并举的方针。

想方设法改革管理体制。

多方筹集资金,增加对旅游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真正做到一手抓建设,一手抓养护管理,做一条成一条,养一条发挥效益一条,切实把管养工作纳入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轨道。

⑤必须处理好建设速度与工程质量的关系,加强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从目前实际情况看,交通工程质量特别是地方公路工程质量还存在不少问题。

因此,要加强技术施工人员的培训,加强质量教育,增强质量意识,杜绝“豆腐渣”工程出现。

(二)、规划期限和范围

1、规划期限

大新县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年限为2011~2015年,规划特征年为2015年,规划的基年为2010年。

根据“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将规划分为五个年段,即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等五个年段。

2、规划范围

①区域范围:

农村公路与旅游公路规划以县为单位进行编制,规划的区域为县行政区划范围。

②路线范围:

农村公路与旅游公路规划的路线范围包括县道和乡道两个层次,其中,县道是指具有全县政治、经济意义,连接县城和县内主要乡(镇)、主要红色旅游景点、主要商品生产集散地的公路和不属于国、省道的县际间的公路,乡道是指不属于县道以上公路的为乡(镇)村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县道以上公路的乡(镇)与乡(镇)之间及乡(镇)与外部联络的公路。

第二节公路网现状及评价

1、公路网现状

解放以来,我县交通运输的发展经历了“长期滞后”、“全面紧张”、“得到缓解”三个阶段。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认识不足,导致了对交通资金投入不足,使交通发展长期滞后,群众“交通难”、“运货难”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中央把发展交通运输放在突出位置。

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县交通基础设施有了很大发展,面貌有了明显改观,交通运输的紧张局面逐步得到缓解。

1990~2008年,公路总里程由533.1公里增加到759.99公里。

二级公路从无到有,发展到95公里,初步形成了连接首府南宁及周边县通道。

县乡道路发展到47条549.99公里,全县14个乡镇已全部通油路,通达率占100%,全县129个行政村已通汽车107个,通达率占83%。

人民群众对交通要求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开始由“运得了、走得了”向“运得好、走得好”转变。

近年来,尽管公路交通运输得到明显改变,但从总体上说,我县公路交通基础设施依然很薄弱。

根据调查,大新县公路网现状如表2-1所示。

表2-12008年大新县公路网现状(单位:

公里)

省道

县道

乡道

村道

(专用道)

小计

比重(%)

备注

二级路

91.3

3.5

94.8

12.47

三级路

118.7

8.23

126.93

16.71

四级路

192.321

158.135

30.811

409.521

50.17

等外路

58.919

98.074

162.22

20.65

小计

210

262.97

256.209

30.811

759.433

100

比重(%)

27.63

34.6

33.72

4.05

100

2、公路网评价

从现状调查资料分析可知,大新县公路网面积密度为27.42公里/百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达20.43公里/万人,综合网密度0.15公里/百平方公里·万人。

通过现状公路网调查,由大新县现状公路网可得出以下结论:

①大新县县乡公路基础设施投入少、路面等级低、总量不足。

该县属老、少、边、山、穷地区,为区定贫困县之一,经济基础薄弱。

由于资金投入量较少,路况差,等级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

尤其是汛期,路面破损,路基沉陷,造成交通中断时有发生。

②基础设施和装备技术标准低。

大新县公路大部分主干线混合交通严重,部分旅游景区道路行车不畅,公路站场设施落后。

③结构性矛盾突出。

公路网层次结构不完善,技术等级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差距拉大,县城过境公路及出入口公路建设滞后,造成公路交通“堵在两头,行车不畅”。

综上所述,如不继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就会制约本地区经济的发展。

只有加快交通设施建设,才能加快本地区人流、物流、信息流,促进资源的开发和转化,使土地、矿产、森林、旅游等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变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为本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市场和能源支持。

今后5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

因此,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公路交通必须抓住时机,加快发展。

 

第三节公路发展规模及发展目标

(一)、公路发展规模预测

公路网的发展规模取决于未来的交通需求发展情况、红色旅游实施方案和公路建设可用资金两者之间的协调统一。

公路网的规模包括公路网总里程和公路网中各等级公路里程所占的比重这两个方面,它从量上反映了公路建设的发展水平和区域的经济水平。

从量上确定公路网的规模就是要确定公路网发展的建设的合理密度和公路网中各等级的里程,发展规模应与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相适应,在增加路网密度的同时,应尽快提高公路网的技术等级,以达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满足交通需求的目的。

根据预测,大新县公路网的通车总里程在规划期内将得到适当增加,到2015年,全县公路网总里程有1028公里,路网密度进一步提高到37.59公里/百平方公里。

(二)、公路发展目标

大新县公路发展目标是:

到2015年底,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028公里。

近期建设的重点是修建红色旅游、县乡和通村公路,提高通达深度和抗灾能力,在干线公路的建设方面主要是通过改建来提高干线公路的技术等级;远期建设的重点是提高路面的等级,对主要乡村道路的路面进行硬化,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本规划期重点在于提高县道技术、路面等级和通村硬化路面,期间新建高速公路2条60公里,新建二级公路1条7.2公里,改建二级公路4条112.9公里,改建三级公路2条31.9公里,改建四级公路53条376.8公里,新建四级公路4条27公里。

第四节公路网布局规划

公路网规划方案是在多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优选确定。

公路网规划的任务,就是以社会发展、交通运输和红色旅游发展的客观要求为依据,科学地确定规划期末公路网发展总规模和公路网分布的大格局(即公路网建设应达到的布局、密度、线路等级配置等),以期达到布局合理、规模适度、效益最佳的效果。

(一)、公路网布局原则

布局原则是以崇左市“四横三纵二斜”干线公路项目规划为主框架,根据大新县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区分各类节点,合理选择路线控制点,使之与国家综合运输通道布局相协调,与国土规划相吻合,与生产力布局及社会经济和综合运输发展战略相适应。

同时考虑本县在全区交通运输和红色旅游实施方案中的战略地位,以保证路线运输通道功能,政治、国防功能,并注意整个路网布局的系统性和连接性。

在地区干线公路网规划的基础上,大新县公路网规划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努力使区域内公路交通发展与社会经济相协调;

2、考虑大新县被定为广西南国边关风情龙头景区和红色旅游开发功能;

3、系统考虑大新县背靠南宁,面向越南及东南亚地区出边通道;

4、要满足农民出行和生产生活的需要,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确定路线的工程技术标准;

5、遵循崇左市“四横三纵二斜”干线公路主框架的规划;

6、服从广西批准的路网整体规划。

(二)、公路网布局思路

公路网布局方案分为县道公路网和乡道公路网两个层次,采用直接连线法,结合节点重要度法进行布局,完成点-线-面的布局过程。

首先是确定路网的节点,并用节点的人口、产值、公路客流量、货运量等能反映节点功能、功能强弱及地位高低的指标、计算各节点的重要度。

并计算主要县道的路线重要度,依据未来公路网的发展规模,综合考虑影响农村公路网布局的主要因素,服从省道干线的规划布局,在其基础上进行县道的布局,把县道作为农村公路网的第一层次进行布线。

干线为主骨架,县道为支骨架,定控制点,考虑路线的技术、经济、便捷、快速,定出县道的布线方案,现状交通图上的干线公路,县道公路、重要乡道公路均可用为公路网的备选联络线。

其次用直接连线法对乡道作为农村公路网的第二层次进行布局,即对网络进行线的加密和面的延伸,在图上分析那些路线需要建设,通乡、通行政村公路需修哪些、修什么等级,按预测的规模。

再次对那些自然村需修哪些公路,根据村庄、人口、资源的分布、经济发展状况、地理环境定出路线走向;现状公路网的县道和乡道均可用为公路网的备选联络线,通过以上过程勾画出公路网布局的初步方案。

然后对拟定的初步方案广泛征求专家的构思和设想,深入研究,现场踏勘,征求基层有关人员的意见,了解民意,同时也充分考察农、林、水等有关部门的意见,对初步方案进行反复比较修改,并在上级交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考虑区域内局部公路网与相邻地区公路网的衔接,进一步完善公路网布局,最终才能得到公路网布局的优化结果。

(三)、公路网布局

公路网布局,就是按照“保证有效连通,满足运输要求”的精神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路网中线路走向的安排和地位功能的确定。

为了使公路网规划方案科学合理,系统最优,在制定布局方案时,必须对影响布局规划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

一般情况下,影响农村公路规划方案主要有以下因素:

1、规划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格局(如城镇规划、村镇规划等);

2、省道干线公路网布局;

3、红色旅游资源、矿产资源以及其他客、货集散点的分布(如商品生产基地、工矿企业、学校等);

4、相邻区域县、乡公路网布局;

5、文物古迹和旅游景点环境保护要求。

根据崇左市“四横三纵二斜”干线公路总体规划的要求,综合考虑上述影响因素和大新县的实际情况,作出以下布局:

1、崇左至靖西高速公路大新段,全长约40公里。

该项目是国家路网钦州至富宁高速公路的一段。

建成后,将解决云南省至钦州港的物流交通难问题,同时也结束大新县无高速公路的历史。

项目总投资300000万元,计划2011年建设。

2、平果至硕龙高速公路大新段,全长约20公里。

该项目是国家路网建设规划之一。

建成后,将拉近国家革命老区百色至硕龙口岸的交通距离,加快中越物资交流速度。

项目总投资150000万元,计划2013年建设。

3、316省道大新县绕城线二级公路,新建7.2公里。

该项目是那桐至靖西公路经过大新县城区的一段。

项目建成后,将解决316省道通过县城瓶颈路段问题。

总投资3700万元,计划2011年建设。

4、仁爱至德天公路扩建三级公路,全长9.5公里。

项目建成后,将解决下雷通往德天跨国大瀑布景区的交通瓶颈问题。

该项目计划2011年建设,总投资1430万元。

5、那垌至靖西公路桃城至下雷段扩建二级公路,路段全长63公里。

项目建成后,将解决大新县城至德天瀑布景区的交通难问题。

该项目计划2011年建设,总投资37800万元。

6、芦山至金龙大新段扩建二级公路,全长9公里。

该项目是崇左市红色旅游主要线路的一段。

建成后将连通奇峰谷生态画廊、板价民俗风情村、中共红八军第一纵队委员会成立旧址(宝圩观音岩)。

该项目总投资3600万元,计划2012年建设。

7、德保至扶绥公路大新段扩建二建公路,全长21.6公里。

项目建成后,将解决大新县城到扶绥县城一小时工作圈的目标。

该项目计划2012年建设,总投资8640万元。

8、太平至龙州公路大新段扩建二级公路,全长19.3公里。

该项目是田东至夏石二级公路的一段,建成后将实现大新县城到龙州县城一小时工作圈的目标。

该项目计划2012年建设,总投资7720万元。

9、上映至下雷扩建三级公路,全长22.4公里。

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天等县上映乡至下雷镇一小时工作圈的目标。

该项目计划2012年建设,总投资3360万元。

10、其他四级公路原则上以上述二、三级公路为主框架,认真贯彻“分级管理,先急后缓,效益优先,量力而行”的原则,形成上下衔接、干支结合、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公路网络,实现村村通油(砼)路的目标。

公路网布局规划要满足农民出行、生活需要、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确定路线的工程技术标准。

公路网的形成是由疏到密,由树状发展到网状,但是任何规划建设,都不是完全新造,而是对已有路网的改进与完善,合理的公路网布局应当是保证有效连通,运输效益最大的公路网。

附:

大新县干线公路网规划布局项目表

大新县支线公路网规划布局项目表

 

第五节建设项目资金筹措

根据本规划,到2015年止,计划建设高速公路公路60公里,二级公路120.1公里,三级公路31.9公里,四级公路403.8公里,全部建设项目需要投资541725万元。

资金筹集方案如下:

1、中央、区、市、县每年财政要安排一定的公路建设资金,并做到专款专用。

乡统筹费用于乡村公路建设的资金要落实。

2、扶持各方集资发展公路。

动员社会各方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从改善农业生产的条件和发展乡村基础设施出发,从人力、物力、技术上支持县乡公路建设。

有条件的可以从土地增值和资源开发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公路补偿费,用于县、乡、村公路建设与公路养护。

3、从我县现有资金来源测算,资金缺口仍较大,建议上一级政府进行农村公路建设战略性调整,把公路建设的战略向农村转移,并给予其倾斜,以保证县乡公路、红色旅游实施方案乃至整个公路网战略目标的实现。

 

第六节规划方案评价

到2015年底,大新县公路网总里程达1028公里。

本规划期重点在加强县道的改扩建和逐步实现行政村通油(砼)路,提高公路的等级和通畅深度,期间新建高速公路公路60公里,新、改建二级公路120.1公里,改建三级公路31.9公里,改建四级公路376.8公里,新建四级公路27公里。

综上所述,根据规划方案,大新县公路存在的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具体表现为:

县乡公路网发展规模逐渐适应经济发展要求,供需矛盾逐步缓解。

路网负荷渐渐趋向合理,路网服务水平得到提高,运输成本不断降低;路网技术等级不断提高,等级结构趋于合理。

随着县乡路网中心等级公路的不断增加,对于目前的干支分工不明确,过境交通与区内交通混合问题将得到逐步解决,干线公路服务水平的状况将大为改善,快速便捷的对外交通运输主通道将逐步形成。

1、通乡镇的支骨架由二级以上公路连接,14个乡镇通三级以上公路达11个,占全县乡镇的79%,主要县道通四级以上油(砼)路的目标。

2、全县的路网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互相连通的网络,通畅深度大大增加,建制村公路通油(砼)路达114个,占全县建制村总数(129个)的88.4%。

交通环境的改善,必将促进红色旅游和当地经济的发展,主要是:

首先,路网服务水平的改善,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运输效益,其本身就是一大产业;

其次,随着省干线交通环境的改善,使大新县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更加紧密,大新县的地位将进一步加强。

同时,交通条件的改善也为吸引外资,建立外向型企业打下了基础;

再者,一条公路就是一个经济带,高等级公路的修建,干线路网的形成,将进一步推动大新县的工业发展和产业布局的改变。

另外,县乡路网的改善,乡村道路的发展,也为大新县乡村的腾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因此,无论从技术评价看,还是从经济发展的方向来看,本规划的目标都是适宜的,布局是合理的,实施是可行的,应及早加以落实。

 

二、公路运输发展规划

(一)、公路运输现状

1、全县现有二级客运站一家,于1986年5月建成使用,其建设总投资200万元,占地面积为25000平方米,其中停车场面积为10000平方米,可停靠车辆120辆,有17个发车车位,日可运送旅客3000人次。

目前全县建有5个农村客运站,榄圩、宝圩、雷平、福隆、五山等有便民候车亭11个,具体位于五山街、德天村、岩应村、福隆加油站路口、平良村、雷平糖厂、上吉村、新吉村、宝贤村、昌明街、巴兰村。

2、截止2009年10月,全县拥有营运车辆1958辆,其中:

货运车辆1836辆(汽车1072辆、拖拉机499辆、三轮摩托254辆),客车122辆;有客运班线43条,其中:

跨省班线7条,跨市班线5条,跨县班线12条,县内班线12条,农村客运班线7条。

3、2007~2008年完成客运量、周转量情况。

2007年完成客运量181.3万人,完成客运周转量10594万人公里;2008年完成客运量183.5万人,完成客运周转13313.3万人公里。

2008年客运量、客运周转量分别比2007年增长1.2%和25.67%。

2007年~2008年完成货运量、周转量情况。

2007年完成货运量187.1万吨,完成货运周转量14727万吨公里;2008年完成货运量205.7万吨,货运周转量19982万吨公里。

2008年货运量及货运周转量分别比2007年增长-9.9%和-35.68%。

(二)、公路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

1、指导思想。

我县公路运输发展规划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发展乡村道路运输的方针政策,力争用五年左右时间,不断推进和完善农村客运站场、便民候车亭建设,发展农村客运班线,形成农村公路客货运输网络,较好地解决农村农民乘车难的问题,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的要求。

2、规划的基本原则。

我县在规划发展公路运输中,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全面铺开建设农村客货站场,完善客货运站场功能,人口比较多与经济较发达的乡镇作为“十二五”农村客运站场重点完善建设对象,提高全县农村客运站场建设使用效率和服务功能。

3、公路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按照至2015年实现全县乡乡有客运站场的建设目标进行编制,以城北客货运服务中心建设规模的预算标准来规划乡镇客运站场建设规模,以上级有关公路运输发展目标做为规划农村客运站场建设速度的依据。

4、建设目标。

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县农村客运发展达到通达公路的行政村全部开通客运班线,推动全县农村实现货车运货,客车载客,消除农村运输人货混装现象,使农村客运逐步走上规范化经营,让农村群众出行安全、经济便捷,货流畅通。

5、公路客货运站场建设规划

(一)城区客货运站场建设规划。

县城现有客运服务站建设于80年代,站场的位置布局已不能完全满足运输发展的需要,建设城北客运服务中心能有效缓解现有客运站的发车位不足、停车位少等压力,为客运发展提供站场空间,为旅客乘车提供方便。

现城区无大型货运停车场,为满足货运发展,规范货运市场管理,建设大新县货运站,为货车停放,物流存储提供服务.

城北客货运服务中心拟征地111亩,建成二级客运站,总投资3500万元,建成后停车场面积59000平方米,候车楼用地面积为15000平方米,发车车位25个,日可运送旅客10000人次。

农村客运站建设规划。

根据上级有关精神,为加快实现乡乡有农村汽车客运站工作目标,发展农村客运,规范农村客运经营,“十二五”规划建设龙门、昌明、那岭、下雷、硕龙等5个农村客运站。

农村客运站拟建成五级客运站,每个客运站投资50万元,占地4000平方米,停车场面积为200平方米,发车车位2个,日可送旅客量1000人次。

便民候车亭建设的规划。

为了农村群众出行候车时有一个可以休息、可以遮阳挡雨的地方,拟在人口较为集中,群众出入较多的路口建便民候车亭。

力争在五年左右的时间建成那岭街、陆榜村、新湖村、振兴村、政教村、巷口村、新排村、先力村、芦山村、怀阳村、仁合村等11个便民候车亭,总投资49.2万元。

6、营运车辆发展规划。

力争在五年左右的时间,发展大型货车160辆(厢式货车10辆)、中型货车200辆、小型货车130辆;大客运车辆25辆(其中高档车辆10辆)、中巴客车32辆;发展出租车20辆。

客运班线发展以农村客运为主,在五年内规划逐步在全县范围发展一批村级至县城、村级至乡镇、毗邻乡镇之间的农村客运班线。

7、运政基础设施建设。

2010年规划征地10亩,2011年拟投资250万元建设运政综合大楼。

 

三、水路运输发展规划(无)

 

四、实施规划的政策、措施与建议

大新县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是本着适应大新县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原则编制的,其目标是宏伟的、任务是艰巨的。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仅靠上级交通部门有限的补助经费是办不到的,顺着原有的路子和陈旧的管理体制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结合大新县的具体实际,探索交通建设的新路子,开创公路建设的新局面。

一、配套实施政策

根据多年实施证明,在实施规划过程当中政府应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以利公路网等项目的实施。

1、地方公路建设必须归口管理,保证所有投入公路建设的资金归口集中管理和使用,以便控制建设质量和提高投资效益。

2、公路建设属于社会公益事业,地方公路建设用地应由地方政府出面协调解决,建设单位不负补偿责任。

3、地方公路建设投资较少,宜采用民工建勤方法施工,政府应给予全免或减免部分税赋。

二、措施与建议

1、加强宣传,提高全民的交通意识。

各级政府要广泛深入宣传加快县乡公路和红色旅游公路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强广大领导干部、群众的交通意识,使他们意识到公路是公益事业,是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发展经济便利条件的基础设施,让“公路通,百业兴”,“要致富,修好路”的道理深入人心,激发广大群众修路、护路的积极性,为实现县乡公路发展目标努力奋斗。

2、完善县乡公路投资政策,广开资金渠道,加大投资力度。

①争取上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